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兰 网络传播学 笔记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三章知识点整理
目录第三章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 (3)第一节网站传播:大众传播的延续 (3)1.网站传播的主体及其目标 (3)2.网站传播的特点 (3)第二节论坛:“古老”、封闭的社会化媒体 (4)1.网络论坛的形式 (4)2.网络论坛的作用 (4)3.网络论坛的成员关系 (6)第三节即时通信:基于关系网络的点对点传播 (6)1.即时通信传播的功能 (6)2.即时通信传播的特点 (7)3.即时通信中的关系网络与公共传播 (7)4.即时通信传播的社会影响 (8)第四节博客:以个体为中心的社会化舞台会化舞台 (9)1.博客的社会意义 (9)2.博客的传播结构 (10)3.博客的传播特点 (10)4.博客用户的使用与满足 (11)5.后博客时代的博客价值 (11)第五节维基:协作式知识生产系统 (11)1.维基及其传播的基本特点 (11)2.维基用户的使用与满足 (12)3.维基的主要应用方向 (12)第六节SNS:小世界的映射 (13)1.SNS的基本含义 (13)2.SNS的传播结构 (13)3.SNS的传播特点 (14)4.SNS个体用户的使用与满足 (14)第七节微博:大众传播的社交化 (15)1.微博的社会意义 (15)2.微博的传播结构 (16)3.博客的传播特点 (16)4.微博的传播特点 (16)5.微博个体用户的需求 (17)第八节微信:三个层级传播的贯通 (18)1.微信平台的主要价值 (18)2.微信朋友圈及其影响 (19)3.微信群及其影响 (20)4.微信公众平台及其传播特点 (21)第九节APP传播:垂直内容的移动化包装 (21)1.APP兴起的技术基础 (21)2.APP及其传播特点 (21)第十节移动视频直播:在场、表演与陪伴 (22)1.新闻事件的网络直播:从现场到在场 (22)2.社交互动性直播:“表演”“在场感”及“陪伴” (23)第三章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第一节网站传播:大众传播的延续1.网站传播的主体及其目标网站传播的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ISP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意为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指向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口与相关服务的机构。
烟台大学彭兰 网络传播学 笔记
网络传播学彭兰目录第一章网络传播的技术基础 (1)第一节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基本脉络 .................................................................................1 第二节互联网的主要技术.................................................................................................4 第二章网络传播的渠道. (11)第一节网络的技术平台属性...........................................................................................11 第二节网络的传播媒介属性...........................................................................................11 第三节网络的经营平台属性...........................................................................................16 第四节网络的虚拟社会属性...........................................................................................18 第三章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 .. (19)第一节网络中的人际传播...............................................................................................19 第二节网络中的群体传播...............................................................................................23 第三节网络中的组织传播...............................................................................................27 第四节网络中的大众传播...............................................................................................29 第四章网络传播的典型形式 .. (31)第一节网站传播..............................................................................................................31 第二节即时通信传播 ......................................................................................................34 第三节网络社区传播 ......................................................................................................36 第四节博客传播..............................................................................................................41 