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礼仪教案精编版
涉外礼仪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涉外礼仪知识,包括礼仪的基本原则、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等。
2. 培养学生在涉外场合中运用礼仪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国际形象和交往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升国际视野。
二、教学内容1. 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2. 涉外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3.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差异4. 涉外礼仪案例分析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案例资料、模拟场景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涉外礼仪知识,准备相关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涉外礼仪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涉外礼仪知识。
(二)基本原理1. 教师讲解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如尊重、真诚、礼貌、得体等。
2. 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讨论在涉外场合中如何运用这些原则。
(三)商务活动中的应用1. 教师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涉外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如会议礼仪、商务宴请、商务谈判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涉及到的礼仪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差异1. 教师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礼仪差异,如时间观念、空间观念、交流方式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礼仪问题及解决方法。
(五)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到的礼仪问题。
2.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提出改进建议。
(六)模拟场景1. 教师设计模拟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礼仪知识。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七)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涉外礼仪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自己在涉外场合中需要注意的礼仪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角色扮演等表现。
2. 知识掌握程度:评价学生对涉外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能力:评价学生在模拟场景中的实际运用能力。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礼仪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涉外礼仪-教案
涉外礼仪教案教学目标:掌握涉外礼仪的厚则.教学重点:能够运用礼宾次序的礼仪从事涉外活动.教学难点:养成重视涉外礼仪、宗教礼仪及节日礼仪的态度。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智慧之光头衔愈大,礼仪愈繁。
——丁尼生所谓以礼待人,即用你喜欢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对待别人。
——查理德菲尔涉外礼仪活动从根本上说,体现着本国的对外的政策性。
在对外活动中,应自觉遵守外事纪律,时刻记得维护本国尊严,又尊重他国尊严,友善对特外事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同样,在交际活动中,还应尊重宾客的宗教信仰,逢年过节应遵守节目礼仪。
二、讲授新课(一)、涉外礼仪的原则随着我国嫂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进人周内的外籍人士越来越多,走出国门经商、学习、旅游的日人也日渐增多。
因此,涉外礼仪也越发引起人们的羌注,现介绍在涉外活动中应当遵守的原则。
1、个人形象原则在国际交往中人们应对个人形象倍加关注,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仪容——调常要求男子不蓄须,不使鼻毛、耳毛外露,不留长发;女子不剃光头,不宜妆容过浓;任何人不宜刺字、纹身。
(2)表情——最适当的表情应当是亲切、热情、友好、自然.表情过度夸张或过于沉重,抑或无任何表情都是不应该的。
(3)举止——在涉外交往中,每个人都要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举止,如不要当众擦鼻涕、挖耳孔、剔牙齿,就座后不要高跷“二郎腿”或脚尖、鞋底直对他人抖动不止,要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4)服饰——一个人在服饰上的选择,不仅体现其自身的品位.也充分反映其个人的修养。
如一名男子身着西服套装,上衣左袖口上的商标必须拆掉,否则就会使人感到他缺乏教养,品位不高。
(5)谈吐——在与外斟朋友交谈时,要自觉地端低音量,要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切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要给对方留有充分的发表意见的机会。
2、不卑不亢原则不卑不亢原则是涉外礼仪的一项基本原则。
每一个人都必须意识到,自己在外国人眼里是代表着国家,代表着民族,代表着其所在的单位。
涉外礼仪教案
涉外礼仪教案教案标题:涉外礼仪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涉外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2. 掌握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技巧;3. 培养学生在国际交往中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涉外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2. 引发学生对涉外礼仪的兴趣,讨论他们对涉外礼仪的认识和体验。
教学内容:1. 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a. 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差异;b. 注意言行举止的得体性;c. 注重形象和仪容仪表的管理;d. 重视礼貌和谦虚的态度。
2. 涉外礼仪的常用技巧:a. 问候礼仪:学习不同国家的问候方式和习惯;b. 餐桌礼仪:介绍餐桌礼仪的基本规范和注意事项;c. 礼品赠送:探讨不同国家对于礼品的文化差异和礼品赠送的技巧;d. 会议礼仪:讲解在国际会议中的礼仪规范和沟通技巧。
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涉外场景的角色扮演,如商务会谈、国际会议等,以提升实际操作能力;2. 文化交流:组织学生分享和介绍自己国家的传统礼仪和文化,增进跨文化的理解和尊重;3. 情景模拟:设计不同的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礼仪知识进行实践。
教学评估:1. 情景表演评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其涉外礼仪的运用情况;2. 书面测试:设置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的测试,考察学生对于涉外礼仪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 邀请外籍教师或专业人士进行涉外礼仪讲座或示范;2. 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或实地考察,提升实践能力和跨文化沟通技巧。
