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7

合集下载

宜春市中考语文试卷一模(含答案)

宜春市中考语文试卷一模(含答案)

宜春市中考语文试卷一模(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项不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A. 理解和掌握语言文字B. 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C. 进行数学计算D. 写作和口头表达2. 下列哪个时期是唐代?A.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B.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C. 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D. 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3.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以上都是4.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山B. 水C. 木D. 森5. 下列哪个成语是出自《论语》?A. 温故知新B. 一举两得C. 三心二意D. 五彩缤纷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2023年江西省宜春市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2023年江西省宜春市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2023年江西省宜春市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语文试题命题人:周(宜春三中)叶(宜春八中)审题人:黄(宜春八中)陈(宜春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

在这个春潮澎湃,万物生长的美好时节,一年一度的“两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代表们如约而至,共赴春天的盛会。

这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民意、民智、民力在这里①,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在这里②。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发展的脉③、前进的步伐全球瞩目,世界期待更多中国的发展蓝图传递积极信号,为全球发展带来更多利好。

1. 文中加字“蛰”的读音正确的是()A. zhìB. zhèC. zhéD. zhē2. 在文中横线③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A. 膊B. 搏C. 博D. 薄3. 在文中横线①②处分别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 聚集交融B. 聚集交汇C. 汇聚交汇D. 汇聚交融4. 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 世界期待中国的更多发展蓝图传递积极信号,为全球发展带来更多利好。

B. 世界期待中国的发展蓝图传递更多积极信号,为全球发展带来更多利好。

C. 世界期待中国的发展蓝图传递更多积极信号,为了全球发展带来更多利好。

D. 世界期待中国的发展蓝图传递更多积极信号,为全球更多发展带来利好。

【答案】1. C 2. B 3. D 4.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阳和启蛰,yáng hé qǐ zhé,意思是比喻恶劣的环境过去,顺利和美好的时光开始了。

故选C。

【2题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脉搏,mài bó,(名)心脏收缩时,输出血液冲击引起的动脉跳动。

故选B。

【3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聚集”是指少数人、小范围的集中。

宜春市铜鼓县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考试试卷

宜春市铜鼓县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考试试卷

宜春市铜鼓县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书写 (共2题;共6分)1. (2分) (2019八下·洛南期末)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 龟裂(guī)归省( xǐng)亢奋( kàng)销声匿迹(nì)B . 怅惘( cháng)农谚( yán)争讼( sòng)戛然而止(jiá)C . 羁绊(jī)连翘( qiào)磅礴( bó)夜深星阑( lán)D . 冗杂( rǒng )晦暗( huì)山麓(lù)张灯结彩( cǎi)2. (4分)(2019·河北模拟) 给划线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对这款新手机,消费者给出褒贬________不一的评价。

②世界上最广阔的是人的胸怀,最狭隘________的也是胸怀。

③最近,企业cái yuán________瘦身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

④让信仰之翼直飞yún xiāo________。

二、语言表达 (共2题;共3分)3. (1分)近几年,“给力”“粉丝”“中国式过马路”“元芳,你怎么看”等网络流行语迅速走红,成为人们交流的常见语言。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下面句中加下划线流行语的意思。

网友在《我修自行车的老爸》中讲述了父亲挣钱的艰难,表达了对平凡父亲的尊重与敬意,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炫父让我们深受感动。

正能量:________4. (2分)名著阅读。

【甲】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乙】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

江西省宜春市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试卷

江西省宜春市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试卷

江西省宜春市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 . 虔诚( qián )装载(zǎi )解剖( pōu )诘难( jié )B . 攫取(jué )栖息( qī )绯闻(fěi )缄默( jiān )C . 藤蔓(wàn )狩猎( shòu )赫然(hè )潮汛( xùn )D . 愧怍(zuò)殷红( yān )描摹( muó)亵渎( dú )2. (2分)古典诗词都有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下列各项只有______不能直接找到古诗词渊源。

