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练习地训练题目

合集下载

卫生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卫生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A. 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B. 疾病的流行规律C. 疾病的防治措施D. 疾病的统计方法答案:B2. 下列哪种分布类型属于偏态分布()A. 正态分布B. 二项分布C. Poisson分布D. 偏态分布答案:D3. 在卫生统计学中,下列哪种指标用于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A. 平均数B. 中位数C. 极差答案:D4. 在卫生统计学中,下列哪种指标用于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C. t检验D. χ²检验答案:A5. 下列哪种检验方法用于比较两个样本率的差异()A. t检验B. χ²检验C. F检验D. Z检验答案:B6. 在卫生统计学中,下列哪种检验方法用于比较两个独立样本的均数差异()A. t检验B. χ²检验D. Z检验答案:A7. 在卫生统计学中,下列哪种检验方法用于比较两个相关样本的均数差异()A. t检验B. χ²检验C. F检验D. 配对t检验答案:D8. 下列哪种情况适宜采用秩和检验()A. 数据分布未知B. 数据分布已知C. 数据为正态分布D. 数据为偏态分布答案:A9. 在卫生统计学中,下列哪种检验方法用于分析多因素对结果的影响()A. 单因素方差分析B. 多因素方差分析C. 多元回归分析D.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答案:C10. 下列哪种情况适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 因变量为连续变量B. 因变量为分类变量C. 自变量为连续变量D. 自变量为分类变量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卫生统计学中的基本任务包括:①数据的收集;②数据的整理;③数据的描述;④______。

答案:数据的分析2. 在卫生统计学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其中______是唯一一个位置平均数。

答案:中位数3. 在卫生统计学中,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有:极差、方差、标准差,其中______是方差的平方根。

实用卫生统计学习题(含答案)

实用卫生统计学习题(含答案)

实用卫生统计学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用于推断两数值变量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的统计方法是A、直线相关B、X2检验C、秩和检验D、直线回归正确答案:A2、132名教师血清胆固醇(mmol/L)值的资料类型属于A、计数资料B、等级资料C、计量资料D、分类资料正确答案:C3、构成比的特点是A、构成比总和必等于100%B、构成比总和必大于100%C、构成比总和不确定D、构成比总和必小于100%正确答案:A4、两个小样本均数,检验的无效假设是A、u1=u2B、u1≠u2C、x1=X2D、x1≠X2正确答案:A5、均数的标准误越大,表示样本的A、可靠程度越大B、抽样误差越大C、可比性越差D、系统误差越大正确答案:B6、推断统计包含的两个内容是A、统计描述和假设检验B、统计图表和假设检验C、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D、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正确答案:D7、关于假设检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两个小样本均数比较时,要求总体方差齐性B、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可作t检验C、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可作F检验D、无论样本量大小均可作Z检验正确答案:D8、t检验的结果为A、两样本均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B、两样本均数有非常显著的差别C、两样本均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D、两样本均数无显著差别正确答案:A9、直线相关系数假设检验得P>α,可认为A、两变量无曲线关系B、两变量有关C、两变量无关D、两变量无直线关系正确答案:D10、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μ与σ,正态曲线愈趋高耸,数据愈集中,则A、σ愈小B、μ愈大C、σ愈大D、μ愈小正确答案:A11、单因素方差分析的三种变异分解正确的是A、SS总-SS组间=SS组内B、SS总+SS组内=SS组间C、SS总=SS组内D、SS组内=SS组间正确答案:A12、参数是指A、样本的总和B、随机变量C、样本的统计指标D、总体指标正确答案:D13、为了解某校锡克试验的阳性率,研究者从全校中抽取学号尾数是3和8的学生。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卫⽣统计学》试题及答案《卫⽣统计学》试题及答案⼀、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A 型题(此类题型有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最佳答案⼀个) 1.若要通过样本去推断总体,要求样本应是()A.总体中典型的⼀部分B.总体中任⼀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部分 2.统计量( )A.是统计总体数据得到的量B.反映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C.是通过参数估计得到的数值D.是由样本数据计算出的统计指标 3.计算频率表资料的平均数时各组的组中值应为( )A.本组段变量值的平均数B.(本组段上限值+本组段下限值)/2C.本组段的上限值+本组段的下限值D.本组段变量值的中位数 4.均数和标准差的关系是()A.两者都可以描述资料的变异程度B.标准差越⼤,均数的代表性越好C.均数越⼤,标准差越⼤D.标准差越⼩,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5.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到正⽆穷⼤的⾯积为( )。

A .50%B .47.5%C .95%D .不能确定6.某部队夏季拉练,发⽣中暑21 例,其中北⽅籍战⼠为南⽅籍战⼠的2.5 倍,则结论为()。

A .北⽅籍战⼠容易发⽣中暑B .南⽅籍战⼠容易发⽣中暑C .北⽅、南⽅籍战⼠都容易发⽣中暑D .尚不能得出结论 7.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0到1.96的⾯积为( )。

A .50% B .47.5% C .95% D .不能确定8.某市抽样调查了2013年1⽉1⽇⾄2013年12⽉31⽇部分城乡居民脑卒中发病与死亡情况,年平均⼈⼝数为19.1万⼈,其中城镇9.7万⼈,农村为9.4万⼈,在城镇的病例数为500⼈,死亡⼈数450⼈,农村病例数为400⼈,死亡⼈数为300⼈。