教案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学生将了解到涉外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掌握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技巧,并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
这将有助于他们在国际交往中更加自信和得体地表现自己,提升国际竞争力。
涉外礼仪教案
第一节礼仪由来课题礼仪由来课型复习+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礼仪的含义,掌握礼仪的原则。
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交往现象情感目标培养学习和运用涉外礼仪的积极性,树立尊重他人、关注细节的意识。
教材分析重点礼仪的由来难点礼仪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时间分配组织教学复习巩固新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讲授课堂小结一、礼仪的起源1、礼仪起源于祭祀东汉。
许慎《说文解字》中的“礼”:礼是实践约定的事情,用来给神灵看,以求得赐福。
郭沫若。
《十批判书》中指出:“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人,更其后而为吉、凶、军、宾、嘉等多种仪制。
”2、礼仪起源于法庭的规定在西方,礼仪源于法语“Etigutte”,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后来“Etigutte",一词进入古代法国为了保证法庭中活动的秩序,将印有法庭纪律的通告证发给进入法庭的每个人,作为遵守的规矩和行为准则。
英文,演变为“礼仪”的含义,成为人们交往中应遵循的规矩和准则.3、礼仪起源于风俗习惯人是不能离开社会和群体的,人与人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渐渐地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久而久之这些习惯成为了人与人交际的规范,当这些交往习惯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并同时被人们自觉地遵守后,就逐渐成为了人们交际交往固定的礼仪。
总之☺从礼仪的起源可以看出,礼仪是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为了维护一种稳定的秩序,为了保持一种交际的和谐而应运产生的。
一直到今天,礼仪依然体现着这种本质特点与独特的功能。
☺礼仪修养,不仅是人们必备的基本素质,而且是社会交往、商务活动和其他各项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二、中华礼仪的渊源1、华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
”2、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礼仪观孔子——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仪学专家“为国以礼”“克己复礼"以学生提问和现场模拟的形式复习所学。
学生总结国际交往更需礼仪,教师阐明含义.明确本堂课的学习任务.通过各种形式抛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归纳,教师引导、总结.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师生共同总结,教师指明重点和学习方法。
涉外礼仪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提高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
2. 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仪习惯,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在不同场合下的礼仪行为,提升个人形象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2. 不同场合下的礼仪行为。
教学难点:1. 跨文化背景下的礼仪差异。
2. 如何在不同场合下灵活运用礼仪规范。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模拟场景道具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涉外礼仪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什么是涉外礼仪?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二、讲授新课1. 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a. 尊重:尊重他人,尊重文化差异。
b. 诚信: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c. 礼貌:礼貌待人,谦虚有礼。
d. 整洁:注重个人形象,保持环境卫生。
2. 涉外礼仪的规范:a. 语言规范:使用礼貌用语,避免使用不文明语言。
b. 仪容仪表规范:着装得体,保持个人卫生。
c. 交往规范:注意眼神交流,倾听对方意见。
d. 礼仪行为规范:遵守当地风俗习惯,尊重他人。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礼仪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涉外礼仪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涉外礼仪的短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涉外礼仪规范?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模拟演练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场景演练,如商务谈判、文化交流等。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场景,按照所学礼仪规范进行表演。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在模拟场景中,哪些行为体现了良好的涉外礼仪?2. 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涉外礼仪。
涉外礼仪讲课教案
• (三)餐饮礼仪:油大味厚、伏特加、 “格瓦斯”
俄 罗 斯
八、美国
• (一)社交礼仪
一般而言,美国人以
பைடு நூலகம்
不拘礼节、自由自在著称
• (二)服饰礼仪 美国人衣着随意
• (三)餐饮礼仪
美国的特色小吃不少,快餐业发展很快
(四)习俗禁忌:崇尚年轻的文化
美国
• 案例
问候的学问
• 中方某公司代表与荚方某公司代表就业
务合作问题进行洽谈,张先生见美方代表 史密斯先生脸色不大好,像是生病了,于 是在休息期间,张先生非常关切地问候史 密斯先生“您怎么脸色不太好?”史密斯先 生回答最近比较累,晚上经常熬夜。“您 是不是胃不行?吸收不好胃一般不好,脸色 就不好。”史密斯先生回答我胃还行,比 较能吃。“那您的肝呢?……”
二、韩国
• (一)社交礼仪:尊重长辈,尊重男子 • (二)服饰礼仪:韩服 • (三)餐饮礼仪:吃辣和酸,肉类 • (四)习俗禁忌:
韩国传统服装
• 韩国人珍爱白色,国花是木槿花,松树 为国树,喜鹊为国鸟,老虎为国兽,忌 讳数字是“4”和“13”.
• 反对崇洋媚外,倡导使用国货
三、马来西亚
• (一)社交礼仪:“摸手礼”。 • (二)服饰礼仪:“巴汝”、“巴迪”、
• 案例题
• 某年,国内的一家企业前往日本寻找合作伙伴。到了日 本之后,通过多方的努力,这家企业终于寻觅到了自己 的“意中人”——一家享有国际声望的日本大公司。经过 长时间的讨价还价,双方商定,首先草签一个有关双边 实行合作的协议。当时,在中方人士看来,基本上可以 算是大功告咸了。到了正式草签中日双方合作协议的那 一天,由于种种原因,中方人员阴差阳错,抵达签字地 点的时间比双方预先的正式约定晚了一刻钟。当他们气 喘吁吁地跑进签字厅时,日方人员早巳衣冠楚楚地排列 咸一行,正在恭候他们的到来。不过,在中方人员跑进 来之后,还没容他们做出任何有关自己迟到的原固的解 释,日方的全体人员便整整齐齐、规规矩矩地向他们鞠 了一个大躬,随后便集体退出了签字厅。
护士涉外礼仪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护士涉外礼仪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涉外护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2. 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患者沟通的技巧。
3. 培养护士良好的职业形象,提升国际服务水平。