()A . 《满城尽带黄金甲》B . 《众人划桨开大船》C . 《在水一方》D . 《一江春水向东流》二、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9分)3. (9分)(2017·大连) 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①古人云:“上善若水。

”②世上之人,没有谁不感慨水中蕴藉着的无穷力量,没有谁能说清水包含着怎样的处世智慧?③水很刚劲,遇到岩石,它能努力地将其洞穿;水很懂迂回,,;水很识时务,遇到堤坝,它能理智地止步。

④止步不是不前,而是蓄势。

⑤当蓄势到一定高度,它就会气势汹涌、无法阻挡地倾泻而下。

⑥人,要学会像水一样蓄势。

(1)第②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你的修改建议是:________。

(2)根据上下文的句式、句意,把第③句补写完整。

(3)请用一个成语替换第⑤句中画线部分。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4. (5分) (2016七上·孝南月考) ①乡书何处达?________。

②________,风正一帆悬。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④曹操《观沧海》一诗中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江西省宜春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宜春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古诗文积累。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问君何能尔?______。

(2)不闻爷娘唤女声,______。

(3)______,独怆然而涕下!(4)一车炭,千余斤,______。

(5)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6)关关雎鸠,______。

(7)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8)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挑剔.(tì)收敛花团锦簇.(cù)安然无羌B. 癖.好(pì)训戒自惭形秽.(huì)即物起兴C. 炽.热(zhì)啜泣迥.乎不同(jiǒng)消声匿迹D. 惩.罚(chéng)亵渎相形见绌.(chù)豁然开朗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B. 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埋没于蓬蒿荆棘之中。

C. 学习语文一定要学会在文章中断章取义....,品词析句。

D. 杨绛为人谦逊,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锺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者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人们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B. 为加大宣传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C.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这家公司已经成为拥有20多个分支机构。

D. 为了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不良行为,每个人心中都必须绷紧一根安全弦。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散文犹如散步,不必每分钟一定走多少步,不必沿一定的路线,不必预定一个终点。

2023宜春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宜春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宜春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023届初中毕业班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卷”共6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10分)(1)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

读不同的诗,只要你认真体会,会有碰撞,会有收获,会有成长……读李白的《行路难》,你会为诗人“ ,”这种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气魄所震撼;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你会为诗人“ ,”这种在应对世事变迁中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所感动;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你会为作者“ ,”这种突破时空的美好祝愿所感染。

(2)“岳阳楼长联”是指晚清著名文学家窦婷提写的一副102字的对联,其中有“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最能体现“两字关情”的句子是“ ,”。

(3)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最能突出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感情的句子是“ ,”。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3分)【甲】就在此刻,你——悲哀的诗人呀,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让希望苏醒在你自己的久久负伤着的心里: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乙】我怀念那:同着伙伴提了篾篮到田dī上的豆棚下豆jiá的美好的时刻啊我常进到最密的草丛中去,让露水了我的草鞋,泥浆也我的裤管,这是自然给我的,我将狂欢而跳跃……我也记起在远方的城市里在浓雾蒙住建筑物的每个早晨,我常爱在街上无目的地奔走,为的是你带给我以自由的愉悦,和工作的热情。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漩( )流篾( )篮田dī( ) 豆jiá(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采摘湿透迸溅B.采摘浸透迸溅C.采撷浸透溅满D.采撷湿透溅满(3)以上两段文字均出自《艾青诗选》,其中【甲】的题目是《》,【乙】的题目是《》。

宜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宜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宜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7九上·监利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帮助学生“砍断自卑的枷锁”,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B . 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C . 全厂涌现出四个先进集体,一百多个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

D . 70多岁的竺可桢,仍然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研究。

2. (2分)(2012·盐城) 下列各选项中,语言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 在新版课标推荐的学生课外阅读书目中,涵盖了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人文、科普读物。

B . 我们缅怀胡乔木同志光辉奋斗的一生,就是要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C . 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元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令人不胜乐观。