根据该资料,城镇居民脑卒中年发病率为()。

A. 47.1/万B.51.5/万C.53.2/万 D . 51.5% 9.据上题资料,城镇居民脑卒中的病死率为()。

A. 47.1/万 B.51.5/万 C.90% D . 51.5% 10.据该资料,农村居民脑卒中的年死亡率为()。

完整版卫生统计学自考练习题

完整版卫生统计学自考练习题

复习资料一《卫生统计学》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总分:60分)1欲了解某市8岁小学生的身高情况,该市某小学二年级8岁小学生是:()A.样本B.有限总体C.无限总体D.个体2、在计算方差时,若将各观察值同时减去某一常数后求得的方差:()A.会变小B.会变大C.不变D.会出现负值3、某地2006年肝炎发病人数占当年传染病发病人数的10.1%,该指标为()A.概率B.构成比C.发病率D.相对比4、对于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如果直线相关分析算出的…值越大,则经回归分析得的相应的b值:A.越大B.越小C.比r小D.可能较大也可能较小5、在比较甲、乙两种监测方法测量结果是否一直时,若采用配对设计秩和检验,甲、乙两法测量值之差中有-0.02、0.02,若差值绝对值的位次为3、4,则这两个差值的秩次分别为:()A.-3.5, 3.5B.-3.5, -3.5C.3.5, 3.5D.-3, 46、某卫生局对其辖区内甲、乙两医院医疗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进行考核,在甲医院随机抽取100人,80人考核结果为优良;乙医院随机抽取150人,100人考核结果为优良。

本题中资料类型与设计类型分别为:A.定量资料成组设计B•定量资料配对设计C•分类资料成组设计D.分类资料配对设计7、在某农村地区随机抽取100名儿童,进行蛔虫感染情况粪检,结果50名儿童蛔虫卵粪检为阳性,则该地儿童蛔虫卵粪检总体阳性率的95%的置信区间为:()A.35%-60%B.37%-63%C.30%-70%D.40% -60%8、某研究欲了解男性高血压患者与女性高血压患者血脂是否有差异,从某市 6 家医院随机调查了 400人,测量血脂水平,经t检验,得P<0.05,有统计学差异,由此推断该地男、女高血压患者血脂总体均数有差别,这里所谓有统计学差异是指: ( )A.两样本均数差别有统计学差异B•两总体均数差别有统计学差异C•两样本均数和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有统计学差异D. 其是有一个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有统计学差异9、假设某地35岁以上正常成年男性收缩压的总体均数为120.2mmHg,标准差为11.2mmHg,后者反映的是: ( )A.个体变异的大小B.抽样误差的大小C.系统误差的大小D.总体的平均水平10、Wilcoxon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在编秩时,若遇到两组中有相同数值,应: ( )A.不计秩次B.依次序编秩C.取其平均秩次D.以平均秩次的整数为秩11、下列关于样本含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样本含量越大越好B.以实际可以收集到的样本例数为准C.时间、财力、人力等条件允许下的最大样本例数D.一定的推断精度和检验效能下的最少样本例数12、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 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 P 越小,说明: ( )A.两个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 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13、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有( )A.MS组间=MS组内B.SS组内=SS组间C.MS总=MS组间+MS组内D.SS总=SS组间 +SS 组内14、对于一组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经直线相关分析得相关系数=1,则有:()A.SS 总=SS 残B.SS 残=SS 回C.SS 总=SS 回D.SS 总 >SS 回15、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 .到.+1.96S S的面积为:()A.95%B.45%C.97.5%D.47.5%16、下列关于新生儿特征的变量中,属于定量资料的一组数据为A.头围、性别、身高B.头围、性别、胎次 C•头围、性别、体重 D.头围、身高、体重17、某地区9岁男童肺活量的分布类型通常是A.正态分布B.对数正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负偏态分布18、两组定量资料的比较,若已知n1、n2均小于30,总体方差齐且呈正分布,宜采用A.t检验B.tt检验t ' C检验D.秩和检验19、对于3 >4行列表的X2检验,其自由度计算公式为A.3-1B.4-1C.3 4->D. ( 3-1) (4-1)20、某研究者欲比较两种血红蛋白检测方法是否相同,从健康人中招募了24名志愿者,每名志愿者采集10ml血样分装在2个试管中,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用配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则其自由度为A.11B.12C.22D.2321、关于假设检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检验水准只能取0.05B.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内容之一C.假设检验的结论不会犯错误D.假设检验就是t检验22、同一两独立样本均数比较的资料,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与t检验的结果A.完全等价,且t=FB.完全等价,且< =FC.完全等价,且「=FD.不同,方差分析的结果更可靠23、随机事件发生概率 P 的变化范围为A.P > OB.P > 1C.0 < PW 1D.0524、 反映一组两端有不确切值资料的离散水平,最适宜的指标是A.RB.Qu-QLC.SD.」一 -'125、 下列关于配伍组设计方差分析变异分解的式子正确的是A.SS 总=SS 配伍+SS 误差B.SS 总=SS 处理+SS 误差C.SS 总=SS 配伍+SS 处理+SS 误差D.MS 总=MS 配伍+MS 处理+MS 误差 26、 对直线回归方程1 =0.635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实测点都在回归直线上B.所绘回归直线不过点C")C.回归直线经过原点 D.x 的取值范围为-_'27、 若3个样本率比较,得到川0.05,2 , PV 0.05,按照0.05检验水准,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可以认为3个总体率都不相同B.可以认为3个总体率不全相同C.可以认为3个总体率相同D.可以认为3个样本率相同28、 描述2000〜2010年成都市女性居民子宫颈癌发病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宜绘制A.条图B.普通线图C.直方图D.散点图 29、 已知某药物治疗糖尿病有效率为60%,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20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新药 A 进行治疗,结果140例患者有效。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附解释)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附解释)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答案】E?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____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答案】C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D7.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方差E.四分位数间距【答案】B8.有人根据某种沙门菌食物中毒患者164例的潜伏期资料,用百分位数法求得潜伏期的单侧95%上限为57.8小时,其含义是:______.A.大约有9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B.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C.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D.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全体的百分之五,即是约有8人)E.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答案】D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C.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答案】A10.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_____.A.t值不变B.t值变小C.t值变大D.t值变小或变大E.不能判断【答案】A1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______.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E.以上都不对【答案】D12.以下属于数值变量的是______.A.性别B.病人白细胞计数C.血型D.疗效E.某病感染人数【答案】B13.以下关于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B.样本来自的总体应该是同质的C.样本中应有足够的个体数D.样本来自的总体中不能有变异存在E.样本含量可以估计【答案】D14.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______.A.IQ得分B.心率C.住院天数D.性别E.胸围【答案】D15.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A.标准误逐渐加大B.标准差逐渐加大C.标准差逐渐减小D.标准误逐渐减小E.标准差趋近于0【答案】D16.某医院一年内收治202例腰椎间盘后突病人,其年龄的频数分布如下,为了形象表达该资料,适合选用_____.年龄(岁):10~20~30~40~50~60~人数:6405085 20 1A.线图B.条图C.直方图D.圆图E.散点图【答案】C17.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_____.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用“概率”即“率”表示)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E.构成比之和必为100%【答案】B18.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_____.A.直线相关分析B.秩相关分析C.直线回归分析D.方差分析E.病例对照研究【答案】C19.根据下述资料,样本指标提示_____.甲疗法乙疗法病情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轻型403690605490重型604270402870合计10078781008282A.乙疗法优于甲疗法B.甲疗法优于乙疗法C.甲疗法与乙疗法疗效相等D.此资料甲、乙疗法不能比较E.以上都不对【答案】C20.若算得F药物=7.604,P<0.01;F区组=1.596,P>0.05.按α=0.05水准,则4种药物的抑瘤效果和5个随机区组的瘤重的推断结论分别为_____.A.药物组间瘤重不同,区组间也不同B.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C.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D.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区组间不同E.药物差别较大,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答案】C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二)1.对两个定量变量同时进行了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分析,r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_____.A.b无统计学意义B.b有高度统计学意义C.b有统计学意义(r有统计学意义,b也有统计学意义)D.不能肯定b有无统计学意义E.a有统计学意义【答案】C2.关于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A.符号秩和检验中,差值为零不参加编秩B.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中的正态近似法为参数检验C.当符合正态假定时,非参数检验犯II类错误的概率较参数检验大D.当样本足够大时,秩和分布近似正态E.秩和检验适用于检验等级资料、可排序资料和分布不明资料的差异【答案】B3.随机事件的概率为______.A.P=1B.P=0C.P=-0.5D.0≤P≤1E.-0.5<P<0.5< P>【答案】D4.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得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时,P越小,说明______.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答案】C5.为研究缺氧对正常人心率的影响,有50名志愿者参加试验,分别测得试验前后的心率,应用何种统计检验方法来较好地分析此数据_____.A.配对t检验B.成组t检验C.成组秩和检验D.配对秩和检验E.两组方差齐性检验【答案】A6.作符号秩和检验时,记统计量T为较小的秩和,则正确的是_____.A.T值越大P值越小B.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0C.P值与T值毫无联系D.T值越小P值越小E.以上都不对【答案】D7.方差分析中要求______.A.各个样本均数相等B.各个总体方差相等C.各个总体均数相等D.两样本方差相等E.两个样本来自同一总体【答案】B8.比较非典型肺炎和普通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若,可作单侧检验。

