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套接字编程实验报告
网络编程实验报告
网络编程实验报告实验一TCP Socket API程序设计一、预备知识1.网络编程基本概念网络上的计算机间的通讯,实质上是网络中不同主机上的程序之间的通讯。
在互联网中使用IP地址来标识不同的主机,在网络协议中使用端口号来标识主机上不同进程,即使用(IP地址,端口号)二元组。
套接字(Socket)用于描述IP地址和端口,是一个通信链的句柄,通信时一个网络程序将要传输的一段信息写入它所在主机的Socket中,该Socket通过与网络接口卡相连的传输介质将这段信息发送到另一台主机的Socket中,以供其他程序使用。
图1-1 TCP通信流程2.TCP通信流程TCP程序是面向连接的,程序运行后,服务器一直处于监听状态,客户端与服务器通信之前必须首先发起连接请求,由服务器接收请求并在双方之间建立连接后才可以互相通信。
二、实验目的1.了解Winsock API编程原理;2.掌握TCP Socket程序的编写;3.了解C/S模式的特点;4.学会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三、实验任务使用Winsock API相关类实现TCP Socket通信程序,并能成功运行。
四、实验环境及工具1. Windows2000/XP/72. Visual C++开发平台3. Visual Studio2010五、实验内容和步骤参照《Visual C++网络编程教程》书中81页,TCP Socket API 程序设计。
连接:void CChatClientDlg::OnConnect(){WSADATA wsd; //WSADATA结构WSAStartup(MAKEWORD(2,2),&wsd); //加载协议,使用Winsock 2.2版m_client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创建流式套接字//服务器地址sockaddr_in serveraddr;UpdateData();if(ServerIP.IsBlank()){AfxMessageBox("请指定服务器IP!");return;}if(sPort.IsEmpty()){AfxMessageBox("请指定端口!");return;}//获取服务器进程的IP和端口BYTE nFild[4];CString sIP;ServerIP.GetAddress(nFild[0],nFild[1],nFild[2],nFild[3]);sIP.Format("%d.%d.%d.%d",nFild[0],nFild[1],nFild[2],nFild[3]);//设置服务器地址结构的内容serveraddr.sin_family = AF_INET;serveraddr.sin_addr.S_un.S_addr = inet_addr(sIP);serveraddr.sin_port = htons(atoi(sPort));//发起连接须指明要访问的服务器进程地址,这个地址存储在serveraddr中if(connect(m_client,(sockaddr*)&serveraddr,sizeof(serveraddr)) ! = 0){MessageBox("连接失败");return;}else{m_ListWords.AddString("连接服务器成功!");m_ListWords.SetT opIndex(m_ListWords.GetCount() - 1);}WSAAsyncSelect(m_client,m_hWnd,10000,FD_READ|FD_CLO SE); //①//界面完善ServerIP.EnableWindow(false);ServerPort.EnableWindow(false);m_ButtonConnect.EnableWindow(false);m_ButtonDisconnect.EnableWindow();m_EditWords.EnableWindow();m_ButtonSend.EnableWindow();m_ButtonExit.EnableWindow(false);m_ButtonClear.EnableWindow();}“断开”按钮的事件过程代码如下:void CChatClientDlg::OnDisconnect(){//断开与服务器的连接closesocket(m_client);m_ListWords.AddString("从服务器断开");m_ListWords.SetT opIndex(m_ListWords.GetCount() - 1);ServerIP.EnableWindow();ServerPort.EnableWindow();m_ButtonConnect.EnableWindow();m_ButtonDisconnect.EnableWindow(false);m_EditWords.EnableWindow(false);m_ButtonSend.EnableWindow(false);m_ButtonExit.EnableWindow();}“发送”按钮事件过程代码如下:void CChatClientDlg::OnSend(){//向服务器发送信息UpdateData();if(m_sWords.IsEmpty()){AfxMessageBox("发送的消息不能为空!");return;}//开始发送数据int i = send(m_client,m_sWords.GetBuffer(0),m_sWords.GetLength(),0);m_ListWords.AddString("发送:" + m_sWords);m_ListWords.SetT opIndex(m_ListWords.GetCount() - 1);}BOOL CChatClientDlg::PreTranslateMessage(MSG* pMsg){if(pMsg->message == 10000) //识别应用程序中定义的消息号{switch(pMsg->lParam) //判断网络事件类型{case FD_READ:this->ReceiveData(); //若为FD_READ则接收数据break;case FD_CLOSE:this->CloseSock(); //如果服务端断开,客户端也断开break;}}elsereturn CDialog::PreTranslateMessage(pMsg);}下面来实现ReceiveData()和CloseSock()方法。
计算机网络实验原理实验四web服务器套接字编程实验报告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实验报告实验四、web服务器套接字编程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编写一个WEB服务器程序,可以接受来自浏览器的访问,并传输页面(包含多个对象)到浏览器。
掌握Socket编程。
2.实验环境:连入局域网络的主机一台。
3.实验指导: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是位于TCP/IP 协议的应用层,是最广为人知的协议,也是互连网中最核心的协议之一。
HTTP协议是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协议,是通用的、无状态的、面向对象的协议。
一个完整的HTTP协议会话过程包括四个步骤:✧连接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建立连接,打开一个称为Socket(套接字)的虚拟文件,此文件的建立标志着连接建立成功;✧请求Web浏览器通过Socket向Web服务器提交请求。
HTTP的请求一般是GET或POST 命令(POST用于FORM参数的传递);✧应答Web浏览器提交请求后,通过HTTP协议传送给Web服务器。
Web服务器接到后,进行事务处理,处理结果又通过HTTP传回给Web浏览器,从而在Web浏览器上显示出所请求的页面;✧关闭连接应答结束后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必须断开,以保证其它Web浏览器能够与Web 服务器建立连接。
4.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运行课本中Webserver.java程序。
查找资料,写出程序源代码,并加上必要的注释。
如能改写该程序,附上修改后的源代码。
