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电压技术-第02章-气体放电的物理过程PPT课件

高电压技术-第02章-气体放电的物理过程PPT课件

-
5
③ 光电离:
概念:光子给予气体质点足够的能量,使气体质点发生 的电离。
条件:光子能量不小于气体的电离能。
光电子:由光电离产生的自由电子。
光的来源:
➢ 外界自然光(紫外射线、伦琴射线、 射线、宇宙射 线等高能射线)
➢ 气体本身的反激励或复合释放出的光子。
紫外射线一般不能直接导致光电离,但通过分级光
升了通道的温度,导致热电离; ➢ 整个流注通道转化为火花通道,气隙的击穿完成。
⑤ 负流注的发展速度比正流注慢。
⑥ 概念: 由初崩辐射出的光子,在崩头、崩尾外围空间局部
强场中衍生出二次电子崩并汇合到主崩通道中来,使主 崩通道不断高速向前、后延伸的过程称为流注。
-
22
⑦ 均匀电场形成流注就能自持发展,直至击穿。
电晕层:这个晕光层叫作电晕层或起晕层。
外围区间:电晕层外,场强已较弱,不发生撞击电离。
-
24
电晕产生条件:极间距离对起晕电极表面最小曲率半径 的比值大于一定值。
电晕特性:
➢ 电晕放电是极不均匀电场中的一种自持放电形式; ➢ 电晕放电不能扩展很大,只能局限于电极附近; ➢ 电晕放电有明显的极性效应。
电子能量越大。 激励:电子从近轨道向远轨道跃迁时,需要一定能量,
这个过程叫激励。
-
2
激励能:激励所需能量叫激励能 W
,其值等于两轨道能
e
级之差。
电离:当外界给予的能量很大时,电子可以跳出原子轨 道成为自由电子。原来的中性原子变成一个自由 电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离子,这个过程叫电离。
电离能:达到电离所需的最小能量称为电离能 W i 。 反激励:电子从远轨道向近轨道跃迁时,原子发射单色

气体放电基础分解课件

气体放电基础分解课件
总结词
气体放电在高压电器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
详细描述
在高压电器中,如断路器、变压器等,气体放电主要利用电弧放电的方式进行灭弧。电弧是一种高温、高导电率 的等离子体,能够快速切断电流,防止设备过热和损坏。此外,在高压电器中,气体放电还可用于火花放电,作 为一种绝缘介质,防止电流击穿空气而产生电弧。
03
汤生放电的特性
CATALOGUE
气体放电的数学模型
电流-电压特性
01
02
连续放电阶段
过渡放电阶段
03 火花放电阶段
伏安特性与击穿电压
伏安特性 击穿电压
放电时间与稳定性
放电时间
稳定性
CATALOGUE
气体放电的实验研究
放电装置与测量仪器
放电装置
测量仪器
包括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计、光谱 仪、光度计等,用于测量放电的各项 参数。
在没有外部电场的情况下,由于 气体放电产生的离子和电子在电 场作用下会形成电流,从而维持
放电过程。
火花放电
当外加电场超过气体的绝缘能力 时,会在电极之间产生电弧,形
成火花放电。
电晕放电
在低气压或高电压情况下,气体 分子间距较大,不容易发生碰撞 电离,但会在电极边缘产生高电 场,引发气体局部电离,形成电
气体放电基础分解 课件
目 录
• 气体放电基础概述 • 气体放电的物理过程 • 气体放电的数学模型 • 气体放电的实验研究 • 气体放电的应用案例 • 气体放电的未来展望
contents
CATALOGUE
气体放电基础概述
气体放电的基本概念
气体放电
气体放电的原理
气体放电的触发机制
气体放电的种类