卫生统计学试题试卷答案真题

卫生统计学试题试卷答案真题

卫生统计学试卷一、A2型题(案例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20分)1.某地有100个乡镇,分布在山区(30个)、盆地(50个)和平原(20个)。

分层各随机抽取小学生180、215和165人,调查得到山区小学生的蛔虫感染率为35%,盆地小学生的蛔虫感染率为40%,平原小学生的蛔虫感染率为20%。

该地区小学生蛔虫感染率的综合估计为( )。

A.(35%+40%+20%)/3B.(35+40+20)/3C.(35%×30+40%×50+20%×20)/100D.(35%×180+40%×215+20%×165)/560E.其它选项都不对2.一次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为:对照组暴露阳性而病例组暴露阴性是40对;病例组和对照组暴露均阳性是20对;对照组暴露阴性而病例组暴露阳性是10对;病例组和对照组暴露均阴性是60对。

它的OR值应为( )。

A.0.25B.2C.4D.0.5E.63.64只大鼠被随机地均分到4种不同的饲料组中去,饲养一段时间后,观测每只鼠的肝重比值(即肝重/体重),希望评价4种饲料对肝重比值的影响大小。

如果资料满足正态的前提条件,正确的统计方法应当是( )。

A.进行6次t检验B.进行6次Z检验C.先作方差分析后作t检验D.先作方差分析后作Dunnett-t检验E.先作方差分析后作SNK-q检验4.某职业病防治院测定了11名石棉沉着病患者、9名石棉沉着病可疑患者和11名非患者的用力肺活量,求得其均数分别为1.79L、2.31L和3.08L,能否据此认为石棉沉着病患者、石棉沉着病可疑患者和非患者的用力肺活量不同?答案是( )。

A.能,因3个样本均数不同B.需作3个均数两两的t检验才能确定C.需作3个均数两两的SNK-q检验才能确定D.需作成组设计3个均数比较的ANOV A才能确定E.需作随机区组设计3个均数比较的ANOV A才能确定5.某医师用A、B、C三种方案分别治疗7例、6例和8例婴幼儿贫血患者。