第五节搜索引擎传播 ......................................................................................................44 第六节 R S S 传播..............................................................................................................46 第五章网络传播的符号系统 .. (48)第一节网络传播中的文字符号.......................................................................................48 第二节网络传播中的图形、图像符号............................................................................49 第三节网络传播文本的总体特点 ...................................................................................51 第六章网络中的专业新闻传播者. (53)第一节网络中专业新闻传播者的构成............................................................................53 第二节网络新闻传播格局中的竞争与合作....................................................................57 第三节新闻网站的任务与业务构成 ...............................................................................59 第七章网络传播的受众. (64)第一节中国网络媒体的受众构成 ...................................................................................64 第二节网络受众的需求 ..................................................................................................65 第三节网络受众的总体特征. (67)1。
新媒体用户研究第一章笔记(彭兰)
第一章新媒体发展的三条线索与用户的“节点化”第一节从门户时代到泛媒体时代:新媒体传播的演变一、新媒体传播渠道的扩张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进入大众传播领域之初,最先出现的传播渠道是门户网站。
它的用户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媒体时代受众的角色。
之后,随着搜索引擎以及此后兴起的各种新类型的信息传播渠道和分发平台,逐步打破了门户网站的垄断地位。
各种类型的信息传播渠道和分发平台的聚合和分发特点:(一)门户网站、资讯客户端:编辑把关+大众化推送(二)搜索引擎:多元搜索+算法调度(三)社会化媒体: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四)个性化推荐平台:个性分析+算法匹配(五)视频和VR、AR平台:临场体验+社交传播(六)专业化服务平台:生活场景+资讯推送二、新媒体传播模式的变化(一)Web 1.0时代的“大众门户”模式1、模式特点:Web1.0时代以万维网为主要平台,以网站的内容为核心的传播模式,可称为大众门户模式。
大众门户模式是传统大众传播的点对面模式的延伸,在这样的模式下,网站扮演着互联网传播中心的角色,而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心,是依靠丰富的内容,网站以内容聚集起用户,由此带来流量。
2、用户特点:该模式中,用户仍然是线性传播的一端,与网站的地位是天然不平等的。
网民在获取信息方面仍然是被动的。
即使有一定的反馈手段,如留言跟帖,但反馈功能的开关控制在网站编辑手上。
(二)Web 2.0时代的“个人门户”模式1、模式特点:在Web2.0及其他技术的推动下,个人门户的模式逐渐浮出水面。
它的传播网络是有无数的网络节点,用户及它们之间的多元连接共同构成的人的关系网络,其特点有:1)每一个节点成为一个传播中心;2)关系成为传播渠道;3)社交和分享成为传播动力;4)社交关系网络成为信息的个性化筛选;5)网络传播多层次,且传播路径易于观察。
在这样的网络中,信息传播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复制过程,而是信息的不断再生产过程。
从传播格局上看,个人化门户模式带来了一个“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过程。
网络传播学概论彭兰读后感
网络传播学概论彭兰读后感化繁为简这本教材共十章,猛地一看,你可能会觉得这完全是十个独立的专题。
确实是,单独拎一章出来看并不妨碍阅读,每一章都可以当一个大专题来整理。
我们先看一下这十章内容的构成: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第二章网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第三章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第四章网络媒体与新闻媒体第六章网络信息的整合形式第七章网络环境下的数据新闻及可视化传播第八章社会化媒体应用第九章网络传播的效果第十章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我们梳理一下,可以按照网络传播的“基本问题”和“主要问题”分为两大板块,目的在于可以帮你形成知识结构,快速实现知识定位,以更好地进行内容消化。
“基本问题”版块主要讲述网络传播是从何而来、如何传播的。
“主要问题”我们可以借助传播学中的5W来整理,即网络传播关注的议题:从媒体、用户、内容、效果、其他五个维度来总结网络传播时代的新变化与新特点。
于是,这本书的结构我们可以归纳为:(图像)展开讲述1 基本问题:从何而来、如何传播(图像)①从何而来(第1章)网络传播从何而来?教材围绕技术基础和发展逻辑展开,也就是互联网的演进。
