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朗台与严监生形象比较分析
葛朗台与严监生形象比较分析
葛朗台与严监生形象比较分析同样被人称为吝啬鬼,葛朗台和严监生的行为表现以及个性特征却有着显著的差异。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它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关系中形成,并由人的现实遭遇和实践行为塑造。
一个人的行为处事原则往往与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现实环境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同样,葛朗台与严监生的个性特征也与他与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此外,二人的性格特征的塑造还受到了作者创作意图即文本语境的影响。
一、时代背景葛朗台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在这时期,资产阶级和贵族的斗争几经反复,最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了迅猛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时,他向共和军供应一二千桶白葡萄酒,就得到了某所女修道院的一流草原;拿破仑执政时,他担任市长,修了几条不错的公路与其产业直接相通,登记房地产时,也只交了很少的税。
总之,初期的资本主义社会,给葛朗台为代表的大资产者提供了活动的舞台,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生命力注入到他身上,造成了他贪婪吝啬而又冷酷无情的性格特征。
毕竟“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①。
在葛朗台所生活的时代里,资产阶级已经取得了实际上的统治地位、所以,在他身上有着与旧式剥削者最根本的差别:在资本主义风气的熏陶下,他已经懂得了商品流通和投机的诀窍。
每一个子儿到了他的手上他都要想方设法地使之有所“出息”。
在他身上既守财奴吝啬也有高利贷者的冷酷、贪婪,更有新兴资产阶级的狡诈精明和冒险精神。
他体现了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旧式高利贷者向新型的土地、金融资产阶级的过渡。
而严监生生活的明清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
在这个时期考取功名能使文人命运发生奇迹般的转变。
走读书进学这条路是当时成了文人最有前途的选择。
严监生生活在这一时期,自然也会迷恋上功名,没有进学,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这就是那一时代对他产生的影响。
论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形象
论《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形彖读过文学名著的人一般都知道,文学名著中有“四大吝啬鬼”形彖,但人们对“四大吝啬鬼”的所指却说法不一。
有人认为他们是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泼留希金;也有人认为是阿巴贡、葛朗台、泼留希金和严监生。
前一种说法我比较认可,后一种说法我认为有些不妥,我觉得《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被列入“四大吝啬鬼”形象是一个莫大的错误,因为他对周围人慷慨大方,只是对自己有点自虐的倾向, 充其量只能算是有点小气而已,还够不上大吝啬鬼的级别。
又因被错误列入“四大吝啬鬼”形彖而使他恶名远扬,使他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恶名远远超过他的兄长严贡生,这更让人觉得莫大的悲哀,要知道严贡生是个恶霸无赖,为人极端吝啬,他更应该被钉到耻辱柱上遭人嘲笑,遭人谴责,遭人唾弃。
阿巴贡、葛朗台、泼留希金被列入“四大吝啬鬼”形象可以说是十分恰当的,但严监生何以被有些人列入“四大吝啬鬼”形象之中呢?我想这主要在于他临终前的一个经典表现,由于作者的精彩描写,让读者印象很深,以至于让很多人认为他是个大吝啬鬼。
我们可以看原文:话说严监生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些家人,都来订乱着问,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只管摇头不是。
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这一细节刻画岀了严监生小气的一面,但这并不是严监生为人的全部,如果仅就这一点就把他说成是大吝啬鬼,我认为这一论断未免有些以偏概全。
因为仔细看原著,我们会发现,严监生和前而三个大吝啬鬼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他对别人慷慨大方,对自己小气,有点自虐倾向,仅此而已,怎么能算得上是大吝啬鬼呢?我们可以通过小说原文情节来证明这一点。
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严监生在对待兄长、舅兄、妻子、儿子等方而的态度和做法,我认为他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做法不但无可指责,反而值得称道。
从”葛朗台”“严监生“的死亡细节看文化差异对写作的影响-刘宽文.doc
从”葛朗台”“严监生“的死亡细节看文化差异对写作的影响-刘宽文摘要自古以来,东西方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中,两地所特有的文化更是大相径庭,我们要了解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就要从流传下来的文化读本入手,单从写作上所反映出的差异就值得深究。
此文着重就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和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两个人物的死亡细节,探究文化差异对写作的影响。
关键词:“严监生”;“葛朗台”;死亡细节;文化差异;影响Abstract:The east and west are rooted in different cultural soil, and their own unique culture is very of difference since ancient tim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It is necessary to start with the cultural texts that has come down through the years ,and it is worth reflecting the differences in writing. This paper , put emphasis on the details of death of both the character “Y an Jiansheng” produced by Wu Jingzi and the charater “Eugenie Grandet” crated by Balzac, explores the differ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writing.Key words:Y an Jiansheng ;EugenieGrandet;Details of death;Cultural differences;influence目录TOC \o "1-2" \h \z \u 从“葛朗台”、“严监生”的死亡细节,看文化差异对写作的影响 1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2目录 3引言 4一.严监生-葛朗台死亡细节的异同 4(一)人物塑造细节 4(二)性格异同比较 5二.“严监生”“葛朗台”的差异——相似中的不同 6(一)文化背景差异 6(二)生活环境差异 6(三)文本语境差异7(四)价值观念差异8三.人物形象差异的原因探究9(一)社会形态造就不同的大环境(政治)9(二)财富观念的不同决定个体不同的作为(经济)10(三)文化传统的不同(文化)11四.文化差异对写作的影响11(一)社会环境对写作家的左右11(二)文化环境对作家的左右12五.结语 (14)参考文献:15引言人的细微表现总能体现出自身的性格特点,两个来自于不同国度,生活在不同时期不同体制下,接受不同文化熏陶,产生于不同作者笔下的人物既能相提并论,必然有其内在的统一性,面对这两者的异同众说纷纭。
