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重整河山待后生》

合集下载

重整河山待后生-湘文艺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重整河山待后生-湘文艺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重整河山待后生-湘文艺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重整河山待后生》的演唱技巧;2.增强学生的唱歌表现力,在演唱时更好地表现歌曲情感;3.培养学生对于家乡文化的了解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介绍《重整河山待后生》是一首由陈歌辛谱曲,苏锦年填词的红色歌曲。

是一首描绘了当代新时代的青年风采和创造力的歌曲,在全国和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并深受人们喜爱。

2. 歌曲演唱1.唱法技巧:本曲快板快速诵唱,注意整齐有力、节奏分明,音高要准确,气息要充足。

2.情感表现:在演唱时要注意表现出歌曲所传递的情感,包括对于家乡文化的自豪和对于新时代的热爱。

3. 文化讲解通过对于歌曲内容的解析和对于家乡文化的介绍,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家乡和文化。

例如:1.岳阳楼:岳阳楼始建于三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岳阳楼因《滕王阁序》而名扬天下,被誉为“国之楼阁”。

歌曲中有多处提到岳阳楼,正是因为岳阳楼是湖南的一座古迹,与湖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创新精神:歌曲中提到“开创新方向,立新奇志向”。

这体现了新时代的青年追求创新的精神和态度,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攀高峰的精神面貌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1.音乐游戏(争分夺秒):在教室中设置一些障碍物,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先选出一个代表,代表要穿过障碍物回到自己的小组,在时间内回到小组的学生获胜。

2.制作道具:老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道具,如尺子、铃铛等,让学生制作自己的乐器,以增加学生的兴趣。

2. 歌曲演唱1.逐句讲解歌词:老师逐句讲解歌曲,讲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并提醒学生在演唱时需要注意的情感表现。

2.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别演唱歌曲,并传授一些歌曲演唱的技巧,如气息掌握、发声技巧等。

3.整体演唱:将小组学生集合在一起,进行整体演唱,并指导学生如何在演唱中更好地表现情感。

3. 文化讲解1.家乡介绍: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家乡的基本情况,如文化、历史和人文风情等,并让学生介绍自己对于家乡的看法和想法。

初中音乐人教版九上第三单元《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初中音乐人教版九上第三单元《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曲艺音乐,并对曲艺音乐产生兴趣,从而热爱上中华民族艺术。

2.通过学唱和欣赏,了解曲艺音乐的伴奏乐器、表现形式,能分辨几种不同曲艺音乐的类别。

2学情分析
通过预习,初步了解曲艺音乐。

3重点难点
1.唱歌:《前门情思——大碗茶》
2.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
3.欣赏:《蝶恋花·答李淑一》
4.欣赏:《布谷鸟儿咕咕叫》 4.选听:《有话好好说》
5.选听:《武松打虎》
4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我是歌手中有一位歌王是哪位?
教师:歌王不仅仅是给观众亮出好嗓子,唱出动听的歌,更应该传承音乐的文化,韩磊在他的歌曲里有给大家带来过蒙古神秘悠扬的呼麦、胡笳朝尔,印度具有异域风情西塔尔琴声,古老优美的学堂乐歌,还有一件在秦朝就诞生有着悠久历史,演奏难度非常高的乐器。

欣赏三弦演奏《前门情思大碗茶》过门,介绍乐器。

(二)《前门情思大碗茶》
教师:听过门,认为是什么地域的音乐?
这首歌曲带有浓郁的京味,是因为它的旋律吸收了北京曲艺音乐的元素,伴奏也运用了三弦、琵琶等乐器。

教师:完整欣赏作品,歌曲在音乐上有什么特点。

1.每句后都有个小过门;
2.大量装饰音;
3.弱起小节较多。

音乐活动:带节奏朗读歌词,注意儿话音、节奏准确性和清楚演绎出弱起小节。

带入旋律,并强调装饰音的使用。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重整河山待后生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重整河山待后生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重整河山待后生一、教学内容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第20章“重整河山待后生”。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的背景和意义,能够用恰当的情感演唱这首歌曲。

2. 学生能够了解这首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能够用正确的节奏和音准演唱。

3. 学生能够理解这首歌曲所传达的爱国情怀,能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1. 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的背景和意义。

