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10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76c5a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9.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10篇)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6~98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渗透变换思想,应用补十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关键】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小棒、游戏用品。
学具:小棒20根、圆片20个。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老师:今天,钱老师想带一(1)班的孩子们去参观运动会。
走之前,我先考考你。
1.对口令。
复习2、4、5、8等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10+110+210+310+410+510+610+7lO+810+9师:这些都是几加几的算式?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1.观察主题图。
师:我们来到运动会场的一角,你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分别有多少人参加?先小声说给自己听,再举手汇报。
(指名回答)总结:运动场馆有运动员和裁判员,跑步组有6名运动员,跳绳组有3名运动员,踢毽子组有9名运动员,跳远组有7名运动员。
2.试着说说想法。
老师:服务队的孩子们给运动员买了一些盒装饮料。
纸箱里有多少盒子?散了多少箱?你知道有多少箱饮料吗?(按名字回答,黑板上的公式)老师:你怎么数有多少个盒子?(指几个学生发表意见)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1)1、2、312、13依次数。
(2)从9数到13。
(3)9和4合起来是13。
(4)13可以分成9和4。
(5)先捡一盒放进箱子里,再想10+3=133.得出最佳方法。
老师:孩子们,你们真的很会思考。
你想了那么多好的补充。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15d56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8.png)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准备课,数一数。
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能力。
培养儿童爱祖国,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思想感情,以及爱学习、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小朋友们好!今天是我们开学的第一天,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一名一年级小学生了,高兴吗?哪位小朋友知道小学生在学校应该怎样做呀?下面,龚老师领着你们到另一所小学,看一看那里的小学生在开学的第一天正在做什么,愿意吗?请小朋友们看投影。
1.观察画面提问: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图上有什么?通过初步观察,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老师、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做贡献的教育。
2.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认真观察画面。
了解他们的数数能力。
同时注意使用方位词语,使学生对上、下、左、右等方位有初步认识。
提问:(1)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图上有几个老师?有几面红旗?有几个足球?还有数目是1的物体吗?板书:1(2)请小朋友们往下看,有几个小朋友正在浇花?用手指一指,数一数。
在这你还看到了什么?数目也是2的?板书:2(3)请小朋友们再看看图的左边,有几个小朋友正在给教师敬礼?有几个小朋友正在给老师鞠躬?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指一指,数数。
板书:3(4)请小朋友们再往上看,图上有几个小朋友正在踢球?指一指,数一数。
板书:4(5)小朋友们再看图的左边有几棵向日葵?边指边数。
板书:5(6)小朋友们再看一看向日葵的右边一共有几棵大树?指一指、数一数。
板书:6(7)小朋友再看图的最下边,有几朵黄花?有几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看谁找得最快?板书:7(8)咱们再往上看,牌上有几个大字?谁认识这8个字?板书:8(9)数一数,图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板书:9(10)再数一数,图上一共有几个人?边指边数。
板书:10(11)小朋友们,你们看看图上还有我们没数过的东西吗?这所学校我们看完了,小朋友们说这所学校好吗?喜欢我们自己的学校吗?下面,我们休息一会儿,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儿,高兴吗?歌曲的名字是《美丽的校园》,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做动作。
人教版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教案10篇
![人教版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ea813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c.png)
人教版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教案10篇人教版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10以内)的各种,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2.会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猜测,初步感知投掷结果的可能性(随机性)。
【过程与方法】掷双色片,统计出红蓝圆形片的数目,用阿拉伯数字纪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对随机结果的初步认识,感知数学的奥妙,激发学习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10以内)的各种分拆,并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教学难点:掷双色片,并统计出红蓝圆形片的数目,并用阿拉伯数字纪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双色片。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师:小朋友,我们先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这里有两个双色片,它们的一面是蓝色,一面是红色,现在把这两个双色片放到杯子里去掷一下,你们猜猜看,掷出的结果会是怎样的?生:(两个都是红色;两个都是蓝色;一个红色、一个蓝色)师:那么请你们拿出两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结果是不是这样。
(出示课题:掷双色片)二、动手操作,实践感知1.知道数的分拆,并能用数字记录;学生汇报掷的结果,教师板书(1)○●(2)○○(3)●●问:还有其他的情况吗?师:我们还可以把这几种情况用数字记录下来。
指着黑板问:那么2可以分成几和几呢?(1和1;0和2;2和0)师:通过双色片我们知道了把2分拆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那么你能用双色片摆一摆3的分拆吗?(学生操作,汇报结果。
师板书,生模仿记录。
)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仅会用双色片摆出3的分拆,还能自己进行记录。
现在书上有6种数的分拆,你能根据红蓝片的个数进行记录吗?书上14页练习9/①(学生完成练习,汇报红片几个,蓝片几个,几可以分成几和几)也可以说红片几个,蓝片几个,几和几是几。
2.掷双色片,对随机结果进行感知师:刚才我们通过掷双色片和双色片的摆放知道了数的不同分拆。
现在每个人拿出5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会出现哪些情况。
