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8.再热循环对热经济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15春西交《热力发电厂》在线作业答案辅导资(更新)

15春西交《热力发电厂》在线作业答案辅导资(更新)

15春西交《热力发电厂》在线作业答案辅导资西交《热力发电厂》在线作业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一、单选题(共26 道试题,共52 分。

)1. 锅炉连续排污量的大小用排污率来表示,锅炉排污率是指()A. 锅炉排污量与锅炉有用蒸汽量的比值百分数B. 锅炉排污量与锅炉额定蒸发量的比值百分数C. 锅炉排污量与锅炉给水量的比值百分数D. 锅炉排污量与扩容器分离出来的二次蒸汽量的比值百分数-----------------选择:B2. 采用中间再热回热的热经济效果将()A. 增强B. 减弱C.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弱D. 不变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能提高汽轮机相对内效率的措施有()A. 提高初温B. 降低排汽压力C. 提高初压D. 采用回热循环-----------------选择:A4. 为减少加热器中的不可逆热交换损失应()A. 增大热交换的温度水平B. 增大热交换热量C. 增加传热温差D. 增加热交换时工作质量-----------------选择:A5. 煤耗率的单位是()A. kJ/(kW×h)B. kg/(kW×h)C. kJ/hD. g/kW6. 除氧器需要装置在一定的高度是为了()A. 保证除氧效果B. 提高给水泵的安全性C. 缩短系统管道长度D. 有利于机组启动-----------------选择:B7. 再热机组在各级回热分配上,一般采用增大高压缸排汽的抽汽量,降低再热后第一级回热的抽汽量是为了()A. 减少给水加热过程是的不可逆损失B. 尽量利用高压缸排汽进行回热加热C. 保证再热后各回热加热器安全D. 增加再热器后各级回热抽汽的抽汽作功量-----------------选择:A8. 给水泵总容量及台数应保证在其中一台最大的给水泵停用时()A. 其余水泵应保证锅炉正常水位B. 其余水泵应满足热、电设计负荷时所需蒸发量C. 其余水泵应满足系统内全部锅炉在额定蒸发量时所需给水量D. 其余水泵应满足系统内全部汽轮机在额定负荷时所需给水量-----------------选择:C9. 某凝汽式火力发电厂内有3台200MW的汽轮发电机组,3台锅炉与3台汽轮机一一对应,相互之间无备用关系,该电厂主蒸汽系统采用的是()A. 集中母管制B. 切换母管制C. 单元制D. 扩大单元制-----------------选择:C10. 过热蒸汽冷却段的作用是()A. 降低加热蒸汽的过热度B. 对作过功的部分蒸汽进行再热C. 减小对相邻加热器加热蒸汽的排挤D. 保证回热抽气等温升分配-----------------选择:A11. 发电厂中可实现绝热膨胀的设备是()A. 锅炉B. 汽轮机C. 水泵D. 凝汽器-----------------选择:12. 我国电厂中主蒸汽管多采用双管系统是考虑到()A. 管子分两侧进入汽轮机使进汽均匀B. 避免采用管壁厚大直径的主蒸汽管又要管道压力损失小;C. 便于布置D. 有利于减少汽缸的温差应力,轴封摩擦-----------------选择:13. 初参数为一定,当抽汽压力增加时()A. 作功不足系数yB. 值不变C. 作功不足系数yD. 值增加E. 作功不足系数yF. 值减少G. 作功不足系数yH. 值趋近于零-----------------选择:14. 朗肯循环效率反映了()A. 冷源损失的大小B. 机炉工作完善程度C. 电厂燃料有效利用程度D. 汽机的作功能力-----------------选择:15. 滑压除氧器热经济性高是因为()A. 给水泵耗功少B. 温升低于相邻的加热器C. 有利于提高除氧效果D. 温升与相邻的加热器几乎相同-----------------选择:16. 某抽凝供热机组发电标准煤耗率为460g/(kw·h),供电标准煤耗率为500g/(kw·h),该厂的厂用电率为()A. 8%B. 9%C. 9.9%D. 10%-----------------选择:17. 常用的烟气中间再热,再热后蒸汽的()A. 温度增加,压力增加B. 温度增加,压力下降C. 温度下降,压力下降D. 温度不变,压力下降-----------------选择:18. 大型再热机组以汽动水泵为经常运行的主给水泵是由于()A. 汽动水泵便于实现无级调速B. 电动给水泵受电动机容量和允许启动电流的限制C. 在失去厂用电时保证向锅炉供水D. 汽水管路简单-----------------选择:19. 条件相同时,效率最低的循环是()A. 朗肯循环B. 卡诺循环C. 回热循环D. 回热再热循环-----------------选择:20. 热电厂的质量指标是()A. 总效率B. 总热耗量C. 电能生产率D. 燃料总消耗量-----------------选择:21. 除氧器切换汽源的作用是()A. 当除氧器故障时,作为备用汽源B. 当汽轮机低负荷时,作为除氧器的切换汽源C. 当滑压运行除氧器时,作为备用汽源D. 当汽轮机负荷增大时,作为防止给水泵发生汽蚀的保护手段-----------------选择:22. 一般中小机组运行给水泵是()A. 汽动给水泵B. 电动给水泵C. 燃汽轮机带动的给水泵D. 汽轮发电机主轴带动的给水泵-----------------选择:23. 在给水泵连接系统中,往往采用前置泵,其作用是()A. 增大电动给水泵的总压头B. 避免主给水泵入口水汽化C. 可以和主给水泵互为备用D. 增大主给水泵的流量E. 提高主给水泵的负荷适应性-----------------选择:24. 国家法定热电厂总热耗量分配法是()A. 平均分配法B. 热量法C. 实际焓降法D. 做功能里法-----------------选择:25. 已知某火力发电厂供给电网的功率为290MW时,厂用消耗功率为30MW,该厂厂用电率为()A. 9.375%B. 10.345%C. 11.538%D. 90.625%-----------------选择:26. 下列造成再热器压损增大的原因有()A. 再热蒸汽管道管径大B. 再热蒸汽管道管径小C. 阀门少D. 弯头少-----------------选择:西交《热力发电厂》在线作业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二、多选题(共 4 道试题,共8 分。