代码:import java.io.*;import .*;import java.util.*;class Webserver{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 throws Exception{String requestMessageLine;String filename;ServerSocket listenSocket=new ServerSocket(2222);Socket connectionSocket=listenSocket.accept();BufferedReader inFromClient=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connectionSocket.getInputStream()));DataOutputStream outToClient=new DataOutputStream(connectionSocket.getOutputStream());requestMessageLine=inFromClient.readLine();StringTokenizer tokenizerLine=new StringTokenizer(requestMessageLine);if(tokenizerLine.nextToken().equals("GET")){filename=tokenizerLine.nextToken();if(filename.startsWith("/")==true)filename=filename.substring(1);File file=new File(filename);int numOfBytes=(int)file.length();FileInputStream inFile=new FileInputStream(filename);byte[] fileInBytes=new byte[numOfBytes];inFile.read(fileInBytes);outToClient.writeBytes("HTTP/1.0 200 Document Follows\r\n");if(filename.endsWith(".jpg"))outToClient.writeBytes("Content-Type:image/jpeg\r\n");if(filename.endsWith(".gif"))outToClient.writeBytes("Content-Type:image/gif\r\n");//图片outToClient.writeBytes("Content-Length:"+numOfBytes+"\r\n");outToClient.writeBytes("\r\n");outToClient.write(fileInBytes,0,numOfBytes);connectionSocket.close();}else System.out.println("Bad Resquest Message");}}提示:使用WEB浏览器来测试WEB服务器的程序,如果在本机上测试,本机服务器监听端口为6789,要获得本机上文件名为index.html,应在浏览器指定下列URL http://localhost:6789/index.html;如果服务器程序不在本机上,服务器监听端口为6789,要获得服务器上文件名为index.html,应在浏览器指定下列URL http://服务器IP地址:6789/index.html截图:打开网页四、实验总结总结你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C#套接字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年级2009级学号2009432113 姓名吴紫薇成绩专业09计科1 实验地点主楼502 指导教师蔡红云实验项目套接字实验日期2012年5月一、实验目的1、了解网络通信原理。
2、实现基于TCP或UDP的网络通信数据传输服务。
3、掌握客户端/服务器程序设计。
4、掌握Socket编程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二、实验原理1、套接字(socket)原理套接字,是支持TCP/IP的网络通信的基本操作单元,可以看做是不同主机之间的进程进行双向通信的端面点,简单的说就是通信的两方的一种约定,用套接字中的相关函数来完成通信过程要通过Internet进行通信,至少需要一对套接字,其中一个运行在客户端,称之为ClientSocket,另一个运行于服务器端面,称为ServerSocket。
根据连接启动的方式以及本地要连接的目标,套接字之间的连接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服务器监听、客户端请求、连接确认。
服务器监听是指服务端套接字并不定位具体的客户端套接字,而是处于等待连接的状态,实时监控网络状态。
客户端请求是由客户端的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要连接的目标是服务器端套接字。
为此,客户端的套接字必须首先描述它要连接的服务器的套接字,指出服务器套接字的地址和端口号,然后再向服务器端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
连接确认是当服务器端套接字监听到或者说接收到客户端套接字的连接请求时,它就响应客户端套接字的请求,建立一个新的线程,把服务器端套接字的信息发送给客户端,一旦客户端确认了此连接,连接即可建立。
而服务器端继续处于监听状态,继续接收其他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2、套接字通信原理图图(1)套接字工作流程图3、套接字通信工作过程(1)、建立连接服务器(ServerSocket)监听指定端口,看是否有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客户端(ClientServer)创建套接字并通过指定端口请求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服务器收到连接请求后,创建一个套接字与客户端建立连接。
tcp套接字编程
Perror(“recv() error!\n”);
Exit(1);
}
printf("recive buf is%s",buf);
for(j=0;j<n;j++)
sendbuf[n-j-2]=buf[j];
send(connfd, sendbuf, n,0);
if (!strcmp(buf,”quit”)) break;
exit(1);
}
if ((he=gethostbyname(argv[1])) == NULL)
{
Perror(“gethostbyname() error!\n”);
exit(1);
}
if((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1)
{
Perror(“socket() error!\n”);
exit(1);
}
printf("client IP is%s,PORT is %d\n", inet_ntoa(client.sin_addr), ntohs(client.sin_port));
while (1)
{
If((num=recv(connfd, buf, MAXDATASIZE,0))==-1);
server.sin_port = htons(PORT);
if(bind(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ver, sizeof(server))==-1)
{
perror("bind() error\n"");
exit(1);
}
计算机网络套接字编程实验报告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套接字编程实验报告课程:计算机网络项目:实验2 套接字编程一、实验目的1掌握客户机与服务器的通信原理。
2掌握WinSocket编程技术,实现两机间的通信。
二、实验原理在TCP/IP网络中两个进程间的相互作用的主机模式是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 model)。
该模式的建立基于以下两点:1、非对等作用;2、通信完全是异步的。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在操作过程中采取的是主动请示方式:首先服务器方要先启动,并根据请示提供相应服务:(过程如下)1、打开一通信通道并告知本地主机,它愿意在某一个公认地址上接收客户请求。
2、等待客户请求到达该端口。
3、接收到重复服务请求,处理该请求并发送应答信号。
4、返回第二步,等待另一客户请求5、关闭服务器。
客户方:1、打开一通信通道,并连接到服务器所在主机的特定端口。
2、向服务器发送服务请求报文,等待并接收应答;继续提出请求……3、请求结束后关闭通信通道并终止。
面向连接的应用程序流程图:三、实验内容:分别用TCP和UDP实现套接字编程,实现小写字母转大写!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包含四个程序,如下:TCPClient:TCPServer:UDPClient:UDPSever:程序运行结果:需要把hostname改成主机IP地址,用ipconfig命令可得到本地IP。
