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荷花》教学札记_3
小学语文教案《荷花》(15篇)
![小学语文教案《荷花》(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18912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6.png)
小学语文教案《荷花》(15篇)小学语文教案《荷花》(15篇)小学语文教案《荷花》1 教学目的: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才能。
训练学生的观察才能,开展学生的想象才能,培养学生的美妙情操。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络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梦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
第二课时一、导入1、读题。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叶圣陶爷爷写的——2、激情再读。
喜欢这荷花吗?带着喜欢之情再美美地读一读。
3、引读第1自然段。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让我们也跟随着叶圣陶爷爷去荷花池边看一看吧。
二、品读1、翻开书,用心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2、指名交流。
【板书:叶花】3、我们先来看看荷叶吧。
【出示句子】(1)自己读一读这句话,你觉得荷叶怎么样?从哪些词儿感受到的?(2)交流:A、大① 指名说。
(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挨挨挤挤。
② 你来读好这个词。
评:哦,这真是一片挨着一片啊。
③ 再指名,评:哦,这是一片挤着一片哪。
看到了,一片连着一片呢。
啊,还一片叠着一片呢!④ 可真多啊!一起读——⑤ 指名读句子。
⑥ 这荷叶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个个都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
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B、绿①你还觉得荷叶怎么样?②指名说。
(碧绿)是啊,绿得鲜艳,绿得发亮,多美呀!③来,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
C、(大、圆)①你还觉得荷叶怎么样?②指名说。
(又大又圆)用你的朗读把这又大又圆的荷叶展如今我们眼前。
(3)这就像杨万里诗中所说的,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
(4)碧绿的荷叶一张紧挨着一张,铺满了整个池塘。
怎能不说它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呢?男子汉们,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男生齐读)此时正值清晨,那荷叶上还滚动着晶莹透亮露珠,好一派充满活力的景象。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荷花》教学札记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荷花》教学札记一](https://img.taocdn.com/s3/m/7807ef9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00.png)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荷花》教学札记一《荷花》是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该篇课文突出荷花玉立高飞、典雅沉静的形象,以荷花为主线,描绘荷塘的美丽景色,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本文将以该课文为例,探讨如何教授这篇课文。
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荷花的生长情况、形态特点和美丽形象。
2.理解到荷花的美丽和外表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3.启发学生对“自然、美、真、善、爱”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点:1.了解荷花的生长情况,认识荷花的形态特点及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内涵。
2.通过阅读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快乐阅读的意识,理解短文的意思、感受短文的韵味。
3.启发学生对“自然、美、真、善、爱”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荷花的美丽和科学知识。
2.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所体现的思想观念,发现与之相对的文化内涵。
3.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内容:1.课堂导入①让学生看荷花的图片,听蒋勋《读书人》中的“荷花”的相关故事,让学生发送自己的感受。
②展示荷花的形态特点,让学生研究它的生命珍贵性和自然美。
2. 学生自主阅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前先自主阅读,通过认识、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将文章有机地联系上一些生活常识,反复琢磨体验其中的言外之意。
3. 教师点读逐字、逐句地大声朗读,让学生跟读,讲解生字词语的含义,同时指导学生怎样读懂长句,初步学会避免断句错误、破坏句意。
4. 理解全文解读全文,大声朗读,注重发音语调,带着更强的理解力去体验文本的意境,让学生感受到文本中荷花的美。
5.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朗读两段,掌握好各段精彩的句子,细心品味课文中的音韵、韵律和感情,加以表演,体现出个人的理解和感受。