2. 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

3. 歌曲所传达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难点1. 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 歌曲的情感表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2. 学习歌曲:通过分析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3. 情感表达:通过引导,让学生理解歌曲所传达的爱国情怀,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4. 总结:通过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加深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评价二、核心素养目标1.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 通过学习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素养。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 重点: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的背景和意义。

- 解决办法:通过介绍歌曲的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 难点: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 解决办法: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熟悉歌曲的节奏和音准,同时提供辅助工具,如节拍器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3. 重点:歌曲的情感表达。

- 解决办法:通过引导,让学生理解歌曲所传达的爱国情怀,并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4. 难点: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

- 解决办法:通过分析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引导学生正确演唱,同时提供辅助工具,如乐谱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

初中音乐重整河山教案

初中音乐重整河山教案

初中音乐重整河山教案年级:八年级教材:《重整河山待后生》是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说唱音乐》的一首歌曲。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说唱音乐的基本特点,感受《重整河山待后生》的艺术魅力。

2. 学会演唱《重整河山待后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1. 说唱音乐的基本特点。

2. 演唱《重整河山待后生》。

教学难点:1. 说唱音乐的演唱技巧。

2. 理解《重整河山待后生》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教学准备:1. 教材:《重整河山待后生》。

2. 音响设备:播放《重整河山待后生》的音频文件。

3. 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重整河山待后生》的音频文件,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2.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歌曲的主题是什么?二、说唱音乐的基本特点(10分钟)1. 教师介绍说唱音乐的基本特点,如演唱技巧、音乐结构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体会说唱音乐的演唱技巧。

三、深入学习《重整河山待后生》(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重整河山待后生》的旋律、歌词和历史背景。

2.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掌握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四、小组合作演唱(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说唱音乐进行合作演唱。

2. 教师巡回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让学生谈谈对说唱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3. 教师推荐一些说唱音乐的优秀作品,让学生课后欣赏和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重整河山待后生》,使学生了解了说唱音乐的基本特点,掌握了演唱技巧,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同时,教师还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初中音乐《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设计

《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从教材内容来看,本课围绕我国多民族艺术中的说唱艺术展开,为的是学生能从中汲取独特的艺术营养,认识民间艺术的审美特性,体会艺术与生活的联系,丰富生活情趣。

(二)教材内容: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说唱艺术形式及其特色,并让学生尝试表演。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说唱艺术产生的生活背景和社会意义,了解说唱艺术的主要种类、表演形式和艺术特色,认识说唱艺术的美学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随着时尚艺术的影响,今天的青少年已对说唱艺术比较陌生,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产生兴趣,真正认识到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这将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法分析:方法选择:欣赏、讲述、讨论。

原则体现:在学生欣赏说唱形式的同时,展开竞赛,活跃课堂气氛,做到人人参与,突出体现主体性与主动性。

教学过程1、课前先布置学生准备一些曲艺作品的资料,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因为学生寻找资料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学习,这样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学习。

2、导入:欣赏西河大鼓《绕口令》(先说说绕口令的艺术特点,说完后可以再提一提:绕口令做为说唱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如今日益为我们所不了解,现在我们只能在相声中偶尔听到,其实绕口令和现代流行音乐给合也能产生出美丽的火花,如SHE的《中国话》)3、欣赏《中国话》(听完后小节,希望学生不要忘记传统的东西)4、欣赏:大鼓书《单刀会》(它代表了北方大鼓的艺术特色,其中的唱词在写景方面非常精彩,反映了民俗艺术中的文化内涵)和北京琴书《东坡与小妹》(它代表了南北方都有的琴书艺术,其中苏东坡与苏小妹各写的对联很有趣味,反映了民间艺术的幽默与智慧):欣赏完后让学生来说说这些作品和我们现代的音乐有哪些不同之处?(可从多方面说起,从内容、词语、曲调、吐字发音等方面找出其特点来,进而认识曲艺的艺术特点)5、学生说完,教师总结曲艺的特点:曲艺是中国特有的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

据建国后的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三百多个曲种,包括大鼓、弹词、道情、快板、走唱、双簧以及大家非常熟悉和喜爱的相声等。

重整河山待后生的意思

重整河山待后生的意思

重整河山待后生
重整河山待后生的意思是:面对国仇家恨我只能唯死以报,复兴国家就要看后来的年轻人了。

出自电视剧《四世同堂》主题曲的歌名,歌曲原唱是骆玉笙,词作者是林汝为,作曲为雷振邦、雷蕾、温中甲。

《重整河山待后生》的简谱旋律是采用京韵大鼓的音调素材写成的。

《重整河山待后生》的创作背景简介:
1984年,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正在紧张地拍摄、制作当中,该剧的总导演林汝为请雷振邦担任《四世同堂》的音乐总策划,负责这部电视剧中所有音乐的创作。

