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他狡诈,怕自己形陋,叫人扮自己接待使者;他多疑,事毕后派间谍打听 消息;他残酷,怕匈奴使者对自己不利,派人追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专 题复习 课外文 言文阅 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专 题复习 课外文 言文阅 读
(三)与长子受之
朱熹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 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 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④,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 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 【注释】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借指父母。③汩(ɡǔ): 搅乱,扰乱。④ 闻见:这里指相互探讨,增长见识。
骤 视 之 无 不 惊 为 生 人 者 余 亟 叹 其 技 之 奇 妙。
/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专 题复习 课外文 言文阅 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专 题复习 课外文 言文阅 读
3. 文章主要采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蜡人制作者的高超技艺?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担心儿子在家里被俗务缠身,不能专心读书;②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儿子, 影响父子关系;③担心儿子在家里没有朋友一起探讨,增长见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

1.《与朱元思书》四、通假字1、有时见日见同现,显现,显露。

2、窥欲忘反“反"同“返”、返回五、古今异义词①许:古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一百许里;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②戾:至,到达,莺飞戾天者;今表罪过,乖张。

③经纶:筹画,治理,经纶世务者;今指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六、词类活用①负势竞上:动词"竞''作"上''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争着。

②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分别指高处和远处,充当省略主语的谓语。

③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充当省略主语的谓语。

④凤烟俱净:净,受副词“俱''修饰,胸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⑤猛浪若奔:奔,动词作名词,充当“若”的宾语。

七、一词多义(1)蝉则千转不穷。

(尽,完)欲穷其林。

(走完)(2)猿则百叫无绝(停止)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消失)(3)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至)果如鹤唳云端。

(叫)十一、理解性默写1、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怎样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4、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6、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7、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8、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9、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它飘向哪个方向。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流水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好像飞奔的马。

第12课《诗经二首》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诗经二首》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注解
茂盛的样子。

芦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那人,指所爱的人。 在水的另一边,指对岸。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逆流而上。洄,
逆流。从,跟随、追
艰险。
寻。之,代“伊人”。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顺流而下。
仿佛,好像。
茂盛的样子。
干。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岸相边接,的水地与方草。
一词多义
右:①左右流之(方位词,与“左”相对)

②道阻且右(形容词,向右迂曲)


采:①左右采之(动词,采摘) ②蒹葭采采(形容词,茂盛鲜明的样子)
之:①在河之洲(助词,的) ②左右采之(代词,指荇菜)
词类活用
琴瑟友之
琴瑟,名词作动词,弹琴鼓瑟
导 学
友,名词作动词,对……表示友好

钟鼓乐之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D. 辗转(zhǎn zhuǎn) 好逑(hào qiú)
荇菜(xíng cài) 貂裘(diāo qiú) 溯洄(sù huí) 费祎(fèi wěi)
2.下列“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寤寐求之
B.琴瑟友之
C.钟鼓乐之
D.在河之洲
言请 简在 意此 赅处 简添 单加 说具 明体 即内 可容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路跻又,险(又路高)。高阻而,陡险。。
水中的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高地。
茂盛鲜明的样子。
没有完,这里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指还没有干。


水边。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共23张PPT)
1.“记”是古代的一种 文体 ,它可以记 人和事 ,可以 记山川名胜 ,可以记 器物建筑 ,故又称“杂记”。写法上多以 __记__叙__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2.《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陶渊明 ,一名 潜 ,字 元亮 , 世称 靖节先生 。 东晋 (朝代)伟大的诗人。“采菊东篱下, _悠__然__见__南__山__”出自他的诗歌《 饮酒 》,表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 闲适心情。
理解分析文章 思考和解决三个问题:
1.写了什么?(内容) 2.为什么写?(目的) 3.怎么写的?(写法)
理解分析文章
1.《桃花源记》以__武__陵__渔__人__行__踪__为线索,叙述了_溪__行__捕__鱼__—— _进__入__桃__源__——_重__寻__迷__路__三部分故事。塑造了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立的 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石青糁之 石青:用石青。
积累文言语汇 一词多义
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向。
为 全石以为底
作为。
为宫室器皿
做(雕刻)。
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是。
属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神情与苏黄不属
相类似。
舍 便舍船
舍弃。
屋舍俨然 房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积累文言语汇 一词多义
具 具答之 各具情态
详细。 有。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
B.《蒹葭》中没有明确的故事 , 第一章写到主人公隔水相望, 苦 苦追寻, 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 若即若离。第二章、第 三章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 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
C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 “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 浑然一体, 用作起兴的 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艺术世界。

