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一个十年的诗歌 10月19号 - 副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从自由走向规范的第 一个十年诗歌
内容提要:
白话自由体新诗的产生与发展; 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新诗的“规范化”; 纯诗概念的提出与早期象征派诗 歌;
早期无产阶级诗歌。
第一节 白话自由体新诗的产生与发展
▪ 一、胡适与《尝试集》:白话自由体诗 歌是由胡适发起的,他主张:“不拘格律, 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 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谈新诗》) 1917年2月,《新青年》 刊发胡适的《白话诗八首》,这被看作是 现代中国最早出现的白话诗。《尝试集》 于1920年3月出版,是中国第一部新诗集, 收集了1916·8~1920·3间的尝试之作。
教我如何不想她?
1920年9月4日伦敦
2. 刘大白(1880~1932)主要 反映下层人民和贫富对立。《邮 吻》、《卖布谣》《田主来》, 多用民歌。刘大白与刘半农研究 音韵、语言,善于捕捉民歌内在 生命特质,以方言口语与民歌谣 曲,脱去文人气,为五四新诗的 发展提供了新的活源头。
第二节 “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 湖畔诗人与小诗派
《伊底眼》
▪ 伊底眼是温暖的太阳; ▪ 不然,何以伊一望着我, ▪ 我受了冻的心就热了呢?
汪静之
▪ 伊底眼是解结的剪刀; ▪ 不然,何以伊一瞧着我, ▪ 我被镣铐的灵魂就自由了呢?
▪ 伊的眼是快乐的钥匙; ▪ 不然,何以伊一瞅着我, ▪ 我就住在乐园里了呢?
▪ 伊底眼变成忧愁的引火线了; ▪ 不然,何以伊一盯着我, ▪ 我就沉溺在愁海里了呢?
▪ 中国的古典小诗、散曲、小令绝句,印度 泰戈尔小诗,日本短歌、俳句都影响了小 诗的创作。
▪ 1. 冰心1921年开始作小诗,她应弟弟的建 议,把“零碎的思想”以片段的杂感的形 式记录下来,成了“冰心体小诗”,引起 人们的模仿,是为“小诗时代 ”。1923年 结集《繁星》、《春水》,共346首。
冰心的《繁星》、《春水》
1922.6.4
朱自清论汪静之的诗:“孩子们 的洁白的心声,坦率的少年气度; 而表现法底简单,明了,少宏深, 幽渺之至,也正好显示出作者底 本色。”这也是湖畔诗人的特色, 他们的诗作在清新、质朴的同时, 有时也失于简单、幼稚,得与失 都吻合于青春期的少年写作方式。
朱自清与湖畔诗社成员
二)小诗:小诗的产生一方面是时代发展的结 果,另一方面是诗歌发展的结果。
闻一多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 3)1925~1928归国后时期,有《死水》 集 ,是他实践现代格律的作品。收入28首, 主要思想特征是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主 要内容是揭露、诅咒黑暗污秽的社会现实, 抒发了内心沉淀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 感。
《发现》 闻一多
▪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 的中华,不对,不对!’/我来了,因为我听 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我 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我会见的是噩梦, 哪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 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 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 来,——在我心里!”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
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蜜
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水面落花慢
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
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 冰心的小诗以三言两语的格言、警句式的 清丽诗句,表现自己的内省的深思和灵感 的顿悟。《春水·三三》:墙角的花,你孤 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繁星·四五》: 言论的花儿,开的愈大,行为的果子,结 的愈小。《繁星·五九》:母亲啊,天上的 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 雨来了,我只有躲到你的怀里。