于是,雷振邦便指导中央歌剧舞剧院的温中甲和刚刚从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的女儿雷蕾一起创作《四世同堂》的音乐。

这时候雷先生提出,《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的经典作品之一,最好是选择最具老北京韵味的曲调,而京韵大鼓的韵律恰恰最接近这一表现形式,而且通俗、自然,易于被百姓接受。

于是他们决定以汲取京韵大鼓中的韵律精华作为主题曲的基本曲调。

确定了这一创作思路后,雷蕾很快便完成了主题歌的初稿,并得到了剧组创作人员的首肯。

音乐人教九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重整河山待后生》简介

音乐人教九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重整河山待后生》简介

word资料可编辑
《重整河山待后生》简介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1985年)的主题歌,其旋律是采用京韵大鼓的音调素材写成的;这部作品通过众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现了抗战八年来沦陷区广大人民血与泪交织的生活画面,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血腥统治、汉奸的卑鄙下流的嘴脸,描述了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民族灾难,反映了在这一历史时期人民大众逐渐觉醒的过程和顽强不屈、奋起抗日的精神;其旋律激愤、高亢、悲壮,节奏自由;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人民的苦难,歌颂了中国人民为雪国耻不怕流血牺牲、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学习参考。

重整河山待后生-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重整河山待后生-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重整河山待后生-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重整河山待后生”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理解并掌握这首歌曲的基本乐理知识与演唱技巧。

•能够正确地演唱和表达出这首歌曲的情感和意义。

1.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应该能够:•认识到音乐艺术与时代、政治、文化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了解音乐与社会的关系。

•提高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音乐审美与音乐表演能力。

1.3 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感受到这首歌曲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

•帮助学生理解国家发展进程中的艰辛与辉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二、教学内容2.1 乐曲背景《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于1953年出版的军民合唱曲,作词者为谢冰莹,作曲者为张铁夫。

该曲歌颂了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伟大胜利,“重整河山待后生,人世沧桑史纵横”。

2.2 乐曲分析歌曲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是男声合唱,以2/4拍进行,以青年军男生为代表,唱出了革命至上、信仰之重的精神和革命逆境之中,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第二部分是混合合唱,以4/4拍进行,表达了全民族复兴的必须性和不可阻挡的前进势能。

2.3 歌曲学习方法•先了解歌曲的整体结构以及每一部分的情感表达。

•从每个声部开始分别唱练。

•然后将几个声部组合到一起分别唱练。

•最后再将所有声部合起来练习。

三、教学步骤3.1 预习活动•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对乐曲进行初步听辨。

3.2 教学过程3.2.1 第一部分•由指挥员带领男声学生分声部进行各自的声部练习。

•分别练习每个声部的旋律,注意音准、节奏、力度等方面的问题。

•带领男声学生全部合唱,注意调整音量和音色,切换乐句时把握好节奏。

3.2.2 第二部分•由指挥员带领全体学生开始训练混合合唱部分。

•先训练各个声部的旋律,然后逐渐合并声部,形成整体的和声效果。

•发扬个性,唱出深情表达后面混声合唱时的精气神。

3.3 巩固训练•将两个部分合并,进行整体的练习和调试,保证音乐的完整性。

音乐学科教学设计《重整河山待后生》

音乐学科教学设计《重整河山待后生》

音乐学科教学设计:《重整河山待后生》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及学唱歌曲,激发了解和学习曲艺音乐的兴趣。

关注民族曲艺艺术,树立民族荣誉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和演唱,感受、体会和理解曲艺艺术的韵味。

【知识与技能】欣赏南北不同的曲艺艺术,并了解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奏乐器与唱腔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启发学生对曲艺音乐的兴趣;通过听唱、模唱学会京韵大鼓的唱腔。

【难点】感受、体验和理解音乐作品;在演唱中掌握曲艺音乐的韵味。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鼓、檀板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说演弹唱》老师设置问题:这首歌曲主要讲的是我国传统艺术曲艺艺术,曲艺艺术博大精深,同学们都了解曲艺艺术有哪些曲种吗?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至今活在中国民间的各族曲艺曲种约有400个左右。