葛朗台与严监生的艺术形象塑造讲解
论葛朗台及严大育的艺术形象塑造文学院09级10班卢琴学号:2 摘要:巴尔扎克和吴敬梓同时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者,给读者塑造了不同的吝啬鬼的形象。
在《欧也妮.葛朗台》这部小说中,巴尔扎克成功地塑造了狡诈、贪婪、吝啬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典型——葛朗台;在《儒林外史》中,吴敬梓给读者塑造了一个胆小、有钱、吝啬的监生形象——严大育。
葛朗台及严大育的共同性格是吝啬,但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各自的人生经历、遭遇不同,因而他们作为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所体现的性格特征又有不同之处。
关键词:葛朗台严大育形象塑造异同点葛朗台、严大育这两个艺术形象分别是巴尔扎克、吴敬梓塑造的同属于吝啬鬼艺术家族的成员。
他们的共同性格是吝啬,但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各自的人生经历、遭遇不同,因而所体现出的性格特征又有不同之处。
一、共同的性格——吝啬葛朗台及严大育都称得上是有钱人,前者是拥有百万财产的资产阶级暴发户,后者是家有十几万银子的监生,但他们却在生活中吝啬、装穷。
为表现这一点,巴尔扎克及吴敬梓都用了一系列典型化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葛朗台的居住条件因他的百万身家可以称得上恶劣:“那是一所①灰暗、阴森、静寂的屋子,坐落在城区上部,靠着坍毁的城脚”“寒暑的酷烈,把柱头、门洞、门顶,都磨出无数古怪的洞眼,象法国建筑的那种虫蛀眼儿,也有几分象监狱的大门”照常理一个拥有百万财产的人是不会居住在这样的房屋下,但由于吝啬,葛朗台始终不肯为自己为家人购置一套或者是修建一栋漂亮舒适的房子而一直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直至死去。
他,精于计算,力求把全家的饮食起居,一切费用都降到最低限度,如“只有在十一月一日那一天,他才答应在堂屋里生火,到三月三十一日就得熄掉,不管春寒也不管早秋的凉意”,他总是亲自分发每一支蜡烛,每一片面包,每一样食物并自己动手修抽板、做酒桶、钉木箱……而从不请帮工,仅仅是为了节约几个钱而已。
葛朗台他还是个装穷的高手。
妻子和女儿对他的财富一无所知,只知他们的日子过得清贫。
严监生、李梅亭和葛朗台的比较研究
收稿日期:2014-05-09作者简介:王菊艳(1963-),女,黑龙江拜泉人,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元明清戏曲小说。
严监生、李梅亭和葛朗台的比较研究摘要:严监生、李梅亭和葛朗台分别是《儒林外史》《围城》和《欧也妮·葛朗台》这三部小说中的人物。
他们的共同点是:看重财富,善于敛财;苛待自己,不重生活享受;都是作者讽刺的对象。
主要区别是:严监生注重人伦,更有人情味;李梅亭注重人际交往,社交更广泛;相比之下,葛朗台的吝啬程度更胜一筹。
关键词:吝啬鬼;严监生;李梅亭;葛朗台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4)09-0030-04王菊艳王晓婷(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常熟215500)吝啬鬼在文学作品的人物画廊中是一组性格独特的形象,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组形象对描绘世情世态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小说中的正面形象起着衬托的作用。
本文主要对以下三个吝啬鬼的形象作比较分析,他们分别是:清代作家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现代作家钱锺书的小说《围城》中的李梅亭;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代表作《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一三个吝啬鬼都是作者所要否定的人物形象,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中人性的缺陷与弱点,我们先来分析他们性情的共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看重财富,善于敛财这是严监生、李梅亭和葛朗台共同而显著的特性,他们无论是生活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与现代社会,亦或是资本主义社会,其人生就是以“金钱”为中心,不断敛财惜财。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中国18世纪杰出的讽刺小说,作品以批判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为主题,生动地刻画了许多讽刺性形象。
作者对严监生的敛财手段在第五回描写如下:昨日典口内送来三百两利钱……”想著田上∗∗∗第34卷第9期绥化学院学报2014年9月Vol.34No.9Journal of S uihua UniversitySept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要收早稻,打发了管庄的仆人下乡去,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
中外吝啬鬼形象的对比
中外吝啬鬼形象的比较吴军(浙江农林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081 200807040127)摘要:一提到“吝啬鬼”的形象,人们很容易地会想到两个人物:一个是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儒临外史》),一个是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
严监生和葛朗台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中外吝啬鬼的代表,通过对严监生与葛朗台这两个吝啬鬼形象的比较能较好的认识到中国文学作品与世界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形象的差异。
关键词:中外吝啬鬼差异严监生葛朗台在文学史上,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有许多的吝啬鬼形象。
其中外国文学中最为著名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分别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剧作家莫里哀的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俄国作家果戈里的长篇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而中国四大吝啬鬼是钱钟书《围城》里的李梅亭、徐复祚《一文钱》中的吝啬鬼卢至、庄子寓言故事中《外物》篇中的监河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