6. 让学生画图让学生观察荷花的花型、花纹、颜色等特点,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荷花,在画中表现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7. 记叙文解说结合学生的画,教师指导学生们通过语言描述这幅画,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加以表述。
三年级公开课《荷花》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年级公开课《荷花》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3c82f1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0.png)
三年级公开课《荷花》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三年级公开课《荷花》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1.今天讲课内容忘记录音,基本上回忆的内容差不多。
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感觉还是不够完美,首先是PPT,已经讲到了荷花,但是忘记播放前面荷叶的PPT,只能再返回,做一个回顾。
2.第二个是在讲“冒”这个字,之前在四班试讲的时候,因为四班的课提前讲过这篇课文,所以在四班讲课的时候这个字的讲解比较顺畅。
因为五班的孩子没有提前讲过,所以在这个字的讲解中需要多一些的引导。
3.最重要的这几课的讲解没有完全讲完。
后面设置的内容是古诗词积累、配乐朗诵。
总结是在第二自然段的讲读中过多。
随文识字,讲了一个“蓬”这个字,不够细致。
4.总而言之,在讲公开课的过程中,课堂的生成非常的重要,虽然在备课的过程中,已经设想到学生的部分内容,但是学生在课堂上还是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说备课十分的重要。
对于教材的解读也是十分重要,解读教材对教材的熟悉度了如指掌,学生的任何一个意外的回答,都能够不漏痕迹的处理化解,这样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
5.他人反馈:瑞琴老师说,这节课比上节课成功,虽然结尾没有讲完,但自然结束,不突兀。
准备明天再去向她请教;文娟是同事了两年的同事,她觉得我这节课设计的很完整,讲的也比较出彩,和之前的课堂上讲的内容相比,进步很大。
三个新老师肯定了班里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水平,同时肯定了班里学生的纪律。
俊会老师说这节课特别稳。
下周还有可能讲区里的示范课,我觉得自己还得再备一备课,做到更完美。
同时我也觉得明天要去问一问其他老师听完我的课的内容,这样才能促进自己的不断进步!三年级公开课《荷花》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荷花》是一篇三年级下册经典美文,为了不破坏它的整体韵味和美感,我设计的第一课时重点是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第二课时重点是理解、积累和运用。
第二课时,我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情境中品读语言,欣赏语言。
《荷花》教学札记
![《荷花》教学札记](https://img.taocdn.com/s3/m/48e864bc5ef7ba0d4a733bcb.png)
《荷花》教学札记在一节公开课上,一个胖胖的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小男孩正好坐在我的旁边。
那天老师在讲《荷花》一课,当老师让学生汇报自己喜欢哪段,并说说为什么喜欢时,这个小男孩马上举起了小手,他的小手不停地向老师摆动,想引起老师的注意,老师果然叫了他。
可一听他发言,我才发现,这不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他说话断断续续,含胡不清,看得出,他在努力把话说清楚,可是,他越是着急,越说不清楚,急得他鼻尖上冒出许多汗。
也可能老师怕影响教学效果,没有让他说完,而是淡淡地对他说:“听说你有病,你不要说了,先坐下吧。
”虽然是借班上课,但听到这句话,我的心里还是一颤。
这个孩子坐下了,后面他一次手也没举过,一直趴在桌子上。
老师再也没叫过他,也没有再看他一眼。
后来,从孩子的班主任口中得知,这个孩子由于出生时大脑缺氧,影响到小脑发育,虽然他说话不清楚,但他上进心强,学习成绩也不落后。
不管这节课的设计多么巧妙,课件制作多么精良,这都不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因为在课堂上,教师拥有的只是教书之激情,缺少的是育人之爱心。
爱是一种重视,一种呵护。
每个学生都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每一个,他们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赏识。
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有困难的,甚至是有缺陷的,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发展。
我曾经到过一所特殊学校,亲眼目睹了特教老师是如何关爱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如何在渺茫的可能性中无私的奉献。
有一个孩子,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四肢也不会自己动弹,但是,他有感觉,仅仅因为他有感觉,所以我们的特教老师就几百次、几千次、无数次地重复一个抚摸的动作,重复一个帮助他在球上滚动的动作。
老师说:“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也在感觉,你们看,它起来都有感觉了,感觉的面也越来越多了,他正在向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多么无私啊!多么无私奉献!这是我们最伟大的老师,这是人类最伟大的爱。
冰心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
