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美术绘画教案示例三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5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2d3a0b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f.png)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5篇)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吃虫草》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的内容。
这是一节造型表现课,题材就是从学生感觉和表现上加强学生对生活、形象的审美意识。
这个课题向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大的自由,一个可以去发挥想象创作的空间。
本次教学的目的是了解吃虫草是一种奇花异草,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知识,结合奇花异草的形象奇特、颜色奇特、味道奇特、现象奇特的特征进行形象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重点是了解自然界中奇异花草的形象特征,难点是展开想象,描绘出奇异的植物,创作出美的、形象的、科幻的有趣画面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有关吃虫草的自然知识,并选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吃虫草捕虫的情景。
2、技能目标:通过欣赏、观察、表演等形式了解吃虫草捕虫的经过,并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绘画、制作。
3、情感目标: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吃虫草的知识,能用所学的方法来表现吃虫草吃虫的情景。
难点:画面表达清晰,有遮挡关系,具有情趣性。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德育渗透:通过观察了解吃虫草的特点,引起好奇,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科学的情感。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敢于大胆表现。
并学习用综合技法表现吃虫草。
训练写生搜集信息资料的能力,提高运用相关资料能力。
培养学生大胆进行设计、绘画、制作的能力。
六、材料准备:课件、吃虫草图片七、教学过程(一)、导入:1.你见过吃虫子的草吗?生答2.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吃虫草是怎样吃虫子的?(教师出示课件:放录像学生观看,毛毡苔、猪笼草、捕蝇草、狸藻捕虫的情景。
)(二)、新授:1.看了这些吃虫草捕虫子的情景,你们想知道它们的名字吗?(课件出示吃虫草图片和它的名称,学生了解吃虫草的种类)2.如果你是一株吃虫草,你会怎样吃掉小虫子?请同学上台表演。
(用肢体语言表现吃虫草吃虫子的情景,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760d1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05.png)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10篇)二年级美术教案篇一【提要】该篇《岭南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画家眼中的儿童》由应届毕业生小编特别为需要儿童教案的朋友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内容如下:【教学目标】初步感知中国画和油画不同画家眼中的儿童工具材料、技法所产生的不同艺术风格;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
画家眼中的儿童感知中国画的“文房四宝”和油画的“油彩和画布”,在比较中体会作者对平凡美与生活美的发现与创作情感;体会画家对生活美的感受与表现生活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形与色”的感受和童年“美与趣”的回忆。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画“线造型”与油画“块面组合”的艺术形式。
【教学准备】范作【教学内容】画家眼中的儿童【教学过程】一。
体验活动:创设岭南版美术教案画家眼中的儿童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的情景。
摸一摸:让学生在触摸中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初步感知两种不同材料、工具的特点。
画一画:用毛笔和油画笔画“点”和“线”,观察两者有什么不同。
找一找:你认为教材中哪些作品选用了“文房四宝”,哪些选用了“油彩画布”?你是从哪里观察出来的?二.体验活动:比较工笔画与意笔画的不同。
想一想:比较《小庭婴戏图》、《牧牛》、《蒲公英》三张作品,作者哪些地方用了流畅细腻的线条,哪些地方用了粗犷的线条表现?说一说:流畅细腻的线条给你什么感觉?粗犷的点、线给你什么感觉?三.探究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张画进行欣赏与评述。
选一选:你喜欢哪一幅作品?它给你什么感受?(提供选择词语:欢乐、吉祥、热闹、乡土气息、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可爱、大自然气息、有趣、文静、调皮、生动、亲情等)说一说:作品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引导观察作品的形与色,体会不同画种、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及生活情趣。
)四.评述活动:评一评我喜欢的好作品。
描述:作品中描绘了什么?给你什么感受?(提供一些美术语言,让学生选择。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3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f818c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3.png)
【导语】美术教学可以更⼤限度地解放学⽣的思想,激发学⽣的能动性,提⾼学⽣⾃⼰解决问题的能⼒。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美术在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能就让学⽣只去追求科学理论,艺术情感同样重要,共同提⾼才是⼀个全素质的⼈才。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美术教案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美术教案 《蜻蜓飞飞》: 教学⽬标: 1、重点地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2、学会⽤不同的线条和⾊彩来表现蜻蜓的美。