这8个闻名中外的吝啬鬼形象可以说代表了中外文学史上对吝啬鬼形象描写的最高成就。
他们各有特色,代表了各自的文化背景、社会现实,其中中国的吝啬鬼形象与外国的吝啬鬼更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
下面举例葛朗台与严监生这两个吝啬鬼形象的典型来比较一下中外吝啬鬼的差别。
严监生和葛朗台,这两个人物虽处于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却以各自特有的艺术魅力活跃在世界文学画廊中。
但是如果将他们二人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虽然他们都被称为“吝啬鬼”,两人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的东西,但是他们身上却有很多的不同点,有些甚至是本质上的差异。
我们从他们各自写作的背景以及两个人物形象来比较一下两者的区别。
一,写作背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写于1750年左右,乾隆时期,当时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虽然当时国内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发展十分缓慢,封建专制统治依然“牢固”,因而吴敬梓能够塑造的也就是一个贪婪的封建地主的形象,他不可能像巴尔扎克那样塑造出一个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形象。
严监生与葛朗台形象之比较
严监生与葛朗台形象之比较作者:赵乐屏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11期摘要:严监生和葛朗台均为有名的吝啬鬼形象,他们将“吝啬”二字展现的淋漓尽致,但是他们二人又在行为、感情和个性上表现出极大的差异。
严监生虽然吝啬,却不失慷慨的一面,对于家人也表现得真情实感,葛朗台却是十足的薄情寡义,将金钱视为唯一的追求。
同时,严监生的懦弱和葛朗台的精明也表现出鲜明的对比,使得这两个人物的形象得以更好的区分。
关键词:严监生;葛朗台;比较中外文学史上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吝啬鬼形象,其中如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和巴尔扎克《欧仁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都是这一形象的典型代表,他们累积财富,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严格管控金钱的使用,身为一家之主又决定着家庭一切事务,同为吝啬鬼,二者却又展现出不同的形象特征。
一在吝啬这件事情上,严监生与葛朗台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严监生家中已有十多万银子,却自称家中只有几亩薄田,在日常的生活中对于“节流”一事管控得十分严格,平常连一斤猪肉也不舍得买,即使是唯一的儿子想要吃,也只是买个四五钱的分量来哄他而已,就连自己病重,也不舍得花银子买人参吃。
严监生的吝啬在临时之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者吴敬梓用夸张的方式表现了严监生对钱财的重视。
文中写道严监生的病情日渐加重,弥留之际却看着桌上点着两茎灯草的灯盏迟迟不得断气,期间他伸出两根手指头比划,身边的侄儿、奶妈等人始终不能明白他的意思,直到赵氏挑掉一茎灯草才点头咽气。
分家时严监生与兄长严贡生一样的田地,但是兄弟二人的生活一奢一俭,严监生的财富便是在这样抠门的生活中逐渐累积而成的。
同样的,葛朗台在日常生活中也极为抠门,家中的壁炉何时生火,他在日期上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哪怕天气寒冷也不能作出改变;对于日常食用的糖的数量斤斤计较,口中所说的野味汤用乌鸦炖成;在夜晚全家只点一支蜡烛用以照明,女佣娜侬居住的房间甚至还需要通过小窗洞向邻家获得亮光。
葛朗台经常强调自己没有钱,却将金币、田契等财产存放在一个隐蔽的密室中,当夜深人静时,他便沉醉在这些财富之中。
严监生与葛朗台形象之比较
48严监生与葛朗台形象之比较赵乐屏 渤海大学摘要:严监生和葛朗台均为有名的吝啬鬼形象,他们将“吝啬”二字展现的淋漓尽致,但是他们二人又在行为、感情和个性上表现出极大的差异。
严监生虽然吝啬,却不失慷慨的一面,对于家人也表现得真情实感,葛朗台却是十足的薄情寡义,将金钱视为唯一的追求。
同时,严监生的懦弱和葛朗台的精明也表现出鲜明的对比,使得这两个人物的形象得以更好的区分。
关键词:严监生;葛朗台;比较中外文学史上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吝啬鬼形象,其中如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和巴尔扎克《欧仁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都是这一形象的典型代表,他们累积财富,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严格管控金钱的使用,身为一家之主又决定着家庭一切事务,同为吝啬鬼,二者却又展现出不同的形象特征。
一在吝啬这件事情上,严监生与葛朗台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严监生家中已有十多万银子,却自称家中只有几亩薄田,在日常的生活中对于“节流”一事管控得十分严格,平常连一斤猪肉也不舍得买,即使是唯一的儿子想要吃,也只是买个四五钱的分量来哄他而已,就连自己病重,也不舍得花银子买人参吃。
严监生的吝啬在临时之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者吴敬梓用夸张的方式表现了严监生对钱财的重视。
文中写道严监生的病情日渐加重,弥留之际却看着桌上点着两茎灯草的灯盏迟迟不得断气,期间他伸出两根手指头比划,身边的侄儿、奶妈等人始终不能明白他的意思,直到赵氏挑掉一茎灯草才点头咽气。
分家时严监生与兄长严贡生一样的田地,但是兄弟二人的生活一奢一俭,严监生的财富便是在这样抠门的生活中逐渐累积而成的。
同样的,葛朗台在日常生活中也极为抠门,家中的壁炉何时生火,他在日期上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哪怕天气寒冷也不能作出改变;对于日常食用的糖的数量斤斤计较,口中所说的野味汤用乌鸦炖成;在夜晚全家只点一支蜡烛用以照明,女佣娜侬居住的房间甚至还需要通过小窗洞向邻家获得亮光。
葛朗台经常强调自己没有钱,却将金币、田契等财产存放在一个隐蔽的密室中,当夜深人静时,他便沉醉在这些财富之中。
严监生与葛朗台形象比较
严监生与葛朗台形象之比较082021034 陈凯18世纪,中国的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创造了一个严监生的形象,一个世纪后,法国的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也创造了一个葛朗台形象,这两个艺术形象性格很相似:吝啬而缺少人情,被人同指为“吝啬鬼”。
他们同为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悭吝鬼形象。
下面我就时代背景和性格特点和家庭观念这三个方面来作比较,分析他们作为中外著名的吝啬鬼形象的异同。
一、没落的封建社会与上升的资本主义。
一个作家的文学创造无疑贯穿着作家自己对人生的独特体味,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倾注了作家个人感受、认识、评价与理想,着眼于一定历史时期的人的思想、感情、命运、心理冲突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描绘与揭示。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也不例外地包含着他本人对生活的反省。