提高火力发电厂热效率的几种方法

提高火力发电厂热效率的几种方法

提高火力发电厂热效率的几种方法2011级动力工程赵健 201120202507[摘要]节能减排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火力发电厂是一次能源的使用大户,火力发电厂的节能对全国能源的节约具有重要的意义。

提高火力发电厂的热效率意味着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本文试对提高火力发电厂的热效率需要考虑的若干问题作一研讨,为火力发电厂的节能减排提供参考。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热效率汽轮机发电机组的常用热经济性指标为热耗率,其含义是汽轮发电机组单位发电量的耗热量。

现代大容量汽轮发电机组的热耗率为7900千焦/千瓦时左右。

提高汽轮机发电机组的热效率,目前主要有以下5个方法:一、提高蒸汽初参数。

上图为火力发电厂的蒸汽朗肯循环T-S图和循环效率的公式。

从图中和公式中可以看出,热源与冷源的温度决定在此温差范围内的任何热机所能具有的最高热效率。

因此,尽可能提高汽轮机动力装置的新蒸汽参数,降低排汽温度,可显著提高该装置的热效率。

现代制造的汽轮机动力装置采用的初蒸汽温度基本上已达到了当前冶金工业技术经济水平所能达到的最高极限值(565℃左右)。

再提高汽温则需要大量使用价格昂贵、加工工艺复杂的奥氏体钢,综合经济效果并非有利。

提高进汽压力也能提高该装置的热效率。

但在一定的进汽温度下,过高的进汽压力会导致排汽湿度增大,不但会加大湿汽损失,而且会加剧低压部分叶片的冲刷腐蚀。

所以现代汽轮机动力装置参数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中间再热循环的采用上。

1.蒸汽初压对朗肯循环热效率的影响;从以上T-S图中可以看出:在极限初压力内,提高蒸汽初压,循环效率提高。

2.蒸汽初温对朗肯循环热效率的影响;从上图可以看出:蒸汽初压力和终压力不变,蒸汽初温度上升,高温段吸热量增加,平均吸热温度增加,循环效率增加。

二、降低蒸汽终参数;由上图可以看出:降低蒸汽终参数可以提高循环效率。

1.理论极限分析:凝汽器的工作压力是靠冷却水不断带走排汽的放热量而维持,因此排汽温度不可能低于冷却水的进水温度t1。

电厂上岗考试汽轮机运行题库(二)

电厂上岗考试汽轮机运行题库(二)

电厂上岗考试汽轮机运行题库(二)电厂上岗考试汽轮机运行题库(二)第二部分:蒸汽系统、回热系统、定冷水系统各有关内容一、填空题:1.火力发电厂的热力循环有朗肯循环、中间再热循环、回热循环和热电循环。

3.在采用锅炉、汽轮机的火力发电厂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是在朗肯循环中进行的。

