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lexsim的配送中心仿真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基于Flexsim的众包物流配送仿真实验研究

基于Flexsim的众包物流配送仿真实验研究

基于Flexsim的众包物流配送仿真实验研究
众包物流配送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物流模式,它通过互联网将不同地区的个人或小型
物流企业组合在一起,共同完成订单的配送任务。

众包物流配送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但由于参与者之间的协调、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其管理难度较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利用仿真技术对众包物流配送进行实验研究,以优化其运作效率。

本文基于Flexsim软件,构建了一个众包物流配送的仿真模型。

该模型包括三个部分:订单生成、派单与配送、运营管理。

在订单生成阶段,仿真模型根据不同需求率生成订单,并把订单信息推送给各个物流公司。

在派单与配送阶段,仿真模型根据各个物流公司的配
送能力,将订单进行分配,并模拟物流人员的配送过程。

在运营管理阶段,仿真模型根据
物流公司的运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运输成本、瓶颈环节等运营指标,从而进行优化管
理。

通过仿真实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 不同物流公司的配送能力影响着众包物流配送的效率,最优的组合方式是选择配
送能力相对较强的物流公司。

2. 订单生成的较低需求率可以保证物流公司在配送时能够有效掌控配送量,提高配
送质量。

3. 在运营管理阶段,改善瓶颈环节、合理分配配送任务可以有效地降低运输成本。

以上结论表明,基于Flexsim的众包物流配送仿真实验是有效的,可以帮助管理者了
解不同因素对众包物流配送效率的影响,并提供优化管理的方案。

同时,我们还需要进一
步研究众包物流配送的可行性、可持续性等问题,以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

Flexsim仿真实验-报告

Flexsim仿真实验-报告

Flexsim仿真实验-报告Introduction本次报告主要通过Flexsim仿真实验来模拟一个物流仓库的运营情况。

在实验中,我们将会探究在不同情况下,物流仓库的运营效率会如何受到影响,并通过结果来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以进一步提高物流仓库的运营效率。

实验场景描述在我们的物流仓库,我们需要处理两个不同来源的货物:进口和国产。

这两种货物有不同的来源和运输方式。

进口货物需要通过集装箱船从港口运输到我们的仓库,而国产货物则可以由卡车或火车运输。

物流仓库内有3个主要区域:进口货物区、国产货物区以及出口货物区。

我们需要将进口货物和国产货物分别存储在对应的区域内,并在后续的运输过程中将它们分别转移到出口货物区。

实验目的通过对实验场景中不同方案的模拟,探究如何优化物流仓库运营效率。

实验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比较卡车运输模式和火车运输模式之间的效率差异2. 探究不同储存、运输设施数量对物流效率的影响3. 探究两种货物进出库数量对物流效率的影响4. 给出改进方案并提高仓库运营效率实验流程1. 构建实验模型首先,我们需要在Flexsim中构建仓库的模型。

我们需要创建进口货物区、国产货物区和出口货物区,并添加合适数量的储存货架以存储货物。

我们需要在储存节点上添加一个储存规则来确保货物被正确存入。

我们还需要添加合适数量的卸货站、存货站、装货站,以及使用不同方式运输货物的工具(卡车或火车)。

2. 进行实验我们将运行多个不同的实验,以探究不同方案对运营效率的影响。

在每个实验中,我们将记录以下数据:货物进出库数量、货物运输时间、工作人员和工具空闲时间。

3. 分析和提取结果我们将比较实验结果并从中提取结论。

我们将分析不同方案的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以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

实验结果分析我们进行了以下三个实验,并分别分析了它们的结果。

1. 比较卡车运输模式和火车运输模式之间的效率差异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比较了使用卡车与火车运输货物的效率。

基于Flexsim的仿真实验报告

基于Flexsim的仿真实验报告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基于Flexsim的仿真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工业工程一班******学号:***********4 基于Flexsim的仿真实验1.实验报告2.提交Flexsim的仿真图基于Flexsim的仿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1实验目的Flexsim是一个基于Windows的,面向对象的仿真环境,用于建立离散事件流程过程。

Flexsim是工程师、管理者和决策人对提出的“关于操作、流程、动态系统的方案”进行试验、评估、视觉化的有效工具。

Flexsim 能一次进行多套方案的仿真实验。

这些方案能自动进行,其结果存放在报告、图表里,这样我们可以非常方便地利用丰富的预定义和自定义的行为指示器,像用处、生产量、研制周期、费用等来分析每一个情节。

同时很容易的把结果输出到象微软的Word、Excel等大众应用软件里。

另外,Flexsim具有强力的商务图表功能,海图(Charts)、饼图、直线图表和3D文书能尽情地表现模型的信息,需要的结果可以随时取得。

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flexsim软件的以下相关内容:●如何建立一个简单布局●如何连接端口来安排临时实体的路径●如何在Flexsim实体中输入数据和细节●如何编译模型●如何操纵动画演示●如何查看每个Flexsim实体的简单统计数据我们通过学习了解flexsim软件,并使用flexsim软件对实际的生产物流建立模型进行仿真运行。

从而对其物流过程,加工工序流程进行分析,改进,从而得出合理的运营管理生产。

1.2实验要求(1)认识Flexsim仿真软件的基本概念;(2)根据示例建立简单的物流系统的仿真模型;(3)通过Flexsim仿真模型理解物流系统仿真的目的和意义1.2.1实验2.多产品单阶段制造系统仿真与分析某工厂加工三种类型产品的过程。