2. 宗白华(1901~1986),1923年出版小诗 集《流云小诗》,“以哲理做骨子,所以意味 浓深。” 《流云小诗》最擅长的领域是诗人的心灵与自 然宇宙以及社会人生的律动之间的契合。 《诗》:“啊,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点碎 落花声!/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在蓝空天 末,摇摇欲坠的孤星!”诗人的诗思是对宇宙 自然的天籁敏锐的体悟和捕捉的结果,是对大 千世界审美化的洞察和发现。宗白华的诗将情、 意、美熔一炉,以抒情的整体的诗意的审美方式 感知社会、人生、宇宙,常借助比喻的象征的 意象,以一切浸透了诗人感情色彩具体事物和 生动画面,形象地表达思想哲理。
▪ 一、新格律诗派与新诗的规范化 ▪ 一) 新格律诗派与诗歌主张:又叫新月派,以1927年为
界分前后期。1925年,闻一多由美国回来,与徐志摩等谋 求新诗发展,1926年4月,由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诗 镌》创刊,标志着“格律诗”运动的开始,严格意义的新 月派出现。以《晨报副刊·诗镌》为中心,集中了徐志摩、 闻一多、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一大批才华横 溢的诗人。1926年5月,闻一多在《诗镌》上发表《诗的 格律》一文,提出著名的格律诗“音乐美、绘画美、建筑 美”的“三美”主张,并付之于实践。
(《死水》)
《死水》主旨内容 :这首诗通过对 一沟绝望的死水的描绘与感受,以 象征手法对旧中国及其反动势力进 行了悲愤的鞭挞与讽刺,预示着丑 恶的现象必然灭亡的趋势,表现了 诗人热切盼望新的事物的诞生,表 达了诗人憎恶黑暗现实,渴望祖国 新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积极进取精 神。
《死水》典型地体现了闻一多“三美”主张。建筑美 指“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在视觉上表现为“豆腐 干”状的方块诗;绘画美则体现为“词藻”的运用, 给人以视觉鲜明的色彩感,如《死水》中动用了大量 的诉诸视觉的意象,“翡翠”、“桃花”、“罗绮”、 “云霞”、“绿酒”、“白沫”都给人一种触目惊心 的色彩感。音乐美则是格律诗理论的核心,主要指音 节的整齐与和谐。为此,闻一多提出了“音尺”的理 论,格律化的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诗行中的音节单位的 整齐规则,每句诗中要有相对匀称的“音尺”,最终 造成的是听觉上的和谐统一、抑扬顿挫的效果。“这 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 沦。”读起来有一种跌宕起伏又和谐匀称的内在的节 奏感,堪称格律诗体的典范之作。
三) 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1921年 入北大外文系学习,受德国早期浪 漫主义文学遁世、孤独、感伤影响, 在黑暗社会现实中找不到出路的忧 郁和苦闷仿徨,形成其性格内向而 感受丰富,深沉复杂,情绪忧郁表 面又含而不露,沉默寡言的心理结 构。
冯至早期艺术个性幽婉伤感,其诗的意象: 孤云、寂寞的蛇,暮雨、落花,带有凄苦 的色彩。他的诗集有《昨日之歌》 (1927)、《北游及其他》(1929), 《十四行集》(1942)。“热烈”而“悲 凉”构成了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 其他》抒情风格的主调。这种抒情风格是 冯至既敏感又内敛的天性与“周围的无涯 际的黑暗”的时代环境共同塑造的结果, 譬如《蛇》。
闻一多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 2)1922年7月赴美留学,学习西方的素 描和油画,其时的诗作主要是思乡主题, 《红烛·孤雁篇》写游子的思乡情绪;《红 豆篇》对新婚的妻子所作的离别思念之作。 在异国他乡体验着对祖国的强烈的相思,这 种相思最终化为《红烛》中对祖国的泣血般 的讴歌。《红烛》集1923年出版,收入103 首诗,主旨是爱国主义 。
胡适的《尝试集》
▪ 《尝试集》内容一是旧中含新,从形式上讲 是传统的个人寄怀之作,但包含了新的科学 观念,时代精神,如《鸽子》。二是新中含 旧,《权威》、《人力车夫》等在时代精神 中见到古典诗词格律的影响。胡适诗的 “放 脚体”,有如下特点:(1)有诗体解放的时 代趋势:白话入诗,语言解放。(2)偏于说 理,源于五四的论辨风气。
▪ 一)湖畔诗人:1922年3月,冯雪峰、应修 人、潘漠华、汪静之四人在杭州西子湖畔组 成湖畔诗社,出版了他们的合集《湖来自百度文库》。 他们的诗多以抒情短诗为主,表现对爱情的 憧憬和对自然的向往。
