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自然的声音-课件
三年级《大自然的声音》PPT课件
课程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 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所学 知识,加深对大自然的认识
和感悟。时间约5分钟。
02
CATALOGUE
大自然中的声音现象
动物发出的声音
01
02
03
鸟类鸣叫
不同种类的鸟有着各异的 鸣叫声,如清脆的夜莺歌 声、嘹亮的雄鸡报晓。
昆虫叫声
如蜜蜂的嗡嗡声、蟋蟀的 唧唧声,构成了大自然独 特的交响乐。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导入
课文学习
通过播放大自然的声音音频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间
约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讲 解生字和词语,引导学生理 解和感受课文内容。时间约
20分钟。
拓展延伸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 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 大自然的声音,并尝试用自 己的语言进行描述。时间约
声音产生原理简介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发生振动时 ,就会发出声音。
不同的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不 同,这是因为它们的振动频率 和振幅不同。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 20Hz~20000Hz之间。
声音传播方式分析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
实践法:参与户外活动体验大自然
野外徒步
走进森林、山地等自然环境,感受大自然的静谧 与喧嚣。
露营活动
在户外露营,倾听夜晚的虫鸣、风声等自然声音 。
植树造林
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体验树木生长的过程,感受 大自然的力量。
记录法:用文字或图画记录所听所闻
写日记或游记
将所见所闻用文字记录下来,形成对大自然的深刻印象。
溪流潺潺的水声
《听听,秋的声音》ppt课件
三年级语文上册
新课导入
上面这些大自然的声音,大家肯定 都听到过。大自然的声音是不是很美 妙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秋天 都有哪些声音!
读一读
朗读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 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标记 出来。
学认字
dǒu
抖抖
lüè
掠过
拼音开关
xī shuài zhèn
(道别)的话音 (暖暖)的叮咛 (告别)的歌韵 (丰收)的歌吟
2.仿写拟人句。 大树抖抖手臂,“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小草轻轻摆头,在微风中与小花一起舞蹈。
课堂演练
3.你从第五小节中 感受到了什么?
我感受到了一种可以心领 神会而不可闻的无声的声音, 感受到了秋景给人的细微的感 受。
课后作业
1.接着诗歌写几句,并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搜集有关秋的诗歌。
“大树抖抖手臂”这句话将大树比作一个有生命的个体,用“抖 抖手臂”来形容大树在秋风中摇曳的样子,给人一种生动形象的感觉。 “‘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这句话将黄叶被风吹动的声音比 作“道别”的话音,拟人化地表达了黄叶离开大树的情景。这里用 “刷刷”的声音来形容黄叶被风吹动时的声响,给人一种清晰、响亮 的感觉。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地来, 向远方匆匆地去。 来去匆匆 听听, 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忆秋景 写秋声
创意表达
秋的声音还藏在哪里,又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 仿照第1小节写一写吧。
绽开了笑脸, “啪啪”, 召唤我们快快来品尝!