卫生统计学试题

卫生统计学试题

卫生统计学试题一、选择题1. 卫生统计学中的描述性统计主要用来做什么?A. 推断总体特征B. 描述样本特征C. 建立假设检验D. 进行回归分析2. 下列哪个不是定量数据的收集方法?A. 问卷调查B. 实验记录C. 观察法D. 文献回顾3. 均数和中位数是衡量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那么在数据分布偏态时,通常使用哪个指标更为合适?A. 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范围4. 标准差和方差是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A.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B. 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C. 它们相等D. 它们之间没有关系5. 相关系数是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指标,其取值范围是多少?A. -1 到 1B. 0 到 1C. 0 到 2D. -∞ 到+∞二、填空题1. 在卫生统计学中,_________图最适合展示分类变量的分布情况。

2. 为了比较两组数据的均值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我们通常使用_________检验。

3. 在进行生存分析时,_________函数可以用来估计在特定时间点患者存活的概率。

4. 卫生统计学中的回归分析主要用来研究变量之间的_________关系。

5. 为了控制混杂因素的干扰,我们可以使用_________设计来进行实验。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卫生统计学的定义及其在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性。

2. 描述卫生统计学中的三种主要数据类型,并给出各自的一个例子。

3. 说明卫生统计学中的随机抽样方法及其在研究中的作用。

4. 讨论在卫生统计分析中,如何判断一个统计结果是偶然发生还是具有统计学意义。

5. 解释卫生统计学中的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之间的区别及联系。

四、计算题1. 某研究收集了100名患者的血压数据,平均值为130mmHg,标准差为20mmHg。

请问,95%的患者的血压位于哪个范围内?2. 研究人员想要比较两种降压药物的疗效,随机抽取了每组30名患者,第一种药物组的平均降压效果为10mmHg,第二种药物组的平均降压效果为15mmHg,两组的标准差均为5mmHg。

卫生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附解释)

卫生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附解释)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1。

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

A。

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

复式直条图【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直方图(适用于数值变量,连续性资料的频数表变量)直条图(适用于彼此独立的资料)2。

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

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答案】E?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

A.直方图B。

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4。

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

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

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

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

A。

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

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答案】C6。

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A。

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

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

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

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

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D7。

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卫生统计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B. 疾病的流行规律C. 卫生服务的管理和评价D. 卫生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2. 以下哪个不是卫生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类型?A. 计量资料B. 计数资料C. 排名资料D. 等级资料3. 卫生统计学中的描述性统计主要解决什么问题?A. 数据的收集B. 数据的描述C. 数据的推断D. 数据的预测4. 卫生统计学中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目的是什么?A. 描述数据分布B. 推断总体参数C. 预测未来趋势D. 判断数据的可靠性5. 以下哪个是卫生统计学中常用的分布?A. 正态分布B. 均匀分布C. 泊松分布D. 所有选项都是6. 卫生统计学中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是什么?A. 相关分析可以判断因果关系B. 回归分析可以判断因果关系C. 相关分析是描述性分析D. 回归分析是推断性分析7. 卫生统计学中的样本量计算的目的是?A. 减少数据收集的成本B. 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C. 提高数据收集的效率D. 减少数据收集的时间8. 在卫生统计学中,生存分析主要研究的是?A. 生存时间的分布B. 生存时间的预测C. 生存时间的比较D. 所有选项都是9. 卫生统计学中的多变量分析通常用于?A. 单因素分析B. 双因素分析C. 多个因素的分析D. 非线性因素的分析10. 卫生统计学中,哪个指标用于衡量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A. 发病率B. 死亡率C. 患病率D. 流行率答案:1-5 DCBDA 6-10 CDCCA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卫生统计学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应用。

答:卫生统计学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疾病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健康服务的评估、健康政策的制定与评价、健康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等。

通过统计方法,可以对人群健康状况进行描述和分析,为预防控制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2. 解释什么是标准差,并说明其在卫生统计学中的意义。

卫生统计学试题

卫生统计学试题

卫生统计学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属于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A. 分类B. 频数C. 比率D. 相关系数2. 卫生统计学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疾病监测B. 卫生评价C. 卫生规划D. 健康教育E. 所有选项都正确3. 下面关于卫生统计学的误解是:A. 卫生统计学只研究传染病B. 卫生统计学只能进行定性分析C. 卫生统计学不具备预测能力D. 卫生统计学只是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工具4. 下面哪个是描述指标分布形态的统计量:A. 均值B. 标准差C. 偏度D. 相关系数5. 下面关于流行病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分布和传播规律的科学B. 流行病学是卫生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C. 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只有传染病D. 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包括调查、观察和试验二、填空题1. 卫生统计学的基本任务是收集、整理、分析和______卫生和疾病资料。

2. 卫生统计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_____和______分析。

3. 计算相对危险度时,通常使用的是______比。

4. 引人群数目较多的发病现象称为______。

5. 卫生人员应熟悉使用______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任务。

2. 阐述卫生统计学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3. 举例说明卫生统计学中常用的描述性数据分析方法。

4. 什么是流行病学?简要描述其研究对象和方法。

5. 你认为卫生统计学对于公众健康的重要性是什么?四、案例分析题某地区近期发生了一种新型传染病,你作为卫生统计学专家被委托参与调查研究。

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1. 请列举你需要收集的相关数据。

2.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你认为该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可能是什么?请给出你的推理过程。

