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根、杨伟东:清代中后期暖泉镇商业概况及其变迁--暖泉镇中小堡村关帝庙碑文研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中后期暖泉镇商业概况及其变迁

——暖泉镇中小堡村关帝庙碑文研究

刘秋根杨伟东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河北保定 071002)摘要:暖泉镇位于河北省蔚县西南部,西邻山西广灵县,是蔚县重要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暖泉设镇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元代,至明清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有三堡、六巷、十八庄。如今在暖泉镇存留着许多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的碑刻,通过对碑刻的解读与分析可以对这一时期暖泉的商业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关键字:暖泉镇;清代碑刻;关帝庙;商号

明清时期张家口的商业贸易是中国商业史上重要的一部分,而张家口的发展又与山西商人有着密切的联系。暖泉镇①处于山西与张家口的交通要道,其发展必然与山西商人以及张家口的发展密切相关。对其商业进行考察研究亦是山西商人以及张家口研究中的重要部分。②对此学术界关注亦较早,主要有范霄鹏的《河北蔚县暖泉镇生土聚落田野调查》③和杨佳音的硕士论文《河北省蔚县历史文化村镇建筑文化特色研究——以暖泉镇为例》④,这两篇文章都是以西古堡为主要调查点,针对堡内的建筑民居从建筑学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进而探索其背后的建筑文化。王奕祯的硕士论文《蔚县秧歌调查与研究》⑤对于蔚县秧歌的历史、艺术特点以及曲目等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其中对暖泉镇的秧歌以及秧歌演出地西古堡村进行了论述。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暖泉镇的文物古迹和民俗文化,⑥而

收稿日期:2016-10-20

作者简介:刘秋根(1963-),男,湖南邵阳人,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史。

①暖泉镇是蔚县的八大商业集镇之一,位于河北省蔚县西南部,西邻山西广灵县,是大同通往北京的必由之路。秦、汉、三国、两晋时,属代郡平舒县治,唐宋时期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争夺之地。元代建镇,此后日益发展壮大。明清时期暖泉镇有“三堡、六巷、十八庄”,三堡是指北官堡、西古堡和中小堡;六巷是在这些村堡中,形成的六条闻名一方的巷子;十八庄是指暖泉镇中比较出名的村庄,有太平庄、大南庄、西台庄、永寿庄等等。

②暖泉镇商业繁荣,据记载,暖泉镇西古堡外有一西券门,它曾经是山西广灵进入暖泉镇,经此地再进入蔚州以及城北羊眷等地的唯一路径。西券门与北边的“西市”相连。西市两头又叉出两条街,分别称为上街和下街,两条街的东头是一片空旷的河滩地,后河滩地逐渐开辟为广场。西市、上街、下街、与河滩市场,组成了暖泉镇的主要集市。同时暖泉镇作为蔚县著名的“八大集镇”之一,也是蔚县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

③范霄鹏,石琳《河北蔚县暖泉镇生土聚落田野调查》,古建园林技术2015年第3期出版,第53-56页。

④杨佳音《河北省蔚县历史文化村镇建筑文化特色研究--以暖泉镇为例》,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出版。

⑤王奕桢《蔚县秧歌调查与研究》,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出版。

⑥此外还有武贞的《河北蔚县暖泉镇》(文物,2015年09期)一文对暖泉镇的文物古迹与民俗文化做了考察。政协蔚县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著的《蔚县文史资料选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蔚县委员会文

对于暖泉镇作为明清时期商业市镇的功能缺乏相关的研究。本文主要依据暖泉镇现存的清代碑刻资料,对暖泉镇的商业发展作一考察。

一、暖泉镇工商业之观察

暖泉镇中小堡村关帝庙现已不存。所幸邓庆平先生和赵世瑜先生编著的《蔚县碑铭辑录》一书中收录有其间的碑刻9通,实地调查过程中亦发现了这些碑刻中有4通是关于中小堡村关帝庙供器重造或重修的记载,其年代主要分布在清代中后期,最早为乾隆三十一年(1766),最晚至光绪六年(1880)。碑上记载有许多商号,对此进行整理与分析,可以对清代中后期暖泉镇的工商业情况有一初步认识。