听听, 秋的声音, 小溪_欢__快__的__歌__唱__,____ “__哗__哗__”__,___________ 是__与__大__河__见__面__的__欢__笑__。_
第7单元21大自然的声音(优质版)[七彩课堂]2023至2024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配套课件(
动物声音的表现方式:动物声音的音调、节奏、音量等表现方式,以及它们如何传达不同的情 感和信息。
动物声音与人类的关系:动物声音对人类的影响,如音乐、文化、艺术等,以及人类对动物声 音的感知和解读。
植物声音的表现
风吹过树叶的声 音
花开的声音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保护自然环境的意义和价值
保护自然环境是人类的责任和义务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保护自然环境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保护自然环境有利于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07
总结与展望
对大自然声音的认识和感受
自然界的声音种类繁多,如风声、雨声、鸟鸣声等,它们都是大自然赋予 我们的美妙音乐。
大自然声音的分类
自然界的动物声音 自然界的风、水、雨、雷等声音 人类活动产生的自然界的声音 自然界的静谧之声
大自然声音的作用
传递信息:大自然的声音可以传 递各种信息,如动物之间的交流、 天气变化等。
启示生命:大自然的声音也启示 着生命的存在和变化,如风吹过 树叶的声音、水流过石头的声音 等。
添加标题
这些声音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还能引发我们的思考和 想象,让我们更加热爱大自然。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它们带来的美好和宁静, 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放松和滋养。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能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利用大自然的声音, 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享受。
对大自然声音的利用和保护的思考和展望
大自然声音在人类文化中的体现
文学艺术中的描绘: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对自然声音的描绘,如鸟鸣、水流等 音乐中的表现:音乐作品中对自然声音的模仿和表现,如笛子模仿鸟鸣声 宗教仪式中的象征:某些宗教仪式中,自然声音被赋予特殊的意义和象征意义 旅游体验中的感受:旅游过程中,自然声音带给人们的愉悦和放松感受
人民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 倾听自然的声音 第九课 中华民族的选择》课件公开课 (2)
ysq
可持续发展要求:
①树立生态文明观,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认 识到自己的责任。
ysq
②推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社会 生产力发展相协调。
ysq
③加强资源开发利用,充分有效合 理开发资源,依法治理污染,保护 环境,使经济建设与环境、资源相 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ysq
ysq
中华民族的明智选择
人口
资源 环境
(出路) 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 生态文明观
计划生育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作ysq业布置
你心目中的美丽中国是什么样的?请用你喜欢的方 式描绘出来(绘画、作文或者诗歌)
ysq
谢谢大家!
ysq
②转变垃圾处理方式,从 填埋转向垃圾焚烧发电。
ysq
③建立起统一规划的城乡环境卫生体系。
ysq
④从源头上做起,促进城 市垃圾减量化。
ysq 谈一谈,修订环境保护法的意义?
ysq
谈一谈,修订环境保护法的意义? 为公众有序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法治渠道。 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和贯彻实施,对于保护 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 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绿 水 青 山 就 是 金 山 银 山
ysq
谈谈该视频体现了书上什么观点?
•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思想:经济发展、保护环境和保 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 和良好的资源环境。
•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 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声音》通用课件
这道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大自然声音的文学作品或诗歌,拓宽学生的视野, 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在赏析时,可以从语言、意境、情感等方面入手, 深入体会作品所表达的美感和情感。
作业三解析
这道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大自然声音的感受和认识,培 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回答时,可以从声音的特点、对心情的影响、与自然的 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
05
CATALOGUE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的反思
本次课件内容丰富,涵盖了《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的各个方面,包括课文背景、生词解析、段落分析等。但在时间分配 上,对于某些内容的讲解可能过于详细,导致整体节奏稍显拖沓。
教学反思
教学方法的反思
课件采用了图文并茂的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 ,可以进一步加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重点句型
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句型,如比喻句、 拟人句等,并举例说明其在表达上的 作用。
段落大意
段落一
描述大自然中风的声音, 强调风的无形和多变性。
段落二
描述大自然中水的声音, 突出水的流动和节奏感。
段落三
描述大自然中动物的声音 ,展现动物的多样性和生 机。
03
CATALOGUE
教学方法与技巧
教学方法
课后作业
作业一
请同学们回家后,在安静的环境中仔细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并记 录下所听到的声音种类和特点。
作业二
请同学们搜集一些关于大自然声音的文学作品或诗歌,并进行简单 的赏析。
作业三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大自然声音的感受和认 识。
《学会倾听》7年级心理健康PPT课件
课理堂来自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你们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 听过蚂蚁跑步的声音吗?
