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

合集下载

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

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
按下式计算实际温度:
式中:tn--名义温度值;
Wtn--在tn时的电阻比;(dW dt)tn--在tn时的导数。
tm表格:
式中:Wccr-68(t)--参考函数,见附录2。A4--标准铂电阻温度计证书上给出的常数。
从(4)、(5)两式计算出tm-Wtm数值后,再按下式算出与之对应的1度温度间隔的变化率:
对新制的温度计按照上述要求进行检查。
使用中的温度计按第3条(1)、第4条进行检查。
(二)示值稳定性检定
7 新制的温度计要进行示值稳规性检定(温度范围由-30℃至+100℃的温度计可不进行此项检定)。
8 检定方法:
(1)在上限温度处理30分钟,取出冷却,测定零位;
(2)在上限温度处理24小时,取出冷却,测定零位;
填证书日期: 复算者1: 日期 年 月 日
2: 日期 年 月 日
四、检定结果的处理
23 经检定符合本规程要求的温度计填发检定证书(证书中给出的分度修正值化整到最小分度值的十分之一);检定后如发现有一个检定点超出表3规定允许误差值,则应降级使用。
24 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周期一般规定为两年。
附 录
15 标准铂电阻温度计插入深度应不小于250毫米,通过铂电阻温度计的电流应为1毫安。被检温度计插在槽中要垂直,检定点标线露出液面高度应不大于15条分度线。
16 检定较高温度时,温度计插入槽中前要预热。插入槽中后必须经过15分钟方可读数。开始读数时槽温与检定点温度标线的偏差不得超过±3个分度格。读数过程中槽温应恒定或缓慢均匀地上升,读数要迅速,时间间隔要均匀,一个检定点读数完毕,其温度变化不得超过0.1℃。
c 温度计的上限处理应在恒温槽内进行,而不要采用电炉。
9 由检定方法(2)中测得的零位减去(1)中测得的零位为温度计零位的永久性上升值。

