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业培训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专家》国家职业资格高级工(三级)培训方案

《食品安全专家》国家职业资格高级工(三级)培训方案

《食品安全专家》国家职业资格高级工(三级)培训方案食品安全专家国家职业资格高级工(三级)培训方案一、培训目标本培训方案旨在培养食品安全专家国家职业资格高级工(三级)的相关能力和知识,使其能够胜任食品安全方面的高级工作岗位,并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

二、培训内容1. 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掌握国家和地方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的相关要求,包括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法规规定。

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了解各类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研究如何制定、实施和改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3.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研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和过程,以及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和策略。

4. 食品安全抽检与监督掌握食品安全抽检和监督的相关要求,研究如何进行食品抽检和监督工作,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5. 食品卫生检测与控制了解食品卫生检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并研究如何通过食品卫生控制来保障食品的安全。

6.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研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如何进行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7.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掌握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巧,研究如何组织和实施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三、培训形式本培训方案将采用以下形式进行培训: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讲解食品安全理论和实践知识。

2.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培养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组织学员参与实践操作,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4. 考核评估:通过考试和实践评估,评估学员的培训效果。

四、培训师资本培训将邀请具有丰富食品安全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专家担任讲师,确保学员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培训。

五、培训时间与地点本培训计划为期5天,培训地点为指定的培训机构或会议中心,具体时间和地点将另行通知。

六、培训证书培训结束后,学员经考核合格,将获得食品安全专家国家职业资格高级工(三级)的培训证书,证书有效期为3年。

七、其他事项本培训方案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在培训开始前会提前通知相关事项。

食品药品检验培训计划方案

食品药品检验培训计划方案

一、前言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检验检测作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对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为提高食品药品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满足市场对检验检测人员的需求,特制定本培训计划方案。

二、培训目标1. 提高食品药品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掌握最新的检验检测技术和方法。

2. 增强食品药品检验人员的质量意识,提高检验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培养食品药品检验人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升整体检验检测水平。

4. 使检验人员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三、培训对象1. 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在职人员;2.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执法人员;3. 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相关人员。

四、培训内容1. 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基础知识;2. 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与方法;3. 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质量管理;4. 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5. 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设备操作与维护;6. 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数据处理与分析;7. 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案例分析;8. 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五、培训方式1.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2. 组织现场观摩与交流;3. 开展实操培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4.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远程培训;5. 鼓励学员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和培训交流活动。

六、培训时间与安排1. 培训时间:全年,分批次进行;2. 培训周期:每次培训周期为1个月;3. 培训地点: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等。

七、培训考核与评价1. 考核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实操考核、工作总结报告等;2. 评价标准:根据考核结果,对学员进行评定,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3. 对不合格学员,将进行补考,直至合格。

八、经费保障1. 培训经费由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承担;2. 培训经费主要用于聘请专家学者、组织现场观摩与交流、开展实操培训等。

九、组织实施1. 成立食品药品检验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2. 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积极配合,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3. 培训结束后,对培训效果进行总结评估,为今后的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食品检验工培训