这些都是大自然的声音,下面请同学们聆听来 自大自然的语言,感受一下他们在诉说着什么。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1 海浪声 2 屋檐滴水声 3 风声 4 鸟鸣声
5 雨声
6 溪流声
倾听的障碍
02 个人偏见
01 被外部事物分心
04 缺乏兴趣
03 信息超负荷
06 打断
05 先入为主
倾听前的心理准备
感兴趣
A
空杯心态
B
情绪管理
C
倾听法则
专心
耐心
会心
对你认为合适的倾听行为
眼神
表情
动作
① 真诚的目光接触 √
② 上下打量 ③ 东张西望 ④ 不屑的眼神 ⑤ 目光呆滞
① 微笑
√
① 专注 √
② 肯定地点头 √
② 手里一直转笔
③ 配合说话内容的表情 √ ③ 身体面向说话者 √
④ 冷漠
④ 做其他事情
⑤ 严肃
⑤ 双手交叉在胸前
言语
① 打断 ② 反驳
③ 适当的语调 √
④ 窃窃私语 ⑤ 不回应
一颗灵魂可以在倾听中发现、 欣赏、和拥有另一颗灵魂的快乐。
谢倾 谢
听
倾听自然的声音-3.2地球在叹息PPT(人民版)PPT课件
我 们 美
丽 de 家 园
1
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 2020年10月2日
2
材料一 2001年9月,美国科学家在南极上空检测 到了迄今为止面积最大的臭氧层空洞,达2830 万平方公里,是美国领土面积的3倍。臭氧层空 洞使得紫外线能够直射到地球,引起气温升高, 冰雪融化,导致地球海平面上升。
批准议定书的国家超过了55个,但批准国家的温室气体
排放量仅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6%,尚不足以使
《京都议定书》生效。
2020年10月2日
9
2005年2月16日,历经7年多波折的《京都 议定书》终于正式生效。
但是,作为世界上排放最多温室气体的国家, 美国在2001年3月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 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 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 宣布单方面退出《京都议定书》。缺乏了美 国的参与,国际社会所做的努力也只能大打 折扣。
材料二 宇航员从太空看地球不再是一片蓝色, 而是在表面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薄雾;一些原来 清晰可见的地球标志性建筑,现在也模摸糊糊, 若隐若现。
思考: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地球正遭受破坏!
2020年10月2日
3
第二课 地球的叹息
地球就诊记
2020年10月2日
4
第一声叹息
树木、花草、植被都是我的秀发。他们不 仅为我遮风挡雨,也为在我身上安家的人 类奉献绿色、氧气,涵养水分,保护土壤。
8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排放
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数量,要比1990年减少5.2
%,发展中国家因为经济欠发达而不承担减排义务。对
各发达国家说来,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
【五年级】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五年级】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我喜欢在大自然中旅行和探险,因为大自然的声音总能让我感到平静和舒适。
当我身处大自然中时,我常常听到许多不同的声音,比如鸟儿的鸣叫、风吹过树林的声音、流水的声音等等。
这些声音使我愉悦,仿佛我置身于一个迷人的音乐会之中。
在我的故乡,有一条小河流经村庄,这条小河畔有一片广阔的草地和一些树林。
我经常去这个地方散步,并且细心地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每当我坐在草地上,我都能听到清晰的鸟儿的飞行与鸣叫声,仿佛它们在为我的到来欢呼。
当风吹过草地和树林时,州它们发出不同的响声。
树林中的树叶轻轻摇曳,它们发出轻柔的沙沙声,仿佛送给我一个温馨的问候。
而我最喜欢听的是河水的声音,它们带来了一种无穷的安宁感。
当我抬起头望向天空时,我感到天空不再是静默的,我能听到鸟儿的啁啾声,和风吹过树林和草地的声音。
这些声音组成了一首天然的交响乐曲,给人带来了无比的喜悦和放松。
我也经常在夏天的夜晚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当我在庭院中看星空时,我能听到蟋蟀的“嘤嘤”声和蛙鸣声,它们让我感到像是被大自然所包围。
在探险中,我也会听到许多大自然的声音。
例如,当我在山里徒步时,我能听到山间小溪的流水声和鸟儿的啾啾声。
当我在海边玩耍时,我能听到海浪拍打着岸边的声音,它们给我带来了安静和放松的感觉。
大自然的声音给了我许多的灵感和启示,使我感到世界是多么的美好和神秘。
当我细心地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时,我有时也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信息和知识。
所以,我相信如果我们仔细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它的美,还能获得更多的惊喜和启示。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总能通过大自然的声音找到平静和宁静。
让我们一起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音乐,他们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幸福。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蒌 蒿 满 地 芦 芽 短 , 正 是 河 豚 欲 上 时
竹 外 桃 花 三 两 枝 , 春 江 水 暖 鸭 先
而这首诗的高妙之处,正在于以这些想象 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中的景物变得生 机勃发,情趣盎然。
• 画中并没有描绘河豚,“正是河豚欲上时”是诗 人的想象,从物候的角度思考,为什么作者认为 这是河豚“上市”的时节?