•发展基础网络技术是网络传播的基础,对于网络技术的探讨属于工科生的事儿,但是,我们要对社交媒体、自媒体,以及Web3.时代的数据化、智能、交互、个性化和高度虚拟化这种概念进行掌握。
•发展逻辑从发展逻辑来看,网络媒体的演进包括业务形态、分发平台以及传播模式三个维度,和传统媒体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业务形态和生产机制从独立走向了融合;第二,价值坐标的变化,包括新闻价值和质量标准;第三,思维由“内容”转变为“产品”;第四,传媒产业体制从封闭走向了开放。
在这一部分最后,作者论述了互联网的未来走向和对传媒业的影响。
教材有大篇幅的论述,我们要把握两个核心名词:大数据、智能化媒体。
②如何传播(第2-3章)网络出现后?怎么进行传播?网络的属性和形态决定了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
网络传播概论 彭兰教授第三版31页文档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的余香。
网络传播概论 彭兰教授第三版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网络传播概论》考研彭兰版考研复习笔记和真题
《网络传播概论》考研彭兰版考研复习笔记和真题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的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是指若干台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线路和通信设备互相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见表1-1)表1-1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见表1-2)表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网络协议(1)网络协议的含义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为达到实体(各种文件传送软件、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及终端等)之间的通信所制定的规则的集合。
(2)通信体系结构①计算机网络通信通常采用结构化的设计与实现技术,即采用层次结构的协议集合来实现。
采用这种技术实现通信功能的硬件和软件就是通信体系结构。
②目前一般采用的一种参照基准是ISO的层次模型。
(3)ISO层次模型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的英文简称是ISO,它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参考模型,即OSI 模型。
这个模型共分成七层,包括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传输层、网络层表示层、会话层、应用层等。
现在的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
(4)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
它是一套协议的集合,用来定义设备接入互联网,以及数据在设备之间传输的标准。
①TCP负责传输层面的问题,保障数据正确、安全地传送到目的地。
②IP用于给互联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目前,IP地址分为两类:a.静态地址,即电脑的IP地址是固定不变的,在互联网上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一定要使用静态地址。
b.动态地址,就是每一次登录后的地址都不完全相同,这主要是由Pv4技术下IP 地址资源有限导致的。
新媒体用户研究笔记彭兰
第三章作为社会网络节点的新媒体用户第一节网络社会与个体化节点一、个性化节点地位的不断上升网络社交平台结构的演变,使得网络中人的“关系网络”更加明晰,个体节点的地位上升。
早期人们在网络中的互动,是被圈定在特定社区内的特定社区内的互动。
这样一种圈层结构使得社区边界明确,社区成员有较明确的身份意识,成员对社区的归属感更容易形成。
但却很难体现自己独立的存在感。
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使得网络社交环境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消除了明确的边界,形成了一种以个体为中心的,动态的,边界可以随时伸缩的社交空间。
这样的社交空间更有利于人们获取社会资本。
而社会资本与社会关系网络息息相关,甚至有研究者认为,社会资本即社会网络关系,个人的社会网络关系越多,则个人的社会资本存量越大。
总体而言,从“圈式结构”到“链式结构”这样一种社交空间的结构变化,意味着个体突破了小范围的集体约束,进入到一个更开放的社会网络中,增强了个体作为节点的存在感和意义。
二、个性化节点在网络社会中的诉求(1)自我塑造与存在感:人们试图通过自我形象塑造以及相关能力的展示来寻求存在感,而不同的社交平台则会给予用户不同的存在方式,同一平台中用户本身的差异也会让用户自身形成不同的“醒目”程度。
这种存在感不仅关系到人们在虚拟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有时也会影响到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存在感。
(2)情绪表达与情感支持:网络中的种种行为(尤其是互动行为)都是用户情感调节和管理的一种方式,人们通常在网络中的情绪释放更为强烈。
互联网发展早期,网络的“去抑制”功能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情绪释放,随着实名制网络应用越来越多,“去抑制”功能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但网络社会仍旧是人们重要的情绪释放窗口。
(3)社会归属感与社会参与:获取社会归属感是人们减少孤独的重要方式,而网络中的多种社区、社群、圈子都能带来归属感,通常加入这些群体通过门槛和成本都相对较低。
