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 《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合集下载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80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80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古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 烈火涅盘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 与日月同光。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文学的圣火万世相传。这堂课我们就一 起走进诗歌的国度,学习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树木和百草郁郁葱葱,欣欣向荣。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
曹操的诗现存二十余首,都是乐府诗,其内容和写作方法都与汉乐府“敢 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的精神一脉相承。其诗歌较多的描 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前者如《度关山》《对酒》,后 者如《短歌行》。其中一部分诗还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 如《蒿里行》。
第三部分
课文研读
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观沧海的呢?
走向人生巅峰的曹操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在
官渡之战中战胜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
基础。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曹操摧
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后,其子袁谭、
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
害。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夏,曹操
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率师北征,追歼袁
赏析诗句
诗人此时有没有沉浸在悲凉的情绪中,他又想到了什么,发出了怎样的感概?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024)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024)

写作背景
马致远仕途不如意,长期漂泊在外,难免有凄苦愁楚 之情,这首小令就是马致远旅途漂泊时的作品。作品情调 低沉,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氛围,具有一定 的社会意义。
文体常识
《天净沙·秋思》是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这篇作品的 具体名称。散曲的不同曲牌,对于句式、字数、平仄也都有相应的要求,只 是不像格律诗那样严苛,允许添衬字,有的曲牌还可以增句,押韵也稍灵活, 平仄韵通押。
风景欣赏
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
北固山风景
写作背景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 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 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 思。王湾长期漂泊异乡,往 来吴、楚间,不得归家,故 有此作。
文体常识
《次北固山下》是五言律诗,属于近体诗。五言律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五 言。律诗要遵循格律。
《次北固山下》书法欣赏
诗歌朗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 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 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 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 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 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 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 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 是屈原以来最具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 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 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次北固山下
王湾
作者简介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 唐代诗人。早有文名,往来吴、楚间。其诗流传 不多。有文献记载:“湾词翰早著,为天下所称 最者不过一二。”他的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 最著名的诗即《次北固山下》。尤其其中“海日 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 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 上,是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由此,这两 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景象便对盛唐诗坛 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 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29张PPT)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29张PPT)

水澹澹,山竦峙 ——动静相衬,显示海的辽阔和威严
实写
观 沧
海之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静动相配,显示海的惊人力量、宏伟气势 宏伟
海 日月出其中 ——想象,大海吞吐日月的气概 ——虚写海之气概
星汉出其里
附文
表达作者的昂扬奋发的精神、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
诗歌译文
我往东来到碣石山上看大海。 海面上波涛荡漾,脚下的山岛高高耸立在海心。 岛上长满了树木和各种野草。 秋风阵阵吹来,海面上波涛汹涌。 大海浩瀚无边,就连日月星辰也都好像是发源于这苍茫的大海。 能有机会来到这大海边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情啊! 我要借此机会放声高歌以抒发我的理想和志向。
写 景
杨花:漂泊无定(友人的现状)
写景 1.点明时令
子规啼:离愁别恨(诗人的心情) 2. 渲染气氛:凄楚 暗淡
3. 烘托心情:悲痛 愁苦
叙 闻道:震惊,痛惜
叙事
事 过五溪:偏远,艰难
悲痛 关切
愁心:同情,牵挂,关切
抒 情
明月:千里可共(客观事物人格化) 抒情
长风:迅疾轻柔
关切 思念 安慰
夜郎西:更加偏远之地
初中语文(部编)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诗歌四首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结合注释疏通诗句,初步把握句面意
思。
过程与方法 以灵活多变的诵读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氛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品味诗词的意境。
观沧海
曹操
作者简介
曹操:
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 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 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 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问题探究
3. 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1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1张)
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 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 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传说它是蜀国国王杜 宇魂化而成,叫声凄凉哀婉。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 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探究2
3.作者为何“寄愁心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 :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
原文
[jié]
[dàn] [sǒng zhì]
东临①碣石②,以观沧海。水何澹澹③,山岛竦峙④。
译:东行登上碣译石:山海,水来多感么悟宽大阔海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译译::树秋木风和吹百动草树一木丛发一出丛悲的凉,的十声分音繁,茂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古诗四首
观沧海 曹 操
创作背景
《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 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 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 的自然景物,描画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 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 进取精神。
曹操,字孟德,小名 阿瞒,沛国谯(qiáo)县 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 家、军事家和诗人,著有 《孙子略解》《兵法接要》 《短歌行》《龟虽寿》等。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⑤灿烂,若出其里。
译:太译阳:和银月河亮星的光运灿行烂,好像是从这浩瀚淼的海洋中出产发生的出。来的。
幸甚至哉[zāi]⑥,歌以咏志⑦。
译: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注释】①②③④⑥⑦临⑤碣 澹竦 幸 咏:星石 澹峙 甚 志到汉:: 至达:山 水耸 哉 表,银名 波立 : 达登河。 荡。 荣 心上。漾幸 志。的得 。样很子。。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共40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共40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干枯的藤,衰老的树, 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 近处坐落着几户人家。 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 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 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 思家怀乡的游子还远在天涯。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 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 看到将要回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驾在溪流上的小桥, 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 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 来,肝肠寸断。
研学再问
朗读诗歌,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主旨
本诗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描写了停舟 北固山下所见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积极 乐观的态度,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导学追问
1.“小桥流水人家”在曲中有何作用?
2.从这首小令中,你读出了怎样的感情? 【赏析】①以乐景写哀情;小桥流水处有人家,作 者却骑着瘦马独自在古道上前行;通过对比,反衬 出作者漂泊异乡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②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浪迹天涯、漂泊无定的悲苦;
落魄文人的失意、痛苦、悲凉、孤独。
自学初问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 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 富,善用夸张,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 谐多变,具有独特的瑰丽绚烂的色彩。 他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 峰 ,与杜甫并称“李杜 ”。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诗人,天宝(唐
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课件(共61张PPT).ppt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课件(共61张PPT).ppt
描写了海水、山岛及山岛上的草木。 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 星辰的壮观景象。
观沧海
“观”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诗人 登山的所见所思。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若”字为人称道,说说好在哪里。
观沧海
两个“若”字,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诗人自己的 想象。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襟、豪迈的气概以及统一天下的 雄心壮志。
• 意象赏析题目主要考查抓住关键词句,识别诗歌意象,根据体现 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句子概括诗歌意象特点;结合诗歌主旨分 析诗人选取意象的用意;分析意象在表情达意方面方面的作用与 效果。


