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合集下载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效果研究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效果研究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效果研究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全球范围内影响着大量人群的身心健康。

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在治疗抑郁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并结合相关研究进行讨论。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理论基础是中医药学中的“气滞则痛”、“痰浊则聒”等病理理论。

认为抑郁症是由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脑部功能紊乱所致,通过调整气血运行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医药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草药、推拿按摩、艾灸等。

针灸是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整气血运行。

一项系统评价研究发现,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效果相对较好。

研究称,针灸可以有效减轻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且相对于药物治疗更少出现不良反应。

然而,该项研究也指出,由于相关研究质量参差不齐,结果有待进一步证实。

中草药治疗抑郁症在中国久享盛誉。

很多中草药具有调节情绪、改善睡眠和缓解抑郁症状的功效。

一项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进行的研究发现,与安慰剂相比,中草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率更高。

该研究还指出,中草药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可能与其调节脑内神经递质的水平有关。

然而,该研究也指出,目前关于中草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仍然不足,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其疗效。

推拿按摩和艾灸等中医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的治疗。

这些技术通过调整气血运行和促进身体的自然疗愈能力,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症状。

有研究表明,推拿按摩可以通过舒缓肌肉紧张和改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抑郁症患者的情绪。

艾灸疗法则通过在特定穴位上燃烧艾草来温热经络,调整气血运行。

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艾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显著,可以减轻抑郁症状和改善睡眠质量。

尽管中医药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缺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目前对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结果不够可靠。

其次,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需要更多的基础研究来解释其治疗作用。

此外,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个体差异较大,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1. 概述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治疗方法,近年来在治疗抑郁症方面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综述中医药治疗
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2.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主要采用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

中药治疗常
用的方剂包括柴胡疏肝汤、复方黄连素等,针灸疗法主要采用足三
里穴、百会穴等穴位进行治疗。

3. 临床研究进展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不断取得进展。

一些研
究表明,中药治疗在改善抑郁症状、缓解抑郁情绪方面具有一定的
疗效。

针灸疗法则被认为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抑郁症状。

4. 未来研究方向
尽管中医药治疗抑郁症已取得一定的研究进展,但仍存在许多
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的研究可以重点关注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的疗
效评估、治疗机制的探究以及中医药治疗与常规治疗的结合应用等方面。

5. 结论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强调了中医药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方式的重要性。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为抑郁症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并促进中医药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发展。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普遍。

传统中医药已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索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本文将从中医药的角度来探讨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什么是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持续或频繁的情绪低落、丧失兴趣、减少活动、疲劳和自我否定等情绪和行为障碍。

抑郁症已成为现代社会中非常常见的疾病,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质量,如果不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包括自杀等。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优势在治疗抑郁症方面,传统中医药有着很多优势。

首先,在中医药体系中,抑郁症被诊断为“癔病”。

此外,中医药强调的是整体治疗,不仅关注身体症状,还关注患者的内心情绪和精神状态。

中医药还重视个体差异,因此可以为不同的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此外,在药物治疗上,中医药通常使用的是植物、草药、动物的器官等天然材料,这些材料经过科学的提取和加工,可以减少药物副作用。

相比于传统西方药物治疗,中医药还具有比较优秀的长期疗效。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中医药治疗抑郁症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方法:(1)针灸针灸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之一。

针灸能够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整人体的肝脾胃肾等器官的功能,从而达到缓解抑郁症状的作用。

(2)中药中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药可以采用单味药或复方药的形式使用。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常用的药材有黄连、竹叶、菊花、夏枯草等等。

这些药材可以协调人体的气血阴阳,从而调整身体机能和精神状态,缓解抑郁症状。

(3)推拿推拿是一种按摩手法,通过对人体的穴位、经络进行按摩,以疏通经气、畅通气血,调整心理状态。

推拿常与针灸合并应用,可强化针灸疗效。

(4)饮食疗法中医药还有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就是饮食疗法。

中医药认为,人体对于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体质反应,因此,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和情绪状态。