如苏州弹词、京韵大鼓、四川清音等。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曲艺艺术的殿堂,聆听值得我们骄傲的曲子。

(二)新课教学1.欣赏苏州弹词《蝶恋一·答李淑一》(1)了解苏州弹词①初次欣赏苏州弹词《蝶恋一·答李淑一》视频,了解歌曲伴奏乐器和唱腔老师设置问题:乐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乐曲中都有哪些伴奏乐器?唱腔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总结:苏州弹词的表演通常以说为主,说中夹唱。

唱时多用三弦或琵琶伴奏,曲艺唱腔旋律细腻优美、清丽委婉,“依字行腔”仍是最重要的,例如:“九”字,接普通话是第三声而按苏州话则是第四声(去声),同样“酒”字,苏州读去声。

②感受乐曲的语言老师设置问题:歌曲中的语言和我们平时说话有什么不同呢?(播放视频音乐)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讲解:苏州弹词简称“弹词”,发源于江苏苏州,盛行于江、浙、沪的长江三角洲一带,是一种散韵文体结合,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的汉族说唱艺术,使用语言为苏州方言,苏州弹词曲调虽比较柔美婉转,但也不乏高亢和激扬。

(2)再次聆听歌曲,体会《蝶恋一·答李淑一》情绪老师设置问题:乐曲分为四段,同学们分组讨论四段每一段的内容是什么?(播放音乐) 学生讨论回答。

《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有感---音乐习惯养成教育—教学研究

《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有感---音乐习惯养成教育—教学研究

《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有感---音乐习惯养成教育【背景简介】在音乐欣赏课上,音乐教师经常抱怨音乐欣赏课很难上,音乐教师也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音乐欣赏怎么教?”,“为什么学生总是在欣赏音乐时表现出一付茫然的表情,要不然就是坐立不安,漫不经心?”。

音乐欣赏难道真的是如此今人生厌?同样都是“听”,“音乐欣赏”确实比“听音乐”需要更高层次的心理活动,但是这并不表示非要音乐专家才有“欣赏音乐”的能力。

课堂上,录音机里播放着音乐家的名作,有的学生一动不动,非常遵守纪律,但两眼空洞迷茫;有的同学趴在桌上睡着;有的同学聊天说话;更有甚者,看课外书籍,做语数作业;音乐对他们一点吸引力都没有。

“用心聆听,感受音乐”更无从谈起。

【案例描述】在人教版的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的教学内容占很大的比重,欣赏的题材很多,民乐、戏曲、古曲、歌剧、舞剧、影视音乐、音乐童话等等,如此丰盛的音乐“盛宴”,学生却无法细嚼慢咽,直至消化,大多数学生在听过之后,没有在心中留下任何痕迹,更不可能达到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为了让孩子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实现心理上的愉悦和净化。

学生心目中的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而已,欣赏课就是随便听听了事。

有一次曲艺欣赏这个单元中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时,我按照音乐欣赏课的一般流程,即介绍作品背景、音乐体裁、演唱者、歌词大意、听赏音乐、简单学唱等,在作品介绍环节用了半节课后,学生开始听赏音乐,在听了一遍后,我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一位男生这样说道:“老师,这首歌太土了,旋律一点也不好听,锣呀、鼓呀,敲得吵死了,反正音乐课欣赏的音乐都没什么好听的。

”当他发言完毕,班上就骚动起来了,大多数同学连声附和,感同身受,我一时无语,发脾气强迫学生按照我的思路听,那就失去了音乐欣赏教学的意义了,我赞赏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更赞赏他敢于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

“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音乐欣赏更是如此,不可能以程式化、结论性的标准来要求评判学生的审美体验,教师习惯于在欣赏完一部作品后作一番总结性的表述,认定某一种结果,并要求学生认同,这其实是否定了众多学生的审美个性。

欣赏 《智斗》 《重整河山待后生》-沪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欣赏 《智斗》 《重整河山待后生》-沪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欣赏《智斗》《重整河山待后生》-沪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课程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智斗》和《重整河山待后生》这两首歌曲的意义和形式;2.学习并演唱这两首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3.探究这两首歌曲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关系,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课程内容2.1 《智斗》1.演唱全曲:老师先演唱一遍全曲,由学生跟读;2.分析歌曲: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意义和形式,包括:–歌曲的主题和情感;–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和声;–歌曲中使用的音乐元素,如重复、变奏、对位等;–歌曲的总体结构;3.合唱练习:老师和学生一起练习歌曲,注意节奏、准确性和情感表达。