吴敬梓与巴尔扎克根据自己的社会体验各自塑造了一个“吝啬鬼”形象,成为文学史的不朽典型,各自从一定程度上概括了某种社会内容。
但是,吴敬梓的“吝啬鬼”与巴尔扎克的的“吝啬鬼”又有着本质的差异。
严监生生活于封建阶级衰落的中国,葛朗台生活于资产阶级上升时的法国,因而,他们的身上各自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民族、阶级和个人性格、气质,各自形成“这一个”。
形成这种差异是与这两位作家的经历、世界观、创造方法有关。
巴尔扎克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816—1819年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这是他认识社会的三年,通过律师事务所的窗口,他看到巴黎社会的腐败与司法界的卑鄙勾当。
以后社会上的坎坷经历使他进一步认识社会,深感金钱的魔力,领略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觉察到社会痼疾:腐朽的、贪婪的、虚伪的、丑恶的。
他创作《人间喜剧》是在1829年至1848年之间,正是大资产阶级金融贵族统治上升时期,作家生活于“金钱污秽和鲜血同归一流”的恶浊社会中,认识“金钱肆虐,人欲横流”的资本主义现实,由于他坚持“真实”、“典型”地“照原样表现世界”,因而《人间喜剧》实质就是贵族阶级的衰亡史与资产阶级的发展史的再现。
从严监生到葛朗台看中西文化之差异
从严监生到葛朗台看中西文化之差异作者:刘正辉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9期摘要: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与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在世界文学史上是久负盛名的吝啬鬼形象。
他们生长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既有突出的共性,也有鲜明的差异性。
本文通过对两个形象的比较分析,探讨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和文本语境中,他们具有的不同人格,揭示出他们蕴涵的不同社会意义、内涵及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严监生;葛朗台;吝啬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084-01在中外文学发展史上,汇集众多的吝啬鬼形象,吝啬鬼的形象虽然出自不同作家之手,产生于不同的国家与时代,彰显出鲜明的个性特征;但是在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对金钱的狂热追求是他们的显著共性。
通过对葛朗台与严监生两个艺术形象进行研究,以探讨二者所蕴涵的不同社会意义、内涵及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一、人物性格成长环境之对比《儒林外史》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古典长篇讽刺小说,它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极力地批判了科举制度,揭露了反动统治的罪恶和虚伪。
《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以法国资产阶级的血腥掠夺和金钱势力的严酷统治为背景写作的,成功地塑造了贪婪吝啬、凶狠残忍的葛朗台形象,展现出了资本家的冷漠无情。
两部作品在思想和艺术方面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葛朗台与严监生这两个吝啬鬼形象由于具体生活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不同,以及他们自身的不同性格,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征。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所谓艺术创造,就是艺术创作主体根据不同的题材领域,在对社会历史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情感的把握,创造出独具魅力的艺术形象。
这些作家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代表。
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
严监生和葛朗台的作文
严监生和葛朗台的作文说起这严监生和葛朗台,那可真是两个出了名的吝啬鬼。
今儿个,我就跟您好好聊聊这二位。
先说这严监生,他那副小气的模样,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他家里虽说也有些钱财,可那日子过得,比普通穷人还抠搜。
有一回,他的妻子王氏病了,他舍不得花钱请名医,只找了个庸医来应付。
那庸医胡乱开了几副药,一点效果都没有,王氏的病反倒越来越重。
严监生心里着急,可又舍不得多掏银子换个好大夫。
就说他临死前那一幕,那叫一个经典。
油灯里点了两根灯芯,他硬是伸着两根手指头,不肯咽气。
直到赵氏挑掉了一根灯芯,他才安心地闭上眼睛。
您说说,这得多小气才能到这份上!他家的那几个仆人,也是跟着他受了不少委屈。
平日里吃的饭菜,那是能简单就简单,一点油水都没有。
有个仆人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碗,被他狠狠骂了一顿,还扣了好几天的工钱。
再瞧瞧这葛朗台,也是吝啬到了极点。
他对自己的家人都抠得要命。
他的女儿欧也妮过生日,他都舍不得多花一个子儿。
就给了那么一点儿可怜的零花钱,还觉得自己已经很大方了。
他家里的房子破破烂烂的,也不舍得花钱修缮一下。
那楼梯都摇摇欲坠了,他还觉得能将就着用。
有一次,他的侄子查理来到家里,他表面上装出一副热情好客的样子,可心里却在盘算着怎么从侄子身上捞点好处。
查理不知道他的心思,还以为这个叔叔是真心对他好。
结果,等查理要离开的时候,葛朗台那是一分钱都没多给,就把人打发走了。
这葛朗台对钱的痴迷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
他每天都要去密室里数他的金币,那眼神,就像是在看自己最心爱的宝贝。
有一回,他不小心把金币掉在了地上,他急得趴在地上,一个一个地捡,生怕少了一个。
他的妻子和女儿在一旁看着,心里满是无奈和悲哀。
严监生和葛朗台,这两个人虽然都吝啬,但仔细想想,又有点不一样。
严监生更多的是一种小家子气的抠门,对自己和家人都苛刻,却也没有太多的心机。
而葛朗台呢,则是充满了算计和贪婪,为了钱不择手段。
咱生活中虽然碰不到像他们这么极端的人,但有时候也能看到一些小气的行为。
从严监生到葛朗台_中西文化中吝啬鬼形象之比较.
贪婪和吝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孽生兄弟。
我国宋代就有人给贪婪的吝啬鬼作了绝妙的定义:“ 虱子背上抽筋 , 鹭鸶腿上割肉 , 古佛脸上剥金 , 黑豆皮上刮漆。
” 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吝啬鬼们贪得无厌的共性。
在西方文学中 , 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 莫里哀喜剧《悭吝人》里的阿巴贡 , 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 ·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 以及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 , 就是这一绝妙定义的最好诠释。
他们既贪婪成癖 , 又吝啬成鬼 , 沦为物的奴隶而失去正常人的本性 , 以至于对人对己都显示出异于常人的克扣。