3、掌握创作的基本⽅法并以蜻蜓为主题创作⼀幅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蜻蜓的结构及绘画⽅法。
2、结合不同的材料,⼤胆的表现画⾯。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蜻蜓观赏VCD、标本、有关蜻蜓的绘画作品、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组织教学 ⼆、导⼊阶段 1、导⼊语:“今天⽼师要带⼩朋友到昆⾍世界去认识⼀个朋友。
”播放蜻蜓观赏VCD。
2、⼩朋友来说说这个朋友长着什么样?有什么特别的地⽅吗? 3、⼩朋友想不想了解这个新朋友的更多秘密啊,那就让我们⼀起⾛进蜻蜓的家吧! 4、揭⽰课题:蜻蜓飞飞 三、发展阶段 1、展⽰蜻蜓标本。
教师引导学⽣观察,了解蜻蜓的⾝体结构。
(蜻蜓分为:头、胸、腹。
胸部有三对⾜,这是昆⾍特有的特征,还有两对透明的对称的⼤翅膀,上⾯有很多翅脉。
头部有⼀对触⾓,还有⼀双复眼,占据头的⼤部。
腹部较长,上⾯有很多不同的花纹。
) 2、让学⽣⾃由提问,还想了解蜻蜓的哪些问题,师引导作答。
并通过图⽚让学⽣了解蜻蜓⽣活习性,如:蜻蜓好湿、下⾬天飞得很低,捕捉⾍⼦等。
3、请⼩朋友⼀起来讨论:蜻蜓是美丽的,那你们觉得它美在哪呢? 4、思考:“你想⽤什么⽅法来表现它的美呢?”并请⼏位同学到⿊板进⾏现场绘画。
5、欣赏书本范图及线描的蜻蜓绘画作品,⾃由讨论:“看看其他⼩朋友跟你们的想法有什么不⼀样,你觉得他们好在哪,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优点?” 四、作业设计 1、作业:请⼩朋友来为蜻蜓画⼀个故事,看看谁画的故事最特别,。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06da27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4a.png)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三篇)【导语】美术教学可以更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美术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能就让学生只去寻求科学理论,艺术情感同样重要,共同提高才是一个全素养的人才。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三篇)》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
运用”领域。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视察习惯,通过视察分析,了解节节虫的基本制作方法。
启示学生奇妙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制作,让学生去发觉生活中可再利用的废旧物品,在制作进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酷爱生活、关注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知道节节虫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三、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有关节肢动物的知识,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难点:创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德育渗透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创新意识。
六、材料准备彩色纸、广告纸、饮料瓶、纸杯、酸奶杯、果冻盒、胶卷外壳、发卷、卫生卷纸芯等。
剪子、胶水或强力胶、刻刀、细绳、小饰物。
七、教学进程1、组织教学。
2、组织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出示课题――节节虫(1)书中作品为何叫节节虫?(2)自然界中有哪些昆虫似书中的节节虫?3、看相干资料教学课件、昆虫图片、昆虫标本等。
讨论内容:(1)结合资料谈谈节节虫的制作要点:有几部分组成?有什么特点?节节虫的'主要结构:头部、身体……特点:身体是一节一节的,由粗变细,头上有触角爬行……(2)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废旧物可以用来制作节节虫吗?4、组织学生观赏作品(1)作品利用什么材料制作的?(2)哪些地方有创新表现?5、提作业要求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和制作一个富有想像力的节节虫。
采取合作或个人完成的情势。
6、完成作业教师辅导要点:设计构思新颖;灵活奇妙使用材料;制作精美细致。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3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bccd1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32.png)
【导语】美术教学可以更⼤限度地解放学⽣的思想,激发学⽣的能动性,提⾼学⽣⾃⼰解决问题的能⼒。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美术在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能就让学⽣只去追求科学理论,艺术情感同样重要,共同提⾼才是⼀个全素质的⼈才。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美术教案(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美术教案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标:培养学⽣的想象⼒和创造⼒渗透简单的构成知识。
教学重、难点: 1、形体的概括能⼒及想象⼒。
2、激发学⽣的创造⼒及想象⼒。
教具学具:蜡笔、彩⾊笔、彩⾊纸及各种学习⽤具、磁铁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讲授新课 1、导⼊新课: ⽼师:(出⽰粉笔)它是拿来做什么的?学⽣:写字、画画等 ⽼师:对(画上⼀条鱼) (出⽰磁铁块)这些是拿来做什么的? 学⽣:把东西吸住的 ⽼师:还能做什么?可不可以也⽤它画画啊 学⽣:⾏或不⾏ ⽼师:(⽰范)可以想⼀想办法啊(摆出⼀条鱼)现在⽼师“画”出这条鱼,像不像! ⽼师:(出⽰⼀张彩纸或报纸)⽼师还可以⽤其他的材料来做这条鱼(可以⽤撕出⼀条鱼展⽰) 现在⽼师把这张纸变变样⼦,(⽤⼿撕出⼀条,搓成绳)也可把它当成画笔来画这条鱼,请⼀位同学来试⼀试好么!(邀请学⽣上来,圈出⼀条鱼,⽼师可提⽰,摆出鱼的形状,转折处⽤磁铁压住) 这也是⼀条鱼,它⽤的是什么材料? 学⽣:纸条 ⽼师:刚才⽼师⽤了⼏种⽅法来表现这条鱼啊?它们有什么不同?学⽣:三种:画的、磁铁摆的,纸条绕的。
