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推力与拉力

合集下载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城市化人口迁移地推拉理论前言城市化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地极其复杂多变地转化过程,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全面转型和变迁地过程.这不仅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并向城市集中地聚集过程,而且是城市在空间数量上地增多,在区域规模上地扩大, 在职能和设施上地完善, 是城市地经济关系、居民地生活方式以及人类地社会文明广泛向农村渗透地过程.发达国家地城市化水平目前已经超过 , 全世界已有地人口生活在城市里.社科院蓝皮书指出,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地比重将超过,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根据一般规律分析,世界城市化地速度取决于经济增长和发展、技术进步、总人口增长、大规模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以及人口从大城市向农村和小城镇移动等五种主要因素.一、城市化发展地代表性理论城市化发展理论历来是科学研究地热点,从区位理论、结构理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生态学派理论地理论演进,体现了人们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地不断深化.区位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结构理论包括刘易斯地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地二元经济模型、托达罗地劳动力迁移和产生发展模型、舒尔茨地农民学习模型、钱纳里·塞尔昆地就业结构转换理论;人口迁移论包括推拉理论、人口迁移转变假说、配第克拉克定理;非均衡增长论包括佩鲁地增长极理论、弗里德曼地中心边缘理论、缪尔达尔地循环累积论、赫希曼地非均衡增长理论;生态学派理论包括田园城市论、古典人类生态学论、有机疏散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论、山水城市论等.城市化以人为中心,人口迁是移城市化地关键与核心.在众多城市化理论中,人口迁移论对城市化中人口地变迁有着重要地现实指导意义.二、人口迁移地推拉理论推拉理论地起源可以追溯到世纪.最早对人口迁移进行研究地学者是英国地雷文斯坦().他在年地《人口迁移规律》一书中提出了七条人口迁移规律:.人口地迁移主要是短距离地,方向是朝工商业发达地城市地;.流动地人口首先迁居到城镇地周围地带,然后又迁居到城镇里面;.全国各地地流动都是相似地,即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每一次大地人口迁移也带来了作为补偿地反向流动;.长距离地流动基本上是向大城市地流动;.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相比,流动率要低得多;.女性流动率要高于男性.雷文斯坦地观点被认为是人口转移“推—拉”理论地渊源.系统地人口转移“推—拉”理论则是唐纳德·博格( . . ) 于世纪年代末明确提出地.其主要观点为: 从运动学地观点看,人口转移是两种不同方向地力相互作用地结果:一种是促使人口转移地力量,即有利于人口转移地正面积极因素;另一种是阻碍人口转移地力量,即不利于人口转移地负面消极因素.在人口迁出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地“推力”,把原居民推出其常居住地.产生推力地因素有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村劳动力过剩导致地失业与就业不足、较低地经济收入水平等.必须指出,在迁出地存在“推”人口转移地因素地同时,也存在“拉”人口地若干因素,如家人团聚地快乐、熟悉地社区环境、在出生和成长地长期形成地社交网络等.只不过比较起来,迁出地地“推”地力量比“拉”地力量大,占有主导地位.同样,在转入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地“拉”力把外地人口吸引过来.产生“拉”力地主要因素是:较多地就业机会、较高地工资收入、较好地生活水平、较好地受教育地机会、较完善地文化设施和交通条件、较好地气候环境等.与此同时,转入地也存在一些不利于人口转入地“推”地因素,如转移可能带来地家庭分离、陌生地生产生活环境、激烈地竞争、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综合起来,转入地地“拉”力比“推”力更大,占有主导地位.“推—拉”理论认为,从农村向城镇地转移可能是因为城镇有利地经济发展造成地,也可能是因为农村不利地经济发展而产生.正如世纪英国农民被圈地运动推向城镇一样,东印度农民迁往加尔各答,也主要是由于农村情况日益恶化,而不是加尔各答本身有特别多地就业机会.相反,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地迅速增长,如圣保罗和内罗毕,可能至少部分归因于城市对农民地“拉力”作用.后来美国学者李()发表了一篇名为“移民人口学之理论”地论文,文章在巴格内理论基础上,认为流出地和流入地实际上都既有拉力又有推力,同时又补充了第三个因素:中间障碍因素.中间障碍因素主要包括距离远近、物质障碍、语言文化地差异,以及移民本人对于以上这些因素地价值判断.人口流动是这三个因素综合作用地结果.三、推拉理论地现实意义“推—拉”理论是最为全面、更能解释关于人口城乡迁移特别是农民工向城市流动动因地理论.按照“推—拉”理论地观点,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工向城市流动地过程,简单地说,是市场机制自发地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地过程.不过,农民工本身既是理性地经济人,也是劳动力资源地物质承担者,农民工向城市流动,就是农民工同时作为理性地经济人和作为劳动力资源地双重身份在行业和地区间地自由流动,这既是农民工重新选择就业地过程,也是劳动力资源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地过程.农民工自身地价值选择和劳动力资源地逐利性决定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地方向和数量.从农民工个体来看,他地价值选择过程和流动就业过程是市场中同时存在着地推力和拉力共同作.。