食品检验工培训

32. 下列关于系统误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下列关于系统误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是可以测量的 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 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 (B)系统误差使测定结果系统的偏高或系统的偏低 系统误差使测定结果系统的偏高或系统的偏低 (C)系统误差一般都来自测定方法本身 系统误差一般都来自测定方法本身 (D)系统误差大小是恒定的 系统误差大小是恒定的 33. 测量结果的精密度的高低可用 C )表示最好。 测量结果的精密度的高低可用( 表示最好。 表示最好 (A)偏差 (B)极差 (C)平均偏差 (D)标准偏差 偏差 极差 平均偏差 标准偏差 34. 用马弗炉灰化样品时,下面操作不正确的是 D )。 用马弗炉灰化样品时,下面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用坩埚盛装样品 用坩埚盛装样品 (B)将坩埚与样品在电炉上小心炭化后放入 将坩埚与样品在电炉上小心炭化后放入 (C)将坩埚与坩埚盖同时放入灰化 将坩埚与坩埚盖同时放入灰化 (D)关闭电源后,开启炉门,降温至室温时取出 关闭电源后, 关闭电源后 开启炉门,
17. 双二硫腙光度法测 b,选用波长为 A )。 双二硫腙光度法测P 选用波长为( 。 (A)510nm (B)440nm (C)660nm (D)540nm 18. 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酸或碱时,溶液的 D )不 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酸或碱时,溶液的( 不 发生显著改变。 发生显著改变。 (A)PK酸值 (B)浓度 (C)缓冲容 (D)pH值 酸值 浓度 缓冲容 值 19. 实验中出现的可疑值(与平均值相差较大的值), 实验中出现的可疑值(与平均值相差较大的值), 若不是由明显过失造成,就需根据( 决定取舍。 若不是由明显过失造成,就需根据 D )决定取舍。(A) 决定取舍 (B)是否符合误差要求 结果的一致性 是否符合误差要求 (C)偶然误差分布规律 (D)化验员的经验 偶然误差分布规律 化验员的经验 20. 分光光度计打开电源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正确 分光光度计打开电源开关后, 的是( 的是 C )。 。 (A)预热 预热20min (B)调节“0”电位器,使电表针指“0” 调节“ 电位器 使电表针指“ 电位器, 预热 调节 (C)选择工作波长 调节 选择工作波长(D)调节 使电表指针至100% 选择工作波长 调节100%使电表指针至 使电表指针至 21. 万分之一天平称取 万分之一天平称取100mg(不含 不含100mg)以下样品 不含 以下样品 位有效数字。 四 位有效数字 三 二 一 时,为( B )位有效数字。(A)四 (B)三 (C)二 (D)一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培训方案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培训方案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培训方案一、培训背景与目的1.1 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增加。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角色,承担着对食品质量、安全性和卫生状况的审核和监测工作。

1.2 目的本培训旨在提供农产品食品检验员所需的全面、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合格的食品检验员,确保农产品食品的安全与质量,并为消费者提供放心的食品。

二、培训内容2.1 理论知识培训2.1.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概述•相关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执行和监督机制2.1.2 食品微生物学•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及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食品安全控制中的微生物检验要求2.1.3 食品化学与物理学•食品组成与营养成分的分析与检测•食品中常见的化学污染物及其检测方法•食品加工、贮存和运输中的物理参数检测2.2 实践操作培训2.2.1 样品采集与标识•样品采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样品标识的规范要求2.2.2 食品检验实验室操作技能•食品检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食品检验方法的操作流程和要点2.3 专业技能培训2.3.1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控•食品风险评估方法和原理•食品安全监控体系的建立和运作2.3.2 食品安全责任制与标准体系•食品安全责任制的要求与推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和运行三、培训方法与方式3.1 培训方法•理论课堂教学•实践操作演练•专题讲座和讨论3.2 培训方式•集中培训:在培训基地进行集中培训,利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演练。

•在线培训:通过互联网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并利用在线平台进行考核和评估。

四、培训评估与证书颁发4.1 培训评估4.1.1 理论知识考核•在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考试通过标准:80分以上为合格。

4.1.2 实践操作考核•根据实践操作指导手册和实际案例进行操作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样品采集、实验室操作和数据分析等。

国家食品药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国家食品药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国家食品药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国家针对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开展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本文就国家食品药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进行阐述。

国家食品药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是指针对食品药品安全行业从事化学分析、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人员进行的系统培训和综合提升。

这种培训通常分为理论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训练两部分,以提高参与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培训内容以国家食品药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检验检测技术、质量管理体系等为主,培养专业能力、提高管理素质、标准化操作实践等方面的能力。

国家食品药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培训对象具有专业性和综合性。

参加国家食品药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人员通常是从事食品药品生产、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人员,需要具备相关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

其次,培训内容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培训内容主要针对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涉及到参与人员的岗位职责和日常操作流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再次,培训方式灵活多样。

培训过程不限于课堂学习,还包括实地考察、理论报告、专家交流等方式,提高参与人员认知水平和交流能力。

最后,培训文化氛围浓厚。

国家食品药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通常以学术性为主,目的在于为食品药品安全行业提供高素质人才,其文化氛围较为浓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特别要强调的是,国家食品药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重要性。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日益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不断升级。

为了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而国家食品药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就是为了培养这样一支队伍。

通过国家食品药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对于提升食品药品安全行业的整体素质、改善行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国家食品药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是保障公众食品药品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