“桃花三两枝”,同时现在“篓蒿满地”、芦 苇发芽,可以断定现在是春天,而河豚在春天会 洄游产卵,这个时候正好是捕河豚的好时机,所 以作者即景生情引发联想,认为捕捞河豚的时候 到了。
古代诗人对自然界观察之细致,使后代人佩服不 已,这首诗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山下芳菲尽,而此处 桃花始盛开?北宋科学家沈括经过反复思索,得出这是 由于山地气候对植物的影响。
鸟啼
欧阳修
穷山候到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 花深叶暗耀明日,日暖众鸟皆嘤鸣。
候到日暖,万类生物与时争开,众鸟 皆鸣。花鸟草木是有生命的东西,它们对季 节变化非常敏感,它们的生长发育,直接反 映自然季节的变化。
大单
雪 满
于 夜
卢 纶
弓遁
刀逃
。。
【大意】月黑风高的夜 晚,大雁惊起高高地飞, 敌军趁着夜色偷偷地溃 逃。将军正要率领骑兵 追击,飞扬的大雪,立 刻落满了将士们的弓箭 刀枪。
• 从物候的角度思考,卢纶的《塞下曲》中 几种物象同时存在是否矛盾?想一想,你 的理由是什么?
• “月黑雁飞高”和“大雪满弓刀” • 大雁是候鸟,因为纬度的差异,大雁秋天
《大自然的声音》ppt课件
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生长时会发出细微的摩擦声, 这是根系与土壤颗粒相互作用的结果。
3
叶片扩展和光合作用中的声音
当叶片展开并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发出微弱的嗡 嗡声,这是叶绿素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的过程。
植物间信息传递方式探讨
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信号
01
植物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信号来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如
倡导绿色生活,减少噪音污染
绿色出行
鼓励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使 用,降低交通噪音污染。
垃圾分类
推广垃圾分类制度,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产 生的噪音和污染。
节能降耗
倡导节能环保理念,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降低能源消耗和噪音排 放。
THANKS
感谢观看
雷电的声音
雷声的轰鸣和闪电的划破天际, 是大自然最为震撼的音响之一,
往往令人心生敬畏。
不同季节自然界音响变化
春季
春雨绵绵,鸟鸣啾啾, 万物复苏,春天的声音
充满生机和活力。
夏季
炎炎夏日,蝉鸣声声, 暴雨倾盆,夏天的声音
热烈而多变。
秋季
秋风萧瑟,落叶纷飞, 虫鸣渐稀,秋天的声音 带着一丝凄美和宁静。
冬季
除了声音,哺乳动物还通过身体触 碰、姿态和面部表情等方式进行沟 通。如猴子梳理毛发表示亲昵,猫 竖起尾巴表示警惕。
哺乳动物声音模仿
部分哺乳动物具有模仿其他生物声 音的能力,如某些海豚能模仿人类 的语言和声音。
03
植物世界之声
植物生长过程中发出声音
1 2
种子萌发时发出的微弱声响
当种子吸收水分开始萌发时,会发出微弱的破裂 声,这是种皮破裂、新生命诞生的信号。
四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声音》(共20张PPT)
2021/7/25
4
表达
交际范例
主持人: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 大自然是美妙的。让我们投身于 大自然的怀抱中,用我们的心去 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并把自己的 感想说一说。请大家踊跃发言, 用自己认为最美妙的语言表达自 己对大自然的真实情感,好吗?
