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小学五年级下《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武当山特区溜西门小学李俊小学五年级下《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武当山特区溜西门小学李俊【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分数的产生、分析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三个层次内容中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使学生比较完整的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通过两个实例从而揭示了分数另一方面的意义,表示两个整数相除(除数不为0)的商。

并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解法。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既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又为今后学习分数与小数互化等内容做好知识的铺垫。

【教学内容】:分数与除法,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65—66。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会用两种方法叙述分数的意义。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合作探索能力,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经历探究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分数所表示的两种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优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今天,是我们班郑光霞同学的生日,她的好朋友们为她准备了生日蛋糕。

她把生日蛋糕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该如何分呢?(学生过生日吃蛋糕导入本课,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出示课件)板书:分数与除法二、复习旧知,探究新知。

1、引入题(1)课件出示题目,直接提问。

把6个蛋糕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个?(2)口答列式,教师板书:6÷3=2(个)(设计意图:通过这道整数除以整数,商是整数的题目,为下面两道例题提供依据,并搭起解题框架以实现解法迁移。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

以小兔子的只数。
6.在一个有40名学生的班级中选举班长,选举结果是(
天天 )当班长,选举结果可以用图( ③
)来表示。
天天
龙龙
同同
梦梦
20票
10票
4票
6票
点拨:四人中天天的得票数最多,所以天天当选班长。天天的得票


数占总票数的20÷40= ,龙龙的得票数占总票数的10÷40= ,



同同的得票数占总票数的4÷40= ,梦梦的得票数占总票数的


)米。


我发现:上面每句话中括号里填的(
之几
每段占全长的几分
)是不变的。
原因是:
都是平均分成8份,分数单位都是一样的
(理由合理即可)
点拨: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


提 升 点 1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应用

3.【易错题】说一说


(1)

(

(2)

(
kg表示的两种意义。
kg表示把1 kg平均分成(
第4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
第2课时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知识点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填一填。
(1)把4 m长的钢管平均锯成5段,每段长
占全长的
(
(


(
(


)
)
m,每段
)

)
点拨:求每段长多少米,就用总长÷份数,求每份占全长的几
分之几,就用1÷份数。
(2)2÷7=
(
(
19
12÷(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与除法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与除法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与除法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与除法那些事儿
嗨,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里超有趣的“分数与除法”。

一、分数与除法到底是啥关系
咱们先来说说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哈。

其实呀,分数就像是除法的“变身”。

比如说,把 3 个苹果平均分给 4 个人,每人得到的苹果数怎么表示呢?这时候就要用到分数啦,就是3÷4 = 3/4 个苹果。

所以,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除号就相当于分数线。

是不是有点神奇?
二、分数与除法的实际应用
在生活中,分数与除法的用处可大了去啦!比如说,妈妈做了一个蛋糕,要平均分给家里 5 个人,那每个人能分到多少蛋糕呢?这就得用1÷5 = 1/5 来算啦。

再比如,咱们做手工,需要把一根 5 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 8 段,每段长多少米?那就是5÷8 = 5/8 米。

是不是发现数学就在咱们身边呀?
三、分数与除法的计算技巧
计算分数与除法的时候,可得小心一点哦!比如说,8÷15 等于多少呢?那就是 8/15 。

要是遇到分子比分母大的情况,比如
17÷8 ,那就可以写成17÷8 = 2 又 1/8 。

分数与除法这部分知识特别重要,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哦!这样咱们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就能更加得心应手啦!。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分数与除法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能力目标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难点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创境激疑一、导入揭题。

1、复习:76 是()数,它表示()。

10 7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观察:5÷8= 4÷9= 这两道题能得到整数商吗?3、谈话:同学们,在计算整数除法时经常会遇到除不尽或得不到整数商,有了分数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合作探究二、明确学习目标。

(在此处明确)1、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通过练习,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标杆素材、展示、反思、训练、点拨。

通过观察、操作,自主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例1、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学习要求:1、平均分怎样列式?2、同桌讨论交流:根据分数的意义怎样解决“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这个问题。

3、观察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例2、把3个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个?1、平均分同样可以列式为:3÷4。

2、小组合作探究:3÷4的商能不能用分数表示呢?【练后反思】通过进一步探究,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了吗?【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a÷b=b a(b≠0)想一想:为什么要注明b≠0?】拓展应用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4cm,它的边长是周长的几分之几?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布置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022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教案新人教版

