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培优第6课时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6章 平行四边形 6.4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课件
∴ ∠B+∠D= 360°-(∠A+∠C) = 360°- 180° =180°.
如果一个(yī ɡè)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另一组对角互补.
第九页,共三十五页。
【变式题】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与∠C互补, BE平分(píngfēn)∠ABC,DF平分∠ADC,若BE∥DF,求证: △DCF为直角三角形.
2
2
第十六页,共三十五页。
二 多边形的外角和
小刚每跑完一圈,身体转过的角度(jiǎodù)之和是多少?
第十七页,共三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页。
概念学习
多边形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
叫做(jiàozuò)这个多边形的外角. 如图,∠A的外角是∠1.
多边形所有外角的和叫做 B
(jiàozuò)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和.
2
1A 5
E
C3
4 D
第十八页,共三十五页。
如图,在五边形的每个顶点(dǐngdiǎn)处 各取一个外角.
1A
B
5
2 C3
E 4
D
问题1:任意一个外角和它相邻的内角有什么关系?
互补(hù bǔ) 问题2:五个外角加上它们分别(fēnbié)相邻的五个内角和是多少?
5×180°=900°
第十九页,共三十五页。
个内角是多少度吗?每个外角呢?为什么?
每个内角(nèi jiǎo)的度 (n 2)180 ,
数是
n
每个外角(wài jiǎo)的度数3 6 0 .
是
n
练一练:(1)若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是120 °,那么这是正
____六边形.
(2)已知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45°,则这个多边形是
八年级数学培优
八年级数学培优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目录第1讲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P2----11)第2讲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P12----16)第3讲轴对称及轴对称变换(P17----24)第4讲等腰三角形(P25----36)第5讲等边三角形(P37----42)第6讲实数(P43----49)第7讲变量与函数(P50----54)第8讲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55----63)第9讲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P64----68)第10讲一次函数的应用(P69----80)第11讲幂的运算(P81----86)第12讲整式的乘除((P87----93)第13讲因式分解及其应用(P94----100)第14讲分式的概念性质与运算(P101----108) 第15讲分式的化简求值与证明(P109----117)第16讲分式方程及其应用(P118----125)第17讲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P126----138) 第18讲反比例函数的应用(P139----146)第19讲勾股定理(P)第20讲平行四边形(P)第21讲菱形矩形(P)第22讲正方形(P)第23讲梯形(P)第24讲数据的分析(P)模拟测试一模拟测试二模拟测试三第01讲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考点·方法·破译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2.全等三角形性质: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②全等三角形对应高、角平分线、中线相等;③全等三角形对应周长相等,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有:SAS,ASA,AAS,SSS,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除上述方法外,还有HL法;4.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关键,就是证明两个三角形满足判定方法中的三个条件,具体分析步骤是先找出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或角,再根据选定的判定方法,确定还需要证明哪些相等的边或角,再设法对它们进行证明;5..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条件,有时能直接进行证明,有时要证的两个三角形并不全等,这时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全等三角形常用的方法有:平移、翻折、旋转、等倍延长线中线、截取等等.经典·考题·赏析【例1】如图,AB∥EF∥DC,∠ABC=90°,AB=CD,那么图中有全等三角形()BACDEF A .5对 B .4对 C .3对D .2对【解法指导】从题设题设条件出发,首先找到比较明显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由此推出结论作为下面有用的条件,从而推出第二对,第三对全等三角形.这种逐步推进的方法常用到.解:⑴∵AB ∥EF ∥DC ,∠ABC =90. ∴∠DCB =90. 在△ABC 和△DCB 中AB DC ABC DCB BC CB =⎧⎪=⎨⎪=⎩∠∠ ∴△ABC ≌∴△DCB (SAS ) ∴∠A =∠D ⑵在△ABE 和△DCE 中A DAED DEC AB DC =⎧⎪=⎨⎪=⎩∠∠∠∠ ∴△ABE ≌∴△DCE ∴BE =CE ⑶在Rt △EFB 和Rt △EFC 中∴Rt △EFB ≌Rt △EFC (HL )故选C . 【变式题组】01.(天津)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 .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 .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 .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A FC E DB 02.(丽水)已知命题:如图,点A 、D 、B 、E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D =BE ,∠A =∠FDE ,则△ABC ≌△DEF .判断这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请给出证明;如果是假命题,请添加一个适当条件使它成为真命题,并加以证明. 03.(上海)已知线段AC 与BD 相交于点O , 连接AB 、DC ,E 为OB 的中点,F 为OC 的中点,连接EF (如图所示).⑴添加条件∠A =∠D ,∠OEF =∠OFE ,求证:AB =DC ; ⑵分别将“∠A =∠D ”记为①,“∠OEF =∠OFE ”记为②,“AB =DC ”记为③,添加①、③,以②为结论构成命题1;添加条件②、③,以①为结论构成命题2.命题1是______命题,命题2是_______命题(选择“真”或“假”填入空格).【例2】已知AB =DC ,AE =DF ,CF =FB . 求证:AF =DE .【解法指导】想证AF =DE ,首先要找出AF 和DE 所在的三角形.AF 在△AFB 和△AEF 中,而DE 在△CDE 和△DEF 中,因而只需证明△ABF ≌△DCE 或△AEF ≌△DFE 即可.然后再根据已知条件找出证明它们全等的条件.证明:∵FB =CE ∴FB +EF =CE +EF ,即BE =CF在△ABE 和△DCF 中, AB DCAE DF BE CF =⎧⎪=⎨⎪=⎩∴△ABE ≌△DCF (SSS ) ∴∠B =∠C在△ABF 和△DCE 中, AB DC B C BF CE =⎧⎪=⎨⎪=⎩∠∠ ∴△ABF ≌△DCE ∴AF =DE【变式题组】ABCDOFEA CEFBD01.如图,AD 、BE 是锐角△ABC 的高,相交于点O ,若BO =AC ,BC =7,CD =2,则AO 的长为( ) A .2B .3C .4D .502.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90°,AE 是过A 点的一条直线,AE ⊥CE 于E ,BD ⊥AE 于D ,DE =4cm ,CE =2cm ,则BD =__________. \03.(北京)已知:如图,在△ABC 中,∠ ACB =90°,CD ⊥AB 于点D ,点E 在AC上,CE =BC ,过点E 作AC 的垂线,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 求证:AB =FC .【例3】如图①,△ABC ≌△DEF ,将△ABC 和△DEF 的顶点B 和顶点E 重合,把△DEF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时AC 与DF 相交于点O .⑴当△DEF 旋转至如图②位置,点B (E )、C 、D 在同一直线上时,∠AFD 与∠DCA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⑵当△DEF 继续旋转至如图③位置时,⑴中的结论成立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AFECB DA E第1题图A BCDE BCDO第2题图【解法指导】⑴∠AFD =∠DCA⑵∠AFD =∠DCA 理由如下:由△ABC ≌△DEF ,∴AB =DE ,BC =EF , ∠ABC =∠DEF , ∠BAC =∠EDF ∴∠ABC -∠FBC =∠DEF -∠CBF , ∴∠ABF =∠DEC在△ABF 和△DEC 中, AB DE ABF DEC BF EC =⎧⎪=⎨⎪=⎩∠∠∴△ABF ≌△DEC ∠BAF =∠DEC ∴∠BAC -∠BAF =∠EDF -∠EDC , ∴∠FAC =∠CDF ∵∠AOD =∠FAC +∠AFD =∠CDF +∠DCA∴∠AFD =∠DCA 【变式题组】01.(绍兴)如图,D 、E 分别为△ABC 的AC 、BC 边的中点,将此三角形沿DE 折叠,使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P 处.若∠CDE =48°,则∠APD 等于( ) A .42°B .48°C .52°D .58°02.如图,Rt △ABC 沿直角边BC 所在的直线向右平移得到△DEF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ABC ≌△DEFB .∠DEF =90°C . AC =DFD .EC =CFBO CF 图DA03.一张长方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种三角形纸片,再将这两张三角形纸片摆成如下图形式,使点B、F、C、D在同一条直线上.⑴求证:AB⊥ED;⑵若PB=BC,找出图中与此条件有关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证明.【例4】(第21届江苏竞赛试题)已知,如图,BD、CE分别是△ABC的边A C 和AB边上的高,点P在BD的延长线,BP=AC,点Q在CE上,CQ=AB.求证:⑴AP=AQ;⑵AP⊥AQ【解法指导】证明线段或角相等,也就是证线段或角所在的两三角形全等.经观察,证AP=AQ,也就是证△APD和△AQE,或△APB和△QAC全等,由已知条件BP=AC,CQ=AB,应该证△APB≌△QAC,已具备两组边对应相等,于是再证夹角∠1=∠2即可. 证AP⊥AQ,即证∠PAQ=90°,∠PAD+∠QAC=90°就可以.证明:⑴∵BD、CE分别是△ABC的两边上的高,∴∠BDA=∠CEA=90°,E FBACDG第2题图21ABCPQEFD∴∠1+∠BAD =90°,∠2+∠BAD =90°,∴∠1=∠2.在△APB 和△QAC 中,2AB QCBP CA =⎧⎪=⎨⎪=⎩∠1∠ ∴△APB ≌△QAC , ∴AP =AQ⑵∵△APB ≌△QAC ,∴∠P =∠CAQ , ∴∠P +∠PAD =90° ∵∠CAQ +∠PAD =90°,∴AP ⊥AQ 【变式题组】01.如图,已知AB =AE ,∠B =∠E ,BA =ED ,点F 是CD 02的垂直距离MA 为am ,此时梯子的倾斜角为75°面的墙上,此时梯子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NB 为bm 子的宽度是( ) A .2a bm + B .2a bm - C .bm D .am03.如图,已知五边形ABCDE 中,∠ ABC =∠AED =90°,AB =CD =AE =BC +DE =2,则五边形ABCDE 的面积为__________演练巩固·反馈提高01.(海南)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度数是( )A .72°B .60°C .58°D .50°AECBA 75° C 45° BNM第2题图第3题图D02.如图,△ACB ≌△A /C /B /,∠ BCB /=30°,则∠ACA /的度数是( )A .20°B .30°C .35°D .40°03.(牡丹江)尺规作图作∠AOB 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 、OB 于C 、D ,再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以大于12CD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OP ,由作法得△OCP ≌△ODP 的根据是( ) A .SASB .ASAC .AASD .SSS04.(江西)如图,已知AB =AD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 ≌△ADC 的是( ) A . CB =CDB .∠BAC =∠DACC . ∠BCA =∠DCAD .∠B =∠D =90°05.有两块不同大小的等腰直角三角板△ABC 和△BDE ,将它们的一个锐角顶点放在一起,将它们的一个锐角顶点放在一起,如图,当A 、B 、D 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下面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 △ABE ≌△CBDB . ∠ABE =∠CBD第1题图a αcca50° b72°58°C . ∠ABC =∠EBD =45° D . AC ∥BE06.如图,△ABC 和共顶点A ,AB =AE ,∠1=∠2,∠B =∠E . BC 交AD 于M ,DE 交AC 于N ,小华说:“一定有△ABC ≌△AED .”小明说:“△ABM ≌△AEN .”那么( ) A . 小华、小明都对 B . 小华、小明都不对 C . 小华对、小明不对 D .小华不对、小明对07.如图,已知AC =EC , BC =CD , AB =ED ,如果∠BCA =119°,∠ACD =98°,那么∠ECA 的度数是___________.08.如图,△ABC ≌△ADE ,BC 延长线交DE 于F ,∠B =25°,∠ACB =105°,∠DAC =10°,则∠DFB 的度数为_______.09.如图,在Rt △ABC 中,∠C =90°, DE ⊥AB 于D , BC =BD . AC =3,那么AE +DE =______10.如图,BA ⊥AC , CD ∥AB . BC =DE ,且BC ⊥DE ,若AB =2, CD =6,则AE =_____. 11.如图, AB =CD , AB ∥CD . BC =12cm ,同时有P 、Q 两只蚂蚁从点C 出发,沿CB方向爬行,P 的速度是s , Q 的速度是s . 求爬行时间t 为多少时,△APB ≌△QDC .DAC.Q P.BAEFBDC12.如图, △ABC 中,∠BCA =90°,AC =BC ,AE 是BC边上的中线,过C 作CF ⊥AE ,垂足为F ,过B 作BD ⊥BC 交CF的延长线于D . ⑴求证:AE =CD ;⑵若AC =12cm , 求BD 的长.13.(吉林)如图,AB =AC ,AD ⊥BC 于点D ,AD 等于AE ,AB 平分∠DAE 交DE 于点F , 请你写出图中三对全等三角形,并选取其中一对加以证明.14.