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字母表示数教学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案例
一、背景介绍:
《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们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七年级孩子来说,本课内容较为抽象与枯燥,教学有一定难度。我认真思考了课程标准中关于字母表示数部分的目标要求,注意到在原有知识技能的掌握应用要求上,怎样“注重、强调让学生充分体验和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十分重要。所以我设计了试图让学生充分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的教学环节,力求使教学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传递。
二、案例描述:
(一)创设情境引入。
1、生活中常常用字母的缩写表示一些特定的标志,如:KFC是肯德基的标志。(请学生说说收集的例子UFO、TNT、NIKE、P、FBI、CCTV等)
2、生活中用字母(组合)来表示特定的含义,这样既简单又明了,在我们的数学中还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二)例1教学
1、谈话。要想知道刘老师的年龄,先请个同学说说你今年几岁啦如:14岁,
2、反馈后说:如果刘老师比同学大10岁,那老师今年几岁说说你的想法反馈后继续问,并板书。
(板书)老师今年比xx同学大10岁
当同学岁数刘老师的岁数
1岁 1+()
2岁 2+()
3岁 3+()
…………
师:如果这样写下去,要写的算式会很多。想一想,能不能只用一个式子就简明地表示出任意一年你和老师年龄之间的关系
①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同学与老师年龄之间的关系教师巡视
生1:X+10 ;生2:M+10 ;生3:()+10 ……
②学生在说自己的式子后,让他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质疑:为什么是用这个式子表示)
③1+10 2+10 3+10与X+10 M+10 比较有什么优缺点,说出你的理由
④教师小结:看来这字母表示数真好,即简单又明确。板书:用字母表示数。
A表示什么(同学的年龄)A+10表示什么(刘老师的年龄),还表示什么(老师和同学年龄之间的关系)……
三、案例分析:
1、课的一开始,我试图用生活中的大量含有字母的例子引入下面的课题。如NBA、CCTV、KFC……但从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似乎效果不是很理想。我课后反思、总结,发现这些例子虽然在表面上联系了生活,但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数学元素与内涵,没有为下面的学习作好知识上的联系。我思考能不能就此改一改,一开始直接进入例题,从“老师比同学的岁数大10岁”入手,让学生思考在不同年份中,自己的岁数与老师岁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在轻松的氛围中,也体会到了其中的问题:怎么表示任何一年老师与同学的关系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生1:X+10表示老师的岁数;生2:()+10表示老师的岁数;生3:A+10表示老师的岁数……直接将“X”“A”与数学联系起来,也许更合适一些,引导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理解更深刻些。
2、字母简写的过程,知识点较多。很多地方并没有开展探究的价值。在教学时我采用“自学”+“讲授”方式,因为有些数学概念,是约定俗成的,是前人所规定的,我们没有必要去深究,就如同我们可以用手机来打电话,就不必去深究手机的工作原理。部分知识点以老师讲授为主还是必要的,让学生通过有意义的接受来巩固认知,节约了教学的时间资源,优化了教学过程目标。
3、本节课,我给学生提供了多次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机会。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有合作讨论的交流。新课标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对学生来说,在新课的开展中,运用他们所熟悉的身边的人或事,如,老师的年龄、自己的年龄,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学生因感兴趣而易于了解接受。同时,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想法,相互的讨论,发展了思维,增强创新意识。
四、案例体会:教学的本质在于思考的充分自由,《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景,制造出学生新的求知需要与原有思维结构之间的“矛盾冲突”,刺激其感官,激发其情感,诱发其求知欲,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从情景中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成为数学的“乐学者”非常重要。心理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的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创设情景其实就是设法触及学生的情绪,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数学课上精心创设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本课的情景创设出发点无可厚非,但显然画蛇添足,事倍而功半。究其原因,UFO、TNT、NIKE、FBI、CCTV等等这些看似有效的情景,由于缺少与实际的数学元素与内涵的关联,而显得苍白无力。一个有效的情景它的最终目标就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如果脱离这一点,那么它就不能成为有效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