标准水银温度计校检规程

标准水银温度计校检规程

标准水银温度计校检规程主要技术要求1 玻璃2 感温液和液柱3 刻度与标志4 温度计的部分尺寸5 示值稳定度允许误差6 示值允许误差7 毛细管和刻线等分均匀性的允许误差是否分级否检定周期(年) 2附录数目 2出版单位中国计量出版社检定用标准物质相关技术文件备注2.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摘要一概述-60~+500℃标准水银温度计,由一支测温范围为0~-60℃汞基温度计和测温范围为-30~+300℃的七支组及300~500℃四支组的水银温度计组成.可作为检定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和其它类型温度计的标准器;也可用于精密测温.标准水银温度计(以下简称温度计) 在不同温度点的示值检定结果的总不确定度列于表 1.表 1 (℃)77检定温度示值检定结果的总不确定度(置信概率0.99)-60 ±0.04在水三相点测定±0.01在冰点器中采用比较法测定±0.02 0在低温槽中采用比较法测定±0.0350 ±0.0390 ±0.03200 ±0.05300 ±0.06400 ±0.11500 ±0.12二技术要求1 玻璃1.1 温度计玻璃表面应光洁透明,在刻度范围内和感温泡上不得有影响读数和强度的缺陷.1.2 温度计应平直,不得有显见的弯曲现象.1.3 毛细管玻璃的横截面应呈圆形.毛细管要直,孔径必须均匀,管内不得含有杂质,并应充以足够压力的干燥中性气体.毛细管与感温泡,中间泡,安全泡连接处应呈圆滑弧形,不得有颈缩现象.上限温度≤400℃温度计的安全泡顶部要封圆.1.4 棒式温度计应熔入一条乳白色釉带.内标式温度计套管内应洁净,无杂质和污物,应充以干燥气体,不得有影响读数的朦胧现象.2 感温液和液柱2.1 水银和汞基合金必须纯洁,干燥,无气泡.液柱不得断节.汞基合金在-60℃时不得凝固.2.2 感温液面随温度变化上升时,不得有显见的停滞或跳跃现象;下降后不得在管壁上留有液痕.3 刻度与标志3.1 刻度上的刻度线 (以下简称刻线) 应与毛细管的中心线相垂直.正面观察温度时,棒式温度计的全部刻线和温度数字应投影在釉带范围内.内标式温度计的毛细管应紧固在刻度板的中央位置上,相对侧位移不得超过最短刻线,毛细管与刻度板的间距不得大于1mm.3.2 刻线应均匀,两相邻刻线间距不得小于0.5 mm,刻线的宽度应不大于两相邻刻线间距的十分之一.3.3 数字,刻线应清晰完整,涂色应牢固不脱落.温度计应每隔2℃标志数字.上,下限以及零位刻线以外应有十条展刻线.3.4 温度计应有以下标记:表示国际实用温标"摄氏度"的符号"℃",制造厂名或厂标,制造年月,编号等.4 温度计的部分尺寸4.1 零位刻线与感温泡上端的距离不得小于40 mm;4.2 下限温度刻线与中间泡上端的距离不得小于50 mm;4.3 上限温度刻线与安全泡下端的距离不得小于30 mm;4.4 下限温度低于0℃的温度计,其下限温度刻线与感温泡上端的距离不得小于90 mm; 4.5 温度计的全长不得超过540 mm;4.6 棒式温度计感温泡的外径不得大于玻璃棒的外径,内标式温度计的感温泡外径不得大78于下体套管的外径.5 示值稳定度允许误差5.1 温度计经过示值稳定度检定后的零位上升值和低降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5.2 汞基温度计在下限温度处理时,不得出现液柱下缩到感温泡内或凝固在毛细管中. 表 2 (℃)上限温度零位上升值不得超过零位低降值不得超过100 0.02 0.05150,200 0.03 0.10250,300 0.05 0.25350,400 0.06 0.35450,500 0.07 0.356 示值允许误差6.1 温度计的示值检定结果和零位不得超过表3的规定.6.2 除零位以外的各检定温度点的示值修正值,与上一个检定周期的示值修正值之差 (要扣除零位变化,在零位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比较) 不得超过表4的规定.6.3 当一支温度计达到两个 (或两个以上) 检定周期时,在扣除零位变化后,若示值修正值 (或它的最大与最小值) 之差不超过表4的规定,则可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这一检定周期的示值检定结果.6.4 经过6.3条处理的温度计,在以后的各检定周期,每次只检定下限和上限两个温度点和测定相应的零位,而中间各温度点的示值修正值,根据上一个周期相应点的示值修正值和两个周期的零位变化差通过计算求得.这次检定的下,上限两点的示值修正值与上一周期的示值修正值之差 (要扣除零位变化) 若不超过表4规定,则可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这一检定周期的示值检定结果.表 3 (℃)测温范围0℃辅刻度范围示值允许误差起止起止分度值新制的使用中的-60 0 - - 0.1 ±0.20 ±0.25-30 20 - -0 50 - -50 100 -1 10.1 ±0.15 ±0.20100 150 -1 1150 200 -1 10.1 ±0.20 ±0.25200 250 -1 1250 300 -1 10.1 ±0.25 ±0.40300 350 -1 1350 400 -1 10.1 ±0.50 ±0.70400 450 -1 1450 500 -1 10.1 ±0.50 ±0.70表4温度范围扣除零位变化后的两个检定周期的示值修正值之差不得超过-60~-10 0.0810~90 0.0679100~200 0.10200~300 0.12300~400 0.22400~500 0.247 毛细管和刻线等分均匀性的允许误差抽检两相邻规定检定点间的中点的示值检定结果应符合表3的规定.其实际检定的中点示值修正值与通过两相邻规定检定点内插计算出来的中点示值修正值之差不得超过0.08℃. 三标准器和检定设备8 标准器为-60~+500℃的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9 检定设备9.1 恒温槽,温场均匀性应符合表5的规定.也可采用温场均匀性符合要求的其它结构类型的恒温槽.9.2 水三相点瓶,冰点器.9.3 读数望远镜,放大镜(5~10倍),钢板尺等.表 5 (℃)恒温槽名称使用温度范围工作区域水平温差工作区域不同深度任意两点温差酒精低温槽 -100~0 0.015 0.03水槽 1~95 0.01 0.02油槽 95~300 0.015 0.03锡或盐槽 300~500 0.06 0.08四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10 外观检查10.1 新制温度计: 用放大镜及钢板尺目测温度计应符合本规程1~4条的要求.10.2 使用中的温度计:按本规程的1.1条和2条的要求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温度计的液柱断节或有气泡时,经修复后方可进行检定.11 示值稳定度检定11.1 只对新制的,上限温度≥100℃的温度计进行此项抽检,检定步骤如下:11.1.1 在上限温度局浸处理30 min,取出冷却,测定零位;11.1.2 在上限温度局浸处理24 h,取出冷却,测定零位;11.1.3 在上限温度局浸处理10 min后,关闭恒温槽的加热电源,待温度计的水银液面降至高于局浸线示度2℃左右时,将其向下插入浸没在上限温度刻线处,使之随介质缓慢冷却至接近室温,取出测定零位.11.2 检定时注意事项11.2.1 在上限温度处理时,温度计局浸的露出液柱度数可为20℃;11.2.2 在检定步骤11.1.1和11.1.2条的上限处理前及零位测定前,要用放大镜仔细检查上限和零位刻线以上的毛细管和中间泡内是否有水银蒸发滴.如有,可采用升温的方法连接后再进行检定.经过检定步骤11.1.3处理后的温度计,如发现毛细管内或中间泡上部有水银蒸发滴,80切勿用升温方法连接,可按附录1所述的方法连接.11.2.3 检定步骤11.1.1和11.1.2条的上限处理可以在立式电炉中进行,但应注意两者取出温度计时的处理温度要相一致.11.1.3条的上限处理:对于上限温度≤300℃的温度计必须在恒温槽内进行;高于300℃的温度计只能在立式电炉内进行,但关闭电炉电源后,可不作将温度计向下插入浸没的处理.11.2.4 温度计的零位必须在水三相点中测定.11.3 由检定步骤11.1.2条测得的零位减去11.1.1测得的零位之差为零位上升值.由11.1.2条测得的零位减去11.1.3条测得的零位之差为零位低降值.11.4 为考核汞基温度计感温液体的凝固点是否低于-60℃,可对新制温度计进行抽检.检定步骤如下:11.4.1 在-60℃±0.2℃处理2 h后,读取记录温度计的示值;11.4.2 重新调整恒温槽的温度,使其低于11.4.1条的处理温度0.2℃左右,并恒定30 min 后,轻敲温度计,进行人工震动,观察和读取温度计的示值.检定结果不得出现5.2条的现象.12 示值检定12.1 零位的测定可采用比较法,也可采用定点法.其它各检定温度点均用比较法进行检定.12.2 检定温度点:每间隔10℃进行检定.也可根据使用单位的需要进行检定.新制的温度计必须要抽出一定数量,对任意两相邻规定检定点间的中点温度进行检定.经过6.3条处理的温度计,在以后的各检定周期,只检定下限和上限两个温度点.12.3 检定顺序: 以0℃为界,分别向上限或下限方向逐点进行检定.12.4 温度计的示值必须用读数望远镜读取,读数前要调节好它的水平位置.读数时只读取偏离检定点名义温度的示值偏差,并估计到分度值的十分之一.12.5 标准器与被检温度计的零位测定数量和所用设备列于表6.