(一)乾隆三十一年

乾隆三十一年的《暖泉西市关圣庙重造供器碑记》①②是乾隆三十一年重造暖泉西市关圣庙供器时所立,碑文见附录。碑文对于关帝庙的修建时间虽然没有说明,但既然是供器重造,想来之前已有供器,且距今年代已久,才需重造。此外,碑文还对重造供器进行了简单的说明,“尝观玉炉焚香祭祀之大典银烛□□陈献之规模今有□□□关圣庙重造大小供器三副虽赖锡匠人等善念然必众行户以助力□成善果”。重造供器由锡匠进行,所花费钱财则由“众行户”施舍,也就是说关帝庙供器是由一些商户和个人共同捐资修造的。碑文一一列出捐款人的情况,以下列表统计其大致情况如下:

表1 乾隆三十一年捐款来源及数量统计

如表1统计,捐款人中商号有58家,约占59%,捐款总钱数5373文,约占捐款总钱数的60%。个人有41个,总捐款数为3801文,约占捐款总钱数的40%左右,除此之外有“里城吴志谦施乌龙赐宝□□一对”,“白九经施石碑一座”不在统计之列。可以看出这里捐款钱数是比较少的,最多不过200文。据此可以

①乾隆三十一年六月《暖泉西市关圣庙重造供器碑记》暖泉中小堡村关帝庙,墙碑,高三十九厘米,宽五十五厘米。

断定乾隆三十一年时暖泉镇的商业规模还是比较小的,而且捐款人数中个人与商号所占比例相差无几,这与以往所见会馆碑刻中全部由商号出资的情况有所不同。

再则对于碑文中的商号进行分类统计,也可以看出其行业结构。如表2,无论是商号数量还是捐款钱数上,手工业类别的都是比较多的,达到20家,占商号总数的35%左右。在手工业中又是以缸房①②的数量最多,达16家,占商号总数的28%。捐款钱数上,手工业类别共计捐款数为2009文,约占商号总捐款数的35%。其中仅缸房捐款数就有1609文,占比约28%。另外当铺有3家,捐款数为360文,分别占总数的5%和6%。服务业店铺亦是此数。除此,其余难以确定其行业的商业字号所占比例也比较大,总计32家,捐款总数3008文,分别占比55%和52%,这一类商号比较多,但其规模亦较小。

表2 乾隆三十一年商号捐款的分类统计

至此,乾隆三十一年暖泉镇的商业状况就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整体来说暖泉镇的商业规模此时是比较小的,但是商号数量还比较可观。从现有资料可以断定的是此时暖泉镇的行业以手工业较多,尤以缸房为最,根据现存资料和实地考察得知,这里所说的缸房为酿酒房,所以此地的酿酒业应该有一定规模,其余的手工业以油房、染坊为多,余此另有一草帽铺,都没有形成规模。另外有当铺3家,服务业店铺亦有3家,为一个药铺:王药铺,两个肉房:辛肉房、路肉房。其余32家商业字号难以确定其行业所属。

(二)乾隆四十五年

乾隆四十五年(1780)的《暖泉西市关圣庙重造供器碑记》③④由于年代久远①缸房,据《蔚县文史资料选辑•第14辑•蔚州古城》记载,“缸坊又称烧锅,是北方酿酒作坊(小型酒厂)

的代称。”“缸坊都采用质地优良的红高粱为原料,以谷糠为填充料。用大麦豌豆踩制成大曲,并使用“陈曲”(隔年的大曲)为糖化、发酵剂。”

②邓庆平,赵世瑜《蔚县碑铭辑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496-497页。

③乾隆四十五年《暖泉西市关圣庙重造供器碑记》墙碑,高40厘米,宽67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