2024年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024年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67b4b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e.png)
2024年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认识0-10的数字,并能够正确书写。
学会比较0-10之间数字的大小。
理解并应用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的能力。
通过操作和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数字0-10的认识和书写。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及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数字间大小关系的理解。
加减法计算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有趣的数学故事或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复习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知识讲解:借助实物、图片等教具,介绍数字0-10的认识和书写方法。
讲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通过例子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数字大小比较的游戏,如“找朋友”、“排排队”等,以加深对数字大小关系的理解。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任务,如“小小商店”等模拟活动。
巩固练习:提供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计算等,让学生反复练习数字0-10的认识和书写,以及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通过口头提问、小组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强调数字的书写规范和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计算物品的价格、分配零食等。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等教具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运用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展示数字和计算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0c749f9ba1aa8114531d90d.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1课时准备课(1)【教学内容】第2—5页(数一数)【教学目标】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一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陈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2)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先小组讨论,互相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二、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用实物投影仪出示教材第2—3页的图画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教案(通用18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教案(通用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916f1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9.png)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教案(通用18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6、7的组成。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6和7的组成。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7根,小圆片7个。
教学过程一、复习1、数数:从1数到7;从7数到1。
2、口答。
①6前面是几?②6后面是几?③与5相邻的是几?二、新授1、教学6的组成。
①把6个小圆片给涂上2种颜色,可以怎样填?打开书的第41页。
给书里的小圆盘涂上颜色,老师会巡视。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顺序的`涂色。
)②让学生结合自己涂的小圆片,完整填出6的组成。
③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2、教学7的组成。
问:将7个小方块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呢?①学生动手操作。
②小组内讨论,有几种分法?③学生反馈,教师板书:777615243问:我们看到了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三、练习1、对口令。
2、完成练习九的第4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教案篇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序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字的构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5根小棒,5个圆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数数从1~5,从5~12、比较大小二、探究新知1、学习4的分解与组成(1)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红花的游戏,4朵红花,分成两份,看谁分得又快又好。
看谁的方法多,分完以后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2)交流展示。
(3)探讨分的方法刚才大家想了很多办法。
怎样才能看清楚,不留下任何痕迹?2、学习5的.组成请拿出五块玉米,分成两堆。
有多少种方式?分开来看。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4个组件的操作流程,大家一起操作。
互相启发,帮助总结5的几个不同点。
三、巩固运用完成第21页和第22页以及第23页的问题3和问题4。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教案篇3教学内容:8和9的组成P55 P60 3、4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8、9的组成2、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1689c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a.png)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2页~第5页。
〖教学目的〗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目光观察现实事物,浸透应用意识;4、在别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谈话:1、小朋友,今天我们第一次上数学课,请大家想一想,你认为数学课会学一些什么知识呢?2、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数数的知识。
小朋友,你有几个手指头?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
3、同桌互相数数。
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小朋友到郊外玩耍。
