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古希腊教育
第二章 古代希腊的教育
第二章古代希腊的教育第三节古希腊的教育理论2.3.3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及哲学与社会学的观点柏拉图像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出身于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
母亲是政治家梭伦的后裔,父亲也出身于显贵家庭。
柏拉图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青少年时师从苏格拉底8年时间,在政治上与其老师一样,反对当时盛极而衰的民主政治而拥护贵族专政,曾参加多苏格拉底的哲学小集团。
因此,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后,他被迫流亡国外,游说各国,希望能实现其政治理想。
愿望得不到实现,又回到雅典,致力于教育。
公元前387年,他创办了一个学园,取名阿卡德米学园,变称希腊学园。
从此,在这里讲学达四十年,一直到去世。
柏拉图的著作较多,其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
柏拉图不但在政治上与苏格拉底一致,而且哲学观上也继承了老师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完善,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柏拉图把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
现象世界就是现实世界中可感知到的事物,即自然界;理念世界是精神世界。
他认为,现象世界是不可靠的、不真实的,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永恒的。
现象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映像;理念世界中存在着普遍的、一般的、值得认识的东西,是真理的化身,是宇宙精神;而神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主宰一切。
人是神所创造的万物中最优者;人由肉体和灵魂构成,人的灵魂先于肉体存在于理念世界中。
当灵魂和肉体相结合“投胎”为人时,就暂时失去了对最高理念的认识和记忆;然而在现象世界万物的刺激下,又可以把忘掉的记忆捡回来。
因此在认识论上,柏拉图由他的哲学观推理出来,认识不是对万物存在的现象世界的感知,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具体到教育上,他认为学习就是回忆。
柏拉图认为人死后,灵魂离开肉体又回到理念世界中,即灵魂不死。
柏拉图的这些思想,对后世宗教学影响很大。
柏拉图在社会观上很推崇斯巴达的社会制度——原始的共产主义,因此,写了专著《理想国》阐述了自己的主张。
第二课 古希腊教育(一)
(三)希腊化时代
公元前334-前30年,历史上称为希腊 化时期。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 山大开始向东扩张,征服了希腊各城邦, 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这个帝国包括希腊 、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和印度的一部 分。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帝国分裂为几 个王国,后来这些王国分别被罗马灭亡。 因此,希腊后期的文化教育,也体现了希 腊文化教育与东方文化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有一些改变:
第五,高等教育得到明显发展。伊索克拉底的修辞学校、柏拉 图的学园、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之外还出现了很多高等学 府。经过发展,公元前200年前后,合并为雅典大学。从另一个 方面看,与希腊化整个时期的教育内容相比,这一时期也呈现 出某种蜕变,教育内容被压缩,侧重修辞学教学,而修辞学也 逐步陷入形式主义的困境。 第六,教育机会扩大。希腊城邦意识逐步为世界主义所取代, 教育机会为公民所垄断的局面被打破,更多的社会集团、更多 人享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
2、雅典教育
教育目的:雅典教育的目的是把统治阶级的子弟培养成为身心 和谐发展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它不仅要把他们训练成为身强力 壮的军人,更要求把他们培养成具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 和商人。 教育过程和内容:7岁前,儿童在家中由父母养育。7岁以后, 女孩留在家中由母亲负责教育,学习纺织、缝纫等技能。男孩7岁 后则开始进入弦琴学校学习。到十二、三岁左右,公民子弟一方面 继续在弦琴学校和文法学校学习,另一方面则进入体操学校,从 18~20岁,青年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到20岁,经 过一定的仪式被授予公民称号。