运行结果:思考题:在一台主机上安装编译用java写的TCPClient和UDPClient程序,在另一台主机上安装编译TCPServer和UDPServer程序。
那么1:在运行TCPCserver运行TCPClient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2:在运行UDPCserver运行UDPClient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3:如果你对客户机端和服务器端使用了不同的端口,将发生什么现象?答:1.2.3都什么都不会发生,因为tcp、udp server程序无非是绑定了一个特定的端口,但是client端使用的端口都是随机产生的,不必要client 和server 的tcp和udp端口必须一致。
套接字编程实验报告
Programing 实验物联2班201208080228 赵智慧一、实验题目:利用套接字编程,编写出TCP和UDP的客户机、服务器程序进行交互二、实验代码:1.TCP服务器:package TCP;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import java.io.IOException;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import .ServerSocket;import .Socket;public class TCPServ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ServerSocket server=new ServerSocket(7999);System.out.println("server ok");Socket socket=server.accept();BufferedReader bf=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ocket.getInputStream()));String str=bf.readLine();while(str!=null){System.out.println(str);str=bf.readLine();}}}2.TCP客户机:package TCP;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import java.io.DataOutputStream;import java.io.IOException;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import java.io.PrintWriter;import .Socket;import .UnknownHostException;public class TCP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UnknownHostException, IOException{String sentence;InputStreamReader isr = 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BufferedReader inFromUser = new BufferedReader(isr);Socket clientSocket = new Socket("127.0.0.1",7999);sentence = inFromUser.readLine();OutputStream os = clientSocket.getOutputStream();PrintWriter oos=new PrintWriter(os);os.write(sentence.getBytes());clientSocket.close();}}3.UDP服务器:package UDP;import .DatagramPacket;import .DatagramSocket;import .InetAddress;import .SocketException;public class UDPServ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DatagramSocket serverSocket = new DatagramSocket(9876); //所有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都将通过该套接字//因为UDP无连接,所以无需创建一个新的套接字监听新的请求byte[] receive1 = new byte[1024];byte[] receive2 = new byte[1024];byte[] send1 = new byte[1024];byte[] send2 = new byte[1024];byte[] send3 = new byte[1024];while(true){DatagramPacket receive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receive1, receive1.length);serverSocket.receive(receivePacket);String str = new String(receivePacket.getData()); //从分组中提取出数据,并存入str中InetAddress ip = receivePacket.getAddress(); //提取IP地址int port = receivePacket.getPort(); //提取客户机端口号String ask = "请选择:1.将其转化为大写 2.将a字符替换为c字符";send1 = ask.getBytes();DatagramPacket sendPacket1 = new DatagramPacket(send1, send1.length, ip,port);serverSocket.send(sendPacket1);DatagramPacket receivePacket2 = new DatagramPacket(receive2, receive2.length);serverSocket.receive(receivePacket2);String str2 = new String(receivePacket2.getData());if(str2.toCharArray()[0]=='1'){String capitalizedSentence = str.toUpperCase();send3 = capitalizedSentence.getBytes();DatagramPacket sendPacket3 = new DatagramPacket(send3, send3.length, ip,port);serverSocket.send(sendPacket3);}else{String change = str.replace('a', 'c');send2 = change.getBytes();DatagramPacket sendPacket2 = newDatagramPacket(send2, send2.length, ip,port);serverSocket.send(sendPacket2);}}}}4.UDP客户机:package UDP;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import java.io.IOException;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import .DatagramPacket;import .DatagramSocket;import .InetAddress;import .SocketException;import .UnknownHostException;public class UDP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InputStreamReader isr = 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BufferedReader inFromUser = new BufferedReader(isr);DatagramSocket clientSocket = new DatagramSocket(); //客户机套接字InetAddress IPAddress = InetAddress.getByName("127.0.0.1");byte[] sendData1 = new byte[1024];byte[] sendData2 = new byte[1024];byte[] receiveData1 = new byte[1024];byte[] receiveData2 = new byte[1024];String sentence = inFromUser.readLine();sendData1 = sentence.getBytes();DatagramPacket send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sendData1, sendData1.length,IPAddress,9876);clientSocket.send(sendPacket);DatagramPacket receivePacket1 = new DatagramPacket(receiveData1, receiveData1.length);clientSocket.receive(receivePacket1);String modifiedData1 = new String(receivePacket1.getData());System.out.println("Server:"+modifiedData1);String sentence2 = inFromUser.readLine();sendData2 = sentence2.getBytes();DatagramPacket sendPacket2 = new DatagramPacket(sendData2, sendData2.length,IPAddress,9876);clientSocket.send(sendPacket2);DatagramPacket receivePacket2 = new DatagramPacket(receiveData2, receiveData2.length);clientSocket.receive(receivePacket2);String modifiedData2 = new String(receivePacket2.getData());System.out.println("Server:"+modifiedData2);clientSocket.close();}}三、实验分析:TCP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而UDP提供不可靠的运输服务,在套接字编程方面,UDP 客户机使用的是DatagramSocket,而TCP客户机使用的是Socket。
TCP套接字编程实验报告
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实验报告
接受客户连接;
读取客户的请求,发送应答;
终止连接并等待下一个客户连接。
实验设计思想描述
使用TCP套接字编程可以实现基于TCP/IP协议的面向连接的通信,它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其主要实现过程如图所示。
调试过程及实验结果将A,B,C三台主机连接在同一局域网
1.在A主机打开TCP套接字服务器程序:
服务器创建成功,再查看A主机的IP地址为192.168.1.2
2. 在IP地址为192.168.1.3的B主机打开客户端程序,连接A主机:
3. 此时在A主机服务器端能看到B主机连接成功:
4. IP地址为192.168.1.5的C主机打开客户端程序,连接A主机:
连接成功,即可对话
5. 在A主机的服务器中可以看到C主机连接成功并受到C主机发来的信息:
总结
一直认为网络中传输数据是很复杂的事情,对套接字也只有泛泛的了解。
通过这次实验,我学到了很多,知道了TCP套接字的传输原理以及方法。
当真正接触套接字时,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不过在编写程序时,还是感到有一定的困难,而且一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问题。
总之,这次实验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收获,也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套接字实验报告
套接字实验报告套接字实验报告引言套接字(Socket)是计算机网络中一种重要的通信机制,它允许不同计算机之间的进程进行通信。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套接字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际编程实现简单的网络通信。
一、套接字的基本概念1.1 套接字的定义套接字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实现进程间通信的一种机制。
它可以在不同主机之间传递数据,使得进程能够进行通信和协作。
1.2 套接字的类型套接字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流式套接字(SOCK_STREAM)和数据报套接字(SOCK_DGRAM)。
流式套接字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通信,而数据报套接字则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通信。
1.3 套接字的地址套接字的地址由IP地址和端口号组成。
IP地址用于标识主机,端口号用于标识进程。
二、套接字的使用方法2.1 创建套接字在使用套接字之前,首先需要创建一个套接字对象。
可以通过调用socket()函数来创建套接字,指定套接字的类型和协议。
2.2 绑定套接字在进行网络通信之前,需要将套接字绑定到一个特定的地址上。
可以通过调用bind()函数来实现套接字的绑定。
2.3 监听套接字如果希望套接字能够接受连接请求,需要将套接字设置为监听状态。
可以通过调用listen()函数来实现套接字的监听。
2.4 接受连接当套接字处于监听状态时,可以通过调用accept()函数来接受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并返回一个新的套接字对象,用于与客户端进行通信。
2.5 发送和接收数据一旦建立了连接,就可以通过调用send()函数来发送数据,调用recv()函数来接收数据。
三、实验过程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Python编程语言来实现套接字的使用。
首先,我们创建一个服务器端程序和一个客户端程序。
3.1 服务器端程序服务器端程序首先创建一个套接字对象,并将其绑定到一个特定的地址上。
然后,将套接字设置为监听状态,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一旦接受到连接请求,就创建一个新的套接字对象,并与客户端进行通信。
套接字编程实验总结
套接字编程实验总结
套接字编程实验总结
套接字编程(Socket Programming)是计算机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套接字编程我们可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在这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套接字编程的常用函数,掌握了编写TCP和UDP协议的基本方式。
实验中我们先学习了TCP协议,该协议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它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有序性,数据传输前需要先建立连接,传输完毕后必须断开连接。
TCP协议通常用于需要稳定传输的应用程序,如Web、FTP等。
UDP协议则是一个面向无连接的协议,它不保证数据包传输的可靠性和有序性,但传输速度很快,可以满足很多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程序,如流媒体、视频聊天等。
我们在实验中通过编写TCP和UDP实例,加深了对套接字编程的理解。
在TCP 实例中,我们先建立连接后,通过服务器端向客户端发送数据,客户端接收并回应。
在UDP实例中,我们直接通过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数据,服务器端接收后回应。
通过实例的练习,我们掌握了TCP和UDP数据传输的规则和常用函数的使用。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套接字编程的基本知识,掌握了TCP和UDP协议编程的思想和实现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还学会了怎样使用Wireshark 等工具来分析数据包,以及如何在实际应用中运用套接字编程技术。
这对于我们了解计算机网络和提高编程能力非常有帮助。