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板ABC 的直角顶点C 放在直线l上,从另两个顶点A 、B 分别作l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 、E . ⑴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并加以证明; ⑵若DE =a ,求梯形DABE 的面积.(温馨提示:补形法)15.如图,AC ⊥BC , AD ⊥BD , AD =BC ,CE ⊥AB ,DF ⊥AB ,垂足分别是E 、F .求证:CE =DF .16.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它们会全等⑴阅读与证明: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然它们全等;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钝角三角形,可证明它们全等(证明略);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锐角三角形,它们也全等,可证明如下;DBACEFAE BFDC已知△ABC 、△A 1B 1C 1均为锐角三角形,AB =A 1B 1,BC =B 1C 1,∠C =∠C 1.求证:△ABC ≌△A 1B 1C 1.(请你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⑵归纳与叙述:由⑴可得一个正确结论,请你写出这个结论.培优升级·奥赛检测01.如图,在△ABC 中,AB =AC ,E 、F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且AE =AF ,BF 、CE相交于点O ,连接AO 并延长交BC 于点D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 A .4对B .5对C .6对D .7对02.如图,在△ABC 中,AB =AC ,OC =OD ,下列结论中:①∠A =∠B ②DE =CE ,③连接DE , 则OE 平分∠AOB ,正确的是( )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03.如图,A 在DE 上,F 在AB 上,且AC =CE , ∠1=∠2=∠3, 则DE 的长等于()A .DCB . BC C . AB +AC04.下面有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是( )A .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B .两边和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 有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F第6题图21A BC E N M 3 21ADEBCFA D EC OA E O BFCD第1题图 B 第2题图第3题图 ABCDA 1B 1C 1D 1AEFCDBAEBDCD . 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05.在△ABC 中,高AD 和BE 所在直线相交于H 点,且BH =AC ,则∠ABC =_______. 06.如图,EB 交AC 于点M , 交FC 于点D , AB 交FC 于点N ,∠E =∠F =90°,∠B =∠C , AE =AF . 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 =CF ; ③△ACN ≌△ABM ; ④CD =DB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___.(填序号)07.如图,AD 为在△ABC 的高,E 为AC 上一点,BE 交AD 于点F ,且有BF =AC ,FD=CD .⑴求证:BE ⊥AC ;⑵若把条件“BF =AC ”和结论“BE ⊥AC ”互换,这个命题成立吗证明你的判定.08.如图,D 为在△ABC 的边BC 上一点,且CD =AB ,∠BDA =∠BAD ,AE 是△ABD 的中线.求证:AC =2AE .09.如图,在凸四边形ABCD 中,E 为△ACD 内一点,满足AC =AD ,AB =AE , ∠BAE+∠BCE =90°, ∠BAC =∠EAD .求证:∠CED =90°.10.(沈阳)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 和DBE 按图①方式摆放,其中∠ACB =∠DEB =90°,∠A =∠D =30°,点E 落在AB 上,DE 所在直线交AC 所在直线于点F .⑴求证:AF +EF =DE ;ABE DCABCD E ⑵若将图①中△DBE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α,且0°<α<60°,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②中画出变换后的图形,并直接写出(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⑶若将图①中△DBE 绕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β,且60°<β<180°,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③你认为(1)中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写出此时AF 、EF 与DE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析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期中经典题(课后培优)(3)
一、选择题1.(0分)[ID:9912]如图,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1,2,过点B作PQ⊥AB,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PQ于点C,以原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M,则点M表示的数是( )A.3B.5C.6D.72.(0分)[ID:990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BC=3.若点E是边CD的中点,连接AE,过点B作BF⊥AE交AE于点F,则BF的长为()A.3102B.3105C.105D.3553.(0分)[ID:9904]某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竞赛,进入决赛的共有20名学生,他们的决赛成绩如下表所示:决赛成绩/分95908580人数4682那么20名学生决赛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85,90B.85,87.5C.90,85D.95,904.(0分)[ID:9900]如图,在菱形ABCD中,AB=6,∠ABC=60°,M为AD中点,P为对角线BD上一动点,连接PA和PM,则PA+PM的最小值是( )A.3 B.2√3C.3√3D.65.(0分)[ID:9896]已知P(x,y)是直线y=1322x 上的点,则4y﹣2x+3的值为( ) A .3B .﹣3C .1D .06.(0分)[ID :9894]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2212a b +--的结果是( )A .3a b -+B .1a b +-C .1a b --+D .1a b -++7.(0分)[ID :9889]如图,若点P 为函数(44)y kx b x =+-≤≤图象上的一动点,m 表示点P 到原点O 的距离,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m 与点P 的横坐标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8.(0分)[ID :9882]有一直角三角形纸片,∠C =90°BC =6,AC =8,现将△ABC 按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 与点B 重合,折痕为DE ,则CE 的长为( )A .7B .74C .72D .49.(0分)[ID :9877]周末小丽从家里出发骑单车去公园,因为她家与公园之间是一条笔直的自行车道,所以小丽骑得特别放松.途中,她在路边的便利店挑选一瓶矿泉水,耽误了一段时间后继续骑行,愉快地到了公园.图中描述了小丽路上的情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小丽从家到达公园共用时间20分钟B.公园离小丽家的距离为2000米C.小丽在便利店时间为15分钟D.便利店离小丽家的距离为1000米10.(0分)[ID:9870]函数y=11xx+-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1B.x>-1且x≠1C.x≥一1D.x≥-1且x≠1 11.(0分)[ID:9865]如图,函数y=2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A(m,3),则不等式2x ax+4<的解集为()A.3x2>B.x3>C.3x2<D.x3<12.(0分)[ID:9862]如图,在菱形ABCD中,BE⊥CD于E,AD=5,DE=1,则AE=()A.4B.5C.34D.4113.(0分)[ID:9917]如图所示,▱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E EB=,3OE=,5AB=,▱ABCD的周长()A.11B.13C.16D.2214.(0分)[ID:987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2+a3=a5B.3221=C.(x2)3=x5D.m5÷m3=m2 15.(0分)[ID:9915]菱形周长为40cm,它的条对角线长12cm,则该菱形的面积为()A.24B.48C.96D.36二、填空题16.(0分)[ID :10029]某校在“爱护地球,绿化祖国“的创建活动中,组织了100名学生开展植数造林活动,其植树情况整理如下表: 植树棵数(单位:棵) 4 5 6 8 10 人数(人)302225158则这100名学生所植树棵数的中位数为_____.17.(0分)[ID :10024]小明这学期第一次数学考试得了72分,第二次数学考试得了86分,为了达到三次考试的平均成绩不少于80分的目标,他第三次数学考试至少得____分. 18.(0分)[ID :10019]当直线y=kx+b 与直线y=2x-2平行,且经过点(3,2)时,则直线y=kx+b 为______.19.(0分)[ID :10013]如图,点E 在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上,若1EB ,2EC =,那么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_.20.(0分)[ID :9988]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点E 在BC 上,且CE=1,P 是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则PB+PE 的最小值为______.21.(0分)[ID :9987]在矩形ABCD 中,点E 为AD 的中点,点F 是BC 上的一点,连接EF 和DF ,若AB=4,BC=8,EF=25,则DF 的长为___________.22.(0分)[ID :9986]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则该菱形的面积是 ㎝2.23.(0分)[ID :9976]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点F 在DE 上,且AF CF ⊥,若3AC =,5BC =,则DF =__________.24.(0分)[ID :9974]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出1m,当它把绳子的下端拉开旗杆4m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杆的高为________ 25.(0分)[ID:9940]如图,在∠MON的两边上分别截取OA、OB,使OA=OB;分别以点A、B为圆心,OA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C;连接AC、BC、AB、OC.若AB=2cm,四边形OACB的面积为4cm2.则OC的长为_____cm.三、解答题26.(0分)[ID:10126]某单位计划在新年期间组织员工到某地旅游,参加旅游的人数估计为10到25人,甲乙两家旅行社的服务质量相同,且报价都是每人200元,经过协商,甲旅行社表示可以给每位游客七五折优惠,乙旅行社表示可以先免去一位游客的旅游费用,然后给予其余游客八折优惠.若单位参加旅游的人数为x人,甲乙两家旅行社所需的费用分别为y1和y2.(1)写出y1,y2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在所给的坐标系中画出y1,y2的草图;(2)根据图像回答,该单位选择哪家旅行社所需的费用最少?27.(0分)[ID:10114]先阅读,后解答:(1)由根式的性质计算下列式子得:①√32=3,②√(23)2=23,③√(−13)2=13,④√(−5)2=5,⑤√0=0.由上述计算,请写出√a2的结果(a为任意实数).(2)利用(1)中的结论,计算下列问题的结果:①√(3.14−π)2;②化简:√x2−4x+4(x<2).(3)应用:若√(x−5)2+√(x−8)2=3,求x的取值范围.28.(0分)[ID:10101]123101010 23429.(0分)[ID:10089]定义:到三角形的两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叫做此三角形的准外心.已知:在Rt ABC 中,90BAC ∠=︒,斜边5BC =,直角边3AB Rt ABC =,的准外心P 在AC 边上,试求PA 的长.30.(0分)[ID :10083]已知 90, 23,8,ACB BC AC CD ︒∠===是边AB 上的高,求CD 的长【参考答案】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 参考答案**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 1.B 2.B 3.B 4.C 5.B 6.A 7.A 8.B 9.C 10.D 11.C12.C13.D14.D15.C二、填空题16.5【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中位数定义求解【详解】第50个数和第55个数都是5所以这100名学生所植树棵数的中位数为5(棵)故答案为5【点睛】考查了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17.82【解析】【分析】设第三次考试成绩为x根据三次考试的平均成绩不少于80分列不等式求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得答案【详解】设第三次考试成绩为x∵三次考试的平均成绩不少于80分∴解得:∴他第三次数学考试至少18.y=2x﹣4【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可得出k=2再根据直线y=kx+b过点(32)利用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得出关于b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b值即可求y=kx+b【详解】解:∵直19.【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由勾股定理得正方形的面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20.【解析】【分析】已知ABCD是正方形根据正方形性质可知点B与点D关于AC对称DE=PB+PE求出DE长即是PB+PE最小值【详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B与点D关于AC对称连接DE交AC于点P21.或【解析】【分析】分两种情况考虑①当BF>CF时②当BF<CF时然后过F作FG⊥AD于G根据勾股定理进行求解【详解】①如图所示当BF>CF时过F作FG⊥AD于G 则GF=4Rt△EFG中又∵E是AD的22.24【解析】已知对角线的长度根据菱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计算菱形的面积解:根据对角线的长可以求得菱形的面积根据S=ab=×6×8=24cm2故答案为2423.1【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出DE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EF计算即可【详解】解:∵DE分别为ABAC的中点∴DE=BC=25∵AF⊥CFE为AC的中点∴EF =AC=15∴DF=DE﹣E24.