城市化(7)

城市化(7)

下面是一个巧填数字游戏。参阅教材, 进行讨论,填写完成图表内的空格。 比一比谁做得最快最准?
选项:①逆城市化②人口增长微弱,再城市化 ③城镇数目迅速增加,城镇人口比例提高 ④出现郊区城市化;形成英格兰城市带
19世纪
现象
? 3
1950年来
20世纪
现象
? 1
近20年来
现象
? 4
? 2
阶段
时间 18世纪中叶
第三节 城市化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表现: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 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
2、阶段的特点 (1)初级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2)加速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 速度快,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3)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出现 逆城市化现象。
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英国 使————成为城市化 水平最高国家之一
出现一批规模巨大、职 能广泛的多样化城市
美国 ————城市化水平迅 速提高
逐渐成为世界城市化发 展的主流
工业革命导致大量人口向 工矿城市集中,工业化带 动城市化是近代城市发展 的重要特征。
住宅郊区化引发市区各类部门及 工业向郊区迁移,大都市中心区 衰落,人口减少,人口向更远的 乡村和小城镇,出现大城市带。
英国 美国 日本 巴西 印度 中国?
初级阶段
加速阶段
后期阶段
3、各国城市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请预测。
英国 美国 日本 巴西
印度
城市化发展 趋于缓慢
城市化发展 可能加快
第三节 城市化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3、不同国家城市化差异:
发达国家大都处于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 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初级阶段、中期加速 阶段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1)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1)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前言城市化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的极其复杂多变的转化过程,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全面转型和变迁的过程。

这不仅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并向城市集中的聚集过程,而且是城市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在区域规模上的扩大, 在职能和设施上的完善, 是城市的经济关系、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的社会文明广泛向农村渗透的过程。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目前已经超过70% , 全世界已有55% 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

社科院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50%,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50%。

根据一般规律分析,世界城市化的速度取决于经济增长和发展、技术进步、总人口增长、大规模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以及人口从大城市向农村和小城镇移动等五种主要因素。

一、城市化发展的代表性理论城市化发展理论历来是科学研究的热点,从区位理论、结构理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生态学派理论的理论演进,体现了人们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区位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结构理论包括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的二元经济模型、托达罗的劳动力迁移和产生发展模型、舒尔茨的农民学习模型、钱纳里·塞尔昆的就业结构转换理论;人口迁移论包括推-拉理论、人口迁移转变假说、配第-克拉克定理;非均衡增长论包括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边缘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生态学派理论包括田园城市论、古典人类生态学论、有机疏散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论、山水城市论等。

城市化以人为中心,人口迁是移城市化的关键与核心。

在众多城市化理论中,人口迁移论对城市化中人口的变迁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推拉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

最早对人口迁移进行研究的学者是英国的雷文斯坦(E.Ravenstien)。

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

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

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摘要】中国的城乡流动人口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影响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探讨了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原因。

推力方面,就业机会、收入水平、教育资源和社会保障制度是主要影响因素;拉力方面,家庭因素、社会关系、文化因素和政策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乡流动人口的迁徙特点在结论部分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建议,旨在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政策,促进城乡发展的协调和平衡。