第一章-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PPT课件

第一章-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PPT课件
质点的平均自由行程
:一个带电质点在向前行进1cm距离内,发生碰撞 次数的倒数 。
-
5
1.1.1 带电粒子在气体中的运动
质点的平均自由行程
的性质
λ∝ T P
受温度和气压影响
电子的要比分子和离子的大得多
反映了带电质点自由运动的能力
-
6
1.1.1 带电粒子在气体中的运动
带电质点的迁移率
正离子
负极
电子
E
-
61
1.5 电晕放电和沿面放电
1.5.1 电晕放电
1.概念 2.物理过程和效应 3.直流输电线上的电晕 4.交流输电线上的电晕 5.输电线路电晕的抑制方法 6.电晕的应用
1.5.2 沿面放电
1.概念
2.类型及特点
3.放电电压提高方法
4.湿闪现象
5.污闪放电
-
62
1.5.1 电晕放电
1、电晕放电的概念
-
32
1.2 汤逊理论
1.2.4.汤逊理论
汤逊的理论推导
击穿电压U表示为:
U
Bpd
f ( pd )
ln
Apd ln(1 1 )
汤逊理论的适用条件: 均匀电场 pd 26.66kPacm
-
33
1.2 汤逊理论
汤逊理论的不足:
放电时间较长 放电特征呈丝状
阴极的作用
无法解释长间隙放电的物理现象
-
34
1.3 流注放电
2、电晕放电的物理过程和效应 效应:
2)、电风的作用
电子和离子高速运动 与气体交换能量 形成电风
空气对电风的反作用 使电晕电极舞动
-
69
1.5.1 电晕放电

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63页PPT

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63页PPT

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与分子温度的关系:
W 3 kT 2
波尔茨曼常数 1.38×10-23J/K
热力学温度
常温下(T=300K),不足以引起空气的热电离;当发生电弧放电 时,气体温度达到数千度以上,可以导致碰撞电离。
热电离实质上是热状态产生的碰撞电离和光电离的综合。
高电压工程基础
(4)分级电离
原子中电子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可跃迁到能级较高的外层轨 道,称之为激励,所需的能量称为激励能We 。

1.8

3.1

3.9

3.9
氧化铜
5.3
2、电极表面的电子逸出
激励能 6.1 7.9 10.0 6.8 7.6
高电压工程基础
(4)分级电离 若混合气体中甲气体的亚稳激励态能高于乙气体的电离能, 则会出现潘宁效应,可使混合气体的击穿强度低于这两种气 体各自的击穿强度。
从绝缘的观点看,潘宁效应是很不利的;但在气体放电应用 中,如在电光源和激光技术中,则常常利用潘宁效应。
功率很小时,放电充满整个间隙。
火花放电:大气压下,电源功率很小时,间 隙间歇性击穿,放电通道细而明亮时断时续。
电弧放电:大气压下,电源功率较大时,放 电具有明亮、持续的细致通道。
电晕放电:极不均匀电场中,高电场强度电 极附近出现发光薄层。
刷状放电:由电晕电极伸出的明亮而细的断 续的放电通道。
内绝缘 一般由固体电介质和液体电介质联合构成
高电压工程基础
研究气体放电的目的: 了解气体在高电压(强电场)作用下逐步由电介
质演变成导体的物理过程。 掌握气体介质的电气强度及其提高方法。
电气设备中常用的气体介质: 空气、压缩的高电气强度气体(如SF6)

气体放电机理PPT课件

气体放电机理PPT课件
2.2 气体放电机理 汤逊(Townsend)放电理论 流注放电理论
2.电子崩的形成
外界因素引起
3.自持放电与非自持放电
非自持放电 必须借助外界因素才能使放电发展
的气体放电。
自持放电 当外界因素撤销后,仍能够仅在
电场作用下自我维持的气体放电。
一、汤逊放电理论
1.均匀电场中气体间隙的伏安特性
汤逊理论中的三个系数
系数α:
一个电子经过1cm,由碰撞电离产生的 自由电子数
系数β:
一个正离子经过1cm,由碰撞电离产生 的自由电子数
系数γ:
一个正离子撞击阴极,逸出的自由电 子数
S
no
-
dx
+
n
x
x
dn n dx
dn dx
n

dn n



dx
ln n x ln C
空间电荷对原有电场的 影响
空间光电离的作用
1.空间电荷引起电场畸变
2.空间光电离
3.流注的形成与气体击穿
4.流注理论的气体放电过程
电子崩 流注
主放电
5.流注理论的要点 强调了空间电荷畸变电场的作用; 电离因素除电子的空间碰撞电离外还
考滤空间光电离(光子、短波光射线 引起) 自持放电条件是流注形成
(α过程)及正离子的阴极表面电离(γ
过程)
气隙击穿的必要条件是:自持放电
适用范围:短间隙、低气压 PS≤ 200mmHg • cm
放电外观:放电充满整个空间
一、流注放电理论
气体放电流注理论以实验为 基础,它考虑了高气压、长 气隙情况下不容忽视的若干 因素对气体放电的影响,主 要有以下两方面:

高电压第2讲气体放电理论(一)ppt课件

高电压第2讲气体放电理论(一)ppt课件
原子激励 原子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其电子跃迁到能量较高的 状态,所需能量称为激励能We ,原子处于激励态 激励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时,辐射出相应能量的光 子,光子(光辐射)的频率,h 普朗克常数
We =h
6
原子激励
原子处于激励态的平均寿命只有10-7~10-8秒 激励电位:Ue = We / e 几种气体和金属蒸汽的第一激励电位
带电粒子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运动达到某种 稳定状态 ,保持平均速度,即上述的带电质
点的驱引速度
vd =bE
b :迁移率
电子迁移率比离子迁移率大两个数量级
27
2、带电粒子的扩散
带电粒子的扩散是由于热运动造成,带电粒子 的扩散规律和气体的扩散规律相似 气体中带电粒子的扩散和气体状态有关,气体 压力越高或者温度越低,扩散过程也就越弱 电子的质量远小于离子,所以电子的热运动速 度很高,它在热运动中受到的碰撞也较少,因 此,电子的扩散过程比离子的要强得多
40
2、汤森德气体放电理论
汤森德(Townsend)放电理论 流注(Streamer)放电理论 这两种理论互相补充,可以说明广阔的S(为 气体的相对密度,以标准大气条件下的大气密度 为基准;S为气隙距离)范围内气体放电的现象
41
2、汤森德气体放电理论
过程(电子崩的形成 ) 过程 自持放电条件 过程和过程同时作用产生的电流 击穿电压、巴申定律 汤森德放电理论的适用范围
这样一代一代不断增加的 过程,会使电子数目迅速 增加,如同冰山上发生雪 崩一样,形成了电子崩
44
电子崩
45
过程
电离系数 定义:一个电子沿着电场方向行经1cm长度, 与气体分子发生碰撞所产生的自由电子数 即是一个电子在单位长度行程内新电离出的 电子数或正离子数

气体放电的物理过程1PPT课件

气体放电的物理过程1PPT课件
5
ed 1≥1
∵ e ad>>1
∴自持放电条件可写为: e ad ≥1
外加电场增 大到一定程 度,才能满 足自持放电 条件
不均匀电场中,各处的 a值不同,自持放电条件为:
d
(e
adx 0
1)
≥1
6
Townsend放电理论总结:
外界电离因子
阴极表面电离 气体空间电离
气体中的自由电子 在电场中加速 碰撞电离
1—主电子崩2—二次电子崩
24
24
3—流注
(3)主放电阶段: ——正流注向阴极推进
流注不断向阴极报进,且随 着流注接近阴极,其头部电 场越来越强,因而其发展也 越来越快
流注发展到阴极,间隙被导 电良好的等离子通道所贯通, 间隙的击穿完成,这个电压 就是击穿电压
25
25
正流注形成过程:(当外加电压不是很高时)
– λ大d小,γ远大于d,碰撞电离来不及发生 – 击穿电压似乎应不断上升,但实际上电压U上升到一定
程度后,场致发射(强场发射)将导致击穿,汤逊的碰撞 电离理论不再适用,击穿电压将不再增加
10
• pd过大时(气压高、距离大)汤逊理论无法解释:
– 放电外形:均匀连续,如辉光放电 具有分支的细通道(火花通道)
0 ns 3 ns 5 ns 7 ns
(a)电子空间分布
0 ns 3 ns 5 ns 7 ns
(b)电场空间分布
28
• 流注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
– 日本东京大学学者Ryo Ono采用ICCD相 机拍摄0.5 cm棒板间隙流注放电过程的放 电图像,为了便于比较,仿真计算也采用 Ryo Ono实验中相同的条件。
0.55
巴申曲线表明,改变极间距离d的同时,也相应改变气压p 而使pd的乘积不变,则极间距离不等的Ub却彼此相等;其次