教学重点:1. 涉外护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2. 文化差异对护理工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3. 护士涉外礼仪的具体表现。
教学难点:1.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护理沟通技巧。
2. 如何在跨文化环境中保持护士的职业素养。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1. 讲解涉外护理的重要性。
2. 分析护士在涉外护理中可能遇到的文化差异。
二、基本概念与原则1. 涉外护理的定义及特点。
2. 涉外护理的基本原则:尊重、诚信、关爱、专业。
3. 涉外护理的规范要求。
三、文化差异与应对策略1. 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患者需求。
2. 探讨文化差异对护理工作的影响。
3. 介绍跨文化护理沟通的技巧。
第二课时一、护士涉外礼仪的具体表现1. 仪容仪表:端庄、整洁、大方。
2. 举止礼仪:站姿、坐姿、走姿、手势等。
3. 语言沟通:礼貌、尊重、清晰、简洁。
4. 情绪管理:保持平和、耐心、同理心。
二、案例分析1. 分析实际涉外护理案例,探讨护士在跨文化环境中的表现。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应对策略。
三、总结与反思1. 总结涉外护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身在涉外护理中的不足。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涉外护理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2.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文化差异对护理工作的影响。
二、基本概念与原则1. 讲解涉外护理的定义及特点,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 介绍涉外护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强调尊重、诚信、关爱、专业的重要性。
三、文化差异与应对策略1. 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患者需求,引导学生关注文化差异。
2. 介绍跨文化护理沟通的技巧,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护理能力。
四、护士涉外礼仪的具体表现1. 讲解护士涉外礼仪的具体要求,包括仪容仪表、举止礼仪、语言沟通、情绪管理等。
涉外礼仪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范,掌握在不同场合下的礼仪行为。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涉外礼仪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跨文化交流的素养。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培养尊重他人、文明礼貌的品格。
教学重点:1. 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
2. 不同场合下的礼仪规范。
教学难点:1. 中外礼仪差异的理解和应用。
2. 涉外礼仪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实际运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在国际交往中,礼仪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2. 引导学生思考: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以及涉外礼仪的特殊性。
二、讲授新课1. 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 尊重他人: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
- 礼貌待人:用礼貌的语言和行为展现自己的教养。
- 诚信为本:诚实守信,遵守承诺。
- 适度得体:根据场合和对象,适当调整自己的言行。
2. 不同场合下的礼仪规范:- 社交场合:握手、称呼、问候、名片交换等。
- 商务场合:商务宴请、会议、谈判等。
- 宴会场合:着装、座位安排、敬酒等。
- 旅游场合:参观游览、住宿、购物等。
三、课堂练习1. 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合下的礼仪行为,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礼仪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针对涉外礼仪的难点,如中外礼仪差异,进行讨论和交流。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涉外礼仪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撰写一篇关于涉外礼仪的感悟文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涉外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涉外礼仪?二、讲授新课1. 涉外礼仪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实际运用:- 语言沟通:注意语言的选择,避免文化冲突。
- 非语言沟通:注意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展现自己的友好态度。
- 适应不同文化背景: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学会包容和理解。
2. 案例分析:-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涉外礼仪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具体应用。
涉外交往礼仪教案
涉外交往礼仪教案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涉外交往的基本原则、纪律、通则和礼宾次序与国旗悬挂。
教学重点:涉外礼仪通则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迟到十分钟》思考:日本人为什么会集体退场?
二、新授
(一)涉外交往的基本原则和纪律
涉外礼仪是只在对外交往或涉外工作中,用以维护自身和本国形象,并向外宾表示尊重、友好、礼貌的各种礼节、仪式。
1、基本原则
(1)尊重国格、人格的原则
(2)尊重外事纪律的原则
(3)尊重礼仪的原则
2、纪律
(1)尊重各国的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不以任何理由干涉他人正常的宗教活动
(2)尊重外宾的生活习惯及宗教信仰,不随意模仿,以防弄巧成拙
(二)礼宾次序和国旗悬挂
1、礼宾次序
(1)按参加国国名的字母顺序排列
(2)按宾客的身份或职务的高低顺序排列
(3)按通知代表团组成的日期先后排列
2、国旗悬挂
(1)国旗悬挂的场合
(2)国旗悬挂的方法
(三)涉外礼仪通则
1、维护形象
2、不卑不亢
3、求同存异
4、入乡随俗
5、信守约定
6、热情有度
7、不必过谦
8、尊重隐私
9、女士优先
10、不宜先为
11、爱护环境
12、以右为尊
三、小知识
所谓主客,不是以活动举办所在国为依据,而以活动举办的主人
为依据。
涉外礼仪教案
第一节礼仪由来课题礼仪由来课型复习+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礼仪的含义,掌握礼仪的原则。
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交往现象情感目标培养学习和运用涉外礼仪的积极性,树立尊重他人、关注细节的意识。
教材分析重点礼仪的由来难点礼仪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时间分配组织教学复习巩固新课导入新课讲授一、礼仪的起源1、礼仪起源于祭祀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礼”:礼是实践约定的事情,用来给神灵看,以求得赐福。
郭沫若.《十批判书》中指出:“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人,更其后而为吉、凶、军、宾、嘉等多种仪制。
”2、礼仪起源于法庭的规定在西方,礼仪源于法语“Etigutte”,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后来“Etigutte”,一词进入古代法国为了保证法庭中活动的秩序,将印有法庭纪律的通告证发给进入法庭的每个人,作为遵守的规矩和行为准则。