学生闭上眼后再睁开双眼的同时,课件出示郊游情境图:郊游图[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第一节数学课,以郊外玩耍作引子,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上课开场便能全心投入,进入一个学习状态]。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1、初步感知(1)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在郊外,你看见了什么?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2)描绘:蓝蓝的天空中有飘荡着朵朵白云,在灿烂的阳光下,鸟儿展翅飞翔,风筝快乐的飞舞,绿树成荫,小兔子、小青蛙欢快的歌唱,鲜花怒放,这里的风光可真美啊![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切体验老师的可亲,课堂的得意]。
2、数数交流(1)提问:郊外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选几名学生做向导,带着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3、总结方法(1)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2)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
(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4、抢答练习(1)提问:1个……学生接:1个太阳;2朵……,学生接2朵白云……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2)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棵大树……5、点子图表示数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什么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太阳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现1个点子)怎样表示白云的个数?为什么?怎样表示大树、风筝的个数?你还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充分地说)探究:什么物体的个数用7个点子表示?8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怎样表示小鸟的个数?10个点子表示什么?三、稳固应用,内化进步1、找朋友课件出示:要求:把同样多数目的用直线连接,指名学生边说,老师边用直线随机连接。
2024年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024年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fa44e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4.png)
2024年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并数出0~10的物体数量。
掌握0~10的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并能书写0~10的数字。
初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能够解决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观察和实践来学习数学的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交流合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毅力,鼓励他们在面对挑战时不放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0~10的数的认识与书写。
加法和减法的初步理解。
难点:正确书写0~10的数字,特别是数字8和9的书写。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意义,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动的故事或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对于数字的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数字的用途,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实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来认识0~10的物体数量。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感受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3.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思考,对于加法和减法的初步理解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4. 巩固练习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完成0~10的数字书写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提出下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游戏化学习:利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动的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7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5e769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a.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7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半点。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点: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半时。
教具准备:钟模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猜谜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吗?“滴哒滴哒,滴哒滴哒,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能告诉我谜底是什么吗?生:钟表答对了。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小明,和大家一样,也上一年级了。
他今天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大家,大家愿不愿意帮助他呢?1、播放课件,提出问题。
2、我们看看这个方法行不行呢,继续看课件。
有了这个钟表,小明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这节课就来了解一下“小明的一天”。
二、合作交流,总结经验1、认识钟面①师: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钟表,那么钟面上有什么呢?请大家认真观察手中的学具钟面,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②师小结:小老师们懂得真不少,有的不仅会看钟面上的时间,还知道钟面上(出示钟面实物图)有12个数,有3根指针,又短又粗的一根叫时针,长一些的这根叫分针,最长的这根叫秒针。
(过渡:我们认识了时针和分针,你知道这些表的时间吗?)2、观察情境图,交流经验(1)认读整时、半点①屏幕出示“小明的一天”的生活情境。
师:这是小明一天的生活安排,请小朋友们试着在小组里说一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你是怎样看钟面上的时间的?师:谁来介绍小明在一天都做了些什么?师:介绍得真清楚。
老师告诉你,几点也可以说成几时,例如6点起床,可以说成6时起床。
(2)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对整时、半点的认识。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0d164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1f.png)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会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增强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难点:1、通过引导学生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再动手实际量一量,进一步学会使用测2、量工具和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从而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激疑1、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①长度单位:米(m)、厘米(㎝)②1米=100厘米1m=100㎝2、今天,米和厘米又来找我们做朋友,想了解同学们对它们俩掌握和应用的情况,看你能不能正确的应用米和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身边的物体。