4.朗肯循环是火力发电厂的理论循环,是组成蒸汽动力装置的基本循环。

5.采用中间再热循环可提高蒸汽的终干度,使低压缸的蒸汽湿度保证在允许范围。

6.采用一次中间再热循环可提高热效率约5%;采用二次中间再热循环可提高热效率约7%。

7.一般中间再热循环的再热温度与初温相近。

8.对一次中间再热循环最有利的中间再热压力约为初压力的18_26%。

9.采用中间再热循环蒸汽膨胀所做的功增加了,汽耗率降低了。

10.在纯凝汽式汽轮机的热力循环中,新蒸汽的热量在汽轮机中转变为功的部分只占30%左右,而其余70%左右的热量都排入了凝汽器,在排汽凝结过程中被循环水带走了。

11.汽轮机采用回热循环对于同样的末级叶片通流能力,由于前面的几级蒸汽流量增加,而使得单机功率提高(增加)。

12.热力循环是工质从某一状态点开始,经过一系列的状态变化,又回到原来的这一状态点的变化过程。

13.卡诺循环热效率的大小与采用工质的性质无关,仅决定于高低温热源的温度。

14.产生1kWh的功所消耗的热量叫热耗率。

15.产生1kWh的功所消耗的蒸汽量叫汽耗率。

16.当初压和终压不变时,提高蒸汽初温可提高朗肯循环热效率。

17.当蒸汽初温和终压不变时,提高蒸汽初压可提高朗肯循环热效率。

18.采用中间再热循环的目的是降低末几级蒸汽湿度和提高热效率。

19.将一部分在汽轮机中作了部分功的蒸汽抽出来加热锅炉给水的循环方式叫回热循环。

20.管道外部加保温层的目的是增加管道的热阻,减少热量的传递。

21.汽轮机的蒸汽参数、流量和凝汽器真空的变化,将引起各级的压力、温度、焓降、效率、反动度及轴向推力等发生变化。

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知识点2 蒸汽中间再热的热经济性》

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知识点2 蒸汽中间再热的热经济性》

Thans For Watching
3.蒸汽中间再热对实际循环热效率的影响
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适当选择蒸汽中间再热参数, 蒸汽中间再热能提高电厂实际循环热效率。
国产中间再热机组的再热参数
机组参数 单位 200
机组铭牌功率
300
600
600 1000
p0
MPa 16.18 16.18 16.18 16.67 16.67 24.2 25.0
(1)再热前有回热抽汽时,Prh=(0.18-0.22)P0 (2)再热前无回热抽汽时,Prh=(0.22-0.26)P0
实例
600MW机组P0=,中间再热压力 Prh =,约为21%。
注意:采用中间再热使系统结构、布置、运行复杂 性增加,增加金属消耗量,同时对调节系统要求高, 故目前国内外的大型机组多采用一次中间再热。
(2)减少压损,必须要增大管径, 其金属消耗量和投资都要增加。
措施
为提高机组热经济性,大机组再热压损应 取偏小数值,其主要措施为高压缸排汽管 上不装逆止阀,再热蒸汽管道的管径增大 或用双管,少用或不用中间联箱等。
实例
压损每增加98Pa,汽轮机热耗将增加02-03%。 一般再热压损取高压缸排汽压力的8-12%。
3.12 550 21.38
3.17 537 21.11
3.61 538 23.75
4.29 566 20.04
4.45 600 19.76

再热压损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
再热压损
由于汽轮机高压缸排汽,经冷再热管道、 再热器和热再热管道返回中压缸入口的 蒸汽,因流动阻力而导致压力的下降。
结论
(1)减少压损,机组热经济性提高。
t0

发电厂9.回热循环对热经济性的影响

发电厂9.回热循环对热经济性的影响
D0↑ ,叶高L↑ ΔhL↓ Δhδ↓
Δhx Δhc2↓ (∵δ′= δ/L)
回热可使机组相对效率提高10%~20%
二、影响给水温度过程热经济性的基本参数
• 回热级数Z,给水温度ttwop,回热分配系数τ
(一)回热级数z
tfw一定时 用高压抽汽一次达到tfw 所需总的抽汽量大体相同 多级抽汽分段加热
• 提高热经济性的途径: • (1)提高蒸汽初参数,提高循环吸热过程的平均温度 • (2)采取蒸汽中间再热提高循环吸热过程的平均温度 • (3)降低蒸汽终参数,降低循环放热过程的平均温度 • (4)采用给水回热循环 • (5)在有热负荷的地方建设热电厂,采用热电联合生产 • (6)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第 三节 回热循环对 发电厂热经济性的影响
一、给水回热循环对电厂热经济性的影响
定义:图:p35
一、回热循环的热经济性
㈠回热循环ηt↑ ηb↑
1、回热抽汽 减少进入凝汽器的蒸汽 冷源损失↓
ηt↑
பைடு நூலகம்
锅炉给水温度 ↑ 传热温差↓ 火用损失↓ ηb↑
给水在加热器中逐级加热,比只在在锅炉内火用损失减少
2、回热循环ηri↑ 回热抽汽 进入凝汽器的DC↓
• 给水在各级加热器内加热分配 • 等焓升分配法 几何级数分配法 等焓降分配法 • 等温升分配法 • 工程上常用等焓升分配法,等温升分配法
• 即给水总焓(温)升平均分配到各级加热器中
(三)最佳给水温度
理论上:给水温度越高 循环热效率ηt越高 ∵ tfw↑ 吸热过程平均温度 T′↑ ηt↑
实际上:tfw↑ 抽汽提高压力 抽汽发电量↓ 热化发电量↓ 凝汽发电量↑ DC↑ 冷源损失↑
多级分段 减小每一级的传热温差,不可逆的火用损失↓ 加热优点 减小高压抽汽量 汽轮机功率↑

传热学复习题

传热学复习题

传热学-学习指南填空题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角坐标系中,一维稳态、常物性和无内热源的导热问题微分方程式为:_________。

3.减小温度计套管的测温误差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影响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大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列举三条即可)。

