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域文化(一)
我了解的地域文化或风俗山东作文

我了解的地域文化或风俗山东作文提起山东,那可真是一个充满魅力和独特风情的地方。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山东人,我对这片土地上的地域文化和风俗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真切的了解。
在山东,饮食文化那可是一绝。
就拿早餐来说,一碗热气腾腾的糁汤就能让你的一天充满活力。
糁汤的制作可不简单,需要用大骨头熬制许久,把骨头里的精华都熬出来,那汤才叫一个浓郁鲜香。
然后再打上鸡蛋,撒上香菜和胡椒粉,喝上一口,从嘴巴一直暖到胃里,舒坦极了!还有那煎饼,绝对是山东的标志性美食。
记得小时候,经常看到家里的长辈们摊煎饼。
一个大大的鏊子,下面烧着旺旺的柴火,舀上一勺面糊,用特制的竹刮板迅速一转,一张薄如纸的煎饼就成型了。
刚出锅的煎饼,带着一股淡淡的粮食香气,卷上大葱、咸菜或者炒菜,咬上一口,那叫一个满足!山东人爱喝酒,这也是出了名的风俗。
逢年过节,亲朋好友聚在一起,那酒是少不了的。
酒桌上的规矩也多,主陪、副陪安排得明明白白,敬酒的顺序也有讲究。
大家一边喝酒,一边拉着家常,气氛那叫一个热闹。
我还记得有一次参加亲戚的婚礼,那酒桌从屋里摆到了院子里,大家欢声笑语,举杯畅饮,为新人送上祝福。
那种浓浓的人情味儿,让人心里暖暖的。
山东的戏曲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特别是吕剧。
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去听戏,一开始还不太懂,只觉得台上的演员穿着漂亮的衣服,化着精致的妆,咿咿呀呀地唱着。
后来听得多了,也慢慢能听懂一些剧情,感受到其中的韵味。
那些经典的曲目,像等,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里。
每次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就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欢乐的童年时光。
再来说说山东的礼仪文化。
在山东,尊老爱幼是最基本的传统美德。
家里来了客人,一定要热情招待,端茶倒水,礼数周全。
过年的时候,晚辈要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则会给晚辈发红包,寓意着祝福和关爱。
这种礼仪传承,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和融洽。
山东的庙会也是一大特色。
每年的庙会,那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各种小吃、手工艺品、游乐设施应有尽有。
山东的地域特色风俗

山东的地域特色风俗山东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拥有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和风俗文化。
以下是山东的一些地域特色和风俗:1. 孔庙祭孔:孔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之一,被誉为“礼仪之邦”的山东孔庙更是全国最重要的孔庙之一。
每年的孔庙祭孔活动,通过祭祀孔子来弘扬儒家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
2. 赵城古戏:赵城古戏是山东省东营市的一个民间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演出技巧。
它以唱腔、舞蹈和道具为主要表现方式,是山东省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泰山庙会:泰山庙会是在山东泰安市举办的一项庆祝盛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九至十五日举行。
这个活动是集青年文艺表演、庙会、赶集、赛龙舟及各种游艺集一体的盛会。
泰山庙会已成为中国华北地区传统民间庆祝活动的代表之一。
4. 青岛啤酒节:青岛啤酒节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啤酒文化和旅游品牌之一。
每年8月份,在青岛啤酒厂举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啤酒爱好者和游客。
5. 枣庄醉翁街:枣庄醉翁街是枣庄市的一个历史文化街区,是一条集游览、休闲、购物、美食为一体的街区。
这里有古老的城楼、碑廊、酒吧、小吃摊点等,是感受枣庄古城文化和品尝当地美食的好去处。
6. 莱芜风筝节:莱芜风筝节是山东省莱芜市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春季举行。
这个活动已经成为全国性的风筝文化盛会,吸引了数以千计的游客前来观看各种迷人的飞行表演。
7. 德州杂技:德州杂技是山东省德州市的一项传统杂技表演,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这种表演风格奇特、技法独特,表现出了山东人的坚韧不屈和无所畏惧的精神。
总的来说,山东的地域特色和风俗文化丰富多彩,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当地自身的历史与现实。
这些文化遗产和节庆活动,都是深厚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传承。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2

山东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概论》)课后复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引论一、名词解释:1、齐鲁文化:P2至62、东夷文化:P3至43、齐文化圈:P124、鲁文化圈:P125、《太平经》:P27二、问答题:1、齐鲁文化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何特点?P2至32、略述齐鲁文化与东夷文化的关系?P3至83、略述齐国、鲁国在建国方略上有何不同?P9至114、为什么说“周礼尽在鲁”?P12至135、简要说明齐鲁文化与秦代政治文化的关系?P16至206、简述稷下之学的主要内容。
P20至216、汉武帝时期政治文化转型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P23至24第二章齐鲁思想家一、名词解释:1、仁:P38至392、兼爱:P42至433、王道:P51至524、“五德终始说”:P55二、问答题:1、略述论语中礼的内涵。