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雅典教育有许 多成功之处:第一,它把国家的意志 与青少年的内在需要巧妙地结合起来 了。第二,它使人的才能、倾向、个 性得到充分的发展。雅典的教育制度 和教育理论在公元前4世纪通过亚历山 大帝国的政治威力而广泛流传,对后 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二章古代希腊的教育
(三)古希腊教育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文化教育发展阶段
• 荷马时代(公元前1100—公元前800年) • 古风时代(公元前800—公元前500年)奴隶社会 • 古典时代(公元前500—公元前330年)高度繁荣 •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0—公元前30年)走向衰落
第一节斯巴达与雅典的教育
一、斯巴达的教育
1.斯巴达社会概况 土地肥沃,易于耕种,农业发达 社会等级森严 斯巴达人 人数少,贵族,享有一切特权 皮里阿希人 中间阶层,平民,有土地耕种无政 治权利 希洛人 大多数,奴隶,被征服的土著居民 全民皆兵,纯军事化的管理
斯巴达及雅典教育
二、雅典的教育
1.雅典社会概况 境内多山,不适宜发展农业,但三面临海,又良好 的海运条件,工商业发达。 公元6世纪,经过梭伦和克里斯提尼的改革,实行 奴隶主民主政治制度。 2.雅典的教育 雅典也高度重视教育,但与斯巴达是截然相反的类 型,国家对教育持自由放任的态度,把教育子女的 任务交给家庭。国家允许私人办学,因此雅典的教 育机构多以私立学校为主。
1.比较雅典与斯巴达的教育(异同)
2.雅典教育繁荣的原因是什么?并谈谈对我 们今天教育的启示。
第二节古典时代的教育
• 智者派的教育活动 一、智者及智者派 1.智者(sophist):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的七贤时代,是有 智慧、有能力、有理解力或技术超群的人。
5世纪后期,有了新的含义,指传授辩论术和其他知 识、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 早期的智者派代表人物有普罗泰戈拉、高尔吉亚等, 对传播雅典的文化科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到后期 智者中的一部分人演变为诡辩派。
4.阶段教育论(学制)
柏拉图围把人一生分为相互衔接、相对独立的几个阶 段,每个阶段的教育内容方法不同。 1)0-3岁的抚养教育:由经过精心挑选的女仆,在优 秀男女公民的监督下,统一抚养教育。 2)3-6岁的游戏场教育:神庙附近的游戏场 讲故事 做游戏 唱歌、音乐 (学前教育阶段)
第二章 古希腊的教育
斯巴达重视女子教育,妇女社会地位较高
15
斯巴达长老检视婴儿
16
斯巴达女子体育锻炼铜像图
17
二、雅典的教育
(一)社会
雅典地处阿提卡半岛,境内多山,不适宜发 展农业,但便利的海运条件使其工商业较为 发达。 奴隶主与奴隶在数量上悬殊很大;而且工商 业的发展,又产生了工商业奴隶主;农民和 手工业者都是自由民,比奴隶自由一点。雅 典的阶级矛盾复杂尖锐,这是雅典实施民主 政治的社会基础。
20
古代雅典儿童在学校学习
21
教育机构以私立为主,上学缴费,且有“教 仆”护送 教师的地位极其低下,收入菲薄,不受社会 的尊重 追求和谐发展,但反对拥有专门技能(不求 精益求精,只要适可而止) 雅典人不重视女子教育;妇女地位低下
22
古代雅典音乐教育情景
23
古代雅典体育教育情景
43
4.教育内容不同
斯巴达的教练所和士官团以军事训练和 体育锻炼为主。 雅典古代雅典体育教育情景则在体育习 武之外,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具有高等教 育性质的修辞学校和哲学家的学园则提倡水 平较高的理论科目的讲授和争辨。
44
5.教育方法不同 斯巴达强调要服从师训,刻苦训练
雅典则对启发诱导比较重视
6.师资队伍不同
4
第一节 荷马时代的教育
前1100年—前800年 一、社会状况 氏族制度向奴隶制度过渡时期,生产力水平提 高,铁器用品取代了青铜用品,贵族首领拥有奴隶。
5
“这时的希腊,已处在文明的门坎上了。” ——恩格斯
6
二、教育 尚未出现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
教育非制度化
培养目标:文武双全
教育内容:军事知识技能、演说、
第2讲 古希腊时期的教育
20岁:经过一定仪式授予公民称号
特点: 1.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2.教育机构有私立与国立两种,制度化程度较高。 3.教育和生活需要紧密结合; 4.不重视女子教育
三、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由于政治上的巨变,希腊化时期的教育也 发生了明显变化:
1、初等教育:文法学校占统治地位,文法
教师地位较高,音乐和体育不受重视,身心和 谐发展的传统遭到破坏。
2、中等教育:文法学校取代了国家体育
馆的地位,教学科目主要是文法和修辞,体 育和美育不受重视。
3、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机构较多。
(三)毕达哥拉斯的教育思想
希腊古风时期著名哲学家、 数学家和教育家,认为教育目 的在于通过对数(世界的本源) 的研究、领悟和训练,实现灵 魂的净化,以达到和谐、完善 的境界。这种精神陶冶与和谐 发展思想对希腊教育思想影响 深远。
(四)智者学派
希腊古典时期活跃在各城邦的一批职业 教师、演说家和作家。他们云游各地,积 极参加城邦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以传授知 识获取报酬,并逐步形成了一个学派即智 者学派。