这三类产品分别从工厂其它车间到达该车间。

这个车间有三台机床,每台机床可以加工一种特定的产品类型。

一旦产品在相应的机床上完成加工,所有产品都必须送到一个公用的检验台进行质量检测。

基于Flexsim的物流仿真实验报告

基于Flexsim的物流仿真实验报告

1 / 17商 学 院《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结课报告 实验名称:基于Flexsim的仿真实验报告专业名称: 物流管理姓名 学号 备注 (33)实验报告 ................................................................................................. (33)一、实验名称 ......................................................................................... (33)二、实验要求 ......................................................................................... (33)三、实验目的 ......................................................................................... (33)四、实验设备 ......................................................................................... (33)六、实验步骤 ......................................................................................... (44)1 概念模型 ....................................................................................... (44)2 建立Flexsim模型.......................................................................... (116)3 优化实验: ................................................................................. (116)七、 实验体会 ...................................................................................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物流仿真实验物流仿真实验二、实验要求⑴ 根据模型描述和模型数据对配送中心进行建模;根据模型描述和模型数据对配送中心进行建模;⑵ 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进行利润分析,找出利润最大化的策略。

基于FLEXSIM的配送中心系统仿真与优化的开题报告

基于FLEXSIM的配送中心系统仿真与优化的开题报告

基于FLEXSIM的配送中心系统仿真与优化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电商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传统的配送中心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

为提高配送中心的效率和降低成本,需要通过采用新技术和优化配送流程来实现。

FLEXSIM是一种强大的离散事件仿真软件,可用于模拟包括制造模拟、物流模拟和交通模拟在内的各种流程。

基于FLEXSIM的仿真模型能够精确模拟复杂的配送中心系统,并且可以通过模拟分析优化配送流程,提高配送中心的运营效率。

因此,本研究将基于FLEXSIM建立配送中心仿真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优化配送流程,以提高配送中心的效率和降低成本。

二、选题意义和目的1.意义:(1)配送中心是电商和物流业的重要环节,在推动新零售和数字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通过FLEXSIM仿真模型,可以帮助管理者深入了解配送中心的运营情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3)通过仿真分析优化配送流程,可以有效地提高配送中心的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实现管理的科学化。

2.目的:(1)建立配送中心仿真模型,模拟配送中心的运营流程;(2)优化配送流程,在提高配送中心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3)为大型配送中心管理者提供参考,帮助优化和改进配送中心的运营方式和管理方法。

三、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1.主要内容:(1)研究配送中心的运营流程,分析配送中心运营中存在的问题;(2)通过FLEXSIM建立配送中心仿真模型,精确定位配送中心中存在的问题;(3)优化配送流程,提高配送中心效率和降低成本;(4)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所提出的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深入了解配送中心的运营流程和管理方法,分析配送中心运营中存在的问题;(2)案例分析法:选取现有的配送中心进行案例分析,为仿真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3)FLEXSIM仿真模型建立和参数设置:根据配送中心的实际情况和运营流程,建立配送中心仿真模型,并设置相应的参数;(4)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仿真实验,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5)优化方案提出和验证:根据实验数据和仿真结果,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并进行验证。

基于Flexsim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系统仿真报告

基于Flexsim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系统仿真报告

物流及供应链管理课程设计基于Flexsim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系统仿真专业名称:08级工业工程小组人员:孙灵张丘毛峰2011.11.03目录一、Flexsim简介………………………………………………1.基本简介…………………………………………………2.Flexsim应用…………………………………………………………二、案例背景…………………………………………………三、模型的设计………………………………………………1、仿真模型建立的条件……………………………………2、仿真模型的布局…………………………………………3.仿真模型各个区域布局展示………………………………4、仿真模型的运行…………………………………………5、结论……………………………………………………四、总结……………………………………………………一、Flexsim简介1.基本简介Flexsim是美国flexsim 公司开发的,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在图形环境中集成了C++IDE 和编译器的仿真软件。

在这个软件环境,C++不但能够直接用来定义模型,而且不会在编译中出现任何问题。

这样,就不再需要传统的动态链接库和用户定义变量的复杂链接。

Flexsim 应用深层开发对象,这些对象代表着一定的活动和排序过程。

要应用模板里的某个对象,只需要用鼠标把该对象从库里拖出来放在模型视窗即可。

每一个对象都有一个坐标(x,y,z)速度(x,y,z),旋转以及一个动态行为(时间)。

对象可以创建、删除,而且可以彼此嵌套移动,它们都有自己的功能或继承来自其他对象的功能。

这些对象的参数可以把任何制造业、物料处理和业务流程快速、轻易、高效的描述出来。

同时Flexsim 的资料,图像和结果都可以与其它软件公用(这是其它仿真软件不能做到的),而且它可以从Excel 表读取资料和输出资料(或任何ODBC DATABASE),可以从生产线上读取现时资料以作分析功能。

Flexsim也允许用户建立自己的模拟对象(Objects)来满足用户的要求。

物流仿真实训报告

物流仿真实训报告

FLEXSIM软件在生产物流系统仿真实验报告专业:物流管理学号:201554188 姓名:王二狗实验平台Flexsim系统仿真软件。

3.9.1配送中心仿真实验实验目的1.让学生体验物流配送中心的基本功能和作业流程。

2.通过对仿真软件Flexsim的运用和学习,体会物流仿真的建模和仿真方法。

3.让学生学会从系统的思想分析权衡物流系统各要素目标之间的关系。

4.让学生熟悉Flexsim软件的功能。

实验工具1.一个配送中心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要对配送中心的保管、倒装、拣选、包装与辅助加工和分拣等多个功能合理设计。

2.系统仿真软件:F1exsim软件。

3.每人一台计算机。

实验内容1.系统仿真软件Flexsim的使用:设备的表示、选择、属性设置、修改、设备的连接、模拟的开始和停止等基本操作。

2.熟悉物流配送中心仿真的基本要素:设备选型与特征参数、设备布局与关联、货物入库、客户订单、货位分配原则、概率性的事件、随机变量的分布、操作人员的行为等。

3.自动化仓储模型、内部运输调度模型、拣选模型、分拣模型、人力调配模型、外部发运模型等模型在系统仿真中的运用。

实验步骤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一个仿真物流配送中心的仿真对象。

老师指导学生对所选择的仿真对象进行模型设计和优化。

老师从物流系统角度对仿真模型的设计进行一些扩展分析。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分小组通过使用Flexsim软件完成所选仿真模型的仿真设计。