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城乡流动人口现状及其对城乡发展的影响,为未来制定相应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乡流动人口、推力因素、拉力因素、就业机会、收入水平、教育资源、社会保障制度、家庭因素、社会关系、文化因素、政策因素、迁徙特点、城乡一体化、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日益频繁。

城乡流动人口是指在城乡之间不断流动的人口群体,他们通常是因为就业、生活等原因而选择迁徙。

这一群体的流动对中国的城乡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既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对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乡流动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涉及范围也越来越广。

而影响城乡流动人口流动的推力和拉力因素也日益复杂和多样化。

有必要对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更好地了解城乡流动人口的流动规律,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以探讨城乡流动人口迁徙的原因及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推力因素对城乡流动人口的影响,包括就业机会、收入水平、教育资源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对城乡人口流动的推动作用;2. 探讨拉力因素在城乡人口流动中的作用,包括家庭因素、社会关系、文化因素和政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3. 总结城乡流动人口的迁徙特点,了解城乡流动人口的规模、流向以及主要迁徙原因;4. 提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建议,探讨如何优化城乡人口流动政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同步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城市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同步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城市化
[探究 3] 在“环首都经济圈”的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 方面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提示:耕地减少,用地紧张。
[在归纳中理清] 一、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2.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
表现形式
环境质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 量下降 污染、辐射污染
2.阶段和特点
阶段
水平
城市化特点 发展速度
初期阶段 较低
__较__慢___
中期阶段 较高 推进很快,市区出现了很多城市化问题
后期阶段 高
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_停__滞_
3.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大都进入了城市化的 后期 阶段, 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 初期或中期 阶段。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_减__少__ 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1.表现废渣影响城市土地质量 出现城市“__热__岛__”现象 影响日照、风速和风向
[探究 1] 与 1985 年相比,2000 年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 城市发展发生的显著变化是什么?
提示:1985 年时,长江三角洲地区只有十几个大小城市, 到 2000 年,城市数量明显增加,特大城市数量由 1985 年的 2 个增加到 5 个。中小城市数量增加更多。
[探究 2] 镇江、无锡、杭州自 1985 年到 2000 年城市发 生了什么变化?
化空气等作用。但屋顶绿化不能起到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3.城市数量增加和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是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
4.下列关于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城市化是乡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
②城市化的标志是乡村人口占总人口中比重上升
③城市化的拉力是就业机会少

人教版 必修二 城市化 高三 复习 课件

人教版 必修二 城市化 高三 复习 课件

国家
城市化水平(%)

90

83

66

32 )
(2)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 A.人口出生率低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治理措施 治理环境污染; 合理布局大气 污染较重的企 业;实行集体 供暖;建立绿 化隔离带 建立污水处理 厂,实行污水 限量排放 及时清除,实 行分类回收、 利用
影响人们休 息、工作和 噪声大的工厂 交谈,甚至 远离城市布局, 影响人体健 建绿化隔离带 康
主要表 现
交通拥 挤,居 住条件 差 就业困 难,失 业人口 增多
城市化水平较 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 低,发展较慢 低水平时期
伦敦的城市扩展
大伦敦图示
伦敦的城市扩展
几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的差异
发达国家 城市化起步
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速度 其它特点
早 高 慢
发展中国家
晚 低 快
逆城市化
城市发展不合理
学案P75左上角表格
中国、印度、日本、德国城市化变化曲线图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噪声 污染
固体 垃圾 污染
中国城市化进程曲线
主要表现
原因
危害 使城市环境 质量日益下 降,危害人 们的健康 影响人体健 康和动植物 的繁殖 危害人体健 康和环境
城市居民燃烧煤炭 大气污 等燃料所排出的烟 尘;汽车、飞机、 染 火车等各类交通工 具排放出的尾气 城市工业废水、居 环境 水污染 民生活污水、城市 地面径流 质量 下降 固体废 工业生产发展、建 弃物污 设规模扩大、居民 染 消费水平提高 噪声污 交通运输、工业生 产、建筑施工和社 染 会活动

