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学霸整理的化学笔记
【学霸笔记】初中化学学霸笔记(手写版)
【学霸笔记】初中化学学霸笔记(手写版)一、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 物质的分类- 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大类。
- 纯物质是由同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如金属、非金属等。
-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如空气、海水等。
2. 原子的结构-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 原子按周期表排列,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
3. 分子的结构- 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组成的,如H2、O2等。
- 原子通过共用或偷取电子形成化学键。
4.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包括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
- 化学方程式描述化学反应的物质组成和数量关系。
二、常见化学性质和变化1. 酸碱中和反应- 酸和碱反应会产生盐和水,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 中和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产生氧化物和还原物。
- 氧化剂是接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是失去电子的物质。
3. 气体的性质和溶解度- 气体具有可压缩性、扩散性和容易发生反应的性质。
- 溶解度是指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程度,可用溶解度曲线表示。
三、化学能与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能- 化学能是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转化的能量。
- 化学能的转化方式包括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2.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产生的量。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四、重要化学实验1. 酸碱滴定实验- 酸碱滴定实验是用滴定管逐滴加入酸碱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的实验。
2. 燃烧实验- 燃烧实验是将物质置于明火或加热器中,观察燃烧的现象。
3. 化学合成实验- 化学合成实验是根据化学反应原理,通过添加适当的试剂合成特定物质。
以上是初中化学学霸笔记的简要内容,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笔记大全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笔记大全知识点归纳一、走进化学世界。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物理变化。
-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等)、玻璃破碎、汽油挥发等。
- 特征: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态、固态)等发生改变。
- 化学变化。
- 定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例如:铁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燃烧(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食物腐败等。
-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变化(吸热、放热、发光等)。
- 物理性质。
- 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 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例如:铁是银白色固体(颜色、状态),酒精易挥发(挥发性)。
- 化学性质。
- 定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 内容: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腐蚀性、酸碱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 蜡烛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质软(可用小刀切割),密度比水小(将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 蜡烛燃烧时的现象:- 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亮,温度最高;内焰较暗;焰心最暗,温度最低。
- 用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迅速倒转烧杯,向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 熄灭蜡烛时的现象:有白烟产生,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因为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 实验步骤:- 收集两瓶空气(可用排水法或直接在集气瓶中收集),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
- 比较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在空气中木条正常燃烧,在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得更快,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低。
【最新推荐】初中化学学霸笔记大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最全教材配套视频课程,最精华的学习干货,尽在全品学堂微信公众号,欢迎大家关注哦!么么哒O(∩_∩)O~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笔记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笔记一、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 原子与元素- 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不可再分。
-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其他元素。
- 原子序数表示元素的序号,原子量表示一个原子的质量。
2. 配位数和化合价- 配位数是指一个原子或离子周围配位体的个数。
- 化合价是原子参与化合时所带电荷的数值。
3. 分子和化学式-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共有电子结合形成的。
- 化学式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相对数量。
二、化学反应1. 反应物、生成物和化学方程式- 反应物是参与反应的物质,生成物是反应后得到的物质。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量。
2. 反应的类型- 合成反应:多个物质结合形成一个物质。
- 分解反应:一个物质分解为多个物质。
- 双替反应:两个物质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位置。
-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的转移和原子的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
三、离子反应和电离方程式1. 电离和电离方程式- 电离是指物质在溶液中分解成带电离子的过程。
- 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在溶液中的电离反应。
2. 阳离子的检验- 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离子,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检验。
- 检验方法包括氢气通和沉淀法等。
四、酸和碱1. 酸的性质和酸-碱指示剂- 酸具有酸性溶液导电、酸味酸味、酸与金属发生反应等性质。
- 酸-碱指示剂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 碱的性质和碱-酸中和反应- 碱具有碱性溶液导电、苦味、与酸中和生成盐和水等性质。
- 碱-酸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五、氧化和还原1. 氧化和还原的定义-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或氧原子的过程。
- 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或氢原子的过程。
2. 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是指能氧化其他物质的物质,自身还原。
- 还原剂是指能还原其他物质的物质,自身氧化。
六、电解和电池1. 电解的概念和电解质- 电解是指用电流将物质分解为离子的过程。
【最新推荐】初中化学学霸笔记大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最全教材配套视频课程,最精华的学习干货,尽在全品学堂微信公众号,欢迎大家关注哦!么么哒O(∩_∩)O~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初三化学最全的学霸笔记 精辟!