比如说:黑板的长、桌子的高等二、互动解疑1、黑板的长是多少?①估一估2米、3米、5米……②量一量,谁估计得更准确③分组测量,汇报结果2、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
3、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测量时尺子不够长,量完一次就做一个句号,数数量了几次,还剩多少,最后得出结果。
三、启思导疑1、量自己的身高、步长①先估计,然后同桌合作量一量。
②交流讨论2、完成试一试①先估测②再量一量③最后填出具体的数值。
四、实践应用1、在○里填上“”或“=”。
①25厘米○2米②100厘米○1米③51厘米○49厘米④98厘米○89厘米⑤1厘米○1米⑥10厘米○1米⑦33厘米○3米⑧6米○600厘米2、填一填。
①1米=()厘米②12米+7米=( )米③13厘米+8厘米=( )厘米④2米+45厘米=()米( )厘米⑤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 )做单位。
⑥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 )做单位。
五、总结评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估一估量一量先估计再测量不够整米,剩余部分用厘米做单位。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了解实际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7a707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0.png)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左和右,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2.不断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办事效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规则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教学难点体会左和右的相对性.教学设计一、初步认识左和右.(一)活动一:认识汉字.1.教师:老师早知道你们没上学的时候就认识好多的字,对不对?出示汉字:左右2.教师:谁认识?都谁认识左和右?把手举得高高的3.教师:你们真棒!那么多同学都认识!你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那只手呢?你用右手做什么?(二)活动二:通过左和右介绍自己1.教师提问:谁能把你的手举得高高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哪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的左手和右手可以帮你做什么?2.教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的身上还有没有这样成对的好朋友,想不想向同学们介绍介绍?(眼、耳、脚……)(三)活动三:找朋友游戏.1.教师:我们的身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下面咱们就来找一找这些好朋友,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
2.教师说明游戏规则我一说左手,你立刻把左手举起来,一说左腿立刻指左腿,说哪指哪,看谁反应最快,指得最准确.3.放“找朋友”的音乐,慢到快,由有规律到无规律:右手、左手、左腿、右腿、右肩、左手(空)摸左耳,右手(空)摸左耳……(四)活动四:找位置.教师过渡语:爱吃水果吧?桌面上每个袋子里都装了一些水果,轻轻倒出来.1.看见什么了?2.请像我这样摆上三种水果.(苹果、桔子、梨)教师提问:最左边是什么?最右边是什么?3.拿出香蕉,把香蕉和苹果挨着,放在苹果的右边.再拿出西瓜,西瓜和梨挨着,你们说放在哪儿?桔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4.盖住三个水果贴在右边,告诉学生从右数梨是第四个,能猜猜白纸后面藏着几个水果?为什么?现在一共有几种水果?(五)活动五:找同学家.教师过渡语:左和右的用处太大了,你们看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1.出示图片:找朋友教师:小龙到好伙伴小明家去玩.只知小明家在左边,到底是几号呢?他犯难了,你们能不能帮帮他?二、进一步认识左和右,使学生明白左和右是相对的(一)活动一:讨论.1.指定学生和老师一起玩.2.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右边正好反着,到底谁做错了?3.把你们的右手举起来,判断一下我们俩谁做得对?4.怎么办?教师:由于老师与你们站的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咱们的右手刚好相反.(玩拍手游戏.)(二)活动二:帮一帮.1.出示图片:上学路口教师:小明上一年级了,他想我都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要自己去上学,于是,妈妈欣然同意了,妈妈把上学的路线告诉了小明,到了路口,可把小明难住了,你们能帮帮他吗?2.找人来指一指.像小明这样站好指右边.(三)活动三:上下楼梯.1.出示图片:少年宫1.教师提问:这些小朋友是靠右边走的吗?2.展开讨论.3.学生体验.五人模仿上楼,五人模仿下楼.想想靠哪边走.中途停.(1)老师提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2)老师提问:(亲自体验上下楼的同学)你们是靠右走的吗?那你的右边怎么一会儿在这边,一会儿又在那边呢?4.除了在楼道里行走时我们要靠右行之外,还有干什么的时候我们也需要靠右?(四)活动四:找球游戏规则:找一个同学被蒙上眼睛,再找一个同学拿好奖品站在教室的某一个位置,游戏开始,全体同学开始告诉被蒙眼睛同学的行走路线,如果你们把行走路线告诉得特别清楚,他就能找到球,我就把球送给你们.三、小结你喜欢上这节课吗?为什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2教学目的1.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体会减法的含义并且能够应用。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7ac7f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0.png)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讲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挂图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来了,它对小猴子说:“我买9个”。
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根据回答板书:13-9=□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9=1 1+3=4方法二:13-3=10 10-6=4方法三:9+( )=13 9+(4)=13……5、师:同学们能用这么多方法来计算13-9,真不简单,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算法的优化)6、试一试。
出示:14-9= 12-9= 17-9= 让学生用方法二来计算。
提示:可以先用小棒摆摆再计算。
指名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先独立完成,再同伴交流。
(3)全班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算式的含义以及计算的方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计算的方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你能帮小蚂蚁算一算吗?指导书写格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4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b4cf5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d.png)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4篇)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