气体放电的物理基础.ppt

气体放电的物理基础.ppt

2、电离 (1) 定义:如果外界加到原子上的能量足够大,使其电子得以跳出原子核 吸引力的作用范围而自由活动,而原来的中性原子或分子(中性粒子)变成 一带有正电荷的离子——正离子。 (2) 电离能:电离出一个自由电子所需的能量,叫做电离能Wi,为一个电 子的电量与一电位差的乘积,即
Wi eVi
e — 电子的电量, e=1.6×10-19C; Vi — 电离电位。
4
§3.1气体放电的物理基础
3) 介稳状态(亚稳状态): 在该状态下,已经跳到较外层轨道上的电子不能很快地返回原来的正常
轨道。 常常必须再由外界加进能量,使已处于较外层轨道上的电子跳到更外层
轨道上去,然后才能跳回正常轨道;或在第二次外界能量的作用下发生电离。 中性粒子处于介稳状态的时间可达10-4~10-2s甚至更长,因而它在中性粒
负离子,而氟原子及其化合物的分子对电子的亲合作用特别强。
氟原子及其化合物
负电性气体
18
§3.1气体放电的物理基础
复合的过程总是伴随着能量的释放。 表面复合下,释放出的能量多用以加热电极、金属或绝缘构的表 面; 空间复合下,释放出的能量常以光的形式向周围空间辐射,或者 一部分用以增加形成的中性粒子的速度。
2、扩散 电离气体中的带电粒子,由于热运动从浓度较高的区域向浓度较
低的周围气体中移动的现象。 扩散使电极间电离气体中带电粒子减少,从而其电离度下降。
等离子体:电离气体中正负带电粒子数相等。
19
20
2
§3.1气体放电的物理基础
一些气体和金属蒸汽的电离能和激励能
元素 碳C 氧H 氢O 氮N 氟F 铝 Al 银 Ag 铜 Cu 铁 Fe 钨W
电离能/eV 11.3 (24.4, 48, 65) 13.5(35, 55, 77) 13.54 14.55 (29.5, 47, 73) 17.4 (35, 63, 87, 114) 5.98 7.57 7.72 7.9 7.9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金属(阴极)的表面电离:
a、正离子碰撞阴极 正离子碰撞阴极时使电子逸出金属(传递的能量要大于逸
出功)。逸出的电子有一个和正离子结合成为原子,其余的成 为自由电子。因此正离子必须碰撞出一个以上电子时才能出现 自由电子。
b、光电效应 金属表面受到光的照射,当光子的能量大逸出功时,金属
表面放射出电子。
✓ 刷状放电:从电晕放电电极中伸出许多较明亮的细 放电通道;极不均匀场 ✓ 电弧放电:放电通道和电极的温度都很高,电流密 度大,电路有短路特征;电源功率大
3、非自持放电与自持放电
➢ 外施电压小于U0 时,间隙内电 流数值很小,间隙还未被击穿,这 时电流要依靠外电离因素来维持, 如果取消外电离因素,电流将消失。 这类放电称为非自持放电。
➢ 当电压达到U0 后,气体中发生 了强烈的电离,电流剧增,其中的 电离只靠电场的作用自行维持,不 再需要外电离因素。这种放电形式 称为自持放电。
电子崩具显圆锥形, 电子集中在崩头,尾部为 正离子
1、电子崩
正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阴极移动,当到达阴极附近时, 或者由于加强了阴极的场强,或者由于正离子撞击阴极表面 而使阴极表面发生电离,产生电子发射。新发射的电子从电 场中获得动能参与了气体中的碰撞电离,使得“雪崩”现象 加剧,并在去除外电离因素的情况下仍有后继电子,使得放 电得以自持。
如果原子获得的外加能量足够大,其电子将摆脱原子 核的约束而成为自由电子。
3、电离
原子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其电子受到激励摆脱 原子核的约束而成为自由电子,这一现象称为电离。
原子被分解成两种带电粒子—电子和正离子。 使电子电离出来所需的最小能量称为电离能。
电离形式:
1)碰撞电离
在电场作用下,电子被加速而获得动能。当电子 的动能满足如下条件时,将引起碰掩电离:
1. 电子平均自由行程
各种粒子在气体中运动 时不断地相互碰撞,任一粒 子 在 1cm 的 行 程 中 所 遭 遇 的 碰撞次数与气体分子的半径 和密度有关。
单位行程中的碰撞次数
的倒数 即为该粒子的平
均自由行程长度。
1. 电子平均自由行程
由气体动力学可知,电子平均自由行程长度:
kT
r 2P
r:气体分子半径
c、强场放射(冷放射) 当阴极附近所加外电场足够强时,使阴极放射出电子。
d、热电子放射 当阴极被加热到很高温度时,其中的电子获得巨大动能,
逸出金属。
4 、带电质点的复合
正离子和负离子或电子相遇,发生电荷的传递而互 相中和、还原为分子的过程称为复合过程。
