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纸会审,设计交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图纸会审
参与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种设备厂家
任务:在收到设计院施工图设计文件后,对图纸进行熟悉,审查施工图中存在的问题及不合理的情况并提交设计院处理。
组织记录者:建设单位组织并记录(也可由监理单位代为组织)
意义:使各参建单位特别是施工单位熟悉设计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掌握工程特点及难点,找出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并拟定解决方案,从而将因设计缺陷而存在的问题消灭在施工之前。
图纸会审的内容
是否无证设计或越级设计,是否经过设计单位正式签署,是否经过相关部门图审合格;
地质勘探资料是否齐全;
设计图纸与说明是否齐全,有无分期供图的时间表;
设计地质烈度是否符合当地要求;
如果由几个设计单位共同设计,图纸之间是否有矛盾;专业图纸之间,平立剖面图之间是否有矛盾,标注是否有遗漏;
总平面图与施工图的几何尺寸,平面位置,标高等是否一致;
防火,消防是否满足要求;
建筑结构与图纸之间是否存在差错及矛盾,
结构图与建筑图的平面尺寸及标高是否一致,
结构图与建筑图的表示方法是否清楚,是否符合制图标准,
预埋件是否表示清楚,
有无钢筋明细表,钢筋的构造要求在图中是否表示清楚;
施工图中所列的标准图册施工单位是否具备,
材料来源是否有保证,能否代替,图中所要求的条件能否满足,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有无问题;
地基处理方法是否合理,建筑与结构的构造是否存在不能施工或不便于施工等技术问题;
管道,电气线路,设备装置,运输道路与建筑物之前或相互之间有无矛盾,布置是否合理是否满足设计功能要求。
图纸会审的程序及其他注意事项
程序:业主或监理方主持人发言→设计方图纸交底→施工方,监理方代表提问题→逐条研究→形成会审记录文件→签字盖章后生效
其他注意事项:
图纸会审应在开工前进行,如果施工图纸在开工前未全部到齐,可先进行分部工程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前必须组织预审,阅图中发现的问题应归纳汇总,会上派一代表发言,其他人视情况适当解释,补充;
施工方与设计方对提出和解答的问题作好记录,以便查核;
整理成图纸会审记录,由各方代表签字盖章认可;
项目监理人员应熟悉工程设计文件,并应参加由建设单位主持的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会议,会议纪要由总监理工程师签认。
监理工程师主要原则
(1)是否对初步设计进行了全面,合理的优化;
(2)安全可靠性,经济合理性是否有保证,是否符合工程总造价要求;
(3)设计深度是否符合设计阶段要求;
(4)是否满足使用功能和施工工艺要求;
(5)是否符合有关部门对初步设计的审批要求;
监理工程师审核重点
(1)图纸的规范性;(2)建筑功能设计;(3)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4)结构安全性;(5)材料代替可能性;(6)各专业协调一致性;(7)施工可行性。
施工图会审记录内容
(1)工程名称:所在工程名称,图纸中应注明;
(2)工程编号:所在工程编号,图纸中应注明;
(3)表号:图纸会检表的表号,登记所用;
(4)图纸卷册名称:所审图纸卷册名称,图纸中应注明;
(5)图纸卷册编号:所审图纸卷册编号,图纸中应注明;
(6)主持人:此处为监理人员签名,主持;
(7)时间:图纸会审时间,应注明-年-月-日;
(8)地点:图纸会审场所;
(9)参加人员:所有参与人员,包括工程各参建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与会人员;
(10)提出意见包括:图号,提出问题的单位,提出的问题,处理意见;(11)签字,盖章:表底就有建设单位代表,设计单位代表,监理单位代表,施工单位代表的签字,以及各单位盖章。
设计交底
组织方:建设单位
参与方: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
内容:施工图完成并经审查合格后,设计单位在设计文件交付施工时,按法律规定的义务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做详细的说明。
目的:使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正确贯彻设计的意图,加深对设计文件特点,难点,疑点的理解,掌握关键工程部位的质量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设计交底的内容
图纸设计交底
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设计的主导思想,建设的要求及构思,使用的规范;
设计抗震设防烈度的确定;
基础设计,主体结构设计,装修设计,设备设计(设备选型)等;
对基础,结构,装修施工的要求;
对建材的要求,对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施工中特别注意的事项等;
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对图纸提出的问题的答复;施工交底
施工范围,工程量,工作量和实验方法要求;
施工图的解说;
施工方案措施;
操作工作和保证质量安全的措施;
工艺质量标准和评定方法;
技术检验和检查验收要求;
增产节约指标和措施;
技术记录内容和要求;
其他施工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