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小学品德课程标准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doc1

(完整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doc1

)、(
)、成为具有(
)、责任心、(
)和个性品质
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简答题: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
三、简述《新课程标准》与以往的《课程标准》相比,有哪些不同?
答:(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3)提高德育的时效性社课程的追求。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是什么?
答:(1)综合性
(2)实践性
(3)开放性
3、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什么?
答: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13. “看地图找家乡” 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指导学生认识简单的图例。地图上“ ”表示的是( )。 A.河流 B.公路线 C.航道线 D.铁路线 14.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 的是( )一种“插茱萸,除恶气”的传统习俗。 A.端午节 B.中秋节 C.重阳节 D.清明节 15.故事“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为学生树立了一个诚实勇敢的榜样,让学生懂得( ) 也是诚实的一种表现。 A.说出自己的想法 B.说的和做的一样 C.勇于承认错误 D.敢于说“不知道” 16.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保护环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品德与生活(社会)设置 了多个有关环境教育的单元。四年级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关注的是( )。 A.家乡的生态环境问题 B.校园周边的环境状况 C.全球的主要环境问题 D.中国的环境问题 17.“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是一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巧妙地揭示了走出困境的一个方法 是( )。 A.坚持就是胜利 B.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C.相信自己,迎难而上 D.决不回头 18.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中国的“气象名城”就因城市气候特点而得名,重庆又称 ( )。 A.“火炉” B.“北极村”C.“日光城” D.“雾都” 19.“富饶的物产”主题向学生展示了我国丰富的物产资源,以下( )不属于东北三宝。

2011版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标准理论检测题(一)

2011版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标准理论检测题(一)

2011版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标准理论检测题(一)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2、思想品德课程融合、、、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逐步树立正确的、、。

3、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是、、、。

4、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5、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正确处理、,以及的关系。

这三组重要关系依次构成了本课程的三大内容板块。

6、思想品德课程以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有、有、有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7、三维目标有、、二、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题2分)1、下列选项中体现能力目标的选项是()①知道我国的基本国情,初步了解当时世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②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③体会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爱护环境,形成期间勤俭节约、珍惜资源的意识④掌握爱护环境的基本方法,形成爱护环境的能力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2、思想品德课程融合了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进一步发展,这些内容不包括()A.道德品质B.健康心理C.法律意识D.自我意识3、思想品德课程有机整合了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并与初中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

()①家庭生活②学校生活③社会生活④个人生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 ①②④4、思想品德课程的线索是()A.体会生命的价值B.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线索C.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D.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5、思想品德课程将正确的引导蕴涵在()A.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中B.鲜活的生活主题中C.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中D.体会交往与友谊对个人成长的意义中三、判断题:(共20分,每题2分)1、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标试题及答案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标试题及答案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题一、填空(共40分,每空2分)1、品德与社会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_____、_____转变。

3、小组学习是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学习,培养_________和________的途径,提供了开展探究学习所必需的交流平台。

4、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_____和_____,为学生____、_____、_____,成为具有____、____、良好的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5、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不限于_____上的教材,要是学生广泛的____和____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学校____的各种资源,以利用_____的实现。

二、选择(共10分,每题2分)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A、核心B、基础C、前提D、目标2、评价内容不包括()A、学习态度B、学习能力C、拓展空间D、学习结果3、在本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是()A、支持者B、合作者C、知识传授者D、引导者和组织者4、下面表述正确的一句话是()A、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B、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家庭生活为基础C、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学校生活为基础D、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个人生活为基础5、关于评价方法表述正确的是()A、搜集整理能力B、教师观察记录C、促进儿童发展D、拓展教学空间三、判断(共12分,每题2分)1、自主学习既包括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探究和思考,也包括学生与教师合作开展的学习和探究。

( )2、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3、体验学习是学习者通过生活体验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

()4、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5、学生评价不一定准确,不提倡学生互评。

2011版新课标小学品德与社会测试题

2011版新课标小学品德与社会测试题

2011版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测试题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为基础,促进学生()的行成和()的综合课程。

2、本课程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具体内容包括()、()、()。

3、本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为学生()、()、()奠定基础。

4、引导儿童()、()、()是课程的核心。

5、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6、课程内容的建构方式为()。

活动方式主要是(),特别强调()。

7、评价的重心要做到()与()并重。

评价的主体要()。

评价还要重视()。

8、()是品德与生活课程设计的着眼点与核心理念,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根本上源于其生活性。

