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存货的成本核算方式
存货的日常核算方法
存货的日常核算方法
一、实际成本核算法
1、定义:是指存货的收入、发出、结存均按成本计算的一种方法。
2、适用企业:适用于规模较小、存货品种简单、采购业务不多的企业
3、账户设置
“原材料”账户:核算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在途物资”账户:核算企业尚未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4、实际成本法下收到原材料的核算
(1)单料同到
借:原材料(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ª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2)单到料未到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ª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3)料到单未到
企业在收到材料验收入库时暂不作账务处理,只将有关的入库凭证单独保管,待购货的结算凭证到达后,再按单料同到的情况处理。
如果会计期末结算凭证仍未到达本企业,则将已入库的材料按暂估价入账,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下月初用红字冲回,待结算凭证到达后按单料同到的情况处理。
5、实际成本法下发出材料的核算
(1)对于发出的各种原材料,企业应按照事先确定的发出材料的计价方法来计算其实际成本。
(2)根据发出的材料不同用途进行会计处理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等贷:原材料。
存货成本的具体核算方法【精心整编最新会计实务】
后语点评:会计学作为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每一笔会计业务处理和会计 方法的选择都离不开基本理论的指导。为此,要求我们首先要熟悉基本会计准 则,正确理解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并在每一会计业务处理时遵循一般原则的 要求。会计学的学习,必须力求总结和应用相关技巧,使之更加便于理解和掌 握。学习时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实质,找出核心要点。要深入 钻研,过细咀嚼,独立思考,切忌囫囵吞枣,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粗枝大 叶,浅尝辄止。
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确定。
③盘盈存货的成本,应按其重置成本作为入账价值,并通过“待处理财产损
2017-2018年度会计实操优秀获奖文档首发!
溢”科目进行会计处理,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冲减当期管理费用。 2、存货支出成本的核算。 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以合理确定当 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1)个别计价法。这样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 (2)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人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 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 (3)加权及移动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不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因此从 管理角度看这种方法并不是很严谨。而移动加权平均能使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 货的结存情况,而且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 观。 (4)计划成法。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均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 【方法比较】 存货成本的方法比较: 1、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先购入的存货先出货,其成本属于实物成 本,计算机处理时成本价格应由计算机自动分析获得,其单位成本价格应不具 有可修改性,出货时用户只录入出货数量,不录入成本单价,由计算机自动分 析获得成本单价。为此,计算机必须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录购货数量及成本额。 该方法的出货成本是按最早的购货价格确定的,用户不能随意挑选存货价格以 影响当期利润,因此其存货成本最接近现行的市场价格,能较好的反映资产负 债表存货的价值。 2、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是后购入的存货先出货,和先进先出法一样, 其成本应由计算机自动分析获得,其单位成本价格应不具有可修改性。为此,
存货成本的核算方法
存货成本的核算方法存货成本的核算方法是指对企业存货的计价、计量以及成本费用分配等一系列核算方法。
首先,存货成本核算的基础是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是根据实际发生的成本对存货进行核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的原材料和商品,核算时考虑购入时的购置成本、进货时的直接费用以及后期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发生的间接费用。
实际成本是指企业为获取和准备存货所支出的实际成本,一般包括购入成本、运输费用、关税、保险费、装卸费等。
通过实际成本法,可以准确地计算存货的成本,为企业确定存货的售价和利润提供了基础。
其次,存货成本核算的方法还包括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是指将多次购入或生产的同种存货按照数量和成本加权平均计算存货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的成本价格比较稳定,且物价波动较小的情况。
加权平均法是计算存货成本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适用于大批量存货和周期性购销存货的企业。
它能够平摊存货的成本波动,使期末存货成本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实际成本。
再次,存货成本核算的方法还包括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指根据存货的标准成本对存货进行核算。
标准成本是指确定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的单位产品成本。