组织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从系统的角度分析模型中的优化同现实中具体方案优化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1.系统数据设定物品到达:平均每2分钟到达一个产品,到达间隔时间服从指数分布。

物品分类:3类(分别以红、黄、蓝标示)。

2.进入系统仿真主界面。

打开Flexsim软件,进入Flexsim系统仿真主界面。

3.生成Source实体。

按照各小组的设计方案,在模型中生成一个实体(发生器Source)。

从左边的实体库中拖出一个source(发生器),放到模型视窗中。

基于Flexsim的配送中心仿真系统与多产品单阶段制造系统分析报告

基于Flexsim的配送中心仿真系统与多产品单阶段制造系统分析报告

基于Flexsim的配送中心仿真系统与多产品单阶段制造系统分析报告概述:我们物流两个班T953-1、T953-2在教学周第18、19周进行了物流仿真软件的实训,这次软件实习是在仿真软件Flexsim环境下进行的。

实训内容总的来说包括4个板块:①多产品单阶段制造系统仿真与分析②配送中心仿真与分析③配货系统仿真与分析④自动分拣系统仿真这4个板块是物流活动中最基本的环节,通过这次软件实训,我们对仿真系统有了基本的感性认识;再结合我们所学专业“物流管理”,使我们对“物流”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物流仿真软件及其应用概述随着中国物流业的迅速发展,物流仿真软件的出现应该说是必然的。

在没有物流仿真软件条件下,很多物流环节的安排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凭经验和感觉来判断。

比如,配送中心的位置和容量设计是否合理、设备配置和场地规划是否恰当等等这些问题。

有的往往是在工程建设后或设备配置后才发现问题,发生大量的修正费用。

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应用物流仿真技术。

物流仿真技术一个最大的优点是,不需实际安装设备,不需实际实施方案即可验证设备的导入效果和比较各种方案的优劣。

在工程建设或设备配置的计划阶段发现和解决问题,因此,它对降低整个物流投资成本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能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人力、物力、财力。

(一)物流仿真软件简介物流仿真一般是指系统仿真,而并非是单个机械的动作仿真。

系统仿真是评估对象系统(配送中心、倉贮系统、拣货系统、运输系统等)的整体能力等为目的的一门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仿真软件有很多,如Flexsim、AutoMod 、WITNESS 、eM-Plant 、ARENA 、EXTEND 等。

其中应用较广泛的是Flexsim。

(二)仿真软件Flexsim及其应用简介我们此次的软件实训就是使用Flexsim来完成的。

Flexsim是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可帮助工程师和设计人员在系统设计和运作中做出正确地决策。

基于flexsim的配送中心仿真分析报告

基于flexsim的配送中心仿真分析报告

基于flexsim的配送中心仿真分析报告
配送中心是一个全面的物流系统,它是物流运输网络的一部分。

它可以使物流更有效率,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处理更大批量的货物。

Flexsim是一个物流建模工具,可以制定物流系统的模型,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配送中心的运作情况,以便于优化配送中心的运营管理,提高物流的整体效率和服务水平。

本文利用Flexsim构建了一个仿真配送中心,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并获得了一系列总结过的结果:
1、仿真结果表明,当模拟期间仓库库存从10000件增加到12000件时,平均每小时出货速率从870件/小时上升至1000件/小时,同时可容纳货物储备量也从800件上升至1000件;
2、在多系统运放的条件下,当保存中心遇到单个系统出现故障时,出货速度不会降低太多,也不会干扰按计划的发货;
3、此外,该配送中心实施某些有效生产方法之后,又能够提升配送效率,比如进行容器拣选作业加工,以减少手动拣选工作时间等。

总而言之,借助Flexsim仿真工具,对配送中心的现状进行模型模拟分析、评估和优化后,配送中心的整体配送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得到提升,这有助于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基于Flexsim的配送中心仿真系统与多产品单阶段制造系统分析报告文案

基于Flexsim的配送中心仿真系统与多产品单阶段制造系统分析报告文案

基于Flexsim的配送中心仿真系统与多产品单阶段制造系统分析报告概述:我们物流两个班T953-1、T953-2在教学周第18、19周进行了物流仿真软件的实训,这次软件实习是在仿真软件Flexsim环境下进行的。

实训容总的来说包括4个板块:①多产品单阶段制造系统仿真与分析②配送中心仿真与分析③配货系统仿真与分析④自动分拣系统仿真这4个板块是物流活动中最基本的环节,通过这次软件实训,我们对仿真系统有了基本的感性认识;再结合我们所学专业“物流管理”,使我们对“物流”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物流仿真软件及其应用概述随着中国物流业的迅速发展,物流仿真软件的出现应该说是必然的。

在没有物流仿真软件条件下,很多物流环节的安排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凭经验和感觉来判断。

比如,配送中心的位置和容量设计是否合理、设备配置和场地规划是否恰当等等这些问题。

有的往往是在工程建设后或设备配置后才发现问题,发生大量的修正费用。

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应用物流仿真技术。

物流仿真技术一个最大的优点是,不需实际安装设备,不需实际实施方案即可验证设备的导入效果和比较各种方案的优劣。

在工程建设或设备配置的计划阶段发现和解决问题,因此,它对降低整个物流投资成本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能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人力、物力、财力。

(一)物流仿真软件简介物流仿真一般是指系统仿真,而并非是单个机械的动作仿真。

系统仿真是评估对象系统(配送中心、倉贮系统、拣货系统、运输系统等)的整体能力等为目的的一门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仿真软件有很多,如Flexsim、AutoMod 、WITNESS 、eM-Plant 、ARENA 、EXTEND 等。

其中应用较广泛的是Flexsim。

(二)仿真软件Flexsim及其应用简介我们此次的软件实训就是使用Flexsim来完成的。

Flexsim是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可帮助工程师和设计人员在系统设计和运作中做出正确地决策。