【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旗杆的高【详解】解:如图所示:设旗杆米则米在中即解得:旗杆的高为75米故答案为:75【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画出示意图熟练25.【解析】【分析】根据作法判定出四边形OACB是菱形再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根据作图AC=BC=OA∵OA=OB∴OA=OB=BC=AC∴四边形OACB是菱形∵AB三、解答题26.27.28.29.30.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解析【参考解析】**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先依据勾股定理可求得OC的长,从而得到OM的长,于是可得到点M对应的数.【详解】解:由题意得可知:OB=2,BC=1,依据勾股定理可知:.∴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实数与数轴,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B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S △ABE =12S 矩形ABCD =3=12•AE•BF ,先求出AE ,再求出BF 即可. 【详解】 如图,连接BE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CD=2,BC=AD=3,∠D=90°, 在Rt △ADE 中,22AD DE +2231+10,∵S △ABE =12S 矩形ABCD =3=12•AE•BF , ∴BF=310.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用面积法解决有关线段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3.B解析:B 【解析】试题解析:85分的有8人,人数最多,故众数为85分; 处于中间位置的数为第10、11两个数, 为85分,90分,中位数为87.5分. 故选B .考点:1.众数;2.中位数4.C解析:C 【解析】 【分析】首先连接AC ,交BD 于点O ,连接CM ,则CM 与BD 交于点P ,此时PA+PM 的值最小,由在菱形ABCD 中,AB=6,∠ABC=60°,易得△ACD 是等边三角形,BD 垂直平分AC,继而可得CM⊥AD,则可求得CM的值,继而求得PA+PM的最小值.【详解】解:连接AC,交BD于点O,连接CM,则CM与BD交于点P,此时PA+PM的值最小,∵在菱形ABCD中,AB=6,∠ABC=60°,∴∠ADC=∠ABC=60°,AD=CD=6,BD垂直平分AC,∴△ACD是等边三角形,PA=PC,∵M为AD中点,∴DM=12AD=3,CM⊥AD,∴CM=√CD2−DM2=3√3,∴PA+PM=PC+PM=CM=3√3.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最短路径问题、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以及菱形的性质.注意准确找到点P的位置是解此题的关键.5.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点P(x,y)是直线y=1322x-上的点,可以得到y与x的关系,然后变形即可求得所求式子的值.【详解】∵点P(x,y)是直线y=1322x-上的点,∴y=13 22x-,∴4y=2x-6,∴4y-2x=-6,∴4y-2x+3=-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6.A解析:A【解析】【分析】先根据数轴上两点的位置确定1a +和2b -的正负,再根据2a 的性质计算即可.【详解】观察数轴可得,1a >-,2b >,故10a +>,20b ->,∴()()2212a b +--()12a b =+--12a b =+-+3a b =-+故选:A.【点睛】本题结合数轴上点的位置考查了2a 的计算性质,熟练掌握该性质是解答的关键. 7.A解析:A【解析】【分析】当OP 垂直于直线y =kx +b 时,由垂线段最短可知:OP <2,故此函数在y 轴的左侧有最小值,且最小值小于2,从而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过点O 作OP 垂直于直线y =kx +b ,∵OP 垂直于直线y =kx +b ,∴OP <2,且点P 的横坐标<0.故此当x <0时,函数有最小值,且最小值<2,根据选项可知A 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由垂线段最短判定出:当x <0时,函数有最小值,且最小值小于2是解题的关键.8.B【解析】【分析】已知,∠C=90°BC=6,AC=8,由勾股定理求AB,根据翻折不变性,可知△DAE≌△DBE,从而得到BD=AD,BE=AE,设CE=x,则AE=8-x,在Rt△CBE中,由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详解】∵△CBE≌△DBE,∴BD=BC=6,DE=CE,在RT△ACB中,AC=8,BC=6,∴.∴AD=AB-BD=10-6=4.根据翻折不变性得△EDA≌△EDB∴EA=EB∴在Rt△BCE中,设CE=x,则BE=AE=8-x,∴BE2=BC2+CE2,∴(8-x)2=62+x2,解得x=74.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问题,找到翻折后图形中的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来解答,解答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翻折不变性.9.C解析:C【解析】解:A.小丽从家到达公园共用时间20分钟,正确;B.公园离小丽家的距离为2000米,正确;C.小丽在便利店时间为15﹣10=5分钟,错误;D.便利店离小丽家的距离为1000米,正确.故选C.10.D解析:D【解析】根据题意得:1010 xx+≥⎧⎨-≠⎩,解得:x≥-1且x≠1.11.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解:∵函数y=2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m,3),∴3=2m,解得m=32.∴点A的坐标是(32,3).∵当3x2<时,y=2x的图象在y=ax+4的图象的下方,∴不等式2x<ax+4的解集为3x2 <.故选C.12.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CD=AD=5,进而得出CE=4,利用勾股定理得出BE,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E即可.【详解】∵菱形ABCD,∴CD=AD=5,CD∥AB,∴CE=CD﹣DE=5﹣1=4,∵BE⊥CD,∴∠CEB=90°,∴∠EBA=90°,在Rt△CBE中,BE3==,在Rt△AEB中,AE==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关键是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CD=AD.13.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可得OE是三角形ABD的中位线,可进一步求解.【详解】因为▱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E EB,所以OE是三角形ABD的中位线,所以AD=2OE=6所以▱ABCD的周长=2(AB+AD)=2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性质,熟练掌握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4.D解析: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法则分别计算得出答案.详解:A、a2与a3不是同类项,无法计算,故此选项错误;B、32-2=22,故此选项错误;C、(x2)3=x6,故此选项错误;D、m5÷m3=m2,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合并同类项以及幂的乘方运算、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5.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四条边相等且对角线互相平分且互相垂直,由勾股定理得出BO的长,进而得其对角线BD的长,再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菱形的周长为40,∴AB=BC=CD=AD=10,∵一条对角线的长为12,当AC=12,∴AO=CO=6,在Rt△AOB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O=8,∴BD=2BO=16,∴菱形的面积=12AC•BD=96,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根据题意得出BO的长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6.5【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中位数定义求解【详解】第50个数和第55个数都是5所以这100名学生所植树棵数的中位数为5(棵)故答案为5【点睛】考查了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解析:5【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中位数定义求解.【详解】第50个数和第55个数都是5,所以这100名学生所植树棵数的中位数为5(棵).故答案为5.【点睛】考查了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17.82【解析】【分析】设第三次考试成绩为x根据三次考试的平均成绩不少于80分列不等式求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得答案【详解】设第三次考试成绩为x∵三次考试的平均成绩不少于80分∴解得:∴他第三次数学考试至少解析:82【解析】【分析】设第三次考试成绩为x,根据三次考试的平均成绩不少于80分列不等式,求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得答案.【详解】设第三次考试成绩为x,∵三次考试的平均成绩不少于80分,∴7286803x++≥,解得:82x≥,∴他第三次数学考试至少得82分,故答案为:8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根据不等关系正确列出不等式是解题关键.18.y=2x﹣4【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可得出k=2再根据直线y=kx+b 过点(32)利用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得出关于b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b值即可求y=kx+b【详解】解:∵直解析:y=2x﹣4【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可得出k=2,再根据直线y=kx+b过点(3,2)利用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得出关于b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b值,即可求y=kx+b.【详解】解:∵直线y=kx+b与直线y=2x-2平行,∴k=2.又∵直线y=kx+b过点(3,2),∴2=2×3+b,解得:b=-4.∴y=kx+b=2x-4.故答案为y=2x-4.【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已经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关键是求出k和b的值.19.【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由勾股定理得正方形的面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解析:3.【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由勾股定理得,BC==∴正方形ABCD的面积23==,BC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20.【解析】【分析】已知ABCD是正方形根据正方形性质可知点B与点D关于AC对称DE=PB+PE求出DE长即是PB+PE最小值【详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B与点D关于AC对称连接DE交AC于点P解析:10【解析】【分析】已知ABCD是正方形,根据正方形性质可知点B与点D关于AC对称,DE=PB+PE,求出DE长即是PB+PE最小值.【详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B与点D关于AC对称,连接DE,交AC于点P,连接PB,则PB+PE=DE的值最小∵CE=1,CD=3,∠ECD=90°∴2222DE CE CD=++=1310∴PB+PE1010【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性质,作对称点,再连接,根据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得结论.21.或【解析】【分析】分两种情况考虑①当BF>CF时②当BF<CF时然后过F 作FG⊥AD于G根据勾股定理进行求解【详解】①如图所示当BF>CF时过F作FG ⊥AD于G则GF=4Rt△EFG中又∵E是AD的解析:2513【解析】【分析】分两种情况考虑,①当BF>CF时,②当BF<CF时,然后过F作FG⊥AD于G,根据勾股定理进行求解.【详解】①如图所示,当BF>CF时,过F作FG⊥AD于G,则GF=4,Rt△EFG中,()22EG=-=,2542又∵E是AD的中点,AD=BC=8,∴DE=4,∴DG=4﹣2=2,∴Rt△DFG中,22DF+=4225②如图所示,当BF<CF时,过F作FG⊥AD于G,则GF=4,Rt△EFG中,()222542EG=-=,又∵E是AD的中点,AD=BC=8,∴DE=4,∴DG=4+2=6,∴Rt△DFG中,2246213DF=+=,故答案为:25或213.【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学会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与巧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2.24【解析】已知对角线的长度根据菱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计算菱形的面积解:根据对角线的长可以求得菱形的面积根据S=ab=×6×8=24cm2故答案为24解析:24【解析】已知对角线的长度,根据菱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计算菱形的面积.解:根据对角线的长可以求得菱形的面积,根据S=12ab=12×6×8=24cm2,故答案为24.23.1【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出DE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EF计算即可【详解】解:∵DE分别为ABAC的中点∴DE=BC=25∵AF⊥CFE为AC的中点∴EF=AC=15∴DF=DE﹣E解析:1【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出DE,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EF,计算即可.解:∵D 、E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DE =12BC =2.5, ∵AF ⊥CF ,E 为AC 的中点,∴EF =12AC =1.5, ∴DF =DE ﹣EF =1,故答案为:1.