(4)社会网络构建与资本获取:人们希望在网络互动中获得更多有助于他们在现实空间发展的资源性回报,而新的社交平台推动了个人社会网络的构建,使得人们的关系扩张有了更多可能,为人们赢得了更多获得社会成本的机会。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九章知识点整理
目录第九章网络传播的效果 (2)第一节网络传播效果的含义 (2)1.网络传播效果的表现方式 (2)2.网络传播效果形成的复杂性 (3)第二节网络传播与“议程设置 (3)1.“议程设置”与“议程融合”理论 (3)2.网络中是否存在议程设置 (4)3.网络议程设置的特点 (4)4.网络“议程设置”的基础作用机 (5)第三节网络传播与“沉默的螺旋” (6)1.“沉默的螺旋”假说简介 (6)2.网络中是否存在“沉默的螺旋” (6)3.网络中“沉默的螺旋”的形成机制 (7)第九章网络传播的效果第一节网络传播效果的含义1.网络传播效果的表现方式(1)传播效应与作用效果A. 传播效应传播效应,衡量的是特定对象的传播范围与影响面。
仅看单一传播对象时,网络传播的效应包括放大、削弱、催化和裂变等。
a) 放大效应网络传播可能将一件小事或一个小话题的影响不断放大,最后在整个网络甚至是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b) 削弱效应有些对象本来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面,但网络可能对它产生一种削弱效应。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通常说明媒体的选择判断与网络受众的选择判断发生了偏离。
c) 催化效应在网络传播中,它不仅意味着广泛的传播面,同时意味着事物的属性在人们眼中会发生变化。
d) 裂变效应一个话题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分解,衍生出大量新的话题,从而产生强大的传播能量。
对于多个传播对象,网络传播的效应常常体现为两种,即聚变效应和正反馈效应。
a) 聚变效应网络传播可以将一些弱小的话题或声音聚集起来,将它们汇聚成一种强大的声音。
通过这一过程,每一个弱小的声音的能量会发生本质上的改变。
b) 正反馈效应当几个对象同时传播时,网络传播会产生一种使强者更强、使弱者更弱的正反馈效应。
B. 作用效果传播效应,只是反映了传播活动本身是否引起关注。
作用效果,则是指所传播的事物在受众那端引起的反应。
作用效果包括以下几种。
a) 引起受众注意的程度在网络中,这种注意程度可以通过页面访问量、点击率、转发量等来衡量。
新媒体用户研究第四章笔记(彭兰)
新媒体⽤户研究第四章笔记(彭兰)第四章:我们⾝处的共享经济与社群经济第⼀节作为共享经济节点的⽤户⼀、共享经济:⼀种新的关系【词条解释】①共享经济的概念虽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萌芽,但直到近⼏年才成为当下热门的新型经济模式,这是由于近些年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共享经济所需的技术条件,从⽽近⼀步推动了共享经济所需的基础结构的完善。
②共享经济是指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或个⼈有偿让渡资源使⽤权给他⼈,通过点对点连接⽤户及资源匹配、⽤户⾓⾊的随时转换、⽤户间的协作等,使得让渡者收到经济回报,使⽤者便捷地获取⾃⼰所需资源,获得满⾜的同时创造价值。
③根据《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显⽰,2019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为32828亿元,⽐上年增长11.6%,同时,2019年也是我国共享经济深度调整的⼀年,其发展模式正在从追求规模和速度的粗放式发展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的集约模式加速转型。
④总之,共享经济不仅促成了⽤户闲置资源的利⽤,⽤户需求及其相应资源的对接,也促成了⽤户之间基于经济⽬标形成的新型关系,即⼈们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基于资源共享的互补与合作。
以往在新媒体平台上⽤户之间与经济收益相关的关系,主要是交易关系(以所有权转让为特征的活动)。
但共享经济带来了⼀种超越交易的新关系,即⼈们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基于资源共享的互补与合作。
以⽤户⾓度看,共享经济所需要的基础结构,是个体作为⽹络节点的⾓⾊的凸显,以及⽤户之间点对点连接的顺畅。
这种结构才能带来去中⼼化的个体之间的信息流动,以及点对点服务的建⽴。
除了今天的共享平台外,⾥夫⾦认为,物联⽹平台具有分布式、点对点的性质,这可以使社会企业和个⼈组成的数百万⼩型参与者集合成对等⽹络,形成全球协同共享系统,构建横向规模经济,从⽽淘汰整合垂直价值链中多余的中间⼈。
在共享经济形成的⼈与⼈的关系中,除了资源共享、点对点匹配、⽤户的⾓⾊可以随时转换外,更重要的是,点对点的连接,构建了⼀个对个体的经济⾏为产⽣强烈约束的关系⽹络。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十章知识点整理
目录第十章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1)第一节网络与舆情、舆论 (1)第二节网络文化及其影响 (3)第三节网络技术与“数字鸿沟” (7)第四节网络时代的媒介素养 (9)第十章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第一节网络与舆情、舆论1.舆情与舆论的关系(1)舆情的概念舆情,通俗地讲就是社情民意,即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社会公众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是群体性的思想、心理、情绪、意志和要求的综合反映。
(2)舆论的概念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公众意见。
(3)二者的关系舆论是舆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舆情在某一方面的集中表现。
而舆情不仅包含公开的舆论,也包含一些隐含的公众态度与情绪等。
舆论总是在一定的舆情的背景下产生的,但反过来,舆情并不一定通过舆论表现出来。