标准成本法通过标准成本卡,将标准原料、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因素进行综合计算,形成一个标准单位成本,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存货成本核算。
标准成本法能够实现存货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比较,及时发现存货成本超支和不合理消耗的情况,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最后,存货成本核算的方法还包括直接成本法和间接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是指将存货的原材料直接与制造该存货的产品相关联,分为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其他费用按一定比例计入存货成本。
间接成本法是指间接材料费用和间接制造费用等,通过分配方式计算存货的成本。
直接成本法和间接成本法是将成本按照直接与存货相关和间接影响存货的程度进行划分和核算的方法。
直接成本法适用于具有明确直接材料和直接劳动费用的成本项目的企业,而间接成本法适用于间接材料费用和间接制造费用较多的企业。
存货核算有哪些方法
一、存货的范围
(一)存货的概念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库存的、加工中的、在途的各类材料、商品、在成品、半成品、产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二、存货的初始成本的计量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存货在取得时,按照实际成本入账。存货实际成本的计量因其来源不同而有所不同,具体按以下原则确定:
1.购入的存货,其实际成本包括下列各项:
(1)买价。指进货发票所注明的货款金额。
(2)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费用。
四、期末存货的计价
(一)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长期以来,存货是按照历史成本计价的,所谓历史成本是指存货按取得的实际成本登记入账。企业采用历史成本计价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过去我国是计划经济,商品的价格是稳定的,一般不会出现跌价现象;二是历史成本计价提供的数据是客观的,可查实的,且易于确定。但是现在是市场经济,存货的价格由市场决定,而不再是一成不变。特别是科技的发展,使得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企业的许多存货面临跌价。如果仍以历史成本计价,显然不利于企业资金周转,不符合会计谨慎原则。因为谨慎原则要求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不但解决这些问题,还可以有效督促企业关注市场、以销定产、产销对路。从实际情况看,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市场供需情况的变化等原因,企业存货的价值如果仍然按成本计价可能不能反映其实所拥有的价值。会计期末,为了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期末存货的实际价值,企业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要确定期末存货的价值。企业期末存货的价值通常是以历史成本来确定。但是,由于存货市价的下跌、存货陈旧、过时、毁损等原因,导致存货的价值减少,采用历史成本不能真实地反映存货的价值,因此,基于谨慎性原则,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来计价。
库存成本计算方法
库存成本计算方法库存是供应链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一个组织所储备的所有物品和资源,库存成本就是那些物品和资源所需成本,它还包括订货费、购买费、保管费。
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考虑如何为企业开源节流。
良好的物流管理可以通过提高库存周转次数、加快资金回转、降低运营成本。
这里为您整理了库存成本计算方法,帮助您通过管理库存来改善客户服务水平、节约企业的成本支出,通过节流增加利润。
一、常用的几种成本核算方法1)、移动平均存货的计价方法之一。
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单位成本=存货成本/存货数量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2)、全月平均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加权单价=(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注:差价计算模块中原来就是按这种方法处理月综合差价率=(期初差价+入库差价)/(期初金额+入库金额)差价=出库金额*月综合差价率3)、先进先出物料的最新发出(领用)以该物料(或该类物料)各批次入库的时间先后决定其存货发出计价基础,越先入库的越先发出。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成本核算的意义: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
01移动加权平均法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 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举例:在第一次发出时,期初是300,2万。
8日风入200,2.2万,到10日发出时,共计500,4.2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4.2万除以500件等于 84元。
所以10日发出的成本为400*84=33600元。
10日余额为100件,8400元。
从10日到28日第二次发出做为一个“月”来计算。
期初就是10日的余额100件,8400元,入库为20日购入300件,2.3万,合计为400件,3.14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3.14/400=78.5元。
所以,28日发出成本为200*78.5=15700元。
28日余额为200件,15700元,28日到31日为一个“月”计算,没有发出。
所以,31日余额为400件,金额为15700+25000=40700元总计,全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为:33600+15700=49300元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02全月平均法全月平均法(Weighted-average System)是以本月的期初数量和本月全部进货数量作为权数,取出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期初的进货成本,计算出本月存货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作为基础算出本月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以及月末的库存实际成本。