*前392年伊索克拉底在雅典创办修辞学校; *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创办阿加德米学园; *前335年亚里斯多德创办吕克昂学园; *前308年芝诺创办“斯多葛学派”哲学学校; *前306年伊壁鸠鲁创办伊壁鸠鲁学园;
*前200年上述学校合并为雅典大学,成为著 名的学术研究中心和高等教育中心,直到公元 313年后才开始衰落。
斯巴达和雅典是希腊众多城邦中最强大和最有代表性的两大城邦。
(一)斯巴达的教育
第二课堂 古代希腊的教育
雅典的教育方式
斯巴达将教育看作国家事务,不由个人裁量。雅典人关注个人自由权 利,比如在教科方面,除规定音乐与体操为必修外,其余可尊重学习者意 愿。 家庭教育期:男子自出生至七岁受家庭教育,以身体陶冶为主。由母 亲、乳母、保姆共同养育,保姆多来自斯巴达,因为斯巴达的保姆善于育 儿。教育方针听命于父亲。保育方法是将儿童放置于自然状态,使身体达 到完全发育。 学校教育期:满七岁后离开母亲或保姆,由教仆管理并带入学校。学 校分为体操学校和音乐学校。前者是公共的游戏场,后者是私立的音乐堂。 体操学校学习游戏、跳舞、竞技,主要是体格的锻炼场;音乐学校以弹筝、 读书为常课,是广义的文化教育场所,目的在于身心的调和发展。这样的 学校教育持续至16岁,16岁后离开教仆,进入“高等体操学校”,至18岁 继续练习军事或竞技,主要科目为交战、弓术、骑马、竞技等。是下一教 育阶段的准备阶段。 公共教育所期:自由民的集团,凡青年在高等体操学校经过两年的训 练,身体与德性上具备自由民资格时均被送入公共教育所。入所时需要宣 誓:尽忠于国;敬神;受国民道德传说;不辱神圣的武器;救护战友等。 此阶段学习武器的使用及处理国家大事,属于严格的军事训练。19-20岁间 多在远方宿营,20岁集体生活告终,教育期间完满。
雅典的女子教育
雅典女子教育的严格程 度要逊于斯巴达,虽然同样 都想培养贤妻良母,但教育 内容均是在深闺中由母亲或 保姆教以纺织、缝纫、编物、 唱歌、宗教仪式以及普通的 礼仪作法等。雅典的女子地 位低于斯巴达。
雅典教育的过程和内容
• 0-7岁 家庭教育
由父母在家中养育。孩子出生后,同样 要受到严格的检查,只允许强壮者留在父母 家中养育,凡不健康或残疾者交由奴隶们去 抚养,并视为奴隶的后代。健康儿童主要由 母亲对他们进行合理喂养,创造适宜的生活 环境。讲故事、童话和《伊索寓言》在孩子 的教育中占很大比重,使孩子从中学到初步 的行为道德观念和日常生活的知识,还利用 玩具(木偶、皮球等)来做游戏。
第二讲 古希腊教育
智者们已经较为明确地意识到教育活动的 特殊性,并开始自觉地把教育现象与政治现 象、道德现象等社会现象相区分。 把教育过程当做一个运用秉赋、进行练习 的过程。
明确教育与政治、道德具有密切的联系, 教育对国家生活举足轻重。
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1、论“美德即知识” 2、创“苏格拉底法”
教育的变迁
(1)教育目标的变化。 军人→人格发展 (2)教育内容的变化 军事训练→人文学科 (3)教育机构的变化。 私立→公立 (4)教育对象的变化。 贵族性、城邦性→全民性、世界性
二、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
一、智者派的教育活动及其影响
智者派是公元前五世纪至前四世纪活跃在 古希腊各邦的一批职业教师、演说家、作 家。 文法、修辞、辩证法,这三门课程是雄辩 教育的核心,被称为“前三艺”。
(二)古希腊后期的教育 政治上的巨大变化
教育上的明显变迁
政治上的巨大变化
古希腊在公元前338年被马其顿战败后便失 去了独立性,成为马其顿帝国的一个组成 部分。古希腊虽然此时已在政治和军事上 一败涂地,但在文化上却大放异彩。这个 时期是希腊文化融合外来文化,尤其是东 方文化,并迅速向外传播发展的时期。这 一时期,史称为希腊化时期。
三、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1.论国家管理教育 2.论学前教育 3.论普通教育 4.论高等教育
四、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1.论三种灵魂与三种教育 2.论儿童的年龄分期 3. 论音乐与文雅教育
教育概况
(1)教育在于使未来的公民身心和谐 (2)教育内容广泛多样,方法也较灵活 (3)教育机构以私立为主 (4)教师的地位极其低下 (5)不重视女子教育
第二章 古代希腊的教育(上课)
总之,斯巴达教育的性质是野蛮的、 落后的,不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教育 内容是片面的。不过,斯巴达教育的目 的是训练勇敢的战士,用来防御和增强 斯巴达国家的实力,维护公民的地位, 这在当时是成功的。
二、雅典的教育
比雷埃夫斯港
雅典原是阿提卡半岛上的一个城市 的名称,从公元前594年至公元前593年 梭伦(solon)改革开始,中经前509年 至前508年的克利斯提尼(cleisthenes) 改革,雅典逐步向奴隶主民主制度过渡。 这对雅典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 深刻的影响。
亚历山大大帝
在这个期间,希腊文化和教育 也随着征服者的扩张得到了一定的 传播;希腊原有的学校教育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西方的文化教育通过 希腊文化教育的传播与东方文化教 育进行了接触和融合,促进了双方 各自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一希腊学校教育的变化