城市化的推动力是什么

城市化的推动力是什么

1.城市化的推动力是什么?(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4分)(2)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3分)(3)信息化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3分)2.学习型政府组织具有哪些特征?(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意愿,即组织的共同构想;(2分)(2)组织与各成员均善于学习;(2分)(3)组织结构扁平化;(1分)(4)组织具备极强的自我创造力;(2分)(5)弹性化的组织结构;(1分)(6)能够实现充分的自主管理。

(2分)3.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1)效益原则。

即应全面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3分)(2)市场调节与计划控制相结合。

土地利用规划主要目标之一在于充分开发土地的经济价值,严格受市场调节。

规划很大程度上应建立在市场基础之上、由市场引导,规划结果是适应这种引导的结果。

同时,土地利用涉及各方面利益,除经济目标外,还必须考虑社会和环境生态效益与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须由国家立法、政府方针、政策来控制完成。

(3分)(3)动态原则。

土地利用规划应随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旧有的规划在一定时间内有指导作用,但从长远看可能会成为有效利用土地的障碍。

(2分)(4)协调原则。

土地利用规划涉及许多复杂部门,牵动方方面面的利益,必须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才能保证顺利完成并有效贯彻实施。

(2分)4.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存在哪些问题?(1)城市存量土地供应失控;(3分)(2)协议出让,政府让利;(3分)(3)生地出让,效益粗放;(2分)(4)有地没人用,有人没地用;(2分)1.循环经济3R原则的内容是什么?(1)减量化原则,循环经济的第一法则是要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因此又叫减物质化;(4分)(2)再利用原则,循环经济第二个有效的方法是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使用人们所购买的东西;(3分)(3)资源化原则,循环经济的第三个原则是尽可能多的再生利用或资源化。

(3分)2.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4分)(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3分)(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

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

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

3.多元化主体推动的动力机制。政府、企业、农民以及城市居民等各种经济主体对城市化及郊区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其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单一的或以二元为主的城市化动力。
4.产业结构变迁演进型动力机制。农业发展给城市化提供基础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第三产业发展给城市化以后续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产生和推动力量;经济结构的优化演进为城市化的进程提供了持续动力。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产业向城市集聚以获得聚集效益;科技的进步,必然使城市的产业结构多样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城市空间格局的变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换,进而推动城市化;信息化促使市场体系演进,推动着城镇体系升级;信息化带来新型城市间劳动地域分工,参与全球城市体系竞争,发展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区成为城市化的一条途径。信息化在四个方面对城市化有促进性作用。
6. 要素推进型动力机制。从比较利益的角度, 强调区域要素在定了资源、劳动力、资本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主要受市场支配, 它们总是流向那些比较效益高的地区。
7. 教育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城市化与教育之间存在着良性的互动关系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教育也不能例外。同时, 城市化的外延表现为城市数目的增多、城市空间结构的扩张、城市人口数量的膨胀; 城市化的内涵则强调城市的经济效益和城市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关键在教育(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规则教育)。教育是农业劳动力提高素质步入现代城市生产活动的前提, 是农村人口打破传统生存和生活观念, 融入现代城市生活的基本要求。没有现代化的教育支撑的城市化是低质量的城市化, 是没有发展后劲的。教育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城市化的最终目标:人口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上。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1)第二节城镇化 (9)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16)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一、乡村的土地利用1.乡村: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农业用地(1)类型:农业用地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类型。

(2)分布: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3.乡村土地利用乡村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

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了简单的分化,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城镇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城镇的功能区(1)居住区:是城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功能区。

(2)商业区:多位于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

大城市的中心往往形成中央商务区(CBD)。

(3)工业区:多分布在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通常距离城镇中心较远,同时要考虑保护环境。

(4)其他功能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休闲区、生态区等。

3.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定义:各种功能区在空间的组合。

(2)案例香港⎩⎨⎧商业区:集中在维多利亚港两岸居住区:分布在商业区的外围工业区:远离商业区和住宅区沈阳⎩⎨⎧工业区:围绕交通线路呈扇状或块状分布在城 市的东西两侧居住区:集中在市中心及其外缘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1)经济因素——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①交通便捷程度②距离城镇中心远近(2)其他影响因素:政策、文化、环境等因素。