表 6温度范围(℃)标准器(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被检温度计(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60~0检定前测定零位,其它各点零位均用该值第一个检定点为零位,下限检定后不测定零位0~200下限和上限检定后测定零位,中间各检定点的零位用线性内插法计算求得200~500第一,三,五,六个点检定后测定零位,第二,四个点的零位用线性内插法计算求得下限,上限检定后测定零位测定零位用设备及方法用水三相点瓶采用定点法测定下限温度低于0℃的温度计零位可在酒精低温槽中采用比较法测定.其它温度的零位可在水三相点瓶中采用定点法测定;也可在冰点器中采用比较法测定12.6 零位测定方法: 测定前,对于上限温度≥300℃的温度计,应用放大镜仔细检查中间泡和毛细管内是否有水银蒸发滴,若有,可采用附录1的方法连接.测定时,应首先把温度计放进冰水混合物中预冷,然后插入盛有破碎成雪花状的蒸馏水冰或自来水冰的,并注入适量蒸馏81水或自来水的冰点器 (或水三相点瓶) 中,距离器壁不得小于20 mm.对冰点器的温度要随时注意用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在水三相点测定的零位进行校准.为使温度计与水三相点瓶有良好的热交换,应往内管中注入适量接近0℃的水.温度计插进冰点器 (或水三相点瓶) 中要垂直,并使零位刻线高出冰面不超过10个分度值.读数前要轻敲温度计,示值稳定后进行读数.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要正反面各读一次数.在酒精低温槽中测定零位的方法与其它温度点的检定方法相同.12.7 温度计插入槽中要垂直.标准器应插在被检温度计的中间位置,两者均应全浸,其露出恒温槽盖面的液柱高度要一致,且不得大于15个分度值.12.8 检定较高温度时,温度计插入槽中前要预热.插入槽中后必须经过15分钟,并同时调节槽温稳定后方可读数.开始读数时槽温与检定点温度偏差不得超过±2个分度值 (以标准器为准).在读数过程中要求槽温恒定或缓慢,均匀地上升,读数要迅速,时间间隔要均匀.一个检定点读数完毕,槽温变化不得超过0.1℃.12.9 读数可从左边开始,读至右边,然后再从右边读至左边,这样往返共读十次.五次读数完后将标准器旋转180℃进行另一面的五次读数.读数完毕由另一个检定员重读一次,以核对有无读数差错.五检定结果的计算13 零位的计算13.1 计算在水三相点测定的零位13.1.1 计算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在水三相点测定的零位a1用下式:(正面读数+反面读数)a1=2×分度值-0.01(1)13.1.2 计算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在水三相点测定的零位a2用下式:a2=读数×分度值-0.01 (2)13.2 在冰点器或酒精低温槽中采用比较法测定被检温度计的零位a2用下列计算式:a2=a′2 -a′1 +a1 (3)式中:a′1 , a′2 ——标准器与被检温度计在冰点器或低温槽中读取的示值(℃),即为读数或平均值与分度值之乘积.a1与式(1)意义相同.14 示值修正值的计算14.1 计算温度计十次读数平均的示值偏差;14.2 计算检定时由标准器确定的槽中实际温度偏差△t1用下式:△t1=△A1+x1-a1 (4)式中: △A1——标准器的10次读数平均的示值偏差(℃);x1——标准器检定证书上给出的检定点名义温度对应的分度修正值(℃);a1——该点检定后新测得的或用线性内插法计算求得的标准器零位(℃),而不是检定证书上给出的零位.14.3 计算示值修正值x2用下式:x2=△t1-△A2 (5)式中: △A2——被检温度计的10次读数平均的示值偏差(℃).8215 计算检定周期间的示值修正值之差和这一检定周期的示值检定结果15.1 两个 (或两个以上) 检定周期的示值修正值之差和取示值修正值算术平均值的计算步骤:15.1.1 若两个 (或两个以上) 检定周期下限,上限温度检定后测定的零位 (简称下,上限零位) 不同时,将上一个 (或一个以上) 检定周期的示值修正值xt换算到与这一检定周期下,上限零位相同时的示值修正值x′t 用下式:(t-t下) x′t =xt+(b下-a下)+[(b上-a上)-(b下-a下)]×t上-t下(6)式中: a下,a上——这一周期测定的下,上限零位(℃);b下,b上——上一周期测定的下,上限零位(℃);t下,t上——温度计的下,上限温度(℃);t——示值修正值xt对应的检定温度(℃).15.1.2 计算由式 (6) 所得结果与这一周期示值检定结果之差,若符合表4规定,则取两个(或两个以上) 检定周期的示值修正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这一周期的示值检定结果给出值. 计算举例如表7,表8所列: 分别以两个和三个检定周期的检定数据为例.15.2 只检定下,上限两点的中间未检定点的示值修正值和这一检定周期示值检定结果给出值的计算步骤:15.2.1 如果两个周期的下,上限零位不同,首先应采用式 (6) 将上一周期的下,上限两点的示值修正值进行换算,然后与这一周期相应点的示值修正值进行比较.若两者之差未超过表4规定,则可取其平均值作为这一周期的下,上限两点的示值检定结果给出值.15.2.2 根据上一周期的检定证书给出值和两个周期的下,上限零位变化,仍采用式 (6),便可计算出中间未检定点的示值修正值.计算举例如表9所列.16 用线性内插法计算抽检中点温度的示值修正值x′t 中用下式:xt底+xt高x′t中=2(7)式中: xt底,xt高——两相邻规定检定点的较低与较高温度对应的示值修正值(℃). 计算x′t 中与实际检定的中点温度的示值修正值xt中之差.表7 (℃)检定温度 250 260 270 280 290 300下限零位上限零位实际检定的xi -0.040.00 -0.03-0.03+0.03-0.08 +0.10+0.09上一周期的示值修正值和换算结果由 (5) 式换算的xi′-0.120-0.076-0.102-0.098-0.034-0.140 +0.18+0.15这一周期示值检定结果的计算值-0.103-0.024-0.027-0.016+0.035-0.083 +0.18+0.15计算值 0.017 0.052 0.075 0.082 0.069 0.057这一周期示值检定结果与上一周期换算结果xi′之差(应≤0.12)化整值 0.02 0.05 0.08 0.08 0.07 0.06符合表4规定83计算值 -0.111 -0.050-0.064-0.0570.000 -0.111 / / 这一周期的示值检定结果给出值化整值 -0.11 -0.05-0.06-0.060.00 -0.11 +0.18 +0.15表8 (℃)检定温度 150 160 170 180 190 200下限零位上限零位实际检定的示值修正值-0.02 +0.02-0.020.00 +0.04+0.07 +0.02 0.00第一个周期由式(5)换算的示值修正值-0.010 +0.028-0.014+0.004+0.042+0.070 +0.01 0.00实际检定的示值修正值-0.02 0.00 -0.02+0.030.00 +0.06 -0.01 -0.01第二个周期由式(5)换算的示值修正值-0.040 -0.018-0.036+0.016-0.012+0.050 +0.01 0.00第三个 (这一) 周期实际检定的示值修正值+0.032 +0.076+0.042+0.023+0.043+0.084 +0.01 0.00计算值 0.072 0.094 0.078 0.019 0.055 0.034 三个周期的示值修正值之最大差(应≤0.10) 化整值 0.07 0.09 0.08 0.02 0.06 0.03符合表4规定计算值 -0.006 +0.028-0.002+0.014+0.024+0.068 第三个 (这一)周期示值检定结果给出值化整值 -0.01 +0.030.00 +0.01+0.02+0.07 +0.01 0.00表9 (℃)检定温度 150 160 170 180 190 200下限零位上限零位检定证书给出值 -0.01 +0.030.00 +0.01+0.02+0.07 +0.01 0.00 上一个检定周期由式(6)换算结果-0.03 / / / / +0.05 +0.03 +0.02这一检定周期示值检定结果+0.02 / +0.10 +0.03 +0.02与上一周期换算结果之差(应≤0.10)0.05 / 0.05 符合表4规定由 (6) 式计算结果计算值 -0.005+0.010-0.020+0.010-0.000+0.075 / /这一检定周期示值检定结果给出值化整值 0.00 +0.01-0.02-0.010.00 +0.08 +0.03 +0.02六检定结果的处理17 检定合格的温度计,发给检定证书.证书上给出的示值修正值和零位应化整到分度值的十分之一.如果有个别点或全部点的示值误差 (即示值修正值的反符号) 超过表3的规定,则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根据超差情况注明降为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18 这一周期与上一周期的示值修正值之差不得超过表4规定.若有一个点或全部点超过规定,应进行复检,查明原因,确认这一周期检定无误后,方可填发检定证书.19 新制温度计的示值稳定度和中点的抽检结果应符合第5条和第7条的要求.若超过规定, 则与被抽检的同批量的全部温度计不准出厂.20 检定周期为两年.。