⽼师:(总结引出课题)对了,不管是画的还是摆的都可以“画”出鱼来,只要我们能够把鱼的形状抓住就可以“画”出来。
只要肯动脑筋就可以做出各种各样我们想要的线条,今天就让我们⽤变化⽆穷的线条(板书)来摆出⾃⼰喜欢的作品。
2、启发、拓展思路 ⽼师:看看你们⼿中都准备了什么材料啊,他们是不是让你觉得是可以运⽤的线条啊?⼀起来看⼀看。
(展⽰学⽣⼿中现有的线形材料:短蜡笔、彩笔、长铅笔、细绳)这些线条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直硬有柔软弯曲。
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3篇)
![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bc1956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f.png)
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3篇)二年级美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让红、黄、蓝三原色互相流动、混色的游戏,引导学生发现色彩的调配规律。
2、用搅拌、流淌、吹,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色彩规律。
并根据想象将偶然得到的绘画效果进行合理添加,使之成为内容充实的一幅画。
3、在游戏式的互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找出色彩调配的规律。
2、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将然得到的绘画效果进行合理添加,使之成为内容充实的一幅画。
3、在游戏中要遵守秩序,保持教室的卫生。
教学准备:教师:玻璃皿、滴管、彩色墨水、水粉或水彩颜料、调色盘、毛笔、玻璃、光滑的卡纸、吸管、实物投影仪。
学生:水粉或水彩颜料、调色盘、生宣纸、毛笔、玻璃、卡纸、吸管、抹布。
教学活动过程:活动一:教师出示三个玻璃皿中装的红、黄、蓝三原色的墨水,为大家表演“变色魔术”——运用滴管将三原色在玻璃上混合,请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观察玻璃上的变化。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色彩的变化。
活动二: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带来的工具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试着从以下几个试验中选以—到两个进行实验:1、将红黄蓝三色水粉颜料挤到调色盘里,分别用小棒充分的搅拌,看看一共能出现多少种变化。
2将红、黄、蓝三色的墨水滴在玻璃上,晃动玻璃,让玻璃上的颜色充分的混合,然后将生宣纸覆到玻璃上,小心的揭开,看看宣纸上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
3、在一片玻璃上涂红色墨水、另两块涂黄色和蓝色,晾干后将三片玻璃两片两片的覆盖在一起,迎着光线看看有什么变化,再试着将三片玻璃摞在一起看看。
各小组派代表起来说说自己组通过实验有哪些发现?大家讨论一下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即红、黄、蓝三色混在一起会有什么变化的规律。
活动三:用嘴或者利用吸管等材料吹画,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添画成各种形象。
鼓励大胆创新,有些画从正面看不出像什么,可以换个角度来看,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年级美术教案:我画《西游记》(精选3篇)
![二年级美术教案:我画《西游记》(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6ea88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b.png)
二年级美术教案:我画《西游记》(精选3篇)教案一:绘制孙悟空的造型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并描述孙悟空的外貌特征;2. 能够使用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形状绘制孙悟空的形象;3. 培养学生对西游记故事和角色的兴趣。
教学准备:1. 《西游记》的相关图片或图书;2. 纸张、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3. 学生已学习过的画线和几何形状的知识。
教学过程:1. 引入活动:让学生回顾《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角色,并提问他的外貌特征,如长耳朵、尖牙、大嘴巴等。
导入孩子对孙悟空形象的认知。
2. 示范绘画:向学生展示一张孙悟空的图片,向他们展示如何使用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形状来描绘孙悟空的形象。
同时,给出一些绘制线条和几何形状的示范和指导。
3. 学生练习:让学生自行尝试绘制孙悟空的形象。
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形状让学生选择使用,引导他们绘制孙悟空的关键特征。
4. 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绘制的孙悟空形象,并请他们简单介绍自己作品中的亮点和困难。
5. 提问讨论:在展示学生作品的过程中,提问学生他们是如何描绘孙悟空形象的,是否遇到了困难,以及如何克服。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教案二:绘制美猴王孙悟空教学目标:1. 熟知《西游记》中美猴王孙悟空的形象;2. 学会使用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形状绘制美猴王的身体特征;3. 提高学生绘画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1. 《西游记》的相关图片或图书;2. 纸张、铅笔、彩色笔等绘画材料;3. 学生已学习过的画线和几何形状的知识。
教学过程:1. 引入活动:让学生回顾《西游记》中的美猴王孙悟空的形象,并让他们描述孙悟空的外貌特征,如大耳朵、尖牙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示范绘画:向学生展示一张孙悟空的图片,讲解绘制美猴王的步骤和技巧,并展示如何使用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形状描绘孙悟空的身体特征。