曹海

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pèi)国谯(qiáo)
县[今安徽亳(b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文学常识:绝句 绝句,四句一首,短小精悍,是唐代流行起来的一种诗 歌体裁,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 言绝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属于七言绝 句。
创作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新唐书·文艺列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 行”,也就是说,王昌龄被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 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后,写了 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歌,从远方寄给了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写景——杨花、子规 叙事——左迁 抒情——愁心
同情 关切
次 北 固 王山 湾下
走近作者
王湾
次北固山下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 人。唐玄宗时,官任荥阳主簿、洛阳尉等。现存 诗不多,其中较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奉使 登终南山》。

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幻灯片25张)

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幻灯片25张)

三、选择角度,理解诗歌情感 1.从以下所给的角度,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角度一:了解作者、写作背景
角度二:抓住意象(意象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 物象”,是富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 角度三:抓精妙字词 角度四:关注意象堆叠、组合 角(度1)五《:观…沧…海》
①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注释,补充写作背景。
颔联写船上所见风景,“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很 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 的态势。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 未尽之际,海上已经涌出一轮红日,江上已有春意,而 旧年还没有过完。两个动词“生”“入”非常传神,表现 出将残夜孕育海日,新年送走旧年的哲理。
2.《天净沙·秋思》 (1)同样是表达乡愁,这首散曲和《次北固山下》, 哪 一首诗的愁绪更浓重一些?如果用色彩去表现,你分别 会用什么色调?请简述理由。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抬头目视远方,斗志满满,眼神坚定
﹒﹒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右手慢慢向右上方举起,手心向上)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右手慢慢落下,停在右胸前,手心向上 )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右手慢慢将手心朝下,小幅左右移动)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语速稍加快,向左上方举手,不落下)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向右上方举手,身体前倾,作豪迈之姿
诗人选取这两个景物,一是取其季节的意义,表明事情 产生的时令暮春;二是取其形象意义,二者都是有形之物, 给读者以画面感;三是取其象征意义,杨花飘忽不定,行游 无踪,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 借 用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
③诵读并进一步理解诗歌情感。
诗歌第一句用“杨花”和“子规”这两种景物渲 染了伤感的气氛,在朗读时应读得轻而缓慢。第二句 点题,“过五溪”要重读,传达出诗人对朋友的牵挂之 情。第三、四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诗人突发奇想,将 自己对友人的关怀、担忧和嘱咐都寄托于天上的那 轮,让它代替自己陪伴友人远行。诗歌从写景叙事转 到了抒情,一般来说,绝句的第三句都是“转”, 朗读的 时候往往会走上一个高潮。第三句和第四句之间可 以留稍长的停顿,以制造悬念,最后将自己对朋友的真 诚祝福和盘托出。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6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6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2
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地方 写下这首诗寄给他
扬花落尽了子规鸟儿哀啼, 听说去龙标还要逾过五溪。 我把这颗愁心寄托给明月, 随君好友你一直到夜郎西。
23
} 杨花 漂泊无定
子规 不如归去
写景 离愁别绪
明月 陪伴友人 } 抒情 关怀、思念
主题:表达了朋友的关切和同情
24
诗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 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正确顺序(1)(4)(3)(2)
35
柴扉工作室
36
笔,与下面的三
句相映照,起到
强烈的反衬作用。
31
断夕古 肠阳道 人西西 在下风 天,瘦 涯马 。。
“夕阳西下”进一步 点明时间;“断肠 人在天涯”是点晴 之笔,点明了人 物,道出了游子的 情怀:孤寂愁苦的 思乡之情!
32
枯藤 老树 昏鸦 写景: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西下