初三化学最全的学霸笔记精辟!化学重点方程式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5、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6、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7、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9、碳不充分燃烧:2C+O2(不充分)=点燃=2CO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CO2+C=高温=2CO1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H2CO312、生石灰和水化合:CaO+H2O=Ca(OH)213、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实验室制O2):2KClO3=(MnO2=△=2KCl+3O2↑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15、电解水:2H2O=通电=2H2↑+O2↑16、碳酸不稳定分解:H2CO3=H2O+CO2↑17、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18、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H2):Zn+H2SO4=ZnSO4+H2↑19、锌和盐酸的反应:Zn+2HCl=ZnCl2+H2↑20、铁和盐酸:Fe+2HCl=FeCl2+H2↑学霸化学笔记内容1.碳钢可分为高碳钢、中碳钢和低碳钢三种。
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3.炼钢主要有三种设备:转炉、电炉和平炉。
4.经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火、加热和高温。
5、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
(2)加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初中化学笔记 一个高材生必备的笔记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 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SO2,SO3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化学学习方法】初三化学学霸重点总结笔记
【化学学习方法】初三化学学霸重点总结笔记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5、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
(2)加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2KMnO4===K2MnO4+MnO2+O2↑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2H2O2+===2H2O+O2↑3、实验室制取氧气三:2KClO3===2KCl+3O2↑4、实验室制法CO2:CaCO3+2HCl==CaCl2+H2O+CO2↑5、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6、电解水制取氢气:2H2O===2H2↑+O2↑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8、炼铁原理:3CO+Fe2O3===2Fe+3CO29、生灰水[Ca(OH)2+]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CaO+CO2↑1、可燃性的气体:H2、CO、CH4(甲烷)都可做燃料,点燃前都要验纯,与空气混合点燃会爆炸。
2、还原性的物质:C、H2、CO都可用来冶炼金属,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
3、具有氧化性的物质:O2,CO2助燃性物质:O2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或使燃着木条燃烧更旺。
4、有毒的气体CO: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煤气中毒就是指CO中毒。
5、干冰(CO2固体):用于人工降雨,致冷剂。
6、CO2气体:用于灭火,做温室肥料,制汽水等。
初中化学学霸笔记
初中化学学霸笔记初中化学学霸笔记优胜教育信阳分校06.20 15:56阅读3971化学的魅力第一章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化学: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性质、制法的自然科学。
一、化学促进社会发展古代:火药、造纸、冶炼青铜(商)、冶炼刚体(春秋战国)、瓷器、酿酒、制药近代:炼钢、炼铝、建筑、联合制碱法(侯德榜)、人工合成蛋白质现代:塑料、合成纤维(光纤)、半导体(电脑)、药物未来:绿色化学、多学科应用二、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形状、状态的变化,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折纸)2、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如:呼吸作用、食物的变质、燃烧)3、两种变化的区别与联系联系: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区别(判断依据):有无新物质生成判断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吹制玻璃器皿、蜡烛燃烧、铁在2000摄氏度时化成铁水、铁生锈、电灯通电变亮、煤气燃烧、火药爆炸、轮胎爆炸、植物的光合作用、橡胶老化物理变化:1、3、5、8化学变化:2、4、6、7、9、10爆炸可为物理/化学变化三、体验化学变化实验一步骤: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1~2mL)的澄清石灰水,通过吸管向石灰水吹气。
现象:石灰水变浑浊(产生了白色的沉淀)化学反应式注解:Ca(OH)2俗称熟石灰、消石灰;碳酸钙俗称大理石、石灰石实验二步骤:取一支试管,放入少量大理石碎块,逐滴滴入盐酸溶液。
现象:大理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大理石逐渐溶解。
文字表达式:碳酸钙+盐酸→二氧化碳+水+氯化钙化学反应式(复分解反应)实验三步骤: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亮,再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上点燃。