D . 人行道的一手搀扶,朋友间的一份鼓励,对手间的一丝宽容等…这件件微薄的善举,让我内心感到由衷的温暖。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 (2017七上·九台期末) 默写。

(1)“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2)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3) 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4)《天净沙·秋思》中点明游子思乡主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 (2019八下·郁南期末)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容不得束缚,容不得jī bàn________,容不得闭塞。

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

(2)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mán hèng________下去的!(3)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 shēng nì jì________。

宜春市铜鼓县中考语文试卷

宜春市铜鼓县中考语文试卷

宜春市铜鼓县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知识积累 (共7题;共20分)1. (2分)下面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油蛉(líng)桑椹(shèn)诅咒(zhǔ)B . 腻味(ní)颓唐(tuí)嗫嚅(rú)C . 倔强(qū)镶嵌(xiāng)恬静(tián)D . 参天(cān)轶事(yì)加冕(miǎn)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凌乱臭椿遥不可即B . 挪动悬崖犹豫不抉C . 暮色抽噎小心翼翼D . 骄傲晕炫惊慌失措3.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敬业与乐业》选自梁启超先生的《饮冰室合集》,本文是一篇演讲词,提出来“敬业”的主旨,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旨意。

B . 法国作家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以第三人称的的口吻讲述了菲利普夫妇在意外遇到于勒时的各自的言行神态,揭示了他们态度发生变化的心理原因和社会原因。

C . 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本文是一篇驳论文,作者采用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的方法,无情地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言论,热情歌颂富于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

D . 诸葛亮的《出师表》是一篇千古传诵的表文,追述了自己追随先帝创业的经历和“受命已来”的工作同时,抒写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4. (2分) (2016八下·南市期中)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因为看见父亲孤单离去的略带臃肿的背影,站台上的朱自清潸然泪下。

B . 武汉电视台新近推出的一档民生新闻节目——《传奇故事》,深受市民欢迎。

C . 湖北省图书馆为营造“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的良好阅读氛围,向全市征集“市民阅读好建议”。

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学业水平模拟试卷

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学业水平模拟试卷

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学业水平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共4题;共35分)1. (10分)诗文默写。

(1)兴尽晚回舟,________。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2) ________大江流。

(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_______,__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4)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以“________,________”将景物与人事联系在一起,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伤别怀旧之情。

2. (9.0分)(2011·芜湖)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浮山山脉斗折蛇行,绵亘四十余里,蜿蜒起伏。

浮山东麓有一条山涧,水流湍急,发出“咚咚锵锵”的声音,像万千锣鼓在一齐敲打,响声清越,山鸣谷应,故名“响水涧”。

这一涧碧水将被用来抽水蓄能以调节华东电网,保障电网运行安全。

安徽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的山上水库便是镶嵌在浮山之巅的一棵明珠。

这里有世外桃园般的自然风光,还有着淳朴的民风和深厚的茶道文化。

(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意。

________________绵亘蜿蜒(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错别字:________改正:________②错别字:________改正:________(3)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

①斗折蛇行:________②淳朴:________3. (4分) (2017七上·泰州期中) 高新区某中学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会场要悬挂一副对联,上联已经拟好,请你补出下联,使之与上联形成对偶。

上联:学习成就人生路下联:阅读________(2)你的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籍,请你写几句话劝说你妈妈。

(要求用上一句读书名言)(3)在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哪一个?请说明你喜欢的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7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7题;共30分)1. (2分)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诅咒(zǔ)怜悯(mín)肃然起敬(sù)B . 诉讼(sònɡ)侮辱(wǔ)目光深邃(suí)C . 凌驾(línɡ)宽恕(shù)媚上欺下(mèi)D . 厌恶(wù)玷污(zhān)优柔寡断(ɡuǎ)2. (2分)下列语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销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