2.2 《重整河山待后生》1.演唱全曲:老师先演唱一遍全曲,由学生跟读;2.分析歌曲: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意义和形式,包括:–歌曲的主题和情感;–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和声;–歌曲中使用的音乐元素,如重复、变奏、对位等;–歌曲的总体结构;3.合唱练习:老师和学生一起练习歌曲,注意节奏、准确性和情感表达。

2.3 探究和谐社会的概念通过学习这两首歌曲,引导学生了解和谐社会的概念和内涵,包括:•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指标;•和谐社会的推进模式和路径;•和谐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1.演唱法:通过老师的示范和引导,带领学生学唱这两首歌曲,注意节奏、准确性和情感表达;2.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歌曲的意义和形式,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3.探究法:通过讨论和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探究和谐社会的概念和内涵,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课时安排本节课的教学时间为2个课时,具体安排如下:时间内容第1课时介绍课程目标,演唱《智斗》第2课时演唱《重整河山待后生》,探究和谐社会的概念五、教学评估为了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可采用以下评估方法:1.视听评估:老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演唱和表现,评估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2.知识问答:老师提出一些关于歌曲和和谐社会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评估他们的知识掌握和理解能力;3.作业评估:布置一些练习题和思考题,让学生自主完成,评估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设计教后反思

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设计教后反思

《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设计教后反思《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设计教后反思海口滨海九小曾翠珏一、教学目标:一、认知能力培育目标聆听京韵大鼓代表曲目,初步了解我国说唱音乐的历史进展、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

二、实践能力培育目标通过聆听与赏析,对照《重整河山待后生》与传统京韵大鼓演唱形式的特点,加深对音乐高亢、悲壮情绪的体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目标通过赏析,感受和体验唱段中所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慢慢加深对我国的说唱音乐的爱好的培育。

二、教学重难点:一、初步了解我国说唱音乐的历史进展、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

二、通过聆听与赏析音乐,对照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特点的不同,加深对说唱音乐的体验与感知。

三、教材分析:《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曲,林汝为词,雷振邦、温中甲、雷蕾曲。

电视持续剧《四世同堂》是依照闻名作家老舍的同名小说《四世同堂》改编而成。

它再现了老舍笔下中国人民在日本入侵者铁蹄下饱受欺凌和苦难生活情境与奋起抗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同时生动地刻画了旧北京某一家四代人的不同生活侧面。

曲作者从该剧特定的地域和时期动身,选用了京韵大鼓中苍凉、悲壮的曲牌为要紧素材,谱写出激奋人心的旋律,成功地表现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民族气概。

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剧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苗族人。

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

新中国成立后,曾历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作协主席等职。

一生高作丰厚,代表作有《骆驼祥子》、《龙须沟》、《茶社》、《四世同堂》等。

四、教学进程:一、导入:第一问大伙儿一个问题:大伙儿喜爱看中央戏曲频道的《曲苑杂谈》吗?你还记得片头音乐吗?(师演唱)“相声、小品、魔术、杂技,评书、笑话,说唱艺术,东西南北中,君请看:曲苑杂坛。

”听完后请学生回答:你明白这是哪一种艺术形式吗?生回答后师小结:是说唱艺术,又称曲艺音乐,今天咱们将步入说唱天地,去领略中国说唱艺术的无穷魅力。

高中音乐花城版公开课教案重整河山待后生(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主题歌)

高中音乐花城版公开课教案重整河山待后生(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主题歌)

《影视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说明:
1)教学内容:音乐鉴赏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花城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音乐与社会--大众音乐
5)学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本课的影视音乐,从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与审美的享受。

2、在欣赏影视音乐的过程中,能了解什么是影视音乐、主题音乐、
主题歌、插曲;能哼出或唱出你喜欢的电影主题音乐(主题歌)。

3、能了解影视音乐的作用,尝试选择恰当的形式参与影视音乐的
体验。

激发学生对电影音乐的进一步关注。

教学重点:
1、理解《重整河山待后生》的音乐特点
2、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1、理解《重整河山待后生》的音乐特点。

2、掌握京韵大鼓的基本伴奏型。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选编了《影视音乐》,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影视音乐”这一音乐的姊妹艺术中感受和了解音乐的魅力以及影视音乐的作用与特点。