基于Flexsim的配送中心仿真分析报告精

基于Flexsim的配送中心仿真分析报告精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结课作业论文名称:基于 Flexsim 的配送中心仿真分析报告目录一、案例背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二、模型的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问题的解决思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模型的描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建模步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三、模型的运行与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1、模型的运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2、运行数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3、瓶颈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Flexsim物流仿真实验报告

Flexsim物流仿真实验报告

物流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本实验围绕生产物流实验系统展开,进行制造系统的建模、仿真分析与设计优化研究实践。

重点研究运用仿真软件Flexsim,对生产物流实验系统的生产过程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并进行系统改造的方案论证。

2实验内容及要求对照实验系统,参考有关系统资料及参考案例,在对系统的基础布局、工作特点、工作流程及实验生产设备等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运用Flexsim工具进行建模,并对其生产过程进行仿真。

通过仿真分析了解有关生产实验系统方案是否满足预期运行目标的需求,并且针对仿真生产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缺陷与瓶颈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最终完成对于该生产系统的整体产能及物流运作分析,为系统改造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实验内容与步骤3.1生产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基础知识研究结合有关实验系统的生产运作原型,深入研究制造系统的运作控制,及其系统建模与仿真相关知识;熟悉掌握Flexsim建模仿真工具及其安装运行环境,为具体的实验与分析应用做好前期的理论与技术知识准备。

3.2系统总体了解结合所给的实验系统资料及建模仿真设计型实验参考案例,了解本实验系统的物流过程、实验加工与物流处理过程运行控制规则,及具体实验流程等相关方面。

在此基础上拟定自己的不同于所给参考案例的实验方案,为进一步的建模与仿真分析做准备。

3.3系统建模及初步的仿真运行调试对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Flexsim建模,对各个相应的系统仿真模块进行设计,完成细节上的充分考虑,通过初步调试,验证并确定最终的系统仿真模型。

3.4系统仿真与分析针对实验所期望解决的问题,分析仿真数据结果;根据结果对模型进行必要的参数设置与调整;比较不同参数设置下的仿真数据结果,得到分析结论或理想的系统设计方案。

4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4.1系统模型介绍本实验所涉及的是一个柔性制造系统的生产线(如图1-1所示),它主要有四条流水线组成,同时加工两种不同原材料(以下称原材料a和原材料b),最后把加工后的两种半成品和另一种原材料(以下称原材料c)装配起来,成为成品d。

基于Flexsim的配送中心流程仿真

基于Flexsim的配送中心流程仿真

工 业 技 术121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DOI:10.16661/ki.1672-3791.2018.10.121基于Flexsim的配送中心流程仿真①王敏(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沈阳 110159 )摘 要:本文首先基于SLP方法,对某城市连锁药店配送中心的15个功能区域进行平面布局设计;其次,通过应用Flexsim 仿真软件,设置该连锁药店配送中心的各功能区域参数,对四种药品的入库流程和出库流程分别进行仿真,从而得到三维立体的直观布局及流程仿真,根据仿真情况及模型运行后的统计数据分析,即可查找出配送中心设计的问题所在。

关键词:SLP Flexsim仿真 中图分类号:TB4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4(a)-0121-021 基于SLP方法的某连锁药店配送中心布局设计根据药品配送中心作业需求,拟设置15个功能区域,并设置m:n=3:1,且根据日常工作量计算各区域面积,最终用AutoCAD可绘制出配送中心布局图,如图1所示。

2 基于flexsim的某连锁药店配送中心入库出库流程仿真本文针对A、B、C、D四种药品,对其出、入库作业流程进行仿真。

2.1 入库流程仿真发生器产生四种药品,每一种药品的每一箱为10件,入库作业流程如下:药品首先被放置于暂存区,然后由操作员将药品移至处理器上,药品经由处理器再到传送带,并由传送带将药品送至暂存区,最后叉车将药品放至货架上。

flexsim软件仿真需要1个发生器、5个暂存区、4条传送带、8个货架、4个堆垛机以及1个操作员。

设置好各区域参数即可仿真,运行结果如图2所示:①作者简介:王敏(1982,11—),女,汉族,吉林四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图1 整体平面布局图工 业 技 术122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2 出库流程仿真药品出库作业流程如下:将货架上的成箱药品取下后,放置在暂存区,然后由操作员将药品放置到传送带上,经由传送带至分解器,分解器负责将整箱的药品分解成小包装后放至暂存区,再由叉车将药品从暂存区搬移至合成器打包成订单,由订单发生器控制订单情况,经过合成器后的药品经由传送带被送至吸收器,药品的计量检验以及装车的过程由吸收器代替。

flexsim仿真软件实习报告(优秀实习报告)[管理资料][管理资料]

flexsim仿真软件实习报告(优秀实习报告)[管理资料][管理资料]

西安郵電學院物流配送规划设计报告书院部名称:管理工程学院学生姓名:韩建波专业名称:物流管理班级:物流0701时间:10 年6月21 日至10年7月4日1.实验目的学习配送中心建设流程和运营管理。

编写项目建议书以及可行性研究报告。

对配送中心的运营绩效评价。

2.实验内容运用Flexsim软件,模拟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阶段,运营阶段,绩效评估.根据配送中心的主要功能,将其设置为8个区域:收货区、发货区、货物储存区、托盘暂存区、拣货区、流通加工区、退货区和管理控制区。

在配送中心规划中,每个区域就是一个作业单位。

(1)收货、发货区:这两个区域主要负责收货、发货、检验、整理等工作,实现库内物资和库外物资的转运,装载单元采用AGV运输小车或叉车。

(2)货物存储区:采用横梁式组合货架,存放出入库频率较低的商品,货物的接受、上架、出库均采用条形码手持终端导引作业。

(3)托盘存储区:用于统一存放闲置的托盘。

(4)拣货区:采用水平旋转货架,在货架上可安置电子拣选设备,作业人员根据电子表指示,完成分拣作业。

(5)流通加工区:此处放置一台条形码打印机、一台电脑和若干手持终端,进行分装包装,贴标签等加工活动。

(6)退货区:收货检查时,如果发现有不良品,货物不能入库,将货物送入暂存区。

(7)作业控制区:实现整个配送中心的管理控制和作业人员的定制管理。

货物到达收货区以后,经过卸货、拆装、标示、验收等工作流程后入库。

流通加工区从货物存储区或者拣货区取出货物以后,对货物进行贴价签、更换包装等二次加工后,将从货物存储区取出的货物送回货物存储区重新入库,从拣货区取出的货物送到发货区直接出库。