P37至392、略述墨子非攻的内涵.P433、如何评价孟子人性善的观点P534、你怎样看待孟子一书中体现的民本思想?P525、为什么说大九州说体现了邹衍的空间概念?P58第三章齐鲁军事家一、名词解释:1、牧野之战P642、柏举之战P73至743、围魏救赵P77至794、隆中对P80至815、唱筹量沙P86二、问答题:1、《六韬》中的军事思想有何特色?P66至672、略述司马穰苴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P70至713、试述《孙子兵法》一书的主要思想内容。
P75至764、略述《孙膑兵法》的主要内容。
P795、陈规的城防思想有何特点?P88至896、略述戚继光主要的抗倭事迹。
P90至91第四章齐鲁科学家一、名词解释:1、四诊法P101至1022、割圆术P113至1143、元嘉历P116至1174、《农器图谱》P1265、《历学会通》P130至132二、问答题:1、略述鲁班发明创造的主要成果。
P97至992、试述《墨经》的主要科学价值。
P103至1053、试述何承天的无神论思想。
P117至1184、试述《氾胜之书》的主要内容。
P108至1095、简述齐民要术的主要成就。
山东文化

世界足球发祥地
蹴鞠
蹴鞠流传了两千三百多年 . 它起 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 临淄,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 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 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 万人瞻仰”的情景。
淄博临淄
《晏子使楚》:齐之临淄 三百闾,遮袖成荫,挥汗 如雨。
工业名城
——齐鲁石化
齐鲁石油化工公司 是国家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直属的 国家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
淄博
淄博,黄河沿岸中心城市,全国工业经济过万亿的 16个城市之一,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30强,济南 都市圈中心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 市,中国瓷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曾作为山东政 治中心近两千年,有“齐国故都”之称 世界足球起源地
淄博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早期文化经历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 龙山文化三个阶段,岳石文化、殷商文 化等在淄博皆有迹可寻。 沂源猿人化石是迄今在山东乃至黄河中 下游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古人类化石。 悠久的历史,为淄博留下了大量的文物 古迹,临淄区及其周围地带, 文物古迹浩繁 被誉为“地下博物馆”。
鲁菜讲究调味纯正,口味偏于咸鲜,具有 鲜、嫩、香、脆的特色。十分讲究清汤和奶 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
山东经济
2010年全国各省GDP总量—— 山东 3941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增长12.5% ,全国排名第三
对中国内地经济的贡献 有九分之一强 经济实力为全国最发达 的省份之一。
2009年,大明湖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 会“中国第一泉水湖”称号。
形面亭夹湖 成千榭岸水 一佛点,色 幅山缀莲澄 天倒其荷碧 然映间叠, 画湖,翠堤 卷中南,柳 ,
千佛山位于济南市南部偏东之处,离
市中心不远。千佛山峰峦起伏,林木森 森,恰似济南的天然屏障。它是济南三 大(趵突泉、大明湖)名胜之一。
地域文化-山东

王羲之最喜爱、最常用也最能表现晋人风流潇散的韵致的书体是()=正确答案是:草书“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这两句词见于李清照的词作()=正确答案是:《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正确答案是:孔尚任是孔子后裔, 孔尚任曾任户部广东司员外郎杀害春秋战国之际著名医学家扁鹊的是()=正确答案是:秦武王颜真卿早期(五十岁之前)楷书代表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年)立碑的是()=正确答案是:《多宝塔感应碑》蒲松龄最后终于考中了进士。
=正确答案是:错下列作品中,同情被压迫人民痛苦、不幸的是()=正确答案是:《窦氏》, 《促织》我国第一部完整保存至今的大型综合性农书是( )=正确答案是:《齐民要术》现存的唯一一幅得到认可的李成的真迹是()=正确答案是:《读碑窠石图》下列李清照词作中,以爱情婚姻为题的是()=正确答案是:《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贾思勰曾经做过高阳太守。
=正确答案是:对左思《咏史》八首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正确答案是:巧用比喻, 善用典故辛弃疾出身世代仕宦之家。
=正确答案是:对提倡“大丈夫”精神的一位先秦思想家是()=正确答案是:孟子李攀龙是济南人。
=正确答案是:对在《九章算术注》中,刘徽运用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正确答案是:“齐同术”, “今有术”, “割圆术”, “棋验法”孔尚任的一生大约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是:对李清照的父亲是苏轼的学生。
=正确答案是:对刘徽撰《九章算术注》,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正确答案是:“割圆术”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将全剧人物分为三类()=正确答案是:五部“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这两句诗见于左思的《咏史》其三。
=正确答案是:错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有名有姓的科学家是()=正确答案是:鲁班王子服这个人物形象见于《聊斋志异》中的()=正确答案是:《婴宁》所谓四诊法是指()=正确答案是:望, 闻, 问, 切何承天制定的《元嘉历》,第一次采用定朔来安排历日=正确答案是:对李攀龙诗歌的主要特点是()=正确答案是:境界宏阔、气势奔放, 清新婉丽、淳朴自然, 对仗工稳、辞藻典丽《九章算术注》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是古代劳动人民和数学家在长期生产斗争中运用数学知识的结晶。