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是随着城镇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

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1.城镇功能分区≠城镇用地城镇功能分区和城镇用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商业用地不等同于商业区,商业用地是指商业活动占用的土地,而商业区中除了商业活动外,还有其他活动,即用地类型除了商业用地外,还有居住用地、交通用地等。

中国城市化背后隐藏危机及出路

中国城市化背后隐藏危机及出路

中国城市化背后隐藏的危机及出路摘要:中国城市化发展迅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城市化速度奇高的背后隐藏着深重的危机。

本文先后从中国城市化的推力、拉力、阻力和弹力等因素探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特点,并依据中国国情从生态、产业结构、户籍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市化;危机;动力机制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01一、中国城市化浪潮下隐藏的深刻危机中国城市化太过迅猛,它发轫于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短期带来的边际效益,又在国内经济体制下的突然溢出的瞬息性增量效应的双重刺激下而带来的超速增长,具有着内在比较突出和难以调和的矛盾。

所以要以中国国情为根据,分析中国加速城市化的推力、拉力、阻力和弹力等因素。

1.生态大危机中国人多地少,即使没有产业结构调整后产生的拉力,也有其内在固有的推力。

中国有接近十八亿亩耕地,而人口却有十四亿,这意味着每人只有一亩多的耕地。

显然,从土里刨金,具有着天然难以克制的瓶颈。

北京现代农业的典范大兴县内留名营村,从土地里价值产出平均到每个农业人口收入上只有一万多元。

所以,只有进城,才能寻找生存和发展的出路。

太多人滞留农村地区,必然要向大自然过度索取,结果使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

可以说,城市化进程实质上是一场生态逃难史,也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有效途径。

2.产业机构大危机中国城市化的契机,主要得益于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所带来多股米诺牌效应。

因此,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世界经济的走势和发展模式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首先,对外开放后,中国的产业结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占主导地位,并受着世界经济的强烈控制。

其次,城市化进程,其基础产业,农业基础地位依然薄弱,很难供给城市增长的足够资源。

再次受产业结构的影响,资产专用性规律的作用,劳动力结构中极其畸形,大多没有太多文化知识与城市文明要求类型的差距太大具有模糊身份特征的混合人群,既是连接城市与农村互动的纽带,也给城市健康发展带来威胁。

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

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
讨论部分发现,省际流动人口主要受到来自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双重影响。流 出地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机会、收入水平等,而流入地的影 响因素则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服务水平、户籍制度等。此外,政策因素也是 影响省际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对省际流动产生积 极影响。
结论
结论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中国的人口空间流动主要呈现出由农村向城市、由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由 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趋势。然而,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分布不 均等问题,导致人口流动存在诸多问题,如流动不充分、流动不平衡等。因此, 对中国人口空间流动格局与省际流动影响因素的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拉力因素
2、家庭团聚:许多流动人口选择进城务工是为了与家人团聚。城市较高的生 活水平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家庭团聚变得更加容易。
二、拉力因素
3、社会认同: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城市人口对于农村人口的态度逐渐改善。 流动人口在城市能够获得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也是拉力因素之一。
三、案例分析
三、案例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城乡人口的合理流动,推动中国经济 社会的持续发展。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空间流动日益频繁,省际流动也呈现出 不断增加的趋势。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对中国经济、社会和城市化发展产生了 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中国人口空间流动格局与省际流动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健康教育对于流 动人口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本次演示旨在探讨我国城乡流动人口健康教育现状及 其影响因素的差异性,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政策提供参考。