存货成本的内容
存货成本的内容
存货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材料、劳动力和制造费用等,用于制造和生产产品的成本。
存货成本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具有重要影响。
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是加权平均法和先进先出法。
加权平均法是指根据存货数量和单价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平均成本。
先进先出法则是按照存货进入企业的先后顺序进行成本计算,即最早进入企业的存货先计算成本。
企业通过计算存货成本可以了解到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支出,进而对产品定价、销售策略以及生产计划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决策。
存货成本的准确计算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
存货成本的计算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等。
在采购环节,企业需要考虑到采购成本、运输费用、关税等因素;在生产环节,需要综合考虑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在销售环节,还需要考虑到销售费用和市场需求等因素。
存货成本的管理也是企业经营的重要一环。
企业需要对存货进行定期盘点和核实,确保存货数量和成本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对存货进行分类和评估,区分出旧品和新品的成本,以便做出合理的决策。
存货成本的准确计算和管理对于企业的财务报告和决策具有重要意
义。
准确的存货成本可以为企业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为决策者提供有力的依据。
同时,合理的存货成本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存货成本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通过准确计算和有效管理存货成本,企业可以提高经营效益,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成本核算方法
(2)示例:某公司销售显示器的。1月1日购进17寸液晶w800的,价格1000元。1月2日购进17寸液晶w810的,价格1500。1月3日销售1月1日那台w800是1000元的,你可以指定它的成本是1000元。
3.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以数量为权数计算每种材料的实际平均单价,作为日常发料凭证的计价依据。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在月末计算一次平均单价,用该单价乘以发出材料数量,即为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适用于前后进价相差幅度不大且月末定期计算和结转销售成本的商品。
成本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存货计价方法有哪些
存货计价方法有哪些存货计价方法是指企业在进行存货成本核算时所采用的计价方式。
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会对企业的成本核算、盈利情况和税务影响产生不同的影响。
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FIFO 法)、后进先出法(LIFO法)、加权平均法和实际成本法等。
下面将对这些存货计价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先进先出法(FIFO法)是指在销售时,先卖出最早进入库存的存货。
这种方法假设最早进入库存的存货最先被销售出去,因此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FIFO法会导致成本低估,利润高估,税收增加。
而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则会导致成本高估,利润低估,税收减少。
后进先出法(LIFO法)则是指在销售时,先卖出最后进入库存的存货。
这种方法假设最后进入库存的存货最先被销售出去,因此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LIFO法会导致成本高估,利润低估,税收减少。
而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则会导致成本低估,利润高估,税收增加。
加权平均法是指将期初库存和本期购入的存货按照其数量和金额加权平均,得出平均成本,然后根据实际销售情况进行成本核算。
这种方法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对成本和利润的影响相对平均,税收影响也相对平均。
实际成本法是指将存货按照实际购入成本进行成本核算,这种方法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情况下,成本和利润的影响与实际情况相符,但也需要企业保持良好的成本记录和管理。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计价方法,如标准成本法、活动成本法等,这些方法通常需要根据企业的特定情况和行业特点进行选择和应用。
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企业需要考虑到自身的经营特点、行业环境、税务政策等因素,综合权衡各种影响因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存货计价方法,以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综上所述,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成本核算、盈利情况和税务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选择合适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指导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实践。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成本核算的意义在于: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
以下介绍8种成本核算方法:存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 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举例:在第一次发出时,期初是300件,2万元;8日购入200件,2.2万元;10日发出存货400件。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4.2万/500=84元。