山东民俗

山东民俗:饮食、服饰等多样化什么是民俗?什么是民俗学?所谓民俗,就是在民众中传承的社会文化传统,是被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社会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民俗学,就是研究民众所传承的各种民俗事象的本质、特点、作用及其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学问,是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门独立学科。
民俗包括饮食习俗、服饰习俗、语言习俗、居住习俗、人生仪礼习俗、社会交际习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民间信仰习俗等。
民俗作为民众的生活文化,更受地域所决定。
俗话说,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齐鲁文化正是以丰富多彩的山东民俗文化为支撑的,比如各地方言、饮食、服饰等就是这种多样化的最直观展示。
山东老百姓的家常便饭常常离不开大葱,但吃法却不一样。
胶济线以南、津浦线以东、胶莱河以西习惯吃煎饼卷大葱,鲁西北、鲁西南习惯吃饼子窝窝头。
整个山东几乎都喜欢大饼卷大葱,那叫“大葱蘸酱,越吃越壮”;喜欢白菜炖豆腐,所谓“白菜豆腐保平安”。
要改善生活怎么办?那就是烙大饼、卷大葱。
民间甚至认为皇宫和上层社会也喜欢大饼卷大葱。
鲁西南有一出传统戏中就唱道:听说那老包要出京,忙坏了娘娘东西宫,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卷大葱。
山东各地的语言,在外界看来,主要是以山东快书为代表的济南周边方言和以侯宝林相声中学说的胶东话、倪萍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节目中表演的“天气预报”为代表的胶东方言最有代表性。
其实,山东各地的语言习俗可以用“五花八门”这个成语来形容。
大家如果到山东各地走一走,听一听山东各地方言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从山东的济宁、菏泽沿着运河往北走,一直到聊城,方言土语几乎都差不多。
但是,从济南往东走,一直到青岛、烟台、威海,几乎每个县的方言土语都不相同。
在称呼上,也是五花八门。
鲁中鲁北管小姑娘叫小妮或小妮子,大姑娘叫大妮或大闺女;青岛则把小姑娘称为小嫚,大姑娘称为大嫚;沂蒙山区却把未婚女青年称为识字班,把已婚妇女称为妇救会。
国开(山东)51718-地域文化(专)-形成性考核一-参考资料答案

地域文化(专)-形成性考核一-辅导资料
说明:如果课程题目是随机的,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
特殊说明请仔细:课程的题目每学期都可能更换,所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
第1题
齐鲁立国前,在今山东地区生活的土著居民是(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沂源人
D. 东夷人
正确答案是:东夷人
第2题
继黄帝之后,担任夷夏部落联盟的盟主的是()
A. 帝喾
B. 蚩尤
C. 颛顼
D. 尧
正确答案是:颛顼
第3题
齐景公时期,曾入鲁问礼的一位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是()
A. 管仲
B. 宁戚
C. 晏婴
D. 鲍叔
正确答案是:晏婴
第4题
在齐宣王时期,曾对齐国政治进行批评,使齐宣王“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他”的一位思想家是()
A. 孟子
B. 韩非子
C. 孔子
D. 墨子
正确答案是:孟子
第5题
“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
A. 《论语》
B. 《墨子》
C. 《管子》
D. 《公羊传》
正确答案是:《公羊传》
第6题
齐国成为春秋首霸时的国君是()
A. 齐景公
B. 齐桓公。
山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东是我国的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重要省份之一。
其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许多独特、精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不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下是山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历城木版年画历城木版年画是山东省独特的一种传统年画。
这种年画以历城为中心传播开来,描绘了历史、神话、寓言、小说、传说、民间故事等主题,被誉为“中国年画第一画种”。
2. 泰山曲艺泰山曲艺是山东东部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源于鲁南地区乡土文化,传承于泰山山区。
它以快板、大鼓、莲花落等为主要表演方式,表现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感情和对生命和自然的理解和关注。
3. 莱芜麦山窑陶艺莱芜麦山窑陶艺是山东省莱芜市一种传统的手工陶瓷艺术。
麦山窑从明代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它以独特的釉面、自然真实的线条和简朴的造型为特点,被誉为“青花之乡”。
4. 泰安传统技艺——金鼎银雕金鼎银雕是山东泰安市的一种传统工艺技艺,是以银为原料进行雕琢和打造,其精湛的技术和独特的造型,被誉为“东岳宝藏,泰岳瑰宝”,是中国工艺美术的珍品之一。
5. 临朐杨庄民居临朐杨庄民居是山东临朐县杨庄村的一种传统的民居建筑,已有900多年历史。
其风格独特、造型美观,融合了汉、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多样性和魅力。
6. 烟台少林功夫烟台少林功夫是山东烟台市的一种独特的武术功夫,特别是其“翻译拳”和“擒拿手”等技能,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7. 平度鱼淀渔猎文化平度鱼淀渔猎文化是山东青岛市平度区的一种独特的渔猎文化,其独特的鱼猎方式和传统的渔猎方法,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体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8. 临朐晃子调临朐晃子调是一种传统的山东民歌,起源于临朐县的晃子镇。