城市简答

城市简答
⑸多变量分析法
优点:每一类型包含的内容比传统的职能分类更综合、更丰富,涉及到广义的城市综合特征分类。
缺点:类别命名更困难,更抽象。
⑹新的动态
5、试评述克里斯塔勒和廖什景观中的中心地理论的异同。
相同点:均建立在假设的理想平原之土,都多得出市场区的最佳形式是六边形
不同点:①形式的中心地模式不同:克里斯塔勒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从最高级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的顺序开始,由上而下地建立起它的中心体系;廖什遵循“超额利润最低化”原则,从最低级货物的最小必需销售距离的顺序开始,由下至上建立起它的中心地体系。
活性。
6、试用生长极理论与核心-边缘理论解释某一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
㈠生长级理论
①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上的生长极。
缺点:任意性和主观性较大。
⑵统计描述方法
优点:用劳动力结构的资料为城市主导职能规定一个定量指标,比一般描述法前进一步。
缺点:没有脱离描述性分类范畴,不能反映城市职能的复杂性。
⑶统计分析方法
进步:分类建立在比较客观、统一的统计推导的方法论基础上。一个城市可以有几个主导职能,属于几个城市类,较能反映实际的城市职能状况;可以反映城市主导职能的专门程度。
1、如何用乡村-城市人口迁移过程中的“推-拉”假说解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人口城市化若从人口流动的角度进行分析,就是发生生在乡村系统和城市系统间的人口迁移。伯格等人从宏观上分析了影响人口迁移的经济原因,提出了著名的“推—拉”假说,认为人口迁移是其原住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高一强化提高班《地理》下学期辅导第二章讲义3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高一强化提高班《地理》下学期辅导第二章讲义3
高一强化提高班《地理》下学期辅导第二章讲义3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三、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1、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
■城市规模的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万人口
■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
■小城市—20万以下人口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相互之间距离越大;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相互距离越小。
1973年
1.15%
30.37%
1983年
4.92%
27.55%
1圳市的土地利用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城市化的概念
1、城市化含义: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城市化的内涵
3、推动城市化的推力与拉力
4、城市化水平的标志
1978年,每1000名中国人中有180人生活在城镇;
2008年,每1000名中国人中有456人生活在城镇;
今天,6.06亿中国人生活在655个城市和20000个建制镇,基本上是农民的后代,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产儿。
深圳市非农业用地和耕地面积的变化
非农业用地
(居住区、工矿用地交通用地)
耕地面积变化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
■城市规模与服务范围:
■城市的规模越大,服务功能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城市的规模越小,服务功能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知识小结
课标点3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具体要求
运用相关资料说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1949年,每1000名中国人中有112人生活在城镇;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讲 城市与城市化素 第39课时 城市化动力和进程教学案(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讲 城市与城市化素 第39课时 城市化动力和进程教学案(含解析)

【第39课时城市化动力和进程】之小船创作1.城市化的推力和拉力(1)城市化的拉力主要有:城市□01就业机会多、收入□02高、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等。

(2)城市化的推力主要有:农村人口增长快、压力大、□03收入低、生态环境恶化等。

2.城市化的进程(1)在图中填写城市化的进程。

(2)衡量城市化的标志有城市人口数量、□0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市用地规模等。

3.城市化的地区差异(1)图中柱状表示城市人口数量,□01A表示全世界,□02B 表示发达国家,□03C表示发展中国家。

(2)图中曲线表示城市化水平,□04D表示全世界,□05E表示发展中国家,□06F表示发达国家。

考点五十二城市化读东南亚十国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水平统计图,完成(1)~(2)题。

(1)由图示信息可以判断( )A.东南亚国家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B.新加坡和柬埔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泰国的人口城市化水平超前于经济发展D.东南亚各国经济、社会城市化基本同步发展(2)印度尼西亚城市化子系统间的差异反映出该国( )A.城市经济发展快,农村经济发展缓慢B.城市发展机会少,农村经济持续落后C.城市的推力作用小,农村拉力作用大D.人口、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1)柬埔寨城市化水平低于□0130%;泰国人口城市化水平□02低于社会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城市化水平;多数国家经济城市化水平与社会城市化水平保持一致。

(2)印度尼西亚人口城市化水平□03高于经济城市化水平和社会城市化水平。

(1)城市化水平以30%和70%为界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

(2)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04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快,说明城乡之间存在□05巨大差异。