希望未来可以继续学习深入的网络编程知识,为计算机网络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套接字编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套接字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 掌握TCP和UDP协议在套接字编程中的应用。
3. 能够使用套接字编程实现简单的网络通信。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编程语言:C3. 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 2019三、实验内容1. 创建套接字2. 绑定套接字3. 监听套接字4. 接受连接5. 发送数据6. 接收数据7. 关闭套接字四、实验步骤1. 创建套接字```c#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ys/socket.h>#include <netinet/in.h>#include <string.h>int main() {int sockfd;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if (sockfd < 0) {perror("socket error");exit(1);}printf("Socket created successfully\n"); return 0;}```2. 绑定套接字```c#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ys/socket.h>#include <netinet/in.h>#include <string.h>int main() {int sockfd;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if (sockfd < 0) {perror("socket error");exit(1);}memset(&servaddr, 0, sizeof(servaddr));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servaddr.sin_port = htons(8080);serv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if (bind(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vaddr, sizeof(servaddr)) < 0) {perror("bind error");exit(1);}printf("Socket bound successfully\n");return 0;}```3. 监听套接字```c#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ys/socket.h>#include <netinet/in.h>#include <string.h>int main() {int sockfd, newsockfd;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cliaddr;socklen_t len;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if (sockfd < 0) {perror("socket error");exit(1);}memset(&servaddr, 0, sizeof(servaddr));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servaddr.sin_port = htons(8080);serv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if (bind(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vaddr, sizeof(servaddr)) < 0) {perror("bind error");exit(1);}listen(sockfd, 5);printf("Socket listening on port 8080\n");len = sizeof(cliaddr);newsockfd = accept(sockfd, (struct sockaddr )&cliaddr, &len);if (newsockfd < 0) {perror("accept error");exit(1);}printf("Connection accepted from %s:%d\n",inet_ntoa(cliaddr.sin_addr), ntohs(cliaddr.sin_port)); return 0;}```4. 接受连接```c#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ys/socket.h>#include <netinet/in.h>#include <string.h>int main() {int sockfd, newsockfd;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cliaddr;socklen_t len;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if (sockfd < 0) {perror("socket error");exit(1);}memset(&servaddr, 0, sizeof(servaddr));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servaddr.sin_port = htons(8080);serv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if (bind(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vaddr, sizeof(servaddr)) < 0) {perror("bind error");exit(1);}listen(sockfd, 5);printf("Socket listening on port 8080\n");len = sizeof(cliaddr);newsockfd = accept(sockfd, (struct sockaddr )&cliaddr, &len);if (newsockfd < 0) {perror("accept error");exit(1);}printf("Connection accepted from %s:%d\n",inet_ntoa(cliaddr.sin_addr), ntohs(cliaddr.sin_port));return 0;}```5. 发送数据```c#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ys/socket.h>#include <netinet/in.h>#include <string.h>int main() {int sockfd, newsockfd;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cliaddr;socklen_t len;char buffer[1024];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if (sockfd < 0) {perror("socket error");exit(1);}memset(&servaddr, 0, sizeof(servaddr));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servaddr.sin_port = htons(8080);serv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if (bind(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vaddr, sizeof(servaddr)) < 0) {perror("bind error");exit(1);}listen(sockfd, 5);printf("Socket listening on port 8080\n");len = sizeof(cliaddr);newsockfd = accept(sockfd, (struct sockaddr )&cliaddr, &len); if (newsockfd < 0) {perror("accept error");exit(1);}printf("Connection accepted from %s:%d\n",inet_ntoa(cliaddr.sin_addr), ntohs(cliaddr.sin_port));memset(buffer, 0, sizeof(buffer));read(newsockfd, buffer, sizeof(buffer));printf("Received: %s\n", buffer);write(newsockfd, "Hello, client!", strlen("Hello, client!")); close(newsockfd);close(sockfd);return 0;}```6. 