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皮下、静脉注射部位、目的、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的区别

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的区别

皮内注射是‎指将药液注‎入皮肤的表‎皮之间与真‎皮之间。

主‎要用于三种‎目的:‎①为了预防‎过敏而进行‎的药物试验‎,如青霉素‎皮试;‎②手术局部‎麻醉之前的‎准备工作,‎如普鲁卡因‎皮试;‎③疫苗接种‎,如卡介苗‎。

如果你注‎意观察,进‎行皮内注射‎时有三小:‎针头小,注‎射器小,进‎针角度小。

‎另外,注射‎的药液一般‎也是少量的‎。

由于皮肤‎神经末梢丰‎富,皮内注‎射时你会感‎觉到比较痛‎,实际上,‎它确实比其‎他几种注射‎方式感觉要‎痛一些。

皮‎内注射常打‎在前臂内侧‎,因为那里‎皮肤薄,注‎射后的局部‎反应容易辨‎认。

皮内注‎射后,在皮‎肤表面会形‎成隆起,这‎是正常现象‎,多数会在‎半个小时内‎消失。

‎皮下注射是‎将少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

它与皮‎内注射的区‎别在于:皮‎内注射是打‎在皮肤组织‎内;皮下注‎射是穿过皮‎肤,打在皮‎肤与肌肉之‎间。

因而,‎皮下注射进‎针比皮内注‎射深,角度‎稍大,与皮‎肤表面约为‎45度角,‎针头也稍大‎一些。

哪些‎情况需要皮‎下注射呢?‎①‎需要‎迅速达到药‎效或药物不‎能口服时使‎用,如胰岛‎素、肾上腺‎素等;‎②‎为手术进行‎局部麻醉;‎③‎疫苗接‎种,例如麻‎疹疫苗、水‎痘减毒疫苗‎、流脑多糖‎体菌苗、甲‎肝疫苗、乙‎脑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等‎。

皮下注射‎通常打在上‎臂,必要时‎也打大腿外‎侧或腹部,‎例如需要终‎生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仅打‎在上臂是不‎够用的,因‎而增加大腿‎外侧或腹部‎的部位,轮‎流注射。

‎皮下注射‎目‎的‎1.需迅速‎达到药效、‎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采用。

如‎胰岛素口服‎在胃肠道内‎易被消化酶‎破坏,失去‎作用,而皮‎下注射迅速‎被吸收。

‎2.‎局部麻醉用‎药或术前供‎药。

‎3.预防‎接种。

‎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及大腿外‎侧方。

‎用物‎注射‎盘内无菌1‎-2m注射‎器和5.5‎~6号针头‎,按医嘱备‎药液。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一个人注射时,不需要铺无菌盘,纱布包裹 即可。

锯安甑前后砂轮均放在酒精里,不要在安甑 内排气,排气毕套上安甑。

选择神经、血管少且无骨隆突处;避免选择 有瘢痕、压痛、结节部位;选择臀大肌肌内 注射时,注射部位定位准确,臀部肌肉放松。

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危重及不 能翻身的病人用仰卧位;注意保暖。

消毒棉签由中间往周围3-5cm 环状消毒,不 可来回擦拭,待干30秒后再行注射。

皮试不 用碘酊消毒,用75%乙醇消毒皮肤。

注意不浪费药液。

针头斜面需完全进入皮内,避免药液漏出, 不可刺入过深。

拔出针头后勿按揉,并告知患者不要用手抓注 ②铺无菌盘;意 ③吸药、安甑抽药:持安甑上端 事 轻轻旋转使其头部药液甩下,用 项 手轻弹安甑上端,使药液流至下段f 用消毒棉签擦拭安甑头部一消毒纱布(或酒精棉球)包住安甑头部,捏住适当处f 予以折断f 以一食指与中指夹住安甑,其余各指固定空针f 抽取所需药量;④排气、查对、放安。

2.备齐用物至病人床前,核对病人(七对),解释操作方法并请病人配合。

3.选择注射部位及体位。

4.消毒皮肤。

5.注射: ♦皮内注射 ①再次核对病人;③绷紧注射部位皮肤,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o-10 o角刺入皮内;④固定针栓,缓慢推注药液,皮肤形成皮丘,迅速拔针;⑤注射后再次核对;⑥安置病人,整理床铺;⑦按规定时间观察反应结果。

♦皮下注射①再次核对病人;②排气;③绷紧注射部位皮肤,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0-40。