3. 学生练习:让学生使用铅笔在纸上轻轻地绘制美猴王的形象,可以引导学生先画出简单的连线,再逐步完善画面。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3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53cfd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c.png)
【导语】美术教学可以更⼤限度地解放学⽣的思想,激发学⽣的能动性,提⾼学⽣⾃⼰解决问题的能⼒。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美术在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能就让学⽣只去追求科学理论,艺术情感同样重要,共同提⾼才是⼀个全素质的⼈才。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美术教案【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思路: 本课以美术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让学⽣根据⾃⼰姓名的汉字特点,通过想象设计,使⾃⼰的名字变成⼀件艺术品,体现美术的创造性和⼈⽂性,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
教学中让学⽣体验为⾃⼰的名字加⼯设计的乐趣,感受⽂字与美术结合的⽆限魅⼒,探究⽂字的来源、名字设计的⽅法,注重学习的过程,通过综合性的学习来发挥学⽣的创造潜⼒,以学⽣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让学⽣在有效的学习⽅法指导下快乐地学习。
⼆、教学⽬标: 1、初步认识美术字。
2、能⽤综合材料绘画或书写名字。
3、培养学⽣艺术创造⼒、审美情趣,并让学⽣在亲⾝体验汉字的奥妙中,加深对祖国⽂化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感受⾊彩的装饰美,能构思新颖的名字造型。
四、教学难点: 能对名字的字形进⾏分析,巧妙地运⽤笔画特征进⾏想象设计。
五、课前准备: 教师:范画作品、收集关于汉字的⼀些资料及名字图。
学⽣:对⾃⼰的名字来历、字形作⼀定的了解。
纸、各式画笔、颜料等。
六、教学过程: (⼀)趣猜画谜,揭⽰课题 (猜谜,学⽣兴趣⼗⾜,以画作谜⾯学⽣更喜欢。
) 1、⼩朋友敢不敢猜⽼师出的谜?今天的谜⾯可不⼀般啊!你们瞧: (出⽰⼏幅画)请⼩朋友猜⼀猜这⼏幅画表⽰什么字?(学⽣兴趣浓厚,都跃跃欲试,⽽且对图所表达的意思基本上都能理解,较准确地猜出谜底。
) 2、看来我们平时写的字可以⽤画来表⽰呢,⽐如说⽤画来表⽰你的名字,⼤ 家有没有兴趣画画⾃⼰的名字?(学⽣反应更强烈,还⿎掌表⽰⾮常愿意。
) 3、(出⽰课题)好吧,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闪光的名字”吧!(揭题⾃然贴切) (⼆)⼈⽂涵养、探究⽅法 1、简介像形字,教师对汉字的产⽣和发展进⾏⽣动的介绍,学⽣听得很认真,有的还轻轻前咕:原来字是这么来的,原来字还这么有趣!通过这⼀步教学,学⽣对我国的⽂字有了⼀个浅显的认识。
二年级美术课教案【7篇】
![二年级美术课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939ed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b.png)
二年级美术课教案【优秀7篇】二年级美术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尝试用简单线条和夸张构图表现快乐小人。
2、探究造型变化与画纸中折线的关系。
3、感受“快乐小人”造型变化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快乐小人范画、记号笔、粉红、黄色、绿色纸各16张。
教学过程:一、观察快乐小人,尝试画出“小人”。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你们画人,而且是顶天立地的人。
你们知道“顶天立地”是什么意思吗?2.出示范例“快乐小人”并观察。
师:就像他一样头顶天,画到纸的最上边,脚踩到地上,画到纸的最下边,这样就叫顶天立地。
师:你觉得他心情怎么样?从哪里能看出来?引导观察小人的表情和动作。
3.第一次作画。
4.交流,对照、比较自己所画的小人是否是顶天立地,提醒后面画时可要注意。
三、探索“快乐小人”的快乐造型与纸的折线的关系。
1.师:这次我们用黄颜色的纸来画,有两个要求:第一小人要画得顶天立地,第二画时不要打开这张纸。
2.第二次作画,教师观察。
3.展开画纸,通过比较不同作品断的点,发现折线与断点的关系。
二年级美术课教案篇二教学目的:1、认识、了解桥的用途,感受桥梁建筑造型多样化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2、训练学生的观察、记忆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为学习风景积累素材。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悠久历史,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教育。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的观察、记忆能力,发展形象思维。
教学准备:放大范图若干张。
一、组织教学桥是道路的组成部分,它能帮助我们跨越障碍。
人类造桥有很悠久的历史在我国有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巨大石拱桥。
在我们福建也有一座很著名曲桥,这就是泉州的洛阳古桥。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
位于泉州城东13干米洛阳江人海处。
该桥是粱式海港巨型石桥,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
洛阳桥原长12oo米,阔5米许,桥墩46座,桥栏柱;石狮28只,石亭7座,石塔5座。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f88d41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60.png)
【导语】美术教学可以更⼤限度地解放学⽣的思想,激发学⽣的能动性,提⾼学⽣⾃⼰解决问题的能⼒。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美术在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能就让学⽣只去追求科学理论,艺术情感同样重要,共同提⾼才是⼀个全素质的⼈才。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美术教案(三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美术教案 《茂密的花》: ⼀、教材分析 学⽣⾮常熟悉花,花使我们的⽣活五彩缤纷,使⼤⾃然更加绚丽多彩。
《茂密的花》这⼀课内容,有利于引导学⽣感受⾃然的美,体验⽣活的美好。
本节课选择了奥地利画家克⾥姆特的作品《葵花园》,⽬的是引导学⽣通过欣赏,感情画家是如何⽤绘画语⾔表达对花的茂密、千姿百态、争奇⽃妍的感受。
教师可以引导学⽣通过观察图⽚,进⼀步体验、感受⾃然界中花的美感。