”在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着一个无限美好和丰富的世界等着我们去开发。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荷花》教学札记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荷花》教学札记一](https://img.taocdn.com/s3/m/dd544d2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8.png)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荷花》教学札记一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朗读课文《荷花》;2.能够理解《荷花》课文中描述的画面;3.能够运用所学的笔画写出简单的荷花;4.能够通过表演、画画等方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1.熟练朗读课文;2.了解荷花的外形特征;3.掌握荷花的常见笔画。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描写的“荷叶高高扬”等抽象画面;2.掌握某些细节描写,并通过表演和绘画等方式进行再现。
四、教学准备1.《荷花》课文教材;2. 荷花模型或者图片,以及相应的颜料、画笔等;3. 与《荷花》有关的其他材料。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老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问答活动,了解学生对荷花的认知程度,例如荷花有什么特点,能在哪里看到荷花等等。
2. 导入课文(5分钟)老师通过阅读课文,向学生介绍《荷花》的作者、主要内容和描写的特点。
3. 朗读课文(15分钟)让学生模仿老师的声音和语调,朗读课文《荷花》,学生可以跟读或者齐读,以此熟悉课文内容。
4. 分析课文(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分析《荷花》这篇课文,探究课文中的细节描述和所表达的意义。
学生可以通过听老师的讲解,或者自己思考和阅读课文进行分析。
5. 写荷花(15分钟)通过观察荷花的图片或者模型,老师将荷花的外形特征逐一展示给学生,在荷花模型上进行实地模仿,学生跟着老师绘画;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涂画,通过此过程了解荷花的笔画和颜色。
6. 对课文表演(20分钟)老师指派学生角色,要求其表演其中的某些情节,比如“荷叶高高扬”等。
通过身体语言、语音表达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表现手法。
7. 总结与小结(5分钟)老师向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也提醒学生在下次的学习中做好相应的预习和复习工作。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的《荷花》教学实践,发现学生非常喜欢这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并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荷花》教学札记四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荷花》教学札记四](https://img.taocdn.com/s3/m/019147b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e.png)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荷花》教学札记四一、教材分析《荷花》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该课文讲述了一只青蛙和一朵荷花之间的故事,通过对青蛙与荷花之间的相处描写,寓意人们应该尊重生命,做到和平共处。
本篇教材注重情感与品德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感受,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了解到生命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提高。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词语“荷花、荷叶、图案”的读音和书写。
2.了解荷花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3.理解青蛙和荷花之间的关系及寓意。
2.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3.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感恩心理。
2.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做到和平共处。
3.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保护大自然。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主旨思想。
2.让学生明白文化传统是源远流长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其意义。
3.鼓励学生准确认识和书写词语“荷花、荷叶、图案”。
2.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
2.让学生理解课文能够传达的情感内涵。
3.鼓励学生在实现课文主题中体验和表达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教师出示荷花图片,介绍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意义。
2.询问学生们对荷花是否了解,如果了解,了解哪些方面,如果不了解,教师可以简要说明。
2.阅读理解1.听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组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细节,试图通过文章了解其主旨思想。
3.学生交流讨论,总结课文的主旨思想,提高其阅读理解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3.词语教学1.引导学生审视课文中所涉及的生字词,“荷花、荷叶、图案”等,并以每个字的笔画为例子,讲解笔画组成的规律。