所以10日发出存货成本为400*84=33600元。
10日余额为100件,8400元。
从10日到28日第二次发出做为一个“月”来计算。
期初就是10日的余额100件,8400元,入库为20日购入300件,2.3万,合计为400件,3.14万。
28日发出存货200件。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3.14/400=78.5元。
所以,28日发出成本为200*78.5=15700元。
28日余额为200件,1.57元;30日购进200件,2.5万。
28日到31日为一个“月”计算,没有发出。
所以,31日余额为400件,金额为15700+25000=40700元。
总计,全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为:33600+15700=49300元。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全月平均法是以本月的期初数量和本月全部进货数量作为权数,取出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期初的进货成本,计算出本月存货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作为基础算出本月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以及月末的库存实际成本。
存货计价方法比较
存货计价方法比较存货计价方法是指企业在核算存货成本时所使用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先进先出法(FIFO法)、移动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LIFO法)。
这三种方法在不同条件下都有其适用性和优缺点,下面将对它们进行比较和分析。
首先,先进先出法(FIFO法)是指按照存货进入企业的先后顺序,先出售的存货成本计入销售成本,剩余存货的成本计入结存存货。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符合实际情况,反映企业存货流转的真实情况,能够避免产生过多陈旧存货。
同时,FIFO法也能够对企业进行合理的税务规划,因为较早购入的存货成本较低,税负较轻。
然而,FIFO法的缺点是在通货膨胀时,会导致存货成本被低估,利润被高估,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其次,移动平均法是指将存货的平均成本计入销售成本和结存存货。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平滑波动,避免由于单次价格变动导致的盈亏波动。
由于平均成本是根据实际的存货进价和数量进行计算,所以移动平均法能够反映较为客观的存货成本。
然而,移动平均法的缺点是对存货价值的变动较为敏感,如果存货价格频繁波动,可能会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
最后,后进先出法(LIFO法)是指按照存货进入企业的晚先顺序,先出售最近购入的存货,这种方法计入销售成本,剩余存货的成本计入结存存货。
LIFO法的优点是能够实现存货成本的最大化,因为最近购入的存货成本相对较高,计入销售成本可以实现税务优惠。
然而,LIFO法的缺点是不符合实际情况,存货成本不一定与实际购入顺序相吻合,容易导致财务报表的失真。
总的来说,三种存货计价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都有其适用性和优缺点。
FIFO法适合于存货价格波动较小,想要实现合理税务规划的企业;移动平均法适合于存货价格波动较大,且希望平滑波动的企业;LIFO法适合于想要最大程度实现税务优惠的企业。
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和税务筹划的需求,确保选取的方法能够体现存货成本的合理性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此外,还需要遵守相关的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确保企业的财务核算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和纠纷。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简直太好用了!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简直太好用了!展开全文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最大的区别就是工业企业会有一个成本核算的过程。
如果你想做好工业企业的会计,那么成本核算这一部分必不可少。
话不多说,进入今天的主要内容。
成本核算的意义: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
移动加权平均法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 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 举例:在第一次发出时,期初是300,2万。
8日风入200,2.2万,到10日发出时,共计500,4.2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4.2万除以500件等于 84元。
所以10日发出的成本为400*84=33600元。
10日余额为100件,8400元。
从10日到28日第二次发出做为一个“月”来计算。
期初就是10日的余额100件,8400元,入库为20日购入300件,2.3万,合计为400件,3.14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3.14/400= 78.5元。
所以,28日发出成本为200*78.5=15700元。
28日余额为200件,15700元,28日到31日为一个“月”计算,没有发出。
所以,31日余额为400件,金额为15700+25000=4 0700元总计,全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为:33600+ 15700=49300元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财务成本核算:企业存货成本的5种计价方式介绍
财务成本核算:企业存货成本的5种计价方式介绍企业的存货是不断流动的,在实际流转过程中实物流转顺序和成本流转顺序是不一致的,只要按照不同的成本流转顺序确定已发出存货的成本和库存的成本即可。
这样,就出现了存货成本的流转假设,采用某种存货成本流转的假设,在期末存货与发出存货之间分配成本,就产生了不同的存货成本分配方法,即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种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先进先出、加权平均、移动加权平均、个别计价、计划价核算发出成本。
1先进先出先进先出的计价方式是假设先入库的物料先出库,以此来确定出库的成本。
优点是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市场价格,缺点是工作量比较大,而且存货较接近于最近购货成本。