英文,演变为“礼仪”的含义,成为人们交往中应遵循的规矩和准则。
3、礼仪起源于风俗习惯人是不能离开社会和群体的,人与人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渐渐地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久而久之这些习惯成为了人与人交际的规范,当这些交往习惯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并同时被人们自觉地遵守后,就逐渐成为了人们交际交往固定的礼仪。
总之☺从礼仪的起源可以看出,礼仪是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为了维护一种稳定的秩序,为了保持一种交际的和谐而应运产生的。
一直到今天,礼仪依然体现着这种本质特点与独特的功能。
☺礼仪修养,不仅是人们必备的基本素质,而且是社会交往、商务活动和其他各项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二、中华礼仪的渊源1、华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
”2、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礼仪观孔子--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仪学专家以学生提问和现场模拟的形式复习所学。
学生总结国际交往更需礼仪,教师阐明含义。
明确本堂课的学习任务。
通过各种形式抛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归纳,教师引导、总结。
14520新课讲授课堂小结“为国以礼”“克己复礼”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道德规范荀子“礼者,人道之极也。
涉外礼仪教案模板及范文
####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2. 培养学生在国际交往中遵守礼仪、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增强在国际场合中的自信心。
#### 教学重点- 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 国际交往中的常见礼仪规范#### 教学难点-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灵活运用涉外礼仪####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涉外礼仪相关案例视频或图片- 小组讨论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1. 课堂提问:让学生列举自己了解的涉外礼仪。
2. 展示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在涉外场合中不恰当的行为,引发学生思考。
##### 第二部分:基本概念1. 讲解涉外礼仪的定义:涉外礼仪是指在国际交往中,遵循国际惯例和各国文化差异,所表现出的礼貌、尊重和规范行为。
2. 阐述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 尊重为本- 适度得体- 公正公平- 开放包容##### 第三部分:具体规范1. 仪容仪表:- 讲解服装选择、个人卫生、仪态等方面的规范。
- 展示不同场合的着装要求。
2. 行为举止:- 讲解握手、拥抱、递送名片等基本礼节。
- 分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恰当运用这些礼节。
3. 沟通技巧:- 讲解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 强调倾听他人意见的重要性。
#####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些涉外礼仪案例,分析其得与失。
2. 展示讨论结果: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 第五部分:总结与反思1.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涉外礼仪的重要性。
2. 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礼仪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 教学评价- 学生对涉外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
- 学生在模拟国际交往场景中的表现。
#### 教学范文课题:涉外礼仪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2. 培养学生在国际交往中遵守礼仪、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增强在国际场合中的自信心。
涉外礼仪教案模板及范文
#### 教案名称:涉外礼仪教学####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涉外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在国际交往中的礼貌意识和规范行为。
3.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涉外交往中的实际问题。
#### 教学对象:高中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涉外礼仪相关案例材料3. 小组讨论记录表####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0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国际交流中遇到过哪些礼仪问题?2. 学生分享,教师总结:礼仪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二、讲解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20分钟)1. 规范性:强调遵守国际交往中的规范和标准。
2. 对象性:针对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要有不同的交往方式。
3. 沟通性:通过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展示案例:在某个国际会议中,一位中国代表因礼仪不当而引发争议。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礼仪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小组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所学,讨论在国际交往中可能遇到的其他礼仪问题。
2. 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总结。
#####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0分钟)1. 复习上一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知识。
二、角色扮演(20分钟)1. 设计模拟场景:如商务谈判、文化交流等。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展示涉外礼仪的实际应用。
三、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1. 教师总结涉外礼仪的重要性,强调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
2. 布置作业:收集并整理自己感兴趣的涉外礼仪案例,下节课分享。
####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全面了解了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涉外礼仪常识教案(四篇)
涉外礼仪常识教案(四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涉外礼仪常识教案篇一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能穿白袜子。
在比较重要的场合穿西装的话,最佳的要求是袜子跟皮鞋一个颜色,至少是深色,绝对不是白色,除非是白皮鞋,否则将产生巨大的反差。
在很多国家深色西装是正装,黑色皮鞋是基本要求,中间夹双白袜子他们称为“驴蹄子”,反差太大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袖子上的商标要拆掉。
中国人穿西装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错误,就是袖子上的商标一般不拆掉。