【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24.【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旗杆的高【详解】解:如图所示:设旗杆米则米在中即解得:旗杆的高为75米故答案为:75【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画出示意图熟练 解析:7.5m【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旗杆的高.【详解】解:如图所示:设旗杆AB x =米,则(1)AC x 米,在Rt ABC ∆中,222AC AB BC =+,即222(1)4x x ,解得:7.5x =.∴旗杆的高为7.5米故答案为:7.5.【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画出示意图,熟练运用勾股定理. 25.【解析】【分析】根据作法判定出四边形OACB 是菱形再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根据作图AC =BC =OA ∵OA =OB ∴OA =OB =BC =AC ∴四边形OACB 是菱形∵AB解析:【解析】根据作法判定出四边形OACB 是菱形,再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根据作图,AC =BC =OA ,∵OA =OB ,∴OA =OB =BC =AC ,∴四边形OACB 是菱形,∵AB =2cm ,四边形OACB 的面积为4cm 2, ∴12AB •OC =12×2×OC =4, 解得OC =4cm .故答案为:4.【点睛】 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面积.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根据题目中作图的过程得出线段的等量关系.三、解答题26.(1)1150y x =,2160160y x =-,图象见解析;(2)当人数为16人时,两家均可选择,当人数在1016x ≤<之间时选择乙旅行社,当人数1625x <时,选择甲旅行社.【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以直接写出甲乙旅行社收费1y 、2y (元)与参加旅游的人数x (人)之间的关系式,再画出图象;(2)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不等式,从而可以得到该单位选择哪一家旅行社支付的旅游费用较少.【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12000.75150y x x =⨯=,即甲旅行社收费1y (元)与参加旅游的人数x (人)之间的关系式是1150y x =; 22000.80(1)160160y x x =⨯-=-,即乙旅行社收费2y (元)与参加旅游的人数x (人)之间的关系式是2160160y x =-;(2)当150160(1)x x =-时,解得,16x =,即当16x =时,两家费用一样;当150160(1)x x >-时,解得,16x <,即当1016x ≤<时,乙社费用较低;当150160(1)x x <-时,解得,16x >,即当1625x <时,甲社费用较低;答:当人数为16人时,两家均可选择,当人数在1016x ≤<之间时选择乙旅行社,当人数1625x <时,选择甲旅行社.【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不等式的性质解答.27.(1)√a 2=|a|={a(a >0)0(a =0)−a(a <9);(2)①π﹣3.14,②2﹣x ;(3)x 的取值范围是5≤x≤8.【解析】【分析】(1)将a 分为正数、0、负数三种情况得出结果;(2)①当a=3.14﹣π<0时,根据(1)中的结论可知,得其相反数﹣a ,即得π﹣3.14; ②先将被开方数化为完全平方式,再根据公式得结果;(3)根据(1)式得:√(x −5)2+√(x −8)2 =|x ﹣5|+|x ﹣8|,然后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x <5时,②当5≤x≤8时,③当x >8时,分别计算,哪一个结果为3,哪一个就是它的取值.【详解】(1)√a 2=|a|={a (a >0)0(a =0)−a (a <0);(2)①√(3.14−π)2=|3.14﹣π|=π﹣3.14,②√x 2−4x +4(x <2),=√(x −2)2,=|x ﹣2|,∵x <2,∴x ﹣2<0,∴√x 2−4x +4=2﹣x ;(3)∵√(x −5)2+√(x −8)2=|x ﹣5|+|x ﹣8|,①当x <5时,x ﹣5<0,x ﹣8<0,所以原式=5﹣x +8﹣x=13﹣2x ;②当5≤x≤8时,x ﹣5≥0,x ﹣8≤0,所以原式=x ﹣5+8﹣x=3;③当x >8时,x ﹣5>0,x ﹣8>0,所以原式=x ﹣5+x ﹣8=2x ﹣13,∵√(x −5)2+√(x −8)2=3,所以x 的取值范围是5≤x≤8.【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化简,明确二次根式的两个性质:①(√a )2=a (a≥0)(任何一个非负数都可以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②√a 2=|a|={a (a >0)0(a =0)−a (a <0);尤其是第2个性质的运用,注意被开方数是完全平方式时,如第(3)小题,要分情况进行讨论. 28.【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同类二次根式的加法,系数相加二次根式不变.【详解】原式12323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中同类二次根式的运算能力,.29.2PA =或78 【解析】【分析】 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C=4,根据准外心分类讨论:当PA=PC 时,易得PA=12AC=2;当PB=PC 时,设PA=x ,则PC=PB=4-x ,利用勾股定理得x 2+32=(4-x )2,解得x=78;当PA=PB 时,此情况不成立,然后解方程求出x 即可.【详解】如图:3,5,BC AB ==224AC AB BC ∴=-,若,PB PC =设PA x =,则()22243,x x -=+ 78x ∴=,即78PA =, 若,PA PC =则2,PA =若,PA PB =此情况不成立;综上,2PA =或78【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也考查了阅读理解能力. 30.230【解析】【分析】已知两直角边,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长,再利用面积法即可求出斜边上的高.【详解】解: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AB ===1122ABC S AC AB AB CD ∆==2352AC BC CD AB ∴=== 【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长.。
北师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课后习题课件 第六章 第六章复习题
∴AF=OA,OA=OB,∠FAO=∠AOB=60°.
∴AF=OB,AF∥BO.
A
F
∴四边形FABO是平行四边形.
B
E
O
C
D
19. 已知:如图,直线MN与□ABCD的对角线AC平行,
延长DA,CB,AB,DC,分别交MN于点E,F,G,
H. 求证:EF=GH.
M
A
E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射线CF∥BM,AE与CF相交于点D,
则四边形ABCD是所求作的平行四边形. M
F
A
DE
B
C
N
9.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P,Q是对 角线BD上的两个点,且BP=DQ. 求证:AP ∥ QC.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
∴AB=CD,AB∥CD.
Q
∴∠ABP=∠CDQ.
不能,请说明理由.
A
C
B
解:能实现这一设想,有多种设计方法.
如:如图,连接AC,分别过点B,D作EF∥AC,
GH∥AC,过点C任作一条直线 H (只要保证四边形ABCD在所求
D
G
作的平行四边形内部即可)交GH A
C
于点G,交EF于点F,过点A作
EH∥GF,分别交EF,GH于点
EB
F
E,H,则□EFGH为扩建后的平行四边形.
分别是 1 a, 1 b, 1 c,所以此三角形的周长为 1(a+b+c),
222
同理,再次得到的三角形的周长为
2A
1 (a+b+c).
4
B
C
12. 分别确定一般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 形……的内角和,以及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 边形、正六边形……内角的度数,并填入下表:
2016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培优第4课时
第4讲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及中位线定理例1.已知:如图,C是线段BD上一点,△ABC和△ECD都是等边三角形,R、F、G、H分别是四边形ABDE 各边的中点,求证:四边形RFGH是菱形.例2. 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点G是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G,分别交BD、CD于点E、F,连接CE.(1)求证:∠DAE=∠DCE;(2)当AE=2EF时,判断FG与EF有何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90,AB与CE交于F,ED与AB、例3.如图(1),在△ABC和△EDC中,AC=CE=CB=CD,∠ACB=∠ECD=BC分别交于M、H.(1)求证:CF=CH;45时,试判断四边形ACDM是什么四边形?并证(2)如图(2),△ABC不动,将△EDC绕点C旋转到∠BCE=明你的结论.( ) A .35° B .45° C .50° D .55°2. 如图,将一个长为10cm ,宽为8cm 的矩形纸片对折两次后,沿所得矩形两邻边中点的连线(虚线)剪下,再打开,得到的菱形的面积为( )A .210cmB .220cmC .240cmD .280cm3.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得到菱形AECF .若AB =3,则BC 的长为 ( ). A .1 B .2 C .2 D .34.如图,菱形ABCD 中,∠B =60°,AB =2,E 、F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连接AE 、EF 、AF ,则△AEF 的周长为( )A .32B .33C .34 D.35.如图,菱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分别长6和8,点P 是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点M 、N 分别是边AB 、BC 的中点,则PM +PN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6. 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2,45ABC ∠=,则点D 的坐标为 .7.如图,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H 为AD 边中点,菱形ABCD 的周长为24,则OH 的长等于 .8.如图,菱形ABCD 中,AE 垂直平分BC ,垂足为E ,AB =4cm .那么,菱形ABCD 的面积是 ,对角线BD 的长是 .9.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且AC=8,BD=6,过点O 作OH AB ⊥,垂足为H ,则点O 到边AB 的距离OH= .第5题图BAHCO 第7题图BCAM NP FE 10.在边长为6的菱形ABCD 中,动点M 从点A 出发,沿A →B →C 向终点C 运动,连接DM 交AC 于点N . (1)如图1,当点M 在AB 边上时,连接BN .①求证:ABN ADN △≌△;②若∠ABC = 60°,AM = 4,∠ABN = ,求点M 到AD 的距离; (2)如图2,若∠ABC = 90°,记点M 运动所经过的路程为x (6≤x ≤12).试问:x 为何值时,△ADN 为等腰三角形.11.如图,△ABC 中,点P 是边AC 上的一个动点,过P 作直线MN ∥BC ,设MN 交∠BCA 的平分线于点E ,交∠BCA 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 (1)求证:PE =PF ;(2)当点P 在边AC 上运动时,四边形BCFE 可能是菱形吗?说明理由;(3)若在AC 边上存在点P ,使四边形AECF 是正方形,且AP BC =32.求此时∠A 的大小.专题二、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例4.如图所示,E 是正方形ABCD 的边BC 延长线上的点,且BC=CE. (1)四边形ACED 是平行四边形吗?说明理由; (2)如果AC=2,请求出四边形ACED 的面积.CBMND (图1)CMBNA D(图2)例5.如图,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四边形DFEC 和BCGH 是正方形.求证:.练习:12.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点E 是BC 上一点,以AE 为边作正方形AEFG . (1)连接GD ,求证:ADG ABE ≅(2)请在AB 边上找一点Q ,使得四边形DQEF 是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13.(1)如图①,在ABCD 的形外作等腰直角ABF 和等腰直角ADE ,090FAB EAD ∠=∠=,连接AC 、EF.在图中找一个与FAE 全等的三角形,并加以证明.说明EF 与AC 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2)以ABCD 的四边为边,在其形外分别做正方形,如图②,连接EF 、GH 、IJ 、KL.若ABCD 的面积为5,则图中阴影部分(四个三角形的面积和)为 .专题三、正方形与菱形例6.如图,以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为一边,延长AB 到E ,使AE=AC ,以AE 为边作菱形AEFC ,若菱形AEFC 的面积为.例7.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E 是DB 延长线上一点,且ACE 是等边三角形.(1)求证:四边形ABCD 是菱形;(2)若2AEB EAB ∠=∠,求证: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CD 、DA 上,且AH=2,连接CF.(1)当DG=2时,求证:菱形EFGH 为正方形;(2)设DG=x ,试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FCG 的面积.专题四、正方形的综合应用例8.如图1,在正方形ABCD 中,点O 是对角线的交点,045MON ∠=.(1)如图1,当点M 在BC 边上,ON 与CD 的延长线交于点N ,写出BM 、MN 、CN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2,当点M 在BC 边上,ON 与CD 交于点N ,写出BM 、MN 、CN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在(2)中,若正方形的边长为4,MC=1,求CN 的长.例9.如图,正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直线a 经过点A ,过D 作DE a ⊥于E 点,连接OE.(1)如图1,当直线a 在正方形的内部时,求证:AE DE -(2)如图2,当直线a 在正方形的外部时,DE a ⊥于E 点,连接OE ,写出AE 、DE 、OE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不证明)(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若2OE =,:4:3AE DE =.连接BE ,求线段BE 的长.练习15.