5.遮热板能削弱辐射换热的原因是_________。

6.试比较空气、铜、水导热系数的大小_________。

7.计算对流换热量的牛顿冷却公式为_________,表面传热系数的单位为_________。

8.对流换热计算中,用_________准则数判断强制对流中流体的流动状态,用_________准则数判断自然对流中流体的流动状态。

9.管内热流体通过圆管将热量传给冷流体,传递过程中各环节的热阻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黑体的定义为_________。

温度为T黑体的辐射力为_________,单位为_________。

11.傅里叶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12.按流动起因不同,对流换热可分为:。

13.区分层流与湍流的无量纲准则数是数,它的物理涵义是:。

14.管内热流体通过圆管将热量传给冷流体,传递过程中各环节的热阻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一个表面面积为A1,表面温度为T1,发射率为ε1的物体被包容在一个很大的空腔内,其中空腔表面面积为A2,表面温度为T2,发射率为ε2,请写出该物体和空腔表面间的辐射换热量的最简单表达式:。

16.集总参数法的适用条件是。

17.辐射换热基尔霍夫定律的成立条件是。

18.蒸汽凝结时,由于凝结液润湿壁面的能力不同,分为______和,其中的换热更强。

19.如图所示,表面1和表面2在垂直纸面方向无限长,表面1对表面2的角系数为: 。

热力发电厂复习题及答案

热力发电厂复习题及答案
93. 什么是“除氧器自生沸腾”答:无需回热抽汽加热,各路汇集汽水使除氧器水箱中的水自己发生沸腾的现象。
94. 过热蒸汽温度如何影响蒸汽容积流量?答:过热蒸汽温度越高,蒸汽容积流量越大。
95. 低压旁路减温水采用给水,还是凝结水?答:凝结水
96. 过热器减温水采用给水,还是凝结水?答:给水
97. 再热器减温水采用给水,还是凝结水?答:凝结水
29. 再热机组的再热温度(再热后温度)一般如何确定?答:等于或略高于主蒸汽温度
30. 除氧器的端差为零,还有做功能力损失吗?答:有(传热温差)
31. 写出热电比的表达式。答: ,其中分子和分母部分单位要相同。
32. 写出供热机组热化发电率的定义。答:热电联产的发电量与供热量之比
33. 什么是通风热负荷?答:把室外新鲜空气加热到室内所需温度的耗热量
其中:G为离析气体量,mg/h;Km为传质系数,mg/(m2?MPa?h);A为传质面积(即传热面积),m2;△p为不平衡压力差(即平衡压力与实际分压力之差),MPa。
8. 增加或减少负荷的实质性调节动作是什么?答:增加或减少燃料量、给水量和风量
9. 汽水系统中的最高压力位置在哪儿?答:给水泵出口
62. 旁路系统容量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哪些?答:锅炉稳定燃烧的最低负荷、冲转汽轮机时的锅炉蒸发量、保护再热器所需的最低蒸汽流量
63. 给水管道系统的类型有哪些?答:集中母管制、切换母管制、单元制、扩大单元制
64. 实现绝热压缩的设备包括什么?答:给水泵、凝结水泵、疏水泵
65. 实现燃料化学能转换为热能的设备是那个?答:锅炉
74. 采用中间再热和给水回热是否有利于提高蒸汽初压力?答:是
75. 热电联产节省燃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减少了热力发电的冷源热损失

《热力发电厂》习题解答

《热力发电厂》习题解答

《热力发电厂》习题解答第一章 发电厂热力过程的理论基础思考题及习题1. 对发电厂热功转换效果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价,为什么必须建立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基础之上?答:热力学第一定律是从能量转换的数量关系来评价循环的热经济性;它可对各种理想循环进行分析,而实际的各种热力循环中都存在原因不同的不可逆损失,找出这些损失的部件、大小、原因、及其数量关系,提出减少这些不可逆损失的措施,以提高实际循环热效率就应采用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的方法来完成。

因此对发电厂热功转换效果作出全面的评价,必须建立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的基础之上。

2. 评价实际热力循环的方法有几种?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评价实际热力循环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热量法(既热效律法),另一种是火用 ( 或熵)方法。

热量法是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

用能量的基本特性提出热力循环能量转换的数量关系的指标,着眼于能量数量上的平衡分析,它主要通过计算各种设备及全厂的热效率来评价实际循环的优劣。

这种评价方法的实质是能量的数量平衡。

火用方法是以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为依据,不仅考虑能量的数量平衡关系,也考虑循环中不可逆性引起作功 能力的损失的程度 。

它是一种具有特定条件的能量平衡法,其评价的指标是火用效率,这种评价方法实质是作功能力的平衡。

两种方法之间的区别:热量着重法考虑热的数量平衡关系,而火用方法不仅考虑热的量,而且也研究其质的数量关系,即热的可用性与它的贬值问题。

因此,两种方法所揭示出来的实际动力装置不完善性的部位、大小、原因是不同的。

3. 热量火用和工质火用的含义和区别?为什么说火用可作为一个状态参数?答: 温度为T 的恒温热源释放热量q,则q 在热源温度T 和环境温度T en 之间实现卡诺 循环时所做的最大技术功,称为热量火用。