作业控制区发出发货命令后,配送中心把相应货物送到发货区,等待装货。

发货区的货物一部分来自货物存储区,另一部分来自拣货区。

建模仿真仿真周期设为1小时,使用复演法做多次独立的仿真试验,然后通过观察、统计、分析实时状态图和导出的仿真实验数据,得到最终的仿真结果。

基于Flexsim的配送中心仿真及优化研究

基于Flexsim的配送中心仿真及优化研究

基于Flexsim的配送中心仿真及优化研究[摘要]本文首先对某配送中心欲实现的功能和运作流程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其次建立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数据分析配送中心库存水平、设备利用率及订单完成效率等重要性能指标;最后,从补货策略、人员、设备数量及设备工作效率等方面对模型进行优化,并给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配送中心;系统仿真;系统建模;物流仿真1 某配送中心功能概述配送中心仿真不仅可以为即将建立的配送中心提供方案评估及论证依据,而且也可以对已建成配送中心的经济效益及人员、设备配置的合理性进行科学评价,从而避免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提高配送中心的综合效益,为消除配送中心运行“瓶颈”、挖掘配送中心发展潜力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本文所研究的配送中心接收上游3个供应商提供的3种不同类型的产品,由产品入库区、产品储存区、产品分拣区、产品出库区四个主要功能区组成。

配送中心功能区分布如下图所示。

1.1 配送中心人员及设备配置(1)入库区:由3个产品入库口,3个入库加工台,3个入库产品暂存区,3个组盘器,1个托盘入库口,1个托盘存放区,1个托盘回转区,3个组盘机械手和1辆托盘运送叉车组成。

配送中心共有200个托盘,入库区中每个托盘可以装载8个单位产品,托盘运送叉车负责将托盘从存放区运至入库区组盘器。

同时,为了保证配送中心的合理库存量和较好经济效益,当入库产品暂存区的存储量达到20个时,它的输入端口自动关闭;当存储量小于8个时,输入端口则自动开启。

(2)储存区:由3个货架和3台自动堆垛机组成,每台堆垛机负责相应货架的出入库作业。

3个货架均设置成10行10列,每个货格只允许存放一个托盘货物,即每个货架存储托盘的最大量为100。

考虑到存储成本和安全库存量,结合各类货物的以往销售数据设置货架,当存储量大于80时自动关闭输入端口,当存储量小于20时自动开启输入端口。

(3)分拣区:由3个拆盘器,3个托盘暂存区,3个产品暂存区,3个拆盘机械手,1辆托盘回送叉车,1个产品打包台,1个打包箱生成器和1个拣选操作人员组成。

Flexsim仿真实验报告

Flexsim仿真实验报告

Flexsim仿真实验报告集美大学实验课程: Flexsim仿真实验姓名: 阮达毅学号: 2007956028 班级: 物流0791班学院: 航海学院报告成绩:实验项目1 混合流水线系统仿真与分析1建立概念模型1.1概念定义多对象流水线生产有良种基本形式。

一种是可变流水线,其特点是:在计划期内,按照一定的间隔期,成批轮番生产多种产品;在间隔期内,只生产一种产品,在完成规定的批量后,转生产另一种产品。

另一种是混合流水线,其特点是:在同一时间内,流水线上混合生产多种产品,按固定的混合产品组组织生产,即将不同的产品按固定的比例和生产顺序编成产品组。

一个组一个组地在流水线上进行生产。

1.2模型描述一个工厂有5个不同的车间(普通车间,钻床车间,铣床车间,磨床车间,检测车间),加工3种类型产品。

每种产品都要按工艺顺序在5个不同的车间完成5道工序。

假定在保持车间逐日连续工作的条件下,仿真在多对象平准化中生产采用不同投产顺序来生产给定数量的3种产品。

通过改变投产顺序使产量、品种、工时和负荷趋于均衡,来减少时间损失。

如果一项作业在特定时间到达车间,发现该组机器全都忙着,该作业就在该组机器处排入一个FIFO规则的队列的暂存区,如果有前一天没有完成的任务,第二天继续加工。

1.3系统数据普通车间钻床车间铣床车间磨床车间检测车间机器数量 3 3 2 3 1普通机床钻床铣床磨床检测产品1 5 5 4 4 6产品2 4 4 3 4 3产品3 4 5 3 4 1总数(个) 每批量(个) 时间间隔(min)产品1 1000 10 3产品2 500 5 3产品3 200 2 3 1.4概念模型毛坯普通机床钻床铣床成品检测磨床2建立Flexsim模型第1步:在模型中生成所有实体:从左边实体库中依次拖拽出所有实体(一个Source,5个Queue,12个Processor,一个Conveyor,一个Sink)放在右边模型视图中,调整至适当的位置第2步:修改名称:双击左边暂存区,弹出实体属性的对话框,在名称栏里修改成相应名称第3步:连接端口:第4步:给Source指定临时实体流到达参数:第5步:给暂存区GeneralQueue设定参数第6步:给普通车间处理器组设定参数第7步:给钻床车间处理器组设定参数:第8步:给铣床车间处理器组设定参数:第9步:给磨床车间处理器组设定参数:第10步:给测试车间处理器组设定参数:第11步:设置模型停止时间:2系统分析与改进:1.改变123种类产品的投产顺序,输出相应的仿真报告,: (1).生产顺序:先生产1类型产品,再生产2类产,再生产3类产品 (2).生产顺序:先生产1类产品,再生产3类产品,再生产2类产品 (3).生产顺序:先生产2类产品,再生产1类产品,再生产3类产品 (4).生产顺序:先生产2类产品,再生产3类产品,再生产1类产品 (5).生产顺序:先生产3类产品,再生产1类产品,再生产2产品 (6).生产顺序:先生产3类产品,再生产2类产品,再生产1类产品仿真时间3000分钟因为第四种投产方案(4).生产顺序:先生产2类产品,再生产3类产品,再生产1类产品的MEAN值最大所以第四种投产方案最优2.为系统添加一个Processor添加了Processor后,产品数量MEAN植增大,改善了原来的模型。