如图,已知点D 为正方形ACBF 内一点,015CAD CBD ∠==. (1)求证:AD=BD ;(2)E 为AD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CA ,求证:AD+CD=DE;(3)当BD=2时,AC 的长为 .(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写过程)练习16.如图,正方形ABCD ,AB =点E 、F 分别在BC 、CD 上,且030BAE ∠=,015DAF ∠=,求AEF 的面积.17.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AB 上一点,F 是AD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DF BE =. (1)求证:CE=CF;(2)在图①中,若G 在AD 上,且045GCE ∠=,则GE BE GD =+成立吗?为什么?(3)运用(1)(2)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完成下题:如图②,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BC>AD ),∠B=090,AB=BC=12,E 是AB 上一点,45DCE ∠=,BE=4,求DE 的长.B18.正方形ABCD 中,E 为直线AB 上任意一点,交直线BC 的延长线于点F ,直线EF 、AC 交于点H ,连接DH.(1)如图①,当点E 在AB 上时,①判断线段DH 与EF 之间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证明你的结论;②AH HC -与A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②,当点E 在AB 的反向延长线上时,①判断线段DH 与EF 之间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证明你的结论;②AH HC -与A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专题五、直角三角形和中位线例7.已知AD 是△ABC 的中线,E 是AD 的中点,求证:FC=2AF.练习:、如图,在△ABC 中,D 、E 、F 分别为三边中点,AG 是BC 边上的高,求证:四边形DGEF 是等腰梯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第六讲 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培优版)
第六讲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培优版)【版块一菱形的性质】【题型一】对角线互相垂直1.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交于点O,E是边AD的中点,过点E作EF⊥BD,EG⊥AC,点F,G为垂足,若AC=10,BD=24,则FG的长为()A.5B.6.5C.10D.122.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D作DH⊥AB于点H,连接OH,若OA=6,S=48,则OH的长为()菱形ABCDA.4B.8C.D.6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菱形ABCD的顶点A,D分别在y轴的正半轴和负半轴上,顶点B在x轴的负半轴上,若OA=3OD,S菱形ABCD=16,则点C的坐标为.【题型二】线段和最小值问题(将军饮马模型)4.如图,在菱形ABCD中,AB=6,∠B=60°,点G是边CD边的中点,点E、F分别是AG、AD上的两个动点,则EF+ED的最小值是.5.如图,在△ABC中,AB=3+,∠B=45°,∠C=105°,点D,E,F分别在AC、BC、AB上,且四边形ADEF为菱形,则菱形的边长为;若点P是AE上一个动点,则PF+PB的最小值为.【题型三】规律探究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放置一菱形OABC,已知∠ABC=60°,点B在y轴上,OA=1,将菱形OABC 沿x轴的正方向无滑动翻转,每次翻转60°,连续翻转2021次,点B的落点依次为B1,B2,B3,…,则B2021的坐标为()A.(1010,0)B.(1345,)C.(,)D.(1346,0)【题型四】动点问题7.如图,在菱形ABCD中,AB=4cm,∠ADC=120°,点E、F同时由A、C两点出发,分别沿AB、CB 方向向点B匀速移动(到点B为止),点E的速度为1cm/s,点F的速度为2cm/s,经过t秒△DEF为等边三角形,则t的值为.【题型五】奔驰模型8.如图,在菱形ABCD中,∠B=60°,对角线AC平分∠BAD,点P是△ABC内一点,连接P A、PB、PC,若P A=6,PB=8,PC=10,则菱形ABCD的面积等于.【题型六】做辅助线构造全等9.如图,在菱形ABCD中,∠B=60°,M、N分别为线段AB、BC上的两点,且BM=CN,AN、CM相交于点E (1)证明:△BCM≌△CAN.(2)求∠AED的度数.(3)证明:AE+CE=DE.【版块二菱形的判定】【题型一】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1.在Rt△ABC中,∠BAC=90°,D是BC的中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AF∥BC交BE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AEF≌△DEB;(2)证明四边形ADCF是菱形;(3)若AC=4,AB=5,求菱形ADCF的面积.【题型二】对角线互相垂直+平行四边形=菱形2.在矩形ABCD中,AB=3,AD=4,将△ABD沿着BD折叠,使点A与点E重合.(1)如图(1),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连接OE,则线段OE的长=;(2)如图(2),过点E作EF∥CD交线段BD于点F,连接AF,求证:四边形ABEF是菱形;(3)如图(3),在(2)条件下,线段AE、BD相交于M,连接CE,求线段CE的长.【版块三菱形的性质与判定】【题型一】几何多项选择问题(综合)1.如图所示,分别以Rt△ABC的直角边AC,斜边AB为边向△ABC外构造等边△ACD和等边△ABE,F 为AB的中点,连接CF,DF,EF,∠ACB=90°,∠ABC=30°.有下列五个结论:①AC⊥DF;②DA+DF =BE;③四边形ADCF是菱形;④S四边形BCDE=6S△ACD;⑤四边形BCDF是平行四边形.其中正确的结论是(填序号)【变式】如图,分别以直角△ABC的斜边AB,直角边AC为边向△ABC外作等边△ABD和等边△ACE,F 为AB的中点,DE与AB交于点G,EF与AC交于点H,∠ACB=90°,∠BAC=30°,给出如下结论:①EF⊥AC;②四边形ADFE为菱形;③AD=4AG;④4FH=BD;其中正确结论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题型二】动点问题3.如图,在Rt△ABC中,∠B=90°,AC=40cm,∠A=60°,点D从点C出发沿CA方向以4cm/秒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E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2cm/秒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E运动的时间是t秒(0<t≤10).过点D作DF⊥BC于点F,连接DE,EF.(1)四边形AEFD能构成菱形吗?如果能,求出相应的t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2)当t为何值时,△DEF为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题型三】构造直角三角形求线段长3.如图1,在▱ABCD中,AB=AD,AC=16,BD=12,AC、BD相交于点O.(1)求AB的长.(2)若CE∥BD,BE∥AC,连接OE,求证:OE=AD.(3)在(2)条件下如图2,设BC与OE相交于点P,连接DP,求DP的长.【巩固训练】1.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BD=2AD,E、F、G分别是OC、OD、AB的中点,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①BE⊥AC;②EG=GF;③△EFG≌△GBE;④EA平分∠GEF;⑤四边形BEFG是菱形.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⑤D.②③⑤2.如图,在等边△ABC中,BC=8cm,射线AG∥BC,点E从点A出发沿射线AG以1cm/s的速度运动,同时点F从点B出发沿射线BC以2cm/s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1)连接EF,当EF经过AC边的中点D时,求证:△ADE≌△CDF;(2)填空:①当t为s时,以A、F、C、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当t为s时,四边形ACFE是菱形.3.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BC、AC的中点,过点A作AF∥BC交DE的延长线于F点,连接AD、CF,过点D作DG⊥CF于点G.(1)求证: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CF是菱形?为什么?(3)在(2)的条件下,若AB=6,BC=10,求DG的长.11。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平行四边形4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4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进一步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2.过程与方法经历质疑、猜想、归纳等活动,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探索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猜想得到证实的喜悦和成就感,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探索和应用.难点: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三、教具准备课件、量角器、剪刀.四、教学过程(一)创设现实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1.三角形是如何定义的?2.仿照三角形定义,你能学着给四边形、五边形……n边形下定义吗?3.结合图形认识多边形的顶点、边、内角及对角线.目的:对概念分析和归纳,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同时渗透类比思想. (二)实验探究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你是怎么得出的?(1)用量角器度量:分别测量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再求和.(2)拼角:将三角形两个内角裁剪下来与第三个角拼在一起,可组成一个平角.目的:学生分组,利用测量和拼角的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为四边形内角和的探索奠定基础.2.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你又是怎样得出的?(1)测量;(2)拼角;(3)将四边形转化成三角形求内角和.(如图4-1)图4-1目的:学生先通过测量、拼角两种方法,猜想得出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分割的方法,将四边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来得到四边形的内角和,进一步渗透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3.在四边形内角和的探索过程中,用到了几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请讲述你的理由. 测量法:不精确;拼角法:操作不方便;当多边形边数n较大时,测量法、拼角法都不可取.第三种方法:精确、省事且有理论根据.目的:通过几种方法的展示,比较几种方法的优劣,为五边形内角和的探索提供最简捷的方法.4.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的求法,你能否求出五边形的内角和呢?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交流,寻找解答方法,并共同进行归纳总结.估计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方法:(1)(2)(3)图4-2方法1:如图4-2(1),连接AD、AC,则五边形的内角和为3×180°=540°.方法2:如图4-2(2),连接AC,则五边形内角和为360°+180°=540°.方法3:如图4-2(3),在AB上任取一点F,连接FC、FD、FE,则五边形的内角和为4×180°-180°=540°.(4)(5)(6)图4-2方法4:如图4-2(4),在五边形内任取一点O,连接OA、OB、OC、OD、OE,则五边形内角和为5×180°-360°=540°.方法5:如图4-2(5),在AB上任取一点F,连接FD,则五边形的内角和为2×360°- 180°=540°.方法6:如图4-2(6),在五边开外任取一点O,连接OA、OB、OC、OD、OE,则五边形内角和为4×180°-180°=540°.小结:纵观以上各种证明思路,其共同点是通过图形分割,把五边形问题转化为熟悉的三角形、四边形问题来解决.目的:由于四边形的内角和易求得,这里采用略讲,而着重研究求五边形的内角和.在课堂上应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交流,寻求多种不同的分割方法来得出五边形的内角和.这既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同时渗透转化思想. 5.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表格.(多媒体出示讨论结果)6.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引出条对角线,把n边形分成个三角形.从而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是.目的: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善于总结规律,构建知识体系是培养数学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样不仅使学生把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进一步理解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中的的来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归纳、总结的数学习惯和能力. (三)巩固训练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 440°,则它是几边形?2.一个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则它的内角和将如何变化?结论:多边形每增加一条边,它的内角和增加180°.目的:通过本组练习题的训练,既巩固了新知,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开阔性.同时在分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又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四)拓展延伸1.想一想:观察图4-3中的多边形,它们的边、角有什么特点?图4-3正多边形定义:在平面内,每个内角都、每条边也都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目的:学生分组动手实践,通过度量和叠合,感知正多边形的特征(每个角都相等,每条边都相等),从而使得正多边形的定义的得出水到渠成.2.议一议:(1)一个多边形的边都相等,它的内角一定都相等吗?(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都相等,它的边一定都相等吗?