2.网络中舆情、舆论的表现与传播途径网络中的舆情是通过网络传播中的各种信息体现出来的。
从“信息”这个角度来看,舆情可以在事实性信息和意见性信息这两种信息中得到体现。
(1)事实性信息是对事实的描述,信息发布者的主观意见没有直接呈现出来。
(2)意见性信息则是主观意见的直接表达。
(3)了解网络中的舆情,不仅应该注意在各种渠道中表现出来的意见性信息,还要关注那些事实性信息中所隐含的意见与情绪。
3.网络舆论的产生及发展规律(1)网络中舆论的形成A. 网络舆论形成的起点——导火索事件引起关注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是以某些具体的对象为依托的。
媒体的报道往往是引发网络舆论的直接动因。
另外,一些信息通过社会化媒体渠道发布,也可能引起舆论热潮。
B. 网络舆论形成的中间环节——讨论的扩散讨论扩散的过程,是事实与意见的共同传播过程。
事实的传播与意见的传播绝非泾渭分明,传播什么事实、如何传播事实本身就表明了一种意见。
而很多时候,网民在传播事实时,也直接加入了自己的评价。
C. 网络舆论的最终达成——意见的整合舆论最终达成的标志是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的产生。
网络传播导论笔记
《网络传播导论》(重点、笔记、背诵)首先广而告之:从2012年以来,传播方向(无论专硕还是学硕)的选答参考书已经换成钟瑛老师的了。
之前,不少同学问我如何做好《网络传播导论》这本书的笔记以及如何把握重点背诵等问题,在QQ、微信上我已经回复了部分同学。
鉴于小编精力以及时间有限等原因,今天,针对大家呼声极高的如何吃透这本书给大家来个统一回复。
之所以大家在复习这本书的时候,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导致大家如此迷茫,原因不外乎有两点:一、此书很“鸡肋”(理论分析与阐释较少,案例分析与技术类词汇较多,标题看上去很像一个简答论述题,然而想总结点什么来却没有;二、目前在这块市面上还没有总结的比较好的笔记供大家参考。
等小编辞职后,我会上传完整版笔记,敬请期待。
总体而言,钟瑛老师的《网络传播导论》广泛涉及计算机科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伦理学等学科,体现了当前网络传播研究的跨学科、多视角的取向。
是一本目前市面上非常不错的教材。
这本书对大家而言,无疑是除了传播学教程以外第二大重要的书,因为它会出60—70分的题目。
所以,大家尤其要重视。
要想吃透这本书,还是那条老路,看书3遍——做笔记——背笔记。
看书前拿出真题,把5年来考过的知识点都在课本上(目录、具体内容两个地方同步)红色的笔标记出来。
的时候记得多写多划,以辅助记忆。
而且还要善于质疑,比如看到这个观点跟别的书不一样就要及时对不同观点进行整合然后总结出自己能接受的比较利于自己背诵的完整版,或者那个地方有错误,都要及时修正。
做笔记。
一个比较大的原则就是所有章节的标题都要抄下来。
1.标题下面的就要选择性的摘抄,好多甚至可以一个字不不抄。
要学会有选择性的做笔记。
不然花了那么多时间,做了好多无用功,一定要有一种敏锐的思维,高效地复习。
一个比较现实的例子就是国内外互联网发展简史不会考,去年考过的今年一般不会重复再考(还是要掌握的,只是不用再去做笔记)。
4、网络传播概论考研 笔记【彭兰 第4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网络传播概论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对传媒业的影响第一节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的技术基础从技术角度看,互联网是一种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是指若干台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以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一、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硬件系统:若干台计算机、相关的通信设备、有线或无线通信线路2、软件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系统、网络通信系统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广域网和局域网。
广域网与局域网的区别主要在于网络节点分布的地理范围,以及通信距离和传输速率。
2、有线网络和无限网络。
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通过传输介质来实现连接。
三、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交换,与人的日常交流是类似的。
如果要进行有效的交流,就需要制定相应的交流规则,即交流什么、如何交流、何时交流等。
对于计算机网络而言,这类规则统称为协议。
用术语表示,网络协议(protocol)是计算机网络中为实现实体之间的通信所制定的规则的集合。
鉴于不同实体的任务和实体间通信的复杂性,计算机网络通信一般采用层次结构的协议集合来实现,每一层协议有不同的功能。
采用这种技术实现通信功能的硬件和软件称为通信体系结构,OSI模型是网络体系结构的标准化层次模型,这个模型共分成7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在主机内部需要发送数据时,应用层数据会逐渐转换为更低层数据,直到最底层的物理信号,然后被传输出去;接受数据时会将低层信号逐级转换为高层数据,直到转换为应用层相关数据,被各种程序所调用。
【web技术原理与应用】现在的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
TCP负责传输层面的问题,保证数据安全、准确地传送到目的地,而IP负责给互联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IP地址分为静态IP地址(固定不变)和动态IP地址(每一次登录后地址都可能不一样)。
传播学教程读书笔记(精选5篇)