部编版语文八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传统文化拓展训练教学课件-PPT柳宗元 1

部编版语文八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传统文化拓展训练教学课件-PPT柳宗元 1

【解析】A.有人/有时;B.安家/自家的;C.当地的/泥土;D.我。
部编版语文八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优 秀课件P PT柳宗 元 1
部编版语文八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优 秀课件P PT柳宗 元 1
4.下列加点“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A.灌水之阳有溪焉 B.名之以其能 C.故谓之染溪 D.故更之为愚溪
部编版语文八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优 秀课件P PT柳宗 元 1
(三)愚溪
湘江支流
在今湖南道县北
居住
所以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
取名,命名
功能
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
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今山东淄博市北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
这个
(yín yín):争辩状
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
8.“愚溪”三易其名,称“冉溪”是以 居者姓氏 为之命名,称“染溪” 是以 溪水功用 为之命名,作者称其为“愚溪”则是以 居者性格特点 为之 命名。
部编版语文八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优 秀课件P PT柳宗 元 1
部编版语文八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优 秀课件P PT柳宗 元 1
(这样) (另,另外)
部编版语文八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优 秀课件P PT柳宗 元 1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冉氏尝居也 (2)故姓是溪为冉溪 (3)名之以其能 (4)名之以其能 (5)今余家是溪 (6)故更之为愚溪
部编版语文八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优 秀课件P PT柳宗 元 1

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讲练课件湖北黄冈市八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讲练课件湖北黄冈市八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余家苦鼠暴,乞诸人,得一猫。
8.根据乙文,说说荀子认为“礼”起于什么?(4分) 礼义就是为了使欲望和外物得以平衡才出现的。
9.甲文首先对“大同”社会的纲领进行说明,接着具体阐述_大__同___社__会__的__样__子__ , 最后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而乙文则主要阐述了_礼__的__起__源_______。(2分)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 【注释】①奉议:官名,即奉议郎。②奉思:思念。③前承示谕:不久前你告知 我。④外慕:学习之外的各种贪恋。⑤半古之人: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不知其旨也 旨:味__美__________ (2)然后能自反也 反:反__思__,__反___省___ (3)诚能如是 是:_这__,__这__样_____ (4)令心意不驰走 走:跑____________ 1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 例句: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A.人不知而不愠
B.康肃笑而遣之
C.野芳发而幽香 D.乃记之而去
16.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一若千里之权不操于己而听于人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五、(2019·临沂中考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猫说 [明]薛瑄 余家苦鼠暴,乞诸人,得一猫。形魁然大,爪牙铦①且利。余私计鼠暴当不复虑 矣。以其未驯也,絷维②以伺,候其驯焉。 群鼠闻其声,相与窥其形,类有能者;恐其噬己也,屏不敢出穴者月余日。既而 以其驯也,遂解其维絷。适睹出壳鸡雏,鸣啾啾焉,遽③起而捕之。比④家人逐 得,已下咽矣。家人欲执而击之,余曰:“勿庸。物之有能者,必有病。噬雏, 是其病也;独无捕鼠之能乎?”遂释之。 己则伈伈泯泯⑤,饥哺饱嘻⑥,一无所为。群鼠复潜视,以为彼将匿形致己⑦也, 犹屏伏不敢出。既而鼠窥之益熟,觉其无他异,遂历穴相告曰:“彼无为也。”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共42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共42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分层作业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怒.而飞
怒:发怒
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海运:海水运动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扶摇:旋风
D.其视.下.也
视下:从天空往下看
( A)
分层作业
13.把【甲】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作业
3.你还知道哪些出自《庄子》的成语?
示例:每况愈下、螳臂当车、越俎代庖、呆若木鸡、枯鱼之肆、 朝三暮四
4.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其 翼 /若 垂 天 之 云
分层作业
5.某学校要开展书香满校园的“走近古代文化名人——庄子” 的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名言采撷】请写出有关庄子的名言名句并作简要赏析。
预习导学
(3)古今异义 ①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 海水运动。 今义: 海洋运输。 ②南冥者,天.池.也。 古义: 天然形成的水池。 今义: 湖泊的名称。 ③野.马.也,尘埃也。 古义: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今义: 一种哺乳动物。
预习导学
(4)重点虚词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 助词,的 )
合作探究
二是在想象中进行对比。作者极写鲲、鹏之大,与之相呼应地, 作者又举出了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以大小对立来阐述“万物皆 有所待”的道理。
三是在想象中寄寓情感。作者如此醉心于“逍遥”境界的想象和 创造,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形象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热 烈追求。
合作探究
想象及表达效果 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 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想象能够丰富文章的内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性 格更加鲜明突出,情节更加生动感人,增添艺术感染力。