3. 该传染病的发病率有何特点?请进行相关指标计算并进行描述性分析。

4. 请提出相应的卫生干预措施以控制该传染病的传播。

五、论述题请阐述卫生统计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公共卫生实践的重要意义。

卫生统计学练习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卫生统计学练习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卫生统计学练习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B1型题 2. A4型题 3. A4型题 4. A4型题A.t检验B.方差分析C.相关分析D.回归分析E.x2检验1.多个均数比较,应选择的统计方法是正确答案:B2.分析两变量的相关关系,应选择的统计方法是正确答案:C3.两个均数比较,应选择的统计方法是正确答案:A4.两个率的比较,应选择的统计方法是正确答案:E5.通过可测变量对难测变量的估计,应选择的统计方法是正确答案:DA.95%B.99%C.97.5%D.68.27%E.90.90%6.正态分布μ±1.96σ范围内面积为正确答案:A7.正态分布μ±2.58σ范围内面积为正确答案:B8.正态分布μ±σ范围内面积为正确答案:D9.正态分布μ±1.64σ范围内面积为正确答案:E10.正态分布≥μ-1.96σ范围内面积为正确答案:CA.单样本的t检验B.配对t检验C.成组t检验D.方差齐性检验E.t′检验11.两样本方差齐时,完全随机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应选择的统计方法是正确答案:C12.两样本方差不齐时,完全随机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应选择的统计方法是正确答案:E13.样本均数代表的未知总体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比较,应选择的统计方法是正确答案:A14.同一受试对象用两种不同处理方法所得数值型变量资料比较,应选择的统计方法是正确答案:B15.检验两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时,应选择的统计方法是正确答案:D通过测量获得11人的头发硒含量(1000ppm)分别为74、66、88、73、69、91、66、96、58、73、70等11个数据。

16.变异系数是A.17.81%.B.15.73%.C.12.35%.D.14.23%.E.13.51%.正确答案:B17.极差等于A.18B.36C.35D.38E.37正确答案:D18.众数等于A.74B.66C.73D.91E.88正确答案:B通过测量获得11人的头发硒含量(1000ppm)分别为74、66、88、73、69、91、66、96、58、73、70等11个数据。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卫生统计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B. 研究疾病的治疗手段C. 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D. 研究疾病的预防措施2. 下列哪项不是卫生统计学中的常用统计指标?A. 均数B. 标准差C. 患病率D. 治愈率3. 抽样调查与普查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抽样调查可以减少工作量B. 普查可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C. 抽样调查可以减少成本D. 普查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数据4. 相对数指标通常用来反映什么?A. 总体的总量B. 总体的结构C. 总体的平均水平D. 总体的相对关系5. 以下哪个是描述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指标?A. 方差B. 标准差C. 均数D. 极差6. 卫生统计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与风险评估无关?A. 危险度B. 相对危险度C. 归因危险度D. 治愈率7. 以下哪个是卫生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A. 众数B. 均数C. 方差D. 标准差8. 卫生统计学中,以下哪个指标用于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C. 回归方程D. 相关指数9. 以下哪个统计图适合用来展示时间序列数据?A. 条形图B. 散点图C. 折线图D. 饼图10. 卫生统计学中,以下哪个概念用于衡量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接近程度?A. 标准误差B. 置信区间C. 抽样误差D. 抽样分布答案:1. C2. D3. A4. D5. C6. D7. C8. A9. C 10. A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简述卫生统计学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应用。

2. 解释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并说明其在卫生统计学中的重要性。

3. 描述卫生统计学中常用的几种数据收集方法。

4. 阐述卫生统计学中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的区别。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给出一组数据:23, 25, 27, 29, 31。

计算其均数、标准差和方差。

2. 如果一个研究的样本均数为45,样本标准差为10,样本量为100,求95%置信区间。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卫生统计学的定义是什么?A. 研究人口与卫生的关系B. 收集、整理和分析与卫生有关的数据和信息的科学C. 填写卫生报告的技巧和方法D. 分析和评估卫生政策的效果答案:B2. 卫生统计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收集卫生数据B. 整理卫生数据C. 分析卫生数据D. 以上都是答案:D3. 在卫生统计学中,下列哪项不属于一般健康指标?A. 发病率B. 寿命C. 死亡率D. 科研成果答案:D4. 在卫生统计学中,下列哪项可以用来衡量人群健康状况?A. 平均寿命B. 疾病发生率C. 存活率D. 全部都可以答案:D5. 下列哪个不是访谈法的形式?A. 个别访谈B. 群体访谈C. 网络访谈D. 邮件访谈答案:C二、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卫生统计学的研究内容。

卫生统计学是研究与人体健康及卫生相关的数据和信息的科学。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健康指标的评估和监测,以及卫生政策的制定和效果评估等。

2. 什么是发病率?如何计算?发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某一特定疾病的新患者数与相应人群总数的比例。

计算方法为:发病率 = 特定疾病的新患者数 / 相应人群总数× 1000‰3. 请简述卫生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

卫生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有以下几种:- 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或进行电话访谈的方式收集信息。

- 查体:通过对人体状况进行检查获得相关数据。

- 记录法:对已有的医疗记录或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 实验法:通过实验设计和实施来收集相关数据。

4. 请解释以下概念:死亡率、出生率、流行病学三要素。

- 死亡率:在特定时间和特定人群中,死亡人数与总人口数的比例。

常用于衡量人群的健康状况。

- 出生率:在特定时间和特定人群中,出生人数与总人口数的比例。

常用于衡量人口的生育水平。

- 流行病学三要素: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宿主、病原体和环境三个要素。

宿主指的是患病或潜在患病的个体;病原体指的是引起疾病的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因素;环境指的是宿主和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卫生统计学】统计学练习题

【卫生统计学】统计学练习题

1、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一个同质总体中,主要研究指标的个体观察值之间存在差异B.在一个同质总体中,主要研究指标的个体观察值之间一般不会存在非常大的差异C.总体中的个体在同质的基础上有变异D.如果个体间有差异,那它们肯定不是来自同一总体E.同质是构成总体的基础2、某研究用x表示儿童在一年中患感冒的次数,共收集了1000人,请问:儿童在一年中患感冒次数的资料属于。