1.希腊的学校教育制度得以广泛传播 2.文教中心转移 雅典 → 亚历山大历亚城 3.初级学校的蜕变:德智体美 → 读写算等知识性科目 4.中等教育衰微:体育馆 → 文法学校,偏重知识教育 5.高等教育发展:学园、吕克昂、雄辩术学校、各哲学学 校的出现 6.教育机会扩大:前期的贵族性、城邦性让位于世界性、 全民性,女子也可接受教育
• 智者派前期受人称赞,后期成为不授知 识、骗取钱财、混淆是非歪曲事实的饶 舌小人,被称为“诡辩派”
智者派的贡献
1.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扩大了教育对象,促进了社会流动; 2.拓展了学术研究的领域,扩大了教育内容的范围; 3.丰富了教育内容,开展了新型的教育—政治家或统治者 的预备教育;
4.希腊教育思想所探讨的基本问题,大多由智者提出;
“这时的希腊,已处在文明的门坎上了。” ——恩格斯
二、教育 尚未出现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
第二章 古代希腊的教育
第二章古代希腊的教育公元前776年希腊人规定每四年在奥林匹亚举办一次运动会。
运动会举行期间,全希腊选手及附近黎民百姓相聚于奥林匹亚在公元前776年举行的第一届奥运会里,多利亚人克洛斯在192.27米短跑比赛中取得冠军。
同时他也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荣获第一个项目的第一个桂冠的人。
之后,古希腊运动会的规模逐渐扩大,并成为显示民族精神的盛会。
比赛的优胜者获得月桂、野橄榄和棕榈编织的花环等。
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在这1170年间共举行了293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一直到公元394年被罗马皇帝禁止。
1875到1881年,德国库蒂乌斯人在奥林匹克遗址发掘了出土文物,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
为此,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认为,恢复古希腊奥运会的传统,对促进国际体育运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在他的倡导与积极奔走下,1894年6月在巴黎举行了首次国际体育大会。
国际体育大会决定把世界性的综合体育运动会叫做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于1896年4月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以4年一次,轮流在各会员国举行。
教学目标:古代希腊的教育是国外教育发展的奠基时期,是近现代国外教育发展的重要源渊之一。
学习本章应联系古代希腊的斯巴达和雅典两个城邦不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情况,了解它们的教育概况,理解两个国家教育体系差异的原因,着重掌握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其主要表现。
教学时数:6学时考研大纲:1.古风时代的教育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
2 古典时代的教育“智者”的教育活动;“智者派”的教育贡献。
3.希腊化时期的教育4.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教育目的论;德育论;智育论;“苏格拉底方法”。
5.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学习即回忆”;《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6.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灵魂论与教育;教育作用论。
西方文明的摇篮——爱琴文明、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古希腊位于地中海和爱琴海的东北部,由希腊本土以及小亚细亚滨海地区和爱琴海的众多岛屿构成。
第二章 古希腊的教育
呈现出明显不同于古典时期的特点。
• 在希腊化时期,教育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 第一,希腊,特别是雅典的学校教育制度,广泛地传播到小亚 细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埃及等广大地区,从而对这些地 区的教育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第二,文化和教育中心的转移。
• 第三,希腊的初级学校发生蜕变。 • 第四,在希腊化时期,中等教育日益偏重于知识教学,尤其强 调文学教育,体育和美育被忽视。第五,希腊化时期教育中真 正得到发展的是高等教育。
• 斯巴达立法者为了适应其特殊的社会政 治经济生活的需要,建立了一套以培养 军人为唯一目的的教育制度。这种教育,
专门以军事训练为其中心内容,很不重
视发展人的智慧和才能。
2、斯巴达教育的过程和内容
• 斯巴达的儿童在7岁以前主要在家中接受
母亲的教育。从7岁至18岁,儿童进入国 家的教育机构,开始军营生活。教育的 主要内容是“五项竞技”、神话、传说。
• 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雅典教育有许多成 功之处:第一,它把国家的意志与青少 年的内在需要巧妙地结合起来了。第二,