【精品文献】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

【精品文献】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

【精品文献】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JJG 161-75本检定规程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经国家标准计量局于1975年5月6日批准,并自1975年12月1日起施行。

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测温范围为-30,+300?九支组的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

一、标准器与检定设备1 检定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标准器为一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

2 主要检定设备:(1)精密测温电桥,引用更正值后,电桥的相对误差不应超过5×10-5,并配相应的光电放大检流计或其它检流计及铂电阻温度计的引线换向开关。

也可采用同等测量精度的其它电测设备。

(2)低温槽、水槽、油槽、水三相点瓶的读数望远镜等。

各恒温槽的温场不应超过表1的规定。

表1二、检定要求和检定方法(一)外观检查3 对温度计玻璃的要求:(1)温度计表面应光滑、均匀,在标尺范围内和贮液泡上不应有影响读数和强度的缺陷;(2)毛细管孔径必须均匀,管内不得含有杂质,并应充以足够压力的干燥惰性气体。

毛细管与贮液泡、中间泡、安全泡连接处均应成圆滑弧形,不应有颈缩现象。

安全泡顶端要封圆;(3)温度计应做成透明棒式。

4 对温度计水银的要求:温度计的水银必须纯洁、干燥、无气泡和断节现象,上升时必须均匀移动。

5 对温度计标尺和标志的要求:(1)标尺的标线应均匀并与毛细管的中心线相垂直,两相邻标线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5毫米,标线的宽度不应大于0.05毫米;(2)标线数字应清晰完整,涂色应耐久牢固。

0.05?分度的温度计每隔一度标志数字,0.1?分度的每隔两度标志数字。

温度计下限和上眼以外应展刻20条分度线,零标线上下各应展刻10条分度线;(3)温度计应标有:表示国际实用温标摄氏度的标志“?”;制造厂名或厂标;制造年月和编号。

6 对温度计各部分尺寸的要求:(1)零标线与贮液泡上端的距离不应小环境40毫米;(2)下限温度标线与中间泡上端的距离不应小于50毫米;(3)上限温度标线与安全泡下端的距离不应小于30毫米;(4)温度计全长不应超过450毫米。

温度计检定操作规程

温度计检定操作规程

目的:本规程规定了使用恒温槽进行温度计检定的操作规程。

责任:由工程部制订、审核,质量保证部批准并颁发,工程部计量室执行。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玻璃温度计(含干湿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及自动温湿度计的后续及使用中检定。

定义:无相关定义。

内容:1检定条件。

1.1检定工作应在工程部计量室温度计检定室内进行。

1.2检定室内温度在15~35℃。

1.3检定温度计的标准器为在使用有效期内的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

1.4根据温度计检定范围选择相应的恒温槽。

0℃使用冰点槽;室温~95℃使用水恒温槽;95℃~300℃使用油恒温槽。

1.5玻璃温度计浸没长度应大于75mm,双金属温度计的浸没长度应大于100mm或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压力式温度计的温包应全部浸没。

2检定方法2.1外观检查用目力观察温度计,温度计应无妨碍正确读数的缺陷或损伤,如无法修复应作报废处理。

2.2示值误差℃的点的应包括0℃点。

使用部门有工艺要求的,可设定一个检定点。

±2.0℃(以标准温度计为准),分别记下标准温度计和被检温度计示值(玻璃温度计应读数二次,取算术平均值为被检温度计示值),计算出被检温度计示值误差。

被检温度计的示值误差=被检温度计示值-恒温槽实际温度恒温槽实际温度=标准温度计示值-该温度计的修正值温度计的示值误差应符合下表规定:注:压力式温度计其准确度等级是指标尺后2/3部分,标尺前1/3部分的准确度等级允许降低一个等级。

2.3回差(压力式温度计和双金属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和双金属温度计的回差的检定与示值检定同时进行(上、下限除外),在同一检定点正、反行程的差值,即为温度计回差。

回差应不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3自动温湿度计以经检定合格的干湿温度计为标准,作比对实验,误差应符合自动温湿度计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4经检定合格的温度计出具检定证书,粘贴注明了检定有效期的合格证。

经检定不合格的温度计不准使用,作报废处理。

5检定周期:温度计的检定周期为一年。

温度计检定规程

温度计检定规程

温度计检定规程
1. 目的
- 为了保证温度计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制定本规程进行温度计的检定。

2. 范围
-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温度计的检定,包括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

3. 检定准备
- 准备标准温度计作为参考。

- 确保检定设备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 确保检定环境的稳定性,避免外界干扰。

4. 检定步骤
1. 将待检定温度计与标准温度计同时放置在同一稳定温度环境中,等待温度稳定。

2. 读取待检定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的温度值。

3. 比较待检定温度计与标准温度计的温度值,计算两者之间的差异。

4. 若差异在允许范围内,则认定待检定温度计合格;若差异超过允许范围,则认定待检定温度计不合格。

5. 记录待检定温度计的型号、序列号、检定日期等信息。

5. 检定结果处理
- 合格的待检定温度计,应加盖检定合格印章,使用期限根据具体要求确定。

- 不合格的待检定温度计,应进行维修或重新校准,并重新进行检定。

6. 质量控制
- 检定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进行培训。

- 检定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准确度和可靠性。

7. 文件管理
- 检定记录应妥善保存,并按照规定的期限进行归档。

- 检定结果应与待检定温度计的标识相匹配,以确保溯源可追踪性。

以上为《温度计检定规程》的内容,旨在保障温度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温度计校准规程

温度计校准规程

温度计校准标准1 范围适用于新购置和使用中的,测量范围为-30℃(不含)~300℃的工作用温度计的校准。

2 温度计的分类根据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不同,分为精密温度计和普通温度计,见表1。