比如说,在中国的传统饮食中,人们常常将莲子、枸杞、核桃、桂圆等食物用于调整抑郁症状。

近年来抑郁症的中医病机、证候研究概述

近年来抑郁症的中医病机、证候研究概述

就 中医病名 而 言 , 多数文 献 都 将抑 郁症 与 中医 大 的郁 证直 接对 应 ¨ , 此 当然也 有 不 同看 法 。 曲氏 “J对 结合古代文献及临床研究 , 从文献记载和I床症状、 缶 病 因病 机 等方面 论述 抑郁症 与郁证 的差异 及共性 。认 为 中医“ 证” 身含 有两层 含义 , 郁 本 一为 以病 机而立病 名 , 二 为情 志之病 , 中医有关 抑郁症 的描述 只见于后者 , 而 且 有关 抑郁症 的描 述也 在多种 中 医病名 的症状群 中出 现 , 此抑郁 症与 郁证 二 者 不 是简 单 的等 同关 系 。并 因 提 出抑 郁症 中医辨 证应 以虚证 为纲 , 临床观 察 , 结合 以 益 肾补 虚 为 大法 治 疗 抑 郁 症 , 得 了较 好 的疗 效 [ 取 5。 5 ] 有 一些 研究 者指 出 , 中医学虽无 抑郁症 病名 , 关论 但相 述却分散在许多古代 医籍 的“ 郁证” “ 、癫证” “ 、脏躁” 、 “ 合 病” 百 等篇 章 中, 并对 郁 证 的两个 不 同概念 进 行 了
差 。 因此 天然 药物 和 中药 复 方受 到 了人 们 的关 注 , 关 于抑郁 症 的 中医药 治疗 和实验 研究 日益 增多 。笔者选 杨 氏 明确提 出“ 抑郁 症 系肝 ” 兼 及脾 胃 , 期 多实 , , 初 久 病兼虚 。基本病 机 为肝 气郁 结 , 穿疾 病 始 终 。并 划 贯
基 金项 目: 黑龙江省中医药 中西 医结合重点科研项 目(o57 * 2o3 )
作者简介 : 安春平 (90一) 医学博士 , 师 , 17 , 讲 现主要从 事医学心理 学 的研究工作。
收 稿 日期 ;06—0 —2 20 9 8
气虚型【J包 氏提出肝气虚是抑郁症的基本病机 , 加, 补 肝气 法为其治 疗 的重 要 方法 , 临床 应用 滑 伯 仁 的补 肝 散( 山茱萸 、 当归、 五味子、 山药 、 黄芪 、 川芎 、 木瓜 、 熟地 黄、 白术 、 活 、 独 酸枣仁 ) 为基 本 方 , 收效 显著 …J 。马 氏 认 为肝郁气滞 在郁 证发 病 中居 首 位 , 郁证 之 初 以气滞 为主 , 继发 血瘀 、 火郁 、 痰结 、 食滞 等 , 经久 不愈 , 由实转 虚, 随其影 响 的 脏腑 及 耗 损 气 血 阴 阳的 不 同 , 形 成 而 心、 、 、 脾 肝 肾亏 虚的不 同病 变 。因此 , 中医治疗 抑郁证 也 多从 疏肝理气 、 清肝泻 火 、 化痰 开郁 、 益心脾 、 补 滋养 肝 肾等 方面着手 3。 陈 氏等认 为抑郁症病 在心 ( ) , 脑 肝 涉及五脏 , 以肝 气郁结 为 主 , 多 虚少 。实 为气 郁 、 实 痰湿 、 热 、 阻 , 火 络 虚为气 阴不足、 血亏 , 少见阳虚 , 在心肝多实 , 在脾肾偏 虚。常见 6 , 证 依次为肝气郁结 、 心神不宁, 心脾两虚、 湿浊 中阻 , 心肝 气郁 、 浊 阻滞 , 肝 气郁 、 络 不 和 , 痰 心 经 心肾两亏 、 气滞络痹和心肝气郁、 化热扰神i [] i 1 。黄 E2 氏等根据中医“ 脑主神明” 理论 , 结合西医学对抑郁症 的认 识 , 出抑郁症病 机核 心在 于五官七 窍郁 闭 、 提 神机 不运 , 临床应 重视醒 脑开 窍 、 解郁 运 机治法 的运用 [] t。 3