角,快速将针梗1/3-2/3刺入皮下;④固定针栓,抽动活塞有无回血;⑤缓慢注入药液;⑥注射毕,用干棉签按针眼,迅速拔针,按压片刻;相关知识:1.青霉素皮试阳性如何判断答: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周围有伪足、痒感,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2.皮内注射注意事项有哪些答:①皮试前仔细询问病人的过敏史,如病人对皮试药物有过敏史,禁止皮试。

②皮试不可使用碘酊消毒,拔出针头后勿按揉,以免影响观察。

皮内注射技术

皮内注射技术

04
皮内注射的缺点是药物吸收速度较慢,不适用于需要快速起效的药物。
注射部位
04
03
01
皮内注射通常选择皮肤较薄、皮下组织较少的部位,如上臂三角肌、大腿内侧等。
注射部位应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注射部位应避开神经、血管和关节等重要结构。
注射部位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02
疫苗注射
疫苗注射是皮内注射技术的主要应用之一
01
皮内注射技术可以减少药物浪费,提高药物利用率。
02
皮内注射技术可以降低注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03
皮内注射技术可以减少注射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
04
注射技巧
注射部位:选择皮肤较薄、无毛发、无疤痕、无炎症的部位
注射角度:45度角进针,避免垂直进针
注射速度:缓慢、均匀地推注药物,避免快速推注
皮内注射技术可以减少药物的浪费,提高药物的利用率。
03
01
02
04
过敏原测试
过敏原测试是皮内注射技术的一种应用
测试方法:将过敏原注入皮肤,观察皮肤反应
02
测试目的:确定过敏原,预防过敏反应
测试注意事项:测试前需进行皮肤测试,测试后需观察皮肤反应,如有异常需及时就医
04
操作简便
操作步骤少,易于掌握
皮内注射技术可以减少疫苗注射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
02
皮内注射技术可以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皮内注射技术可以减少疫苗注射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04
药物注射
皮内注射技术主要用于注射药物,如疫苗、抗生素、激素等。
皮内注射技术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提高药物的疗效。
皮内注射技术可以减少药物的注射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简述皮内注射法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简述皮内注射法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简述皮内注射法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皮内注射法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给药方式,通常用于给予小剂量的药物,如疫苗、胰岛素或其他一些需要直接进入皮下组织的药物。

它是一种相对简单且安全的注射方式,适用于自行注射或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注射。

在本文中,我将简要概述皮内注射法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皮内注射前,需要准备所需的药物、注射器、棉球、消毒剂以及其他必要的卫生用品。

确保注射器是新的、干净的,并且符合所需剂量的规格。

2. 洗手和消毒:在进行皮内注射前,务必洗手并正确进行手部消毒,以减少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感染风险。

也要确保注射部位的清洁。

3. 注射部位选择:皮内注射一般选择在手臂、大腿或腹壁部位进行。

注射部位应该远离抓挠伤口、红肿部位、静脉、肌肉及骨骼等。

常见的注射部位是上臂三角肌区域。

4. 注射部位消毒:选定合适的注射部位后,使用消毒剂(如酒精棉球)轻轻擦拭注射部位。

注意,擦拭应该是从注射部位的中央向外圆周方向进行,以减少污染。

5. 插入针头:将准备好的注射器以约30度角度插入皮肤,以穿透最外层的表皮和角质层,进入浅层真皮组织。

在插入针头之前,皮肤可以轻轻拉紧,以提供更适宜的插入角度。

6. 推注药物:将针头插入皮下后,缓慢而稳定地推注药物。

注意,注射速度应适中,以确保药物均匀分布在皮下组织中。

避免迅速注射,以免引起疼痛或不适。

7. 拔出针头:在完成药物注射后,缓慢拔出针头。

如果有出血,可以用棉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以防止药物外渗或淤血。

注意事项:1. 注射器的选择:选择合适剂量的注射器和针头,确保使用新的、干净的注射器。

2. 注射部位的选择:根据药物的性质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应避开有伤口、瘙痒或其他异常的皮肤区域。