它使人的才能、倾向、个性得到充分的
发展。
• 雅典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理论在公元前4世
纪通过亚历山大帝国的政治威力而广泛
流传,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三、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的区别:
• 第一,就城邦对教育的态度而言,斯巴达采取严格的集权领导; 雅典,在教育上则采取宽松的政策。 • 第二,就培养目标而言,斯巴达以训练勇敢善战的士兵为主,而 雅典教育则竭力和谐发展的人,即公民。 • 第三,就教育机构而言,斯巴达教育机构多为统一的、尚武的特
※ 雅典的教育制度分为以下阶段: 0-7 岁:在家接受教育,雇佣年长的女奴隶担任家庭教师;
第二章古希腊的教育
• 3、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教育,即政治家或统治者的教育 。
• 4、教育工作开始职业化,这对于提高教师的地位和教 育工作的成效有重要的意义,使教育活动、方法规范化 。
第二章 古希腊的教育
▲本章框架线索
古希腊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教古学希要腊求教育制度
• 一、荷马时代的教育(公元前1100-前800)
• 荷马时代的教育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 勇敢,武艺高强,足智多谋,能言善辩的辩士。
• 影响:《荷马史诗》、道德品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荷马时代教育中所有的既注重个性发展又重视群体利 益,既强调实干又注重雄辩、谋略的特点,事实上为后 来希腊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深刻的历史基础,美国著名教 育史学家孟禄认为,荷马时代的教育包含着希腊教育的 全部萌芽。
依赖于适当的教育,把国家主义的教育和个人主义的教 育融合为一。 • ▲他强调教育的国家管理,统一学制,成为西方教育思 想的一条重要线索。教育培养精英后来占有重要地位; ▲教育充满理性。
教学亚要里求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 一、生平、教育代表作: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
元前384-前322)是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和 教育家。“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兴趣”是“集大成者”。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政治学》和《伦理学》等著 作中 • 他在阿卡德米学园学习长达20年;在公元前335年,在 吕克昂开办学园,在此讲学,研究,著作13年,他著有 50部博学部书,收集158个国家的宪法,著作400多卷, 学园中的研究包括了当时的一切知识部分。他的庞大的 理论体系是他的教育思想的基础。
外国教育史第2讲古代希腊的学校教育
(三)古代希腊的教育概况 由于广泛使用奴隶劳动, 由于广泛使用奴隶劳动,在工商业和航海 活动、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基础上, 活动、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在东方各 文明古国的影响下, 文明古国的影响下,古希腊的文化科学艺术日 益繁荣昌盛,随之,教育也益愈发展起来, 益繁荣昌盛,随之,教育也益愈发展起来,成 为西方奴隶制国家教育的典型。 为西方奴隶制国家教育的典型。
(二)雅典的社会、政治、文化概况 雅典的社会、政治、 雅典的奴隶制国家的形成比斯巴达复杂得 多,因此雅典当时的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也较 复杂,除了奴隶主和奴隶的长期殊死搏斗外, 复杂,除了奴隶主和奴隶的长期殊死搏斗外, 以手工业者和农民为主体的下层自由民与贵族 奴隶主之间的矛盾也极为尖锐。此外, 奴隶主之间的矛盾也极为尖锐。此外,随着工 商业的发展而日益强大的工商业奴隶主与农业 贵族奴隶主争权夺利的斗争也很激烈。 贵族奴隶主争权夺利的斗争也很激烈。
繁荣的工商业经济,民主的奴隶主政治, 繁荣的工商业经济,民主的奴隶主政治, 促进了雅典文化科学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至 促进了雅典文化科学的发展。公元前 世纪至 世纪, 前4世纪,雅典出现了各种哲学派别、艺术水 世纪 雅典出现了各种哲学派别、 平很高的雕刻和美术作品,文学、 平很高的雕刻和美术作品,文学、史学也很发 科学,如天文、算术、 达,科学,如天文、算术、几何都得到较高的 发展。 发展。
2.雅典教育在对象上较为分化,女孩的教 雅典教育在对象上较为分化, 雅典教育在对象上较为分化 育不受重视。雅典妇女的地位低,深居内室, 育不受重视。雅典妇女的地位低,深居内室, 不得参加社会活动,既不能入学校, 不得参加社会活动,既不能入学校,也无家庭 教师,只是在母亲或保姆的指导下,学习纺织、 教师,只是在母亲或保姆的指导下,学习纺织、 缝纫、编织、烹调、唱歌及宗教仪式等。 缝纫、编织、烹调、唱歌及宗教仪式等。
第二章 古希腊的教育
?