在发电厂的绝大部分热力设备中,工质都是在稳定流动中,流体由状态(p 1,t 1)可逆的变到与环境状态(p en,t en )相同时所做的最大技术功,称为工质火用,而两者均以环境状态为变化的基础,而只是热源的性质不同。

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分析与评价

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分析与评价

? 4)若同时提高汽轮机新蒸汽的初压力和初温度 ,则使汽 轮机相对内效率ηri降低或提高的因素同时起作用。分析 计算表明,提高蒸汽初压力对相对内效率降低的影响大于 提高蒸汽初温度对相对内效率提高的影响。 也就是说,同 时提高蒸汽的初压力和初温度,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 ηr i是降低的。而这个影响的大小与汽轮机的单机容量有关, 汽轮机的单机容量愈小,这一影响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等)损失等。 ? 这个过程损失的大小用汽轮机绝对内效率ηi表示,ηi的表达式为
? 式中,ηri称为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它反映了汽轮机内部结构的完 善程度,现代大型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约为87%~90%;Q0是 汽轮机
? 现代大型汽轮机的绝对内效率可达45%~47%
(4)汽轮机的机械损失及机 械效率
? 汽轮机转动时产生的机械损失包括支撑轴承和 推力轴承的机械摩擦损失,以及拖动主油泵和 调速器的功率消耗。
? 评价能量利用的程度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能 量数量的利用,另一种是能量质量的利用, 为此导致了不同的评价方法。
评价发电厂热经济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 热量法(效率法、热平衡法):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 热量法是从能量转换的数量来评价其效果的,即以热效
率或热损失的大小对发电厂或热力设备的热经济性进行评价, 一般用于发电厂热经济性的定量分析。
i的大小。因此严格地讲,汽耗率d0不能 作为单独的热经济指标。只有当汽轮发电机
组的比热耗一定时,d0才能反映汽轮发电 机组的热经济性。
2.2.2 全厂的热经济指标
? 1.全厂的热耗量和热耗率
? 2.全厂厂用电率 ? 供电热效率
? 3.全厂煤耗量和煤耗率
? 供电标准煤耗率
? 标准煤耗率是一个发电厂范围内能量转 换过程技术完善程度的标志,它反映了 发电厂管理水平和运行水平的高低。

(完整版)热力发电厂考试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热力发电厂考试知识点总结

1.名词解释(1)热耗率:汽轮发电机组每生产1kw·h的电能所消耗的能量。

(2)汽耗率:汽轮发电机组每生产1kw·h的电能所消耗的蒸汽量。

(3)发电标准煤耗率:发电厂生产单位电能所消耗的煤折合成标准煤的数量。

(4)供电标准煤耗率:发电厂向外提供单位电能所消耗的标准煤的数量。

(5)厂用电率:单位时间内厂用电功率与发电功率的百分比。

(6)热电联产:在发电厂中利用在汽轮机中做过功的蒸汽的热量供给热用户。

在同一动力设备中同时生产电能和热能的生产过程。

(7)高压加热器:水侧部分承受除氧器下给水泵压力的表面式加热器。

(8)低压加热器:水侧部分承受凝汽器下凝结水泵压力的表面式加热器。

(9)混合式加热器:加热蒸汽与水在加热器内直接接触,在此过程中蒸汽释放出热量,水吸收了大部分热量使温度得以升高,在加热器内实现了热量传递,完成了提高水温的过程。

(10)给水泵汽蚀:汽泡的产生、发展、凝结破裂及材料的破坏过程。

(11)热效率:有效利用的能量与输入的总能量之比。

(12)热力系统:将热力设备按照热力循环的顺序用管道和附件连接起来的一个有机整体。

(13)单元制系统:每台锅炉与相对应的汽轮机组成一个独立单元,各单元间无母管横向联系。

(14)公称压力:管道参数等级。

是指管道、管道附件在某基准温度下允许的最大工作压力。

(15)公称通径:划分管道及附件内径的等级,只是名义上的计算内径,不是实际内径。

(16)最佳真空:发电厂净燃料量消耗最小的情况下,提高真空是机组出力与循环水泵耗功之差最大时的真空。

(17)最佳给水温度:汽轮机绝对内效率最大时对应的给水温度。

(18)加热器端差:上端差:加热器汽侧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水侧出口温度之差。

下端差:加热器汽侧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水侧进口温度之差。

(19)疏水:加热蒸汽在管外冲刷放热后凝结下来的水。

2.简答题第一章(1)热量法和熵方法的实质热量法: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以燃料化学能从数量上被利用的程度来评价电厂的热经济性。

再热机组对回热经济性的影响

再热机组对回热经济性的影响

《再热机组对回热经济性的影响》姓名学号班级再热机组对回热经济性的影响学院班摘要:高温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中,经过二次再热削弱了热力系统回热的效果,同时增大了汽轮机抽汽过热度。