因此,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作为销售成本偏低,使得利润虚计。
以下采用数据推演的方式说明先进先出的计价方式。
说明:1、某物料4月7日入库数量100个,单价4元,入库金额为100*4=400元;2、4月8日又入库数量50个,单价5元,入库金额为50*5=250元;3、4月9日出库80个,先进先出即从4月7日入库的100个中减出80个,单价4元,出库金额=80*4=320;4、4月10日出库60个,其中20个是上次出库(100-80)剩下的,另外40个是4月8日入库的那部分。
出库金额=(400-80*4)+(60-20)*5=280,故出库单位成本=280/60=4.67元;5、4月10日出库10个,是属于4月8日的那部分,出库金额=250-40*5=50,出库单位成本=50/10=5元。
2移动平均是以平均数的形式对存货进行计价,它既不反映存货的原始价值也不反映存货的现行市价。
每次收货后即依据(原有存货成本+本次收货成本)/(原有存货数量+本次收货数量),计算出加权单价,进而可以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优点是方便管理者及时了解存货成本,计算结果比较客观;以下采用数据推演的方式说明移动平均的计价方式。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成本核算的意义: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
一、移动加权平均法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 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举例:在第一次发出时,期初是300,2万。
8日风入200,2.2万,到10日发出时,共计500,4.2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4.2万除以500件等于84元。
所以10日发出的成本为400*84=33600元。
10日余额为100件,8400元。
从10日到28日第二次发出做为一个“月”来计算。
期初就是10日的余额100件,8400元,入库为20日购入300件,2.3万,合计为400件,3.14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3.14/400=78.5元。
所以,28日发出成本为200*78.5=15700元。
28日余额为200件,15700元,28日到31日为一个“月”计算,没有发出。
所以,31日余额为400件,金额为15700+25000=40700元总计,全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为:33600+15700=49300元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二、全月平均法全月平均法(Weighted-average System)是以本月的期初数量和本月全部进货数量作为权数,取出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期初的进货成本,计算出本月存货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作为基础算出本月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以及月末的库存实际成本。
会计准则规定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什么
会计准则规定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什么企业发出的存货成本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
如采纳计划成本核算,会计期末应调整为实际成本。
关于性质和用途相同的存货,应该采纳相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如必须变更,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实际成本核算方式下,计价方法:各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
1.各别计价法(各别认定法、具体识别法、分批实际法):假设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识别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扣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各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状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状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
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2.先进先出法: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此方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
如果存货发收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按时,其工作量较大。
在物价继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3.月末加权一次平均法: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除以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计算发出存的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存货成本 + 本月进货存货成本)(月初存货数量+ 本月进货存货数量)本月发出存货成本 = 存货单位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 存货单位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 2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核算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而各成本教材及《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中对成本核算的表达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的,关于小企业来讲过于繁琐且不有用。
库存成本计算方法,附案例分析
库存成本计算方法,附案例分析库存是供应链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一个组织所储备的所有物品和资源,库存成本就是那些物品和资源所需成本,它还包括订货费、购买费、保管费。
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考虑如何为企业开源节流。