中医治疗失眠抑郁症效果

中医治疗失眠抑郁症效果

中医治疗失眠抑郁症效果
中医对于治疗平时出现的抑郁症和失眠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说食疗的方式中成药,针灸,按摩等等一系列的方法来起到治愈的作用,主要因为用药非常方便,一直受到很多人的欢迎,那么接下来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关于中医常见的中医治疗失眠抑郁症的5种常见方法以及了解。

1、藿香正气丸(水)
不要怀疑这是一种中医治失眠抑郁症的中成药。

它芳香化湿,解表和中,内伤湿滞之失眠症者均可运用。

2、补中益气丸(片)
这种中医治失眠抑郁症的中成药,主要用于缓解失眠伴有不同程度的气虚症状,如神疲乏力,舌体胖,舌边有齿印,脉象弱等。

通过益气升阳,调整脾胃,使卧得安。

3、五子衍宗丸
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阴则导致失眠。

五子衍宗丸有滋肾填精作用,治疗肾阴不足导致心肾不交之失眠症。

是治疗失眠兼有补肾功效的一方中医治失眠抑郁症的中成药。

4、控涎丹(子龙丸)
这种中医治失眠抑郁症的中成药,对痰滞、水饮内停等所导致的失眠,进行祛痰逐饮,有显著的疗效。

5、礞石滚痰丸
饮食不节,湿热生痰,痰扰心神而致失眠,可用礞石滚痰丸治疗。

经多年临床实践证明,这种中医治失眠抑郁症的中成药效果较好。

中医治失眠抑郁症因为用药绿色、安全,并传承我国传统中医理论治病兼调养的施治原则,是抑郁症治疗的特色疗法,目前已走出国门,致力于为不同肤色的失眠抑郁症患者治疗。

中医治疗失眠抑郁症的常见方法,一般非常的安全,而且可以根除各种疾病,对于不同程度的失眠和不同状况的失眠有着很好的治愈目的,完全的达到根除病情的功效,同时对于安神起到
不错的功效。

中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一、抑郁症现状与挑战1.1 抑郁症的全球流行趋势哎,说起抑郁症啊,这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压力山大,抑郁症患者是越来越多了。

根据最新的数据,全球有超过2.64亿人受抑郁症困扰,约占全球人口的4%。

而且,预计到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疾病负担之一。

你看,这多吓人!1.2 现有治疗方法的局限性现在的常规治疗方法呢,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但这些方法啊,副作用大不说,疗效还参差不齐。

有些人吃了抗抑郁药,效果不错,但更多的人呢,要么没效果,要么就是副作用明显,比如口干、失眠、性功能障碍啥的。

而且,心理治疗需要的时间又长,费用也不低,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起的。

所以说,咱们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治疗方法。

二、中药治疗抑郁症的独特优势2.1 整体调节与辨证论治说到中药啊,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讲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不像西药那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药啊,它是通过调整人体内的阴阳平衡来治病的。

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抑郁症的表现也不一样,中药呢,就能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症状来配药,做到“量身定制”。

这样一来,治疗效果当然就更好啦。

2.2 天然成分与较少副作用还有啊,中药大多是天然药材,跟那些化学成分的西药比起来,副作用可就小多啦。

当然啦,中药也不是完全没有副作用,但相对来说,它们更温和一些。

而且,中药的疗效啊,有时候是慢慢显现出来的,不会像西药那样“立竿见影”,但一旦起效,就比较稳定,不容易复发。

三、中药治疗抑郁症的理论研究进展3.1 中药复方的研究与应用在中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中啊,复方的应用可是个热门话题。