生活上爱财如命 , 吝啬成癖。
吝啬鬼们实为富豪却形似乞丐 , 不考虑现实需求 , 一味地惜财克扣 , 过着乞丐般的生活。
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家财万贯 , 农奴上千 , 吃穿用度却极端寒伧,“ 颈子上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 , 是旧袜子 ? 腰带还是绷带 ? 不能断定。
但决不是围巾。
…… 一把发黄的牙刷 , 大约还在法国人攻入莫斯科之前 , 它的主人曾经刷过牙的”。
《悭吝人》里的阿巴贡自己常常饿着肚子上床 , 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 , 便去马棚偷吃荞麦。
葛朗台的吝啬也是出了名的 :夜晚点两根蜡烛 , 他必定要吹熄一根 ; 谁碗里的面包渣不吃干净 , 他就会老大不高兴 ; 尽管他很有钱了 , 依旧住在阴暗、破烂的老房子中 , 每天亲自分发家人的食物、蜡烛。
对待家人薄情寡义 , 不近人情。
阿巴贡、葛朗台为了金钱愿意牺牲儿女们的幸福。
前者执意让儿子娶有钱的寡妇 , 女儿嫁给有钱的老头 ; 后者威逼女儿不许谈恋爱。
泼留希金做的更绝情 , 女儿成婚 , 他只送一样礼物———诅咒 ; 儿子从部队来信讨钱做衣服也碰了一鼻子灰 , 除了送他一些诅咒外 , 从此与儿子不再相关 , 而且连他的死活也毫不在意。
葛朗台还从物质上和精神上折磨自己的妻子 , 全然不念夫妻情分。
在他们的身上 , 已经完全褪去了人性的光环 , 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赤裸裸的金钱贸易关系 , 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厉害关系。
中外吝啬鬼比较
中外吝啬鬼比较《欧也妮.葛朗台》的葛朗台和《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的比较18世纪,中国的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创造了一个严监生的形象,一个世纪后,法国的巴尔扎克在《欧也妮.葛朗台》中也创造了一个葛朗台形象,这两个艺术形象性格很相似:吝啬而缺少人情,被人同指为“吝啬鬼”。
他们同为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悭吝鬼形象。
相同点:严监生以及葛朗台,都是根据作家对人生的独特体味,对社会的深刻观察,着眼于一定历史时期的人的思想、感情、命运、心理冲突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描绘与揭示中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包含着作家本人对生活的反省。
不同点:没落的封建社会vs上升的资本主义1严监生生活于封建阶级衰落的中国,清王朝虽然显出一派繁盛的景象,黑暗腐朽的迹象已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显露出来。
他的形象是吴敬梓体会到世态炎凉、自觉批判封建社会、追求个人性解放和民主思想时所塑造的,是没落封建文化的产物。
2葛朗台生活于资产阶级上升时的法国,人与人之间只有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和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
他的形象是巴尔扎克深感金钱的魔力,领略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觉察到社会痼疾的资本主义现实时,坚持“真实”、“典型”地“照原样表现世界”所塑造出的,是他对这个独特的社会独有的观察与长期的思考的结果。
为保财而破财vs为守财而敛财1、严监生拥财万贯,并用钱捐得一“监生”,可以与官府来往,但没有特权,因而对于财产的保护也是提心吊胆,从而产生恐惧,“不时哭泣,精神颠倒,恍惚不齐”,“时时忧贫,日日惊事,并不见一天受用”,他想保财,但又保不了,他想节约,但又不得不以破财来保财。
2、葛朗台混迹革命,使得他投身商场后有更多的机会进行金钱的收敛,占公家的,耍弄手腕,投机倒把,放高利贷,倒卖黄金……不断的攫取、扩充财富。
在金库门前一盯就是几个小时,不信任别人,虽身体不动,但整个思想身心都在围绕金钱转动着。
其实,这就是恋物(金钱)癖。
封建宗族制vs基督教文化1中国的封建家族制是以忠孝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将个人束缚在严密的伦理体系之中,强调个人的伦理责任和义务. 所以严监生受家族制的影响,在正妻死后,不得不心疼的花银子把生了男孩的妾扶正,把家产交给她们娘俩,不得不给两个舅子几百两银子,一家四口平时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只有在儿子闹的时候,才会到熟切店里买四个钱的哄哄他。
分析葛朗台的形象
分析葛朗台的形象第一篇:分析葛朗台的形象分析葛朗台的形象在《人间喜剧》中,《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的一部得意之作。
1 8 33年10月13日,他在写给韩斯卡夫人的一封信中说道:“《欧也妮·葛朗台》是我最出色的画幅之一一我很满意。
《欧也妮·葛朗台》与我以前所写的作品没有丝毫的相似之处”。
确乎如此。
在这本名著里,巴尔扎克以他非凡的笔触,生动地再现了法国十九世纪2仃年代的内地生活,尤其是塑造了葛朗台这样一个异常贪婪、狡诈、吝音的资产阶级暴发户和守财奴的形象,淋漓尽致地披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丑恶的金钱关系,揭露了资产阶级发家的血腥历史和卑劣手段。
这与巴尔扎克在此之前所写的作品相比较,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确都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恩格斯曾经说巴尔扎克是“比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
”这个评价是毫不过分的。
从《欧也妮·葛朗台》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作者娴熟地运用了现实主义手法,把人物放在索漠城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并且紧紧抓住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这一核心,通过对一些细节以及人物语言、行动的真实描绘,来揭示人物性格的本质特征和与之俱来的其它性格特征,因而使主人公葛朗台被成功地塑造......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在他的名著《欧也妮·葛朗台》中也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吝啬鬼形象——葛朗台。
高中语文教材选文时只选其《家庭的苦难》一章中的一部分,并且给选文定名为《守财奴》,“守财奴”,即看守财产的奴隶,人本应是财产的主人,是财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却成了守财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金钱已经使他异化。
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
作者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贪婪和吝啬是相辅相成的,吝啬鬼们聚敛财富时都是贪婪,在使用财富时都是吝啬。
葛朗台与严监生的形象研究
文法学院08汉语言02班20084120234 周鹏葛朗台和严监生的形象对比研究内容提要:葛朗台和严监生都是世界名著中的吝啬鬼。
前者是法国十八至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的《欧也妮·葛朗台》的主人公。