古诗词文言文理解性默写课件(共32页)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古诗词文言文理解性默写课件(共32页)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虽有佳肴》
1.《虽有佳肴》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 “佳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的 道理的句子是: _虽__有__佳__肴__,____弗__食_____,____不__知__其__旨__也____; _虽__有__至__道__,____弗__学_____,____不__知__其__善__也____。 2.教学相长指教和学相互促进。出自《礼 记·学记》: 是__故__学__然__后__知__不__足___,教__然__后__知__困__,___知__不__足__ ,然__后__能__自__反__也__,__知__困____,_然_后__能__自__强__也______。 ____故__曰___,_教__学__相__长__也__。
《蒹葭》
1、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 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 _蒹__葭__苍__苍__,白__露__为__霜_。_蒹__葭__萋__萋__,_白__露__未__晞__。 __蒹__葭__采__采___,_白__露__未__已___。 2、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 是: _溯_洄__从__之__,道__阻__且__长___。_溯__洄__从__之_,__道__阻__且__跻_。 __溯__洄__从__之___,_道__阻__且__右___。 3、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 的诗句是: _宛__在__水__中__央__。_宛__在__水__中__坻__。_宛__在__水__中__沚_。
《关雎》
1、起兴的句子是: _关__关__雎__鸠__,在__河__之__洲__。__参_差__荇__菜__,左__右__流__之__。 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
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_窈__窕__淑__女__,君__子__好__逑__。 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 思的句子是: _求__之__不__得__,寤__寐__思__服__。 __悠__哉__悠__哉__,辗__转__反__侧__。 4、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 子:_求__之__不__得__,寤__寐__思__服__。_悠__哉__悠__哉__, 辗__转__反__侧__。

第9课《桃花源记》复习课件(共18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9课《桃花源记》复习课件(共18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例句】有闻而传之者。
《桃花源记》中的文言文虚词
“之”做代词,指“这,这些……”“那,那些……”
【例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之”做助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翻译为“的”
【例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桃花源记》中的文言文虚词
“之”做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记公式:主(名、代)+之+谓(动、形)
【例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之”做助词,宾语前置标志词,不译
【例句】何陋之有
“之”做助词,定语后置标志词,不译
【例句】马之千里者
《桃花源记》中的文言文虚词
“之”做音节助词,一般与表时间词语连用,不译。
【例句】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之”做动词,译为“到,往”,助记公式:之+表地点名词
【例句】已而之细柳军
8 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里的人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了他们的和平宁静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花源而不 得埋下了伏笔。
《桃花源记》文言文基础
• 通假字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同“邀”,邀请)
• 古今异义芳草鲜美( 新鲜美好源自)妻子邑人( 妻子儿女

来此绝境(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2 作者如何描写桃花林的?这样描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写桃林之美有两个作用: 其一,有了桃林的奇丽景色,才引起渔人的惊诧、好奇心,他才会“复前行,欲穷其林”,最终发现桃 花源。 其二,有关桃林的这些描写,颇具神秘色彩,已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从氛围上作 了铺垫。
• 《桃花源记》是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 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 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 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 的一种精神寄托。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句子断句课件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句子断句课件

【我们通过熟读语段可知,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
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
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语段,
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1处之多,
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
决了。 】
7
3.借助语法结构句式断句
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 (1) 判断句式:“ …… 者, …… 也” ; (2) 反问句式:“不亦……乎”“孰与……
(选自《诸葛亮集》)
10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 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 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 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 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 何及/
(选自《诸葛亮集)
11
小结: 这些断句方法并不是孤立运用的,而应 该是多管齐下,综合运用,关键在于了 解大意。
3
师生探究归纳断句的技巧方法
1、诵读文段,了解大意 2、注意对话标志 3、找出虚词标志 4、辨别句子的总分关系 5、辨别句式标志
4
1.借助对话标志断句
例:沛公曰 ∕孰与君少长∕良曰 ∕长 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 事之 (《鸿门宴》)
方法归纳: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曰”“云”“言” 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 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
乎”“其……乎”“安……哉”“何……为”等 (3) 被动句式:“为……所……”“受……
于……”“见……于……”等; (4) 固定句式:“如……何”“况……乎”“何
(以) ……为”等。
8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 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句子中的“不……乎”这一句式结构显而 易见地帮我们做好这题。 】