•
教育目标
•
• •
教育内容
教育体制 女性教育
(三)毕达哥拉斯的教育思想
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的理论的基本核 心是,高度重视数学,把数学当做万物的 本源,并主张灵魂不死,灵魂轮回。
三、古典时代的教育
• 智者的身份
• •
智者的主张 智者的作用
(一)智者身份的变化 • 荷马时代: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及 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
参考书目
博伊德、金合著,任宝祥等译;《西 方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谢谢!
7岁至18岁,儿童进入国家的教育机构,开 始军营生活。教育内容是“五项竞技”、 神话、传说。
18岁起进入高一级的教育机构——青 年军事训练团。 年满20岁开始接受实战训练。 到30岁时,正式获得公民资格。
教育特点: • 教育由国家控制
•
斯巴达人非常重视女子教育
(二)雅典教育
教育阶段:
7岁前,儿童在家中由父母养育。
• 前5世纪后期: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 的巡回教师
(二)智者派的思想特征
• • 相对主义 个人主义
•
•
感觉主义
怀疑主义
(三)智者的教育贡献
第一,智者们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扩 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因而促进了社会的 流动。
第二,确立了前三艺(文法、修辞学 和辩证法) 。
第三,把系统的道德知识和政治知识 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 第四,促进职业教师的出现,教育内 容和方法逐渐规范化。
7岁以后,女孩在家中由母亲负责教育。男
孩进入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学习。
到十三岁左右,一方面继续在弦琴学校和文 法学校学习,另一方面则进入体操学校。 从18~20岁,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 事教育。 到20岁,被授予公民称号。
第二章 古希腊的教育
教育目的
教育方法
战士、军人
野蛮、鞭笞
公民、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温和、民主
教育体制
专制型
民主型
第二节 古典时代的教育
Hale Waihona Puke 智者的教育活动及其在教育史上的贡献: 智者不仅在希腊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西方最早的职 业教师,对希腊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同样做出了贡献。 第一,云游讲学,推动文化传播,促进社会流动; 第二,传播文法、修辞、哲学的内容,扩大了教育内容,西 方教育史上沿用长达七年之久的“七艺”中的前三艺(文法、 修辞、辩证法)就是由智者首先确定下来的; 第三,智者重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把道德与政治的知识 作为主要教育内容,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还提供了一种新 型的教育——政治家或者统治者的教育。
图1:古代雅典的教育
(F.P.Graves,1919)
图2:古代雅典儿童在学校学习
(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1985)
图3:古代雅典学生在锻炼身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1985)
三、斯巴达、雅典教育的比较
1.政府的态度不同; 2.培养目标不同; 3.教育机构不同; 4.教育内容不同; 5.教育方法不同; 6.师资队伍不同。
四、论教育内容
广博而实用的知识,除教授政治、伦理雄辩术以外, 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
同时,还很注重体育锻炼。
五、教学法--苏格拉底方法
苏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 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又 名“产婆术”)。 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 辞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 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 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 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 念。
外国教育史 第二章古代希腊教育制度
2、雅典教育的过程和内容
7岁前,儿童在家中由父母养育。7岁以后, 女孩留在家中由母亲负责教育,学习纺织、缝纫 等技能。男孩7随后则开始进入弦琴学校学习。 到十二、三岁左右,公民子弟一方面继续在弦琴 学校和文法学校学习,另一方面则进入体操学校, 从18~20岁,青年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 事教育。到20岁,经过一定的仪式被授予公民称 号。
第三,希腊化时期希腊教育的传播,推动了 其他国家教育的发展,也使希腊文化教育得以保
存,使希腊教育与其他民族的教育结合在一起,
促进了新的教育的形成。
第二节
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
如前所述,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是古希腊
城邦制现代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教育类型。
一、斯巴达的教育