这种歌曲通常是用山东方言演唱,其表现形式富有感情和情感,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风味。
9. 莒南苏绣莒南苏绣是一种著名的中国老绣种之一,是山东省日照市莒南县地方特有的一种绣法。
山东传统文化活动

山东传统文化活动摘要:1.山东传统文化活动的背景和意义2.山东传统文化活动的类型和特点3.山东传统文化活动的影响和传承正文:山东,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省,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山东人民创造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这些活动既体现了山东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又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本文将对山东传统文化活动进行简要介绍。
一、山东传统文化活动的背景和意义山东传统文化活动源自于古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劳作、祭祀等方面,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这些活动既是山东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他们表达对自然、神明、先祖敬畏之情的表现形式。
山东传统文化活动对于传承地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山东传统文化活动的类型和特点1.民间艺术:山东民间艺术品种繁多,如山东梆子、吕剧、胶东大鼓等,形式多样,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2.传统节日:山东地区的传统节日丰富多样,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这些节日承载了深厚的民俗文化,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3.民间信仰:山东地区的民间信仰活动多样,如祭祀、庙会、社火等,这些活动展现了山东人民对神明、先祖的敬仰之情。
4.民间风俗:山东民间风俗独具特色,如婚嫁、生育、丧葬等习俗,既体现了山东人民的生活习惯,也彰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山东传统文化活动的影响和传承山东传统文化活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承、创新,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发展山东传统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山东、认识山东,从而促进山东文化的繁荣发展。
总之,山东传统文化活动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精编]山东地域文化——黄河文化
![[精编]山东地域文化——黄河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e46e9ab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5.png)
山东地域文化——黄河文化(二)黄河文化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下游横穿山东,山东境内河长617公里,流域面积1.83万平方公里。
现行河道是1855年(咸丰五年)改道而形成的,流经菏泽、聊城、泰安、德州、济南、滨州、东营7市,含25个县市(区),在东营市垦利县流入渤海。
在山东境内,由于泥沙的不断淤积、延伸、和流路的摆动、改造,形成了黄河河口三角洲,并在继续填海造陆。
山东是黄河入海的地方,奔腾不息的黄河在这里孕育了内涵丰富的齐鲁文化。
九曲黄河流入大海1.黄河古迹文化遗存黄河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同时也孕育了古老的齐鲁文明。
在黄河两岸,包括地上和地下,保存着众多的文化遗址和风物遗存,使黄河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领地与城邑。
古时的菏泽曾是曹国领地,后故名曹州,相传尧、舜、禹三位著名的氏族部落首领主要活动在这一地区,尧根据这一带气候变化规律创立的历法沿用至今;定陶县被史学家称为“天下之中”,曾是齐、秦、赵三国长期激战争夺的目标;东汉末年,曹操屯兵于鄄(今鄄城县旧城镇),以此为根据地,形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
在已发现的8座龙山文化城址中,聊城茌平县教场铺、景阳冈龙山文化城为全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龙山文化城;春秋战国时期,聊城是齐国西部的重要城邑,是诸侯国必争之地。
今境内仍存孙膑用兵的马陵道、迷魂阵遗址及鲁仲连射书救聊城的遗迹;聊城最早的城址聊古庙,至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为春秋战国至南北朝北魏时聊城故。
新石器时代的滨州、东营古文化遗存主要有滨城区卧佛台遗址、惠民大郭遗址、邹平丁公遗址、鲍家遗址、博兴利城遗址、曹家遗址、村高遗址、阳信小韩遗址、广饶傅家遗址等。
文物与名胜。
早在旧石器时代,德州已有精美的黑陶器物;历史上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禹疏九河,其五在德”,禹疏九河的九条河有五条在德州境内,德州城南的禹城县也因此而得名。
在聊城地青州龙兴寺北魏贴金彩绘佛立像区出土的仰韶文化前期的双唇口小口瓶、双唇口细颈壶、弇口浅腹红锛顶残片,仰韶文化晚期的有肩石铲等器物,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高唐固河汉墓群中出土的绿釉陶楼,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聊城光岳楼中遗存的清康熙帝、乾隆帝的诗刻及清代状元傅以渐的手迹,山陕会馆中尚存的12幅古代镌刻楹联等等,均为稀世之宝;全市尚存塔、楼、庙、寺、碑、亭、墓等名胜古迹500余处,建于宋代的铁塔,是中国现存为数极少的铁塔之一;建于明代的光岳楼,是中国尚存的古代建筑中最古老、最高大的木构楼阁;建于清初的山陕会馆,是中国会馆建筑中不可多得的艺术杰作;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的海源阁,“为海内之甲观”。