后者则是出自中国清代现实主义作家吴敬梓的长篇先说《儒林外史》。
葛朗台和严监生都是以吝啬著称,吝啬是他们的代名词。
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相同之处。
但是二者的创作,又是出自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大家之手,不同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也正是由于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文化,二者之间的创作又是平行的,所以二者的比较分析就构成了比较文学中平行研究的一个很显眼的焦点。
本文在介绍二者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同时,将着重从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角度对两者的形象进行探讨。
关键词:葛朗台;严监生;平行研究;形象对比一葛朗台与严监生是世界文学史上塑造的两个成功的吝啬鬼形象。
这两个艺术形象都具有吝啬的特征,葛朗台狡诈贪婪、冷酷无情,严监生自视低下、胆小谨慎。
葛朗台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笔下的人物,作者详细地描写了他的聚财发家史和他的家庭生活。
葛朗台的一生是极其“辉煌”的,他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后迅速崛起的第一代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是那个革命动荡时期投机发财的资产阶级暴发户。
这个人物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极端吝啬和狡诈贪婪。
他比旧式地主精明,也更加的凶狠,聚敛财产的方式也更加充满了血腥的味道。
他善于钻营,利用商业投机和高利盘剥发财致富,当过行政委员、市长。
在任职期间,他利用职务之便,大捞油水,仅十几年就成了索漠城的首富。
这个人巧取豪夺,为每一个铜子费尽心机,他为了金钱泯灭人性,用装穷来掩饰富有,即使买一根白蜡也会认为是倾家荡产的行为。
在家里由他实行分配定食,舍不得花钱医治已经生病的妻子,甚至抢夺女儿的梳妆匣,并且不断地给女儿制造一系列的苦难,即使是在他弥留之际,在他眼里看到的女儿,也“仿佛她是金铸的一般”。
葛朗台的世界完全是一个金钱的世界,别的什么也看不到。
吝啬鬼之葛朗台与严监生的对比讲稿
一、书籍介绍《儒林外史》是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一方面批判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另一方面歌颂了少数人物的坚守。
书中对于严监生的描述有以下重要的几点,一是他用钱了解了兄长的官司、二是花了大量银子打点两位舅爷将妾扶正,三是他的妻子王氏病故。
严监生十分肉痛花费的钱财,宿疾发作,以致一病不起。
最经典的画面就是他死前竖起的两根手指。
《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创作的批判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篇长篇小说,主要以葛朗台对不同的人物的表现为主要内容,表现当时资产阶级对金钱的狂热追求。
本书突出的情节有,一是弟弟破产,葛朗台不闻不问;二是逼走了父亲破产自杀来投靠他的侄儿查理,三有折磨把自己的私蓄送给查理作盘缠的女儿欧也妮,四是把袒护女儿的妻子虐待致死,逼迫女儿放弃继承遗产。
五是死前对做法事的教士的银器物表现出索求。
二、选题原因严监生和葛朗台既有相似,又有不同,两人都是越有钱越抠搜的吝啬鬼《》在临死前都为了钱财而难咽最后一口气。
又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立场的不同,他们各自的身上又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民族、阶级和个人性格、气质上的特色,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既相似又不同的“吝啬鬼”。
二、比较人物形象1 相似之处一是吝啬。
原文描述严监生“钱过北斗,米烂成仓,憧仆成群,牛马成行”,却舍不得买一斤猪肉。
葛朗台作为城市的首富,不仅对自己严苛,对家人更是漠不关心,一心只有攒钱。
二是用钱开路,严监生用小钱立偏房,葛朗台贿赂监督官,以低廉的价钱买到了葡萄园、修道院及几块田地。
三是临终前的行为。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从被里伸出两个指头”,可他听完家人挑掉一根后,马上没气了。
葛朗台在弥留之际,看见“十字架,烛台代和银镶的圣水壶”眼睛就亮了,表现出贪婪的欲望。
2 不同之处一是临死之前追求的财产来源不同。
使严监生迟迟不肯断气的“两茎灯草”本就是自家的财产。
让葛朗台发狂的镀金十字架则是为他做临终法事的教士的所有物。
再论严监生吝啬鬼形象及其原因探究
分类号I24论文编号201040231050本科生毕业论文再论严监生吝啬鬼形象及其原因探究*名:**院系:文学与传媒学院年级专业: 2010级汉语言文学指导教师:***2014年5月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院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儒林外史》是有着思想家气质的文化小说,有着高雅品位的艺术精品。
”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道“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
严监生则是文学作品当中的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其吝啬鬼形象早已经深入人心,对于严监生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理论价值的。
通过本文的写作,笔者希望在文章中树立一种在现代纷繁复杂、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所需要秉持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不致被横流的物欲所冲昏头脑,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一些新的思考。
对于严监生人物形象的研究虽然不多,但是各家都是各执己见,并未出现能够很全面地对严监生人物形象作一个定性的论断,有的进行中西方吝啬鬼的对比,有的则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阐述,有的是通过细读文本的方式理解人物,并未通过这三者的有机结合进行人物形象分析。