斯巴达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拉各尼亚 平原。斯巴达国家的居民分为三个等级。斯巴达
所谓智者(Sophistes,又称诡辩家),在前 5世纪后期主要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
作为智者派共同的思想特征是:相对主义、个人
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
智者派的出现在希腊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
的地位。第一,智者们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扩大
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因而促进了社会的流动。第 二,智者既拓展了学术研究的领域,又扩大了教 育内容的范围。第三,智者们最为关心的是道德 问题和政治问题,并把系统得到的知识和政治知 识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
第三,希腊的初级学校发生蜕变。
第四,在希腊化时期,中等教育日益偏重于
知识教学,尤其强调文学教育,体育和美育被忽视。 第五,希腊化时期教育中真正得到发展的是高等教 育。
本节小结:
第一,古代希腊教育制度反映了西方奴隶制
社会文化、科学的繁荣,它是奴隶制社会生产力
第二讲 古希腊的教育思想
等方式来揭示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刺激
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寻找正确答案,使其
得出正确的原理。
苏格拉底法的含义
• 在苏格拉底看来,知识就像母亲腹中的胎 儿,它是先天存在于儿童的大脑中的。 • 教学并不是要把外在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而是要把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引发出来。 • 也就是说老师教学的过程就象是助产婆把 胎儿从母亲的肚里接生出来一样,即思想 之接生过程。所以也称“产婆法”。
(4)哲学家预备教育阶段 (20—30岁)
少数优秀的对抽象思维有特殊能力的青年继续 接受教育。从20岁至30岁这十年内以研究哲学, 即辨证法为主,兼学“四艺”。但这个时期学习 四艺的目的与军人的学习目的不同:军人的学习 是为了应用;而现在的学习则是为了锻炼思维, 认识理念。主要任务是发展智慧,培养理性。 到了30 岁,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抽象思维 能力一般者就充当一般国家官员,帮助哲学家治 理国家。个别极优秀的人继续深造,进入学习哲 学家教育阶段。
第二讲古希腊的教育思想二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法是一种对话式教学方法它并不是把学生所应知道的原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从学生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开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提问和讨论等方式来揭示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刺激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寻找正确答案使其得出正确的原理
第二讲 古希腊的教育思想
• 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古代希腊逐渐形 成了许多奴隶制的城邦,斯巴达和雅典是 其中最强大,且在教育方面最具典型意义 的两个城邦。他们代表着古代希腊两种类 型的奴隶制,同时他们的教育也形成了不 同的模式,有着各自的明显的特点。 (斯巴达位于平原,以农业经济为主,雅 典有优良的港湾和丰富的矿产。)
苏格拉底拥护贵族寡头政治,反对奴隶主民主政治, 他不相信人民大众的理解力和政治能力,认为只有 极少数优秀的人物才能掌握政权,治理国家。而他 自己的使命就是研究使这些有才能的少数优秀人物 当权。尽管苏格拉底倾向于贵族政体,但他一生 “不发政论,不做官,不参与国内阴谋和党派之 争。”他自称他的生活目标就是提高人们的知识和 道德,劝人为善。尽管如此,苏格拉底却在他70 岁时受诬陷而被判死刑。其罪状是不信雅典的神而 崇奉新神、蛊惑青年。
第二讲古代希腊的教育[五篇]
第二讲古代希腊的教育[五篇]第一篇:第二讲古代希腊的教育第二讲古代代希腊教育(一)填空题1、“三艺”是辩证法、文法、_____。
2、古代希腊体育的五项竞技项目是赛跑、跳跃、掷铁饼、____、角力。
3、古代雅典教育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
4、古代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都是为____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5、“教仆”是古代雅典伴随____儿童到学校受教育的仆人。
6、“三艺”为_____所创。
(二)选择题1、“三艺”为_____所创设。
A.柏拉图B.智者派C.亚里士多德2、古代希腊体育的五个竞技项目是赛跑、跳跃、掷铁饼、___和角力。
A.游泳B.射箭C.投标枪D.击剑3、雅典的初等学校全由____办理。
A.私人B.企业C.国家D.私人和国家共同4、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____。
A.智育B.美育C.劳动教育D.军事体育(三)改错题1、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要求身心和谐发展。
2、斯巴达的学校都由私人办理。
3、古代雅典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军事体育性质。
4、古代斯巴达教育体系最基本的特点是文雅教育性质。
5、“三艺”是算术、文法、修辞学。
6、雅典的初等学校全由国家办理。
7、“三艺”为柏拉图所创设。
8、在古代雅典,女孩七岁以后不再在家中读书、习字。
(四)解释概念题1、古代雅典的“教仆”2、古代希腊教育中的“三艺”(五)简答题1、试述斯巴达教育体系。