2022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教案新人教版

第 2 课时 分数与除法【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 通过除法的计算过程,把两数相除迁移到分数表示,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教学重点】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 合作法【课前准备】PPT 圆形纸片【教学过程】一 引入新课 1. 35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你们把谁看作单位“1”? 师:5除以9,商是多少?师: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引出课题。

[板书:分数与除法]二 课前检测师布置任务:1.学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2.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3.通过预习,你收获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让全班同学互相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得都非常棒!不会的同学也不要灰心,接下来就更深入地探究吧!三 探索新知1.教学例1(教材P 49例1)。

(1)读题后,指导学生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

(2)师:1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3)教师画出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1份应是这个蛋糕的13,就是13个“1”。

[板书:1÷3=13(个)] 2.教学例2(教材P 49例2)。

(1)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图画内容。

(2)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拿出3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们看作3个月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3)请几名学生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4)归纳: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3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无论怎样分,每一份都是3个月饼的14,即3个14个月饼,把3个14个月饼合起来就是1个月饼的34,即34个,因此,3÷4=34(个)。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要讲述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这一章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概念,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以及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运算方法,但是对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能还不太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2.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以及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用具(如分数模型、卡片等)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数的概念:“如果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你吃了2份,那么你吃了这个苹果的几分之几?”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分数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我会用PPT课件呈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通过分数模型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同时,我会讲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分数就是除法的一种表现形式。

操练(10分钟)我会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的运算练习,如分数的加减乘除。

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巩固(10分钟)我会用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

如:“一个篮子里有5个苹果,小明拿走了3个,小明拿走了篮子里苹果的几分之几?”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巩固分数的知识。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五分之一,小的不可超过九分之一。这
说明分数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并且用
于社会生产和生活。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 用字母表示
除数
a
÷b=
b
b≠
不能为0
除法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
一个分数既可以从分数的意义上理解,也可以从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上理解。
【方法一】1个1个地分
每次分1个,每
1
人分得3个 个。
4
3
也就是 4 个。
【方法二】3个摞在一起分。
3人一起分,每人
1
分得3个的 。
4
3
也就是 4 个。
说一说
观察这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1÷4= 14(个)
3÷4= 3
4(个)
被除数 用字母表示
被除数÷除数= 除数
不能为0
a÷b= ab( b当的数。
7)
7÷13 =(
( 13)
5 =( 5 )÷( 8 )
8
( 4 )÷7 =
4
7
a ÷ b = a (b≠0)
b
选自教材第50页做一做第1题
2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3
42
13
42 =( ) ÷ ( )
( 5)
5 ÷ (13)=
13
4
( 4 ) ÷ 27=
27
23)

23 ÷ 49=
( 49)
变式训练
3
1 千克表示把3千克平均分成( 8 )份,取其中的
8
3
( 1 )份,每份是( 8 )千克;也可表示把( 1 )
千克平均分成( 8 )份,取其中的( 3 )份,每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分数与除法ppt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分数与除法ppt

每人分得多少块?
2÷3=
2(块)
3
2块的
1 3
是1块的
2 3
,就是
2块 3
考考你:把5块饼平均分给8个同学,
每人分得多少块?
5÷8=
5 8
(块)
3 4
43块的表意示义是:
块把表单示位:把“单1”位平“均1”分平成均4分份, 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
成4除份法,意取义了是其:中的3份的数
还取了表把这其示样“中:的3”的把平1份一“均的份3分”数。平成。均4份分,成表4份示,
一只蜗牛13分钟爬行了3米,蜗 牛的爬行速度是多少?
路程÷时间=速度
3÷13=
3 (米/分) 13
9块蛋糕,4只加菲猫,每只猫可以 分多少呢?
块数÷只数=每只分的块数
9÷4= 294.25块(块)
咱们每人
咱们每人 可以分多
平均可以 少千克?
分几个?
30÷6=
5÷6= 5(个)
5 (千克)
6
30个桃共 有5千克
的 ( 5 ) 是相等的。 (7 )
练习十二
1÷2=
1 2
(千克)
1÷3=
1 (千克) 3
练习十二
3÷4=
3 4
(千克)
3÷5=
3 (千克) 5
练习十二
9 10
30 100
133 1000
79 10
56 100
53 1000
练习十二
被除数 被除数 ÷ 除数 = 除数
9 10
9÷10
30 100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例1、例2 分数与除法
复习
4个
1 5
(4 ) 是(5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拆分、分数的乘除法运算等。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基础,对于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运算,对除法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分数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联系,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分数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的拆分方法,会进行分数的乘除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的拆分方法,会进行分数的乘除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理解,分数的拆分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探索分数的拆分方法和分数的运算规律。