2021/7/25
5Hale Waihona Puke 表达晶晶:昨天晚上,我参加了 青蛙的音乐会,每一只青蛙 都是一位很棒的歌手,它们 用自己美妙的歌喉,唱出了
2021/7/25
14
表达
4.写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条理要请晰。
同时要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声音、特定
的环境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必不可少,而且要进行细
乐
致描写,以达到突出中心的目的。
5.习作完成之后,一定要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这样
有助于修改自己的习作,分享彼此成长的快乐。
2021/7/25
2021/7/25
18
表达
冬天,寒风在肆虐,“呼呼 ——呼呼——”吹得电线发出“ 咝咝”的声响。这是电箱在和寒 风顽强地搏斗——你可以冻得我 浑身发抖,但是我决不会乐向你屈 服。“哈哈哈……”多么开心的 笑声,这是孩子们在凛冽的寒风 中开心地嬉戏。他们说这正是考 验他们意志的时候。
2021/7/25
2021/7/25
9
表达
习作内容
1.通过自己细致的观察,体验、聆听大自然的声 音。把自己听到的声音写下来,培养自己的语言 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习乐 作水平。 2.展开丰富的想象,给自己听到的声音编一个美 丽的故事。
2021/7/25
10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1.8.2 321.8.2 3Monday, August 23, 2021
大自然的声音ppt课件2024全新
鲸鱼歌声
鲸鱼发出的深沉歌声,宛如海洋的咏 叹调,令人感受到海洋的广阔与深邃 。
03
植物世界之声
植物生长过程中发出声音
种子萌发时微弱破裂声
当种子吸收足够水分后,种皮会破裂,发出微弱的声音,这是新 生命的开始。
根系生长时土壤松动声
植物根系在土壤中不断延伸、生长,会使周围土壤松动,产生轻微 声响。
叶片扩展时沙沙声
天气变化与自然界音响
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产生声音
风声
风吹过不同地形和植被时,会 产生不同的声音,如微风轻拂 树叶的沙沙声、强风呼啸的嗖
嗖声等。
雨声
雨滴落在不同物体上,如屋檐 、树叶、地面等,会发出清脆 的滴答声、连绵的沙沙声等。
雷声
闪电引起空气迅速膨胀和收缩 ,从而产生震耳欲聋的雷声, 有时伴随闪电和暴风雨而来。
流水声
平原河流纵横,流水声柔和而连续,为平原增添 了生机与活力。
水域环境中特有自然界音响
海浪声
海洋环境中,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具有节奏感和力量感,是大海独 特的音响。
溪流潺潺
山间溪流清澈,水流潺潺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幽远的感觉。
雨滴声
雨滴落在水面时产生的声音清脆悦耳,是水域环境中特有的自然音响 之一。
特点
多样性、自发性、和谐性、治愈 性。
声音分类与举例
动物声音
植物声音
天气声音
地形声音
鸟鸣、虫鸣、兽吼等。
树叶沙沙声、竹子拔节 声等。
雷声、雨声、风声等。
溪流声、海浪声、山谷 回声等。
人类对大自然声音感知
感知方式
01
听觉、心理感受。
感知特点
02
直观性、情感性、文化性。
感知价值
三年级写景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草,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它会在森林跳出美丽的舞蹈,风轻轻一吹,绿油油的小草便互相碰触,发出了温柔的小曲,好听极了!