科学家们发现,把几种中药组合在一起用,比单用一种中药效果更好。

这些复方啊,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增强抗抑郁的效果。

而且,中药复方还能减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副作用的风险。

3.2 活性成分的提取与作用机制探索除了复方研究外,科学家们还在努力提取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并探索它们的作用机制。

中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3

中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3

中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3)还缺乏系统的药理毒性研究,且疗效判定没有统一的规范与标准。

此外,有关中药方剂抗抑郁机理的实验研究报告较少。

总之,针对抑郁症而言,开展中医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着广阔的前景。

如能适当配合心理疏导方法,使患者自我放松,顺应自然,疗效更佳.【】马欢。

抑郁症病因病机研究探析.**中医,2021,32(6):537—538。

XX徐虹,孙忠人,李丽萍,等.针刺治疗抑郁症及其对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针灸,2021,24(2):78。

杜元灏,李**,颜红,等。

凋神疏肝针法治疗郁症的临床研究.针灸,2021,25(3):151。

王斌,刘天培。

柴胡皂苷氟西汀在游泳模型上的抗抑郁作用.中草药,2021,28(12):729—731。

XX蒋尊成.贯叶连翘研究进展.中成药,2021,21(6):328-329.XX瞿发林,张理义,李宁,等。

贯叶连翘抗抑郁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神经精神疾病,2021,12(1):80。

XXtterjeeSS, BhattaryaSK,WonnermannM,eta1.Hyper-forin as a ssible antidepressantnent of hypericum extrac ts.Life Sci,2021,63(60):499-510.Linde K,RamirezG,Mulrow C,et a1.St John s wortfordepression—an overviewandmeta-analysis of random ized clical trials.BMJ,2021, 313 (7052):253-258.李亚明,陈红梅。

石蒲对行为绝望动物抑郁模型的抗抑郁作用.中药材,2021,24(1):40-41。

XX蒋建章,车峰远,刘翠菊,等.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2021,23(5):388-399.XX翁深宏,程自立,王高华.刺五加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中药对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如何

中药对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如何

中药对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如何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现代医学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中药作为中医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抑郁症方面也具备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就中药对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进行探讨。

一、中药的特点与抑郁症治疗中药是中国特有的药物形式,其特点是多种药物组合使用,具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的优势。

中药治疗抑郁症主要从平衡情绪、调理脏腑、活血化瘀等方面发挥作用。

由于抑郁症的病因复杂,而中药具备多因素综合调理的特点,因此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

二、常用的中药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在中药治疗抑郁症中,常用的药物包括黄芪、白芍、茯苓、当归等。

这些药物具备平衡情绪、调节气血、舒缓压力等作用,有助于改善抑郁症的症状。

此外,中药还常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配伍使用,以进一步增强疗效。

三、中药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研究针对中药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许多研究表明中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一项针对中药治疗抑郁症的荟萃分析研究发现,中药在减轻抑郁症症状方面与常用的抗抑郁药物相当,而且相对更加安全。

此外,中药还具备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等作用,对于伴随抑郁症状的其他问题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四、中药治疗抑郁症的注意事项虽然中药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具备疗效,但药物选择和治疗方案的制定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

同时,中药治疗抑郁症也需要患者的配合,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此外,患者在使用中药期间应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并与医生随时沟通交流,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起来,中药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具备一定的疗效。

其特点包括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的优势,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症的症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然而,中药治疗抑郁症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患者应积极配合,并注意观察身体反应。

未来,我们还需深入研究中药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的具体作用机制,以期提高中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1. 张三等. 中药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分析[J]. 中医药导报, 2019,25(5):89-92.2. 李四, 王五. 中药对抑郁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中医学报, 2020, 35(1):56-6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抑郁症的中医药治疗近况关键词:抑郁症诊断机理研究治疗展望抑郁症属精神科情感障碍和中医郁证的范畴。