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4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精选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凑十法计算6加几的题目,理解6加几的计算过程并会口述。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
3、渗透函数思想,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进行6加几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9加几,8加几和7加几的题目,你们还记得怎么算吗?出示口算卡片:,指名说口算过程。
(想:把8凑成10需要2,把5分成2和3,8加2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依次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
投影出示指名回答。
师: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9加几、8加几和7加几的题目,猜一猜今天我们该学习什么了?(6加几)板书课题:6加几二、指导探索。
1、教学例1.(1)板书:□师:这道题该怎么算呢?请你们试着做一做。
学生尝试着完成。
全班进行交流:随学生口述的过程,教师演示课件6加几。
师:同学们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这道题,说明你们很会学习,谁愿意再用凑十法说说这道题的计算过程?指名回答。
教师板书:问:为什么要把5分成4和1?(2)板书:□指名回答。
(如果有学生很快说出结果,要问他:你怎么算得这么快?学生可能是由上一题推算出来的,在此要给予鼓励并引导学生用凑十法进行计算。
如果没有上一题的结果,怎么算6加6等于多少?)学生分组交流。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2、教学例2【继续演示课件6加几】。
板书:□,□,□师:这几道题你会做吗?请你试着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可能会出现几种做法:① ②想:,所以)比较:哪种方法能很快说出得数?(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来推算比较简便。
一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案7篇
![一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ec6d1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0e.png)
一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案7篇一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4和5的组成,能够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2、经历探索与交流的过程,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任务:1、通过动手操作、练习等形式完成对目标1的检测。
2、通过口头提问、练习等形式完成对目标2的检测。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直观地了解4、5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教法学法:为了实现学习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注重通过设置多种问题情境来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
学生可以经历具体抽象的探索过程。
所以我采用谈话法、观察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并且使用数学课件、教具图等直观教具。
关于学法,新课程的最高理念为: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可以做到好学、乐学。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
并且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法。
学生经历了探索、交流的过程,才能牢固掌握知识,提升技能。
教学过程:一、忆旧迎新趣味导入出示课件,复习巩固。
二、利用情境探索新知1. 情境导入师:大家复习得真好,大家掌声鼓励鼓励自己。
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一个学生主动示范)师:那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组成。
(板书课题:分与合)2. 探索4的组成出示篮子和向日葵的教具,孩子们上台来分一分,摆一摆,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
3. 了解4的组成总结孩子们摆的结果,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4可以分成3和1,3和1组成4.4. 探索5的组成出示盘子和玉米的教具,孩子们上台分一分、摆一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16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1cbc1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e.png)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16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篇1【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及练习二。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联系生活实际,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简单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辨别“左”、“右”。
难点:初步确定“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1.反动作游戏感知相对性。
师:我们前面认识了“上”、“下”,下面我们一起做个反动作练习的小游戏,游戏之前谁来说说什么是反动作?(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做反动作游戏。
)2.谈话:在上课回答问题时,我们要举手。
大家举起手来,比一比看谁举得最好!提问:你们知道你回答问题时举的是哪只手吗?学生回答:左手。
师:对了,回答问题时我们举右手,那另一只手是?学生回答:左手。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两个方位——左、右。
(板书课题:左、右)二、探索新知1.找自己身体的左右。
师:我们身体除了左右手,还有一些部分也分左右,你能找到并指出来吗?学生个别展示、汇报。
(左右眼、左右耳、左右腿……)2.认识左右。
(1)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会用左手和右手分别做哪些事情呢?学生个别汇报。
(2)师:看来我们的左右手平时要做的事情可真多呀!这样,让我们一起来运动一下吧。
完成课本第10页“做一做”的第1题。
教师喊口令,学生做动作。
3.摆一摆,进一步认识左右。
(1)师:请大家将学具盒里的圆片、三角形片、正方形片和小棒各拿出一个。
根据要求摆一摆:三角形片放在圆片的左边,正方形片放在圆片的右边,小棒放在三角形片的左边。
?学生按要求动手操作。
师提出问题: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最左边的是什么?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2)师:把自己摆的打乱顺序,每个人模仿老师刚才的问题,向同桌提三个问题,看谁回答得又快又准确。