目的:通过辨析,进一步理解正多边形的定义.3.练一练:(1)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的内角分别是多少度?(2)正n边形的内角是多少度?(3)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50°,求它的边数.目的:本组练习的设计,不仅巩固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应用,进一步理解了正多边形的定义,而且通过第(3)题的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出下一课时“探索多边形的外角和”的学习,激发学生预习下一课时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思维升华议一议: 剪掉一张长方形纸片的一个角后,纸片还剩几个角?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与同伴交流.目的:引导学生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增强空间观念及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并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六)课堂小结1.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何体会?(多边形的有关概念、正多边形、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并能利用公式进行计算)2.在学习多边形的有关概念时,我们是通过复习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来类比得出的.在研究、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时,首先从具体的、特殊的四边形、五边形入手,来得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把多边形问题通过分割成三角形来研究,即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这种研究和探索问题的方法都是我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经常要用到的,希同学们要领悟这种思想方法.(七)教学反思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索多边形的外角和公式的过程;(2)会应用公式解决问题.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把未知转化为已知进行探究的能力,在探究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能力与简单的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猜想得到证实的成功喜悦和成就感,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多边形外角和定理的探索和应用.难点: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的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三、教具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问题:(多媒体演示)清晨,小明沿一个五边形广场周围的小路,按逆时针方向跑步.图4-3(1)小明每从一条街道转到下一条街道时,身体转过的角是哪个角?(2)他每跑完一圈,身体转过的角度之和是多少?(3)在图4-3中,你能求出∠1+∠2+ ∠3+ ∠4+∠5的结果吗?你是怎样得到的?目的:利用生活情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 (二)问题解决对于上述的问题,如果学生能给出一些合理的解释和解答(例如利用内角和),可以按照学生的思路继续下去,然后再给出“小亮的做法”或以“小亮做法”为提示,鼓励学生思考.如果学生对于这个问题无法突破,教师可以给出“小亮的做法”,或引导学生按“小亮的做法”这样的思路去思考,以便解决这个问题.小亮是这样思考的:如图4-4,过平面内一点O分别作与五边形ABCDE各边平行的射线OA′,OB′,OC′,OD′,OE′,得到∠α,∠β,∠γ,∠δ,∠θ,其中,∠α=∠1,∠β=∠2,∠γ=∠3,∠δ=∠4,∠θ=∠5.图4-4这样,∠1+∠2+∠3+∠4+∠5=360°.问题引申:1.如果广场的形状是六边形那么还有类似的结论吗?2.如果广场的形状是八边形呢?目的:通过问题的解决和延伸,引发学生自主思考,由特殊到一般,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为多边形外角和的得出作好铺垫.(三)多边形的外角与外角和1.多边形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2.在每个顶点处取这个多边形的一个外角,它们的和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和.探究多边形的外角和,提出一般性的问题:一个任意的凸n边形,它的外角和是多少?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二)中解决特殊问题的方法去解决这个一般性的问题.方法1:类似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方法,由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外角和开始探究.方法2:由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出发,探究问题.结论: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1)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推导出多边形外角和公式?(2)利用多边形外角和的结论,能否推导出多边形内角和的结论?(四)应用巩固例1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的3倍,它是几边形?解:设这个多边形是n边形,则它的内角和为(n-2)﹒180°,外角和为360°.根据题意,得(n-2)﹒180°=3×360°.解得n=8.所以这个多边形是八边形.随堂练习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这个多边形是几边形?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那么每个内角等于多少度?2.如图4-5是三个不完全相同的正多边形拼成的无缝隙、不重叠的图形的一部分,这种多边形是几边形?为什么?图4-5挑战自我:1.在四边形的四个内角中,最多能有几个钝角?最多能有几个锐角?2.在n边形的n个内角中,最多能有几个钝角?最多能有几个锐角?挑战自我的2个问题,对于新授课上的学生而言,难度是比较大的.因为之前不管是多边形的内角和还是外角和,基本上都是利用等式,从“正向”解决的.而这里要解决的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简单的不等式知识和“反证”的思想,对于初次接触这些的学生而言,难度是比较大的.教师要注意讲解的方式方法.(五)课堂小结多边形的外角及外角和的定义.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在探求过程中我们使用了观察、归纳的数学方法,并且运用了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突出对多边形的外角和公式的探究与推导过程,探究过程既有类比前一节课的方法,又有承接多边形内角和的新方法;既是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又是旧知识的拓展过程.相信这样的设计一定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的要求.。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六章第6课二次根式的除法练习课件
11.计算: 72 6 1 . 33
解 : 原 式 = 1 7 2 6 3 1 3 6 2 1 2
3
3
第1关 12.化简:
(1)3 6 ___3 ___2 _____;
3
(2) 2 ______2 _____;
2
5
(3) 2 6 ______2 _____; (4) 75 ____3_______.
(1)
一个底面为
(2) 2 5 (2) 1 . (3)
cm× cm的长方体玻璃容器中装满水,现将
3 6 一个底面为 cm× cm的长方体玻璃容器中装满水,现将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 +2=2 +2
那么铁桶的底面边长是多少?
(1)
一个底面为 cm× cm的长方体玻璃容器中装满水,现将
求另一边长. (2)
解:(1)由题意得c-3≥0,3-c≥0, ∴c=3,a 2 b20 ∴a= 2 ,b=2
(2)当a是腰长,b是底边时,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2 + 2 +2=2 2 +2 当b是腰长,a是底边时,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2 +2+2= 2 +4
19.一个底面为 3 0 cm× 5 0 cm的长方体玻璃容器中装满水,现将 玻璃容器中的一部分水倒入一个底面为正方形,高为 1 0 cm的 铁桶中,当铁桶装满水时,玻璃容器中的水面下降了 1 5 0 cm,
3
求另一边长.
6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 +2=2 +2
(2)
3 3 3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2+2= +4
(2) 玻璃容器中的一部分水倒入一个底面为正方形,高为 cm的
3 2 1 (2) (3) 解 : 原 式 = = 一个底面为 cm× cm的长方体玻璃容器中装满水,现将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第6课时)》示范教学课件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平行四边形(第6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铁匠师傅要把一块周长为 30 cm 的等边三角形铁皮,裁成四块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三角形铁皮,你能帮助他想出办法吗?说说你的想法.你能求出每块小三角形铁皮的周长是多少吗?
每块小三角形铁皮的周长是 15 cm.
∴DE=DF=EF=5 cm.
则 AD=DB=BF=FC=CE=AE=5 cm.
证明:如图,延长 DE 到点 F,使 EF=DE,连接 FC,DC,AF.
∵AE=CE,DE=EF,
新知
提醒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反映了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的双重关系:一是位置关系,可以证两直线平行;二是数量关系,可以证线段的倍分关系.
(1)已知△ABC 的面积是 S,顺次连接各边中点 D,E,F 所得的四个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猜想: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问题
59°
59°
3
6
你能证明这个猜想吗?
问题
分析:本题既要证明两条线段所在的直线平行,又要证明其中一条线段的长等于另一条线段长的一半.
又由于 E 是 AC 的中点,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构造一个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证明.
归纳
距离、高不可测,中位线来帮忙 三角形中位线的有关知识,常用来解决以测量距离为背景的题目.解题时先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分两步走:一定,依照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确定哪条线段是三角形的中位线;二算,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中的“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进行计算.
三角形的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的应用
思考
三角形的中位线和中线一样吗?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第6课时ppt课件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变式训练1
如图,AB=CD, BF⊥AC,DE⊥AC,AE=CF.求证:BD
平分EF.
AB=CD,
Rt△ABF≌Rt△CDE(HL).
B
AF=CE.
F
当堂练习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能开始对症下药,然后药到病除。近年来国家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已经展开了“精准扶贫”项目
1.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不正确的有( D) 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B.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 C.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D.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2.如图,在△ABC中,AD⊥BC于点D,CE⊥AB于点
前面学过的四种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对直角三角 形是否适用?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口答:
A
A′
1.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斜 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 为什么?
知识要点
“斜边、直角边”定理
u文字语言:
“SSA”可以判定两个 直角三角形全等,但是 “边边”指的是斜边和 一直角边,而“角”指 的是直角.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B
u几何语言:
在Rt△ABC和Rt△ A′B′C′ 中, A
C
AB=A′B′,
证明猜想
C
B C'
B'
在Rt△ABC和Rt△A'B'C'中 ∵AB=A'B',AC=A'C', 根据勾股定理,
下八下数学培优专题六 公开课教学设计
八下数学培优专题六
【教学目标】平行四边形综合应用
四.动点问题:分类讨论。
【范例解析】如图,在四边形形ABCD中,AD∥BC,∠B=90°,AB=3cm,AD=14cm,BC=10cm,动点P从D点出发,沿DA方向以2cm/秒的速度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为何值时,以PDCB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当t为何值时,以PCD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听课反思】
【配套练习】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90°,AD=16cm,AB=12cm,BC=21cm,动点P从点B出发,沿射线BC的方向以每秒2cm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A出发,在线段AD上以每秒1cm的速度向点D运动,点P,Q分别从点B,A同时出发,当点Q运动到点D时,点P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DC是平行四边形.