学⽣的作业中,有的⽤线、有的⽤线与⾊相结合,提⽰学⽣可以⽤不同的⽅法表现⾃⼰对花的感受。
⼆、教学⽬标 通过观察、回忆、分析与交流,使学⽣初步了解有关花的知识及如何在画⾯上表现出茂密的花。
培养学⽣观察、分析、造型能⼒;能初步表现出不同种花的特点,⽤前后遮挡的⽅法画出茂密的花。
三、重点难点 重点:花的美感及外形的不同特点和前后关系。
难点:如何表现花的不同特点和前后遮挡关系。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通过学习,培养学⽣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热爱⼤⾃然、热爱⽣活的情感,学会与⼈交流,体验合作的快乐。
六、材料准备 收集⼀些花的图⽚,并准备绘画⽤的彩笔、油画棒等。
七、教学过程 1、播放《⾃然界的花》录像⽚,引导学⽣感受⾃然的美。
学⽣谈感受:花给⼈们⽣活带来的美感: 多样的外形 丰富的颜⾊ 不同的姿态 2、(板书课题)组织组际之间的交流 ⼩组同学利⽤⾃⼰带来的花的图⽚互相介绍花的种类、名称及外形特点。
3、课件介绍⼏种有特点的花,⽤线闪烁出外形特点。
①各组派代表介绍本组有特点的花的名称及外形特点。
②学⽣进⾏⽐较,⼏个同学分别到⿊板上⽤线画出看到的花。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5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0f655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9.png)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5篇】二年级美术课教案篇一【教学重点】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昆虫的特征。
【教学难点】昆虫的细节处理及花纹刻画。
【教学准备】学具:勾线笔、彩色纸等教具:记号笔、范画、课件、昆虫图片等【教学过程】师生问好一、导入1、昆虫视频导入:美丽的大自然中,蝴蝶、蜻蜓在天空中飞舞,好一片优美的场景!2、美丽的蝴蝶、灵动的蜻蜓,它们在自然界中被称为什么呢?3、揭示课题:《昆虫乐园》解析:通过视频导入,在宁静的音乐与动画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新授1、说一说:1)出示昆虫图片,请学生找一找这些小昆虫有哪些共同特征。
2)教师总结:头胸腹、触角、翅膀、左右对称等2、猜一猜:教师出示4个图形,根据图形联想是哪种昆虫的特征。
3、小组讨论:怎样画昆虫?从昆虫的哪部分开始画合适?4、教师出示步骤图5、教师示范:画外形——花纹——涂颜色教师也来说一说:我先画身体,再画翅膀、触角和足;画上美丽的花纹:最后添上背景。
6、举一反三、激发思维欣赏教材上同龄学生的作品,再次激发创作兴趣。
解析:交流并了解昆虫的种类。
在观察教师示范的过程中,发现并概括昆虫的绘画过程,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同龄人作品,为学生创作做足铺垫。
三、创作1、作业要求:找一个喜欢的昆虫构图饱满花纹漂亮、清晰涂色均匀2、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解析:教师巡视过程中,及时发现生成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四、展评1、引导学生欣赏各自的作品,大胆地把作业呈现黑板上,并放在自己认为的星级标准中。
2、集体作业以蜂巢的形式作品展示3、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孩子们我们认识了昆虫、画了昆虫,老师希望小朋友能够爱护我们的好伙伴小昆虫,小昆虫其实有很多大本领呢,如蜜蜂会采蜜,蚂蚁会帮人类处理一些腐败的食物,我们要和他们成为好朋友,让昆虫也幸福的在地球乐园里快乐成长。
孩子们,美术课后我们还可以把昆虫做成不同形式的,比如水墨画、彩色儿童画、手工、橡皮泥等等,你能做吗?请大家回去思考哦!解析:学生通过自评、小组评价,展示优秀作品,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下完成了我们的昆虫乐园,培养他们的绘画的成就感,课堂是有限的,希望学生离开课堂可以有更多的尝试,给他们初步介绍昆虫还可以用不同方式画出来。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范文【3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204d3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65.png)
【导语】美术是艺术的种类之⼀,它和⼈类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美术创造是⼈类⽂明发展的重要⽽鲜明的标志之⼀。
在现代社会,美术更是渗透到⽇常⽣活的⽅⽅⾯⾯,满⾜着⼈们⽇益提⾼的物质⽣活和精神⽣活的需要。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美术教案范⽂【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美术教案范⽂ 教学⽬标: 1、利⽤随意线条形成的各种图形充分的展开想象,进⾏添加,完成⼀幅有趣的画。
2、引导学⽣⾃主参与,通过欣赏以及相互交流、启发,激发学⽣的创作热情。
3、通过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学习美术的兴趣。
培养学⽣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点:学习利⽤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画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教学难点:巧妙结合已有图形的'特点,添加成⽣动有趣的形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画纸、⽔彩笔、 教学过程: ⼀、情境导⼊ 提⽰学⽣准备上课,集中注意⼒,准备好学习⽤具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出⽰两幅连线游戏。
(引出并出⽰课题:绘画游戏) ⼆、探究学习 1、师:我们在绘画时经常会利⽤到各种各样的线,你认识下⾯这⼏种线吗? 师出⽰:直线、曲线和折线。
师:你知道这些线的名称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认识直线,曲线,折线 2、师:出⽰三⾓形和圆形,启发学⽣联想可以变化成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训练学⽣对基本形进⾏⼤胆的联想。
师:出⽰不规则图形进⾏联想,它会让你想到什么?你也可以改变不同的⽅向去思考,看看分别像什么? ⼩结: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奇特,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同⼀个图形,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联想,同⼀个图形换个⾓度就有不⼀样的发现。