雨点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下雨的时候,小雨点从妈妈的身上跳了下来,有的打在一棵棵翠绿的叶子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有的打到河里,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那声音好听极了!
动物也是音乐家。
走在池塘边听听蹲在荷叶上歌唱的青蛙,呱呱呱,呱呱呱,可好听了!坐在树下,听听树上叽叽喳喳歌唱的鸟儿;在池塘边散步,听听蝈蝈的歌唱,你知道它们在唱什么吗?它们在唱美好的大自然,它们在唱温柔的雨点。
大自然有很多美妙动听的声音,只要你细心去听,你就知道,好听极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 中华民族的选择(节约资源、保护环 境可持续发展战略)
为什么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P109~113)[ 2014怀化31(1)] (1)我国人口数量过多,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人口的过快和过 多增长,必然给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
(2)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 大量增加、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等矛盾极为突出,严 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或:①有利于促 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②有利于经济建设与生态 环境的协调发展;③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 质量;④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热点材料式选择题题型讲解】此类题型多以当前的社会热点新闻、 事件为背景,在材料的选取上多以贴近学生生活、积极正面的、对青 少年有指导意义的素材为主。这类试题,主要以焦点时事为背景,多 角度、多层次地挖掘材料,减少阅读量,重点考查学生阅读思考、知 识迁移、拆分整合等能力。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把握住材料的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 弄清材料主旨和层次,把握命题者的提问角度,分析命题意图,进行解 答;考查课本知识时,要求学生做好材料与基本知识和观点的转换。
例2(’14娄底28,9分)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调 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单独二孩”政策正式获准。湖南“单独二孩”政策 亦得以落实。对此,某校九年级学生进行了热烈讨论。
多数同学认为:“人口增长要适当,计生国策不能忘。”请你对这一 观点进行辨析。
这个观点是对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 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其他特点有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 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人口过多和过快增 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在经济社 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有直接的关系。 没有对人口增长的合理控制,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最新真题精编
(’14湘潭8)莲城中学组织九年级学生开展“湘江的污染与治理”课外调查活 动,但该校不少家长认为保护环境是政府的事,学校的做法会影响孩子 学习。家长的想法( ) A. 错误,保护环境是学生的主要责任 B. 正确,学生的基本义务是认真学习 C. 正确,说明家长敢于维D护学生权益 D. 错误,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来数的量,提高人口素质
保护环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
旺,社会的稳定
中考考点精讲 考点梳理
第八课 生命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九课 地球的叹息(环境污染与破坏)
地球的三声叹息、反映的问题及策略(P96~103)[2013湘潭33(2)] (1)地球的三声叹息:植被破坏、大气污染、水体污染。 (2)反映的问题:地球面临着严重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3)策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 本国策。
地 大
源小国
物 不堪重负的国土:人口的过快和过多增
博
的
长,给自然资源和环境
背 带来沉重的压力
后
灾害是提醒:洪涝灾害、沙尘暴等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 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的发展
第一要义是发展
明
科学发展观
智
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
的
国发展实践,
选 择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
后果影响——辨析材料中的言行有什么危害,应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或者有什么意义。 表明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如果是正确的言行应指出“我们应该进一步 ……”“我们应该继续……”;如果是错误的言行应指出“正确的做法(观 点)应该是……”;是违法的还应指出合法的做法。
答题模板: (1)“……违反了什么法律、原则、没有行使哪些权利、没有履行哪些 义务……” (2)“我们应该进一步……”“我们应该继续……” (3)如果是错误的言行应指出“正确的做法(观点)应该是……”。是违 法的还应指出合法的做法。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2/272021/2/27Saturday, February 27,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2/272021/2/272021/2/272/27/2021 6:19:57 P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2/272021/2/272021/2/27Feb-2127-Feb-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2月27日星期 六2021/2/272021/2/272021/2/27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2月2021/2/272021/2/272021/2/272/27/2021
知识网络
生命之间
倾
第一声叹息——植被破坏
听
自
地球的叹息
然
第二声叹息——大气污染 第三声叹息——水污染
的
声
音
中华民族
“地大物博”的背后
的选择
明智的选择
神奇的生命世界
我们的朋友
为我们提供生活所需
生 命
危难时刻见“友谊” 有用才是朋友吗?