表1 温度计的分类℃3 环境要求环境温度25±10℃。

4 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见下页表25 校准方法5.1 将标准温度计与被检温度计垂直插入槽中,插入前应注意预热(零上温度计)。

恒温槽恒定温度偏离检定点控制在±2℃以内(以标准温度计为准),再缓慢调整至检定温度。

5.2 温度计在恒定的恒温槽中要稳定10分钟(水银温度计)或者15分钟(有机液体温度计)方可读数。

读数过程中标准温度计的温度波动不得超过0.2℃。

读数要迅速,时间间隔要均匀,视线应与刻度垂直,读取液柱弯月面的最高点(水银温度计)或最低点(有机液体温度计),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1/10。

5.3 温度计采用比较法在三点以上进行校准:用一支标准水银温度计与被检温度计处于同一恒定温度下,读数比对。

校准顺序:以零点为界分别向上限或下限方向逐点进行。

校准点间隔如表3。

5.4 精密温度计读取四次,普通温度计读数两次,其顺序为标准、被测1、被测2、被测n,然后再相反顺序读回到标准,最后取算术平均值,分别得到标准温度计及被检温度计的示值。

表2 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表3 温度计校准点间隔5.5 修正值的计算: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实际温度 = 二等标准标准水银温度计示值 + 该点的修正值被校温度修正值 = 标准温度计的实际温度 - 被检温度计示值6 校准周期检定周期应根据使用情况确定,一般不超过1年。

内挍周期为六个月,出现异常时也应进行内挍。

7.注意事项水银温度计应尽可能浸没在恒温槽中,校准时环境不符合规定时,其露出的液柱按下式进行修正(一般可忽略不计):。

JJG 128—89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

JJG 128—89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Standard Mercury-in-Glass Thermometer(GradeⅡ)JJG 128—89代替JJG 128—73本检定规程经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89年6月22日批准,并自1990年4月1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本规程技术条文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王凤诚(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人:张桂芳(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所)目次一概述二技术要求三标准器和检定设备四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五检定结果的计算六检定结果的处理附录1 水银蒸发滴的连接方法附录2 检定证书内面格式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测温范围为-60~+500℃的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

一概述-60~+500℃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由一支测温范围为0~-60℃汞基温度计和测温范围为-30~+300℃的七支组及300~500℃四支组的水银温度计组成。

可作为检定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和其他类型温度计的标准器,也可用于精密测温。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以下简称温度计)在不同温度点的示值检定结果的总不确定度列于表1。

表1 (℃)二技术要求1 玻璃1.1温度计玻璃表面应光洁透明,在刻度范围内和感温泡上不得有影响读数和强度的缺陷。

1.2温度计应平直,不得有显见的弯曲现象。

1.3毛细管玻璃的横截面应呈圆形。

毛细管要直,孔径必须均匀,管内不得含有杂质,并应充以足够压力的干燥中性气体。

毛细管与感温泡、中间泡、安全泡连接处应呈圆滑弧形,不得有颈缩现象。

上限温度≤400℃温度计的安全泡顶部要封圆。

1.4棒式温度计应熔入一条乳白色釉带。

内标式温度计套管内应洁净、无杂质和污物,应充以干燥气体,不得有影响读数的朦胧现象。

2 感温液和液柱2.1水银和汞基合金必须纯洁、干燥、无气泡。

液柱不得断节。

汞基合金在-60℃时不得凝固。

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

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

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一、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工作。

其中,标准水银温度计指测量范围在-80℃至+550℃之间,测量不确定度小于0.05℃的水银温度计。

二、基本要求1、检定设备应符合国家计量法规定,检定工作应在检定合格的计量实验室内进行。

2、检定温度应尽量接近标准温度,检定环境应稳定,不应有强烈的气流和热源干扰。

3、检定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标准水银温度计的安全,避免碰撞或摔落。

4、同时检定多只标准水银温度计时,应注意分别标识,避免混淆。

三、检定方法1、检定过程(1) 温度计的外观检查:检查温度计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标识是否清晰可辨,包括温度计顶部,吸气器、指针和刻度线是否完好。

(2) 温度计灵敏度检查:将温度计浸入恒温槽中,记录其指示温度,再从该温度下调温至一个已知下降量,观察温度计指出的温度变化,并记录其指示值;然后再将温度回到原先恒温槽中的温度,记录温度计所指示的温度变化。

若两次指示值之差等于已知的温度差,则该温度计的灵敏度合格。

(3) 温度计重复性检查:将温度计先在一个已知温度下放置10分钟,然后将温度回归原温度后,再次记录温度计所指示的温度,重复3次,取3次记录值的平均数。

若3个测量结果之差不大于规定值,则该温度计的重复性合格。

(4) 温度计测量不确定度的估算:将温度计的读数重复测量N次,记录测量值,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不确定度为标准偏差的2倍。

2、检定结果的判定和记录(1) 当温度计重复性达到标准要求、灵敏度合格,而测量不确定度小于规定范围时,该温度计合格。

(2) 若有一个或多个项目未通过检定,则该温度计不合格。

(3) 检定结果记录应包括检定日期、检定结果、检定人员签名等内容,记录应保存至少5年以上。

四、设备保养与维护3、定期校准和检验,及物理清洗和校准,确保温度计的精度。

五、总结标准水银温度计是一种精确的温度计,被广泛应用于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

正确的使用和保养能够提高其精度,确保其准确性。

温度计校准规程

温度计校准规程

温度计校准标准1 范围适用于新购置和使用中的,测量范围为-30℃(不含)~300℃的工作用温度计的校准。

2 温度计的分类根据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不同,分为精密温度计和普通温度计,见表1。

表1 温度计的分类℃3 环境要求环境温度25±10℃。

4 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见下页表25 校准方法5.1 将标准温度计与被检温度计垂直插入槽中,插入前应注意预热(零上温度计)。

恒温槽恒定温度偏离检定点控制在±2℃以内(以标准温度计为准),再缓慢调整至检定温度。

5.2 温度计在恒定的恒温槽中要稳定10分钟(水银温度计)或者15分钟(有机液体温度计)方可读数。

读数过程中标准温度计的温度波动不得超过0.2℃。

读数要迅速,时间间隔要均匀,视线应与刻度垂直,读取液柱弯月面的最高点(水银温度计)或最低点(有机液体温度计),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1/10。

5.3 温度计采用比较法在三点以上进行校准:用一支标准水银温度计与被检温度计处于同一恒定温度下,读数比对。

校准顺序:以零点为界分别向上限或下限方向逐点进行。

校准点间隔如表3。

5.4 精密温度计读取四次,普通温度计读数两次,其顺序为标准、被测1、被测2、被测n,然后再相反顺序读回到标准,最后取算术平均值,分别得到标准温度计及被检温度计的示值。