国开(山东)51909-地域文化(本)-形成性考核一-参考资料答案

地域文化(本)-形成性考核一-辅导资料
说明:如果课程题目是随机的,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
特殊说明请仔细:课程的题目每学期都可能更换,所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
第1题
据考古发现,山东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沂源猿人。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2题
齐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周公。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第3题
鲁国的稷下学宫,在齐鲁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第4题
封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祭泰山的形式来神化帝王,以树立帝王的威信。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5题
汉武帝时,郑玄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汉代的文化政策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第6题
五德终始学说的创立者是邹衍。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7题
在长达二百多年的战国时代,墨家一直与儒家并称“显学”。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8题
孟子早年就学于孔子的儿子子思的弟子。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山东史粹

山东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山东的历史文献丰富,今人有关山东地方文化的研究成果卓著;省内高校都设有专事山东地方文化研究的学术机构和学者。
下面分几方面对山东地方历史文化简介如下。
一、山东的历史沿革山东世称“齐鲁”,这得名于西周在山东封立的两个重要的诸侯国。
古代时,山东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山东是指崤山、函谷关或太行山以东地区。
狭义的山东与今天山东大致相同,《史论·公孙弘传》说:“臣居山东为小吏时……”,可见秦汉时,就已有专指山东之称。
在夏商时,山东的历史沿革纷乱,有一系列古国。
西周时,封邦建国,山东的诸侯国有齐、鲁、滕、薛、莱、郯等。
战国时,山东大部属齐,仅南、北各有小部分属楚、赵。
秦统一后,在山东设齐郡、琅邪郡、东海郡等。
楚汉之际,为三齐之地。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山东大部分是刘邦长子刘肥的封国,即齐国。
其后纷乱。
山东真正作为一级行政区始于金代,金在山东设“山东东西路统军司”,东路治所在益都(青州),西路治所在东平。
明初,置山东行中书省,治所在益都;后改设山东承宣布致使司,治所在济南。
到清代,正式定名为山东省,此后,一直沿袭本变。
二、古代山东山东历史悠久,从距今四五十万年前的沂源人开始,历经北辛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再到夏商时的一系列古国,历史一直末中断。
1、古代山东的政治(1)齐鲁建国齐、鲁是西周分封的两个重要诸侯国,齐的首位王是姜尚,他是西周的开国功臣,治齐时实行开明的政策,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由此发达,特别是在春秋时,经过管仲改革,成为当时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齐的国君先是姜氏,后被田氏取代,齐国在战国时国势强大,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一度具有统一全国的实力。
鲁国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伯禽将周朝的大批典制、文献带到了鲁国,是当时继承、保存西周典制最完备的封国。
鲁国在西周初年也是有影响的诸侯国,但到战国时,国势日衰,后被楚国所灭。
齐鲁是分封制在山东的体现,姜尚治齐、管仲改革、鲁国的初税亩等,与高考有一定联系。
山东地域文化

山东地域文化摘要: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以地域特点为特征形成的文化。
山东省历史上称为“齐鲁之邦,礼仪之乡”,不仅是个经济大省,而且独具丰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文化风貌。
为促进与东盟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为便于新闻界同仁的交往和互动,请允许我向会议简要介绍山东灿烂的齐鲁文化。
齐鲁大地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思想学说和文化风尚创造了不同区域、不同文化特质的地域文化。
这些地域文化多姿多彩、内蕴深厚,其中有天人合一和帝王文化色彩的泰山文化;有开拓、坚韧的黄河文化;有创建仁义、礼制思想的孔孟文化;有早期商业文明的运河文化;有忠义、刚烈的水浒文化;有开放、纳新的海洋文化;有新工业革命的城市文化;有忠诚、奉献的沂蒙文化;有兼容并蓄的对外交流文化等。
山东不同的地域文化既各具特色,各领风骚,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铺就了广褒无垠的齐鲁文化大地,支撑起坚实巍峨的齐鲁文化大厦。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境内就有了人工开挖的运河,但是直至元代以前,这些运河都是区域性的、短暂的。
元代开挖会通河,明代对其进行改造修整,使山东运河通航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逐渐形成了集商业文化与市井文化为特色的山东运河文化。
关键词:地域文化;山东;运河文化一、山东运河的历史变迁考古资料说明,最迟在距今5000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明了舟筏,利用自然河道,从事水上交通。
大约在4000年前,他们开始用人力开挖沟渠,治理水患。
春秋战国时候,中国境内可以行舟的自然水道几乎都被利用了起来。