flexsim实验报告

flexsim实验报告

实 验 报 告1. 实验目的学习配送中心建设流程和运营管理。

编写项目建议书以及可行性研究报告。

对配送中心的运营绩效评价。

2. 实验内容运用Flexsim 软件,模拟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阶段,运营阶段,绩效评估.3. 实验过程及内容 3.1实验背景:某快运公司在南京的物流园区建立一个配送中心,用来满足凯蒂服饰的配送业务需求,为凯蒂服饰公司的仓储、分拣、配送等作业提供服务。

该配送中心作为服装供应链中间一环,其上游连接服装企业,下游连接销售门店,模型如下:3.2作业区域设置服装供应链系统假设和配送中心系统运作流程描述如下: (1)将配送中心抽象出四个业务作业流程P1、P2、P3、P4。

P1表示入库验收作业,P2表示分拣作业,P3表示流通加工作业(如包装、刷标志、贴标签等),P4表示出库发货作业;(2)服装送至配送中心。

在Pl 作业环节,每单位货物耗用时间为uniform(120,20)s ;(3)然后依次经过其它各个作业环节:在P2环节,每单位货物耗用时间为uniform(5,2)min ;在P3环节,耗用时间为normal(300,30)s ;在P4环节,耗用时间为normal(6,1)min ;最后货物在集运区等待装车发运; (4)每两个作业环节之间需要uniform(60,lO)s 的调整时间;(5)当有订单或需求到达时,按照需求提货出库,订单到达时间间隔服从随机分布uniform(500,lO)min ;每个订单的需求量为normal(80,5)个单位的产品。

服 务企业销 售 门 店 收 货区集装化和装运配送中心 P2 P4 P1 P33.3 建模仿真设计完成后的整体布局图参数设置:1、发生器,订单的到达服从均匀分布U(30000,600)2、分离器设置订单的需求量服从正态分布:N(80,5)3、P1处理器在Pl作业环节,每单位货物耗用时间为uniform(120,20)s;4、P2处理器在P2环节,每单位货物耗用时间为uniform(5,2)min;5、P3处理器在P3环节,耗用时间为normal(300,30)s;6、P4处理器在P4环节,耗用时间为normal(6,1)min;7、包装箱发生器7.合成器参数仿真周期设为一个月(2592000)和一天(86400),使用复演法做多次独立的仿真试验,然后通过观察、统计、分析实时状态图和导出的仿真实验数据,得到最终的仿真结果。

基于Flexsim的食品加工厂配送中心的布局规划与仿真分析

基于Flexsim的食品加工厂配送中心的布局规划与仿真分析

基于Flexsim的食品加工厂配送中心的布局规划与仿真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食品加工厂的配送中心作为连接生产和市场的关键环节,其布局规划和运营效率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和成本控制。

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与仿真分析在食品加工厂配送中心的设计和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利用Flexsim仿真软件,对食品加工厂配送中心的布局规划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通过模拟仿真分析,优化配送中心的布局,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从而提升食品加工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本文将首先介绍Flexsim仿真软件在物流配送中心布局规划中的应用原理和方法,阐述Flexsim软件的优势和适用性。

接着,以某食品加工厂的配送中心为例,详细描述其当前的布局情况、运作流程以及存在的问题。

利用Flexsim软件对该配送中心的布局进行仿真模拟,分析现有布局下的物流运作效率、库存周转率、订单响应时间等关键指标,找出瓶颈环节和潜在的改进空间。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针对性的布局优化方案,并再次利用Flexsim软件进行仿真验证。

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的仿真结果,评估布局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为食品加工厂配送中心的布局规划与改进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食品加工厂配送中心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也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软件及其在食品加工厂配送中心布局规划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仿真软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Flexsim作为一款强大的离散事件仿真软件,以其直观易用的图形界面、强大的建模能力和灵活的仿真分析功能,在物流、生产、供应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在食品加工厂配送中心的布局规划中,Flexsim同样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

Flexsim通过其丰富的实体库和流程库,能够模拟食品加工厂配送中心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材料入库、存储、加工、包装、配送等。