9、品德与生活课程以()为基础,以()和()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10、()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时代提出的要求。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1、教师在教学活动案例的编写和活动指导方面应具有( )。

A 灵活性B 稳定性C 计划性D 活动性2、下列那些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

A 健康安全地生活B 愉快积极地生活C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D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3、教师针对某一学生学习的特殊情况进行跟踪评价,这属于( )。

A 教师观察记录B 访谈C 成长资料袋分析法D 个案分析法4、《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A 活动课程B 综合课程C 活动型综合课程D 生活课程5、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 )A 核心B 基础C 前提D 目标6、《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

A 综合性、活动性、开放性B 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C 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D 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7、《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主线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思想品德新课标练习题(标准答案)2011版

思想品德新课标练习题(标准答案)2011版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练习题第一部分前言一、填空题1.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2.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追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

3.为了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

4.思想品德课程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6.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7.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8.思想品德课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9.思想品德课程人文性特征,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10.思想品德课程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

11.思想品德课程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12.思想品德课程的综合性特征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

13.思想品德课程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14.思想品德课程以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为课程的核心。

15.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

16.思想品德课程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2011版课标考试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2011版课标考试

Xxx学校课程标准考试试题(政治)姓名:分数:一、选择题(下列各题都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每小题4分,共40分)1.我们学习并即将使用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指A.实验稿B.2011年版C.修订稿D.2012年版2.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价值导向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B.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科学发展观3.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思想品德课程的根本目的是A.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B.进一步实现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的转变C.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D.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4.从青少年教育视角来看,道德发展包含的具体内容是①树立道德价值②培养道德情感③训练道德行为④履行道德义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思想品德课程设计的基础是A.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B.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C.坚持与时俱进,体现以人为本,为学生成长服务D.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尤其是身心发展特点6.国情教育的核心和基础是A.爱国主义B.共同理想C.全面小康D.和谐社会7.思想品德课程放在首位的能力目标是A.学习运用法律,正确维护权益B.学会调控情绪,能够自我调适控制C.提高媒介素养,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D.爱护环境方面掌握方法、形成能力8.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强调在“感受、体会”的过程中养成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与旧课标相比,新增加的内容是①感受生命的可贵②体会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爱护环境③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④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下列有关法律的内容要点正确的是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②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③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④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⑤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10.落实课程标准、达成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基本环节是A.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B.教材编写C.评价D.教学二、简答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50分)13.简要列举(每小题6分,共30分):(1)思想品德课程的三维目标:(2)情绪的基本类型:(3)未成年人保护的四个方面:(4)体现公民权利义务合一性的基本权利和义务:(5)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14.思想品德课程的逻辑框架可以用“三横四纵”来概括。

2011年下学期小学毕业班科学和品德试题

2011年下学期小学毕业班科学和品德试题

2011年下学期小学毕业班品德与社会试题单位:游港完小制卷人:朱德安时限30分钟分值60分一、我会判断(对的在括号内画“√”,错的画“×”。

10分)1、我们年纪小,无论在家,在学校还是在社会,我们不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2、报警请拨110,发生火灾请拨119,交通事故请拨120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4、做一个文明的现代人就应该努力从小事做起。

(√)5、1895年日本对我国发动了侵略战争。

(×)6、五四爱国运动是探索救国之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7、中国申奥成功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

(√)8、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使用核武器。

(×)9、印度女性多穿着传统的和服。

(×)10、握手、拥抱是当今世界最浒的见面礼节。

(×)二、我会选择(5分)1、黄山有四绝,这四绝是(A)A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B 古松、怪石、云海、温泉2、香港和澳门都曾是中国的领土,在历史上曾经被(B )占领。

A 葡萄牙西班牙B英国葡萄牙 C 法国、英国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于( B )A 1921年7月1日B1949年10月1日 C 1949年9月1日4、改革开放是谁提出的(B )A 毛泽东B 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A)A 1914年B 1939年C1924年三,我会填空。

(10分)1、目前,道路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占全国事故死亡人数的(50%)以上,其中公路交通事故尤为突出,每天可达近(2000)起。

2、(尊重)是友谊的前提,各认同他人的(习惯)就是最基本的尊重。

3、2002年12月3日,(上海)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获得成功。

4、以诚实(守法)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5、(渴望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心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目标四、我能实践(35分)1、网络里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多上网对我们有好处吗?(9分)答:应适当上网,有好处也有坏处。

2011版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标准理论检测题

2011版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标准理论检测题

2011版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标准理论检测题(二)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成长中的我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课程内容一1.1悦纳自己的 _______变化,促进生理与_____________的协调发展。