中国的自然水道是东西走向,东西交通很容易利用自然水道实现,但南北交通很难或无法通过水路实现。
如何将南北水道连接起来?唯一的办法是开凿人工运河。
当时冶铁技术已经发明,铁制工具开始使用,大规模地挖掘泥土、开山劈石成为可能,于是各国开始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开挖面宽水深的河道,这样的水利工程已不单单是用于泄洪、灌溉,而且用来通航运输。
于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工运河产生了。
元代以后,京杭运河全线贯通,京杭运河自台儿庄流入山东境内,依次流过峄县(今属枣庄市)、滕县、邹县、鱼台、济宁、嘉祥、汶上、东平、东阿、寿张(今属阳谷县)、阳谷、聊城、堂邑(今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博平(今属茌平县),临清、夏津、武城、恩县(今属德州市)、德州,至桑园镇进入直隶境。
五大地域文化

五大地域文化一、齐鲁文化:齐鲁文化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全称,也就是现在山东省地域内的文化。
现代的山东省,先秦时代,是齐国和鲁国两个国家的地域,汉代以后统一为山东。
齐鲁文化是我国最繁荣的文化,春秋时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系统,而东临海滨的齐国却吸收了当地的土著文化(东夷文化),两种古老的文化存在差异。
相对地说,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尚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
汉代以后实现了文化融合。
二、巴蜀文化:巴蜀文化是指以四川盆地为中心,兼及周边风俗略同的地区。
它的腹心地区大致与今天的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区域相同。
它西部毗连西藏和云南、贵州;西北部与青海相接,北部与陕西、甘肃为邻,东连湖北、湖南。
巴蜀文化以农耕文化、茶文化、蜀汉文化、戏剧文化、雕版文化等为主要内容。
雕版,古书上有“宋时蜀刻甲天下”的记载;茶,《神农本草》这本书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四川的盖碗茶小有名气。
三、荆楚文化: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主要是今湖北、湖南一带地域,又特别是湖北。
荆楚文化有八大特点:一是炎帝的神农文化;二楚国的历史文化,如青铜铸造、丝织刺锈,还有哲学、辞赋(楚辞)、音乐、舞蹈等;三是秦汉文化,如赤壁赋、隆中对等;四是清江巴土文化,如土家人的婚丧习俗、歌舞曲艺、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独居一格;五是名山古寺文化。
湖北的名山古寺众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名山古寺文化的资源。
如武当山是道教名山。
六是长江三峡文化,长江的巫峡、瞿塘峡、西陵峡是中国最壮观的峡谷,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峡谷之一,还是举世闻名的水电能源基地。
七是江城武汉文化。
武汉是中国中部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大都市和中心城市,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河(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
八是现代革命文化。
辛亥革命的武昌起义,近代的“二·七”大罢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活动都发生在这里。
山东的风俗习惯范文

山东的风俗习惯范文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登录 | 注册发布山东是我国省级行政区之一,也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这个省份从古时起就是有着各种高等学府的城市。
而这些因素也造就了其独特的风俗习惯。
而接下来就跟着一起来深入的了解下吧。
山东素来有着“齐鲁之邦,礼仪之乡”的美称,山东文化源远流长,代代传承。
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山东的民俗风情多种多样,经久不息。
在这片土地上,山东民俗文化得以传承。
那么,你知道山东的民俗文化都有哪些吗?接下来,跟着来看看吧!山东济南被称为“面塑之都”,在济南工艺美术中,面塑成为最具地域特色的一个种类。
济南的面塑色彩鲜明,手法细腻,应用手指的捻、揉、搓,再配以刀、篦、针的搓、切、点制成的人物形象,衣饰容貌逼真传神,特别是对中国古装戏剧人物的塑造尤为专业。
济南市民俗艺术馆刘学斌馆长介绍,现代面塑的发祥地就是山东,代表人物是董风歧,尤其擅长人物像。
“面塑的最高极限就是微塑,董风歧的人物微塑最小的只有一厘米高。
”说起叫响全国的山东民俗,不得不提到剪纸艺术。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任意剪出各种造型,其中的想象力让人惊讶。
据了解,山东剪纸以范祚信和栾月英较为有名。
山东的剪纸风格简练明快,地域文化性强,技巧性和想象力在全国都是很高的。
“剪纸最初是用来当作窗花,后来才演变成一种艺术形式。
”刘馆长说,“山东的剪纸历史悠久,从发明造纸之后就逐渐出现了。
”山东潍坊是中国著名的风筝产地,明代就已在民间出现扎制风筝的艺人。
后来,随着放风筝习俗的流行,风筝艺术亦达到鼎盛阶段。
潍坊风筝主要有3种基本造型:串、硬翅和简形,其中以龙头蜈蚣最突出。
现代风筝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不断花样翻新,赢得了“风筝艺术,潍坊第一”的美誉。
现在潍坊已成为国际风筝节的固定举办地。
济南市民俗艺术馆刘学斌馆长介绍,山东民俗中,泥塑、皮影、烙画、微雕和脸谱等山东民俗即使在全国也是叫得响的。
“胶州秧歌”发展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在山东即墨、黄岛、胶南、高密等地区。
山东的习俗

山东的习俗
山东习俗可列举如下:
1、孔府年节腊八。
腊八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腊八粥进行的。
熬粥要安排很多人,“户人”中的烧火户在这天专来烧火。
支起大锅,熬出的粥分盛在很多缸里。
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粗的,给当差的喝,粥里放大米、肉片、白菜、豆腐之类,喝粥时,一个还给一斤馍馍;另一种是细的,用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红豇豆、江米等熬成,粥面再放上用山楂雕刻的“粥果”。