A.连续型定量资料 B.有序分类资料C. 不具有分类的离散型资料D. 定性资料E. 以上均不对3、为了描述资料分布概况,绘制直方图时,直方图的纵轴为。

A.频数B.频率C.频率密度D.频率/组距E. 以上都可以4、一群12岁男孩身高标准差为5cm,体重标准差为4kg,则二者变异程度比较。

A.身高变异大于体重 B.身高变异小于体重 C.身高变异等于体重D.无法比较 E.身高变异不等于体重5、以下关于二项分布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项分布要求每次随机试验的可能结果仅有两个,并且互相对立,各次试验之间是互相独立的B.二项分布要求各次随机试验的阳性率是恒定不变的C.从一个装有10个白球和10个黑球的口袋中随机摸球,每次摸出一球,记录其颜色后放回口袋中。

若以摸出白球定义试验的结果为阳性,则重复摸10次的阳性率服从二项分布D.在样本含量比较大,且阳性率和阴性率均不太小时,可以近似利用正态分布的有关原理进11行分析。

E .在样本含量足够大,且阳性率或阴性率太小时,二项分布资料可以利用Poisson 分布进行近似分析。

6、已知某地12岁健康女孩身高服从正态分布,其均数为135cm ,标准差为10cm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身高在115cm 以下的健康女孩约占该地所有12岁健康女孩的95%B.该地身高在155cm 以下的健康女孩约占该地所有12岁健康女孩的95%C.该地身高在160cm 以下的健康女孩约占该地所有12岁健康女孩的97.5%D.该地身高在155cm 以下的健康女孩约占该地所有12岁健康女孩的97.5%E. 该地身高在160cm 以下的健康女孩约占该地所有12岁健康女孩的95%7、统计学中的小概率事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卫生统计学》练习题

《卫生统计学》练习题

《卫生统计学》练习题一、 判断题1、某地1956年婴儿死亡人数中死于肺炎占18%,1976年则占16%,故认 为20年来对婴儿肺炎的防治效果不明显。

(× )2、研究人员测量了2006例患者外周血的红细胞数,所得资料为计数资料。

( × )3、当样本含量越大时,率的标准误越大。

( × )4、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 √ )5、只要增加样本含量到足够大,就可以避免Ⅰ和Ⅱ型错误( × )6、变异系数总是小于1 ( )7、若两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结果P 值等于0.000,则说明差异非常大。

( × )8、非参数统计方法是用于检验总体中位数、极差等总体参数的方法。

( × )9、同一资料的r 值越小,则b 值越小。

( × )10、两个大样本均数的比较,Z 检验比t 检验要准确。

×11、样本量增大时,可同时减少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

( )12、收集资料是统计工作的的基础,因此要求及时、准确和完整。

( )13、个体间的变异是抽样误差的主要来源。

( )14、两样本率比较可采用Z 检验,也可采用四格表 2 检验。

( )16、直线回归反映两变量间的依存关系,而直线相关反映两变量间的相互直线关系。

() 17、两变量关系越密切r 值越大。

( )18、.描述一群呈正态分布变量值的集中位置,可选用平均数。

(× )19、对于任何分布的资料,9010P ~P 范围内包含了80%的变量值。

( )20、对于任何分布的资料,1595~P P 范围内包含了80%的变量值。

( )21、对于任何分布的资料,P 5~P 95范围内包含了90%的变量值。

( )22、用某药治疗某种病患者4例、3例治愈,不计算治愈率为75%,其理由是推断总体治愈率的可信区间太宽 ( )23、某病住院日的分布呈中间高两边低,平均住院日为10天,中位数为5天,可以看出住院日的分布是正偏态峰的 ( )24.某病住院日的分布呈中间高两边低,平均住院日为5天,中位数为10天,可以看出住院日的分布是正偏态峰的。

卫生统计学试卷带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卷带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卷(带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哪项不是卫生统计学的基本任务?A.卫生状况的描述与分析B.卫生计划与管理C.卫生政策的制定D.卫生教育与宣传答案:C2.下列哪项不属于卫生统计学的主要应用领域?A.流行病学调查B.卫生监测与评价C.卫生信息管理D.卫生法律与政策研究答案:D3.下列哪项不是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A.发病率B.死亡率C.平均寿命D.卫生保障率答案:D4.下列哪个指标可以反映人群的健康状况?A.发病率B.死亡率C.平均寿命D.遗传病率答案:C5.下列哪项不属于卫生统计学中的描述性统计方法?A.均数B.中位数C.方差D.相关系数答案:D6.下列哪项是卫生统计学中的推断性统计方法?A.均数B.中位数C.方差D.配对t检验答案:D7.下列哪种疾病通常采用发病率来描述?A.心脏病B.肺癌C.流感D.糖尿病答案:C8.下列哪种疾病通常采用死亡率来描述?A.心脏病B.肺癌C.流感D.糖尿病答案:B9.下列哪种疾病通常采用病死率来描述?A.心脏病B.肺癌C.流感D.糖尿病答案:A10.下列哪种疾病通常采用治愈率来描述?A.心脏病B.肺癌C.流感D.糖尿病答案:D11.以下哪种统计分布常用于描述连续型变量?A.二项分布B.泊松分布C.正态分布D.超几何分布答案:C12.以下哪种统计分布常用于描述离散型变量?A.二项分布B.泊松分布C.正态分布D.超几何分布答案:A13.下列哪个指标可以反映疾病的传染性?A.发病率C.平均寿命D.遗传病率答案:A14.下列哪个指标可以反映疾病的致死性?A.发病率B.病死率C.平均寿命D.遗传病率答案:B15.下列哪项不属于卫生统计学中的抽样方法?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随机局部抽样答案:D16.下列哪个指标可以反映人群的营养状况?A.发病率B.死亡率C.平均寿命D.营养不良率答案:D17.下列哪个指标可以反映人群的健康水平?A.发病率B.平均寿命C.早逝率答案:B18.下列哪种疾病通常采用病患率来描述?A.心脏病B.肺癌C.流感D.糖尿病答案:A19.下列哪种疾病通常采用康复率来描述?A.心脏病B.肺癌C.流感D.糖尿病答案:D20.下列哪种疾病通常采用生存率来描述?A.心脏病B.肺癌C.流感D.糖尿病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卫生统计学是研究人口健康和疾病的科学方法和原理。