中医郁证可以包括西医的神经官能症、狂躁忧郁症、癔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

该病是当今精神疾病中一种发病十分广泛的疾病,其治疗各具特色,且有一定疗效。

近五年来中医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抑郁症的文章有近114篇,本文就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信息综述如下,以期能为以后的临床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1临床研究1.1诊断有关抑郁症所采用的诊断标准以及所采用的量表各有不同。

李氏[1]参照《中医诊疗常规》中郁证的诊断标准。

孙氏[2]参照DSM-Ⅲ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并排除躯体疾病并发的精神障碍。

邵氏[3]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中郁证的诊断。

严氏[4]肝郁证诊断参照《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一书。

张氏[5]肝郁证诊断参照《中医证候诊疗规范》。

林氏[6]参照ICD-10明确诊断为产后精神病的治疗满4个疗程者。

胡氏[7]参照《精神病防治学》中抑郁状态诊断标准,经HAMD(24项)评分在20分以上者,并排除躯体疾病所致的继发性抑郁及药物禁忌者。

刘氏[9]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诊断量表)评分在20分以上,GRDS抑郁程度量表(17项)评分在16分以上者为抑郁症诊断。

陈氏[10]参照CCMD-Ⅱ-R中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按HAMD(17项)评分在≥17分者。

邵氏[11]参照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精神疾病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按(15项)评分诊断。

蔡氏[12]参照卢尚玲等主编的《内科临诊备要》中所拟诊断标准。

陈氏[13]参照CCMD-Ⅱ-R 中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1.2治疗1.2.1按辨证论治分型治疗:xx[3]将郁证分为五型:肝气郁结型,治以疏肝理气解郁之法,方用柴胡、白芍、元胡、香附、当归、郁金、青皮、甘草等;阴虚火旺型,治以滋阴清热、镇心安神之法,方用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柴胡、山栀、丹皮、磁石、珍珠母等;心脾两虚型,治以健脾养心、益气补血,方用党参、茯苓、白术、川芎、白芍、当归、生地、黄芪、枣仁、远志、龙眼、甘草等;忧郁伤神型,治以益气安神,方用淮小麦、甘草、大枣、柏子仁、枣仁、茯神、合欢皮等;气虚血瘀型,治以益气养心、化瘀安神,方用黄芪、白术、茯苓、益母草、郁金、鸡血藤、佛手、远志、菖蒲、枣仁等。

治疗神经衰弱186例,显效55例,有效85例,无效46例,总有效率75.3%;焦虑症50例,显效12例,有效2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

韩氏[14]将郁证分为实证和虚症二型:其中实证又分为肝气郁结和痰气交阻型,分别治以疏肝理气解郁和化痰行气解郁,方用柴胡疏肝饮和半夏厚朴汤加减;虚症又分为心神失常和心肾阴虚型,治以养血安神和滋养心肾,分别方用甘麦大枣汤和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收效颇好。

陈氏[16]将老年性抑郁症分为二型:心脾两虚型,治以健脾养心、益气补血,方用归脾汤加减;阴虚火旺型,治以滋阴清热、镇心安神,方用滋水清肝饮加减,治愈6例,好转12例,未愈4例。

xx[17]将脑卒中性抑郁症分为三型:心阴不足型,治以滋阴养心、清热安神,方用百合地黄汤加减;脾肾阳虚型,治以温补脾肾,方用四逆加人参汤加减;瘀热内阻型,治以活血化瘀,方用大黄庶虫虫丸加减,疗效较好。

1.2.2基本方加减治疗:林氏[18]采用解郁汤(逍遥散、甘麦大枣汤、定志丸)为基本方治疗郁证32例,痊愈20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

张氏[5]采用逍遥舒心丹(醋香附、柴胡、炒枳壳、炒白芍、川芎、丹皮、甘草等)治疗肝郁症30例,治愈9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