2.课程内容一1.2了解青春期___________常识,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调控好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_。

3.课程内容一1.3正确对待______压力,克服______情绪和过度的______________,培养正确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4.课程内容一1.5客观分析挫折和__________ ,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优良品质。

5.课程内容一1.6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________,陶冶________,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________态度。

6.课程内容一1.7了解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

7.课程内容一2.1认识生命形态的_________,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___________的哺育。

8.课程内容一2.2认识自己生命的_________,______生命,能够进行基本__________________。

9.课程内容一2.3自尊、,不做有损_________的事。

10.课程内容一2.4体验行为和_________的联系,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___________ 。

11.课程内容一2.5能够分辨____________ ,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

12.课程内容一2.6体会________ 的价值,认识到实现___________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摘做起。

13.课程内容一2.7养成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体会_____________的意义。

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课程标准考试模拟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课程标准考试模拟试卷附参考答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课程标准考试模拟试卷附参考答案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2.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

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等特征。

4.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儿童与、儿童与三条主线。

5.课程以为原点,将学生不断扩大的作为课程建构的基础。

6.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要从、、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7.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有、有的活动素材。

8.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的,包括、、、网络资源等。

9.课程围绕、、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构建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10.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贴近儿童的。

11.课程以为经,以为纬,交织构成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12.课程要关注的发展,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

13.课程要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

14.课程要珍视童年生活的,尊重儿童的权利。

15.课程要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16.教学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和的学习环境。

17.教学活动形式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8.教师要树立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课程资源。

19.本课程的评价应关注,促进学生的发展。

20.课程的实施需要和等相关人员的密切合作。

二、选择题(10分,每题1分)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

A.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B.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C.综合性、生活性、活动性D.综合性、实践性、生活性2.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的三个方面的目标是()。

A.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B.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C.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与习惯、知识D.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与习惯、过程与方法3.以下哪项不是本课程的教学建议()。

A.有效组织教学活动B.引导学生自主学习C.单纯传授道德知识D.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4.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

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标总试题DOC

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标总试题DOC

一、简答题1、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1)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分别有哪些?(6分)答:品德与生活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有:A: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B: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

2)试就其中一种活动形式举例说明。

(4分)答:(略)2、请简要介绍品德课程开放性具体包括哪些方面的开放?(10分)答:开放性具体包括了以下几方面:教材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内容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形式的开放性。

教学活动时间、场所、人员的开放性;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性质、核心是什么?(10分)答:性质:(1)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核心:(1)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

(2)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三、教学活动设计试着运用《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理念,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我为家人添欢乐”或“可爱的动物”的教学设计。

要求:活动设计的目标准确,能很好地表达教材意图,活动设计过程清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等。

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一、选择题(30分)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C )。

A 活动课程B 综合课程C 活动型综合课程D 生活课程2.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 B )A 核心 B 基础 C 前提 D 目标3.《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主题中设置了学打电话求助的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 B )A 110B 122C 119D 1204. 《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 A )A 综合性、活动性、开放性 B 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C 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D 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5.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主线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材料参考答案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材料参考答案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学习材料参考答案1.身心学习参与思想品德价值2.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3.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综合素质5.基础根本目的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发展观7. 自主认识体验与践行8.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9. 生活10. 探究体验道德践行11. B 12. B 13. D 14. A 15. C 16. B 17. C 18. B 19. A20. B 21.D 22. D 23.B 24. A 25. C26. (1)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2)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3)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27.思想品德课程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

28.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2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理想道德文化纪律30.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31. (1)体会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爱护环境,形成勤俭节约、珍惜资源的意识。

(2)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

32.(1)养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有责任心、追求公正的品质。

(2)形成热爱劳动、注重实践、崇尚科学、自主自立、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33.(1)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

(2)掌握爱护环境的基本方法,形成爱护环境的能力。

(3)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

(4)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

(5)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样的价值观念,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标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

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

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一、选择题(30分)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A 活动课程B 综合课程C 活动型综合课程D 生活课程2.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 )A 核心 B 基础 C 前提 D 目标3.《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主题中设置了学打电话求助的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A 110B 122C 119D 1204. 《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A 综合性、活动性、开放性 B 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C 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D 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5.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主线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其中三条主线是:()A 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学校 B 儿童与国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健康C 儿童与健康、儿童与快乐、儿童与自然D 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6. 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传统节日。