接收数据```c#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ys/socket.h>#include <netinet/in.h>#include <string.h>int main() {int sockfd, newsockfd;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cliaddr;socklen_t len;char buffer[1024];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if (sockfd < 0) {perror("socket error");exit(1);}memset(&servaddr, 0, sizeof(servaddr));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servaddr.sin_port = htons(8080);serv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if (bind(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vaddr, sizeof(servaddr)) < 0) {perror("bind error");exit(1);}listen(sockfd, 5);printf("Socket listening on port 8080\n");len = sizeof(cliaddr);newsockfd = accept(sockfd, (struct sockaddr )&cliaddr, &len);if (newsockfd < 0) {perror("accept error");exit(1);}printf("Connection accepted from %s:%d\n",inet_ntoa(cliaddr.sin_addr), ntohs(cliaddr.sin_port));memset(buffer, 0, sizeof(buffer));read(newsockfd, buffer, sizeof(buffer));printf("Received: %s\n", buffer);write(newsockfd, "Hello, client!", strlen("Hello, client!")); close(newsockfd);close(sockfd);return 0;}```7. 关闭套接字```c#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ys/socket.h>#include <netinet/in.h>#include <string.h>int main() {int sockfd, newsockfd;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cliaddr;socklen_t len;char buffer[1024];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if (sockfd < 0) {perror("socket error");exit(1);}memset(&servaddr, 0, sizeof(servaddr));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servaddr.sin_port = htons(8080);serv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if (bind(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vaddr, sizeof(servaddr)) < 0) {perror("bind error");exit(1);}listen(sockfd, 5);printf("Socket listening on port 8080\n");len = sizeof(cliaddr);newsockfd = accept(sockfd, (struct sockaddr )&cliaddr, &len);if (newsockfd < 0) {perror("accept error");exit(1);}printf("Connection accepted from %s:%d\n",inet_ntoa(cliaddr.sin_addr), ntohs(cliaddr.sin_port));memset(buffer, 0, sizeof(buffer));read(newsockfd, buffer, sizeof(buffer));printf("Received: %s\n", buffer);write(newsockfd, "Hello, client!", strlen("Hello, client!"));close(newsockfd);close(sockfd);return 0;}```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套接字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学会了如何使用套接字实现简单的网络通信。
计网实验二 套接字编程
计网实验二套接字编程班级:智能1401姓名:蒙寿伟学号:201408070120一、实验目的设计和实现UDP和TCP的套接字通信,理解套接字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步骤(1)功能设计与说明TCP: Client和Server进行通信,Client和Server建立连接后,只有当Client端发送“connect”字符后,真正的通信连接才会建立,这模拟了Server端的密码验证功能,Server收到“connect”指令后,返回“Server OK”给Client,正常通信开始。
当Client发送“bye”时,Server返回“Connection Close”,通信结束,之后Client 再发信息Server端也不会进行任何处理。
UDP: 功能和UDP相同(2)代码说明TCPServer:定义变量ServerSocket s; //创建socket对象Socket client; //从客户端接收数据InputStream instr; //打开输入输出流OutputStream outstr;DataInputStream din; //封装输入输出流DataOutputStream dout;初始化变量s=new ServerSocket(6666);client=s.accept();instr=client.getInputStream();outstr=client.getOutputStream();din=new DataInputStream(instr);dout=new DataOutputStream(outstr);功能主体:将服务器的接收和发送放到子线程Run()中TCPClient:初始化变量:客户端的寻址是“localhost”相当于127.0.0.1 Socket soc=new Socket("localhost", 6666);//打开输入输出流InputStream instr=soc.getInputStream();OutputStream outstr=soc.getOutputStream();//封装输入输出流DataInputStream din=new DataInputStream(instr);DataOutputStream dout=new DataOutputStream(outstr);功能主体:Client的发送和接收功能放到两个不同的线程UDPClient和UDPServer 与TCP的实现相似,不同的是UDP不需要建立连接,即不需要等待UDPServer的开启。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三winsock套接字编程实验报告
实验三、WINSOCK套接字编程实验报告序号:姓名:学号:成绩1.实验目的:用C或JA V A语言编写客户端、服务器程序,实现基于TCP或UDP的网络通信数据传输服务,熟悉基于TCP或UDP的Socket编程原理。