2.让学生自主书写生字词,从而提高他们的书写能力。
3.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的写法和读音。
4.情感学习1.辅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荷花是国花,学生从各个角度给出自己的答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荷花》教学札记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荷花》教学札记三](https://img.taocdn.com/s3/m/80903b3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d.png)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荷花》教学札记三本篇教案为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教学内容为《荷花》,旨在通过分析荷花的特点和赏析诗歌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荷花》这篇课文,了解荷花的特点与生长环境,掌握描述事物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荷花,让学生深入了解自然,欣赏社会和谐之美,培养学生的美感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在于通过文本的分析和情境的设计,让学生感性理解荷花的美丽之处,并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感的认识和感受。
同时,要注意以下难点:1. 如何通过语言表达来描述事物的美丽和特点。
2. 如何引导学生透过植物的形态和色彩,体会到自然中蕴含的美感。
三、教学过程A. 导入环节1. [探究] 阅读一下课文,“荷花”有什么特点?它是什么样的花?请让学生简单地描述一下(老师在黑板上列出学生的答案)。
2. [情感教育] 引导学生回忆和描述一下自己曾经看过的最美的鲜花,让学生从自我的经验出发,产生对鲜花和自然美的向往和认识。
B. 阅读理解1. 首先,带领学生到操场或校园附近的水塘观察一下荷花,让学生可以近距离感受荷花的美丽和特点。
同时在观察荷花的同时,带领学生谈一下荷花为什么会在水上生长,这是它的特点之一。
2. 展示一些图片或资料。
讲师可以在黑板上展示几张荷花图片,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描述。
请学生看图片,描述一下图片中的荷花,它们有什么特点和美丽的地方?3. 通过阅读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特点和美好。
教师可以学会介绍和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可以通过诗歌的美感和情感,深入了解荷花的美丽。
C. 课文分析1. 阅读荷花的描写段落,并以诱导性的问题形式引导学生讨论、解读这一段落。
例如:“‘荷’字中有‘古’与‘草’的字形,这个字形可以让人想象到荷花的什么特点?”,等等,让学生把对于荷花的印象表现出来。
《荷花》教学札记
![《荷花》教学札记](https://img.taocdn.com/s3/m/aca4b92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a.png)
《荷花》教学札记一、引言《荷花》是一首流传较广的经典儿童诗歌,作者是中国现代散文作家郑愁予。
这首诗以描绘荷花的美丽与生命力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孩子情感的抒发,传达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生命的热爱。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教授《荷花》这首诗歌,可以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伟大。
本文将从诗歌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步骤等方面进行教学探讨。
二、教学背景1. 诗歌背景《荷花》是中国现代散文作家郑愁予的作品,诗中描写了荷花的形态与美丽,同时也通过荷花诗写人生的哲理。
这首诗雅致、含蓄,通过文字的描绘,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示。
2. 学生背景本次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对诗歌的了解较为有限。
在前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诗歌的基本特点,认识到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三、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使学生学会欣赏和理解诗歌《荷花》的内涵。
2.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感受力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让他们从中体会诗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示。
4.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一段与荷花相关的自然音乐,让学生感受到荷花的美丽和宁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诗歌欣赏教师朗读《荷花》,并指导学生跟读。
注意语调和语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的美感。
3. 对诗歌进行解读让学生归纳荷花的特点和诗歌中的感受和情感,并进行课堂展示。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
4. 情感抒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对荷花的感受和情感,可以采用写作或绘画的形式表达。
5. 诗歌创作引导学生仿照《荷花》的形式,创作自己喜欢的诗歌。