答案(1)D (2)A1.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1)时间差异(2)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图示表达起步早(自工业革命开始) 晚(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2019·辽宁凌源3月抽测)日本都市圈建设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雏形阶段——加速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 工业化提供的就业机会吸引乡村富余劳动 力
• 高水平的生活方式吸引农村人口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
• 简单描述: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内涵,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工业化 是因,城市化是果。
• 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 1.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2.产业结构依次演进(轻工业-重工业-第三 产业) 3.规模化与专业化的充分发展 4.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为什么说农村与农业发展是城市 化的原始动力呢?
• 城市化初期,农村为城市提供原料。 • 伴随城市化水平提高,农村为城市提供劳
动力。
为什么说规模化与积聚共同构成 城市对企业的拉力?
• 市场规模大小决定市场投资。
• 积聚是企业或的外部规模经济效益的主要 途径。
为什么机会和文明共同构成城市 对居民的拉力?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2012013128 国贸一班 李齐超
课程框架
名词解释
•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 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以及他们 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
•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简单概括为农村推力和 城市拉力,以及他们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共 同作用力。 1.农村与农村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2.规模化和集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 3.较多的就业机会与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 对居民的拉力。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
• 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与推动 1.城市化将通过拉动市场扩张促进工业化进 程 2.加速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为工业现代 化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End
Thanks !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前言城市化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的极其复杂多变的转化过程,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全面转型和变迁的过程。

这不仅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并向城市集中的聚集过程,而且是城市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在区域农业人口, 规模上的扩大, 在职能和设施上的完善, 是城市的经济关系、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的社会文明广泛向农村渗透的过程。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目前已经超过70% , 全世界已有55% 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

社科院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50%,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50%。

根据一般规律分析,世界城市化的速度取决于经济增长和发展、技术进步、总人口增长、大规模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以及人口从大城市向农村和小城镇移动等五种主要因素。

一、城市化发展的代表性理论城市化发展理论历来是科学研究的热点,从区位理论、结构理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生态学派理论的理论演进,体现了人们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区位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结构-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理论包括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托达罗的劳动力迁移和产生发展模型、舒尔茨的农民学习模型、钱纳里?塞尔昆的就业结构转换理论;人口迁移论包括推-拉理论、人口迁移转变假说、配第-克拉克定理;非均衡增长论包括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边缘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生态学派理论包括田园城市论、古典人类生态学论、有机疏散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论、山水城市论等。

城市化以人为中心,人口迁是移城市化的关键与核心。

在众多城市化理论中,人口迁移论对城市化中人口的变迁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推拉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

最早对人口迁移进行研究的学者是英国的雷文斯坦(E.Ravenstien)。

他在1880年的《人口迁移规律》一书中提出了七条人口迁移规律:1.人口的迁移主要是短距离的,方向是朝工商业发达的城市的;2.流动的人口首先迁居到城镇的周围地带,然后又迁居到城镇里面;3.全国各地的流动都是相似的,即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4.每一次大的人口迁移也带来了作为补偿的反向流动;5.长距离的流动基本上是向大城市的流动;6.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相比,流动率要低得多;7.女性流动率要高于男性。

第三讲 城市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

第三讲    城市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

第三讲城市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一、城市的作用与形态1.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

2.城市的服务范围:城市本身、附近的小城镇、周围农村。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服务项目越齐全,服务质量越高,相间距离越远。

3.城市的地域形态集中式形成: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成团块状,易造成环境污染。

如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

优点:便于管理,节省投资,便于集中设置生活服务设施。

组团式形成:受河流、山脉、沟谷、农田的分隔。

如重庆。

缺点:在地域上缺乏完整性,用地分散,各片区之间联系不便,市政投资大。

条带式形成:受河流、山地、主要交通干线影响。

如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优点: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缺点: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一、二个方向,运距远。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

2.功能区影响功能区的因素(1)经济因素是功能分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其中土地租金的高低占主要地位。

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距离和交通便捷程度。

(2)历史因素、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对日后的功能区有深远影响。

(3)社会因素:收入高低、知名程度、种族或宗教。

3.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散。

扇形模式: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沿交通线呈扇形或锲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多核心模式:原有市中心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离中心的郊区出现了新的核心,这是今后城市发展的方向。