A 彝族B 布依族C 傣族D 蒙古族7. 《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

A 生活质量提高B 生活能力提升C 生活品质提升D 生活条件改善8. 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描述的是()一种“插茱萸,除恶气”的传统习俗。

A 端午节B 中秋节C 重阳节D 清明节9.下面表述正确的一句话是()A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B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的家庭生活为基础C《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的学校生活为基础D《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的个人生活为基础10.《品德与生活》课程教材的编写原则不包括()A 思想性原则 B 科学性原则 C 健康性原则 D 活动性原则二、填空题(40分)1.良好品德是________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________。

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标试题

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标试题

品德与生活课标测试题一、填空。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已在以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在与的童年生活中,为、打下基础。

(课标1页)2、品德课程是一门,以课程。

(课标1-2页)3、品德与生活这一课程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课标2页)4、品德与生活这一课程遵循的逻辑,以为出发点;以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引导儿童在中发展、在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课标2页)5、与是这一课程的基本形式。

(课标2页)6、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或是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和来实现的。

(课标2页)7、本课程设计体现、、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和的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的三位一体。

(课标2页)8、是本课程的核心。

(课标3页)9、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课标3页)10、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

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进行。

(课标4页)11、品德与生活课程以为基础,以和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课标4页)12、和交织构成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是儿童生活的主调;是儿童自身的道德需求,也是社会的要求;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时代提出的要求。

(课标5页)13、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培养、、的儿童。

(课标6页)14、本课程倡导、、的儿童评价观。

(课标17页)二、简答题。

1、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课标1-2页)2、品德与生活这一课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每一点展开说一说。

(课标2页)3、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课标3-4页)4、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三条主线是什么?(课标4页)5、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四个方面是什么?课标4-5页)6、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的四方面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课标6页)7、四个方面的内容(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分别有具体有哪些内容?要说具体。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11版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11版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11版1、【单选题】“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指的是()。

[单选题] *A.科学立法(正确答案)B.严格执法C.公正司法D.全民守法2、增强社会主人翁责任感,珍惜国家、集体财产,爱护公物,特别要保护社会公用设施,坚决同损害公共财产、破坏公物的行为作斗争。

体现的是社会公德的()[单选题] *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C、爱护公物(正确答案)D、保护环境3、下列因素中属于未成年犯罪的主观原因的是()[单选题] *家庭教育不够学校管理不严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淡薄(正确答案)社会环境影响4、27.李月是家中的“小公主”,一家人都以她为中心,只能夸她不能批评她,不然她就会生气。

进入中学后,在集体生活中她碰过壁,受过冷遇,深刻反思后,她改变了很多。

现在的她大方、活泼、热心,大家都喜欢她。

李月的变化说明()[单选题] *A.集体有利于我们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正确答案)B.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C.集体生活中要学会包容他人的不同D.只要生活在集体中就能改掉缺点5、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单选题] *A、理想就是现实。

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自动变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

(正确答案)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6、. 【单选题】孔子强调“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体现的是中华传统美德中( )的基本精神。

[单选题] *A.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B.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正确答案)C.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D.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7、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单选题] *A、社会关系(正确答案)B、人的自我意识C、生产实践D、人类的自我进化8、28.小磊在日记中写道:“以前,有同学说我‘不合群’,集体游戏不带我玩,我很伤心,但是后来我调整了自己,现在我已经是集体游戏的组织者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版小学品德课程标准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B )。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 C.活动型综程 D.生活课程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D>A.帮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B.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3.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主题中设置了学打电话求助的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B))。

A.110 B.122 C 119 D.1204、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请问一条主线指以( B )为主线。

A、学生的生活B、学生的发展C、学生的体验D、学生的实践5.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 C )传统节日。

A.彝族 B.布依族C.傣族D.蒙古族6.“将垃圾分类”是主题“美,就这么简单”中的一个操作性活动,其目的是激励学生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下列( C )是可回收的垃圾。

A.霉变食品碎玻璃片 B.废弃衣服,废弃电池C.报纸矿泉水瓶 D.烟头建筑垃圾7、在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这个教学内容时,一位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独立去商场购买东西,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本课程(A )的基本特征。

A、实践性B、开放性C、活动性D、综合性8.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描述的是( C )一种“插茱萸,除恶气”的传统习俗。

A.端午节B.中秋节C.重阳节D.清明节9.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 B )。

A.生活质量的提高B.生活能力提升 C生活品质的提升 D.生活能力10.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C)。