本文采用回热汽轮机优化高温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回热系统。

以外置串联式蒸汽冷却器作对比,参考相关文献中分别建立的外置串联式蒸汽冷却器和回热汽轮机的计算模型的实例计算结果,研究二者对常规超超临界机组及高温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热力系统热经济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应用回热汽轮机后汽轮机效率大于原热力系统的汽轮机效率;按照目前小汽轮机内效率90%为参考,当作为高温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第5、6 级加热器汽源时,可使发电厂标准煤耗降低0.633 g/(kW·h),当作为常规超超临界再热机组除氧器汽源时,可使汽轮机效率提高约0.25%,标准煤耗降低约0.689 g/(kW·h);相比于设置蒸汽冷却器,利用回热汽轮机能够更加合理、充分地利用抽汽过热度,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回热系统热经济性,节能潜力较大。

[关键词]:回热汽轮机;二次再热;蒸汽冷却器;回热系统;过热度;热经济性;汽源;标准煤耗为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发电效率,实现煤的洁净利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重提高燃煤电厂的热经济性,高参数、大容量仍是火电机组今后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在役超临界机组的再热温度已达到600 ℃,而正在研究的高温超超临界机组再热温度将达到700 ℃。

在700 ℃材料尚未成熟之前,采用更高参数的二次再热技术能大幅提高机组效率。

二次再热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成熟性。

相对于超超临界机组,采用二次再热技术能够使机组的热效率提高约1%~2%。

再热会使再热热段的回热抽汽过热度升高,增大换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从而削弱回热效果,降低机组热经济性。

随着二次再热机组陆续投产,尤其是一二次再热参数的提高,这种影响会更加明显。

目前采用的内置或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只能部分利用抽汽过热度,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热力发电厂复习题..

热力发电厂复习题..

热⼒发电⼚复习题..1、提⾼蒸汽初参数,可以提⾼循环热效率,现代蒸汽动⼒循环朝着⾼参数⽅向发展2、再热循环本⾝不⼀定提⾼循环热效率,能否提⾼循环热效率与再热压⼒有关。

3、全⾯性势⼒系统图是实际热⼒系统的反映。

它包括不同运⾏⼯况下的所有系统,以此显⽰该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

4、对发电⼚原则性热⼒系统进⾏计算时,对系统中换热设备建⽴物质平衡式和热平衡式,逐个地按先“由外到内”,再“从⾼到低”的顺序进⾏计算。

5、背压式供热机组发出的电功率取决于热负荷的⼤⼩,⽽热负荷是随热⽤户的需要⽽变,即以热定电。

6、核能利⽤有两种⽅法,⼀种是基于核裂变反应堆的原理,另⼀种是基于核聚变反应堆原理。

7、给⽔除氧有化学除氧和物理除氧两种⽅式。

8、按热负荷在⼀年内的变化规律,可分为季节性热负荷和⾮季节性热负荷。

9、凝结⽔过冷度是凝汽器压⼒所对应的饱和温度与凝结⽔温度的差值。

10、表⾯式加热器按照⽔侧承受压⼒的不同,可分为低压加热器和⾼压加热器。

11、对⼀个具有8个加热器的回热原则性热⼒系统运⽤常规的热平衡⽅法进⾏计算,实际是对9 个线性⽅程组进⾏求解。

12、抽汽管道上设有逆⽌阀,以防⽌加热器⽔侧泄漏时⾼压⽔进⼊汽轮机。

13、蒸汽管道的疏⽔系统按管道投⼊运⾏的时间和⼯况可分为:⾃由疏⽔、启动疏⽔和经常疏⽔。

14、汽轮机的热耗量与锅炉热负荷之⽐成为管道效率。

15、给⽔溶解的⽓体中危害最⼤的是氧⽓。

16、按回热加热器的传热⽅式可分为混合式和表⾯式加热器。

17、⽤热量法评价发电⼚的热经济性是基于热⼒学第⼀定律。

18、热⽹按载热质可分为⽔⽹和汽⽹。

19、采⽤给⽔回热有利于减少换热温差,从⽽减少换热过程的⽕⽤损。

20、采⽤中间再热和给⽔回热加热过程有利于提⾼蒸汽初压⼒。

21、热电联合⽣产⽓流没有冷源损失。

22、在蒸汽初压合终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提⾼过热蒸汽温度,汽轮机的排⽓温度不变。

23、供热机组的主要形式有背压式,抽汽凝汽式和抽汽背压式。

热力发电厂习题库含答案

热力发电厂习题库含答案

热力发电厂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高压给水旁路泄漏状况应()测量一次。

A、每周B、每天C、每月D、每年正确答案:C2、高压加热器应采用的疏水装置是()。

A、疏水罐B、浮子式疏水器C、疏水调节阀D、U型水封管正确答案:C3、在给水泵连接系统中,往往采用前置泵,其作用是()。

A、可以和主给水泵互为备用B、避免主给水泵发生汽蚀C、增大主给水泵的流量D、调节给水的流量正确答案:B4、全面性热力系统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表明全厂性的()的总系统图。