2、根据对教材的分析,运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积极思考、参与音乐。

教法:聆听为主、视听结合、演唱感受、讨论分析,积极参与体验、运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九年级音乐下册 第3单元《曲苑奇葩》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设计2 湘教版(2021-2022学年)

九年级音乐下册 第3单元《曲苑奇葩》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设计2 湘教版(2021-2022学年)

重整河山待后生1教学目标1.有兴趣的聆听京韵大鼓《重整山河待后生》,体会曲艺艺术的魅力;2.通过聆听和联系,能体验曲艺演唱的吐字和发音;3.理解京韵大鼓的概念和意义,投身到曲艺艺术的模仿学习中。

2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喜欢音乐,音乐素质较好,在歌唱方面较突出,但偏爱流行音乐,要习唱曲艺,需要正确引导。

九年级这几个班的学生相对来说上课较认真,学习主动较教高,学习兴趣较浓,经过前两年对音乐的基础学习,对上课环节、演唱发音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学期要继续加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京韵大鼓,欣赏戏曲片段,体会曲艺艺术的魅力教学难点:体验曲艺演唱的吐字和发音.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播放《曲苑杂坛》的片尾曲,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教师设问:这段音乐和我们平时听到的音乐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回答:教师唱:“相声、小品、魔术、杂技,评书、笑话,说唱艺术,东西南北中,君请看:曲苑杂坛。

”问:“你知道这是哪种艺术形式吗?"学生回答:教师这种艺术形式叫做说唱艺术,又称曲艺音乐,今天我们将步入说唱天地,去领略中国曲艺的无穷魅力。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一、曲艺音乐的定义:曲艺又称说唱,是说(说白)、唱(唱腔)、表(表演动作)三位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

曲艺音乐是曲艺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

包括唱腔和器乐两个部分,其主要特征是:(1)音乐与语言的完美结合.(2)说唱相间、叙事与代言相结合。

(3)伴奏乐器简便。

(4)富有地方色彩。

曲艺音乐形式多样,具有浓郁的地主风格,以全我们将作逐一介绍。

ﻬ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具有京韵大鼓风格的歌曲: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

什么是京韵大鼓?是流行于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曲艺艺术形式,主要用鼓来伴奏,由演员边打鼓边演唱,再加上三弦、四胡来伴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唱腔属板腔体.代表人物:骆玉笙二、欣赏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1。

播放视频问题:你能听出京韵大鼓的风味来吗?2.简介:这是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首电视插曲,原是电视转播连续剧《四世同堂》的插曲,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惨遭日寇迫害的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重整河山待后生歌词

重整河山待后生歌词

[ti:重整河山待后生(live版)]
[ar:韦唯]
[al:我是歌手第二季突围赛]
[00:00.00] 重整河山待后生- 韦唯
[00:05.00] 词:林汝为
[00:10.00] 曲:雷振邦&温中甲&雷蕾[00:15.00] 原唱:韩红
[00:30.00] QQ:2295060586
[00:45.18]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
[01:07.44] 月圆之夜人不归
[01:25.26] 花香之地无和平
[01:51.00] 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
[02:14.11] (rap):
[02:14.31] 一曲悲伤如泪午夜里不肯沉睡[02:17.08] 刀光碎
[02:17.91] 梦里铁马直追曾经英雄先辈[02:20.10] 正义拯救了黑用黎明擦亮墓碑[02:22.48] 荣耀飞山渡水惊醒少年壮志为谁[02:25.61]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
[02:25.94] 红旗飞山河锦绣万里光辉[02:28.67] 热血沸一锤雄心让青春无愧[02:31.68] 手一挥大写中华千秋万岁[02:34.67] 新一辈看我们多明媚
[02:37.43] 管你什么山崩地裂万千重围[02:40.68] 我们的名字就叫做坚不可摧[02:43.19] 心无所畏起跑准备
[02:45.89] 同一个世界里梦想最美
[02:57.99] 重整河山待后生待后生
[03:26.87] 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
[03:47.29] 看我们新一辈多么明媚
[03:50.04] 为雪国耻身先去
[04:08.06] 重整河山待后生。

重整河山待后生(京韵大鼓)-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重整河山待后生(京韵大鼓)-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重整河山待后生(京韵大鼓)-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课程背景《重整河山待后生》是一首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是中国北方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特点是快节奏、华丽的唱腔和富有表现力的音乐语言。