传播学教程读书笔记(精选5篇)传播学教程读书笔记篇1《传播学教程》读书笔记《传播学教程》是一本由郭庆光所著的经典传播学教材,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传播学的相关知识,包括传播的定义、过程、功能、社会影响以及传播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传播学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
书中详细阐述了传播的定义、分类以及传播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这些内容对于我理解传播现象和解决传播问题具有很大的帮助。
本书的内容组织得非常清晰,语言简练易懂,而且有许多生动的案例,这使得我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例如,在阅读第二章关于大众传播的内容时,作者通过一系列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大众传播的特点和规律。
当然,书中的内容也不是完美的。
有些部分的理论知识过于抽象,对于没有学过相关背景知识的读者来说,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此外,书中的一些观点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批判性地思考。
总体来说,《传播学教程》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书籍,它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了解传播学的相关知识,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虽然书中的一些观点存在局限性,但是这并不影响它成为一本优秀的传播学教材。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传播学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传播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播学教程读书笔记篇2《传播学教程》读书笔记书名:《传播学教程》作者:陈兵阅读时间:2023年2月-4月阅读地点:家中【背景介绍】《传播学教程》是一本介绍传播学基本理论的入门书籍,作者陈兵是国内传播学领域的专家。
本书以传播学的基本原理为主线,结合案例,系统地介绍了传播学的概念、历史和发展。
【内容分析】本书共分为10章,分别是传播学概述、人类传播的起源与发展、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国际传播、网络传播、跨文化传播、健康传播和公共传播。
网络传播概论 第四版彭兰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引言网络传播是通过互联网和其他数字技术来传达信息、传播观点、交流和互动的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介绍《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一书,该书是网络传播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涵盖了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
内容概述《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一书从理论到实践全面覆盖了网络传播的各个方面。
本书共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涵盖了不同的主题。
第一部分: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网络传播的起源、定义、特点以及与传统媒体的比较。
通过对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的解释,读者可以对网络传播的本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这一部分介绍了网络传播的理论基础,包括信息传播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传播媒介理论等。
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学习和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网络传播的规律和特点。
第三部分:网络传播的技术与工具这一部分介绍了网络传播中常用的技术和工具,包括社交媒体、博客、微信公众号等。
通过学习这些技术和工具,读者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网络传播,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第四部分:网络传播的案例分析这一部分通过对实际的网络传播案例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网络传播的实践方面。
针对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作者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
第五部分:网络传播的管理与战略这一部分介绍了网络传播的管理和战略问题,包括网络品牌建设、危机公关、网络口碑管理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制定网络传播的战略和管理网络传播的过程。
这一部分探讨了网络传播的未来趋势,包括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
通过对未来趋势的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未来网络传播的方向和发展。
结论《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网络传播的理论和实践,对于网络传播领域的学生、从业者以及对网络传播感兴趣的人士都是一本必备的教材。