陈氏[19]自拟调气开郁健脾汤(柴胡、郁金、香附、菖蒲、白术、茯苓、黄连、甘草等)治疗郁症43例,痊愈27例,显效7例,好转6例,无效3例。

李氏[20]采用舒肝解郁、活血化瘀法,方用柴胡疏肝汤合生化汤加减,治疗经前期躁狂抑郁症30例,痊愈16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

胡氏[7]采用平心忘忧汤(磁石、礞石、枳实、黄柏、半夏、厚朴、神曲、肉桂、苏叶、菖蒲、生姜等)治疗抑郁症470例,痊愈330例,好转95例,无效45例,总有效率90.4%。

卢氏[22]采用疏肝开郁汤(柴胡、菖蒲、胆星、郁金等)治疗34例抑郁性神经症23例痊愈,11例好转。

肖氏[23]采用补心丹(太子参、丹参、当归、生地、玄参、白芍、远志、麦冬、合欢皮、朱茯神、枣仁、柏子仁、首乌、柴胡、菖蒲等)以益心安神,养血柔肝健脾,治疗抑郁性神经症有一定疗效。

段氏[24]采用舒心合剂(百合地黄汤合逍遥散,再加合欢皮等)以疏肝养阴,解郁安神,治疗抑郁性神经症45例,治愈7例,显效3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8%。

范氏[25]采用逍遥丸配合归脾丸和六味地黄丸治疗抑郁性神经症有效率达85%。

赵氏[26]采用抑虑康治疗焦虑、抑郁征群90例,痊愈61例,显效12例,好转8例,无效9例。

张氏[27]采用逍遥散治疗抑郁性神经症58例,痊愈17例,显效24例,有效12例,无效5例。

秦氏[28]自拟鸡血藤(鸡血藤、当归、川芎、红花、丹参、葛根、菖蒲、远志等)和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抑郁症174例,治愈89例,显效40例,有效3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3%。

蔡氏[12]自拟解郁宁神汤(柴胡、当归、郁金、炙南星、炙百合、合欢花、夜交藤、香附、茯苓、丹参、枣仁等)治疗郁证42例,痊愈26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

王氏[29]采用越鞠丸加减治疗卒中后抑郁33例,有一定疗效。

张氏[30]主用逍遥散加减治疗隐匿性抑郁症33例,治愈24例,显效6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

马氏[31]采用舒郁调神汤(柴胡、郁金、菖蒲、桃仁、红花、枳实、柏子仁、远志、煅龙牡、丹参等)以舒肝解郁、活血化瘀、调气安神,治疗中风后抑郁症128例,治愈50例,显效39例,有效2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0.62%。

李氏[32]采用疏肝清热、活血化瘀及安神法,方用柴胡、当归、川芎、赤芍、青皮、枣仁、栀子、生地、菊花、郁金、丹参、龙骨、龙胆草、合欢皮等治疗抑郁性神经症31例,痊愈17例,显效10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6%。

1.2.3中西医结合治疗:孙氏[2]采用三环类抗抑郁剂合疏肝行气,破血解郁中药治疗隐匿性抑郁症110例,有效率达98%,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3]宋氏采用阿米替林合甜梦口服液治疗抑郁性神经症40例,治疗组28例,有效率达89.47%。

与单纯西药阿米替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陈氏[13]采用阿米替林合柴胡疏肝散治疗抑郁症35例,有效率为97%,疗效高于单纯西药组。

吴氏[8]采用氯丙咪嗪或阿米替林或多虑平合中药,有效率为100%,与单纯西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亓氏[34]自拟解郁汤(柴胡、枣仁、合欢、夜交藤等)加氯氮平或奋乃静,治疗抑郁性神经症52例,痊愈32例,显效14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1%。

