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1200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读后感1200字

今天我和爸爸、叔叔一起又下了一盘三国演弈棋,在棋盘上回到了三国时代。下完棋

后我意犹未尽,忍不住又拿起读了三遍的《三国演义》翻看了起来。

我用了近一个星期读了《三国演义》一书,真是收益非浅啊!《三国演义》是一部断

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三国演义》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书中人物诸葛亮是智慧的代表,火烧新野、草船

借箭、智取汉中、七擒孟获、智退司马懿无不体现了诸葛亮的机智才华。即使死后也能用

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但智者千虑,终有一失,忘记刘备临终嘱咐,错用

纸上谈兵的马谡而失去了街亭,致使多年伐魏无果,未能完成刘备的遗愿,带着对蜀国无

尽的牵挂病死于五丈原。

东汉末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彻底地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中国进入了一个群雄争

霸的时代,《三国演义》艺术地再现了这一段历史画卷。作家罗贯中用他那如橼的大笔,

描绘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塑造了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骁勇善战的关羽、张飞,一身是胆的赵子龙,还有曹操、周瑜、刘备等人。

刘备接受徐庶意见三顾茅庐,是“虚怀纳谏”;刘备打虚怀纳谏败曹操,取汉中,是“虚怀纳谏”;曹操接纳谋士荀攸的计策在官渡战上以少胜多,是“虚怀纳谏”;刘备接受

诸葛亮指挥,博望坡获胜,是“虚怀纳谏”;曹操采用谋士的办法,突出关羽的重围,是“虚怀纳谏”……

是啊,纵观历史,“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遥想

秦国当年,不过西南偏远小国,只因秦王欣然接受商鞅变法的建议,改革旧制,整顿军队,最终逐鹿中原,一统天下。历史的长河悠悠流过大唐盛世,雄浑的大唐,是世界瞩目的焦点,从唐高祖到唐太宗,从武则天到唐玄宗,房玄龄、魏征、骆宾王……朝朝名主,代代

贤臣,虚怀纳谏,集思广益,果真是“以人为谏,可以知得失”啊!

《三国演义》被学者们列为“四大名着”之一,而它也确实无愧于这一美誉。翻开它,就犹如展开了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作者并不华丽却十分准确的文字就像点点笔墨给这幅

画卷描绘出朵朵奇葩,使每一位读者都深深陶醉于其中。这里既有鼓角铮鸣,硝烟弥漫的

战场,也有文臣武将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纷争,也不乏风花雪月、情意深长的爱情。引

人入胜的情节让人忘却了这是在述说历史,而分明是在娓娓地讲述一个个美丽而动听的故事,我想这大概就是经典之作与众不同之处吧。

由此可见,“虚怀纳谏”对于一个国家的统治是多么重要,对于一个国家的兴盛又是

关键。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而那显赫一时的西楚霸王不恰恰是历史的牺牲品吗?鸿门

宴上不听“亚夫”劝说,刚愎自用,夜郎自大,最后落得一败涂地,血溅乌江岸。由此可见,“虚怀纳谏”的重要性。不是吗?历史上,项羽不听范增的建议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坐失了大好江山;刘备置诸葛亮的两册不顾,一心伐关却落了病死异乡白帝托孤的下场。

先人的警戒历历在目,“虚怀纳谏”对于人的一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在现代依然适用,听取别人的正确建议,有了他人的孜孜教导、

循循善诱,我们才不至于走向歧路,听着父母的教导,老师的良言,脚下的道路也会变得

更加平坦。

这部书主要故事情节是: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引发了黄巾军起义,各地诸侯在镇压

黄巾军的过程中乘势而起,形成了许多割据势力,在群雄纷争的局面中,魏、蜀、吴成了

三足鼎立之势。

其中我最敬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为什么我最佩服他呢?因为

他十分机智,就拿《草船借箭》那个故事来说吧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