良好的物流管理可以通过提高库存周转次数、加快资金回转、降低运营成本。
这里为您整理了库存成本计算方法,帮助您通过管理库存来改善客户服务水平、节约企业的成本支出,通过节流增加利润。
一、常用的几种成本核算方法1、移动平均存货的计价方法之一。
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单位成本=存货成本/存货数量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2、全月平均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加权单价=(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注:差价计算模块中原来就是按这种方法处理月综合差价率=(期初差价+入库差价)/(期初金额+入库金额)差价=出库金额*月综合差价率3、先进先出物料的最新发出(领用)以该物料(或该类物料)各批次入库的时间先后决定其存货发出计价基础,越先入库的越先发出。
存货核算方法有几种
存货核算方法有几种存货核算方法是指企业对存货进行计量、核算和管理的方法。
在实际的企业经营中,不同的存货核算方法会对企业的利润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选择合适的存货核算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
目前,常见的存货核算方法主要包括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特定成本法等几种。
先进先出法(FIFO)。
先进先出法是指在计算成本时,假定最先进入库存的存货最先被售出,剩余的存货则是最后进入库存的。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保持存货成本与最新的采购成本相近,因此可以更好地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
但缺点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会导致利润被高估。
后进先出法(LIFO)。
后进先出法是指在计算成本时,假定最后进入库存的存货最先被售出,剩余的存货则是最先进入库存的。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可以避免利润被高估,但缺点是会导致存货成本与市场价值脱节,不利于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
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是指将所有存货的成本加总,再除以存货的数量,得出平均成本,然后将平均成本乘以实际销售的数量,从而计算存货的成本和销售成本。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能够平滑存货成本的波动,但缺点是不能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
特定成本法。
特定成本法是指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对存货进行计量,即每一批存货都有其特定的成本。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准确地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但缺点是在实际操作中比较复杂,需要大量的成本追踪和记录。
综合比较来看,不同的存货核算方法各有优缺点,企业在选择存货核算方法时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同时,还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财务报告的要求进行合理的取舍,以确保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加强成本核算和管理,不断优化存货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
存货的会计核算方法
存货的会计核算方法在会计领域中,存货的会计核算方法是一个关键的方面。
存货是指企业所拥有和处于销售过程中的物质资产,包括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
采用适当的会计核算方法能够确保存货的准确估值和分类,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存货会计核算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并分析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一、先进先出法(FIFO法)先进先出法是指在销售时将最早购买的存货先予以销售,后购买的存货则放在当前库存中。
这意味着在计算存货成本时,先进先出法将优先使用最早购买的存货成本。
这种方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在通货膨胀时能够有效降低存货成本,因为旧的低成本存货先被出售。
先进先出法常用于商品的销售,特别是易于腐烂或变质的商品,如食品和鲜花。
二、后进先出法(LIFO法)后进先出法是指在销售时将最晚购买的存货先予以销售,先购买的存货则放在当前库存中。
后进先出法的特点是,在通货膨胀时存货成本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当前市场价格,因为较新的高成本存货会率先被出售,从而提高了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后进先出法常用于企业面临高通胀或价格波动较大的行业,如化工和石油行业。
三、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指根据存货的数量和单位成本计算存货的平均成本,然后在销售时按照平均成本进行核算。
加权平均法的特点是能够平滑存货成本的波动,以及减少个别存货对成本计算的影响。
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价格比较稳定的行业,如批发和零售业。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存货的会计核算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决定。
以下是一些应考虑因素:1. 价格稳定性:如果存货价格相对稳定,加权平均法可能是合适的选择;而对于价格波动较大的行业,后进先出法能更准确地反映成本变化。
2. 物品特性:如果存货容易腐烂、变质或过时,先进先出法可能是更恰当的选择,因为这可以确保较旧的存货先被销售。
3. 企业策略:存货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也受到企业自身的策略和需求的影响。
例如,在提高报告期利润时,后进先出法可能是更有利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存货的成本核算方式
高顿网校友情提示,最新承德会计资格考试网上公布相关企业存货的成本核算方式等内容总结如下:
在存货计算的实务中,先进先出的采购发票与暂估不一致,存货核算出库成本如何计算呢?例如:物料A上月采购1000件,发票未到,估计价格6元入库;本月发票入账价格为8元,类似此种情况在存货计算上如何处理?