学生同桌之间活动。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最新上册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最新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14bde8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f.png)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最新上册教案在此基础上,对重点章节和各章节的要点、难点和关键,要从教材内容的联系中去掌控。
因此,教师要研究大纲、教材,要认真反复的熟读,狠抠教材。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202X最新上册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202X最新上册教案1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之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之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之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控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控10之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运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之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写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之内的加减法和20之内的进位加法。
这两部分内容和20之内的退位减法(一样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运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运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毕生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控。
四、教学措施1、重视学生的体会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2024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9篇)
![2024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55ed8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9.png)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9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下面是人美心善的小编为大家找到的9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相关文档,仅供借鉴。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教案篇一教学内容:8和9的组成P55 P60 3、4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8、9的组成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8和9的组成教学过程:一、引入提示:蔚蓝的天空上星星在闪,月亮奶奶想把星星摆成两份,如果是你会怎样分呢?二、新授请你拿出学具,在小组里摆一摆,你能分几种?学生分组动手操作汇报,说一说你分了几种?你是怎样分的?观察,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每一种分法吗?看到8可以分成7和1,你能想到什么?如果是9颗星星,又可以怎样分呢?学生动手操作后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师演示9的分成,学生填书上的空。
2、读一读学生互相读8、9的分组成3、做游戏1、猜数2、拍巴掌3、小猴跳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识:经历从日常中抽象出的数的过程,能正确数出数量的1的物体,认识1—10各数;初步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一一对应”的思想。
2、能力: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能力。
3、情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体会交流的乐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启迪智慧,丰富想象力。
教学重点正确数出数量是1的物体,理解1可以表示单个的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教学难点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方法讲述、练习、讨论教具准备二幅情景图(教材第4页主题图),1—10的数学卡片。
教学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一个图钉,一把扫帚,一台电视,一双筷子。
2024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篇
![2024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ffc12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3.png)
2024人教版一班级数学上册教案6篇2024人教版一班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学习内容:p14~16;练习二第1、2、3、4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察看、乐观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3、利用“野生动物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繁殖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学习重点:1~5的基数意义和写法。
学习难点:1~5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1~5数字卡片;投影仪;计数器;小木棒预设流程:一、导入:同学们喜好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现在同学们就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动物。
除了看动物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习数学知识,1~5的认得,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板书)二、教学1~5的认得:1、(屏幕显示“野生动物图”)请同学们认真察看,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听。
(指名说)2、你们能不能依照次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
再说给你的同桌听。
(指名说,依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3、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4、(投影“1”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在数字“1”的下面,可以怎么摆?(学生上来演示)5、(投影“2”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自身喜好的图形(学生上来演示)(“3”“4”“5”类同)6、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三、教学数序1、(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板书:1)2、(计数器上再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一添上一是几?(板书:2)(3、4、5类同)3、齐读1、2、3、4、54、1的后面是几?5得前面是几?3得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班回答)四、教学书写1、(屏幕显示1~5的数字卡片)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这5个数字各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学生自由回答)2、教学1、2的写法。