B . 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C . 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D .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3. (2分)下列注音、释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卿今当涂掌事(现在)曳(yè)过寻阳(到)中间力拉崩倒之声(jiàn)B . 即更刮目相待(重新)邑人(yì)咸来问讯(都、全)泯然众人矣(mín)C . 或以钱币丐之(或者)扳(pán)意少舒(稍微)几欲先走(jī)D . 不足为外人道也(值得)叱(chì)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长、推迟)齁(hōu)4. (2分)(2013·扬州)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

B . 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C . 一个人能否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但要靠严明的纪律,还要靠自己的品德修养。

D . 即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才能伴你一辈子,因为好体魄是成功的前提。

5. (9分)(2020·绍兴) 请在下面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生活是诗。

漫步早春的钱塘湖边,闻鸟语嘤嘤,白居易写下“几处早莺争暖树,①________”;听蛙声喧闹,盛夏夜闲情,赵师秀吟出“②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览山林美景,享秋野静谧,王绩提笔“树树皆秋色,③________”;观瀚海飘雪,叹塞外奇寒,岑参挥毫“④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

诗是生活。

“新冠”来袭,使命召唤,正所谓“⑤________”多少人胸怀“⑥________,⑦________”的抱负,满怀“,⑧________,⑨________”信心与决心,舍家为国,共克疫情。

(分别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范仲淹《岳阳楼记》、李白《行路难》中的句子填空。

)6. (8分)(2017·湖州) 学校开展“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1)为下面三位同学的读后感标题选择合适的书名(填写字母)。

标题①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读《________》有感②我也可以旧事重提﹣﹣读《________》有感③见字如面墨短情长﹣﹣读《________》有感书名A.《朝花夕拾》B.《简爱》C.《培根随笔》D.《傅雷家书》(2)同学们针对《骆驼祥子》中“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中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

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你怎么看?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甲:祥子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乙:你怎么这么说呢?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7. (5分)(2019·石家庄模拟) 下面这则应用文有三处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9分)8. (25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母亲的心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

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

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

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

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

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

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

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

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

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⑪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⑫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1)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个动人的故事。

请依提示,在括号中补全①~⑨段的主要情节。

“我”想吃螃蟹——①——②——母亲捞起螃蟹——③(2)阅读文章①~④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3)第⑧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4)阅读第⑨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①“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

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

”母亲为什么“咬咬牙”?又为什么“闭起双眼”?②“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母亲为什么“再一次跑回到溪边”?(5)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9. (34分)阅读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①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

②“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③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④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

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⑤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选文作者针对错误论点提出了什么论点?(2)文中划线的两个“中国人”指代什么?(3)敌论的错误根源在于()A . 捏造事实B . 以偏概全C . 不明真相D . 以小见大(4)作者写的“这一类人们”总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打了一个比方集中称赞他们的业绩与品格,这个句子是什么?(5)选文第②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6)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A . 例证法B . 引证法C . 对比论证法D . 比喻论证法(7)文中画线句中“简直”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8)说说最后一节的意思,想想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含蓄。

三、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10.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乙)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1)给文中划线句断句。

(断两处)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② 是故古之王者(3)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A . 如是再啮如其言B . 其反激之力至石之半C . 湮于沙上于我如浮云D .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可以为师矣(4)翻译下列句子。

①《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②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11. (5分)(2019·宁波)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牧童词(唐)李涉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细雨,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牧童(唐)栖蟾牛得自由骑,春见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两位诗人向往的生活一样吗?结合牧童形象作出分析。

四、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2020·香坊模拟) 请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①命题作文北国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框楷,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

其实,人生的春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请以“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人名。

②给材料作文一片树叶从树枝向下跌落。

“我想落到大地上。

”树叶说。

西风刮起并改变了树叶的方向,树叶说:“其实我正想向东飞翔。

”转眼东风刮起,把西风压倒,树叶说:“向西飞行其实更妙。

”接着是势均力敌,西风对抗东风,树叶说:“理智告诉我悬浮在空中。

”东风和西风都停了,树叶猝然跌落。

树叶说:“我已决定径直走向地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