食品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完整版

食品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完整版

食品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完整版目录第一部分检验的前期预备和仪器的爱护第一章食品检验的基础知识……………………………………………第一节检验用水的要求………………………………………………………………………第二节检验用试剂的要求……………………………………………………………………第三节检验用一样器皿的要求………………………………………………………………第四节检验的一样步骤………………………………………………………………………第五节检验的有关要求………………………………………………………………………第六节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第二章样品的制备………………………………………………………第一节抽样……………………………………………………………………………………第二节取样……………………………………………………………………………………第三节制样……………………………………………………………………………………第三章常用玻璃器皿及仪器的使用……………………………………第一节常用玻璃器皿及仪器…………………………………………………………………第二节常用辅助设备…………………………………………………………………………第四章溶液的配制……………………………………………………第一节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第二节样品的称重……………………………………………………………………………第三节溶液浓度的配制方法…………………………………………………………………第五章常用分析方法…………………………………………………第一节感官分析法……………………………………………………………………………第二节物理分析法……………………………………………………………………………第三节化学分析法……………………………………………………………………………第四节仪器分析法……………………………………………………………………………第六章食品微生物基础知识…………………………………………第一节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取和处理…………………………………………………第二节微生物检验方法………………………………………………………………………第三节食品微生物实验室的差不多技术………………………………………………………第四节常用微生物检验仪器及器皿…………………………………………………………第五节微生物的营养…………………………………………………………………………第六节微生物的代谢…………………………………………………………………………第七节微生物的生长…………………………………………………………………………第八节培养基的配制…………………………………………………………………………第九节无菌操作………………………………………………………………………………第二部分检验第一章微生物的形状…………………………………………………第一节细菌…………………………………………………………………………………第二节酵母菌………………………………………………………………………………第三节霉菌…………………………………………………………………………………第二章常规的食品卫生微生物的检验…………………………………第一节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检验……………………………………………………………第二节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验……………………………………………………………第三节食品中霉菌、酵母菌的检验………………………………………………………第三章重量分析法……………………………………………………第一节常用水分测定原理及方法…………………………………………………………第二节常用灰分测定原理及方法…………………………………………………………第三节常用脂肪测定原理及方法…………………………………………………………第四章容量分析法……………………………………………………第一节总糖测定的原理和方法………………………………………………………………第二节蛋白质测定的原理和方法……………………………………………………………第三节酸价测定的原理和方法(糕点和糖果)……………………………………………第四节过氧化值测定的原理和方法(糕点和糖果)………………………………………第五章电化学分析……………………………………………………第一节白酒、果酒、黄酒PH值的测定……………………………………………………第二节饮料PH值的测定……………………………………………………………………第三节罐头食品PH值的测定………………………………………………………………第四节肉及其制品PH值的测定……………………………………………………………第五节调味品及酱腌制品PH值的测定……………………………………………………第三部分检验结果分析第一章分析结果的处理………………………………………………第一节分析结果的化学表示形式……………………………………………………………第二节计量单位………………………………………………………………………………第三节被测组分含量的表示方法……………………………………………………………第二章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确度……………………………………第一节准确度和误差…………………………………………………………………………第二节周密度和偏差…………………………………………………………………………第三节灵敏度…………………………………………………………………………………第三章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第一节有效数字………………………………………………………………………………第二节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附录 A 标准溶液的配制………………………………………………附录 B 常用标准缓冲溶液的配制……………………………………附录 C 常用染色液及常用培养基的制备………………………………食品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章食品检验的基础知识第一节检验用水的要求食品分析检验中绝大多数的分析是对水溶液的分析检测,因此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食品检测人员培训计划

食品检测人员培训计划

食品检测人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了解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法规政策,熟悉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检测相关法规法律的基本要求;2.熟练掌握食品检测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食品检测的操作能力;3.了解食品检测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原理,能够熟练操作常用的检测仪器设备;4.提高食品检测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培训内容1.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1)《食品安全法》,要求学员掌握食品安全法的基本内容,了解食品安全法规政策的最新要求和重要意义;(2)《食品安全标准》,要求学员熟悉并掌握食品安全标准的相关要求,了解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3)《食品检测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学员熟练掌握食品检测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了解食品检测的法律依据。

2.食品检测理论知识(1)食品检测原理,要求学员掌握常见食品检测方法和技术原理,了解食品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求;(2)食品检测技术,要求学员掌握常用的食品检测技术和方法,了解食品检测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3)食品检测指标,要求学员了解主要的食品检测指标和相关要求,熟悉食品检测的指标项目和标准值。