3.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分数与除法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分蛋糕,引入分数的概念。

提问:“如果你要把一个蛋糕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意义。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就是除法的一种表达形式。

展示分数的拆分方法,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导学案(精推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导学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导学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与除法》。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探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能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3、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演示用圆形纸片、剪刀。

生:常规学具、圆形纸片、剪刀、学习单。

教学过程:一、定向导学1、在下列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3)3个1∕4是()。

(2)5个1∕7是()。

(3)7个1∕5是()。

(4) 5∕6是()个1∕6。

(5)4∕9是()个1∕9。

(6)9∕8是()个1∕8。

2、列式计算。

(1)把6块蛋糕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多少块?(2)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多少块?3、谈话:同学们, 能写出1÷2=1∕2的同学你真是个乐学的小能手,你的预习任务一定完成的很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4、展示学习目标:(1)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会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

请大家大声朗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请大家带着目标,让我们愉快开启本节课的学习之旅吧!(一)自主学习例1请看例1主题情境图,认真读题,根据提示开始学习。

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想:1、求每人分得多少个,要算()÷()得多少。

2、结果用分数怎样表示?(二)学习例21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你已经会分,那把3个月饼平均分给4人,你会分吗?请认真读题,列式,根据提示开始合作学习。

例2 把3个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个想:求每人分得多少个,要算()÷()得多少。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四1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四1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

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除数不为0)的商。

2.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养成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分数各部分与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难点: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圆形纸片学生准备圆形纸片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师:开始上课之前,同学们先做两道题。

请看:1.填空。

(1)4个15是()()。

(2)3个18是()()。

(3)57里面有5个()()。

(4)34里面有3个()()。

2.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的大小。

( ) ( )师:同学们掌握得不错,下面我们开始学习新课。

(板书:分数与除法)操作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直观图示对于理解分数抽象意义的促进作用,尤其第2题,可请基础稍差的学生完整地说出解题思路,帮助他们凭借直观图来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板块二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活动1 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借助现实情境探究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

(1)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个?(2)学生讨论并汇报。

⎣⎢⎡⎦⎥⎤板书:1÷4=14(个) 对号入座:在这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是(1),相当于所得分数中的(分子),除数是(4),相当于所得分数中的(分母),除号相当于所得分数中的(分数线)。