现象:镁带剧烈燃烧,发现耀眼白光,产生白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镁+氧气→氧化镁化学反应式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的性质e.g. 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2、化学性质——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的性质e.g. 可燃性、助燃性、酸碱性、氧化还原性、(不)稳定性等1.2 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实验室守则二、实验室安全要求不能用手接触药品点燃气体前先要验纯着小火用湿布/沙土覆盖滴瓶内胶头滴管不可洗三、伤害处理割伤:酒精棉球→红药水烫烧伤:75%酒精→蓝油烃化学灼伤浓酸:干抹布轻轻拭干→大量水冲洗→涂上3%~5%小苏打(碱性)碱:大量水冲洗→2%硼酸、醋酸(弱酸性)眼:蒸馏水→5%小苏打四、实验操作1、仪器加热直接: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垫石棉网:烧杯、烧瓶、锥形瓶2、过滤原理: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仪器:漏斗、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二低:滤纸低于漏斗、液面低于滤纸三靠:小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三层滤纸、漏斗尖嘴靠大烧杯壁3、气密性检查五、药品取用1、固体粉末:药匙、纸槽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粉末送至管底,块状送在管口即可)2、液体倾倒法(1)瓶塞倒放(2)标签对手心滴加法:滴管竖直悬空(如没有说明具体用量)液体:1——2ml块状、颗粒状:1——2粒粉末: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六、实验器材1、量筒无零刻度用法、操作(1)放水平(2)用倾倒法倒入液体至接近刻度(标签对手心、瓶塞倒放)(3)改用滴加法误差分析读数仰视:V偏小俯视:V偏大量取:V偏大俯视:V偏小七、体验实验操作实验一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初三化学学霸笔记(下册)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梳理归纳第八单元 金属 合金 金属资源课题一 金属材料一、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 合金 (几千种)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等;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二、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注:合金是混合物)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优点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1、金属材料2Mg +O 2点燃2MgO 2Mg +O 2 == 2MgO 注:MgO :白色固体4Al +3O 2 点燃2Al 2O 3 4Al +3O 2 == 2Al 2O 3 注:Al 2O 3:白色固体3Fe + 2 O 2点燃Fe 3O 4 2Cu + O 2 △2CuO 注:CuO :黑色固体注意:(1)虽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
(2)“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2、金属 + 酸 == 盐 + H 2↑ 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H 2SO 4 + Mg == MgSO 4 + H 2↑ 2HCl + Mg == MgCl 2+ H 2↑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
学霸背的初中化学知识
61.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62.可以用酒精灯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 63.用滴管往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应伸入试管中。 64.CO 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
65.收集气体应用集气瓶;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需用量筒;溶解较多固体时应用烧 杯;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使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应使用镊子。加热时常用 酒精灯。 66.氧气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氢气的收集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和 排水法。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 67.做 CO 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在进行操作时,应先通 CO,后加热,原因是排净试 管中的空气,防止混合气体加热时爆炸。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 CO,原因是防止灼热的铜再次被氧化。 68.酒精灯火焰温度最高的是外焰。 69.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70.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带火星的木条在集气瓶口复燃;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燃着 木条在集气瓶口熄灭。 71.能区别盐酸和硫酸的试剂是氯化钡 BaCl2 溶液。 72.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水的试剂是石蕊试剂。 73.在氧气、稀硫酸、熟石灰、干冰四种物质中,可用来金属除锈的是稀硫酸;可 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可用于潜水、抢救病人的是氧气;可用作人工降 雨的是干冰。 74.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75.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 76.由饱和溶液到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77.由不饱和溶液到饱和溶液的方法是降低温度、增加溶质或减少溶剂。 78.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种固体物质在 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 的质量。 79.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 36 克。就是说在 20℃时,100 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 食盐 36 克。 80.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81.若要分离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的物质,应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82.