如果我们稍加添画,就可以将现有的图形变成⼀个有趣的画⾯。
3、出⽰并结合⽶罗的作品《鸟翅上滴下露珠,唤醒了眠于蛛暗影中的罗莎利》引导学⽣想象。
4、师:出⽰课本中学⽣作品《奇妙的世界》、《布娃娃》师⽣共同赏析。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作品,开阔学⽣的视野,他们在实践中可以更好的借鉴。
小学美术简笔画教案设计精选8篇
![小学美术简笔画教案设计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85c7b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9.png)
小学美术简笔画教案设计精选8篇小学美术简笔画教案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能发现动态人物的。
躯干和四肢的动作与变化2.能抓住人物动作的基本形状特征,用椭圆和直线画出运动中的人。
3.初步感受如何画出人物的动感及韵律。
体会简笔画人的乐趣二、教学重难点:难点:简笔画人时,稳住人物的重心,不偏移重点:画出人物动作三、教学准备:铅笔、橡皮、等绘画工具、多媒体课件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猜一猜1、教师画一个圈,问:猜猜老师画的是什么?(学生回答不尽相同,只要合理都可以,不否定学生的回答,保护学生的想象力。
)2、教师画一条直线,问:猜猜老师这次画的又是什么?3、老师今天就要教小朋友们用简单的圆圈和线条创造出有意思的小人。
(二(☆.))新授1、课件配乐展示人物动作简笔画以及课本34页村落图。
先欣赏,然后说一说图上的人物都在做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课件展示平时所见简笔画的人物和村落图)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两幅画中的人物有什么不一样呢,哪幅画画的人更简单?(学生回答)师:那么,这些人物都是怎么画出来的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人的身体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展示课件:由头、躯干、四肢组成)3、我们可以用椭圆形表示头部,直线表示身躯和四肢,创造出非常有意思的小人。
(三)想一想,猜一猜师:看一下老师摆的木偶人,猜一猜这是什么动作?请同学上来表演一下这个动作。
(学生表演)师:我们之所以能看出来这个动作,是因为我们的手和腿的关节在动。
弯的程度不同,便可以摆出千变万化的动态。
(四)初步尝试练习1、(课件出示图片)师:老师这里有一张图片,请同学们能根据图片的人物动态尝试画一下简笔人。
老师要请5个同学到黑板上来画一画,其他的同学请画在图画本上。
(学生画画)2、教师点评简单点评,鼓励为主。
师:老师这里也根据这张图画了两张简笔人,请同学们来比一比哪个更生动。
(课件展示图片)2、教师将更生动的简笔人在黑板上画下来。
(五)学生作业师:现在请同学们请出我们的画画好伙伴——铅笔,一起动手试一试。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8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5291e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5e.png)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8篇)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运用线条、色彩画出自己的形象;2、能用不同的创作手法,表现自己的个性特征。
3、在观察比较中感受自己的成长变化规律,通过描绘未来的我,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点1、认识人物脸型、发式、一官及表情的神态特征。
2、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描绘现在或未来自己的形象。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尝试运用其他媒介和材料来表现未来的我。
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一、观察与比较观察小时候的照片,通过镜子比较现在的我与以前有哪些变化。
1、脸型、发式、五官的变化;2、身体上的变化;3、服饰方面的变化。
二、欣赏与发现引导学生欣赏莫迪里阿尼的作品,你发现了什么?1、人物的表情和神态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性特征;2、运用夸张、拉长变形的手法能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三、探讨与尝试1、尝试运用线条、色彩等造型元素画出自己现在或未来的形象;2、能否学学大师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呢?3、小组探讨用其他绘画工具、材料来表现的可能性。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知道机器人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2.能画或做一个机器人。
3.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教学重点: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特点和功能,利用多种绘画用具进行绘画创作或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
教学难点:生动的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方法:谈话法、合作学习法。
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非常特别的朋友,现在,让我们看看——它是谁?它在干什么?机器人能帮人们做许多事情,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今天,我们就当一次“小小科学家”,来设计又本事,又神气——机器人!(板书《机器人》)2.读画:目前我们世界上到底有没有机器人呢?——有。
让我来看一看各国的科学家发明出了哪些机器人3.范图分析:这幅画画了些什么呀?——再来看看,这幅画的构图饱满不饱满呀?——很饱满!4.作画步骤:那机器人该怎么画呢?现在老师示范一幅《机器人》(1)想(2)画机器人(3)添背景(4)上色5.欣赏儿童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小朋友画的——“机器人”。
二年级创意美术简单教案(精品8篇)
![二年级创意美术简单教案(精品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85bf1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9.png)
二年级创意美术简单教案(精品8篇)二年级创意美术简单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增强学生对事物得好奇心。