关键词:严监生;欧也妮•葛朗台;吝啬;贪婪;守财"The Scholars" has the thinker makings cultural novel, has the lofty personal status artistic high-quality goo ds.” Mr. Lu Xun once like this appraised the road “like collection Zhu Suijin, gathered for the card, although non-huge, when saw rarely”.The strict imperial academy student is in the middle of the literary work model miser image, its miser image early already the sink deep into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has the theory value extremely regarding the strict imperial academy student research.Through this article writing author hoped sets up one kind complexly in the article in the modern age complex, in the desire for material welfare crossflow society needs to grasp the correct money view, the values, does not send by the crossflow desire for material welfare is turned one's head, provides some new ponders for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Regarding strict imperial academy student character image research although are not many, but various all is each sticking to his own opinion, appears by no means can very comprehensively make a qualitative judgment to the strict imperial academy student character image, some carry on the Western miser's contrast, some carries on the elaboration based on the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some are through the way understanding character who reads attentively the text, by no means carries on the character image analysis through these three organic synthesis.Keywords:Strict imperial academy student Ou Yeni•Ge Langtai Greedily defends the wealth parsimoniously引言清代伟大的小说家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被读者认为是我国文学作品中吝啬鬼人物形象的典型代表,但在文学研究领域里却有一些学者对这一观点持有不同的看法,笔者在经过对原著细读、将严监生与西方文学作品中巴尔扎克笔下的吝啬鬼欧也妮•葛朗台做一番对比之后发现严监生身上与欧也妮•葛朗台有很多的共同点,笔者基于此认为严监生无疑与欧也妮•葛朗台一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吝啬鬼,那些认为严监生不是吝啬鬼的观点或有可值得商榷的地方。
给西方吝啬鬼葛朗台和东土吝啬大仙严监生各写一句评语
给西方吝啬鬼葛朗台和东土吝啬大仙严监生各写一句评语说起西方的吝啬鬼形象,脑海里一下子蹦出四个活生生的人物,但说道东方的吝啬鬼,你们想到的是谁?严监生吗?在我看来,严监生与上述四位相比,还真是小巫见大巫,还算是个有血有肉的男人,比起那四大吝啬鬼的吝啬程度的话,严监生真的是连他们四个扬起的灰尘都看不见了。
本文着重分析比较葛朗台与严监生。
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人总是自私的,而一个人对自己最亲的人也加以算计,那就让人不耻了。
葛朗台送给自己忠心耿耿的干了二十年的仆人的礼物只是一只旧表,对她格外的恩赐也只是在丰收的时候,让她尽情吃那些将要拿去喂猪的果子;他的太太每月只有6法郎的收入,且一年只有一套新衣服,甚至常常找各种借口把给妻子的钱要回去;他不支持自己的亲弟弟,不同情可怜的侄儿;甚至对自己唯一的财产继承人,也斤斤计较,为了6000法郎(仅大约相当于他财产的1/40000),而软禁女儿,仅仅供给她清水和干面包。
但难得的是他对自己也不自私,他对自己很严苛,喝咖啡的时候只放两块被自己切了又切的糖,当多了一个侄儿喝咖啡的时候,宁愿自己喝黑咖啡,也不愿意增加每日的份额;他不买大房子享受,不买漂亮家具显摆,只吃佃户送来的菜肴,对他来说,最好的摆设,最美的收藏就是钱、金子!相对于葛朗台,严监生可算是个超级大方的人了,他不仅纳了妾(增加一个人的开销),还在其正室临死的时候给了两个舅老爷每人一百两,而且之后又给了他们两人钱做路费。
要是换成老葛朗台,怕是一个子儿也不愿意出的吧。
议论的最多的便是严监生四千看着那盏点着两根灯草的灯,嫌浪费,怎么也不肯闭眼。
同样的,《欧也妮•葛朗台》里也描写了老葛朗台死前的一幕:他挣扎着起身去抓神父的银质十字架和神父带来的银水壶等等。
相比严监生,老葛朗台可主动多了,这正是一个贪婪者的最佳写照:到死都想着要掠夺财富。
所以,我觉得,严监生并不能算为吝啬鬼,充其量只是个小气的老头儿,一比较,就发现老葛朗台才是吝啬又贪婪的掠夺者、藏金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葛朗台与严监生形象比较分析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葛朗台与严监生形象比较分析引言:葛朗台和严监生是世界文坛中典型的“吝啬鬼”。
人们常常将他们相提并论。
葛朗台临死前努力抓住法器,叮嘱女儿,把一切都照料好,到了那边向他交账的一幕,使读者过目不忘。
同样,严监生奄奄一息时,为了两茎灯草,固执地伸着两个指头,总也不肯短断气的细节描写也堪称经典。
虽然二者在行为表现、个性特征等方面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是因为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不同,二者之间又存在着显着的差别。
关键词:葛朗台、严监生、行为表象、个性特征、深层原因行为表象一、相同的吝啬本性显而易见,严监生和葛朗台都有一个共同的行为特性:吝啬。
葛朗台有着数不清的家产,一家人却住在阴冷破落的房子里。
家里从来不买肉,不买面包。
需要的食品全都由佃户提供,烤火用的木柴,也是砍自田地周围的树篱。
只有一个女佣,年纪不小了每周六还得动手做面包。
开始吃野味还是在买了树林,请人帮忙照看之后。
他的必不可少的开支,“只有教堂的香火和作为钱,太太和女儿的服饰费用,家里的灯烛钱,拿侬的工钱,锅子的镀锡费,缴纳的税金,庄园的修理和种植的费用”①。
这些事花费都不多,但他还是要想方设法的节省。
从来不去串门,既不吃人家的,也不请人家吃饭。
每顿饭的面包,每天要点的蜡烛,他都亲自分发,一点儿不能多用;侄子远道而来,他不让女仆买菜,只是吩咐佃户打乌鸦来煮汤。
就如巴尔扎克在书中描述的,“似乎什么都要节省,包括动作在内”②。
再看严监生,也和葛朗台一样节省,家里有十多万银子,可是“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切店内买四个钱的哄他就是了”③;病到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却舍不得银子买人参吃。
葛朗台及严监生“节省”的行动皆出自于吝啬的本性,他们“节省”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积累更多的钱。
而最能让我们看清这两个吝啬鬼本色的当属对二人临终表现的描写。
①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第9页②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第10页正如巴尔扎克所写:“凡是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着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特别灌注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
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
”而葛朗台直到临终前还不忘表现他对金子的执着。