基于Flexsim配送中心仿真研究

基于Flexsim配送中心仿真研究
通 过计算 机技术 对 物流 系统 进行仿 真 ,通 过仿 真实验 得到各 种 动态 活动及 过程 瞬 间仿效 记录 ,进 而验证 物
流工程项 目 建设 的有效性 、合理性 和优化效果 ,因此 ,物流仿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浙江某袜业有 限公司为研究对象 ,结合 F xi 进行物流仿真与仿真效果分析,通过对该袜业配送中心的系统进行仿真 ls e m 建模 , 测试配送中心在进出货物时 , 由于设备问配备协调性而引起 的瓶颈问题。 并且通过对原模型的分析, 优 化配 送 中心模 型 ,从而 建 立更 高效 的仿 真 系统 。
123 定 义 物 流 流 程 ..
根据系统各对象之问的逻辑关 系,连接相应的输人 、输出和中问端 口,构建仿真模型的逻辑流程 ,对
象之间连接的黑线 即为仿真模型的逻辑流程。从图 3 可以看出浙江某袜业公 司配送系统的逻辑流程。
1 . 参数设 定 .4 2
在该模型中,每个实体参数设置如下 :
是把货物从货架上取下 的货物从仓库区送到分拣区。 分拣系统 :用来分拣货物的 自动装置 ,此处用挡板 ,是由分拣 同定 的订单分拣程序控制的。
自动扫描设备 : 配送 中心用的是条码扫捕技术 , 用来扫描货物上的条码的信息来控制分拣机构的运动。
计算机 : 有总机和分机 ,用来承担整个配送 中心的管理工作。 1 .2 浙江某袜业有限公司配送系统主要设施 .1 1. 仓库 :有 3 个仓库 ,用来储存货物 ,分别是 l 号到 3 号。
1 建模过程
11 袜 业配送 系统 .
111 配送 中心设备 和设 施 ..
1 .. 浙 江某袜 业有 限公 司 配送 系统 主要设 备 .11 1
运输车辆 :包括收货车辆和发货车辆 ,从事配送 中心的外部运输工作 ,主要是把货物从生产车间运送 到配送 中心 和把货 物从 配送 中心 运送 到销 售商 。 叉车 : 一般分为高提升叉车和低提升叉车两类 。高提升叉车有 2 , 种 一种提升高度为 2 ~ .i,主要 . 3 7 9n 用来搬运体积较大的批量货物或托盘 , 另一种提升高度可以达到 1 2 m,主要用来堆放货物 ,比如堆场的货 物堆放 、 仓库里货物的堆放等。低提升叉车又称拖板车 , 有电动、人力 2 , 种 提升高度一般是 8 ~5 m 0 10Y , i l 般用 来搬 运小件 或零散 的货物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结课作业论文名称:基于 Flexsim 的配送中心仿真分析报告目录一、案例背景 (3)二、模型的设计 (3)1、问题的解决思路 (3)2、模型的描述 (3)3、建模步骤 (4)三、模型的运行与分析 (6)1、模型的运行 (6)2、运行数据 (6)3、瓶颈分析 (7)四、模型的优化 (8)1、瓶颈问题的解决方案 (8)2、优化后的运行数据 (8)五、结论 (9)一、案例背景DC 配送中心位于北京市东四环外的大郊亭桥附近,主要为北京城八区的家乐福、华联、美廉美、物美等超市提供配送服务。

该配送中心总面积约为 1200平方米,分为 A 、 B 两个库,面积一样, A 库主要存放方便面、饼干、巧克力这三种商品, B 库则存放大米、面粉等商品。

这两年, A 库存放的三类商品的需求量呈现上升趋势,从而导致了该配送中心的库存增加,日发货量提高等问题。

目前, A 库里面设有 2列入库商品存放货架,剩余的空间完全可以再摆放一个货架,空间利用率较低。

A 库现在每天的到货量约 500箱,每箱货物为 20件。

货物到货后,直接将整箱货物码放在货架上,不严格按照货物摆放;另外,现有的入库商品存放货架已不能满足需求, 有的货物只能放在地上, 不仅显得杂乱无章, 而且还会影响员工的行动。

而且两个货架上随意摆放三种商品, 没有进行区域的划分,经常出现货架摆放是方便面商品的地方会夹杂着巧克力和饼干等商品, 使员工拣货效率大为降低。

货物在分拣区以件为单位摆放, 发货前需要进行装箱工作,然后再采用托盘进行装车运输。

该配送中心目前有 10名工作人员, 由于业务量的增加, 精减员工肯定已经行不通了, 但员工的工资占到了仓库总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所以该配送中心也不考虑另外招人。

如何对 DC 配送中心的 A 仓库进行改进, 使其仓储能力和分拣能力满足其配送业务量的需求是该配送中心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该配送中心存在的问题,可以采用 Flexsim 软件进行仿真,帮助 DC 配送中心其解决仓储能力和分拣能力的问题。

二、模型的设计1、问题的解决思路针对 DC 配送中心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解决思路:(1 A 库再购置一个入库商品存放货架,一方面可以解决当前货架不能满足存放需求的问题, 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仓库的储存能力。

购置货架虽然需要一定的成本,但其会带来较好长期的效益。

(2对三种货物划分存放区域,入库时就按照货架存放三种类型的整箱商品,这样员工在进行拆箱拣选时就方便了许多。

2、模型的描述进行仿真模型设计时,按照货物的类型,货物到达后给予 3种不同的颜色, 在经暂存区到达处理器处理, 然后再分配到货架上。

然后再经分解器分解, 将货物存放在相应的暂存区中,之后再按照订单进行拣选、装箱,可由合成器实现,最后到达生成器,具体流程如图 1所示。

图 1 模型的流程框图实体设置说明:(1发生器 1——货物到达;(2暂存区 1——货物暂存;(3处理器——货物分类;(4货架 1、 2、 3——货物存储;(5分解器 1、 2、 3——货物分解;(6暂存区 2、 3、 4——分解后的货物暂存;(7发生器 2——产生托盘;(8合成器——货物装箱;(9生产器——货物运走。

3、建模步骤(1添加发生器:从库里拖出一个发生器放到正投影视图中,图 2所示。

图 2 添加一个发生器到新建模型中(2依次添加其他实体:将其余实体拖到正投影视图中,如图 3所示。

图 3 添加所有实体后的模型(3连接端口:根据各临时实体的路径连接端口,如图 4所示。

图 4 完成端口连接后的模型(4设置发生器 1的参数到达方式:按时间间隔到达 (Inter-Arrival Time , 返回一个 58的常值时间。

依据:每天入库 500箱,按每天工作 8小时计算,可计算出到达时间为 58=3600/(500/8。

发生器的离开出发设置:SourceTriggers 下的 OnExit 的下拉菜单框中选择 Set Itemtype and Color,为临时实体指定一种类型号 duniform (1,3 ,并为每种实体指定一种颜色。

依据:有三种类型的货物,即方便面、饼干、巧克力。

(5设置暂存区 1的参数暂存区 1作为货物到达与检验之间的过渡, 不需要改变参数, 采用默认的参数,即默认的最大容量为 1000。

(6设置处理器的参数处理时间:处理时间设置为 48。

依据:因为到达时间为 58, 理论上处理的时间应该比到达的时间要快一些。

货物流向设置:在 Flow/Output下的 Send to port中选择 Matching itemtypes, 货物就能按类型分别放置到不同的货架中。

(7设置货架 1、 2、 3的参数最大容量:货架 1、 2、 3的最大容量设置为 1000。

依据:A 库总面积为 600平方米, 3个货架按总面积 300平方米计算,货架高为 2米,箱子的体积为 0.2立方米,则可以存放的箱子总数为: 300*2/0.2=3000个。