我们现在买来的西装都会有一个比较醒目的'商标,但是实际上那是西装的封条,按照惯例你买来西装之后,服务生要做的头一件事就是替你把商标拆掉,启封了,开始用了。
很遗憾我们国内很多服务生对此不是很了解,也有人知道了不干,久而久之,害得我们不少弟兄,误认为袖子上有一横是名牌的标志。
君不见经常有人走路时,有意做屈臂挺进状,要露一手,那么此点是不合惯例的。
涉外礼仪常识教案篇二第一:接受对方。
所谓接受对方就是你跟别人打交道时,如果不是原则问题,不是什么国格、人格、党纪、国法大是大非的问题,一般性沟通,要有这样一个理念:客人永远是正确的`,客人没有错,不要寻衅滋事,找别人毛病。
第二:重视对方。
欣赏的重视,不是找人家毛病。
要欣赏的重视不是找人家毛病。
有人也重视他找人家毛病。
那天一个同志跟我讲了,说金老师你挺精神,但你有个问题,你背比较驼。
我说我没办法,我这出过车祸,我腰直不了。
“那你牙比较黄。
”把我气坏了,我说“我又不咬你,关你甚事?”你不能让人家不高兴。
我们这里说的重视是欣赏,比如接过名片一定要看,为什么欣赏?为什么客人来了要“坐、请坐、请上坐”?欣赏,为什么要使用尊称?欣赏。
第三:赞美对方。
有一位著名的行为科学家,美国著名的学者乔治枚奥先生说过,“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发现别人的优点,实际上就等于肯定自我,那说明你宽容,说明你谦虚,说明你好学”,他强调这个。
《涉外礼仪教案》
《涉外礼仪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涉外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涉外场合中的礼仪素养和交际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涉外礼仪知识,得体地进行国际交流和合作。
二、教学内容1. 涉外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3. 涉外场合中的交际礼仪4. 国际商务礼仪5. 跨文化交流中的礼仪问题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涉外礼仪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要求。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涉外礼仪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应对。
3. 情景模拟法:设置模拟场景,让学生亲身实践,提高交际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涉外礼仪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 涉外礼仪相关案例素材。
3. 情景模拟道具和场地。
4. 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进程第一课时:1. 导入:介绍涉外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涉外礼仪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应对。
第二课时:1. 讲解:介绍涉外场合中的交际礼仪。
2. 情景模拟:设置模拟场景,让学生亲身实践,提高交际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涉外礼仪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三课时:1. 讲解:介绍国际商务礼仪。
2. 案例分析:分析国际商务场合中的礼仪问题。
3. 情景模拟:设置模拟商务场景,让学生亲身实践。
第四课时:1. 讲解:讲解跨文化交流中的礼仪问题。
2. 案例分析:分析跨文化交流中的礼仪案例。
3. 小组讨论:讨论跨文化交流中的礼仪应对策略。
第五课时:1.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涉外礼仪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情景模拟等方面的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典型涉外礼仪案例的分析能力。
3. 实践作业:评估学生在实际国际交流活动中的表现和心得体会。
4. 期末考试:设置涉外礼仪相关试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涉外礼仪教案》
《涉外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涉外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在国际交往中的礼仪意识和习惯。
3. 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涉外礼仪,提高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涉外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3. 涉外礼仪的主要表现形式4. 涉外礼仪在不同场合的运用5. 我国涉外礼仪的优良传统与特点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则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在国际交往中礼仪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介绍涉外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
3. 讲解:讲解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表现形式。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在国际交往中成功运用涉外礼仪的案例。
5.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不同场合运用涉外礼仪,提高交际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涉外礼仪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表现形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运用涉外礼仪的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运用技巧。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4. 实践演练法:设置模拟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运用涉外礼仪。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积极性。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能力和运用涉外礼仪的准确性。
3. 模拟演练:评价学生在实践演练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交际技巧等。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节课内容的反馈意见,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涉外礼仪教程》2. 课件:涉外礼仪的基本概念、原则、表现形式等3. 案例材料:涉及不同国家和文化的礼仪案例4. 视频资料:展示涉外礼仪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5. 模拟场景:用于学生实践演练的教室环境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安静,适合进行讲座和讨论2. 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教学辅助设备3. 座位安排:圆形或方形桌椅,便于学生交流和讨论4. 氛围: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涉外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第二课时:讲解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表现形式3. 第三课时:分析涉外礼仪在不同场合的运用4. 第四课时:讨论我国涉外礼仪的优良传统与特点5. 第五课时:案例分析与实践演练,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九、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学会运用涉外礼仪。
涉外礼仪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涉外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涉外交往中的基本礼仪规范,包括仪容仪表、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等方面。