之
间
我们够朋友吗?
这样的朋友谁敢交? 他们是榜样
矛盾的排名: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
解题思路:回答此类题目一般可按这个顺序进行: 找准主体——即抓住材料的人物,紧扣其言行。 性质判断——判断人物行为的性质、正误、合法还是违法(一般从法和德的 角度进行评价定性)。 理论依据——寻找教材中与之相关的依据,如:从公民与法、国情、道德 、法律、责任、成才规律、人才标准、公民与集体等角度进行分析,角度 不能重复,不能生搬硬套。(不正确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原则、没有 行使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
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很困难的。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实践证明,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 地长期坚持下去。“单独二孩”考虑到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加快 的问题,但我国人口最大的问题还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 质偏低。所以人口增长要适当,但计划生育国策不能丢,要长期坚持。(9 分)
材料二【向污染宣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出重拳强化污染防 治。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 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 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我活动: 请你就避免“美丽中国”成为“霾里中国”建言献策。
加强环境保护,治理雾霾,建设美丽中国,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公 民的义务,国家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政府要加大环 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加强环境保护的监督和管理,每个公民更要增强 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自觉履行环境保护 的义务,尤其是企业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依法规范经营行为,各方面 都积极行动起来,才能把建设美丽中国落到实处。(3分)
(3)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的 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我国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唯一的正确选择。 总之,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 持下去。
考题剖析
例1(’14衡阳7)2013年10月以来,一场猝不及防的雾霾袭击了从杭州到 南京再到繁华的上海滩,从长江三角洲蔓延至全国近半国土,此次雾霾 共波及25个省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全国平均雾霾天数创52年之最。
【解析】考查点:计划生育。解题思路:本题从设问上看属于“辨析 类”考查题型,从领域上看属于对国情教育相关知识的考查。提取材 料关键字“计划生育”“单独二孩”可以联系到教材知识的计划生育 相关知识点。
【辨析类类型讲解】此类型的设问要求根据教材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 行评价分析。答好这类试题的关键在于理清思路,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
这说明( )C ①自然资源很难满足人类的需要 ②我们应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③我国
环境形势严峻 ④空气污染是人类未来面临的最大的生存危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考查点: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我国的环境国情。解题思路: ①讲的是资源问题,与题干材料无关应排除。人类未来面临的最大的生 存危机不是空气污染,④观点错误。
节粮:节约粮食,不浪费一粒米;吃多少要多少,不剩饭菜,开展 “光盘”行动;节水:随开随关,刷牙时不开水龙头;一水多用;节 电:人离灯灭;夏季空调设置在26 ℃以上;家用电器不用就拔掉电源 开关。等等。(6分)
[’14娄底30(3),3分]2014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看点众多,亮点纷呈 。某校思想品德老师决定选取其中2个亮点让同学们一起探讨,请你参 与。
我国有哪些举措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活方式 有哪些? (1)符合要求的举措:①实行退耕还林;②制定“节能减排”目标;③ 实施“限塑令”;④实施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⑤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⑥努力建设“两型”(资 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14娄底30(3);2014怀化28第二 问]
(2)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活方式:①循环利用(如一水多用、垃圾分类回 收等);②替代消费(即用绿色产品替代高污、高耗的消费品);③节制消 费,降低消耗(如简化包装,少开空调,人走灯灭,乘坐公交等);④重 复使用(购物自带购物袋、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⑤拒绝使用野生动物 制品等。[2014怀化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