(2)是否存在点P,使△PQD是等腰三角形(不考虑QD=PD)?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听课反思】。
八年级数学培优(下册)
八年级数学培优(下册)(A)AF=EF(B)AB=EF(C)AE=AF(D)AF=BE10.如图,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A)∵AB∥CD∴∠ABC+∠C=180°(B)∵∠1=∠2 ∴AD∥BC(C)∵AD∥BC∴∠3=∠4(D)∵∠A+∠ADC=180°∴AB∥CD 11.平行四边形两邻边分别为24和16,若两长边间的距离为8,则两短边间的距离为( ).(A)5 (B)6(C)8 (D)12综合、运用、诊断一、解答题12.已知:如图,□ABCD中,DE⊥AC于E,BF⊥AC于F.求证:DE=BF.13.如图,在□ABCD中,∠ABC的平分线交CD于点E,∠ADE的平分线交AB于点F,试判断AF与CE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14.已知:如图,E、F分别为□ABCD的对边AB、CD的中点.(1)求证:DE=FB;(2)若DE、CB的延长线交于G点,求证:CB=BG.15.已知:如图,□ABCD中,E、F是直线AC 上两点,且AE=CF.求证:(1)BE=DF;(2)BE∥DF.拓展、探究、思考16.已知:□ABCD中,AB=5,AD=2,∠DAB =120°,若以点A为原点,直线AB为x 轴,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试分别求出B、C、D三点的坐标.17.某市要在一块□ABCD的空地上建造一个四边形花园,要求花园所占面积是□ABCD面积的一半,并且四边形花园的四个顶点作为出入口,要求分别在□ABCD的四条边上,请你设计两种方案:方案(1):如图1所示,两个出入口E、F已确定,请在图1上画出符合要求的四边形花园,并简要说明画法;图1方案(2):如图2所示,一个出入口M已确定,请在图2上画出符合要求的梯形花园,并简要说明画法.图2测试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二)学习要求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平行四边形一条对角线分一个内角为25°和35°,则4个内角分别为______.2.□ABCD中,对角线AC和BD交于O,若AC=8,BD=6,则边AB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3.平行四边形周长是40cm,则每条对角线长不能超过______cm.4.如图,在□ABCD中,AE、AF分别垂直于BC、CD,垂足为E、F,若∠EAF=30°,AB=6,AD=10,则CD=______;AB与CD的距离为______;AD与BC的距离为______;∠D=______.5.□ABCD的周长为60cm,其对角线交于O 点,若△AOB的周长比△BOC的周长多10cm,则AB=______,BC=______.6.在□ABCD中,AC与BD交于O,若OA=3x,AC=4x+12,则OC的长为______.7.在□ABCD中,CA⊥AB,∠BAD=120°,若BC=10cm,则AC=______,AB=______.8.在□ABCD中,AE⊥BC于E,若AB=10cm,BC=15cm,BE=6cm,则□ABCD的面积为______.二、选择题9.有下列说法:①平行四边形具有四边形的所有性质;②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③平行四边形的任一条对角线可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④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分成4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其中正确说法的序号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0.平行四边形一边长12cm,那么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可能是( ).(A)8cm和16cm (B)10cm和16cm(C)8cm和14cm (D)8cm和12cm11.以不共线的三点A、B、C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共有( )个.(A)1 (B)2 (C)3 (D)无数12.在□ABCD中,点A1、A2、A3、A4和C1、C2、C3、C4分别是AB和CD的五等分点,点B1、B2、和D1、D2分别是BC和DA的三等分点,已知四边形A4B2C4D2的面积为1,则□ABCD的面积为( )3(A)2 (B)55(D)15(C)313.根据如图所示的(1),(2),(3)三个图所表示的规律,依次下去第n个图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是( )……(1) (2)(3)(A)3n(B)3n(n+1) (C)6n(D)6n(n+1)综合、运用、诊断一、解答题14.已知:如图,在□ABCD中,从顶点D向AB作垂线,垂足为E,且E是AB的中点,已知□ABCD的周长为8.6cm,△ABD的周长为6cm,求AB、BC的长.15.已知:如图,在□ABCD中,CE⊥AB于E,CF⊥AD于F,∠2=30°,求∠1、∠3的度数.拓展、探究、思考16.已知:如图,O为□ABCD的对角线AC的串点,过点O作一条直线分别与AB、CD交于点M、N,点E、F在直线MN上,且OE=OF.(1)图中共有几对全等三角形?请把它们都写出来;(2)求证:∠MAE=∠NCF.17.已知:如图,在□ABCD中,点E在AC上,AE=2EC,点F在AB上,BF=2AF,若△BEF的面积为2cm2,求□ABCD的面积.测试3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学习要求初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有:从边的条件有:①两组对边____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两组对边____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一组对边____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对角线的条件有:④两条对角线____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角的条件有:⑤两组对角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注意: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______是平行四边形.(填“一定”或“不一定”)2.四边形ABCD中,若∠A+∠B=180°,∠C+∠D=180°,则这个四边形______(填“是”、“不是”或“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3.一个四边形的边长依次为a、b、c、d,且满足a2+b2+c2+d2=2ac+2bd,则这个四边形为______.4.四边形ABCD中,AC、BD为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BO=4,CO=6,当AO=______,DO=______时,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如图,四边形ABCD中,当∠1=∠2,且______∥______时,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二、选择题6.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两组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一组对边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一条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7.已知:园边形ABCD中,AC与BD交于点O,如果只给出条件“AB∥CD”,那么还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给出以下四种说法:①如果再加上条件“BC=AD”,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②如果再加上条件“∠BAD=∠BCD”,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③如果再加上条件“OA=OC”,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④如果再加上条件“∠DBA=∠CAB”,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①②(B)①③④(C)②③(D)②③④8.能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大小和形状的条件是( ).(A)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B)已知平行四边形的相邻两角(C)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两对角线(D)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一边、一对角线和周长综合、运用、诊断一、解答题9.如图,在□ABCD中,E、F分别是边AB、CD上的点,已知AE=CF,M、N是DE和FB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NFM是平行四边形.10.如图,在□ABCD中,E、F分别是边AD、BC上的点,已知AE=CF,AF与BE相交于点G,CE与DF相交于点H,求证:四边形EGFH是平行四边形.11.如图,在□ABCD中,E、F分别在边BA、DC的延长线上,已知AE=CF,P、Q分别是DE和FB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QFP是平行四边形.12.如图,在□ABCD中,E、F分别在DA、BC的延长线上,已知AE=CF,FA与BE的延长线相交于点R,EC与DF的延长线相交于点S,求证:四边形RESF是平行四边形.13.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DC,AD=BC,点E在BC上,点F在AD上,AF=CE,EF与对角线BD交于点O,求证:O是BD的中点.14.已知:如图,△ABC中,D是AC的中点,E是线段BC延长线上一点,过点A作BE的平行线与线段ED的延长线交于点F,连结AE、CF.求证:CF∥AE.拓展、探究、思考15.已知:如图,△ABC,D是AB的中点,E 是AC上一点,EF∥AB,DF∥BE.(1)猜想DF与AE的关系;(2)证明你的猜想.16.用两个全等的不等边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B′C′(如图),可以拼成几个不同的四边形?其中有几个是平行四边形?请分别画出相应的图形加以说明.测试4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学习要求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如图,□ABCD中,CE=DF,则四边形ABEF 是____________.1题图2.如图,□ABCD,EF∥AB,GH∥AD,MN ∥AD,图中共有______个平行四边形.2题图3.已知三条线段长分别为10,14,20,以其中两条为对角线,其余一条为边可以画出______个平行四边形.4.已知三条线段长分别为7,15,20,以其中一条为对角线,另两条为邻边,可以画出______个平行四边形.5.已知:如图,四边形AEFD和EBCF都是平行四边形,则四边形ABCD是______.5题图二、选择题6.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B)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互补(C)一组对角相等,一组邻角互补(D)一组对角相等,另一组对角互补7.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 ).(A)AD=BC,AB∥CD(B)∠A=∠B,∠C=∠D(C)AB=BC,AD=DC(D)AB∥CD,CD=AB8.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A∶∠B∶∠C∶∠D的值为( ).(A)1∶2∶3∶4 (B)1∶4∶2∶3(C)1∶2∶2∶1 (D)1∶2∶1∶29.如图,E、F分别是□ABCD的边AB、CD 的中点,则图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共有( ).(A)2个(B)3个(C)4个(D)5个10.□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在坐标原点,且AD平行于x轴,若A点坐标为(-1,2),则C点的坐标为( ).(A)(1,-2) (B)(2,-1) (C)(1,-3) (D)(2,-3)11.如图,□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将△AOD平移至△BEC的位置,则图中与OA相等的其他线段有( ).(A)1条(B)2条(C)3条(D)4条综合、运用、诊断一、解答题12.已知:如图,在□ABCD中,点E、F在对角线AC上,且AE=CF.请你以F为一个端点,和图中已标明字母的某一点连成一条新线段,猜想并证明它和图中已有的某一条线段相等(只需证明一组线段相等即可).(1)连结______;(2)猜想:______=______;(3)证明:13.如图,在△ABC中,EF为△ABC的中位线,D为BC边上一点(不与B、C重合),AD与EF交于点O,连结EF、DF,要使四边形AEDF为平行四边形,需要添加条件______.(只添加一个条件)证明:14.已知:如图,△ABC中,AB=AC=10,D 是BC边上的任意一点,分别作DF∥AB交AC于F,DE∥AC交AB于E,求DE+DF的值.15.已知:如图,在等边△ABC 中,D 、F 分别为CB 、BA 上的点,且CD =BF ,以AD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DE .求证:(1)△ACD ≌△CBF ;(2)四边形CDEF 为平行四边形.拓展、探究、思考16.若一次函数y =2x -1和反比例函数x k y 2 的图象都经过点(1,1).(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已知点A 在第三象限,且同时在两个函数的图象上,利用图象求点A 的坐标;(3)利用(2)的结果,若点B 的坐标为(2,0),且以点A 、O 、B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你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17.如图,点A (m ,m +1),B (m +3,m -1)在反比例函数xk y 的图象上.(1)求m ,k 的值;(2)如果M 为x 轴上一点,N 为y 轴上一点,以点A ,B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试求直线MN 的函数表达式.测试5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学习要求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进行证明和计算.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平行四边形长边是短边的2倍,一条对角线与短边垂直,则这个平行四边形各角的度数分别为______.2.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锐角顶点作两条高线,如果这两条高线夹角为135°,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各内角的度数为______.3.在□ABCD中,BC=2AB,若E为BC的中点,则∠AED=______.4.在□ABCD中,如果一边长为8cm,一条对角线为6cm,则另一条对角线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5.□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O,且AB =AC=2cm,若∠ABC=60°,则△OAB的周长为______cm.6.如图,在□ABCD中,M是BC的中点,且AM=9,BD=12,AD=10,则□ABCD的面积是______.7.□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若∠BOC=120°AD=7,BD=10,则□ABCD 的面积为______.8.如图,在□ABCD中,AB=6,AD=9,∠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交DC的延长线于点F,BG⊥AE,垂足为G,AF=5,24BG,则△CEF的周长为______.9.如图,BD为□ABCD的对角线,M、N分别______ 在AD、AB上,且MN∥BD,则S△DMC S△BNC.(填“<”、“=”或“>”)综合、运用、诊断一、解答题10.已知:如图,△EFC中,A是EF边上一点,AB∥EC,AD∥FC,若∠EAD=∠FAB.AB=a,AD=b.(1)求证:△EFC是等腰三角形;(2)求EC+FC.11.已知:如图,△ABC中,∠ABC=90°,BD⊥AC于D,AE平分∠BAC,EF∥DC,交BC于F.求证:BE=FC.12.已知:如图,在□ABCD中,E为AD的中点,CE、BA的延长线交于点F.若BC=2CD,求证:∠F=∠BCF.13.如图,已知:在□ABCD中,∠A=60°,E、F分别是AB、CD的中点,且AB=2AD.求证:BF∶BD=3∶3.拓展、探究、思考14.如图1,已知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M(-2,-1),且P(-1,-2)是双曲线上的一点,Q为坐标平面上一动点,PA垂直于x轴,QB垂直于y轴,垂足分别是A、B.图1(1)写出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2)当点Q在直线MO上运动时,直线MO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使得△OBQ与△OAP面积相等?如果存在,请求出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当点Q在第一象限中的双曲线上运动时,作以OP、OQ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OPCQ,求平行四边形OPCQ周长的最小值.图2测试6 三角形的中位线学习要求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概念,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1)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定义:连结三角形两边____________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2)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是三角形的中位线____________第三边,并且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ABC的周长为64,E、F、G分别为AB、AC、BC的中点,A′、B′、C′分别为EF、EG、GF的中点,△A′B′C′的周长为_________.如果△ABC、△EFG、△A′B′C′分别为第1个、第2个、第3个三角形,按照上述方法继续作三角形,那么第n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____.3.△ABC中,D、E分别为AB、AC的中点,若DE=4,AD=3,AE=2,则△ABC的周长为______.二、解答题4.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5.已知:△ABC的中线BD、CE交于点O,F、G分别是OB、OC的中点.求证:四边形DEFG是平行四边形.综合、运用、诊断6.已知:如图,E为□ABCD中DC边的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DC,连结AE分别交BC、BD于点F、G,连结AC交BD于O,连结OF.求证:AB=2OF.7.已知:如图,在□ABCD中,E是CD的中点,F是AE的中点,FC与BE交于G.求证:GF=GC.8.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DC、AB边的中点,FE的延长线分别与AD、BC的延长线交于H、G点.求证:∠AHF=∠BGF.拓展、探究、思考9.已知:如图,△ABC中,D是BC边的中点,AE平分∠BAC,BE⊥AE于E点,若AB=5,AC=7,求ED.10.如图在△ABC中,D、E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BD=CE,M、N分别是BE、CD 的中点.过MN的直线交AB于P,交AC 于Q,线段AP、AQ相等吗?为什么?测试7 矩形学习要求理解矩形的概念,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1)矩形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2)矩形的性质:矩形是一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除了具有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所有的性质,还有:矩形的四个角______;矩形的对角线______;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____________.(3)矩形的判定:一个角是直角的______是矩形;对角线______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有______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2.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AOB=60°,AC=10cm,则AB=______cm,BC=______cm.3.在△ABC中,∠C=90°,AC=5,BC=3,则AB边上的中线CD=______.4.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张矩形纸片,AD =2AB,若沿过点D的折痕DE将A角翻折,使点A落在BC上的A1处,则∠EA1B=______°。
北师版数学八年级下册课时练 第六章 平行四边形 专项16 三角形中位线的五种应用
北师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平行四边形类型1求线段的长1.(2019·山西模拟)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6,点D是AC边上的一点,且AD=2,以AD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DE,连接BE并取BE的中点F,连接CF,则CF的长为__22__.第1题图第2题图2.(2019·陕西西安莲湖区期末)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B=CD=4,M,N,P分别是AD,BC,BD的中点,∠ABD=20°,∠BDC=80°,则MN的长是__23__.类型2求角度3.(2019·山东济宁嘉祥期末)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E是边CD 的中点,连接OE.若∠COE=30°,∠ADC=50°,则∠BAC=(C)A.80°B.90°C.100°D.110°第3题图第4题图4.(2019·河北石家庄行唐期末)在四边形ABCD中,P是对角线BD的中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若AD=BC,∠EPF=147°,则∠PFE的度数是__16.5°__.类型3求周长5.(2019·江苏扬州宝应期中)如图,在四边形ABDC中,E,F,G,H分别为AB,BC,CD,DA的中点,并且E,F,G,H四点不共线.当AC=6,BD=8时,四边形EFGH的周长是__14__.类型4规律探究6.(2019·四川广安岳池期末)如图,已知△ABC的周长是1,连接△ABC三边的中点构成第二个三角形,再连接第二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构成第三个三角形……依此类推,则第 2 020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122 019__.类型5证明问题7.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点F在AC上,AF=12FC,AD与BF交于点E.求证:点E是AD的中点.证明:如图,取CF的中点M,连接DM.∵AF=12FC,∴AF=FM=CM.∵AD是BC边上的中线,∴BD=CD,∴DM是△BFC的中位线,∴DM∥BF.∵AF=FM,∴AE=DE,即点E是AD的中点.8.如图,△ABC的中线BE,CF相交于点G,P,Q分别是BG,CG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EFPQ是平行四边形;(2)请判断BG与G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解:(1)证明:∵BE,CF是△ABC的中线,∴EF是△ABC的中位线,∴EF∥BC且EF=12BC.∵P,Q分别是BG,CG的中点,∴PQ是△BCG的中位线,∴PQ∥BC且PQ=12BC,∴EF∥PQ且EF=PQ.∴四边形EFPQ是平行四边形.(2)BG=2GE.证明:∵四边形EFPQ是平行四边形,∴GP=GE.∵P是BG的中点,∴BG=2PG,∴BG=2GE.。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课件:第十六章 第6课时
第6课时 二次根式的加减(1)
课前预习 课堂精讲 课后作业
课前预习
1.