3. 注射部位的消毒:在进行皮内注射前,务必正确消毒注射部位,以减少感染风险。

4. 注射器使用后的处理:使用后的注射器为单次使用,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

注射给药法

注射给药法

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三、肌肉注射法
(四)定位—上臂三角肌
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
此处肌肉较薄,只适合小剂量注射
肩峰突起
肱骨头
三角肌
注射部位
桡神经
(五)持针手法
三、肌肉注射法
三、肌肉注射法
(六)操作要点
以左手拇指和示指绷紧局部 皮肤,另一手以执笔式持注射器; 用前臂带动腕部力量,将针头迅 速垂直刺入,深度约为针梗的
用于不宜或不能口服或静脉注 射,且要求比皮下注射更快发 生疗效时。
三、肌肉注射法
(三)选择注射部位
最常用的部位:臀大肌 其次: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 肌及上臂三角肌。
三、肌肉注射法
(四)定位—臀大肌
十字法
髂后上棘
髂嵴最高点
连线法
坐骨神经
臀裂顶点 大转子
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作一水平线,以髂嵴最高点作 一垂直线,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部位
1/2--2/3
(六)操作要点
三、肌肉注射法
松开左手,抽动活塞,观察
无回血后,固定针头,以匀速缓 慢推药,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表 情及反应
三、肌肉注射法
(六)操作要点
注药毕,用无菌干棉签轻压 进针处,快速拔针,并继续按 压片刻
再次核对,协助患者穿好 衣裤,取舒适体位,整体床单 位 回治疗室,清理用物
三、肌肉注射作原则。
臀部肌内注射放松方法: 侧卧位时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 俯卧位时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头偏 向一侧。
对因长期多次注射出现局部硬结的患者,教 给其局部热敷的方法
2.注射时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防针梗衔接 处折断。针头折断,保持局部与肢体不动,用血管钳将断端取出。

注射方式有几种方法

注射方式有几种方法

注射方式有几种方法注射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给药方式,可以快速、准确地将药物输送到人体内部。

根据不同的注射部位和注射目的,注射方式也有多种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注射方式及其特点。

皮下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皮下组织的一种注射方式。

这种注射方式常用于给予小剂量的药物,例如胰岛素和疫苗。

皮下注射的部位通常在上臂、腹部和大腿外侧,注射器宜选择细长的针头,注射角度应为45度或90度。

皮下注射的特点是吸收较慢,药效较稳定,适合要求持续作用的药物。

肌肉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肌肉组织的一种注射方式。

这种注射方式常用于给予中等剂量的药物,例如抗生素和镇痛药。

肌肉注射的部位通常在臀部、上臂外侧和大腿前侧,注射器宜选择较粗的针头,注射角度应为90度。

肌肉注射的特点是吸收较快,药效较强,适合要求快速起效的药物。

静脉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静脉内的一种注射方式。

这种注射方式常用于给予大剂量的药物,例如抢救药物和营养药物。

静脉注射需要在医疗条件下进行,通常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

静脉注射的特点是药物迅速进入循环系统,起效快,适合急救和重症患者。

皮内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表皮下的一种注射方式。

这种注射方式常用于给予极小剂量的药物,例如过敏原和皮试药物。

皮内注射的部位通常在前臂的内侧,注射器宜选择极细的针头,注射角度应为15度。

皮内注射的特点是吸收迅速,药效迅速,适合对药物吸收速度要求较高的情况。

总的来说,不同的注射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医护人员在进行注射时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注射方式,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给药。

皮内、皮下、静脉注射部位、目的、及注意事项

皮内、皮下、静脉注射部位、目的、及注意事项

皮内、皮下、静脉注射部位、目的、及注意事项(一)皮内注射法(ID)是将少量无菌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

1.目的:(1)用于各种药物过敏试验,以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2)用于预防接种;(3)是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2.部位:(1)药物过敏试验:取前臂掌侧下段。

因皮肤较薄,易于注射,且皮肤颜色较淡,易于判断局部反应。

(2)预防接种:常选择在上臂三角肌下缘。

(3)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选在需要局部麻醉的部位。

3.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原则。

(2)做药物过敏试验前,应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备0.1%盐酸肾上腺素;如对所注射的药物有过敏史,则不能做皮试,应与医生联系,并做好标记。

(3)消毒皮肤忌用安尔碘,以免影响结果判断。

(4)拔针后切勿按揉局部,以免影响结果的观察。

(5)如需做对照试验,应用另一注射器和针头,在另一前臂的相同部位,注入0.9%氯化钠容易0.1ml,20分钟后,观察对照反应。

(二)皮下注射法(H)是将少量无菌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1.目的(1)不能或不宜口服给药,而需在一定时间内达到药效时采用。