一般企业存货有两种核算方式——标准成本制和实际成本制。
对于标准成本制的结算模式,进出库存的单位成本均以标准成本入账,月中如遇标准成本更改,月底计价时,将追溯至月初的第一笔交易信息,保证标准成本的统一性。
在ERP系统中,与标准成本计算相关的单据主要包括领料单、退料单、入库单、进货单、退货单和调拨单等单据,最终均以同一价格核算。
标准成本多用于生产入库模式计算,一般需要给定标准人工费、标准的制造费、标准材料费和标准加工费用等,通过逐级卷算确定存货成本。
实际成本制的计价方法有如下几种:月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和分批认定法等。
月加权平均的目的是让本月份耗用的单位成本一致化。
如果两次进货的进价不同,为了让同一月份的领料单位成本一致,那月底一般要对进货的材料重新统一计价,ERP系统会依照系统设置自动完成。
下面以一个例子来分析(表一):
月加权平均单价=(2000+3000+1500)/(100+100+100)=21.667
月加权计算后的单价及金额变动如(表二):
先进先出法是按照存货的流转顺序,采取先收入的存货先发出的原则,并根据这种假定的成本流转顺序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经营活动受存货形态或存货变质度的影响较大的企业,一般采用先进先出法来确定其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仓库实务上的先进先出和财务存货核算上的先进先出,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本文里的先进先出,指的是财务存货核算意义上的先进先出的计价方法。
与加权平均法比较,先进先出法对成本、利润和所得税的影响主要体现如下:当存货总体上升时,存货核算结果是最高的期末存货结存、最低的销货成本和最高的毛利;当存货成本下降时,存货核算结果得到最低的期末存货、最高的销货成本和最低的毛利。
下面以一个例子来分析:
9日以10元价格购入50件产品A,10日以9.5元价格购入10件产品A.
11日领出30件A产品,11日的领料细节为:
领出9日入库物料30件,单价10元,金额300元。
12日以11元价格购入20件产品A.
15日领出35件产品A,15日的领料细节为:
领出9日购入物料20件,单价为10元,金额200元。
领出10日购入物料10件,单价为9.5元,金额95元。
领出12日入库物料5件,单价为11元,金额55元。
合计:领出35件,总金额350元,单价即为10元。
分批认定法,又称个别计价法或具体辨认法,指对每次出库的物料进行个别辨认,看属于哪批或哪几批入库,然后分别按照所属各批的入库成本来确定出库成本。
通常适用于体积大、成本高、数量较少的物料,或需要进行订单成本核算的业务背景(例如CTO)。
在ERP系统中运用分批认定法,一般是结合“批号”来实现。
由于同一批号可能存在多笔入库,分批认定法的出库成本就有多种计算方式以供选择:批内先进先出,批内加权平均等。
批内先进先出,本质上仍是先进先出核算方法。
只是在“品号+批号”两个维度,进行先进先出核算。
回到我们开始的问题,企业在日常采购活动中,暂时未收到结算发票,但已拥有所采购的生产原料或商
品的主要报酬和风险,根据会计谨慎性等相关原则,必须对企业的负债进行合理的估计。
总体原则如下:暂估的目的就是为了成本核算,使财务账和仓库账基本保持一致。
暂估的形式一般有三种:单到回冲、单到补差和月初回冲。
成本核算是以上月暂估为准,发票到差额调整到本期。
如果用先进先出法,在出库单价上是以估价(6元)还是以发票价(8元)来计算,企业处理方式会有一些差异,以单到回冲方式为例处理方式如下:
暂估凭证:
借:存货类科目6
贷:应付账款-暂估6
采购凭证:
借:应付账款-暂估6
贷:存货类科目6
借:存货类科目8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36
贷:应付账款-供应商9.36
这样关于发票晚到的问题就很好地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