A.感受B.感情 C.感悟 D.感想二、简答题1、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1)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分别有哪些?(6分)答:品德与生活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有:A: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B: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

2)试就其中一种活动形式举例说明。

(4分)答:(略)2、请简要介绍品德课程开放性具体包括哪些方面的开放?(10分)答:开放性具体包括了以下几方面:教材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内容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形式的开放性。

教学活动时间、场所、人员的开放性;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性质、核心是什么?(10分)答:性质:(1)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核心:(1)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

(2)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三、教学活动设计试着运用《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理念,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我为家人添欢乐”或“可爱的动物”的教学设计。

要求:活动设计的目标准确,能很好地表达教材意图,活动设计过程清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等。

小学品社教师理论检测题一、填空(每空2分)1、“生活体验式”课堂教学策略以()()()为主要学习方法。

2、课前体验要注意()()()问题。

3、()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4 、()必须要建立在个体真实体验基础上才更有效。

5、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6、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和()出发。

7、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

8、课前体验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真正的去“体”去“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给学生足够()()和()使学生全身心参与体验。

9、“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事物的兴趣,同时孩子的兴趣又具有很大的()和()非常容易转移。

10、()教学是课标倡导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性的教学方式。

二、判断(每题3分)1课前的探究就是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2、让学生进行探究时,要尽可能地开放环境,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实践的空间。

()3、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更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获得知识。

()4、我们的教学不能囿于仅有的教材,而应指导学生自由学习,广泛涉猎,并学会迅速找到正确的信息源,并善于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的方法。

()5教师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解答或组织讨论,要极力避免有损学生自尊心的讽刺和挖苦。

()6、研讨是品社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7、学生和教师在设计课后实践内容,务必要坚持从实性8、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9、“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

()10、创设情境,是为了让学生进入所创设的特定氛围中,激起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触动自己的情感之弦。

()三、简答题(每题6分)1、“问题探究式”品社教学策略分哪三步?2、课前体验要注意哪三个问题?3、在“深化感悟,引导生活”一环节中,教师要遵循那几个原则?4、课后践行的方式有哪些?5、“感悟深化,提升认识”本步分为哪些层次?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新课标教材教法理论考试精品试题一、填空题(共10 分)1、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

3、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驾。

这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爱心地生活。

4、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用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这“一条主线”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要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是指某一教学内容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二、简答题(共6 分)1、简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2、怎样全面把握《品德与生活》课程或《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品生:课程的总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

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1)的统一体。

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品社: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比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三、实践题(共 4 分)、活动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要教学形式。

请选择你熟悉的4 种教学活动形式举例说明。

常用的教学活动有: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讲故事、练习、讲授等品生、品社教材内容部分(80 分)一、填空:(24 分)1、从故事《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和《敢于承认错误的乔治.华盛顿》中,你知道了诚实的可贵;或勇于认错也是诚实勇敢的表现。

2、拍手拉钩不要变讲的就是要说到做到。

3、水污染的原因工厂废水、生活废气物、化肥和农药等。

4、面对生活的困难和艰辛,尤其是残疾人顽强奋斗,自强不息,事迹令人感动和钦佩的有张海迪、桑兰、雷勇等。

5、交通运输的方式主要有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我们所在的地方常使用哪些交通工具为什么?交通带来的问题有哪些?我们所在的地方常使用公路运输这方面的交通工具。

问题有:道路堵塞、尾气污染、噪音、交通事故等二、简述(18 分)“一诺值千金”。

在我们社会的各行各业都需要以诚信作为经营的基本理念,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简单之:对自己给别人的承诺要说到做到,自觉地把诚信作为人生的信条。

2、“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用自己的爱心托起他人的梦想,点燃他人的希望,进而自己感受到助人的快乐;简单之: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克服了困难,自己心理也感到快乐。

3、促进祖国统一,我们能做些什么?(略)三、连一连(12 分)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帕米尔高原我国的最东端蒙古俄罗斯缅甸印度我国的最西端乌苏里江、四、请写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策略,并谈谈你的认识与理解,创新与建议。

(10 分)1、生活体验式课堂教学策略:一、课前体验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1)引入话题,唤醒生活(2)合作学习,体验生活(3)深化感悟,引导生活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2、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一、课前初探二、课中深究(1)汇报展示,合作探究(2)感悟深化,提升认识(3)生成问题,拓展延伸五、请为环保事业写一则广告:(略)六、拟订一份合理、可行的出行计划(16 分)(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一、填空题: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 螺旋上升)..。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