可以从自己喜欢的事物、动物或景物入手,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6. 诗歌分享让学生相互分享自己创作的诗歌,互相欣赏和赞赏,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荷花》教学札记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荷花》教学札记三](https://img.taocdn.com/s3/m/d29ecbbe680203d8ce2f24b5.png)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荷花》教学札记三一、出现意外似乎令人疑虑根据预设的教学流程,我正准备引导学生学习下文,小明忽然举手发言:老师,作者由美丽的荷花想到了画。
我也有自己的想法说吧,想到什么了?我想到了诗,想到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想得不错!我称赞了一句,准备转入下文的学习,这时又举起了几只小手,有的还一边摆动着手一边急切地说:我也想到了诗我疑虑了,照这样下去,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岂不难以完成了?如果是在上公开课,这种教学意外不但会占用不少时间,有时甚至会让老师无法应对,非常尴尬。
二、接纳意外其实让人欣喜然而,我又想到,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学生如此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自主精神怎能视而不见呢?给时间让他们自由言说吧。
于是孩子们争先恐后发言了,小丽说:老师,我想到了出淤泥而不染。
小刚说:我想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平说:我想到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孩子们各抒己见,众说纷纭。
其他学生有的说课后要去收集写荷花的诗歌,有的说要用彩笔画荷花,还有的说要查找其他作家写荷花的美文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说得多好啊!实在令人欣喜。
三、反思意外得到几点启发课后,我反思了本节课的教学,得到了几点启发。
其一,如果说作者看到荷花感到的是画意,而学生们感悟到的既有画意,又有诗情。
这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传递给我们的不正是诗情画意吗?学生的联想仿佛偏离了教师的预设。
简直成了自由发言。
其实,这自由发言正是学生独特感受的流露;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是来自童心世界的值得百般珍视的课程资源如果说这是一个教学意外,那也称得上是个喜出望外,因为,这是学生潜心会文本的直接体现。
其二,语文教学的预设是必须的,但要有弹性和留白;生成则更为重要,它是语文课程的活力所在。
教师应该接纳和珍视教学中的意外,并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出发去拓深、拓宽语文课程的内涵和外延。
《荷花》教学札记
![《荷花》教学札记](https://img.taocdn.com/s3/m/b89a028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6f.png)
《荷花》教学札记荷花,又名睡莲,是一种水生植物,被誉为夏季的“花中君子”。
其洁净的花瓣、高洁的品格,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喜爱与推崇。
在学校教学中,荷花也是一种极具教育意义的植物,可以通过对荷花的观察和研究,帮助学生培养细心、耐心和观察力。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关于教学中如何利用荷花进行教学的心得体会和方法。
首先,荷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在教学中,我可以引导学生前往有荷花池的校园角落或者公园进行实地考察。
通过观察荷花的生长环境、水生特点以及不同阶段的生长周期,让学生了解荷花的生态习性和生长规律。
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的欲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其次,荷花的花语是丰富多彩的,不同颜色的荷花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在教学中,我可以结合荷花的花语,进行一些启发学生思考的活动。
比如安排学生观察不同颜色的荷花,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种颜色所代表的含义,或者让学生结合荷花的花语,写一篇寓意深刻的小故事。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会借助自然界的事物来表达情感和情绪,培养其文字表达和想象力。
再次,荷花的花型和花瓣的排列也是其特点之一。
在教学中,我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荷花,并记录下荷花的花型、花瓣的排列等特点,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美好。
同时,我也可以借助这些特点,进行一些有趣的手工制作活动,比如让学生用彩纸和画笔模仿荷花的花型进行剪贴,或者让学生用油画颜料画出层层叠叠的荷花花瓣。
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最后,荷花的美丽和高洁品格也可以成为教育学生的楷模和榜样。
在教学中,我可以结合荷花的高洁形象,进行一些道德教育和人格塑造的活动。
比如通过讲述荷花的优雅和高洁品格,引导学生学会崇尚美、追求真、培养高尚的品格和道德情操。
同时,我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荷花的相关视频,分享荷花的成长故事和美丽风采,让学生感受到荷花的魅力和力量,激发他们追求美好、向上向善的动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荷花》教学札记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荷花》教学札记三](https://img.taocdn.com/s3/m/bf9e123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2.png)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荷花》教学札记三一、引言《荷花》这篇散文短小精悍,描写了荷花绽放的美丽场景,对孩子们的品格和情感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对内容和文学价值的阐释,培养学生的感性认知和情感体验,让孩子在欣赏美好自然的同时,领会珍惜生命,感恩生命的理念。