在传承中,京韵大鼓因为其较为简单明快的节奏和受众普遍,成为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小学音乐课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教案将以《重整河山待后生》为例,介绍如何教授京韵大鼓。

二、教学目标1.了解京韵大鼓的历史和演唱风格。

2.掌握《重整河山待后生》的基本唱腔和节奏。

3.理解歌曲的含义并表达情感。

三、教学流程1. 导入(10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京韵大鼓的历史、特点和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学生们通过老师的介绍了解到京韵大鼓的起源和发展,京韵大鼓的歌曲包括哪些元素以及京韵大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2. 基础知识教授(20分钟)老师以《重整河山待后生》为例,向学生介绍其唱腔和节奏,让学生们通过认真听和模仿老师进行练习,学习唱腔和掌握节奏。

同时,老师应该给学生们时间去逐字理解歌词的含义,并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们自己表达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3. 分组练唱(20分钟)老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练唱,让学生有机会向同学展示自己的成果,并通过小组内的练习相互帮助。

老师对学生在练唱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4. 集体表演(10分钟)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所练习的成果,让全班同学欣赏其他小组的表演,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遗漏的或出现问题的部分可以在该环节中得到更正。

5. 总结(10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再次回顾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一些值得注意的要点和需要改进的环节。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进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最后,让学生口头或笔头上表达自己对这堂音乐课的收获和感悟。

四、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京韵大鼓的基本节奏和唱腔。

2.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并表达情感。

五、教学后记《重整河山待后生》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京韵大鼓曲目,它唱出了一个坚强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骆 玉 笙 演 唱 ( 短 视 频 )
雷振邦(1916~
作 者 简 介
1997) 作曲家。
满族,北京人。
1949年起,先后
在事电影音乐创作。他所创作 电影音乐歌曲较为有名的如《蝴蝶泉 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青春 多美好》等。
曲艺形式是:
1.京韵大鼓 2.乐亭大鼓 3.天津时调 4.河南坠子 5.苏州弹词
京 韵 大 鼓
“京韵大鼓”,原称“京音大鼓”, 演唱形式是一人站唱,自打鼓板 是在“木板大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掌握节奏、速度。伴奏乐器以三弦、四 清末民初,木板大鼓融合了“清音子弟 胡为主。唱词是有韵律、有规则的自由 书”、“京戏唱腔”、“梆子腔”和其 诗体,常用七字句式。唱词与唱腔有机 他一些艺术成分而形成风格新颖、独特 结合,有其独到的妙处。唱腔音乐已带 往国际舞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的曲艺曲种“京韵大鼓”,至今已有一 百多年历史。
看 精 美 动 画 赏 经 典 名 曲
作 品 赏 析
《重整河山待后生》这个唱段,表 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人民的苦难, 歌颂了中国人民为雪国耻不怕流血牺牲、 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这个唱段的旋律激愤、高亢、悲壮。 它是用宫调式写成的。全曲可分两个乐 段。唱段的节奏自由。骆玉笙发挥了她 音域宽阔、抒情色彩浓郁的演唱风格, 并揉进了悲壮苍凉的演唱特点。在伴奏 形式上,采用了传统伴奏乐器与西洋管 弦乐队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强化了悲壮 的、大义凛然的、坚强不屈的音乐情绪。
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重整 河山待后生》这首带有京韵大鼓风 格的歌曲,知道了“京韵大鼓”是 我国曲艺音乐花园中盛开的一朵小 花。下节课,我们还将进一步走进 曲艺,去关注和了解我国其他的曲 艺形式!
欣赏:
重整河山待后生
教学目标:
1.复习曲艺知识和听赏,使学生知道曲 艺音乐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奇葩,对它 产生初步的兴趣。 2.能初步感受《重整河山待后生》的韵 味。 3.进一步了解曲艺音乐的特点。
背 景 材 料
《重整河山待后生》这个唱段是 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歌,其 旋律是采用京韵大鼓的音调素材写成的。 以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前后的 北京为背景,通过众多的形形色色 的人物关系,展现了抗战八年来沦 陷区人民血泪交织的生活画面,揭 露了日本侵略者血腥统治、汉奸的 卑鄙下流的嘴脸,描述了中国人民 大众所遭受的民族灾难,反映了在 这一历史时期人民大众逐渐觉醒的 过程和顽强不屈、奋起抗日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