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下面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历史上美丽的楼兰古国,如今己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高铁动卧的出现,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能够蜷缩在被窝里旅行,幸福感油然
♦ ♦
而生。
• ♦
C. 春天,植物园内的樱花绽放,那美景真是美不胜收。 ♦ ♦ ♦ ♦
D. 网传山东师范大学74岁老教授因看错课表旷课,他煞有介事地向同学们道歉。
• • • •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屠呦呦科研团队研究出了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B-针对近来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儿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深刻反思。
C. 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 的精神。
D. 一堂堂看似普通的体育课,不仅影响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更直接地关系到 他们A. 绽开(ding) 罕至(hdn ) 倜傥(tdng) . 逾矩(yU) . B. 感慨 . (kdi) 和蔼 • (di) 惭愧(kui) . 锦胰 . (CU ) C. 确凿 . (zu 。) 油蛉 .
< Ung) 收敛(lidn ) . 书塾 . 企盼 • A. 迭起 土壤 耻辱 颠沛流离 B. 取谛 烦琐 荒辟 轰轰烈烈 C. 陡峭 循环 渺小 语无轮次 D. 萋萋 拯救 尉蓝 据理臆断 1、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卜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A. B. 的身体健康。 5、选出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 ①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②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胳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唾着,只等春风来把 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藻,微 微露出点粉色。 ④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 ① 人格是什么?②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③一个人人格猥琐、低劣. 生必将渺小、肮脏:④才能造就亮丽,伟岸的人生°⑤人格是心灵的鹿佑、 的座基。 A.①©②④© B.②④①⑤③ C.①⑤③②④ D.③®④①® 7,古诗文名句填空。 ⑴《木兰诗》中描写战斗惨烈,旷日持久的诗句是: 。表现木 兰归乡心切的诗句是: (2) 《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儿句是: (3) 《木兰诗》中说明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4) 请写出两句描写黄河的古诗词: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 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 也许 A.比喻 拟人 拟人 比喻 B.比喻 比喻 拟人 拟人 C.拟人 拟人 比喻 比喻 D,拟人 比喻 比喻 拟人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句意思连贯、: ,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其_ 人生 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C 1、晒书 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 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七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 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 ”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 吾心哉!” (选自《史记•吴太伯世家》) (注)①季札:春秋时吴国公子。②徐君:徐国国君。③上国:古指中原发达国 家。④冢:坟墓。 1.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元方/时年七岁 B.待君久/不至 C.季札/'心知之 D.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陈太丘与友期行 ⑵元方入门不顾 ⑶为使上国 ⑷系之徐 君冢树而去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①过中不至 ②还至徐 • ♦ ①太丘舍去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解释。 ⑴友人惭,下车引之。 • ♦ ⑵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 • 5.陈太丘与友期和季札挂剑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甲) 文中的元方是一个 的孩子。 3. B. C. ①于是乃解其宝剑 ②去后乃至 D. ①徐君好季札剑 ②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贺宽叶 ①那年回到乡下老家,院子里的情景让我很是吃惊:满地都是书,一本本,一排排,一列列,摆满整个院子,只留出了窄窄的过道。风吹过来,书页波浪般哗哗翻动,阳光打下来,“波浪”有点炫目。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甄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母亲从书堆里站起来,挪开小马扎,摘下老花镜,慈爱地笑着说:“我给你晒晒书。” ②进城之后,两大橱子书我都搁在了老家,没往城里运。母亲主动担起了保管的重任。兄弟姊妹来拿书看,母亲都牢牢记在心里,催促他们按时归还。母亲上过“文化大革命”前的扫盲识字班,认识1000字左右,已经够用了。舅舅是文盲,出门举步维衆,由此母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家里用度再紧巴,只要我说买书,母亲总是东挪西凑及时给我钱。打小,农活再忙,只要我在看书,母亲绝不会派活给我,母亲在和左邻右舍闲聊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说一句:“我儿子在看书呢!”母亲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我是村里屈指可数的考上大学跃过“龙门”的农家子弟。 ③午后,我和母亲把书一本一本翻过来,晒晒封底那一面。母亲笑道:“我看看我的宝贝儿子看什么宝贝书。"说着,她拿起一本荷尔德林的诗集,翻开扉页上我的淘书小记念起来:“在暮色苍茫里漫步辽宁师范大学校园,于樱花树影里邂逅小书摊,一腼腆女生处理旧书,遇此书,半价购之乃去。:1994年4月16 日晚于大连。”母亲翻了一下内文,说看不憧,就放下了。她又拿起一本薄薄的白色封皮的书《乡愁的理念》,是董桥的,照例还是先念扉页上的购书小记: “逛大学扎堆的济南文化东路,往来皆年轻面孔,间或遇到面熟之老学生,颔首 微笑。路东段三联书店济南分销店购董桥《这一代的事》及《乡愁的理念》,久慕董桥文名,今足愿矣。1992年6月2日。”母亲慨然叹道:“儿子啊,原来你跑了好些地方呀,我都不知道。” ④母亲捧着书,小心地翻阅着,轻声读着书上的小记,嘴角上扬,咯咯笑着喊我过去看她手中拿着的一本《酒徒》。多年前一帮书友聚饮后去庄君家小坐,趁庄君去沏茶的机会,我们儿个书友纷纷去她的书橱前窃书。我一眼看见《酒徒》, 抽出来藏到了包里。回家后打开,见扉页上有庄君龙飞凤舞之小记:“老贺赠王书一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