3. 培养学生在国际交往中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1. 涉外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涉外交往中的基本礼仪规范。
教学难点:1.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处理。
2. 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涉外礼仪规范。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涉外礼仪案例集3. 模拟练习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涉外交往中需要遵守礼仪?2. 提出问题:什么是涉外礼仪?它在国际交往中有什么作用?二、讲授新课1. 涉外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解释涉外礼仪的定义,强调其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 分析涉外礼仪的作用,如提升个人形象、促进交流、增进友谊等。
2. 涉外交往中的基本礼仪规范- 仪容仪表:讲解涉外交往中着装、发型、妆容等方面的要求。
- 言谈举止:介绍涉外交往中的礼貌用语、交谈技巧、身体语言等方面的规范。
- 行为习惯:阐述涉外交往中的餐桌礼仪、商务礼仪、接待礼仪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三、案例分析1. 分享涉外礼仪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到的礼仪规范。
2. 组织学生讨论,总结案例中的礼仪要点。
四、课堂练习1. 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模拟涉外交往场景,运用涉外礼仪规范进行交流。
2. 教师点评,纠正学生在模拟交流中出现的错误。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涉外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涉外礼仪规范?二、巩固提高1. 针对上一节课的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点评,强调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处理。
三、课堂练习1. 分组进行实际情境模拟,让学生在模拟的涉外交往中运用所学礼仪规范。
2.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涉外礼仪。
涉外礼仪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涉外礼仪知识,包括礼仪的基本原则、礼仪的表现形式等。
2. 培养学生在国际交往中的礼貌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中华礼仪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国家形象。
二、教学对象本课程面向全校大学生,特别是即将出国留学或从事涉外工作的学生。
三、教学时长4周,每周2课时,共8课时。
四、教学内容1. 涉外礼仪概述- 礼仪的定义和作用- 礼仪的原则和标准- 涉外礼仪的重要性2. 仪容仪表- 仪容的规范与要求- 着装礼仪- 仪态礼仪3. 交往礼仪- 称呼礼仪- 问候礼仪- 鞠躬礼仪- 握手礼仪- 递接物品礼仪4. 宴会礼仪- 宴会邀请与出席- 餐桌礼仪- 酒桌礼仪5. 商务礼仪- 商务洽谈礼仪- 商务会议礼仪- 商务谈判礼仪6. 跨文化交际-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仪差异- 跨文化交际的技巧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涉外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原则。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涉外礼仪的运用。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涉外场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涉外礼仪问题进行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
5.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看涉外礼仪视频,直观了解礼仪规范。
六、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涉外礼仪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涉外礼仪的应用。
4. 角色扮演:分组模拟涉外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礼仪。
5. 讨论与总结:组织学生讨论涉外礼仪问题,总结学习心得。
6. 观看视频:播放涉外礼仪视频,加深学生对礼仪规范的认识。
七、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30%- 参与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的积极性- 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2. 期末考试:70%- 理论知识掌握程度- 实际操作能力八、教学资源1. 教材:《涉外礼仪》2. 视频资料:涉外礼仪相关视频3. 案例资料:涉外礼仪案例分析九、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涉外礼仪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涉外礼仪二、教学目标:1. 了解涉外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基本的涉外礼仪规范和技巧。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国际交往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对象:高中学生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案例分析、讨论问题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涉外礼仪相关内容,了解不同国家礼仪文化。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涉外礼仪?为什么学习涉外礼仪很重要?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教学内容1. 涉外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介绍涉外礼仪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涉外礼仪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2. 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 尊重他人:介绍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如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等 - 诚信为本:强调诚信在涉外交往中的重要性- 礼貌待人:介绍礼貌待人、谦逊有礼的涉外礼仪规范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个涉外礼仪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到的礼仪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教学内容1. 涉外礼仪的具体规范和技巧- 介绍涉外礼仪在不同场合的具体表现,如商务、会议、宴请等- 介绍涉外礼仪的沟通技巧,如问候、介绍、谈判等2. 不同国家礼仪文化介绍- 以美国、日本、德国等为例,介绍不同国家的礼仪文化特点三、实践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涉外交往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涉外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五、课后作业1.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涉外礼仪的文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自己在涉外交往中的体会。