2.借助学具,深入探究。

在中国,有一个传统的节日——中秋节。

在这一天,我们都会吃月饼,例3为我们提供了分月饼的问题,怎么分,平均每人分得多少呢?出示例3:把3个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个?小组合作:把3个月饼平均分给4人,你们能想出几种分法?平均每人分得多少个月饼? (指导学生用圆形纸片代替月饼动手分一分)预设生1:把每个月饼都平均分成4份,3个月饼就有12份,每人分得其中的3份,也就是1个月饼的34,即34个月饼。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通用3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通用3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通用3篇)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能力,以及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找准单位1,找出等量关系、教学难点能正确的分析数量关系并列方程解答应用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一)确定单位11、铅笔的支数是钢笔的倍、2、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3、白兔只数的是黑兔、4、红花朵数的相当于黄花、(二)小营村全村有耕地75公顷,其中棉田占、小营村的棉田有多少公顷?1、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2、分析题意并列式解答、二、讲授新课(一)将复习题改成例1例1、小营村有棉田45公顷,占全村耕地面积的,全村的耕地面积是多少公顷?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2、抓住哪句话来分析?3、引导学生用线段图来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4、比较复习题与例1的相同点与不同点、5、教师提问:(1)棉田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谁是单位1?(2)如果要求全村耕地面积的是多少,应该怎样列式?(全村耕地面积)、(3)全村耕地面积的就是谁的面积?(就是棉田的面积)解:设全村耕地面积是公顷、答:全村耕地面积是75公顷、6、教师提问:应怎样进行检验?你还能用别的方法来解答吗?(1)把代入原方程,左边,右边是45,左边=右边,所以是原方程的解、)(公顷)(根据棉田面积和是已知的,全村耕地面积是未知的,根据分数除法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应该用除法计算、)(二)练习果园里有桃树560棵,占果树总数的、果园里一共有果树多少棵?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2、画图并分析数量关系3、列式解答解1:设一共有果树棵、答:一共有果树640棵、解1:(棵)(三)教学例2例2、一条裤子75元,是一件上衣价格的、一件上衣多少钱?1、教师提问(1)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2)有几个量相比较,应把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2、引导学生说出线段图应怎样画?上衣价格的3、分析:上衣价格的就是谁的价钱?(是裤子的价钱)谁能找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上衣的单价=裤子的单价)4、让学生独立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并加强个别辅导、解:设一件上衣元、答:一件上衣元、5、怎样直接用算术方法求出上衣的单价?(元)6、比较一下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相同点:都要根据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式来列式、不同点:算术解法是按照分数除法的意义直接列出除法算式;而方程解法则要先设未知数,再按照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三、巩固练习(一)一个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正好是160米,这条路全长是多少米?提问:谁是单位1?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式是什么?怎样列式?(米)(二)幼儿园买来千克水果糖,是买来的牛奶糖的,买来牛奶糖多少千克?(三)新风小学去年植树320棵,相当于今年植树棵数的、今年、去年共植树多少棵?1、课件演示:2、列式解答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答的方法、这类题有什么特点?解题时分几步?五、课后作业(一)一桶水,用去它的,正好是15千克、这桶水重多少千克?(二)王新买了一本书和一枝钢笔、书的价格是4元,正好是钢笔价格的、钢笔价格是多少元?(三)一种小汽车的最快速度是每小时行140千米,相当于一种超音速飞机速度的、这种超音速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六、板书设计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景,巩固、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3、初步养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教案范文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教案范文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教案范文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45页例6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八第1-5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能列式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2、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

教学难点: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能列式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对策:引导同学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3个同样的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情境图:把4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二、新课1.教学例6(1)把刚才出现的题目改为: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能分到1块吗你是怎样想的每人分得的不满1块,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那么,可以用怎样的分数表示3÷4的商呢请大家拿出3张同样的圆形纸片,把它们看作3块饼,依照题目分一分,看结果是多少(2)同学操作,了解同学是怎样分和怎样想的'。

组织交流,你是怎么分的(3)小结: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4/3块。

完成板书。

把题目改为: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得多少块3除以5,商是多少怎样用分数表示小组交流(4)总结归纳请大家观察上面两个等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假如用a表示被除数,用b表示除数,这个关系式可以怎样写a÷b=a/b讨论:b可以是0吗(在除法中,0不能作除数;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不能是0。

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人教版)(38张PPT)

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人教版)(38张PPT)

255
五 巩固练习
教材P52T12
10. 填空。
(1)12 年有(6 个月。
)个月34(,
7
年有9(


( 12)( 2 )
(2)一年中大月的月份占 ( 5。)
(3)一星期中,休息日是工作日
六 拓展练习
把10克糖放入90克水中,糖的质量是糖水 的几分之几?
10÷(10+90)=
10 100
答:糖的质量是糖水的 10 。 100
,也就是3个
1 4
个。
3个的
1 4
二 探究新知
分法二:结果每人分得3个
1 4
个,也就是
3 4
个。
3个
1 4

1个的
3 4
3÷4= (个)
二 探究新知
观察 1÷3= 1 和 3÷4= 3
3
4
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被除数 被除数÷除数=
除数
二 探究新知
你能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吗

被除数a作分子
a ÷ b=
a b
除数b作分母
a、b 可以是任何数吗?
二 探究新知
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分数 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 所以分母不能是0,即b≠0。
a ÷ b=
a (b ≠ 0)
b
二 探究新知
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区别?
除法是一种运算,分 数是一个数值。
二 探究新知
3 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鸡20只。鹅的
二 探究新知
鸡20只
鸡的只数是鸭的多少倍? 20÷10 = 2 鸡的只数是鸭的2倍。
鸭10只
二 探究新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范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范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范文篇一: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如何用分数来表示除法算式的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生生合作中学会倾听,收集他人的信息,在师生合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发现,不畏艰难。