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网络传播的各个方面,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网络传播工作中。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络传播概论(彭兰)第⼆章知识点整理⽬录第⼀节⽹络的多重属性 (2)1.⽹络的技术平台属性 (2)2.⽹络的传播媒介属性 (2)3.⽹络的经营平台属性 (4)4.⽹络的社会形态属性 (5)第⼆节⽹络传播的基本形态 (7)1.⽹络中的⼈际传播 (7)2.⽹络中的组织传播 (8)第⼆章⽹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第⼀节⽹络的多重属性1.⽹络的技术平台属性(1)技术进步与⽹络功能的良性互动世界各国在⽹络技术上的⼈⼒与物⼒投⼊带来了⽹络技术的突飞猛进。
反过来,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进⼀步拓展⽹络应⽤的⼴度与深度,这就更加促进了政治、经济、⽂化等各⽅⼒量对于⽹络的关注以及在⽹络中的投⼊。
(2)⽹络技术的特点它与很多技术相互关联,其发展脉络更复杂。
它不仅是⼤众传播的⼿段,也是⼈与⼈沟通的⼿段,来⾃⽤户⽅⾯的驱动⼒,对于技术发展起着明显作⽤。
更为重要的是,它不仅是⼀种传媒技术,更涉及社会⽣产与⽣活的各个层⾯。
因此,它的发展动⼒更为多元、强劲。
(3)防⽌“技术近视”和“技术决定论”当我们研究⽹络媒体的发展时,不能忽视技术在它的历史进程中的作⽤,更要时刻关注技术对于未来传媒业⾛向可能起到的作⽤,否则就可能陷⼊“技术近视”的沼泽。
但在看到技术可能性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技术因素只是媒介发展的⼀个动⼒,⽽政治⼒量、经济⼒量的⼒学关系,对于媒介的发展是更为重要的。
2.⽹络的传播媒介属性(1)⽹络传播的复合性A. 传播形态与形式的复合性a) ⽹络是⼀种复合性媒介,所承载的传播形态包括⼈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与⼤众传播等,各种传播形态之间形成了复杂的交织、渗透与互动关系。
b) 从传播形式来看,⽹站、客户端、电⼦邮件、即时通信、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相互连接、渗透,形成了⽴体的传播⽹络。
B. 传播⼿段的多媒体融合多媒体融合有两个层⾯的含义:a) ⼀是指⽹络平台可以承载任何⼀种形式的信息;b) ⼆是指在有关某⼀事件或主题的信息传播中可以综合运⽤多媒体⼿段。
原创-考研-人大-笔记-彭兰《网络传播概论》
原创-考研-⼈⼤-笔记-彭兰《⽹络传播概论》⼀、⽹络传播的典型样式1、⽹络中的⼈际传播:⽹络中可以实现⼈际传播的⽅式主要有包括:电⼦、聊天、博客(播客),⽹络游戏等1、传播渠道、传播渠道——————以⽹络这⼀⼤众传媒为中介。
以⽹络这⼀⼤众传媒为中介。
2、传播⼿段、传播⼿段——————多种⼿段并存,⽂字交流为主多种⼿段并存,⽂字交流为主⽬前的⼈际传播⼿段已经发展到⽂字、图像、⾳频,视频,动画等多种⼿段,⽂字交流仍是⽹络⼈际传播中的主要⼿段(技术因素限制,多数⼈的偏好,交流内容便于记录)。
⽹络交流往往另有⼀套⾃⼰的语⾔体系“顶”“mn”⽹络表情符号,“脸谱”。
3、传播情境、传播情境——————虚拟性虚拟性相对来说,是⼀种更平等更纯粹的交流,它使交流内容与技巧等的重要性。
4、传播主体、传播主体——————可匿名性,多⾯性可匿名性,多⾯性可匿名性——个体在进⾏⾃我表达时,会较少顾及社会规范的约束,⽐较任性,⽆须对⾃⼰的⾏为承担后果“本我”“语⾔暴⼒”,聊天室的⽆序状态与⼼理动因。
⽹络的特点也使⽹络⼈际传播中的个体表现出⼀种铖——名字、性别、⾓⾊等5、传播范围、传播范围——————⼴泛性,偶然性⼴泛性,偶然性⼴泛性——⼈们基本上打破了地域的局限性,不同⽂化背景的⼈通过⽹络进⾏⼈际传播的可能性⼤⼤增加。
偶然性——交流的预热期,全⾯试探——⾛向稳定。
6、传播辐射作⽤、传播辐射作⽤——————基于⼈际交流的社会⽹络基于⼈际交流的社会⽹络⽹络中的⼈际传播可能在点对点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个宏⼤的⼈际⽹络,这时,⼈际传播的⼿段与渠道,可能产⽣⼤众传播的效果;“病毒式营销”;流⾏⽂化传播、社会舆论传播、社会动员等的重要渠道。
1、对现实世界⼈际交流的影响1、“泄压阀泄压阀””,⽐现实世界更轻松。
2、负⾯效果a、沉溺于⽹上交流,忽视现实世界中的交流。
b、⿇醉⾃⼰,逃避现实。
C、“⽹络成瘾症”——也称“⽹络成瘾综合症”或“⽹络的病态便⽤”,⼼理学也称之为⼀种病,形成的主要原因之⼀就是过分依赖⽹络中的⼈际关系,失去对现实⽣活的兴趣,直接表现是⼈们沉迷于⽹络游戏,⽹络聊天等活动,⽹络中的⼈际交流成为导致⼈们上⽹成瘾的⼀个直接诱因。
新媒体导论彭兰笔记
新媒体导论彭兰笔记
《新媒体导论彭兰笔记》
新媒体导论是现代社会中备受关注的一个学科,它涉及到了多种媒体形式和传播方式。
而《新媒体导论彭兰笔记》则是一本详尽的新媒体导论书籍,通过对新媒体发展历程、概念及特点、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介绍,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新媒体的本质与特点。
首先,该书对新媒体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体形式,它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和多媒体性等特点。
在这一部分,作者彭兰对新媒体的起源、发展和变革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让读者对新媒体的本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其次,该书还详细介绍了新媒体的概念及特点。
作者从新媒体的技术形态、传播特征、社会功能等多个维度对新媒体进行了概念化的阐释,使读者对新媒体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同时,
作者还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展示了新媒体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让读者对新媒体的特点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最后,该书还系统介绍了新媒体的技术与应用。