《涉外礼仪教案》word版
《涉外礼仪教案》word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涉外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在国际交往中的良好形象和沟通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熟悉涉外礼仪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掌握基本的涉外礼仪规范,提高自己在国际交往中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涉外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涉外礼仪的基本规范和技巧3. 提高自己在国际交往中的沟通能力三、教学内容1. 涉外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2. 国际商务礼仪的基本规范3.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差异4. 涉外场合的沟通技巧5. 职业道德和职业形象的重要性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涉外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讨论和总结经验教训3. 情景模拟法:模拟涉外场合,进行角色扮演和实战演练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经验和心得体会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演练的情况3. 情景模拟表现:学生在模拟演练中的表现和沟通能力4. 小组讨论报告:学生所在小组提交的讨论报告的质量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阅读材料:收集关于涉外礼仪的书籍、文章和网络资源。
2. 案例库:准备一系列涉外礼仪的案例,包括成功和失败的例子。
3. 情景模拟道具:准备一些道具,如不同场合的服装、名片、文件等,用于情景模拟。
4. 教室布置:将教室布置成适合讨论和演练的环境,可能需要设置一些隔断或座位排列,以模拟不同场合。
5. 评价工具:准备评价表或评分标准,用于学生在演练后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七、教学安排1. 第一节课:介绍涉外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课程目标。
2. 第二节课:讲解国际商务礼仪的基本规范,如着装、见面礼、商务宴请等。
3. 第三节课: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差异,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规范。
4. 第四节课:教授涉外场合的沟通技巧,如有效倾听、非语言沟通、提问技巧等。
5. 第五节课:强调职业道德和职业形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品牌建设。
涉外礼仪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2. 培养学生在外交场合中的沟通能力和交际技巧。
3. 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2. 涉外交往中的沟通技巧和交际礼仪。
三、教学难点1. 涉外礼仪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
2. 如何在实际交往中运用涉外礼仪。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规范、沟通技巧等内容。
2. 案例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涉外交往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3. 活动道具:如国旗、国徽、名片等,用于演示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在国际交往中,我们应如何展示自己的形象,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2. 提出问题:什么是涉外礼仪?涉外礼仪的重要性有哪些?(二)讲授新课1. 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a. 尊重原则: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
b. 诚信原则:诚实守信,遵守承诺。
c. 知礼节原则:了解并遵守国际礼仪规范。
d. 礼貌原则:待人接物礼貌,尊重他人。
2. 涉外礼仪的规范:a. 仪表礼仪:着装得体,保持整洁。
b. 语言礼仪:使用礼貌用语,注意语气和语速。
c. 行为礼仪:遵守社交礼仪,注意举止得体。
d. 沟通礼仪:倾听他人,表达清晰,尊重对方意见。
3. 涉外交往中的沟通技巧:a. 倾听:认真倾听对方的发言,表现出对对方的尊重。
b. 表达:清晰、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式。
c. 肢体语言: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如眼神、手势等,以传达友善和尊重。
d. 情绪管理: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以维护良好的沟通氛围。
(三)案例分析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涉外交往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到的涉外礼仪问题。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四)实践活动1. 设计模拟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练习涉外交往中的沟通技巧和交际礼仪。
2. 学生展示自己的表演,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涉外礼仪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涉外礼仪教案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涉外礼仪教案教学目标:掌握涉外礼仪的厚则.教学重点:能够运用礼宾次序的礼仪从事涉外活动.教学难点:养成重视涉外礼仪、宗教礼仪及节日礼仪的态度。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智慧之光头衔愈大,礼仪愈繁。
——丁尼生所谓以礼待人,即用你喜欢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对待别人。
——查理德菲尔涉外礼仪活动从根本上说,体现着本国的对外的政策性。
在对外活动中,应自觉遵守外事纪律,时刻记得维护本国尊严,又尊重他国尊严,友善对特外事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同样,在交际活动中,还应尊重宾客的宗教信仰,逢年过节应遵守节目礼仪。
二、讲授新课(一)、涉外礼仪的原则随着我国嫂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进人周内的外籍人士越来越多,走出国门经商、学习、旅游的日人也日渐增多。
因此,涉外礼仪也越发引起人们的羌注,现介绍在涉外活动中应当遵守的原则。
1、个人形象原则在国际交往中人们应对个人形象倍加关注,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仪容——调常要求男子不蓄须,不使鼻毛、耳毛外露,不留长发;女子不剃光头,不宜妆容过浓;任何人不宜刺字、纹身。
(2)表情——最适当的表情应当是亲切、热情、友好、自然.表情过度夸张或过于沉重,抑或无任何表情都是不应该的。
(3)举止——在涉外交往中,每个人都要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举止,如不要当众擦鼻涕、挖耳孔、剔牙齿,就座后不要高跷“二郎腿”或脚尖、鞋底直对他人抖动不止,要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4)服饰——一个人在服饰上的选择,不仅体现其自身的品位.也充分反映其个人的修养。
如一名男子身着西服套装,上衣左袖口上的商标必须拆掉,否则就会使人感到他缺乏教养,品位不高。
(5)谈吐——在与外斟朋友交谈时,要自觉地端低音量,要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切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要给对方留有充分的发表意见的机会。