2、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得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1、组织“捉影”游戏。
(认识人物轮廓)2、开展“影子”探秘。
(认识形态变化)3、想象完整形态,充分表现个性。
4、欣赏评价,从中获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事物得好奇心,培养发展对形于色得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真组织学生开展“捉影”活动,认识理解形态得变化。
难点:指导学生依形想象并绘画成图。
三、学法指导1、室外造影游戏。
(自由摆姿造型)2、室内借形想象。
(添画完形创作)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5分)1、课件展示:谜语。
“你走他也走,你动他也动,就在脚下面,怎也抓不住。
”2、板书课题:《影子大王》二、捉影游戏(8分)1、室外操场。
观察人物、树等影子。
思考:这些影子是怎么来得?2、学习捉影方法。
你能用手捉住吗?怎样才能捉住呢?3、小结。
用粉笔把影子得边缘画下来,就把影子捉住了。
三、影子探秘(5分)1、观察影子得变化。
(变化多端)2、多人组合姿势,变化更有趣得影子。
3、构思。
首先是把现实中存在得问题解决,再是选择最科学得方法把它变成一幅美丽得画。
四、完成添画(5分)1、集合学生观察影子,引导联想,它们像什么?(动物、大小壶等)2、引导想象添画。
3、小结:大胆添画。
五、学生创作(10分)1、室内创作。
2、指导构图。
3、修改完善。
六、欣赏评价(7分)1、学生展示作品。
2、学生互评。
3、教师点评。
七、当堂作业学生完成一幅影子绘画作品。
【二年级美术教案(精选8篇)】二年级创意美术简单教案篇2教学目标:1、学会调匀水粉颜料。
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和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变化过程。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美术绘画教案示例三篇【导语】一份优秀的教案需要教师提前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提前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反应进行预想;还需要教师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进行一定的分析,对授课内容进行一定的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使教案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其”引导者”和”先行者”的作用。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造型设计的知识,培养泥塑造型能力。
2、发挥想象力,用泥做一个有人脸的小罐或杯子。
3、提高学生德望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有人脸的器物。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设计一个有特点的人脸器物。
课前准备橡皮泥(纸黏土)教学过程一、导入:你见过特别漂亮或特别奇怪的杯子吗?有人脸的器物介绍给大家听听。
学生回答(略)二、新授:1、老师书上有两种特别的器物,一起来看一看。
打开书本,欣赏“大禾人面铜方鼎”(商)和新石器时代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提问:“这两种古代器物有什么特别之处?”“大禾人面铜方鼎”以人脸为装饰图案;“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整体以人为造型。
)2、这样的设计给你什么感觉?学生回答(略)3、古代人为什么要在设计中将人脸运用进去吧?学生回答有人脸的器物(略)4、“同桌相互观察彼此的脸。
”“你看到同学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笑)教师用简笔画画笑的表情。
“你还会表演其他表情吗?”学生表演,教师画5、“原来人脸这么有意思,我们也来设计一个有人脸的杯子或罐吧!”6、欣赏范作。
“几件范作有什么不同?”(材料相同:紫沙泥。
制作方法有所不同,造型不同,人脸表情不同。
)7、“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脸器物?”学生回答(略)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四、展评:1、介绍自己作品的独特之处。
2、教师总结。
【篇二】重点:探索新的作画方式,学习对印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难点:利用对印的方法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景物。
教学流程示意(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二)、情境教学认识倒影。
(三)、欣赏倒影画作(四)、讲解倒影画法(五)、尝试练习(六)、自由作画(七)、作业讲评、全p(二)、情境教学认识倒影。
1.找相同点出示图片,真实的桥和倒影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2.找不同点(同一张图片)仔细观察那么它们之间有不同的地方吗?(板书:波纹)3.找分界线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特点:真实的景物和倒影是连在一块儿的 ?他们之间有一条线,那条线我们就叫作:分界线(板书)。
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这些作品的分界线。
(出示多张图片请学生上台来找)(三)、欣赏倒影画作1.油画2.水彩画3.国画4.卡通画(四)、讲解倒影画法1.(出示图画:《鹅》)同学们,这张画怎么画出来的 ?1景物和倒影之间分得太开;2上面的景物不能完全印下来。
怎么改进一下他的方法呢?(生:先折,然后画,再印。
)(教师演示讲解:1将纸对折;2将纸展开来,沿着对折的这条线进行画画,这条对折的线就是分界线;3再对折,用手轻轻地按;4打开来倒影就有了。
)2.(再一次出示图画:《鹅》)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张图画,真实的鹅和倒影的鹅还有哪里不一样?(生:倒影上还有波纹)好,我们也给这张倒影画上波纹。
(教师演示画波纹)(五)、尝试练习1.现在也请同学们画一张和老师一样的一幅画。
(学生尝试练习)2.教师根据学生在画画中出现的几个典型问题进行讲解:1)颜料加水太多,对折印后颜料涔开来。
2)画好后很长时间再印,颜料太干倒影印不出来了。
3)波纹画好后不能再印,否则要印到天上去的,就不对了。
4)波纹画的时候尽量要画得细些。
(六)、自由作画1.同学们,我们自己画倒影图画的时候一定要解决刚才碰到的 4个问题。