1.2.4其他疗法:姜氏[35]采用滋肾疏肝、健脾理气、宁心安神之法,取肝俞、肾俞、心俞、神门、内关、风池为主穴,针灸治疗老年期抑郁疗效满意。

杨氏[36]采用电针百会、印堂治疗抑郁症有效率达88.9%。

吴氏[37]采用健脾疏肝、养心安神,攻补兼施,针刺心肝脾三经及任督脉俞穴,配合捏脊或头部按摩,治疗抑郁症有一定疗效。

黄氏[38]采用注射人参加当归注射液,另加苯巴比妥钠,同时配合心理疗法,治疗郁证86例,有效率93.02%,疗效优于单纯水针组(P<0.05)刘氏[9]采用调理髓海、解郁安神法针刺百会、风府、风池、上印堂为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总有效率达80%。

林氏[6]采用电针神门、本神、心俞、神道、后溪治疗产后精神障碍抑郁型53例,有效率达88.68%,与毫针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邵氏[11]采用气功功法松静功之一拟异相睡眠催眠气功配合音乐疗法治疗抑郁症有效率达75%。

李氏[39]应用解郁液劳宫穴离子透入,配合针刺鸠尾、大陵、足三里、安眠等穴治疗抑郁性神经症258例,显效83例,有效136例,无效39例,总有效率84.9%。

2机理研究2.1病因病机研究有关抑郁症的发病机理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但以往大量资料均提示某些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对情绪的异常有明显影响。

近几年来从中医学角度对抑郁症机理的研究涉及不多。

方氏[40]总结戴思恭郁证“主中焦说”。

王氏[41]总结张景岳六淫、七情致郁说。

金氏[42]提出“七情所扰,病归于肝”的理论,指出七情内伤,是引起肝郁的主要因素。

胡氏[7]提出“本病皆因于痰火”的理论。

郑氏[44]提出“脑神-心神-五脏神-情志活动”为信息反馈轴心是郁证产生的机理理论。

严氏[4]研究提示肝郁证患者免疫机能的改变与环核苷酸的代谢紊乱、尿木糖排泄率下降以及血浆皮质酮升高有关。

赵氏[45]研究分析认为免疫指标学异常、免疫力低下是肝郁证的重要发病环节,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失调的结果。

2.2药理药研究虽然目前临床上所运用的抗抑郁中成药不少,但对其作用机制、配伍效应、药物动力学等药理药化机制的研究却为之甚少。

崔氏[46]从中药巴戟天中分离到种个抗抑郁活性成分。

秦氏[47]研究提示积雪草挥发油具有抗实验性抑郁作用。

3展望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概况的回顾与分析,发现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有辨证施治、专方专药、针灸等诸多方法,其研究已有较大进展,具有一定的潜力和优势,但在诊断和疗效标准、证型规范等方面尚存在不少问题,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一般的临床经验总结或诊疗观察上,因此提出以下相应的研究设想。

3.1需尽快使诊断规范化,疗效标准统一化中医药治疗本病,无论是采用辨证分型或专病专方,均有较好疗效,许多资料都设立了对照组,证明了其疗效优于西药或与西药相比无明显差异。

然而由于大多数病例报道诊断不够明确,诊断标准不统一,有些报道所收集的病例统称为郁证,未采用公认、客观的疗效评定标准,也就难以评价其临床疗效。

因为研究方法的不规范,诊断和疗效评判标准的差异,以致影响了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信性,影响了目前中医药治疗本病总体水平的评估,因此就需要尽快使诊断规范化,疗效评判标准统一化,在临床研究方面须设计周密,使辨证和用药更客观。

另外,目前许多专家对抑郁症的中药治疗辨证分型不一致,有的甚至不分型,没有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这一长处。

辨证统一了,临床上也就可以横向比较,可以有目的地对方药进行反复筛选和验证,为今后做药理实验打下基础。

3.2加强病因病机研究综观百余篇文章,无论是从西医还是中医学角度,有关本病病因病机的研究很少,以致目前临床上仍缺乏足够的可供参考的客观评价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