从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媒体等多个方面,作者对新媒体的技术基础和应用领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使读者对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综上所述,《新媒体导论彭兰笔记》是一本内容详实、观点独特的新媒体导论书籍,它通过系统的介绍和分析,使读者对新媒体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这本书不仅适合新媒体相关专业的学生,也适合对新媒体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这本书,了解并关注新媒体这一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学科领域。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五章知识点整理
目录第五章网络中的用户 (1)第一节用户在网络中的生存特点 (1)1.数据化生存 (1)2.表演化生存 (2)3.节点化生存 (3)4.并发性生存 (4)第二节网络用户的需求 (4)1.关系需求 (4)2.内容需求 (5)3.服务需求 (5)第三节作为信息消费者的网络用户 (6)1.“个性化”与“社会化”并存的用户 (6)2.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的网络用户 (6)第四节作为新闻生产者的网络用户 (7)1.网络用户参与新闻生产的方式 (7)2.网络用户参与新闻生产的特点 (7)第五节用户的群体互动及其影响 (8)1.网络群体互动中的心理机制 (8)2.群体互动带来的人群分化 (9)3.“群氓的智慧”还是“群体性迷失”? (9)第五章网络中的用户第一节用户在网络中的生存特点1.数据化生存(1)数据是个体思想与见解的记录,也是个体行为、活动的形态,数据成了个体的映射与化身。
(2)数据在记录个人行为的同时也记录了很多社会场景、社会活动,并传达出背后的社会情绪,与大众传媒的记录形成一种补充印证的关系。
媒介组织根据用户生产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完成符合用户个性化的精准推送。
同时,这样的数据化也会使个体暴露在更多的风险中。
(3)个体数据的类型A. 从个体对数据的控制关系来看a) 个体被动产生的数据内容,例如注册信息等;b) 个体主动生产的数据内容,例如微博等用户创造数据;c) 介于主动和被动之间的数据,例如穿戴设备数据等。
B. 内容型数据和活动型数据a) 内容型数据:用户行动的目的就是生产出直接在网络中发布的内容;b) 活动型数据:不是用户有意识生产的内容,而是用户活动的附属产物,是对行为的重要记录,甚至是研究用户个性的重要依据。
2.表演化生存(1)“表演”:社会互动的基本策略在网络中的人际互动中,人们的行为都具有一定的“表演”成分。
头像、昵称、交流手段、自我披露程度等,都是表演的策略。
表演不仅存在于人际互动中,在网络的群体互动和其他各种平台上,表演也是用户的一种常态。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目录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2)第一节计算机网络 (2)第二节连接的演进 (3)第三节自进化:网络媒体的演变 (5)第四节大变局:网络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变革 (7)第五节重定向互联网的未来走向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9)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第一节计算机网络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1)硬件A. 若干台计算机;B. 相关的通信设备;C. 有线或无线通信线路。
(2)软件A. 网络通信系统实现节点间的数据通信,是网络技术的核心和基础。
B.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用户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接口,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系统。
C. 网络应用系统根据应用要求而开发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种应用。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广域网和局域网A. 局域网通信范围在几公里以内,传输速率相对较高。
主要用来构造单位的内部网。
B. 广域网通信范围在几十公里以上,甚至可达到几万公里。
传输速率相对局域网来说较低。
主要是公用数据通信网。
(2)有线网路和无线网络A. 有线网络各个计算机之间必须用一定的介质来连接。
B. 无线网络采用视线介质(无线介质)进行数据传输。
3.网络协议(1)协议(Protocol)是计算机网络中为实现实体(各种应用程序、文件传送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及终端等之间的通信所制定的规则的集合。
(2)现在所用的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一套协议的集合,用于定义设备连入互联网,以及数据在设备之间传输的标准。
通俗地说,TCP负责传输层面的问题,保证数据安全、正确地传送到目的地,而IP负责给互联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3)IP地址分为两类:A. 一类是静态地址,即电脑的IP地址是固定不变的,在网上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一定要采用静态地址;B. 一类是动态地址,就是每一次登录后的地址都可能不一样,例如我们家庭中电脑上网,通常都是被分配动态地址。
4.网络互联技术(1)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