这样的粥是供内宅,本族以及上供用的。
孔府在外面有很多香火院,都在腊八这天派尼姑来要粥,要“盆头米”。
2、济南面塑
山东济南被称为“面塑之都”,在济南工艺美术中,面塑成为最具地域特色的一个种类。
济南的面塑色彩鲜明,手法细腻,应用手指的捻、揉、搓,再配以刀、篦、针的搓、切、点制成的人物形象,衣饰容貌逼真传神,特别是对中国古装戏剧人物的塑造尤为专业。
济南市民俗艺术馆刘学斌馆长介绍,现代面塑的发祥地就是山东,代表人物是董风歧,尤其擅长人物像。
“面塑的最高极限就是微塑,董风歧的人物微塑最小的只有一厘米高。
”
3、剪纸
说起叫响全国的山东民俗,不得不提到剪纸艺术。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任意剪出各种造型,其中的想象力让人惊讶。
据了解,山东剪纸以范祚信和栾月英较为有名。
山东的剪纸风格简练明快,地域文化性强,技巧性和想象力在全国都是很高的。
“剪纸最初是用来当作窗花,后来才演变成一种艺术形式。
”刘馆长说,“山东的剪纸历史悠久,从发明造纸之后就逐渐出现了。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地域文化(一)(一)泰山文化泰山文化是自然地理特征的文化,也是地域性文化。
泰山自古至今声名显赫。
打开中国的历史典籍,从《十三经》到《二十五史》,多处可见对于泰山的记录和描述。
它是一座富有象征意义的山,它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与自然赋形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喻体。
1.泰山概貌泰山位于中国华北大平原东侧、山东省中部,横亘于泰安、济南两市之间,总面积426平方公里。
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相对高差1391米。
据载,在距今24亿年前后,鲁西包括泰山地区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即泰山运动。
在这个运动的作用下,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山系,古泰山就是这些山系中的一部分,高高地耸立于海平面之上。
距今1亿年左右,在复杂的地质作用下,形成了今日泰山的雏形。
直到新生代中期(距今3000万年左右),今日泰山的总体轮廓基本形成,又经过了长期的自然雕凿,终于形成了今日的景貌。
据考古发现,从40万年前到4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在泰山文化区域曾活动着沂源猿人、新泰智人,两者分别代表了这一地区旧石器时代人类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
到了新石器时代,这个地区的原始先民依次创造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一系列灿烂辉煌的文化。
泰山摩崖刻石泰山有着丰富多姿的名胜古迹。
古老而年轻的岱庙,位于泰山南麓泰城中部,又名东岳庙、泰岳庙、岱岳庙,俗称泰庙,是古代祭岱的主要场所。
胜迹众多的岱阳又称泰前,是泰山风景名胜荟萃之地,除岱庙外,还有登山东路、登山西路、环山路、徂徕山等景区。
今存寺庙20座,碑碣639块,摩崖刻石634处。
天人合一的岱顶,位于泰山之巅,面积0.6平方公里。
由此可跨天门,游天街,望天阙,渡仙桥,逛琼阁,赏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雨凇雾凇、黄河金带、云海玉盘等奇观。
岱顶现存庙宇5座,碑碣22块,摩崖刻石246块。
风光秀美的岱阴,位于泰山主峰以北,包括后石坞、谷山玉泉寺、桃花峪、娄敬洞山、五峰山、昆瑞山、灵岩等景区。
其群山连绵,旷远清幽,奇峰怪岩,洞坞藏秀,有寺庙6座、碑碣640块、摩崖刻石599处。
2.泰山风尚泰山是一座“文化山”,它与中华文明血脉相连。
历代统治者和广大民众都采取种种仪式,表达对泰山的景仰与膜拜,由此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泰山文化”现象。
泰山崇拜。
泰山因其“大”成为古代人最早推崇它的原因之一,人们崇拜泰山,是希冀这座“大”山给人带来力量,驱除灾害,求得幸福。
人们在对“大”的膜拜中逐渐发现,太阳有着更神秘的力量。
因此,太阳崇拜成为泰山崇拜中更为深刻的历史原因。
东方与太阳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神话和文学作品中,太阳就被称做“东乌”、“东君”。
东方成了尊贵的方位。
例如“五行”说中,东方属木,其色为青苍,所以“东方曰苍天”;在“八卦”中,东方为“震”,“震为长男”;在“四时”中,东方为“春”,春乃四季之首;在“五常”中,东方为“仁”,仁是天地大德;在“五帝”中,东方是“青帝”,青帝是至高的天神……这种出于原始思维的东方崇拜,使地处中原之东的高大泰山有了更加神圣的力量。
《文献通考》中即记述“岱宗东岳,以其处东北居寅丑之间,万物始终之地,阴阳交泰之所,为众山所宗也”。
泰山崇拜反映了人类早期对自然力、自然之神的敬畏与依靠,折射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始形态。
泰山封禅。
帝王封禅是中国历史上独有的现象,几乎是每个皇帝梦寐以求的。
在帝王封禅史上,除了武则天以女皇的身份封过中岳嵩山外,其他所有的封禅都是在泰山举行的,这为泰山注入了天人合一的文化意蕴。
所谓封禅,就是祭天祭地,古代帝王用这种形式,表达对昊天上帝佑护的谢意,并祈求上帝保佑实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历代皇帝选中泰山进行封禅仪式,就是认为泰山形体高大、位于东方,是可以与天交流的“天梯”。
帝王能与天对话,表明其威严神圣的地位崇高无比。
古代最初的祭天活动是一种叫“柴望”的仪式,即在山顶燃起大火,借青烟的徐徐上升,人们把心中的愿望带到天上,实现与天的交流。
“柴望”的仪式是很壮观,山上燃起大火,火中撒上名贵的香料,随着香烟腾空而起,山下万民欢呼,成就了一个辉煌的时刻。
泰山祭祀把万众凝聚到一起,民族的团结与统一就在这大火与欢呼中完成了升华。
历代帝王对泰山的祭祀封禅,留下了泰山独特的帝王文化印迹。
周代帝王留下了封禅遗址——周明堂,这是所谓先秦72代封禅泰山的帝王中留下的唯一遗迹。
秦始皇帝嬴政是史书正式记载的第一个到泰山封禅的皇帝。
从此以后,封禅逐渐脱离了“柴望”的原始形态,增加了更多的社会政治内容和皇帝本人企求长生不老的求仙意识。
汉武帝在位54年,共8次来到泰山,5次登顶修封。
唐玄宗李隆基封禅时,公开了专给天帝看的玉牒书,还为泰山留下了号称天下大观的《纪泰山铭》,洋洋千余言,刻于13米多高的天然峭壁上;武则天封禅泰山留下了著名的鸳鸯碑。
然而,宋王朝时,宋真宗则演出了封禅史上的一出闹剧,把封禅推向了末路。
宋以后的皇帝不再到泰山封禅,而是改成了对泰山神的祭祀,规模也小得多了。
泰山宗教。