3.食品检测实践技能(1)食品检测流程,要求学员了解食品检测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要点,熟悉食品检测的全过程操作;(2)食品检测仪器设备,要求学员掌握常用的食品检测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熟练使用食品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检测;(3)食品检测操作技能,要求学员熟练掌握食品检测的操作技能和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进行食品检测。

4.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感(1)食品安全意识,要求学员具备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感,认识到食品安全对人们的重要性和食品检测工作的重要性;(2)职业操守,要求学员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观念,注重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3)团队合作,要求学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团队的良好发展。

三、培训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专业的讲师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检测理论知识等内容进行系统讲解。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培训方案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培训方案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培训方案》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和重视,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的角色愈发关键。

为了提升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的专业素质和检验能力,确保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全面、系统的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通过本次培训,使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全面掌握农产品食品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准确、高效地进行各类农产品和食品检验的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熟悉农产品食品检验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确保检验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 掌握常见农产品和食品的检验方法、原理和操作流程,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检验仪器设备进行准确检测。

3. 培养检验员的质量意识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能够科学、客观地评价检验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4. 提升检验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在面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

5. 促进检验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共同推动农产品食品检验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面向从事农产品食品检验工作的专业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人员:1. 农产品食品生产企业的检验人员。

2. 农产品食品检测机构的检验员。

3. 相关政府部门从事农产品食品质量监管工作的人员。

4. 对农产品食品检验感兴趣并希望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人员。

三、培训内容(一)理论知识培训1. 农产品食品检验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详细解读与农产品食品检验相关的法律法规,如《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使学员明确自身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系统介绍各类农产品和食品的检验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让学员熟悉检验的依据和要求。

2. 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讲解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安全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

介绍农产品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储存运输环节对质量安全的影响,使学员全面了解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的全貌。

3. 检验方法与原理重点讲授常见农产品和食品的检验方法,如农药残留检测、兽药残留检测、重金属检测、微生物检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观察前的准备
(1)显微镜的搬运
显微镜从显微镜柜或镜箱内拿出时,要用右手紧握镜臂, 左手托住镜座,平稳地将显微镜搬运到实验桌上。
(2)显微镜的放置
将显微镜放在自己身体的左前方,离桌子边缘约10cm左右 ,右侧可放记录本或绘图纸。
(3)调节光的强度
接通电源,可利用灯光通过反光镜来调节光强度。
2、观察

•罗伯特·虎克观察 •到的细胞 •罗伯特·虎克制造的680)
•1680荷兰人A. van Leeuwenhoek成为皇家学会会员,一生中制作了 200多台显微镜和500多个镜头。他是第一个看到活细胞的人,观察 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等。
•整个过程,油镜都 不能离开香柏油!
(2)用过油浸镜的,先用擦镜纸将镜头上的油擦去,再用擦镜纸
蘸着二甲苯擦拭2—3次,再用擦镜纸将二甲苯擦去。
(3)转动物镜转换器,将目镜呈现八字放置与载物台错开。
(4)将载物台下降到最低位置。

四、评分细则及说明


第二套 细菌革兰氏染色技术
一、 起源 革兰氏染色是用来鉴辨细菌的一种方法,细菌 细胞壁上的主要成份不同,利用这种染色法,可 将细菌分成两大类。这种染色法是由一位丹麦医 生汉斯•克里斯蒂安•革兰(1853年-1938年)于1884 年所发明,最初是用来鉴别肺炎球菌与克雷白氏 肺炎菌之间的关系。
食品检验工国家职业技 能鉴定专业培训
2020年4月30日星期四
食品检验工(高级)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
理论培训
主 讲:张 滨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科学系

食品检验工(高级)技能考核 (第一套)
• 一、显微镜的发展
•【图片说明】 •1590年代荷兰眼镜制造商J.Janssen和Z.Janssen父子制作了第一台 复式显微镜,尽管其放大倍数不超过10倍,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年代德国物理学家泽尼克首先设计并于1942年制造了第一台相差显微镜,能
将这种看不见的相位变化转变为看得见的振幅变化,由于此项发明,泽尼克
于1953年获诺贝尔奖。相差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活细胞,不染色的组织切片
或缺少反差的染色标本。