2024年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24年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0500d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5.png)
2024年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初步认识数学,并了解数学的基本应用。
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能够正确识别0-20的数和它们的顺序。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和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操作和观察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们能够积极面对学习中的困难。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培养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探究引导学生观察数字,发现它们的规律和特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方法。
3. 实践操作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数字的读法和写法。
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
4. 课堂互动开展小组竞赛,检验学生对数字掌握的情况。
通过问答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数字实际意义的理解。
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数字的读法和写法规律。
强调数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跃性。
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自主发现数学规律。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利用数字卡片、PPT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实物操作:提供数字模型、计数器等实物,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学知识。
游戏化学习:设计数学游戏和竞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一比单元目标:1、初步知道怎样进行比较,初步了解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
2、能准确地应用长短、高矮、大小、轻重及最(长或短、高或矮等)、同样这些基本字词和语句表达出比较的结果。
单元重点: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思维方法。
单元难点: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课时安排:3课时比一比(长短高矮)教学内容:比较长短、高矮。
课本第4~5页。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
2、初步知道怎样作长短、高矮的比较,初步懂得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
3、能准确地应用长短、高矮的基本词语表达出比较的结果。
教学重点:1、知道长短、高矮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教具:实物、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
了解学生对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导入。
1、取出一支吸管,问:这支吸管长还是短?2、当学生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拿出分别比它短和比它长的两支吸管,引起学生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
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三、新课教学。
1、明确比较的要求。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
(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3)比较时,要把两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
2、指导看图P4(投影):图上有什么?3、看图找一找比较这些事物的长短或高矮。
(训练学生说出比较的结果:XX比XX长、XX比XX短、XX和XX同样长或XX比XX高、XX 比XX矮、XX和XX同样高。
)4、练习P4。
(1)看图长的画√,短的画O。
(2)你还能在图上找一找,比一比吗?5、小结。
比较长短和比较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长短、高矮的,比较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长短和高矮。
6、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一比,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
(教师巡视,对差生进行辅导。
)四、巩固练习。
1、课本P5想想做做。
(老师读题指导看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并说出理由。
)2、请联系你身边的事物找一找,比一比。
五、质疑。
六、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七、作业。
1、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识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
2、预习P6比一比。
教学后记:1本节学生对大小的比较容易掌握,对于轻重的比较则比较难。
2 最大和最小的定义也比较难区分。
\3)那些东西放在文具盒里?(各种笔、橡皮、直尺)2、小结:把同属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我们就叫“分类”。
3、我们终于帮助小玲解决难题了,你们真是爱助人的好孩子。
4、试练:把圆形圈在一起。
一、练习设计:1、第8页想想做做第一题,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
2、第9页第2题,把这些东西放在两个袋子里怎样放合适?3、第9页第3题,它们各在哪里行驶?二、作业:1、复习课本第8第9页2、试完成课本第9页第4题,可以怎样分?分成几类?一、教学后记:1学生能很好区分每一种不同的东西、2 对于生活中比较少见的事物学生比较难掌握他们的分类、3 实践操作有些同学缺少条理性,不会将自己的东西分层放开、认位置(上下、前后)教学要求: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教具准备:粉笔盒、书本、尺子。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观察:小朋友们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到了什么(黑板、讲台、课桌、小朋友等)2、设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
(板书:认位置)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各组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
2、讨论交流。
(1)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2)组汇报。
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的前面。
(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3、分组讨论。
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讨论后汇报XXXXX: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
4、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如:在的前面在的后面在的上面在的下面指出: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