合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原则:能够使各功能区之间相互联系,又避免相互干扰,保证城市的各项活动正常、有序进行。

居民区与工业区:为方便职工的上下班,创设卫生、舒适和安宁的居住环境,两区间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局在居民区的下风向和河流下游地区,有适应的卫生防护林。

“推——拉”假说的验证

“推——拉”假说的验证

“推——拉”假说的验证“推——拉”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拉文斯坦的“迁移定律”。

E.G. Raven stein(1885, 1889)认为人们进行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并对人口迁移的机制、结构、空间特征规律分别进行了总结,提出著名的人口迁移七大定律。

Burge于1969年提出人口迁移的推拉模型。

1983年,赫伯尔第一次系统总结了“推拉”理论概念,他认为人口迁移是由一系列“力”引起的,一部分为推力,另一部分为拉力。

该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由于迁出地的推力或排斥力和迁入地的拉力或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Lee(1966)在其《迁移理论》一文中系统总结了“推力——拉力”理论。

他将影响迁移行为的因素概况为4个方面:(1)与迁入地有关的因素;(2)与迁出地有关的因素;(3)各种中间障碍;(4)个人因素。

然而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在如今城市化进程当中,伴随着大量的人口迁徙,而且主要是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致使城市间的人群流动量迅速增加。

为了验证推拉假说,证明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迁移确实是由于农村的推力与城市的拉力造成的,我对学校周边及红星菜市场附近一共12个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的城市外来人口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

下面将对调查结果进行详细的讨论分析并做出总结。

案例一被调查者:熊德春,男,48岁,已婚工作:卖水果家乡:湖南省益阳市龙光桥镇月心桥村来到城市的原因:1、城市经济较为发达,人口多,比较好做生意,也比较好找工作;2、城市的学校多,教学条件较好,能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离开家乡的原因:1、政府对农村经济的扶持政策不够完善;2、农村工作种类单一,收入低且不稳定;3、农村的教学条件、环境相对落后。

对目前工作与生活现状的满意程度:满意今后的打算:希望通过努力工作能让自己的收入高点案例二被调查者:王菊香,女,42岁,已婚工作:从事餐饮业工作家乡:湖南省津市市保河堤镇大山村来到城市的原因:城市里有亲戚,来城市发展可以有个照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习过人口迁移的原因,明确了城市化的概念,为推拉力理论的学习做了一定的铺垫。
2.能力基础:学生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材料分析能力。但对于地理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还不强,还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
3.情感倾向:该部分内容生活性较强,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可利用学生的兴趣有效教学。
4.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强课堂实效;
5.多结合版图板画,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更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6.对学生知识水平和课堂知识实际掌握情况不够了解。
二、教材分析
1.承上启下:本节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第一框题内容。主要讲解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该部分内容是人口迁移的拓展和延伸,同时也是城市化过程和进展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的重要理论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生活性强:课本对于该部分的呈现用了一段文字叙述和驱动力示意图,但其中涵盖的内容却十分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且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帮助学习,具有很强的生活性。
六、教法与学法设计
1.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2.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等。
七、教具
课件、多媒体、教材等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具体的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探究新知
1、自主固知识点。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回顾课堂知识,做好笔记。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说出驱动城市化的推力和拉力分别有哪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案例、资料分析,总结概括推力和拉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精神,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对家乡的情感认同。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明确城市化的推力与拉力有哪些;
教学难点:能够利用资料分析具体的推力和拉力。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加深印象。
课后任务
教师布置课后任务: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1.新课导入要创新、有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拓展学生思维。
3.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多开展探究活动,在活动探究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重适时评价。注重培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题名称
城市化的推力与拉力
设计者
08号选手
教材版本
人教版.必修二
章节
选自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三节《城市化》
课时
10分钟
授课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一、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
课程标准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有关过程和特点。
课程标准解读:城市化的过程主要是由时间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的变化,学习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的重心是怎样逐渐向城市移动的。因为是个历史进程,学生从日常的生活经验中很难感受到城市化过程,所以本条标准要求学生会运用资料进行概括。为了实现本条标准,建议教师的教学也从运用实际资料入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