卫生统计学习题

卫生统计学习题

卫生统计学习题假设有一家医院正在进行一项卫生统计调查,以收集关于某种疾病在不同群体中的发病率数据。

以下是相关的学习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卫生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题目一:发病率计算某城市中,100个成年女性参与了一项健康调查,其中14人被诊断出患有特定类型的疾病。

请计算该疾病在该城市成年女性中的发病率。

解析:发病率 = (患病人数 / 总人数)×100%发病率 = (14/100)×100% = 14%题目二:相对风险计算在一项针对两组人群的研究中,组A中有120人,其中有30人患有某种疾病;而组B中有80人,其中有10人患有同一种疾病。

请计算组A相对于组B的风险。

解析:相对风险 = (发病率A / 发病率B)发病率A = 30/120 = 25%发病率B = 10/80 = 12.5%相对风险 = 25% / 12.5% = 2题目三:平均生存时间计算某种严重疾病患者的随访数据如下:年份 | 存活患者数1 | 1002 | 803 | 604 | 405 | 206 | 107 | 5请计算该疾病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

解析:平均生存时间= Σ(各年份生存人数 ×年份)/ 总人数平均生存时间 = (1×100 + 2×80 + 3×60 + 4×40 + 5×20 + 6×10 + 7×5)/ 315平均生存时间 = 105题目四:相对风险比较某项研究通过观察两种药物治疗同一种疾病的患者并统计结果。

结果显示,在服用药物A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为15%,而在服用药物B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为10%。

请计算药物A相对于药物B的相对风险。

解析:相对风险 = (发生不良反应比例A / 发生不良反应比例B)相对风险 = 15% / 10% = 1.5题目五:假设检验在某项针对男性和女性两组中食物中毒的研究中,发现男性组的食物中毒发病率为20%,而女性组的食物中毒发病率为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统计学》练习题一、判断题1、某地1956年婴儿死亡人数中死于肺炎占18%,1976年则占16%,故认 为20年来对婴儿肺炎的防治效果不明显。

(× )2、研究人员测量了2006例患者外周血的红细胞数,所得资料为计数资料。

( × )3、当样本含量越大时,率的标准误越大。

( × )4、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 √ )5、只要增加样本含量到足够大,就可以避免Ⅰ和Ⅱ型错误( × )6、变异系数总是小于1 ( )7、若两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结果P 值等于0.000,则说明差异非常大。

( × )8、非参数统计方法是用于检验总体中位数、极差等总体参数的方法。

( × )9、同一资料的r 值越小,则b 值越小。

( × )10、两个大样本均数的比较,Z 检验比t 检验要准确。

×11、样本量增大时,可同时减少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

( )12、收集资料是统计工作的的基础,因此要求及时、准确和完整。

( )13、个体间的变异是抽样误差的主要来源。

( )14、两样本率比较可采用Z 检验,也可采用四格表 2 检验。

( )16、直线回归反映两变量间的依存关系,而直线相关反映两变量间的相互直线关系。

() 17、两变量关系越密切r 值越大。

( )18、.描述一群呈正态分布变量值的集中位置,可选用平均数。

(× )19、对于任何分布的资料,9010P ~P 范围内包含了80%的变量值。

( )20、对于任何分布的资料,1595~P P 范围内包含了80%的变量值。

( )21、对于任何分布的资料,P 5~P 95范围内包含了90%的变量值。

( )22、用某药治疗某种病患者4例、3例治愈,不计算治愈率为75%,其理由是推断总体治愈率的可信区间太宽 ( )23、某病住院日的分布呈中间高两边低,平均住院日为10天,中位数为5天,可以看出住院日的分布是正偏态峰的()24.某病住院日的分布呈中间高两边低,平均住院日为5天,中位数为10天,可以看出住院日的分布是正偏态峰的。

(×)25、抽样误差是表示个体值与总体参数值之差。

(×)26、搜集资料是统计工作的基础,因此要求及时准确完整。

()27、通常单侧检验较双侧检验更为灵敏,更为检验出差别,因此宜广泛使用(×)28、正态分布一定是对称分布,故对称分布必为正态分布。

(×)29、正态分布中均数和中位数相等。

()30、若两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结果P值远远小于0.01,则说明差异非常大(×)31、若两样本率比较的假设检验结果P值等于0.000,则说明差异非常大。

(×)32、对同一参数的估计,99%可信区间比90%可信区间好。

(×)33、某儿童保健所,测定100名同年龄性别儿童的身高、体重和胸围,可用方差分析来检验这三项指标差异有无显著性。

(×)34、均数总是比标准差大。

(×)35、均数总是大于中位数。

(×)36、样本均数大时,标准差也一定会大。

(×)37、变异程度的指标数值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好。

()38、、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SS总=SS组间+SS组内。

()39、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SS总=SS组间+SS组内。

()40、某化工厂某病连续4年患病率分别为6.30%、9.7%、11.0%、15.4%,则该病4年总患病率为:(6.0+9.7+110.0+15.4)/4=10.53% (×)41、因秩和检验适用范围广泛,故对资料进行统计处理时,首选秩和检验(×)42、四个样本率做比较,2)3(05.02χχ> ,可认为各总体率不全相等。

( ) 43、四个样本率比较的假设检验,2)3(05.02χχ> ,可认为各总体率均不相等。

×44、x .y S 愈大,说明实测点距回归直线的纵向距离愈近。

( × )45、百分条图表示事物各组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比重,以长条的全长为100%,按资料的大小或逻辑顺序依次进行绘制。