“妹妹你是水——/你是清溪里的水, /无愁地镇日流,/率真地常是笑,/ 自然地引我忘了归路了。” 这段自然、率真,如溪水般清新、 纯净的情诗出自应修人的《妹妹你 是水》。这首诗以无愁的溪水、温 泉的烫水、荷塘的深致的水,层递 地写出爱恋的历程。
情歌王子汪静之:大胆的情爱的歌颂,有诗集 《蕙的风》。其中《过伊的家门》:“我冒犯了 人们的指责,一步一回头瞟我意中人,我怎样欣 慰而胆寒呵!”《别情》:“你知道我在接吻你 赠我的诗么?知道我把你的咬了几句吃到心里了 么?你从诗中送我的情爱,更醉得我醺醺然了。” 《月夜》:“怕被外人看见了,不过由我的左眼 寄给右眼看,这右眼就代替伊了。”
二) 新格律诗派的理论主张
▪ 1.缘起:新格律诗派是在五四落潮后,适应 时代抒情的需要而出现的,白话自由体诗从 胡适到郭沫若,非常强调诗歌的时代特征, 绝对自由,感情外露。五四退潮以后,感情 内敛,有必要对诗歌形式进行节制;另外白 话自由体诗出现白话散文化倾向,从诗歌发 展的内部要求说,也呼唤新的诗歌体式。
《尝试集》努力从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形式 中挣脱出来,具备了现代汉语抒情诗形式的 雏形,但尚缺乏想象,缺乏诗歌韵味,不足 以代表“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二、民歌体新诗的试验:
1. 刘半农(1891~1934)江苏江阴人,其诗 歌体裁创新很多,自云:“在新诗的体裁上 是最会花样翻新的,当初的无韵诗、散文诗、 后来用方言的拟民歌;拟曲,都是我首先尝 试的。”其诗集《瓦釜集》、《扬鞭集》, 以民间歌谣方式表现底层人民,尤其是农民 的痛苦,代表作《教我如何不想她》、《相 隔一层纸》。
三) 闻一多(1899~1946)
▪ 1.生平与创作概况
▪ 1)1899年出生于湖北浠水,1913~ 1922在清华求学,开始创作诗歌,这是 他诗创作的第一阶段。初涉人生,对宇 宙、人生的神秘和美的感悟,是象牙塔 式的纯美理想境界。《李白之死》、 《剑匣》等。将传统意象注入现代思维, 虽然有唯美倾向,却无传统意象的深密。
《蛇》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不要悚惧!
冯至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想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第三节 新诗的“规范化”——闻一多、 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
诗人唱出了爱国青年对现实绝望后的痛苦心声。诗 人的心声凝聚在一个震人心弦的意象——“一沟绝望 的死水”里。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 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 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 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 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笑一声变成 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 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 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 出个什么世界。
新格律诗派的理论主张
▪ 2.主张:陈梦家1931年编了《新月诗选》,选了18 位诗人80首诗,他说“主张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 密和格律的谨严,差不多是我们一致的方向。”他 们的理论主张在于“本质醇正”、“情感的节制” 和“格律的谨严”三方面。
▪ 1)本质的醇正是对新诗自由化而提出的诗本体建构。 2)以情感的节制为他们的诗歌美学原则,即以理性 节制情感,这与形式格律化联系在一起。3) 谨严 的格律:明确提出“和谐”、“均齐”为新诗的最 高审美特征。
冰心的小诗集中体现了她的“爱的哲 学”,即童心、母爱、自然的三位一体。 如《春水·一零五》:“造物者——/倘 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 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 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 的大海里。” “我”、“母亲”、“大 海”三位一体,构成宇宙间最和谐的一 幅图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