二、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了解荷花的品种、生长环境和特点。
•理解荷花开花的过程,领会荷花的美丽。
•能够通过诗句、绘画表达对荷花的感受。
•感受荷花的美,领会生命的宝贵和美好。
2.教学重点•理解荷花开花的过程和颜色特点。
•表达对荷花的感受,培养情感认知能力。
3.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让孩子们领会生命的意义。
4.教学方法•观察法:教师带领学生到小区的荷塘,让孩子们亲自观察荷花的特点。
•阅读法:让学生阅读课文《荷花》,领会作者饱含深情的文字表达。
•绘画法:让孩子用画笔表达对荷花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1.前期准备在上课前,教师提前准备好如下物品:•课件:用于展示荷花的图片和资料。
•水彩画、画笔、颜料等。
2.导入新课教师先介绍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荷花》,并通过课件给学生展示荷花的图片,让孩子们对荷花有初步的认识。
3.引导观察荷花教师带领学生走到小区中的荷塘前,让孩子们亲自观察荷花的品种、颜色、花苞等特点,认真体会荷花绽放的美丽场景。
4.朗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荷花》,并让学生跟读。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表达对荷花的感受,并且让学生体会作者饱含深情的文字表达。
5.讨论荷花的品种和颜色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阅读,自由谈论荷花的品种和颜色,教师引导学生将不同的品种和颜色进行分类,让学生对荷花的特点有更多的了解。
6.讲解荷花开花的过程教师通过图片和课件的展示,讲解荷花开花的过程,让学生知道荷花从花苞到绽放的“蜕变”过程,培养孩子们对荷花的欣赏和感受能力。
7.绘画表达荷花的美丽让学生用画笔在纸上展现对荷花的感受,用色彩和笔触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认知,通过绘画培养孩子们的美感和表达能力。
三年级语文《荷花》优秀教案
![三年级语文《荷花》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8ac85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8.png)
三年级语文《荷花》优秀教案三年级语文《荷花》优秀教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一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
教学思路:这篇课文是根据《荷花》图而写的一篇短文,写的是“我”去看荷花时看到的荷花的样子及看荷花时“我”的想象,写出了荷花的美妙。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弄清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荷花,为什么看荷花;接着要搞清楚荷花开时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在学习第2段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从荷叶、荷花的颜色、形状,并通过“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形象地写出了荷花形态各异的花姿。
学习第3段时,应注意通过反复朗读,着重理解“我”把眼前的一池荷花当作一大幅活的巨画的表现手法,从中体会到一池荷花的美妙无比。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运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用自己的话说说荷花盛开的样子。
学习4、5自然段时应使学生了解“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是想象开始,“我才记起”是想象的终止。
还应知道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想象,由此引伸出这是因为荷花静时美,动时更美。
还可发散思维:如果你站在这样的荷花池边有什么样的想法?也可结合看图,文图对照,认识荷花美。
学生学习时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析题:谁见过荷花?它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哪些赞美荷花的诗句?(简介有关荷花的知识。
)二、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荷花》图。
1.荷花开得怎样?长得怎样?形状和颜色怎样?2.白荷花刚开、全开和没开时各是什么样子?3.满地的白荷花开得怎样?4.图上除了荷花、荷叶还有什么?想想它们与荷花有什么关系。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92953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8.png)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写的是什么吗?)齐读课题:荷花。
2.语言渲染: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
人们称荷花为“花之君子”。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文章的题目就叫“荷花”。
3.同学们见过荷花吗?还记得它长什么样呢?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
I(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在学习课文前,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伴着美妙的音乐,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荷花的美丽风姿。