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成
最简 二次
再
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进行 合并 。 根式
2.计算:(1)2x+3x= 5x ; (2)3x2+x2-5x2=-x2 。
3. 把 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为
;把 化成最
简二次根式为
课后作业
7.下列各式: 其中错误的有(C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8.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形的周长是______cm.
这个三角
9.二次根式 .
的最后结果是________
10计算: 11. 计算:
课后作业
12. 计算
课后作业
13. 劳动节到了,为了表示对我市两位劳模的敬意
,小明做了两张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壁画送给他们,
其中一个面积为800cm2,另一个面积为450cm2.
他想如果再用金彩带把壁画的边镶上会更漂亮,他
现在有1.2米金彩带,请你帮忙算一算,他的金彩
带够用吗?如果不够用,还需买多长的金彩带?
(
=1.414,保留整数)
课后作业
。
4.填空:
5. 在 是
中,与 能够合并的 。
课堂精讲
知识点1.二次根式的加减 例1.计算
类比精练
1.计算
例2.计算
课堂精讲
类比精练
2.计算
课堂精讲
例3.
类比精练
3.若a,b为有理数,且 值.
,求a+b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计算
课后作业
的结果是(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讲正方形专题(一)
专题一线段垂直在正方形证明中的作用
例1、如图(1),点M、N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AB、AD的中点,连接CN、DM.(1)判断CN、DM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设CN、DM的交点为H,连接BH,求证:△BCH是等腰三角形;
例2、已知正方形ABCD.
(1)如图1,E是AD上一点,过BE上一点O作BE的垂线,交AB于点G,交CD于点H,求证:BE=GH;
(2)如图2,过正方形ABCD内任意一点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分别交AD,BC于点E,F,交AB,CD于点G,H,EF与GH相等吗?请写出你的结论;
(3)当点O在正方形ABCD的边上或外部时,过点O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被正方形相对的两边(或它们的延长线)截得的两条线段还相等吗?其中一种情形如图3所示,过正方形ABCD外一点O作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m,n,m与AD,BC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E,F,n与AB,DC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G,H,试就该图形对你的结论加以证明.
AG 于点F.
(1) 求证:DE -BF = EF .
(2) 当点G 为BC 边中点时, 试探究线段EF 与GF 之间的数量关系, 并说明理由. (3) 若点G 为CB 延长线上一点,其余条件不变.请你在图②中画出图形,写出此时DE 、BF 、EF 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
例4、点P 是正方形ABCD 的边BC 上任意一点,过B 点作BG ⊥AP 于G ,过C 作CE ⊥AP 于E ,连接BE
(1) 如图1,若P 是BC 的中点,BC=2,求CE 的长
(2) 如图2.当点P 在BC 上运动时( 不与B 、C 重合),求AG-CE
BE 的值
P G
E
D C
B A P G E
D C B
A
使AG GE =,连接BE ,CE . (1)求证:BE BC =;
(2)CBE ∠的平分线交AE 于N 点,连接DN
,求证:
BN DN AN +=; (3)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当P 点为BC 的中点时,请直接写出CE 的长为 .
专题二 旋转的思想与正方形问题 一 利用边作为旋转的入手点
例1、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F E 、分别是边CD BC 、上的点,满足CEF ∆的周长等于正方形ABCD 的周长的一半,AF AE 、分别与对角线BD 交于N M 、,试问线段BM 、MN 、DN 能否构成三角形的三边长?若能,指出三角形的形状,并给出证明;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例2、如图1,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AB 上一点,F 是AD 延长线上一点,且DF=BE . (1)求证:CE=CF ;
(2)在图1中,若G 在AD 上,且∠GCE=45°,则GE=BE+GD 成立吗?为什么? (3)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运用(1)、(2)解答中积累的经验,完成下列各题: ①如图2,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BC >AD ),∠B=90°,AB=BC=12,E 是AB 的中点,且∠
DCE=45°,求
DE 的长;
②如图3,在△ABC 中,∠BAC=45°,AD ⊥BC ,BD=2,CD=3,求△ABC 的面积。
例3、正方形ABCD中,E为直线AB上任意一点,DF⊥DE交直线BC的延长线于点F,直线EF、AC交于点H,连接DH
(1)如图1当,点E在AB上时,①判断线段DH与EF之间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并证明;②AH-HC与A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③求证:AB+AE=2AH
(2)当点E在AB的反向延长线上时,如图2。
①判断线段DH与EF之间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并证明;
②AH-HC与A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③求证:AB+AE=2AH
(3)当点E在AB的延长线上时,完成图3,①判断线段DH与EF之间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并证明;②AH、HC与AE之间是否存在类似的数量关系,并证明;③AB、AE与AH 之间是否存在类似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证明
为DF中点,连接EG,CG.
(1)求证:EG=CG;
(2)将图①中△BEF绕B点逆时针旋转45°,如图②所示,取DF中点G,连接EG,CG.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将图①中△BEF绕B点旋转任意角度,如图③所示,再连接相应的线段,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通过观察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均不要求证明).
例 5(1)已知: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是BC的中点,F为DC上一点,且∠1=∠2,求证:AF=BC+FC;
(2)已知:如图2,把三角尺的直角顶点落在矩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P处,若旋转三角尺时,它的两条直角边与矩形的两边BC、CD分别相交于M、N,试证:MN2=BM2+DN2.
二利用对角线作为旋转的入手点
例1、如图,正方形OEFG绕着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O旋转,边OE、OG分别交边AD、AB于点M、N.
(1)求证:OM=ON;
(2)设正方形OEFG的对角线OF与边AB相交于点P,连接PM.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且PM=5,试求AM的长.
例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O是两对角线的交点,E、F分别为BC、CD上一点,且FC+CE=AB。
点P为△EFC的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1)求证:OE=OP=OF
(2)如图,线段CP,CB、EF之间存在一个等量关系式,写出你的结论,
并证明。
(3)若FC=3,EF=EC+1,直接写出PC的长_____________。
例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O是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MON=45°。
(1)如图1,当点M在BC边上,ON与CD的延长线交于N点,写出BM、MN、C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如图2,当点M在BC边上,ON与CD交于点N,写出BM、MN、C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在(2)中,若正方形的边长为4,MC=1,求CN的长。
于E点,连接OE。
(1)如图1,当直线a在正方形内部时,求证:AE-DE=2OE
(2)如图2,当直线a在正方形外部时,DE⊥a于E点,连接OE,写出AE、DE、OE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不证明)
(3)在(2)的条件下,若OE=
22
7
,AE:DE=4:3,连接BE,求线段BE的长
专题三正方形中探究问题
例1、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AB=k(k是正整数),正△PAE的顶点P在正方形内,顶点E在边AB上,且AE=1.将△PAE在正方形内按图1中所示的方式,沿着正方形的边AB、BC、CD、DA、AB、…连续地翻转n次,使顶点P第一次回到原来的起始位置.
(1)如果我们把正方形ABCD的边展开在一直线上,那么这一翻转过程可以看作是△PAE 在直线上作连续的翻转运动.图2是k=1时,△PAE沿正方形的边连续翻转过程的展开示意图.请你探索:若k=1,
则△PAE沿正方形的边
连续翻转的次数
n=_________ 时,顶点P
第一次回到原来的起始
位置;
(2)若k=2,则n= __________时,顶点P第一次回到原来的起始位置;若k=3,则n= 时,顶点P第一次回到原来的起始位置;
(3)请你猜测:使顶点P第一次回到原来的起始位置的n值与k之间的关系(请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n).
AE取线段AE的中点M.试探究线段MD、MF的关系,并加以证明.
(2)将正方形CGEF绕点C顺时针旋转45°(如图2),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成立吗?说明理由。
(3)将正方形CGEF绕点C旋转任意角度后(如图3),其他条件不变.试探究线段MD、MF的关系,并加以证明.
例3、正方形ABCD中,点O是对角线AC的中点,P是对角线AC上一动点,过点P作PF ⊥CD于点F.如图1,当点P与点O重合时,显然有DF=CF.
(1)如图2,若点P在线段AO上(不与点A、O重合),PE⊥PB且PE交CD于点E.
①求证:DF=EF;
②写出线段PC、PA、CE之间的一个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点P在线段OC上(不与点O、C重合),PE⊥PB且PE交直线CD于点E.请完成图3并判断(1)中的结论①、②是否分别成立?若不成立,写出相应的结论.(所写结论均不必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