古谚云:“泰山神全”,意思是泰山一是宗教历史悠久,古今神仙都有;二是教种门派齐全,儒释道各有空间;三是诸神谱系错综,天地人三界共荣。
泰山这种古今兼备、天人合一的神谱结构,在中外名山中是绝无仅有的。
泰山佛教。
泰山以寺院众多、高僧辈出、宗派纷呈而长期成为齐鲁佛教区的中心。
史书记载,最早到泰山传播佛教的是天竺高僧佛图澄的弟子郎公。
公元351年,郎公在泰山建郎公寺,并讲经布道。
著名的大字鼻祖经石峪《金刚经》,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隋唐时代,泰山更是梵音四起,伽蓝毗邻,相继创建了藏佛寺、法华寺、竹林寺、天封寺等禅院。
宋以后,佛教的某些基本教义又为儒家吸收,泰山道教也渐渐并入儒、释。
泰山道教。
古老的原始崇拜,帝王的封禅,给泰山提供了道教发展的沃土。
泰山崇拜、封禅与祭祀都与道教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宇宙观十分契合;而中国古代求仙访药、长生不死的人生期冀,又推动了帝王纷纷东巡到泰山祭祀天地,因此泰山逐渐成了道教势力的重要基地,道教成为泰山占主导地位的宗教。
三教互补。
泰山宗教与其他各山相比,除了政教合一等特点外,更为突出的特色是儒、释、道三教相互融合。
中国宗教在发展过程中,三教之间曾不断斗争、争宠,但同时也不断互相吸收交融。
总之,泰山宗教,贯穿了从原始自然崇拜到儒、释、道、天主、伊斯兰诸教的全部历史,从而证明了泰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神山、宗教山。
泰山民俗。
宗教的世俗化延伸,又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民俗的形态。
因此,泰山民俗亦有着自己的显著特色。
泰山有众多的神祉,而诸神中的绝大多数是民俗神。
东岳大帝、泰山老奶奶(即碧霞元君)、王母娘娘、石敢当、城隍、人祖、八仙、鲁班、风伯、雨师、火神、龙王、雷神、电母、关帝、药王、豆神、五哥、二郎等,几乎无一不是富有生活情调的民俗神。
其中最主要的泰山神有两个,一是东岳大帝,一是碧霞元君。
影响更大的是碧霞元君。
然而,在民众中,人们更熟悉和热衷的则是“泰山老奶奶”。
在泰山俗信中,有一种事象为“泰山石敢当”就是以石碑(或小石人)立于桥道要冲或砌于房屋墙壁,以禁压不祥之俗。
它在中国民间甚为流行,甚至影响国外。
艺术积淀。
泰山是文人的泰山,是政治的泰山,也是艺术的泰山。
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一生中到过泰山,泰山成为他孜孜以求文化知识的地方,如今泰山上还有为纪念孔子而建的孔子庙。
秦代李斯在《谏逐客书》中留下了“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的经典名句;汉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则为后人留下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千古句言;唐代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为泰山留下了绮丽的诗文;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成为不朽的诗句经典;清代作家蒲松龄的泰山诗赋《齐鲁青未了·抚台观风》、《登玉皇阁》等,都成为泰山文库中的不朽佳作。
当历史进入20世纪之后,从泰山文化艺术的意义上,可以提到的名字还很多,康有为、梁启超、林纾、冯玉祥、毛泽东、蒋介石、徐志摩、泰戈尔、徐悲鸿、李健吾、刘海粟等,他们都是足以影响甚至改变历史的人,他们共同组成了泰山的文化记忆。
3.泰山精神自有人类以来,人们与泰山紧密相联,泰山不仅记录下了我们民族精神发展的历程,而且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
泰山以其自身的特征,形成了不断进取、勇于超越的精神;捍卫尊严、永葆正气的精神;积极入世、乐于奉献的精神;善于吸收、勇于扬弃的精神,导引、框限着人们的精神投射方向。
泰山的高大、厚重、向上、不摧、充满生机、包容万物等特征,无时不在影响、感染着人们;而人的意志、理想、追求、性格,又经常与泰山的属性相契合。
于是,无生命的山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成了某些精神的象征,这种精神伴随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长河,不断积淀、凝聚、弃劣扬善、推陈出新,辐射到了更为广大的地区,得到了整个民族的认同,具有了影响全民族的力量。
(二)黄河文化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下游横穿山东,山东境内河长617公里,流域面积1.83万平方公里。
现行河道是1855年(咸丰五年)改道而形成的,流经菏泽、聊城、泰安、德州、济南、滨州、东营7市,含25个县市(区),在东营市垦利县流入渤海。
在山东境内,由于泥沙的不断淤积、延伸、和流路的摆动、改造,形成了黄河河口三角洲,并在继续填海造陆。
山东是黄河入海的地方,奔腾不息的黄河在这里孕育了内涵丰富的齐鲁文化。
九曲黄河流入大海1.黄河古迹文化遗存黄河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同时也孕育了古老的齐鲁文明。
在黄河两岸,包括地上和地下,保存着众多的文化遗址和风物遗存,使黄河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领地与城邑。
古时的菏泽曾是曹国领地,后故名曹州,相传尧、舜、禹三位著名的氏族部落首领主要活动在这一地区,尧根据这一带气候变化规律创立的历法沿用至今;定陶县被史学家称为“天下之中”,曾是齐、秦、赵三国长期激战争夺的目标;东汉末年,曹操屯兵于鄄(今鄄城县旧城镇),以此为根据地,形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
在已发现的8座龙山文化城址中,聊城茌平县教场铺、景阳冈龙山文化城为全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龙山文化城;春秋战国时期,聊城是齐国西部的重要城邑,是诸侯国必争之地。
今境内仍存孙膑用兵的马陵道、迷魂阵遗址及鲁仲连射书救聊城的遗迹;聊城最早的城址聊古庙,至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为春秋战国至南北朝北魏时聊城故。
新石器时代的滨州、东营古文化遗存主要有滨城区卧佛台遗址、惠民大郭遗址、邹平丁公遗址、鲍家遗址、博兴利城遗址、曹家遗址、村高遗址、阳信小韩遗址、广饶傅家遗址等。
文物与名胜。
早在旧石器时代,德州已有精美的黑陶器物;历史上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禹疏九河,其五在德”,禹疏九河的九条河有五条在德州境内,德州城南的禹城县也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