2、不卑不亢原则不卑不亢原则是涉外礼仪的一项基本原则。
每一个人都必须意识到,自己在外国人眼里是代表着国家,代表着民族,代表着其所在的单位。
因此,其言行应当从容得体,堂堂正正,即不畏惧自卑,而要以自尊、自重、自爱和自信为基础,表现得坦诚乐观,豁达开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也不应高傲自大、盛气凌人,孤芳自赏,目空一切。
3、求同存异原则世界各国的礼仪与风俗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性,重要的是要了解这些差异,要遵守“求同存异”原则。
“求同”就是要遵守礼仪的“共性”;“存异”则是不可忽略礼仪的“个性”。
比如,世界各国人们往往行使不同的见面礼节,泰国人的合十礼,中国人的拱手礼,阿托伯人的按胸礼,欧美人的吻面礼、吻手礼和拥抱礼等。
他们各有讲究,都属于礼仪的“个性”。
弓此同时,握手作为见面礼节,则可以说是通行于世界各国,与任何国家的人士打交道,以握手这一“共性”礼仪作为见面礼节都是适用的。
4、入乡随俗原则它主要是指在前往其他国家或地区工作、学习、参观、访问、旅游的时候,要对当地所特有的风俗习惯,加以认真地r解和尊重。
比如,准备前往德国参观访问,就应当事前了解德国人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所特有的讲究与禁忌。
这样,在与德国人交往中就会胸有成竹,表现自如。
至少也不大容易惹麻烦,或者出洋相。
5、信守约定原则在一切国际交往中,许诺必须谨慎,一定要深思熟虑,量力而行,切勿草率行事。
对于已经作出的约定,务必认真遵守,承诺一经作出.必须兑现,唯有如此,才会赢得对方的信任。
不能守约,要主动说明原委,并要向对方致以歉意,必要时应主动承担给对方造成的物质损失。
6、热情适度原则在与外围人打交道时,不仅要热情友好而且要把握好具体分寸,否则会事与愿违,过犹不及。
具体而言,对外国友人关心要适度,同人保持的距离要适度,相处之际,举止要有度,不能随便采用某些表示热情的动作。
7、谦虚适当原则中国人大都自谦、自贬,很少自我肯定。
在对外交往中,要敢于肯定自己,切勿随便否定自己,如遇到外围人赞扬自已的相貌、衣饰、手艺时,一定要落落大方道上一声“谢谢”;在涉外交往中需作自我介绍时,或推荐自己的工作、学习、服务、产品、技术和特长时.要敢于实话实说,不敢肯定白己,往往会坐失良机。
8、尊重隐私原则在国际交往中,普遍讲究尊重个人隐私。
收入支出、年龄大小、恋爱婚姻、身体健康、家庭住址、个人经历等均被视为个人隐私。
(二)、礼宾次序礼宾次序,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对出席活动的国家、团体、各国人士的位次,按某些规则和惯例进行排列的先后次序,它不仅代表东道主对各国宾客的礼遇,也体现出各国在国际集会上享有主权平等的地位。
礼宾次序安排不符合国际惯例或有失妥当,会引起不必要的争执或交涉,甚至有损国家形象,影响国家间的关系。
因此,在涉外活动中,对礼宾次序的安排应给予高度重视,具体有以下几种国际交往中常用的礼宾次序排列方法可供参考。
1、按宾客身份与职务高低排列在外事活动中,一般按照宾客的身份与职务的高低顺序柬排定礼宾次序。
例如,按国家元首、副元首、政府总理(首相)、副总理(副首相)、部长、副部长等顺序排列。
在部长级人员中,按国际惯例,外交部长应列首位。
由于各个国家闺体、政体的不同,所设立的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职务高低也不尽一致,在排定礼宾次序时,应根据各国的规定,按相当的级别和官衔进行排序。
但总的来说,在通常的国际交往中,要以各国提供的正式名单或正式通知作为确定职务的依据,并据此高低顺序排定礼宾次序。
2、按参加国国名字母顺序排列在国际会议、体育比赛等多边活动中,礼宾次序一般按参加国国名的英文宁母顺序排列,少数情况下也可按其他语种的字母顺序排列。
国际会议上公布与会者名单、安排座位、悬挂与会国国旗等,也多按各国国名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在国际体育比赛中,体育代表团名称的排列、开幕式出场的顺序,也都按国名字母顺序排列(东道国一般排在最后)。
3、按通知代表团组成的日期先后排列在一些多边外事活动中,接通知代表团组成的日期先后排定礼宾次序,也是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
东道国对同等身份的外国代表团,按派遣国通知代表团组成的日期排列,按派遣国决定应邀派遣代表团参加该活动的答复时间先后排列,或按代表团抵达活动地点的时间先后排列都是可取的。
但无论采取何种排列方式,东道国在致各国的邀请书中都应明确注明。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往往比较复杂,必要时礼宾次序的排定可以不拘泥于以上任何一种方法,考虑到其他因索而几种方法交艾使用也是可取的。
1995年3月,丹麦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出席会议的有近百住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3月11日,与会的各国元首与政府首脑合影。
照常规,应该按礼宾次序名单安排好每位元首、政府首脑所站的位置。
首先,这个名单怎么排?究竞根据什么原则排列?哪住元首、政府首脑排在最前?哪位元首、政府首脑排在最后?这项工作实际上很难做。
丹麦和联合国的礼宾官员只好把丹麦首脑(东道国主人)、联合国秘书长、法国总统以及中国主席、德国总理等安排在第一排,而对其他国家领导人,就任其自便了。
想一想:礼宾官员的安排的次序是否正确?他们为什幺这样排列?(三)、部分国家的礼仪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地球作为一个大家庭,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其独特的礼仪风俗习惯。
“进门见礼,出门问忌”在日益密切的国际交往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1.日本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谦虚礼让,彬彬有礼,常常互致问候,脱帽鞠躬表示诚意。
在国际交往中,日本人也行握手礼,尤其是在年轻人以及与敢美人接触较多的人士中间,见面握手的习惯已开始形成。
按照日本人的风俗,饮酒是重要的礼仪。
主人为客人斟酒,客人应右手持杯,左手托杯底,一般不得谢绝主人的第一次敬酒。
客人在主人为其斟酒后,要马上接过酒瓶给主人斟酒,相互斟酒才能表示主客之间的平等与友谊。
斟茶时,日本人的习惯是斟至八成满,以表示对客人的最大礼遇。
在正式场合,日本人一般着礼服。
男子大多穿成套的探色西服,女子则穿和服。
和服是口本人最喜爱的民族服装。
在日本招呼侍者时,只需把手臂向上伸,手掌朝下,并摆动手指。
谈判时,日本人有用拇指和食指圈成“O”字形的手势的习惯,对方若点头同意,日本人就会认为将获得一笔现金。
日本人大多信奉神、道教和佛教,他们不喜欢紫色,忌讳绿色。
日本人忌讳荷花,认为荷花是丧花。
日本人喜欢的图案是松、竹、梅、鸭子、乌龟等。
在探望病人时,忌用山茶花及淡黄色、白色的花。
日本人也不愿接受有菊花或菊花图案的物品或礼物,因为菊花是皇室家族的标志。
此外,日本人还忌讳三人一起合影,因为他们认为被左右两人夹在中问是不幸的预兆。
日本人不喜欢偶数,对奇数颇响好感,忌数字4和9.忌梳子。
日本人接待客人不是在办公室,而是在会议室或接待室,因为轻易领人进人办公机要部门是不合适的行为。
日本不流行宴会,商界人士没有携带夫人出席宴会的习惯。
此外,日本人也没有互相敬炯的甘惯。
2.新加坡新加坡人举止文明,尊莺他人。
在宇十交场合,华人见面打招呼时,通常面带微笑,鞠躬60°,拱手作揖;印度人见而时,合起双手放在胸前,微微闭耳,表示虔诚安洋;马来人相遇,先是用双手互相接触,然后指向各自的胸前,表示衷心的问候;新加坡人年轻代见面时多采用西方的握手礼。
新加坡人接待客人一般是请客人吃午饭或晚饭。
马来人用餐一般用手抓取食物,他们在用餐前有洗手的习惯,进餐时必须使用右手。
与新加坡的印度人或马来人吃饭时,沣意不要使用左手。
到新加坡人家里吃饭,可以带一束鲜花或一盒巧克力作为礼物。
谈话时,应避免淡论政治和宗教等话题。
饮茶是新加坡当地人的普遍爱好,客人来时,他们常以茶水招待。
由于新加坡居民中华侨居多,所以人们对红、绿、蓝色很是喜欢,但视紫色、黑色为不吉利的颜色,更是将黑、自、黄色视为禁忌色。
在标志上,新加坡人忌讳使用宗教词句和象征性的标志,在商业上反对使用如来佛的形态和侧面像。
新加坡人喜欢红双喜、大象、蝙蝠等图案,忌讳4、7、8、13、37和69等数字。
新加坡人忌讳说“恭喜发财”,他们认为“发财”两字有“横财”(不义之财)之意。
在新加坡,不可触摸他人头部,尤其不要摸小孩的头。
在公共场合不要与人拥抱、亲吻。
新加坡对留长发的男性管制相当严格,留着长发,穿着牛仔装,脚穿拖鞋的男士,可能会被禁止入境。
此外,法律规定,公共场合不准吸娴,违者罚款。
3.泰国泰国人待人接物时,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规矩。
朋友相见,双手合十,互致问候。
行合十礼时,双手举得越高,表示尊重程度越高。
晚辈向长辈行礼时,双手合十举过前额,长辈回合十礼时,双手则不必高过前胸。
泰国人在特定场合行跪拜礼。
平民、高官在拜见国王和国王近亲时行跪拜礼,国王拜见高僧时也行此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