A、回热设备及其汽水管道B、给水设备及其汽水管道C、除氧设备及其汽水管道D、所有热力设备及其汽水管道正确答案:D5、300MW及以上机组的给水系统一般采用()。

A、切换母管制B、单元制C、扩大单元制D、集中母管制正确答案:B6、给水泵()不严密时,严禁启动给水泵。

A、出口门B、进口门C、再循环门D、出口止回阀正确答案:D7、高压加热器运行应()运行。

A、保持无水位B、保持低水位C、保持一定水位D、保持高水位正确答案:C8、大型机组凝汽器的过冷度一般为()℃。

A、3.5B、0.51C、4.0D、2.3正确答案:B9、设置高压加热器自动旁路保护装置的目的是()。

A、为了不中断锅炉给水或防止高压水由抽汽管倒流入汽机中B、当汽轮机甩负荷时,保护高压加热器的安全C、为了不中断向除氧器供水D、保证在疏水水位急剧上升时迅速排出疏水,并放入凝汽器中去正确答案:A10、真空系统的严密性下降后,凝汽器的传热端差()。

A、增大B、不变C、减小D、时大时小正确答案:A11、凝结水系统设置主凝结水旁路,两台及以上加热器设一个旁路,称为()。

A、大旁路B、低压旁路C、高压旁路D、小旁路12、回热加热器端差增大表明加热器运行经济性()。

A、变差B、不变C、变好D、不确定正确答案:A13、阀门的大小是指阀门的()而言。

A、凡尔线的直径B、出口直径C、法兰大小正确答案:B14、中间再热使热经济性得到提高的必要条件是()。

热力发电厂_试卷_复习总结含答案

热力发电厂_试卷_复习总结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在回热循环基础上再采用蒸汽过程所形成的循环,为回热再热循环。

2.热量法计算结果表明,循环的损失最大。

3.热量法与烟方法的区别在于能量的上。

4.蒸汽管道正常工作压力下进行的疏水叫疏水。

5.高压缸排汽管道上设有逆止阀,以防止汽轮机事故停机时旁路系统的蒸汽倒流入。

6.热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中所谓给定的发电厂工况,是指在一定工况下的热负荷和。

7.热除氧的后期,制造蒸汽在水中的鼓泡作用,可强化。

8.热电厂供热系统的载热质一般是和水。

9.大气式除氧器水中离析出来的气体是靠自动排出除氧器的。

10.属于季节性热负荷的有采暖热负荷、通风热负荷和。

11.热电厂生产电能节省燃料,主要是由于采用热电联产方式减少了。

12.用来比较热电联产与热电分产发电节约燃料的凝汽式电厂,一般称为。

13.微增热耗率的单位是。

14.给水回热级数越多,中间再热提高效率的作用。

15.我国大型机组的排汽压力目前一般为 MPa。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共10分)16.低负荷时高加疏水由逐级自流入除氧器切换成逐级自流入低压加热器,其原因是()①防止除氧器自生沸腾②不能自流入除氧器③防止除氧水箱水位过高④防止给水泵汽蚀17.疏水逐级自流加装疏水冷却器后,可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其原因是()①减少了对低压抽汽的排挤②增加了对低压抽汽的排挤③减少了对高压抽汽的排挤④充分利用了疏水的热量18.现低大型凝汽式电厂的化学补充水普遍引入()①除氧器②疏水扩容器③凝汽器④疏水箱19.发电厂中下列设备效率最高的是()①锅炉效率②汽轮机效率③凝汽器效率④发电机效率20.下列阀门属于保护类的阀门是()①闸阀②节流阀③逆止阀④调节阀21.一般中小机组的运行给水泵是()①汽动给水泵②电动给水泵③燃汽轮机带动的给水泵④汽轮发电机主轴带动的给水泵22.我国采用的各种建筑物开始和停止供暖的日期,通常确定的标准为室外平均气温是()① ② ③X>[X] ④23.我国采用的各种建筑物开始和停止供暖日期,通常确定的标准为室外平均气温是()①-5℃ ②0℃ ③+5℃ ④+10℃24.热化系数是一个表明以热电联产为基础,把热电联产与热电分产按一定比例组成的热电联产能量供应系统综合经济性的()①总的热经济指标②分项热经济指标③宏观控制指标④综合控制指标25.当蒸汽初压和排汽压力不变时,提高蒸汽初温,循环吸热的平均温度()①升高②降低③不变④无法确定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电站锅炉问答题及答

电站锅炉问答题及答

四、简答题1、锅炉运行时为什么要保持水位在正常范围内?答:运行中汽包水位如果过高,会影响汽水分离效果,导致蒸汽品质恶化,容易造成过热器管壁结盐垢,引起管壁超温损坏;同时盐垢使热阻增加,导致过热汽温降低。

严重满水时过热器蒸汽温度急剧下降,会使蒸汽管道和汽轮机产生水冲击,造成严重的破坏性事故。

汽包水位过低会破坏锅炉的水循环,严重缺水而又处理不当时,则可能造成水冷壁爆管。

2、对待事故的“三不放过”原则是什么?答:对待事故的“三不放过”原则是:①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②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未受到教育不放过③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3、试述热力学第二定律并阐明其本质。

答:热力学第二定律指热不可能自发地、不付任何代价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在于它阐明了能量转化的方向性问题,即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数量总值不变,但能量在品质上是降低的。