表2 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表3 温度计校准点间隔5.5 修正值的计算: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实际温度 = 二等标准标准水银温度计示值 + 该点的修正值被校温度修正值 = 标准温度计的实际温度 - 被检温度计示值6 校准周期检定周期应根据使用情况确定,一般不超过1年。

内挍周期为六个月,出现异常时也应进行内挍。

7.注意事项水银温度计应尽可能浸没在恒温槽中,校准时环境不符合规定时,其露出的液柱按下式进行修正(一般可忽略不计):。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JJG 128-73(试行本)本检定规程是由原国家科委计量局1967年组织编写,并经有关单位试用过现颁布在全国试行。

本规程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原有的检定规程同时作废。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制的和使用中的测量范围为-30~±300℃的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

一、标准器与检定设备1 检定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标准器为一等标准水银温度针。

2 主要的检定设备有低温酒精槽、水槽、油槽、冰点器、水三相点瓶及读数望远镜。

对各种恒温槽温场的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表1二、检定项目、要求与检定方法(一)外观检查3 对温度计玻璃的要求:(1)温度计表面应光滑,均匀,在标尺范围内和贮液泡上不得有影响读数和强度的缺陷。

(2)毛细管的孔径必须均匀,管内不得含有杂质。

毛细管与贮液泡、中间泡、安全泡连接处均应成圆滑弧形,不得有颈缩现象。

(3)棒式温度计应熔入一条乳白色釉带。

内标式温度计,其套管内不得有碎玻璃和其它杂质,并应充满干燥气体,以避免在检定时标尺板出现朦胧现象。

4 对温度计水银要求:水银必须纯洁,干燥,无气泡,不断节,上升时必须均匀移动。

5 对温度计标尺和标志的要求:(1)标尺的标线应与毛细管的中心线相垂直,内标式温度计相对于标尺的侧位移不得超过最短的标线。

(2)标尺的标线应均匀,两相邻标线间的距离不得不小于0.5毫米。

标线的宽度应不大于两标线间距离的十分之一。

(3)标线数字应清晰完整,涂上的颜色不易脱落,温度计每隔二度标志数字,下限和上限,以及零标线以外应展刻分度线10条。

(4)温度计应具有以下标记:表示国际实用温标摄氏度的标志“℃”制造厂名或厂标、制造年月、编号。

6 对温度计各部分尺寸的要求:(1)零标线与贮液泡上端的距离不得小于40毫米;(2)下限温度标线与中间泡上端的距离不得小于50毫米;(3)上限温度标线与安全泡下端的距离不得小于30毫米;(4)温度计全长不得超过540毫米。

标准温度计检定规程

标准温度计检定规程

MV_RR_CNG_0228 标准体温计检定规程1. 标准体温计检定规程说明编号JJG881-1994名称(中文)标准体温计检定规程(英文)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Standard Clinical Thermometer归口单位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起草单位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主要起草人魏寿芳(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批准日期 1994年9月10日实施日期 1995年2月1日替代规程号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测温在35~45℃范围内、分度值为0.05℃,具有零位刻度的标准体温计的检定。

主要技术要求1 玻璃与毛细管2 水银与水银柱3 刻度与标志4 温度计的部分尺寸5 示值允许误差6 毛细管和刻线等分均匀性的允许误差7 按照本规程检定的温度计的不确定度为±0.020℃(置信概率为0.99)。

是否分级 否检定周期(年) 2附录数目 2出版单位中国计量出版社检定用标准物质相关技术文件备注2. 标准体温计检定规程摘要一概述标准体温计(以下简称温度计),主要用于检定人用体温计、兽用体温计及各种电子体温测试仪,它是利用水银在玻璃感温泡和毛细管内的热膨胀现象来测量温度的。

二技术要求1 玻璃与毛细管1.1 玻璃应光洁透明,在刻度范围内和感温泡上不得有影响读数和强度的缺陷。

1.2 温度计应平直,粗细均匀,不得有明显的弯曲现象。

1.3 毛细管要直,孔径要均匀,毛细管与感温泡、中间泡及安全泡的连接处均应呈喇叭形状.不得有颈缩现象。

1.4 温度计应熔入一条乳白色或其他颜色的釉带,正面观察时,水银柱与全部刻线的投影应在釉带范围内。

2 水银与水银柱2.1 水银必须纯净、干燥、无气泡。

2.2 水银柱不得中断、温度上升时不得有显见的停滞或跳跃现象,温度下降时不得有挂壁现象。

3 刻度与标志3.1 温度计应按90年国际温标刻度。

3.2 温度计的刻线应垂直于毛细管的中心线,刻线应与水银柱相交;刻线和计量数字及其他标志应清晰准确;涂色应牢固耐久。

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

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

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一、引言。

标准水银温度计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科研等领域。

为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检定。

本文将介绍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检定方法。

1. 确定检定温度范围。

首先,需要确定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温度范围。

一般来说,检定范围应包括标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全部温度范围。

2. 准备检定设备。

在进行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之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检定设备,包括恒温槽、温度计校准装置等。

3. 进行校准。

将标准水银温度计放置在恒温槽中,根据设定的温度值进行校准。

在校准过程中,应注意确保恒温槽的稳定性,避免温度波动对校准结果产生影响。

4. 记录校准结果。

校准完成后,需要将校准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标准水银温度计的读数和实际温度值的对比。

记录应准确、清晰,并注明校准日期和操作人员。

5. 分析校准结果。

根据校准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标准水银温度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调整或更换。

三、注意事项。

1. 检定环境。

在进行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时,应确保检定环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避免外界因素对检定结果的影响。

2. 检定周期。

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周期应根据其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进行合理确定,一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检定。

3. 检定记录。

检定完成后,应将检定记录进行归档保存,以备日后查阅和追溯。

4. 设备保养。

定期对检定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性能稳定和准确性。

四、结论。

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是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通过本文介绍的检定方法及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进行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工作,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JJG 128-73(试行本)本检定规程是由原国家科委计量局1967年组织编写,并经有关单位试用过现颁布在全国试行。

本规程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原有的检定规程同时作废。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制的和使用中的测量范围为-30~±300℃的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

一、标准器与检定设备1 检定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标准器为一等标准水银温度针。

2 主要的检定设备有低温酒精槽、水槽、油槽、冰点器、水三相点瓶及读数望远镜。

对各种恒温槽温场的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表1二、检定项目、要求与检定方法(一)外观检查3 对温度计玻璃的要求:(1)温度计表面应光滑,均匀,在标尺范围内和贮液泡上不得有影响读数和强度的缺陷。