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播放背景音乐)二、初读课文,熏陶情感1.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在听、在看的时候都快入迷了。
从你们的表情中老师看提出来,大家都被美妙的音乐和美丽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
你们是这样看荷花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看看叶爷爷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美好的享受?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
(2)把句子读通顺。
(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挨挨挤挤莲蓬花骨朵饱胀翩翩起舞舞蹈蜻蜓昨夜好梦破裂一幅衣裳(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充分朗读,激活语感。
(1)解决了这些读书时的“拦路虎”,我们就可以美美地读一读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啦。
有谁愿意大声地读一读这篇课文呢?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或勇敢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说说叶爷爷是怎样看荷花的?(迫不及待地看荷花、津津有味地看荷花……)(3)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看荷花时,老师趁势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再组织学反复诵读相应的段落。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荷花》教学札记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荷花》教学札记三](https://img.taocdn.com/s3/m/1ee3aba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9.png)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荷花》教学札记三教学内容简介《荷花》是一篇难度适中的文章,主要以描写荷花为主线,通过荷花的形态、颜色、芳香等方面来描绘出荷花美丽动人的形象,展示了大自然的魅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本文的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荷花以及荷花真实存在的环境,从而加深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荷花的形态、颜色、芳香等特点及其生长环境;2.掌握本文的基本内容、结构及特点;3.理解本文的主旨并能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文章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发现生活中的美好;2.启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3.能听懂朗读与演讲,倾听他人的表达,表现出良好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对美的热爱;2.倡导尊重大自然、珍爱生命的观念,增强责任意识;3.鼓励学生勤奋、踏实、认真学习,成为敬业、爱学、爱生的好老师。
教学流程总体安排时间内容1分钟引入13分钟学生阅读、思考11分钟教师讲解5分钟总结具体内容一、引入(1分钟)教师播放周杰伦的歌曲《七里香》,唤起学生对花的记忆,通过歌曲引导学生想象荷花是什么样子的。
二、学生阅读、思考(13分钟)学生阅读课文,并根据阅读感受回答以下问题:1.本文的主题是什么?2.荷花的特点有哪些?3.荷花有哪些生长环境?学生们在教师的帮助下思考课文,并互相讨论归纳出以上问题的答案。
三、教师讲解(11分钟)教师根据以上问题,逐步解答学生们的疑惑并讲解本文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主旨。
四、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本文,我们对荷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了欣赏荷花之美的能力。
课后作业1.完成《荷花》的阅读理解题;2.回家观察自家周围或外出旅行时,找出自己喜欢的花或是其他植物,并记录其形态、颜色、芳香等特点,并记录它们的生长环境。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更加了解荷花的形态、颜色、芳香等特点及其生长环境,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和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荷花》教学札记优秀4篇
![《荷花》教学札记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2b76d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d.png)
《荷花》教学札记优秀4篇教学札记篇一其一谈读书书是什么?书是前人或今人用文字写成的话。
它是人的经历,是人的经验,是人的感受,是人的思想,是人的幻想,是人的向往和追求。
为什么读书?后人借鉴了前人的经验,就不会走错路。
后人应该比前人更聪明,在前人的基础上构筑理想的大厦。
走错路或弯路,只会贻误人生。
在借鉴中提高,在理论指导下从事有目的的实践,事半功倍。
社会的发展最终用文化总结,社会的进步起源于文化的积累。
后人学习前人,师承的是书本,是多少年的文化积累。
如何读书?首先理解它说的是什么,然后探讨它为什么这样说,最后认识到:它说的我懂,我也能这样做。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们要做“有心人”。
其二背书说书非读不能解也。
名篇佳句必熟读而至背诵。