4、煤完全燃烧的原则性条件是什么?答:煤完全燃烧的原则性条件有:(1)提供充足而合适的氧量;(2)适当高的炉温;(3)空气与煤粉的良好扰动与混合;(4)在炉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

5、燃烧调整的任务是什么?答:燃烧调整的任务可归纳为三点:(1)保证燃烧供热量适应外界负荷的需要,以维持蒸汽压力、温度在正常范围内;(2)保证着火和燃烧稳定,燃烧中心适当,火焰分布均匀,不烧坏燃烧顺,不引起水冷壁、过热器等结渣和超温爆管。

燃烧完全,使机组运行处于最佳经济状况。

(3)对于平衡通风和锅炉来就应维持一定的炉膛负压。

6、按化学条件和物理条件对燃烧速度的影响不同,可将燃烧分为哪几类?答:按化学条件和物理条件对燃烧速度的影响不同,可将燃烧分为如下几类:动力燃烧、扩散燃烧、过渡燃烧。

即:燃烧速度主要取决于化学条件炉内温度时,这种燃烧状况称为动力燃烧。

燃烧速度主要取决于炉内氧对燃料的扩散时,称为扩大散燃烧。

燃烧速度既炉内温度又取决于炉内氧对燃料的扩散时,称为过渡燃烧。

7、再热器汽温调节方法有哪些?答:再热器汽温调节方法有:①采用烟气挡板②烟气再循环③改变燃烧器摆角④喷水减温8、过热蒸汽的溶盐规律是什么?答:过热蒸汽的溶盐规律如下:(1)饱和蒸汽中易于溶解的盐分在过热蒸汽中易于溶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再热后,末级蒸汽湿度↓ △hx↓ ηri ↑
结论:蒸汽再热后,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ηri ↑ 理想郎肯循环热效率ηt↑
三、再热压损△prh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
△prh=8~12﹪prhi 再热压损增加,蒸汽做功能力减小,汽轮机热耗增加 再热压损每增加98KPa,汽轮机热耗增加0.2~0.3%
△prh↓ 汽轮机热耗↓热经济性↑ △prh↓ 增大管径 , 增大投资
如果排汽处于过热状态,排汽放热量急剧增加
③prh 太高 再热效果 ↓ 投资↑ (再热管道耐压↑) prhi=p0 时就相当于没有再热了
所以存在prhiop prhiop=(18﹪~26﹪) p0
2、再热温度trho=to trho越高 吸热过程平均温度越高T1
㈡蒸汽再热对ηri的影响 ①∵再热后理想焓降ΔHt增加 汽轮机D0和汽耗率d0↓ 高压缸△hL可能↑ ,使高压缸ηri ↓ 但影响不大,∵大容量汽轮机
二、采用中间再热的热经济性
㈠蒸汽再热对ηt的影响 提高吸热过程的平均温度 T1 ηt↑ 1、最佳prhiop的选择
①prhi合适
T 附加再热循环的吸热平均温度
﹥基本循环吸热平均温度
rh
T 3451时
再热后的吸热过程的平均温度 T1 ↑ ηt↑
T ②prhi太低: rh T 3451 时,则再热后循环热效率降低,
四、蒸汽中间再热方法
㈠烟气再热 能使trho=t0 优点:热经济性高 缺点:但管道长△prh增加 ↓,ηcp 增幅减少1%~ 1.5% 金属耗量增加 蒸汽储存在冷、热再热管道内,甩负荷时,易造成汽 轮机超速必须加旁路系统
㈡蒸汽中间再热 用新蒸汽或高压缸抽汽,加热高压缸排汽 再热后的温度一般为加热蒸汽的饱和温度‐传热端差 或利用过热度,但trh一般不超过400℃ 一般微过热,核电站应用较多
第二节 再热循环对 发电厂热经济性的影响
一、采用中间再热的目的
定义:图:p32
过热器 锅炉
Po 高压缸
Prhi
再热器
Prho
给水泵
中压缸
低压缸 凝汽器
目的
1、减小排汽湿度,特别提高po后 2、提高热经济性 一次再热↑ηcp5﹪
二次再热↑再ηcp2﹪ 3、核电饱和蒸汽
更是为了提高低压缸蒸汽干度,保证机组安全
• 提高热经济性的途径: • (1)提高蒸汽初参数,提高循环吸热过程的平均温度 • (2)采取蒸汽中间再热提高循环吸热过程的平均温度 • (3)降低蒸汽终参数,降低循环放热过程的平均温度 • (4)采用给水回热循环 • (5)在有热负荷的地方建设热电厂,采用热电联合生产 • (6)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P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t0
ts
Prho
prhi
逆流换热时火用损失小,可超过饱和温度
热经济性只↑2% 应用少
优点: 再热器简单, 布置在汽机房 再热管道短 △prh小 系统简单 无汽轮机超速风险 ,无旁路系统
应用:核电站 ﹙新蒸汽为饱和或微过热蒸汽﹚ 目的是为了 ↓排汽湿度 增加末级安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