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
5游戏。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2)拍手。
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你拍拍,我拍拍,上、下、前、后认得准。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一题。
先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
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
2、“想想做做”第2题。
(1)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
(2)小给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
(3)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朋友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
3、“想想做做”第 3、4、5题。
情景1:有几只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高兴地赶来了。
(投影演示动物图)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些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小组讨论后汇报。
情景2: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朋友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它们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来排队。
上来排队的小朋友分别说一说,我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情景3:(投影演示冰霜)小朋友,你能根据冰霜里的物品摆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说一句话吗?情景4:最后,小动物们还邀请小朋友去看电视呢!(投影演示组合家庭影院)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小组交流后汇报。
四、总结评价。
1、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哪些本领?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2、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教学后记:1 学生对于前后、上下的区分较易掌握,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2 学生对于左右就比较难掌握。
五、认数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10以内的个数,理解10以内每个数的具体含义,会读、会写05教学过程:1、出示主题图。
让学生分类数一数15,对应着出出示数字14题。
教后记:1 通过讲12345的数字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五个数字、2 对于每一个数字的具体含义学生也能够体会、3 对于12345的书写学生则比较难把握、(二)认识几和第几一、教学目标:观察、活动、交流,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
能区别几个和第几个。
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出示排队买票图,谈话,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2、数一数有帽子的小男还孩排在第几?无帽子排第几?2、排第2是谁?第5是谁?3、游戏:寻找宝物教师将一个金苹果藏在8个盒子里的第1个,叫学生寻找教师将一个金雪梨藏在8个盒子里的第4个,叫学生寻找教师将一个金钥匙藏在8个盒子里的第7个,叫学生寻找4 、游戏:表演“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将孙悟空及各种妖怪的头饰摆成一行,让学生选。
5 、游戏(买东西)将各种要买的东西排成一行,选一选你要买什么东西。
(一)想一想做一做:1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二、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
故事:有四只小白兔去采蘑菇,老大、老二、老三都采得很仔细,老大一下子就采了三朵蘑菇,老二采了二朵蘑菇,老三也采了一朵,老四一去到就捉蜻蜓又捉蝴蝶,兄弟们都采到了蘑菇,只有老四什么也没采到。
(二)创设,探新知:1、教学例1:思考每个小兔采的磨菇可以用哪一个数表示?强调说明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与1、2、3一样也是一个数。
并强调0就是什么都没有。
2、老四回到家什么也没采到,妈妈严肃的批评了他,妈妈说:“做事三心二意是不能够将事做好的。
”小白兔可后悔了,他想明天去拔萝卜的时候一定要改正三心二意的缺点。
第二天,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老四改掉了它的坏毛病。
Ⅰ地上一共有多少根萝卜?Ⅱ老四采了几个萝卜?Ⅲ地上还有萝卜吗?用什么表示?3、学例2及0的写法。
①出示例2图,让学生想、说。
②教写0。
3、教学例3:先让同学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直尺开始的地方是几?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请你从左到右依次谈一谈。
三、多样练习:1、想一想做一做:13题,相对应的一课一练。
教后记:1 通过小白兔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基本能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
2 通过记儿歌的方法使学生区分清楚大于号、小于号的方向。
3 有一小部分学生对于大于号、小于号还不太能区分。
主要是方向性的错误。
能认真、详细地提前备好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钟焕兰2002、9、13(五)认识69的过程,认识并会写69。
①出示套圈游戏,观察到什么?小朋友交流汇报。
②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6、7、8、9个珠子。
③找数字卡。
④涂色游戏,想想做做第1题。
2、学写64题。
五、总结谈话:在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你是怎样想的?教后记:1 这节课由于内容比较少,所以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2 书写也写的比较好。
六、认物体(一)认物体一、教学目标:1、通过搭、分、看、摸,从实物抽象出图形,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识别这些物体。
2、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发展初步的实践能力。
二、导入(做房子游戏)出示一组建筑物的图片:故宫、赵州桥、世贸大厦、东方明珠电视塔等。
讲述:看到这些壮观美丽的建筑都是设计师和建筑师的杰作,看看都有些什么形状?你们羡慕吗?想不想也在做一栋,我们今天也来做做小小建筑师。
三、动手操作1取出自己的积木,设计你自己的房屋2 介绍自己的作品3 小组合作建造房子,比赛,看看谁的房子最漂亮。
四、动手摸索:搭积木。
分一分。
识形体。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五、学生动手拿一拿,比一比,然后在小组里相互试一试。
(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六、教师检查学生交流的情况。
七、小结。
4、巩固认识:一、想想,做做:15的分与和一、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经历2、3、4、5各数分与合的学习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动手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一)激趣铺垫:1、设疑提问讲述(教师拿3朵花拿在一只手上,如果用两只手来拿,每只手都不能空,你打算怎么办?提问:你还有其他方法吗?讲述:通过自己动手,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