现在就请同学们创作一张最美的倒影图,体验一下对印的奇妙,开始吧。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七)、作业讲评、全课总结(八)、课下创作一张倒影作品。
【篇三】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听赏等艺术的手段,学生初步了解《宝莲灯》的剧情和歌曲,感悟母子情深,理解幸福的含义,激发其创作《宝莲灯》的兴趣。
2、通过演、评、绘、制等艺术的手段,学生初步学会评价、戏剧表演,学会利用身边废品制作,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策略:艺术是一门以人文为主线、知识技能为隐线的综合课程。
从它诞生起,一线的艺术教师为如何教好艺术课在进行着苦苦的摸索和激烈的思想斗争:已有经验与新思维的碰撞;音乐、美术单科教师如何进行艺术教学;已有知识的单一、不全和艺术教学综合涉及面广、要求高的冲突如何解决;在艺术课堂中如何让知识技能有效的落实等等。
在以上的诸多问题中,最为突出的、核心的矛盾就是艺术课堂中情景、游戏的创设和知识技能的有效落实的冲突。
因此,我从美术教师的角度思考并尝试解决:美术知识技能在艺术教学中的巧妙融入和有效落实。
本课取自教科版的《艺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神奇的宝莲灯》。
在本课的“创设平台,鼓励参与”环节里,我尝试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在活动中逐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发其创意思维。
在“活用教法,落实双基”环节里,我尝试通过对话、欣赏的方式,把知识技能渗透在活动中,让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
案例描述(一)引发共鸣,巧妙导入我播放一段动画片集锦(由各种经典动画片剪辑拼接而成的视频),精彩的画面打动了小朋友们的心。
当“宝莲灯”这三个闪着金光的大字出现在画面时,很多小朋友情不自禁地喊道:“宝莲灯,我看过,我看过!”瞧着他们这股兴奋劲,我笑着说:“今天我们来了解《宝莲灯》,《宝莲灯》里有没有最让你难忘的故事片段呢?”话音刚落,一位小朋友马上举手回答:“《宝莲灯》最让我难忘的是妈妈为救沉香,自己被压在五行山下,我觉得沉香的妈妈很好!”另一位小朋友说:“我最难忘的故事片断是沉香救妈妈的那一段,很精彩。
”还有一位小朋友说:“我最难忘的那一段是沉香劈山救母和大战二郎神的时候。
”为了让更多的小朋友回忆起这部动画片的剧情,我播放了宝莲灯中歌曲《爱就一个字》带领小朋友们一块跟唱着,让爱随着歌声越唱越浓。
(二)创设平台,鼓励参与歌曲《爱就一个字》歌词里蕴含着深深的人文关怀。
于是我以打分的形式鼓励孩子们尝试对这首歌进行评价。
一位小朋友说:“我打100分。
因为它好听、动人,所以我打100分。
”另一位小女孩说:“我也觉得要打100分,因为它除了动人之外,而且还让人很激动,听了这首歌后就知道沉香是怎样救母亲,母亲又是怎样爱她!”这位小朋友说得精彩极了,我情不自禁的拍起了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用掌声给予了她热烈地表扬,课堂的气氛逐渐变得热烈起来了。
我紧接着展示了小沉香、大沉香、沉母、二郎神、孙悟空、土地爷等诸多角色的图片,并模仿沉香的口气:“瞧,这上面的每个人都摆了不同的表情和姿势,谁能模仿他们的动作,给他们配上声音呢?“一位喜欢大沉香的小朋友边模仿边配音:”哼!二郎神!我要跟你决一死战,我要救我的母亲。
”另一位选择小沉香的小朋友的配音说得更有意思:”啊!妈妈的宝贝(宝莲灯)我终于找到了,好险啊!”这是一段很有创意的创编台词,看来小朋友们的创新思维已开始活跃并发散了;但不足的是小朋友们都选择正面的角色来演,而反面的角色没人演。
对此,我及时的引导他们:”你们看,这里面除了沉香,还有其它非常有特点的人物,谁能模仿他们的动作,给他们配上声音呢?“我刚说完话,就有一个很细小的声音飘了出来:我想给沉香的妈妈配音。
我寻声看去,原来是班里一位平时很害羞的小女孩。
我笑了笑,用眼神鼓励她:“好的,你来试试吧。
”这位害羞的小女孩一语惊人,为沉香的妈妈配了一个经典的台词:“沉香,我爱你!”短短的一句话,却道出了母子情深的内涵。
一个简单的角色表演能换来这般深刻的理解,是我始料不及的。
过去很多教师总感觉戏剧表演难以在教学中实施,其实学生的表演往往就是由一句话、一个动作培养出来的,关键是教师应该多为学生创设展示的平台,鼓励他们多参与。
(三)资源巧用,以情促教表演活动让课堂又增添了许多生气。
我接着播放了视频《宝莲灯》中沉香与妈妈的对话,优美的剧情把小朋友们带进了另一个情境,他们端正的坐着,目不转睛的欣赏着:妈妈带着小沉香在一片盛开着荷花的湖中划着船,小沉香对静静放在船头上的宝莲灯格外感兴趣。
沉香伏在船头,闪烁着大眼睛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宝莲灯是一盏神灯呢?妈妈微笑的看着他说:因为坏人都怕它,它能带给人幸福。
那什么是幸福?小沉香天真地追问。
“对啊,什么是幸福呢?”我疑惑地看着小朋友们,他们也在深深的思考着。
沉寂只持续了片刻,一位小朋友站起来说:“幸福就是妈妈与沉香在一起过日子。
”另一位小朋友说:“幸福就是拥有快乐,拥有财富,拥有一切的人就有幸福。
”还有的小朋友说:“幸福还要拥有健康,没有健康的身体那也不行。
”小朋友对幸福的理解特别到位,我微笑着表扬他们并加以归纳:“是啊,幸福不仅仅是和妈妈在一起,除了亲情,还会有友情;给予别人快乐,这就是幸福。
”(四)活用教法,落实双基我出示一张有很多生活废弃物的图片,故作神秘说:“这是孙悟空送给我一个制作法宝。
当我打开的时候,大吃一惊,这是什么法宝啊?全是生活垃圾!”看到我滑稽的样子,小朋友们都笑了,还有些小朋友在下面悄悄地议论:“老师真笨,连这都想不到。
”抓住这一机会,我将计就计:“那你们说,孙悟空送我这这个法宝有何用?”一位小朋友自信地站起来说:“孙悟空是让我们在里面找些东西来做宝莲灯;可以用手电筒当灯柱,桔子皮做灯的灯瓣。
”“还可以用水瓶把手电筒套上或用自行车手柄套住小手电筒也可做宝莲灯,再用彩纸装饰一下就很美了。
”另一位小朋友也站起来做补充说明。
生活中还有很多种废弃物品可以利用起来。
为让小朋友的思路更广阔些,我提醒说:“你们再仔细看看,图片上面还有很多物品呢,那些光盘、纸盒、酸奶瓶都没用上啊!”经过我这一提示,小朋友们一下就醒悟了,高高举起的小手更多了:“我想用各色彩纸做宝莲灯发出的光。
”“我想用光碟做底座。
”“我想用酸奶瓶做宝莲灯的主体部分……”除了他们所说的以外,为了让他们更清楚地了解生活中能用来做宝莲灯的物品还有很多,同时从制作方法、材料选择以及色彩的搭配方面对他们有一个启示,我展示了各种由不同材料制作成的宝莲灯图片给小朋友观赏并要求说出喜欢它的理由。
一个小朋友抢着说:“我喜欢第二排第一个,因为样子独特,花辨做得很精致,上面还挖了一些小洞,很美丽。
”“你观察得很仔细,从宝莲灯的造型方面说出了它的美丽,”我肯定了他并引导说:“除了造型方面,谁还能从材料选择、色彩搭配等其它方面说说你喜欢的宝莲灯好在哪?”经过我的提醒,一个小朋友从选材方面说:“我喜欢第一排第三个,因为它很漂亮,用了一些丝绒,很像宝莲灯发光的时候。
”另一个小朋友则从色彩搭配上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我喜欢那幅绘画的宝莲灯,因为它的花瓣用了好几种颜色,有绿色、红色、紫色、蓝色、橙色排在一起,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