2、试述雅典教育体系。
3、试概括斯巴达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及其主要表现。
5、试概括雅典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及其主要表现。
(六)论述题1、试比较建立在不同的奴隶制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条件下的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异同。
第二讲古代代希腊教育▇ 答案(一)填空题1.修辞学2.投标枪3.要求身心和谐发展4.奴隶主5.奴隶主6. 1 智者派”“(二)选择题1.B2.C3.A4.D(三)改错题1.将“斯巴达”改为雅典或将“要求身心和谐发展”改为“军事体育性质”2.将“私人”改为“国家”3.将“军事体育性质”改为“要求身要求身心和谐发展”或将“雅典”改为“斯巴达”4.将“文雅教育”改为“军事体育”5.将“算术”改为“辩证法”6.将“国家办理”改为“私人办理”7.将“柏拉图”改为“智者派”或将“三艺”改为“四艺”8.将“不再”改为“仍”(四)解释概念题1、“教仆”是古代雅典伴随奴隶主儿童到学校受教育的的仆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普遍性定义
苏格拉底的哲学活动主要是为一些道德以 及相关的概念正名,探求他们合乎逻辑的 定义。他用逻辑方法对事物做出从现象到 本质的分析,揭示出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 属性,要求概念有确定的内涵和外延,从 而阐明这类事物存在的因果本性。 因而他是西方理性主义的开创者。
(三)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第二章 古希腊的教育
一、古代希腊的教育概况 二、古代希腊的教育思想Leabharlann 一、古代希腊的教育
(一)古希腊前期的斯巴达与雅典教育发 展概述 1、斯巴达的教育 2、雅典的教育 3、斯巴达、雅典教育的比较
1、斯巴达的教育
社会状况: (1)海运不便,但是土地肥沃 (2)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人数比例悬殊, 使得斯巴达人不得不实行全民皆兵的责任 军事化管理; (3)实行原始的共产主义制度,任何财产, 包括儿童都是国家的。 (4)斯巴达人终身的职业就是战士,靠奴 隶的劳动来满足生活需要。
教育概况
(1)教育在于使未来的公民身心和谐 (2)教育内容广泛多样,方法也较灵活 (3)教育机构以私立为主 (4)教师的地位极其低下 (5)不重视女子教育
3、斯巴达、雅典教育的比较
同:雅典的教育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都是 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奴隶无权享受教育。 异:(1)政府对教育的态度不同。 (2)培养目标不同。 (3)教育机构不同。 (4)教育内容不同。 (5)教育方法不同。 (6)师资队伍不同。
“学习就是回忆” 1.论国家管理教育 2.论学前教育(讲故事 游戏 体育和音乐) 3.论普通教育 4.论高等教育
(四)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1.论三种灵魂与三种教育 2.论儿童的年龄分期(强调胎教) 3. 论音乐与文雅教育
教育的变迁
(1)教育目标的变化。 军人→人格发展 (2)教育内容的变化 军事训练→人文学科 (3)教育机构的变化。 私立→公立 (4)教育对象的变化。 贵族性、城邦性→全民性、世界性
二、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
(一)智者派的教育活动及其影响
智者派是公元前五世纪至前四世纪活跃在 古希腊各邦的一批职业教师、演说家、作 家。 文法、修辞、辩证法,这三门课程是雄辩 教育的核心,被称为“前三艺”。 拓展了教育内容,延伸了学术研究领域
(二)古希腊后期的教育 政治上的巨大变化
教育上的明显变迁
政治上的巨大变化
古希腊在公元前338年被马其顿战败后便失 去了独立性,成为马其顿帝国的一个组成 部分。古希腊虽然此时已在政治和军事上 一败涂地,但在文化上却大放异彩。这个 时期是希腊文化融合外来文化,尤其是东 方文化,并迅速向外传播发展的时期。这 一时期,史称为希腊化时期。
教育概况
(1)高度重视教育 (2)培养勇猛善战的军人为目的 (3)教育由国家控制 (4)教育主要机构:军营 (5)主要教育内容:严格的军事体育训练, 强制的道德灌输和严酷的身心磨炼 (6)重视教育女子
2、雅典的教育
社会状况: (1)境内多山,不适宜发展农业,但便利的海运 条件使其工商业较为发达 (2)奴隶主与奴隶在数量上悬殊很大 (3)工商业的发展产生了工商业奴隶主 (4)农民和手工业者都是自由民,比奴隶自由一 点 (5)雅典阶级矛盾复杂,实施民主政治。 (6)民主政治所提供的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使 得雅典的哲学、文学、艺术等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智者们已经较为明确地意识到教育活动的 特殊性,并开始自觉地把教育现象与政治 现象、道德现象等社会现象相区分。 把教育过程当做一个运用秉赋、进行练习 的过程。 明确教育与政治、道德具有密切的联系, 教育对国家生活举足轻重。
教师职业化 政治家的预备教育
智者派思想特征: 1.相对主义 2.个人主义 3.感觉主义 4.怀疑主义 “人是万物的尺度”
(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1.论“美德即知识” 2.创“苏格拉底法” (智者派) 3.普遍性定义
1.论“美德即知识”
自然哲学 伦理学 “人是万物的尺度”(相对主义) 寻求道德的普遍性 智慧即德行 “自制”是基础
伦理学科学化
2.创“苏格拉底法”
苏格拉底在向人传授知识时不是强制别人 接受,而是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 共同探讨问题而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 教学法,即所谓的“苏格拉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