秋 思
14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音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5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已乘坐的船正在绿 水中向前行。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 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 正正地高挂着。
• 元曲
杂剧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背景链接 王昌龄的仕途屡经挫折,数次遭贬,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李白
在东南地区漫游期间,得悉王昌龄这次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关切, 当即写了此诗遥寄给他,以带去一点慰藉,分担他的愁苦。

王 昌




任务三: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请结合课文注释,读懂诗歌大意,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
代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 四川江油)。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杜甫合称“李杜”。其诗构思奇特、 情感强烈、想象丰富,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 快,风格飘逸豪放。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 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
任务二: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任务四:品读诗歌,体会诗人情感——《观沧海》
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三层。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两 层的几句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一 层的几句是想象的虚景。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合乐而加的,与诗的内 容无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诗言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抒发 了渴望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任务一:朗读诗歌,认知绝句体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朗读指导 读出节奏:
按照“二二三”拍的节奏,注意停顿。 读出韵律:
全诗押“i”韵。
任务一:朗读诗歌,认知绝句体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43张)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43张)语文七年级上册

问题 探究
2.赏析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含义,想此句千古流传有何原因?
“生”“入”将“海日”“江春”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海日生于残夜 ,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 严冬。 “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 不可待。 在淡淡思乡的愁苦中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 、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划分
节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到/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1.你读出了诗人什么情感? 2.诗人的情感体现在哪里?
诗句 赏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写“杨花”且“落尽”点明了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 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杨花”即柳絮,漂泊无定,指杨花落尽,百花凋零的暮春之景, “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季节的一种哀伤、 惆怅的气氛,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诗句 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明月 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 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 关心之情。
问题 探究 1.李白是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你能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哪些具体的语句中体会出这种浪漫的情怀?
诗歌后两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
西”诗人与友人虽然远隔万里,但却能借明月长风
传达对友人的情意,突破了现实时空的阻隔,具有
浪漫主义的情怀。
写作 特色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李白(701-762),唐代著名诗人,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
王湾, 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现 存诗不多,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等。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他 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朗读诗歌,感受声韵
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感伤
枯藤老树昏鸦

写 景
小桥流水人家
凄凉、冷清

古道西风瘦马

情景
·
秋 思
抒 夕阳西下, 情 断肠人在天涯
游子之悲
交融
客路 次 北 观景 固 山 下 思乡
青山之外,绿水之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北归大雁,捎书洛阳
江南 早春, 游子 思乡。
沧海江河 青山绿水 诉情别友 羁思乡愁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夜还未消尽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还未 逝去而江上已呈露春意。“日”与“春”作 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 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 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作者 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 着一种自然理趣: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 给人乐观、向上的力量。
总领全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观 沧 海
实写(壮丽景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歌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以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咏

虚写(博大胸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王 首句写景,点时令
飘零之感 情景
遥昌
有龄 此左
次句叙事,表同情
寄迁
交融 迁谪之意
关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1张PPT).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1张PPT).ppt

心,气魄雄伟,苍劲悲凉。
资料助读
了解乐府诗: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音乐管理机构,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 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
后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也就是乐府诗,如《观沧海》。
理解诗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dàn
sǒng zhì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观