诵其声,辨其形,始能解其义,识其体,因一而三,存乎胸臆,达于运用之妙。
少年敏思,脑力正旺,盖读书之良时也。
此时多背,终身受益。
童子之功,是练功者日进之基础也。
“三更灯火五更鸡”, “青春不负少年时”,乃至理名言,愿诸生识之。
其三贵在写作学语文,贵在写作。
在阅读中受到启发,在生活中有所体验,在心灵上顿生感悟,自然就形成了写作的愿望。
观自然之景,察人物之貌,明社会之态,动肺腑之情,晓正义之理,笔下也就有了文章。
初学写作,不求高深,只需有话可说,前后连贯,扣住一个话题就行。
写景宜描形状物,记人应突出特点,叙事必理顺脉络,述理要言之有理。
在写作中体会审题立意的妙处,在写作中锤炼行文表达的技巧,在写作中加强思维的逻辑性。
热爱写作的人,会珍惜生活,会尊崇劳动,会创造奇迹。
用好一支笔,我们可以征服世界。
其四说“嗯”听小清同学朗读作文,几乎每一句都有一个“嗯”字。
这种情况值得思索。
“嗯”,是一个感叹词,或表示某种感情,或表示一种默认,或表示一种难于回答的支吾。
如果在表达时用多了,就显得不伦不类。
究其原因,不外乎三点:一是准备不足,表达时辞不达意;二是平时不注重朗读,致使表达能力差;三是在公众场合怯场,借此为自已壮胆。
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荷花》教学札记
![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荷花》教学札记](https://img.taocdn.com/s3/m/7aa29036b8f67c1cfbd6b82d.png)
《荷花》教学札记一、欣赏、品味、情境感悟由学生熟悉的《江南》一文引入,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配乐范读,纠正字音的同时,激发学生朗读情趣。
其后,充分利用书上插图,学生在音乐和教师的讲述中欣赏文中一幅幅精美的荷花插图。
在美的欣赏后,学生再次自读课文,细细品味并设想自己站在荷花前的情境,将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划出来。
二、摘抄、诵读、亲密接触孩子们在音乐中摘抄那些精彩的句子,细细揣摩那些令她喜欢的词句段,以及标点符号。
美美地摘抄之后,学生在音乐中朗读自己摘抄的语句,交流相互情感体验。
此时,学生经历了由文到像,由像到文,由文入境,由境激情,人文相融地过程。
就能达到感悟了解、无为而至的语言积累的目标。
这样的课文积累是乎已经完成,但是,我却没有就此止步,积累不能停止在课文中。
三、积累、运用、才情勃发以课文做为始发点,将积累引发到课外。
教师在学生朗读课文语句之后,出示中国古典诗词,师生共同诵读,在《小池》《荷花》,以及晏殊的《渔家傲》中共享荷香四溢,在《爱莲说》中感受荷魂精髓。
学生再次摘抄这些凝聚了中国文化精华的诗句,他们被语言文字的美所震撼。
是不是到此就结束了呢?当然不,积累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将摘抄的语句进行修改、加工,结合《练习七》学用字词句,写写自己喜欢的另一种花。
扩展知识《荷花》课文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学设计7篇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学设计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a19770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9.png)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学设计7篇三年级语文《荷花》教学设计篇1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3.理解课文,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感受荷花、荷叶各种美丽的姿态及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冒”字的妙处;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用纸剪好的荷花、荷叶等。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趣味导入,触发语感1.师:同学们,老师出一则谜语,你们看能不能猜出谜底是什么。
“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
身穿白衣裳,坐在绿船上。
”(老师边诵边画出了一枝含苞欲放的荷花,学生一看,很快就猜出谜底来了。
)2.师:夏天到了,荷花已经开了。
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去荷花池欣赏美丽的荷花吧!(板书课题,写作者,指名读,齐读。
)3.(课件播放荷花图片,生观察、欣赏荷花。
)师:美吗?你们看得都入迷了,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荷花吗?(出示填空题练习:荷花,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读“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设计意图:猜谜的方式导入,既能使学生喜闻乐见,又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欢乐、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简笔画新颖、直观、醒目,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各种各样的荷花图片通过视觉感官,触发学生的语感;填空练习的设计,考查了学生积累与运用词语的能力。
]感知全文,领悟语感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用丰富的词语把荷花形容的那么美。
让我们打开课本,看看叶圣陶爷爷又是怎样形容他所看到的荷花呢?2.课件出示读书要求,指名读: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多读几次,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词语。
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结合图画。
3.生自由读文,师巡视,注意生字的读音。
4.出示句子,检查生字词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