2.实验环境:建立在TCP/IP 网络体系结构之上计算机网络实验环境。
各计算机除了安装TCP/IP 软件外,还安装了TCP/IP 开发系统。
计算机具备Windows环境中套接字socket 的编程接口功能,可为用户提供全网范围的进程通信功能。
3.实验指导:参见套接字编程实验指导4.实验步骤(1)运行指导书中给出的参考程序,分析实验结果,并回答问题(1)-(3)运行结果:(2)根据给定参考程序修改代码,完善修改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功能。
并回答问题(4)-(5)5.实验结果分析(1)为什么在服务器和客户端要包含winsock2.h文件?答:因为在服务器和客户端的程序中要使用WinSock库中的函数如WSACleanup()等,必须包含头文件winsock2.h。
(2)为什么在服务器和客户端程序中要加入#pragma comment(lib,"ws2_32.lib") 语句,如果不加会出现什么问题?答:语句#pragma comment(lib, "Ws2_32.lib ")表示链接Ws2_32.lib这个库,在服务器和客户端程序中使用到了Ws2_32.lib中的相关函数,如果不加入这个语句,开发环境就无法解析一些Ws2_32.lib中的符号。
删除#pragma comment(lib,"ws2_32.lib") 语句后的运行结果:(3)为什么在服务器和客户端程序中要使用WSAStartup函数,如果不用,程序会有什么问题?答:在利用套接字编程时,第一步需要通过WSAStartup函数来加载套接字库,如果不使用WSAStartup函数就不能够建立套接字,因而无法建立服务连接。
计算机网络编程实验报告(实现TCP、UDP数据传输)
package internet;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Writer; import java.io.PrintWriter; import .Socket;
package internet;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BufferedWriter;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Writer; import .ServerSocket; import .Socket;
建立 Socket 连接至少需要一对套接字,其中一个运行于客户端,称为 ClientSocket ,另一个运行于服务器端,称为 ServerSocket 。
套接字之间的连接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服务器监听,客户端请求,连接确认。 服务器监听:服务器端套接字并不定位具体的客户端套接字,而是处于等待连接 的状态,实时监控网络状态,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public class UDPserv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 */ DatagramSocket socket=new DatagramSocket(10086); // 创 建 服 务 器 端
的连接
System.out.println(s.getInetAddress().getHostAddress()+"...connection");
计网实验二 套接字编程
计网实验二套接字编程班级:智能1401姓名:蒙寿伟学号:201408070120一、实验目的设计和实现UDP和TCP的套接字通信,理解套接字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步骤(1)功能设计与说明TCP: Client和Server进行通信,Client和Server建立连接后,只有当Client端发送“connect”字符后,真正的通信连接才会建立,这模拟了Server端的密码验证功能,Server收到“connect”指令后,返回“Server OK”给Client,正常通信开始。
当Client发送“bye”时,Server返回“Connection Close”,通信结束,之后Client 再发信息Server端也不会进行任何处理。
UDP: 功能和UDP相同(2)代码说明TCPServer:定义变量ServerSocket s; //创建socket对象Socket client; //从客户端接收数据InputStream instr; //打开输入输出流OutputStream outstr;DataInputStream din; //封装输入输出流DataOutputStream dout;初始化变量s=new ServerSocket(6666);client=s.accept();instr=client.getInputStream();outstr=client.getOutputStream();din=new DataInputStream(instr);dout=new DataOutputStream(outstr);功能主体:将服务器的接收和发送放到子线程Run()中TCPClient:初始化变量:客户端的寻址是“localhost”相当于127.0.0.1 Socket soc=new Socket("localhost", 6666);//打开输入输出流InputStream instr=soc.getInputStream();OutputStream outstr=soc.getOutputStream();//封装输入输出流DataInputStream din=new DataInputStream(instr);DataOutputStream dout=new DataOutputStream(outstr);功能主体:Client的发送和接收功能放到两个不同的线程UDPClient和UDPServer 与TCP的实现相似,不同的是UDP不需要建立连接,即不需要等待UDPServer的开启。
套接字编程实验总结
套接字编程实验总结套接字编程是计算机网络编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套接字可以实现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与数据交换。
在进行套接字编程的实验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其重要性及应用价值。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实验经历,总结出一些关键的要点和经验。
我在实验中学习到了如何创建套接字、绑定地址和端口、监听连接请求以及接受和发送数据等基本操作。
这些操作是套接字编程的基础,也是我们进行网络通信必须掌握的内容。
在实验中,我通过不断地练习和调试,逐渐掌握了这些操作的技巧和方法。
我发现在套接字编程实验中,错误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网络环境的不确定性,很容易出现各种错误,比如连接超时、数据丢失等。
因此,在编写代码时,我要注意添加足够的错误处理机制,及时捕获和处理各种异常情况,以确保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我还学习到了如何利用多线程和多进程来实现并发通信。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同时处理多个连接请求,这时就需要使用多线程或多进程来实现并发处理。
通过实验,我掌握了多线程和多进程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
我还了解到了套接字编程中一些高级特性的应用,比如SSL加密、非阻塞IO、UDP通信等。
这些特性可以进一步提升网络通信的安全性和效率,对于一些对数据传输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非常有用。
总的来说,通过套接字编程实验,我不仅学到了网络编程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还提升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编程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网络编程领域,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为实现更复杂的网络应用做好准备。