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 83.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84.浓硫酸在稀释时,应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停搅拌。 85.组成中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盐、 碳酸氢盐、碳酸等除外)。 86.乙醇(C2H5OH),俗名酒精,实验室常用燃料。 消毒酒精——70% 工业酒精——95%(含剧毒的甲醇) 87.乙酸(CH3COOH),俗名醋酸、冰醋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88.常见天然材料有棉花、羊毛、天然橡胶等。 89.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90.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矿物质、水。 91.缺乏维生素 A——夜盲症,缺乏维生素 C——坏血病,缺乏维生素 D——佝偻 病 92.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 93.铁缺乏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94.缺碘或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95.有害元素:铅、镉、汞、砷等。
中考化学状元笔记
中考化学状元笔记一、化学基本概念。
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固态冰融化成液态水,液态水蒸发成气态水蒸气),物质形状的改变(将块状的铁压成薄片)等。
判断依据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如铁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燃烧(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是物理变化。
-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如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这是它的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可燃性(氢气能燃烧)、助燃性(氧气能支持燃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药品的取用。
- 固体药品:块状固体用镊子取用,操作是“一横二放三慢竖”,即先把容器横放,把块状固体放在容器口,再慢慢将容器竖立起来,使固体滑到容器底部,防止打破容器。
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用,操作是“一斜二送三直立”,即将试管倾斜,把药匙或纸槽送到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
- 液体药品:较多量液体用倾倒法,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缓慢倾倒。
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滴管要垂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不能伸入容器内,更不能接触容器内壁。
- 物质的加热。
-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试管要倾斜与桌面成45°角,先预热(来回移动试管使试管均匀受热),再用外焰加热。
-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 仪器的连接: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时,先把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用力转动插入。
苏教版初三化学学霸笔记
1.用金属划分的年代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钢铁时代2.加热碳酸氢铵实验(1)文字表达式: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 (2)化学表达式:NH 4HCO 3NH 3+H 2O +CO 2 (3)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招嗅法)水:无色液体(干而冷的小烧杯)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气体(澄清石灰水)(4)实验仪器:蒸发皿、铁架台、三脚架(5)实验现象:白色固体逐渐消失,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小水滴生成,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Ps :①从表达式左侧开始描述,到右侧停止②描述时只能描述看到的情况,不能出现物质名称(6)碳酸氢铵保存注意点:低温、密封、避光3.氮气(1)无色无味的气体(2)化学式:N 2化学性质:很稳定(化学性质决定用途)(3)用途:医疗手术、制氮肥、灯泡填充气、粮食瓜果保护气4.铁的锈蚀实验(1)铁锈:红棕色、主要成分三氧化二铁(2)三氧化二铁①颜色:红棕色−−→−加热−−→−加热②化学式:Fe 2O 3③结构:疏松多孔(3)铁生锈是铁、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4)防锈:刷漆,涂油,镀金属、搪瓷等(5)食盐作用:加速锈蚀5.石蜡燃烧实验(1)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2)物理变化:熔化、液化、汽化化学变化:燃烧、生成水与二氧化碳(3)火焰燃烧颜色为白色,白烟为石蜡蒸汽6.物理反应: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即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化学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出现可能、能、可以等字眼为性质,其余为变化)7.(1)无色气体生成白烟 KI +AgNO 3AgI +KNO 3 (2)无色液体生成黄色沉淀NH3+HCl NH4Cl 8.空气:氧气(21%)、二氧化碳(0.03%)、氮气(78%)、稀有气体(0.94%)、其他(0.03%) 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9.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点燃−→−−→−10.红磷燃烧实验(1)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化学表达式:P +O 2P 2O 5 (2)实验目的:测定实验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仪器:燃烧匙、集气瓶、橡皮塞、止水夹、导管、烧杯、红磷、水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水倒吸进入集气瓶, 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