•解剖显微镜
•此种显微镜放大倍率为4X至40X或更高,其倍率虽然不高,但是可以观察 不透明的物体,因为光线是物体表面反射入镜,与复式显微镜不同,使用时 用两眼观察,可观察到立体物像,且可边观察边解剖。
(3)油镜观察
•注意!
先用粗调节旋钮将载物台下降,并将高倍镜转出;在玻片标本的
镜检部位滴上一滴香柏油;用调节旋钮将载物台缓缓地上升,使 油镜浸入香柏油中;用调节旋钮调至最清晰为止;观察完毕,下 降载物台,将油镜头转出,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油。
3、显微镜的保养 (1)观察完后,移去观察的•香载柏玻油片标本。
革兰氏染色的对象是细菌的细胞壁。染色后 的细菌可在显微镜下更好的观察,以便于区分。
该染色法是以丹麦医生和细菌学家汉斯•克里斯蒂 安•格兰的名字命名的,他在19世纪末发展出这 一方法。

二、特别提醒 不同的细菌在该染色法的作用底下反应不 同,借以区分成为两类: 格兰氏阳性细菌, 胞壁染色后呈蓝紫色 格兰氏阴性细菌, 染色后呈红色。

•普通光学显微镜

•相位差显微镜
•位相差显微镜相差显微镜是能将光通过物体时产生的相位差(或光程差)转
变为振幅(光强度)变化的显微镜。人的眼睛只能鉴别可见光的波长(颜色
)和振幅的变化,不能鉴别相位的变化。但是大多数生物标本高度透明,光
波通过后振幅基本不变,却存在相位的变化,人的眼睛感觉不到。19世纪30
• 二、显微镜基本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可分为两大部分:一为机械装置, 一为光学系统。
机械装置 •
显微镜的机械装置包括镜座、镜筒、物镜转换器、载 物台、推动器、粗动螺旋、微动螺旋等部件 (1)镜座 镜座是显微镜的基本支架,它由底座和镜臂两部分组成 。在它上面连接有载物台和镜筒,它是用来安装光学放大 系 统部件的基础。
(1)低倍镜观察
将标本片放置在载物台上,用标本夹夹住,移动推动器, 使被观察的标本处在物镜正下方,转动粗调节旋钮,使物 镜调至接近标本处,用调节旋钮慢慢下降载物台,直至物 像出现直到物像清晰为止。用推动器移动标本片,找到合 适的目的像并将它移到视野中央进行观察。

(2)高倍镜观察
•调节时,要
在低倍物镜观察的基础上转换高倍物侧镜视。显微镜

•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 •透射式电子显微镜
•1、透射式电子显微镜1932年,德国科学家用电子替代可见光制成,其解像力是 人眼的10000倍,放大倍率达250000倍或更多。使用穿透式电子显微镜的标本需要 非常薄,(7.5-15nm)。 •2、扫描式电子显微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束不穿过标本,所以标本无需切 片处理,而代之在标本表面涂上一层铂金,当电子撞击标本表面各点时,便产生 次及电子,呈现立体状态,可观察标本的形状及表面的特• 征。

(6)粗动螺旋 是移动镜筒调节物镜和标本间距离的机件 (7)微动螺旋 用粗动螺旋只可以粗放的调节焦距,要得到最 清晰的物象,需要用微动螺旋做进一步调节。 微动螺旋每转一圈镜筒移动0.1毫米。
光学系统
由反光镜、聚光器、物镜、目镜等组成, 光学系统使物体放大,形成物体放大像 。

• 三、显微镜基本操作
(2)镜筒 镜筒上接接目镜,下接转换器,形成接目镜与物镜(装 在转换器下)间的暗室。

(3)物镜转换器 物镜转换器上可安装3—4个接物镜,一般是三个接物 镜(低倍、高倍、油镜)。转动转换器,可以按需要 将其中的任何一个接物镜和镜筒接通,与镜筒上面的 接目镜构成一个放大系统。
(4)载物台 载物台中央有一孔,为光线通路。在台上装有弹簧标 本夹和推动器,其作用为固定或移动标本的位置,使 得镜检对象恰好位于视野中心。 (5)推动器 是移动标本的机械装置,它是由一横一纵两个推进齿 轴的金属架构成的,在纵横架杆上刻有刻度标尺。

•无菌 水
•三、革兰氏染色操作步骤
•请注意:如果是新的玻片,先在火焰上灼烧一下!
(1)涂片:取干净载玻片一块,在载玻片的中央滴 一滴蒸馏水,按无菌操作法取菌涂片做成菌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