希望我的总结和经验能够对其他同学在学习套接字编程时有所帮助,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Java UDP套接字编程实验报告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开课学院及实验室:电子楼418A 室2014年 11 月 20 日学院计算机学院年级、专业、班网络工程113班姓名曾俊峰学号实验课程名称网络编程成绩实验项目名称UDP套接字编程指导老师樊志平一、实验目的UDP是面向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如果需要可靠传输,可以在应用层实现。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UDP协议应用编程范型,掌握Java对UDP协议的支持类,并能熟练结合多线程、输入输出流等类库的使用和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技术加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二、使用仪器、器材微机一台操作系统:WinXP编程软件:Myeclipse三、实验内容及原理DatagramSocket→发送数据报的套接字DatagramPacket→存储数据的数据报一、DatagramSocket1、public void receive(DatagramPacket p)从此套接字接收数据报包。
当此方法返回时,DatagramPacket 的缓冲区填充了接收的数据。
数据报包也包含发送方的IP 地址和发送方机器上的端口号。
2、public void send(DatagramPacket p)从此套接字发送数据报包。
DatagramPacket 包含的信息指示:将要发送的数据、其长度、远程主机的IP 地址和远程主机的端口号。
二、DatagramPacket1、DatagramPacket(byte[] buf, int length) 接收数据报→构造DatagramPacket,用来接收长度为length 的数据包。
字节数组buf 用来存储接收到的数据2、DatagramPacket(byte[] buf, int length, InetAddress address, int port) 发送数据报→构造数据报包,用来将长度为length 的包发送到指定主机上的指定端口号。
实验套接字编程实验
注意:实验课程名称统一填写“计算机网络实验”
实验 2
实验项目名称:套接字编程实验
实验日期:
实验地点:
实验目的:
1.理解套接字的概念,区分TCP套接字和UDP套接字;
2.掌握Python语言下的套接字编程技术。
实验内容:
1.参照教材
2.7的内容,分别利用TCP和UDP套接字编程技术,
使用Python语言编程完成从客户端输入一行字符,发送到服务器后,由服务器转化成大写字母,回送到客户端并显示。
2.调试、运行所建立的程序。
3.回答习题31、32的问题。
实验步骤:
1.预备知识:Python语言编程基础、Python语言网络编程技术;
2.下载Python语言及其集成开发工具并安装;
3.输入Python源程序并保存、运行调试;
4.分别在不同主机上或同一台主机下运行服务器程序和客户机程
序,观察客户机和服务器的通信交互过程。
5.完成实验报告,内容包括源程序和运行界面。
附:操作运行界面
(1)TCP客户端运行界面
(2)TCP服务器端运行界面
(3)UDP客户端运行界面
(4)UDP服务器端运行界面。
winsock编程实验报告
winsock编程实验报告Winsock编程实验报告引言Winsock是Windows操作系统中用于网络通信的编程接口,它提供了一组函数和数据结构,使程序员能够在Windows平台上进行网络编程。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探讨如何使用Winsock编程接口来实现基本的网络通信功能。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Winsock编程实现一个简单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型,了解基本的网络通信原理和编程方法。
实验环境本实验使用了Windows操作系统和Visual Studio集成开发环境。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C/C++语言进行编程。
实验步骤1. 初始化Winsock库在程序中调用WSAStartup函数来初始化Winsock库,这是进行网络编程的第一步。
2. 创建套接字使用socket函数创建一个套接字,套接字是网络通信的基本单元,它包含了通信的协议和地址信息。
3. 绑定套接字使用bind函数将套接字绑定到本地地址和端口上,这样就可以在这个地址上进行通信。
4. 监听连接如果是服务器端程序,需要调用listen函数来监听连接请求,等待客户端程序的连接。
5. 建立连接客户端程序使用connect函数来连接服务器端程序,建立通信连接。
6. 发送和接收数据使用send和recv函数来发送和接收数据,实现网络通信功能。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客户端程序能够向服务器端程序发送数据,并接收服务器端程序的响应。
我们也测试了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发现程序能够正常工作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问题。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Winsock编程接口的基本用法,掌握了基本的网络通信原理和编程方法。
网络通信是现代计算机应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掌握网络编程技术对于我们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网络编程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计算机网络
项目:实验2 套接字编程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客户机与服务器的通信原理。
2掌握WinSocket编程技术,实现两机间的通信。
二、实验原理
在TCP/IP网络中两个进程间的相互作用的主机模式是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 model)。
该模式的建立基于以下两点:1、非对等作用;2、通信完全是异步的。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在操作过程中采取的是主动请示方式:
首先服务器方要先启动,并根据请示提供相应服务:(过程如下)
1、打开一通信通道并告知本地主机,它愿意在某一个公认地址上接收客户请求。
2、等待客户请求到达该端口。
3、接收到重复服务请求,处理该请求并发送应答信号。
4、返回第二步,等待另一客户请求
5、关闭服务器。
客户方:
1、打开一通信通道,并连接到服务器所在主机的特定端口。
2、向服务器发送服务请求报文,等待并接收应答;继续提出请求……
3、请求结束后关闭通信通道并终止。
面向连接的应用程序流程图:
三、实验内容:
分别用TCP和UDP实现套接字编程,实现小写字母转大写!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包含四个程序,如下:
TCPClient:
TCPServer:
UDPClient:
UDPSever:
程序运行结果:
需要把hostname改成主机IP地址,用ipconfig命令可得到本地IP。
运行结果:
思考题:
在一台主机上安装编译用java写的TCPClient和UDPClient程序,在另一台主机上安装编译TCPServer和UDPServer程序。
那么1:在运行TCPCserver运行TCPClient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2:在运行UDPCserver运行UDPClient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3:如果你对客户机端和服务器端使用了不同的端口,将发生什么现象?
答:1.2.3都什么都不会发生,因为tcp、udp server程序无非是绑定了一个特定的端口,但是client端使用的端口都是随机产生的,不必要client 和server 的tcp和udp端口必须一致。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套接字编程实现的细节,对TCP、UDP协议原理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学会使用了java编程的流程,在实验编码中,遇到了不少错误,但都不断改进调试最后成功,还有hostname只用本地IP最直接,当然,也可以换别的主机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