“当本堂神父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他那双显然已经死去几个小时的眼睛,一见十字架、烛台和银制的圣水壶,忽然复活,目不转睛地盯住这些法器,鼻子上的那颗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
当教士把镀金的受难十字架送到他的唇边,让他吻吻上面的基督时,他做了一个吓人的动作,想把它抓过来,而这最后的努力耗尽了他的生命;他叫欧也妮,尽管她就跪在他的床前,他却看不见。
欧也妮的眼泪淋湿了他已经冷却的手。
‘父亲,您要祝福我吗?’她问。
‘好好照看一切,到了那边向我交账。
’”对葛朗台来说,金子好比用来吊命的人参,他看到金子立马就复活了。
而最经典的当属从这位本来不相信来生,只相信现在的吝啬鬼中说出的最后一句话,“到了那边向我交账”①。
这位吝啬鬼做了一辈子金钱的奴隶,一直到死,他对于金钱的执着,让人不寒而栗。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②一个垂死的人,临终前想到的既不是自己的亲人,也不是对生命的留恋,仅仅是对两茎灯草耿耿于怀。
吝啬到这个地步,除了严监生,不作第二人想。
二、克己与克人一般说来,即使再吝啬也不会对自己吝啬,但葛朗台与严监生显然都是例外。
而同为吝啬鬼的两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严监生主要只是对自己吝啬,而葛朗台对自己和家人都吝啬到极点。
从二人对待亲人的态度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葛朗台的妻子和女儿欧也妮过的就如女佣一般的生活,一家人的缝缝补补,全由他们负责。
欧也妮想要给母亲绣一条领子得挤出睡觉的时间,还得想①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第142页借口从父亲那骗取蜡烛。
每天的面包和食物也是由他亲自派发。
只有到十一月一日才能搬到炉边去干活。
到了三月三十一日就得熄掉,不管是春寒料峭还是深秋阴冷。
就是女佣也会比这好些吧。
葛朗台对待妻子已不能用“吝啬”一词来形容,而是达到了虐待的程度。
葛朗台夫人总穿一件绸衣,按照习惯,必须穿一年。
他限制妻子的零用钱,连别人送她的私房钱,也要想方设法刮走,直到刮完,才让妻子安静几天。
妻子病重,他虽请了苏缪城最负盛名的医生,但他关心的是:“是否要花不少的钱呀需要吃药吗”①而不是询问病情。
他希望妻子好起来,担心的确实妻子死后就要班里财产登记。
对待女儿也是同样。
当他得知欧也妮把金子给了她的堂弟之后,勃然大怒,竟然把她关在房子里好几个月,并吩咐只给她面包和清水,没有火烤。
在太太去世后,他还叫欧也妮签下了放弃继承母亲遗产,并把财产共同财产交给他打理的协议。
葛朗台的侄子夏尔曾对欧也妮说过这样的话,“他要有钱,就不会让我父亲死,也不会让你过这种清苦生日子。
总之,他完全是另一种活法。
”②这位年轻人显然是不够了解他的这位叔父。
即使他的父亲没有自杀,以葛朗台的性子,也是绝不会帮助自己的兄弟偿还债务的,即使他很有钱。
从他迫不及待的想要把侄子打发走,用低价来骗取已经落难的侄儿的首饰就知道。
在葛朗台的身上根本看不到一点人情味。
在他的心目中,金钱高于一切。
他的亲人包括他自己都不重要。
金钱就是上帝,他存在的意义就是不停地聚敛金钱,他对金钱有种变态的膜拜。
相比之下,严监生对家人的态度简直可以用慷慨来相容了。
虽然家里舍不得卖肉,但每常小儿子要吃时,会在熟切店内买四个钱的来哄他。
他的妻子王氏每年有三百两银子的私房钱,而且他从不过问她在哪里用。
妻子病重时,“每日四五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附子”。
他把王氏当作贤内助,曾掉下泪来说“:如今丢了我,怎生是好”。
妻子死后,他“修斋、理七、开丧、出殡,用了四五千两银子,闹了半年。
”当他的哥哥严贡生惹上官司跑到省城去时,是他帮忙花钱打点,帮他了了官司。
对待妻子王氏的两位哥哥,严监生也并不吝啬,他不仅将妻子留下的银子和首饰曾送给了两位舅老爷。
还听赵氏的①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第137页话,在妻子死后,把其私房钱送给他们作赶考的盘缠。
严监生对待周围的人是说不上吝啬的。
在这一点上他有葛朗台有着显着的区别。
三、守财与敛财同为拥有巨额财富的守财奴,葛朗台与严监生对待自己的财富方式也是不一样的,这两个人一个仅仅知道守财,而一个却能想方设法敛财。
葛朗台从他的丈母、太太的外公以及他的外婆那继承了三大笔遗产,数目之大,没有一个人知道。
但葛朗台不同于这三个爱财如命的老人,“一生一世积攒钱财,就图关起门来看个痛快”,他爱财如命,一方面守住已有的财富,另一方面则想办法扩充财富。
葛朗台在理财方面可说是一名有经验的老手。
他总能抓住一切机会来扩充自己的财富:占公家的,占别人的,占佣人的,占妻子女儿的。
他善于窥测方向,耍弄手腕,在政府拍卖教会土地时,他看准了共和党监卖官凶狠而贪婪的本性,便拿出四百路易去行贿,“就三钱不值两钱的,即使不能算正当,至少是合法的买到了区里最好的葡萄园、一座老修道院和几块分种田”①。
他很会开辟财源,多方牟利:掠夺土地、倒卖黄金、放高利贷、搞公债投机、做股票生意,他样样都干样样得手,他的投机事业从来没有失败过一次。
凡是到了手的钱,就决不让它外流,除非是能赚回更多的金子。
总之“敛财”和“守财”,对葛朗台来说一样重要。
而且为了敛财,葛朗台不择手段,根本不在乎他发财的行径是否会给他周围的人带来直接。
苏缪城的人无一不被他那“钢铁般的利爪”、“彬彬有礼地抓过”,甚至远在巴黎的他弟弟的债主们,他也像猫玩老鼠似地耍弄着他们,“把他们拧过来、滚过去,揉捏一阵,叫他们跑来跑去,出一身臭汗,满怀着希望,一下子又急得脸色发白”②,只是为了自己能不出一分钱也能挣得一个好名声。
而相比之下,严监生理财的手段则远远不如葛朗台。
对待财产,他才去的主要是“守”,同样是继承的家业,严监生却只知道死死的守住家产,靠收取地租来谋财,虽然十分的节省,但这也只能让他的钱财不至于像他哥哥严贡生那样早早的被挥霍殆尽而已。
祖宗的遗产在他手里一天天减少。
就是他不死,也只能是坐吃山空。
与葛朗台相比,严监生根本不会理财,但不同的是,他的①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第6页行为对他人、对社会并无不良后果,充其量他也只不过是在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方面过于节省了些而已。
从这点上也可以看出二人的显着区别。
个性特征葛朗台与严监生不同的行为表现背后所表现的是他们不同的个性特征。
同样是吝啬,二人的个性特征却有着极大的差异。
这两个人一个狡诈冷酷、唯利是图,一个却是胆小谨慎、自视低下,却又不乏温情。
葛朗台的冷酷从他对待亲人那近乎是虐待的态度中就可以看出。
在他身上根本看不见一丝温情的影子。
为了敛财,他不择手段,连妻子和女儿的钱财也要想方设法的占据,更不要说是不相干的陌生人了。
他的哥哥自杀,侄儿因此伤心,而他面对这最圣洁的丧亲之痛,竟然能说出“这孩子真没用,把死人看得比金钱还重”这样的话来。
他的冷酷可见一斑。
妻子重病,他关心的并不是妻子的病情,而是一直担心要是妻子好不了,就得做财产登记,比起妻子的病来,那才是能要他命的事情。
他不为自杀的兄弟还债,来挽回他的名誉,想的却是要借此机会,不花一分钱来给自己赢得一个好名声。
而从葛朗台敛财的手段中,我们又可以看见他的狡诈。
他很会开辟财源,多方牟利:掠夺土地、倒卖黄金、放高利贷、搞公债投机、做股票生意,他样样都干样样得手,他的投机事业从来没有失败过一次。
为了追求黄金、占有黄金,他在投机活动中采取了极其狡猾的手段。
巴尔扎克写道:“讲起理财的本领,葛朗台先生是只老虎,是条巨蟒:他会躺在那里,蹲在那里,把猎物打量个半天,才一跃而起,扑上去,张开钱袋的血盆大口吞进大堆的金银,然后安安宁宁地躺下,好像一条蛇吃饱了东西,不动声色,冷静非凡,不急不忙的消化。
”①他一生中只吃过一次败仗,从此他学会了一套本领与人做生意总是态度暧昧,假装口吃耳聋,引得对方无意之间中了他的圈套。
他还善于利用矛盾,从中渔利。
他在索漠地方得意的一手就是利用带格拉森和克卢索两家为欧也妮的明争暗斗来坐收渔人之利。
葛朗台的这些狡诈手段使他成了一个叫人敬畏的人物。
他吝啬贪婪,却不贪图享受;他装聋作哑,却狡猾奸诈;他聚敛守财,善于投机;他无视亲情,只关注利益;他无视上帝,只崇拜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