平均分配到每个货架的最大容量就为 1000。

(8设置分解器 1、 2、 3的参数处理时间:处理时间设置为 30。

依据:货物分解的时间应该比货物处理的时间要更快一些。

分解器:将一个实体分解成 20个。

依据:每一箱的货物有 20 件,故将一个实体分解成 20 个。

(9)设置暂存区2、3、4 的参数最大容量:将暂存区 2、3、4 的最大容量分别设置为 200。

依据:除去货架、暂存区 1 等面积后,暂存区 2、3、4 的总面积并不算大,因此设置为200。

(10)设置合成器的参数处理时间:设置为常数值 48。

装盘:假设顾客的要求 40 件商品,第一种货物 10 件,第二种货物 16 件,第三种货物 14 件。

设置的时候改变 Combiner/Components list 下的“target quantity”即可。

(11)设置发生器 2 的参数处理时间:返回一个常数为 48 的时间值。

依据:发生器 2 产生的是托盘,是为了将货物运走,所以处理时间与合成时间一致。

三、模型的运行与分析1、模型的运行、模型编译完成后,运行 28800s(8 小时)后,得到下列结果:图 5 模型运行结果 2、运行数据、运行数据(1)发生器 1 运行数据 Output:496,即入货 496 箱 Generating:28800,100% (2)暂存区 1 运行数据Input:496;Output:496 (3)处理器运行数据 Input:496;Output:495 Idle:5008,17.4%;Processing:23792,82.6% (4)货架运行数据 Input 货架 1 货架 2 货架 3 159 169 168 Output 13 31 43 Maximum 145 138 125 Average 71.40 61.92 55.57 (5)分解器运行数据 Input 分解器 1 分解器 2 分解器 3 13 32 43 Output 241 610 856 Maximum 19 19 19 Average 10.42 14.20 9.80 Idle 1594,5.5% 1594,5.5% 17674,61.4% Processing 390,1.4% 930,3.2% 1290,4.5% Blocked 26816,93.1% 26276,91.2% 9836,34.2% (6)暂存区 2、3、4 运行数据 Input 暂存区 2 暂存区 3 暂存区 4 241 610 856 Output 41 410 656 Maximum 200 200 200 Average 197.16 190.81 174.15 Empty 136,0.5% 832,2.9% 2060,7.2% Releasing 28664,99.5% 27960,97.1% 26740,92.8% (7)合成器运行数据 Input:1681;Output:40 Idle:136,0.5%;Processing:1964,6.8%;Collecting:26700,92.7% (8)发生器 2 运行数据Output:570;Blocked:1204,4.2%;Generating:27596,95.8% (9)生成器运行数据 Input:40,即出货量 40。

3、瓶颈分析、从图 5 和以上的运行数据可以看出,该模型运行时主要的瓶颈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货架上堆积的货物较多,是存储的货物过多,增加仓储成本。

(2)暂存区 2、3、4 堆积的货物过多,尤其是暂存区 2、3,运行时它们的空闲时间所占比较不到 3%,而暂存区 4 的空闲时间比例也不到 5%,说明运行时间较长。

产生以上瓶颈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分解器处理速度较慢。

由分解器的运行数据可以看到,分解器 1 和 2 运行时阻塞的时间比例占到了 93.1%,91.2%,说明分解的速度较慢,因此上游的货物只有堆积在货架上,致使货架上的存储货物增加。

(2)合成器处理速度较慢。

由合成器的运行数据可以看到,合成器的处理时间所占比例仅为 6.8%,而集合产品的时间比例占到了 92.7%,说明其大部分时间都在集合产品,合成处理速度较慢,从而导致暂存区 2、3、4 的货物堆积。

四、模型的优化 1、瓶颈问题的解决方案、由前面的瓶颈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瓶颈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分解器及合成器的处理速度较慢造成的,因此,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以下两个解决方案:(1)提高分解器运行速度。

将分解器的处理时间由原来的 30 降低到 15。

(2)提高合成器运行速度,将合成器的处理时间由原来的 48 降低到 30,或者也可以考虑增加合成器。

(3)加快托盘的产生速度,将发生器 2 的处理时间由原来的 48 降低到 30。

、优化后的运行数据 2、优化后的运行数据(1)发生器 1 运行数据Output:496,即入货 496 箱;Generating:28800,100% (2)暂存区 1 运行数据Input:496;Output:496 (3)处理器运行数据 Input:496;Output:495 Idle:5008,17.4%;Processing:23792,82.6% (4)货架运行数据 Input 货架 1 货架 2 货架 3 158 169 168 Output 15 44 63 Maximum 143 138 105 Average 70.82 61.92 46.70 (5)分解器运行数据 Input 分解器 1 分解器 2 分解器 3 15 102 56 Output 291 2020 1110 Maximum 19 19 19 Average 10.95 14.09 9.80 Idle 13214,45.8% 15266,53.0% 17756,61.4% Processing 140,0.5% 440,1.5% 630,2.2% Blocked 15446,53.7% 13094,45.5% 10414,36.2% (6)暂存区 2、3、4 运行数据Input 暂存区 2 暂存区 3 暂存区 4 291 2020 1110 Output 91 1820 910 Maximum 200 200 200 Average 197.36 191.14 174.15 Empty 116,0.4% 812,2.8% 2248,7.8% Releasing 28684,99.6% 27988,97.2% 26552,92.2% (7)合成器运行数据 Input:3721;Output:90 Idle:116,0.4%;Processing:1800,6.3%;Collecting:26884,93.3% (8)发生器 2 运行数据 Output:900;Blocked:1778,4.2%;Generating:27022,93.8% (9)生成器运行数据 Input:90,即出货量 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