(2)毛细管的孔径必须均匀,管内不得含有杂质。

毛细管与贮液泡、中间泡、安全泡连接处均应成圆滑弧形,不得有颈缩现象。

(3)棒式温度计应熔入一条乳白色釉带。

内标式温度计,其套管内不得有碎玻璃和其它杂质,并应充满干燥气体,以避免在检定时标尺板出现朦胧现象。

4 对温度计水银要求:水银必须纯洁,干燥,无气泡,不断节,上升时必须均匀移动。

5 对温度计标尺和标志的要求:(1)标尺的标线应与毛细管的中心线相垂直,内标式温度计相对于标尺的侧位移不得超过最短的标线。

(2)标尺的标线应均匀,两相邻标线间的距离不得不小于0.5毫米。

标线的宽度应不大于两标线间距离的十分之一。

(3)标线数字应清晰完整,涂上的颜色不易脱落,温度计每隔二度标志数字,下限和上限,以及零标线以外应展刻分度线10条。

(4)温度计应具有以下标记:表示国际实用温标摄氏度的标志“℃”制造厂名或厂标、制造年月、编号。

6 对温度计各部分尺寸的要求:(1)零标线与贮液泡上端的距离不得小于40毫米;(2)下限温度标线与中间泡上端的距离不得小于50毫米;(3)上限温度标线与安全泡下端的距离不得小于30毫米;(4)温度计全长不得超过540毫米。

温度计内部校验

温度计内部校验

温度计内部校验
温度计内部校准规程
1、目的
对温度计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测量产品温度所使用的水银温度计。

3、校验标准
外检温度计
4、环境条件
校验必须在室内进行;温度:室温;室温波动不得超过+-℃/h;湿度不大于75%;
5、校准步骤
检查玻璃体是否破裂及刻度是否清晰,否则更换。

用一透明容器盛装适量自然溶解的水冰混合物。

把温度计有水银液体的一端放进水冰混合物中,观察水银柱的变化情况。

待水银柱稳定后,再对照温度计刻度是否在0℃的位置上,记录读数。

第一次测量完成后,取出温度计,待水银柱回到自然的位置后,重新第二次测量,这样连续测量三次,取得的结果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部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1.0摄氏度。

按上述步骤一次测量50℃及80℃。

三次测量差均在+-1摄氏度内,该温度计判定校准合格。

6、温度计校验周期
每3个月1次。

最新工业铂电阻检定规程和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解读

最新工业铂电阻检定规程和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解读

福禄克计量校准部,李欣第三,这个新的要求只涉及AA 级和A 级(使用0.02级测温仪表)铂电阻的检定,而B 和C 不适用。

所以对于只检定B 和C 级铂电阻的用户,新的规程没有什么影响。

第四,测温仪表的指标。

由于需要在用户计量实验室直接测量二等铂电阻的水三相点值,同时AA 级铂电阻的准确度要求也比较高。

因此要求测温仪的准确度更高。

按照规程的要求,A 级和AA 级要使用0.005级及以上测温仪,也就是50ppm !由于实际测量的是电阻值,因此应该理解为电阻的测量准确度。

目前很多用户使用的是通用六位半和七位半台式数字表。

这些数字表给出的最佳准确度实际上是直流电压的测量准确度,而其电阻准确度往往会大于这个值。

例如市面上常见的六位半数字表,虽然其直流电压准确度可高达24ppm ,但是其一年期的电阻准确度却只有100ppm 。

显然不满足规程的要求。

对于市面上常见的七位半数字表,其一年期的电阻准确度指标为56ppm 读数+7ppm 量程,也同样不能满足规程0.005级(也就是50ppm )的要求。

因此必须要选择准确度等级更高的电测仪器。

第五,结果的计算和评价。

1998年版工业铂电阻规程中,对于R0和R100的计算,大量使用了电阻相对于温度的微分值,如dR/dt ,算法显得繁琐。

2010版中,使用电阻比W 值来描述,公式更加准确和简单。

用户可以直接从二等铂电阻的检定证书中插到W0和W100的值,计算更加方便。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公式的修改给部分用户造成迷惑,以为计算方法变了,计算结果也不同了。

实际上,虽然计算公式的形式上有所改变,但前后两版的公式实际上是可以互相推导出来的,计算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

在对计算结果的评价上,新规程有了明显的变化。

以前主要是看α值是否合格,新版规程不仅要评价α值,同时也要评价R0和R100,三个值都合格才算合格。

这实际上提高了对于工业铂电阻的要求,有利于在保证工业生产中测量温度的准确度。

水银温度计校验规程

水银温度计校验规程

水银温度计校验规程1.0目的:规范水银温度计的安全使用操作,延长水银温度计使用寿命和准确性。

2.0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水银温度计的校准操作要求。

3.0责任:计量主管、兼职计量员及相关人员。

4.0校准条件:恒温水槽、辅助温度计。

5.0校准项目和方法:5.1外观检查5.1.1玻璃5.1.1.1玻璃应光洁透明,不得有裂隙及影响强度的缺陷,刻度线及数字清晰,在刻度范围内不得有影响读数的缺陷。

5.1.2感温液体和液柱5.1.2.1水银必须纯净、无气泡,无任何杂质。

5.1.2.2水银柱不得中断、不得倒流(真空的除外),上升时不得有显见的停滞跳跃现象,下降时不得有挂壁现象。

5.1.3棒式温度计感温泡的直径应不大于玻璃直径。

5.2示值校准5.2.1以校准合格的水银温度计做为校准标准器具。

5.2.2将水银温度计放在恒温水槽中进行各温度点的校准。

5.2.2.1先确定被校准温度计所对应设备使用温度,然后对各温度进行校准,被检温度计垂直插入恒温水槽中,深度为200mm以上。

5.2.2.2选择三个校准点进行检定。

一般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上限下减30℃的点为检定第一点,以检定第一点为准整十摄氏度向下限进行检定。

5.2.2.3温度计插入恒温槽中要稳定15min方可读数,读数前要轻敲温度计,视线应与刻度垂直。

一个检定点检定完毕,槽温变化不得超过一个分度值。

5.2.2.4校正读数时应先读标准示值,再依次由左到右读取各被检温度计示值,然后按相反顺序回到标准,每支温度计往返共读数2次。

取2次读数值的平均值,其偏差应在允许误差在±于2℃范围内。

6.0校验周期校准周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7.0检定依据JJG161-2010《标准水银温度计》JJF 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GBT/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8.0记录表格内校合格证水银温度计校验记录表水银温度计校验记录表.xls内校合格证内校合格证仪器编号校准日期复效日期校准人。