( )46、 “最小二乘”是指观察值和回归方程计算值之差的总和最小。

( × )47、 多组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的Dunnett 检验适用于多个均数两两之间的全面比较。

( ⨯ )48、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P 值愈小,则说明两变量X 与Y 的关系愈密切。

( × )49、可直接比较不同地区寿命表中的预期寿命。

( )50、同一资料中样本回归系数b<0,P>0.05,可认为两变量呈负相关。

( × )51、同一资料的r>0,则b<0。

( × )52、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可根据分析需要相互转化。

( )53、圆图表示事物各组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比重,以圆的面积表示事物的全部,用扇形的面积表示各部分的比重。

( )54、条图、线图和半对数线图都有纵轴与横轴且它们的纵轴单位都要从0开始。

(× )55、对同一个样本资料必然有 , 。

( × )56、统计推断包括总体均数或总体率的估计及其假设检验。

( )57、假设检验的作用是检验是否存在随机抽样误差。

( × )58、标化率都可直接进行比较。

(× )59、Sy.x 为观察值y 距回归直线的标准差,如果变量x 与y 的相关系数r=1,则Sy.x=0。

( )60、σ已知时,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可用±1.96σ表示。

( )61、如果直线相关系数r =1,则SS 总=SS 回。

( )62、如果样本不是通过随机抽样得来的,假设检验就失去意义。

( )二、最佳选择题1、计算某抗体滴度的平均水平,一般选择()A、XB、GC、MD、S2、偏态分布宜用()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3、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指标较好。

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4、总体是由()A.个体组成 B. 研究对象组成C.同质个体组成 D. 研究指标组成5、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A.样本 B. 全部对象C.影响因素 D. 个体6、关于标准差,那项是错误的。

()A.反映全部观察值的离散程度B.度量了一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大小C.反映了均数代表性的好坏D.不会小于算术均数7、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与标准差分别为()A.0与1B.1与0C.0与0D.1与18、以下指标中(D )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标准差9、将100名病人随机等分成两组后分别给予A、B方案治疗,疗效按等级划分为治愈、好转、有效和无效。

欲知两种方案的疗效何者较优,宜作A、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B、两组多类构成比比较的χ2检验C、两样本率比较的假设检验D、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10、对于配对比较的秩和检验,其检验假设为()。

A、样本的差数应来自均数为0的正态总体B、样本的差数应来自均数为0的非正态总体C、样本的差数来自中位数为0的总体D、样本的差数来自方差齐性和正态分布的总体11、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可靠性大小的指标是:()A、标准差SB、标准误C、方差D、变异系数1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差别有统计意义时,P越小,说明()。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13、各观察值均加或均减同一位数后:()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都改变D、两者都不变14、配对样本差值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确定P值的方法为()。

A、T越大,P越大B、T越大,P越小C、T值在界值范围内,P小于相应的αD、T值在界值范围内,P大于相应的α15、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中间90%的面积,所对应横轴尺度U的范围是()A、-1.645到+1.645B、-1.960到+1.960C、-2.580到+2.580D、-1.68到+1.96016、四个样本率作比较,Х2 >Х2 0.01(3) ,可认为:()A、各总体率不等或不全相等B、各总体率均不相等C 、各样本率均不相等D 、各样本率不等或不全相等17、为了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 ( )A 、总体中任意一部分B 、总体中的典型部分C 、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D 、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18、要评价某市一名8岁女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应选用的统计方法是:( )A 、用该市8岁女孩的身高的95%或99%参考值范围来评价B 、作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可信区间来评价D 、不能作评价19、用某药治疗某种病患者5例,4例治愈,宜写为4/5,而不计算治愈率为80%,其理由是( )A 、样本治愈率的可信区间太宽B 、样本治愈率的可信区间太窄C 、总体治愈率的可信区间太宽D 、总体`治愈率的可信区间太窄20、样本均数的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下述哪种情况使其减少。

( )A 、设法减少总体标准差B 、设法减少样本标准差C 、设法增大总体标准差D 、增大样本含量21、甲乙两人分别从随机数字表抽得30个(各取两位数字)随机数字作为两个样本,求得1X 和21S ;2X 和22S ,则理论上( )。

A 、12X X =B 、2212S S =C 、由甲、乙两样本均数之差求出的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很可能包括0D 、作两方差齐性的F 检验,必然方差齐22、数列8、-3、5、0、1、4、-1的中位数是( )。

A 、2B 、1C 、2.5D 、0.523、某地2006年随机抽取100名健康女性,算得其血清总蛋白含量的均数为74g/L,标准差为4g/L,则其95%的参考值范围()。

A、74±4⨯4B、74±1.96⨯4C、74±2.58⨯4D、74±2.58⨯4÷1024、下述资料用何种指标反映抗体平均滴度较合适()抗体滴度:≤1:4 1:8 1:16 1:32 1:64人数: 8 12 16 14 7A、几何均数B、中位数C、算术均数D、中位数和几何均数25、一组变量的标准差将( )。

A.随变量值的个数n 的增大而增大B.随变量值的个数n 的增加而减小C.随变量值之间的变异增大而增大D.随系统误差的减小而减小26、参数是指()。

A、参与个体数B、描述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C、描述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D、样本的总和27、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μ与σ,( )相应的正态曲线的形状越扁平。

A、μ越大B、μ越小C、σ越大D、σ越小28、从样本得到变量X与Y的相关系数r=0.92, 则A、X与Y之间一定存在因果关系B、若对此份资料作回归分析, 其回归系数是正值C、若对此份资料作回归分析, 其回归系数是负值D、表明总体相关系数ρ≠029、已知r=1,则一定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