部编语文课件:八年级下册册古文精析精炼—北冥有鱼25P

部编语文课件:八年级下册册古文精析精炼—北冥有鱼25P

第二层:说明万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物皆有所凭借。 类比说理: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
相吹也
课内文言文阅读精练 一 句子默写
1.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 之 大 ,不 知 其 几 千 里 也 。 2. 文中描绘鲲鹏奋飞时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能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即便如此,在作者看来也是因为它有所恃的句子是:水 击 三 千 里 ,抟 扶 摇 而 上 者 九 万 里 ,去 以 六 月 息 者 也 。 3. 作者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事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事例,与大鹏鸟
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 击:拍打。 抟(tuán):盘旋飞翔。 九:表虚数,不是实指。 去:离开,这里指离开北海。 以:凭借。息:气息,这里指风。 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
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 相:互相。吹:吹拂。 苍苍:深蓝。 其:表示选择。 正色:真正的颜色。 邪:疑问语气词。 极:尽。 是:这样。 【评析】文章以奇异的想象、夸张的笔法,描绘了鲲的变化和鹏的展翅翱 翔的画面及“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的景象,表明万物皆有所凭 借而不自由,表达自己对绝对自由的渴望。
(二)综合分析选择题。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文章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如在写鹏起飞时,说它“翼若垂天之
云”,显现出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B. 作者列举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和鲲鹏作对比,以大小对立
来阐述物皆有所倚的道理。
C. 作者如此醉心“逍遥”,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
古今 生之马) 异义 ②南冥者,天池也(古义:天然形成的水池。今义:湖泊的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核舟记》PPT电子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核舟记》PPT电子课件

随堂检测
独立在线完成“《核舟记》随堂检测”,完成后点击提交。
同学们认真作答哟
随堂检测
第三段文字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后介绍黄庭坚、佛印?从这三段文字 中各找一点理由。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b.窗上刻的是东坡的文句 c.三人 位置东坡居中
【小组活动二】重点翻译
(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书画卷子底下的衣褶里。 (5)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笔画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
【小组活动三】理解内容
学生们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学法指导:反复读课文,从文中画出关键词句,加以总结。)
明确: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苏东坡);苏、黄共阅一手卷。东 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苏轼的朋 友)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里的句子)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乘船游览)
品析语言
【小组活动四】品析语言 下面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品析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汉语复述出来。
再见
核舟记
第2课时
情境导入
当第一个中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1562年生,1633年卒)在他 的有生之年终于用洋人的望远镜观测到日食时,这也就标志着放大镜将 给中国人的微雕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这样“贵值兼金价” 的工具,是绝不会很快用在工匠艺人之手的。因此,微雕的真正意义上 向“微小”的革命,当在放大镜普及之后。王叔远雕刻核舟时,没有使 用放大工具,全仗目力。

专题05 《愚公移山》(复习课件)-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课件和配套学案(部编版)(共40张PPT)

专题05 《愚公移山》(复习课件)-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课件和配套学案(部编版)(共40张PPT)

写作特色
第一,对比手法的运用相当成功。为了突出愚公“挖山水止”的精神,强调矛盾可以互 相转化的哲理思想的正确,就以“子子孙孙无穷匮”与“山不加增”对比;为了表现移山时 不畏艰险的气概,激励人们去掌握这一哲理思想,就以“年且九十”的愚公,“子孙荷担者 三夫”的家庭,“始龀”的助手,与“方七百里,高万仞”的两座大山对比;为了说明愚公 并不愚,智叟并不智,显示这一哲理思想所产生的威力,就以智叟的一开始的“笑而止之” 与被驳后的“无以应”对比,等等,在对比中逐步完成了愚公艺术形象的塑造。
尾 古义:边上
今义:尾巴