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
简 介
奇绚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
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代表作品:《将进酒》《望庐山 瀑布》《蜀道难》等。有《李太白全 集》。
资料助读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今陕西西 安)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 王之涣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多写当时边塞军旅 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过五溪,被贬荒远,道路艰辛,表现出诗人对好友的同情与关心。
赏析诗句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明月在古诗中常用来寄托诗人对恋人的相思,对家人、朋友的怀念。作者所 托明月,寄的是对好友被贬谪的同情和长途跋涉的担忧。
可是月亮怎么能替作者送出愁心,伴随着王昌龄奔赴夜郎以西呢? 拟人和想象,把明月当作自己的使者,善解人意的伴随在好友身侧,表达了 对友人的同情、关心和思念。
诗人看景色时的视角是怎样的? 诗人此时位于江的正中,向远处望去一片开阔。(远景) 诗人抬头望向悬空的船帆。(近景)
赏析诗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夜色还没消退,红日已经从海上升起;旧年还未过,江上新春已经到来。
颈联中的“生”字,可以换成“升”吗?
“生”有孕育生命之意,而“升”仅仅指垂直的运动变化。作者用“生” 一字拟人化,赋予“海日” 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本句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用“残夜”“旧年”象征旧事物,用“海日”“江春”象征新事物。揭露深刻 哲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44张)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44张)语文七年级上册

日月:太阳和月亮。 若:如同,好像是。 星汉:银河,天河。 幸:庆幸。 甚:非常。 至:极点。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乐府歌结束用语,不影响全诗内 容与感情。意为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思考?
➢ 诗眼是哪个字? ➢ 写实的诗句是哪几句,哪些又是诗人想象的? ➢ 哪些诗句可以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 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 到龙标。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 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 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 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举例: 1.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3.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古诗代诗歌四首
朗诵

准 确 的
情 感 的
大 声 的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东汉建安十二 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曾路经这里。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 何:多么。 澹澹(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竦峙(sǒng zhì):高高地挺立。竦 ,高起。峙,挺立。 萧瑟:树叶被秋风吹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7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75张ppt)
观沧海 听 秋风萧瑟
全景、动静结合、
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近景、静态


动态,展现了大海的 惊人力量和宏伟气势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互文、夸张
描绘出了大海吞吐日月、 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虚 写
3.诗人写“树木”“百草”有什么作用?
作者虽写观海,但并不单纯地写海。 用山岛上的“树木”“百草”来点染、 烘托大海,衬托大海的生机勃勃、欣欣 向荣。
相同之处。
从天边吹来阵阵凉风,你现在
天末怀李白
的心境怎么样呢?
杜甫
不知道我的书信你何时才能收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浪。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创作诗文最忌讳坦荡的命途,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奸佞小人最希望好人犯错误。
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
6.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 什么写作手法吗?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联属于 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 用的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7.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尾联运用典故,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见 北归的大雁掠过晴空,便借“鸿雁传书”来慰藉家人,使全诗 笼罩在一层淡淡的乡愁之中。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 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写出了作者在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借助奇特的想象,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 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创作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 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 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44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44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哉:语气词。
幸甚至哉(zāi):真是幸运极了。 以:用(歌以咏志)。
志:理想。
歌以咏志:可以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 的心志或理想
全文解释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解释: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解释: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生字生词
字词解释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 北昌黎。 观:欣赏。 何:多么。 澹 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咏:歌吟。
字词解释
竦 峙(sǒng zhì):高高地耸立。 萧瑟 (xiāo sè):草 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日月:太阳和月亮。 若:如同.好像是.。 星汉:银河。 幸:庆幸。
全文解释
次北固山下
解释:泊舟停宿在北固山下
全文解释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解释: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之外,小船在 山前绿水上行驶。
全文解释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解释:潮水上涨,两岸江面无比宽阔,顺风 前进的白帆高高悬挂。
全文解释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解释: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 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
写作背景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 为主的著名诗人。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 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 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 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 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闻闻/王王昌昌龄龄/左左迁迁龙龙标标遥/遥有有此此寄寄 [唐]李白
烘 托
抒情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萧瑟 小桥流水人家, 恬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 二年(207)秋。公元 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 上。追歼袁绍残部,五 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 龙寨,登临碣石山,诗 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 千古传颂的名篇。
结合注释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 “观”字展开,写登礁石所看到的 和所想到的。
❖ 4、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此时相望不相闻,愿 逐月华流照君”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 。
次北固山下
王湾
思考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 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象, 很明显,船到镇江 后,他要上岸再乘 驿车转往别的地方 去。首联暗含作者 旅途之劳。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 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 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 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 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 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 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 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 远方的友人。
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 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1-2):开篇点题,交代观海的地点。 第二层(3-8):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 岛耸立——动静结合,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 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动静结合,显示 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 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 (9-12):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 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 字可以看出。
这两句中的“生”“入”用拟人的修辞,生 动形象的写出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透 露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揭示新旧交替的 哲理。
比较赏析:
低沉、缠绵
并不低沉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 波江上使人愁”相比,就显得开朗一些,是吗?
查资料,说说你 从此诗的标题中知 道了哪些信息?
闻:听到,听说。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 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 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即贬官。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 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诗篇。
朗读诗文,注 意读准字音,并 用“/”划分诗句 的节奏。
• 2.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 地见到的景象?你能从炼字的角度赏析么?
颔联写在船上潮水涨满时候 看到的景象。 “平”“阔”“正”“悬” 四字炼的极好,“潮平”两 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 才会高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清晨江上行舟,当残夜未全消退之时,一 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 露春意。时光流逝,岁月无情,怎能不令身在 “客路”,时当岁末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探究2:
2.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 :当时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能把 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 念之忧了。 诗人想象奇特,将明月人格化, 把明月看成能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运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里既有对老友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 关怀。
扬花落尽了,子规鸟儿不住哀啼 听说你要去遥远的龙标还要逾过 五溪。让我把这颗为你忧愁的心 寄托给天上的明月,让它伴随你 一直到夜郎西。。
1.作者为何要写杨花与子规?
2.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情?
探究1:
1.作者为何要写杨花与子规?
答:写“杨花”且“落尽”是点明时令,这样 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 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 花”飘忽不定,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 “子规”即杜鹃,传说它是蜀国国王杜宇 魂化而成,叫声凄凉哀婉。“子规”暗指 “不如归去”,暗含作者对友人王昌龄的 关怀之情,希望他早日归来。因此,可以 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 而悲痛之意自现。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柳永 《雨霖铃》
制作人:三亚博雅中学 陈 波
重点练习
❖ 1、点名诗人闻讯的时节的一句诗是:

❖ 2、本诗中最脍炙人口的名句:


❖ 3、本诗中将明月人格化,托月送情,表达对友人的关
切之情的句子是:
。苏轼《水调
歌头》中的

也借助月亮表达了对亲
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
闻闻/王王昌昌龄龄/左左迁迁龙龙标标遥/遥有有此此寄寄
[唐]李白
杨杨花花/落落尽尽/子子规规啼/啼,, 闻闻道道/龙龙标标/过过五/五溪溪。。 我我寄寄/愁愁心心/与与明/明月月,, 随随君君/直直到到/夜夜郎郎西/西!!
根据注释,理解诗 歌大意,初步体会 诗的意境。
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地方 写下这首诗寄给他
本文一共多少个字?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又是 如何通过这些景物渲染了什么气氛?
❖本文一共28字,虽然简约,但十分细 致。写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 阳。前四句写景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9种景物巧妙地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 幅游子漂泊行旅图。
哪一句是全曲的点睛之笔?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小结:
本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 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 平岸阔等江南景象,抒发了 诗人的思乡之情。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作者简介
马致远生于1250年,约卒 于1321年,是元代著名戏 曲作家。大都(今北京) 人。晚号“东篱”,一生 写了120多首散曲,其中 《秋思》堪称“叹世”之 作中的代表。被人称为 “秋思之祖” 。
15.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观 沧
曹 操

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 沛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县)。 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 诗人。 曹操好作乐府歌辞,他的诗歌散 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 悲凉,篇中抒发自己的政治抱 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 生活。
提示: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 已至——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有一种积极向上的 精神。)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为 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 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 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 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 洛阳在镇江西北方。
探究3:主题
3.本诗主题是什么? 答:这首诗借月抒怀,表达了 作者对遭降职远调的友人的同 情、关切和思念之情。
课外知识拓展延伸 你还记得哪些关于 明月的诗?
制作人:三亚博雅中学 陈 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 《望月怀远》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
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 的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小结: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乐府诗,诗人 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 壮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 抱负。
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李白,唐代诗人,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 陇西成纪(今甘肃天 水)人。他是我国文 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 义诗人,与杜甫齐名, 世称“李杜”,还有 “诗仙”之称.著有 《李太白全集》
曹操简介
乐府——
❖乐府,原来是汉武帝掌管 音乐的官署机构名称,后 来演化为诗体名称,是可 以入乐歌唱的诗歌,后来 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 或拟乐府。
观沧海
jié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dàn
sǒng zhì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断肠人在天涯
表达了作者因 思念家乡的孤 寂愁苦之情。
请同学们按照你的理解,给《天净沙 秋思》画成一幅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