在带电质点的复合过程会以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 产生光辐射。这种光辐射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成为导致 电离的因素(如流柱理论中二次电子崩的起因)。
为了定量分析气隙中气体放电过程,引入三个系数:
✓ 系数:
代表一个电子沿着电场方向行经1cm长度,平均发生的 碰撞电离次数;对应于起始电子形成电子崩的过程
✓ 系数:
代表一个正离子沿着电场方向行经1cm长度,平均发生 的碰撞电离次数;在引起电子剧增的同时,对应于造成 离子崩的过程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数:
表示折合到每个碰撞阴极表面的正离子,使阴极金属 表面平均释放出的自由电子数。描述了离子崩到达阴极 后,引起阴极发射二次电子的过程
2、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
研究气体放电的目的:
✓ 了解气体在高电压(强电场)作用下逐步由电介质 演变成导体的物理过程 ✓ 掌握气体介质的电气强度
✓ 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绝缘距离以及如何提高气体间 隙的击穿电压
✓ 了解气体击穿电压与电场分布、电压种类、气体状 态的关系
电气设备中常用气体作为绝缘介质,常用的气体介质: 空气、SF6及其混合气体
P :大气压力 T :气温 k :波尔兹曼常数
2、激励
原子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其电子从处在距原子核较近 的低能态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远的较高能态的轨道,这个过 程称为激励。
该原子称为激励状态的原子。高于正常状态的能级均 称为激励能级。
激励状态存在的时间很短(大致为10-8s),电子将自动 返回常态轨道上,这时产生激励时所吸收的外加能量将以 辐射能(光子)的形式放出。
二、气体放电过程的一般描述
1、电子崩
在外电离因素作用下,从阴极产生的第一个起始电子,从 电场获得一定动能后,会碰撞电离出一个第二代电子,这两 个电子作为新的第一代电子,又将电离出新的第二代电子, 这时空间已存在四个自由电子,这样一代一代不断增加的过 程,会使带电质点迅速增加,如同冰山上发生雪崩一样。这 一剧增的电子流称为电子崩。
1 2
meve2
Wi
me——电子的质量; ve——电子的速度; Wi——气体分子的电离能。
碰撞电离的形成与电场强度和平均自由行程的大小有关
2)光电离
当气体分子受到光辐射时,如光子能量满足下面 条件,将引起光电离,分解成电子和正离子:
h Wi
h — 普朗克常数 h=6.62×10-27尔格·秒。 v — 频率(光是频率不同的电磁辐射,也具有
电子崩中电子数目:
设一个电子从阴极行走x 距离产生的自由电子数为n,n 个 电子前进dx 产生的新电子数为:
dnnd,x或dndx
n
✓ 一个电子从阴极到阳极产生
的电子数N :
d
d
Ne0dxed
✓ 一个电子从阴极到阳极产生的正离子数为: ed 1
2、气体放电的主要形式
✓ 辉光放电:整个空间发光,电流密度小;低气压、 电源功率小;霓虹灯 ✓ 火花放电:有收细的发光放电通道、贯穿两极的断 续的明亮火花;大气压下、电源功率小 ✓ 电晕放电:紧贴尖电极周围有一层晕光;极不均匀 场
粒子性,称为光子)
导致气体光电离的光子可以由自然界(如空中的 紫外线、宇宙射线等)或人为照射(如紫外线、x 射 线等)提供,也可以由气体放电过程本身产生。
3)热电离
一切因气体热状态引起的电离过程称为热电离。 包括: ✓ 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动能增加引起的碰撞电离; ✓ 高温下高能热辐射光子引起的光电离。
气体放电过程:在电场作用下,气隙中带电粒子 的形成和运动过程。
问题的提出: 1、气隙中带电粒子是如何形成的? 2、气隙中的导电通道是如何形成的? 3、气隙中导电通道形成后是如何维持持续放电 的?
一、名词解释
1、电子平均自由行程 2、激励 3、电离 4、带电质点的复合
1. 电子平均自由行程
当气体中存在电场时,粒子进行热运动和沿电场 定向运动(如图2-4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