(6)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7)北山愚公长息曰
息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文意理解
1.寓言是把一种比较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简单的故事里,让人们从中领悟。对这则寓言故事的 思想意义应怎样认识? 答案:愚公在九十高龄的情况下率子孙移山,并非出于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 的。他有远大的抱负(直通豫南,达于汉阴),他移山的目的是要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后世 子孙。有这样的抱负,他才能不顾年迈体衰,不顾劳动的艰辛,毅然担负起这一伟大的事业。 他对移山的坚定信念来自他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正确认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他懂 得人力是无穷的。移山的事业尽管不可能在一代两代人手里完成,但只要世世代代坚持下去, 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晋人张湛从哲学的角度对本文作了解释:“世咸知积小可以高大,而 不悟损多可以至少。夫九层起于累土,高岸遂为幽谷;苟功无废舍,不期朝夕,则无微而不 积,无大而不亏矣,”他认为大和小,多和少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含有朴素的辨证 观点。
注释:
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始,才,刚。龀,换牙。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易,更替。节,季节。反,通“返”,往返 惠:通“慧”,聪明。 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 固:顽固。 彻:通达,这里指改变。 不若:不如,比不上。 苦:愁。 亡:通“无”。 操:持。 陇:通“垄”,高冈山地。 断:隔绝。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1.北冥有鱼》课堂教学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1.北冥有鱼》课堂教学PPT课件

2.【难点探究】你敬佩鲲鹏吗?谈谈你的理由。
【答案】示例一:我敬佩鲲鹏,因为鲲鹏入深海,翔九天,胸 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就像范仲淹、 诸葛亮、毛泽东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 历史向前发展。 示例二:我不敬佩,因为我喜欢知足常乐,淡泊名利,就像 普通的劳动者,他们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 的贡献。
21 北冥有鱼
文 言 文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的幽默睿智世人皆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两则故事,了解庄子的处事哲 学和为人态度。
1.根据文下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重点)
2. 品味重点语句的特殊含义,体会庄子语言的感情
色彩和风格特点。
(难点)
3.理解庄子“天人合一”的处世态度。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 人,战国时期哲学家。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 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政 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庄子的思想主要 保存在《庄子》一书中。《庄子》中的文章以 独特的艺术造诣绝响于先秦诸子作品之中,鲁 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 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北冥有鱼
形体变化 鲲鹏: 海运将徙
去以息也
野马、尘埃:以息相吹
《北冥有鱼》一文中庄子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任 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的,它们的活动 都是有所凭借的。
1.在想象中夸张。 如对鲲、鹏形象的描写,“鲲之大,不知其几千
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 垂天之云”显现出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者,……也”表判断。
(五)成语积累 1.扶摇直上:指乘着风势快速上升。形容地位、名声、
价值等迅速往上升。 2.鹏程万里:形容前程远大。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黄子履庄》教学pptx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黄子履庄》教学pptx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 放在书案上能自动行走,(木人)手脚都能自己活动。 (2)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他制作机械的奇特都像这样,我不能全部记载下来。
5.《核舟记》中的王叔远和本文中的黄履庄可谓能工巧匠。王叔远的高技艺,可用 文中的“① 灵怪(或奇巧) ”两字来概括;黄履庄的高技艺,可用文中的一个 “② 奇(或神) ”字来概括。《核舟记》的第二段依次介绍了船舱、船篷、小窗、 雕栏和③ 刻字 ,本文第一段介绍黄履庄小时候“作诸技巧”,所举的一个事例是 ④ 凿了一个长约一寸、能自动行走的木人 。(①②用原文回答,③④用自己的话回答) 6.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谈谈《核舟记》中的王叔远和本文中的黄履庄两人的作 品各有什么特点? 王叔远的作品特点是“奇巧”。如他能用很小的桃核雕刻人物、器皿,还能做到 各具情态(三人不同的动作和表情),令人赞叹。黄履庄的作品以“活”取胜。 如他做的木狗、木鸡等能动、能叫,其声音更是难辨真伪。
【词语溯源,回归教材】余核舟一 (3)高可二黍许 (4)启窗而观
(过于) (曾,曾经) (表示约数)
(看)
(5)如有所语
(好像)
(6)悉如外人
(全,都)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读书不数过 (2)尝背塾师 (3)凿木人长寸许 (4)观者异以为神 (5)卷卧如常 (6)不能悉载
(遍) (曾经) (表示约数,左右或上下)
(看) (如同,像)
(全,都)
D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置案上能自行走
自以为大有所益
B.手足皆自动
水皆缥碧
C.触机则立吠不止
则题名其上
D.吠之声与真无二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