勇于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谈话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几位朋友,大家看,是谁?(课件出示)师:话说唐僧师徒4人前往西天取经,一路上风餐露宿,很辛苦。

一日。

他们赶了一整天的路,又累又饿。

不过,运气不错,夜晚十分,他们来到了一户人家门前,打算讨些斋饭。

你别说,收获真不小,(课件出示:8个鸡蛋,1个西瓜)我们来看看有哪些食物。

师:看到这么多食物,八戒可乐坏了,伸手就去拿,师傅急忙说:“且慢,我们还没想好怎么分呢?”同学们愿意来帮他们分分吗?可以怎样分?(学生讨论分法)师:别急,我们先来一样一样分,先来分鸡蛋,谁来列式?生:8÷4=2(个)师:为什么选择用除法?生:解决平均分的问题,一般用除法。

师:说得好!接着分什么?怎样列式?生:分西瓜。

生:1÷4=0.25(个)生:1÷4= 1/4(个)师:为什么得个?生:根据分数的意义,把一个西瓜看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1/4 ,所以每人平均分得1/4 块。

师:说的太好了。

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的不错。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在我们计算除法时,得到的商也许是整数,也许是小数,还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也说明,分数与除法之间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3÷10
分数与除法的联系与区别:
联 系 区 别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数值分数是一种数 (不能为0)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不能为0)
分母

除法是一种 运算
判断对错:
1. 把3米长的电线平均剪成8段,每段长 米. × × 2. 7÷5= 3. 把一个4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 相同的 5块,每块是 平方米. √
7 8
(4)5÷12 =
5 ( 12
(5)31÷5 =
31 (5

(6)m÷n = ( m )n≠0
n
2、把下列分数写成两个数相除的式子: (1)
4 3 5 4 4 2 1 3
=( 4÷3

(2)
(3) (4)
=( 5÷4
=( 4÷2 =( 1÷3

) )
(5) 13 =(13÷22 22
3 (6) 1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复习
1 (4 ) 4个 是 5 5 ( ) 1 ( 3) 3个 8 是 ( 8)
(1) 修路队7天修路77米,平均每天修这段路的 , ( ) 7 平均每天修( 11 )米。
5 (1 ) 7 里面有5个 (7 ) 1里面有(25 )个 1 25
3 (1) 4 里面有3个 (4)
复习 1、 什么叫分数?什么叫分数单位?
3 2、4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 ( 3 取这样的( ) 份的数。
)份,
3、3 块饼表示把一块饼平均分成( 4 ) 4 块,取这样的( 3 ) 块。也就是一块饼 3 的( )。
4
比一比:这两题有什么不同?答案相同 吗? 1.把6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2段,每段 是这根钢管的( )。
2.把6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2段,每段 长( )米。
( 5 ) 把5千克糖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 ( 千克 ; 7 ) ( 5 ) 把1千克糖平均分成7份,5份是 千克; ( 7 ) ( 1 ) 也就是说5千克糖的 和1千克糖 ( 7 ) ( 5 ) 的 是相等的。 ( 7 )
练习十二
3 3÷4= (千克) 4
3÷5=
3 (千克) 5
总结回顾
同学们,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 少块?
3÷5=
() 3 (块) () 5
把1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得这块 饼的几分之几?
1÷5=
1 5
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1 1÷3= 3
3 3÷4= 4
3 3÷5= 5
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 数的分母。 被除数 被除数÷除数= 除数
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 数的分母。 被除数 被除数÷除数= 除数 如果用字母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
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b可以是0吗? a a÷b= (b≠ 0) b
1、用分数表示下列除法的商: (1)3÷2 (2)2÷9 (3)7÷8
3 =( 2)
=( =(
2 9
) ) )
1÷3=
1 1÷3= 3 (个) 1 答:每人分得 个。 3
想:根据分数的意义, 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3 份,每份是1 个蛋糕 的
1 1 ,就是 个 3 3
例2 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 分得多少块?
说一说:怎样列式? 拼一拼:结果是多少? 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哪种 分法最简单?
所以:3÷4=


能力培养与测试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