水银体温计校准及保养制度及流程

水银体温计校准及保养制度及流程

水银体温计校准及保养制度及流程水银体温计在咱们的日常生活和医疗场景里都特别常见呢。

今天就来唠唠它的校准和保养呀。

一、校准。

1. 校准的时机。

咱们得知道啥时候需要校准水银体温计。

要是体温计不小心被摔了,或者用了挺长时间了,感觉它测量的数值好像不太准了,这时候就该校准一下啦。

可不能让它瞎量,得出个错误的结果,那可就误导人了。

2. 校准的方法。

这校准的方法其实也不难。

找一个那种特别准的温度计当作标准,就像找个学霸给咱当榜样一样。

把水银体温计和这个标准温度计一起放到一个温度比较稳定的环境里。

比如说,可以放在一盆温度合适的温水里,注意水的温度得在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之内哦。

然后等一会儿,让它们都适应这个温度。

看看水银体温计的读数和标准温度计的读数是不是一样的。

要是不一样呢,就需要调整一下水银体温计啦。

如果读数偏高,那就轻轻甩一甩体温计,把水银柱甩下去一点;要是读数偏低呢,那就可以把体温计在温水里再泡一会儿,让水银柱再升一升。

不过这个过程得小心点,可别把体温计弄坏了。

二、保养制度。

1. 日常存放。

水银体温计可是个比较娇弱的小物件呢。

平时不用的时候,要把它放在一个专门的盒子里,就像给它安个小窝一样。

这个盒子要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不能让它被阳光直射,也不能放在很潮湿的地方。

不然的话,体温计可能会变形或者里面的水银会出问题。

比如说,要是很潮湿,水银柱可能就不准啦。

2. 清洁。

定期要给体温计做个清洁。

用棉球蘸点酒精,轻轻擦拭体温计的表面就好啦。

但是要注意哦,擦拭的时候要小心,别太用力把体温计弄破了。

毕竟里面的水银要是漏出来,那可就麻烦了。

而且,在清洁之前,一定要确保体温计是凉的,可不能刚用完就擦,那样容易因为温度变化大把体温计弄坏。

3. 避免碰撞。

这个可太重要啦。

水银体温计特别怕被撞,就像个胆小的小朋友一样。

咱们在使用和存放的时候,都要尽量避免它和其他硬物碰撞。

一旦撞破了,不仅体温计不能用了,水银漏出来还可能会对健康有影响呢。

电接点玻璃水银温度计检定

电接点玻璃水银温度计检定

MV_RR_CNG_0023 电接点玻璃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1.标电接点玻璃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说明编号JJG131-1991名称(中文)标电接点玻璃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英文)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Electric Contact Mercury-in-GlassThermometer归口单位北京市技术监督局起草单位北京市计量科学研究所主要起草人汪开道 (北京市计量科学研究所)批准日期1991年3月4日实施日期1991年11月1日替代规程号JJG131-1973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测量范围为-30~+300℃的电接点玻璃水银温度计(以下简称温度计)的检定。

无标尺的固定接点温度计的检定,可参照本规程进行。

主要技术要求1 玻璃2 水银3 刻度与标志4 感温泡、安全泡5 调节部分6 示值稳定度7 示值准确度8 动作误差9 不灵敏区10 寿命是否分级 否检定周期(年) 1附录数目 3出版单位中国计量出版社检定用标准物质相关技术文件备注2. 标电接点玻璃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摘要一 概 述温度计是利用水银在透明的玻璃感温泡和毛细管内的热膨胀作用来测量温度的,在温度计内设有两个接点,一个在水银柱一端,另一个则设在标尺的任意一个设定位置。

当温度升高使水银柱上升到设定的接点位置时,两个接点导通,通过控制器可以对电器设备进行调节与控制。

温度计分为可调式与固定式两种,图1为可调式温度计,图2为固定式温度计。

二 技术要求1 玻璃1.1 玻璃应光洁透明;不得有裂痕及影响强度的缺陷(如内应力等);在刻度范围内不得有影响读数的缺陷。

1.2 温度计应平直、粗细均匀,不得有显见的弯曲现象。

1.3 毛细管要直,孔径要均匀,正面观察温度计时液柱应有最大宽度;毛细管与感温泡及安全泡连接处均应呈圆弧形,不得有颈缩现象;管壁内应清洁无杂质。

1.4 温度计套管内不得有影响读数的朦胧现象和其它杂质。

2 水银2.1 水银必须纯洁、干燥、无气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
一、检定目的。

标准水银温度计是用于测量温度的一种常见仪器,其准确性对于各种实验和工
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为了确保标准水银温度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检定。

二、检定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普通玻璃
水银温度计、工业玻璃水银温度计、精密玻璃水银温度计等。

三、检定条件。

1. 检定环境,检定应在恒温室或恒温水槽中进行,确保环境温度稳定。

2. 检定设备,应使用精密的温度计和其他必要的检定设备。

3. 检定人员,检定人员应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检定工作。

四、检定程序。

1. 温度平衡,将标准水银温度计放置在恒温环境中,等待其温度与环境温度达
到平衡。

2. 比较测量,使用精密温度计对标准水银温度计进行比较测量,记录两者的温
度值。

3. 计算误差,根据比较测量的结果,计算标准水银温度计的误差值。

4. 调整校正,如果标准水银温度计的误差超出规定范围,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校正。

五、检定要求。

1. 准确性,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2. 可靠性,检定后的标准水银温度计应能够稳定、准确地测量温度。

3. 记录保存,检定结果应及时记录并保存,包括检定日期、环境条件、比较测
量结果、误差计算、调整校正情况等。

六、检定频率。

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频率应根据其使用环境和要求来确定,一般建议每年进
行一次检定。

七、检定报告。

检定完成后,应出具检定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被检定标准水银温度计的基本
信息、检定结果、误差分析、调整校正情况等。

八、检定记录。

检定记录应详细、准确地记录每次检定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检定日期、环境
条件、比较测量结果、误差计算、调整校正情况等,记录应保存至少五年以上。

九、检定管理。

对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工作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检定计划、检定记录、检定报告等的管理和归档。

十、附则。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并重新发布。

十一、总结。

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工作是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只有严格按
照规程进行检定工作,才能保证其在实验和生产中的准确应用。

希望各相关单位能
够严格按照本规程进行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工作,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