(2)预防接种。

(3)局部麻醉用药。

2.部位:常用的有上臂三角肌下缘、腹部、后背、大腿前侧及外侧。

3.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原则;(2)注射少于1ml的药液,应用1ml注射器,以保证注入剂量准确;(3)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5°,以免刺入肌层;如病人过瘦可捏起局部皮肤,并适当减小进针角度;(4)如病人需长期进行皮下注射,应建立注射部位的使用计划,经常更换,轮流注射,以利药物的吸收。

(三)静脉注射法(IV)自静脉注入药液的方法。

1.目的:(1)药物不宜口服、皮下、肌内注射时,需迅速发生药效,可采用静脉注射法。

(2)由静脉注入药物,用于作诊断性检查。

(3)用于输液或输血。

(4)用于静脉营养治疗。

2.部位:常用的有肘部的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手背、足背、踝部等处的浅静脉。

皮内注射法的目标与注意要点

皮内注射法的目标与注意要点

皮内注射法的目标与注意要点皮内注射法是一种经皮肤注射药物的方法。

相比于其他注射方法,如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皮内注射法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深入探讨皮内注射法的目标和注意要点,并分享对这一方法的观点和理解。

让我们了解皮内注射法的目标。

皮内注射的主要目的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到皮肤的角质层中,以便药物能够更快地被吸收和起效。

相比于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皮内注射法的吸收速度更快,适用于那些需要迅速起效的药物。

皮内注射也可以用于过敏原过敏测试和血糖监测等医疗领域。

在进行皮内注射时,有一些注意要点需要牢记。

注射部位应该选择皮肤松弛、肌肉少且血管不丰富的区域。

注射部位可以选择前臂的内侧、上臂的外侧或腹部的皮肤。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可以确保药物的有效吸收,并降低患者的不适感。

注射前要进行皮肤的彻底清洁和消毒。

通过清洁和消毒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并提高注射的成功率。

消毒时应使用适当的溶液,如酒精或碘酒。

在消毒过程中,应将注射部位完全清洁干燥,以免影响注射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注射时,需要使用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一般情况下,皮内注射可选择容量较小的注射器(一般为1毫升)。

注射器的选择应根据药物的容量来确定,并确保药物注射的准确度。

选用适当长度和直径的针头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针头长度应足够短,以减少针刺深度,直径也应适中,以减小注射时的疼痛感。

在进行皮内注射时,注射器应保持垂直于皮肤,并迅速将针尖插入皮肤的浅层。

务必避免将针头插入皮下组织或肌肉中,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效果。

药物注射完毕后,需要等待片刻,确保药液被完全吸收。

总结回顾性地说,皮内注射法是一种有效的给药方法,适用于那些需要快速吸收的药物。

在进行皮内注射时,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彻底清洁消毒、使用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并遵循正确的注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正确操作和注意事项的遵循,皮内注射法可以提供良好的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

就个人观点而言,皮内注射法作为一种给药方法,具有许多优势。

注射安全知识点总结

注射安全知识点总结

注射安全知识点总结一、注射的类型1.皮下注射:皮下注射通常用于给药物或疫苗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其注射点通常为上臂、腹部、大腿等处,注射部位应清洁并消毒,然后用一定的角度和深度将注射器插入皮下组织中进行注射。

2.肌肉注射:肌肉注射通常用于给肌肉注射药物,其注射点通常为臀部、大腿前侧、上臂三角肌等处。

在进行肌肉注射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注射点和注射器,并按照正确的角度和深度进行注射。

3.静脉注射:静脉注射通常用于给药物或液体直接注入静脉中。

在进行静脉注射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注射点和注射器,并保证注射操作的清洁和安全。

二、注射安全知识点1.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在进行注射操作时,需要选择合适规格的注射器,通常包括1ml、2ml、5ml、10ml等规格。

同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针头尺寸和长度,以确保注射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2.注射器的正确使用:在使用注射器进行注射操作时,需要保证注射器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污染和感染。

同时,注射器的使用次数不宜过多,避免导致针头变钝和损坏。

3.选择合适的注射点:在进行注射操作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注射点,避免伤害到血管、神经和其他重要组织。

同时,需要避免在感染部位、静脉曲张区域、瘢痕组织等部位进行注射。

4.注射操作的技巧:在进行注射操作时,需要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包括稳定注射点、合理插针角度、正确注射深度、适当注射速度等。

同时,需要避免在注射过程中移动针头,以免造成伤害和不良后果。

5.注射后的处理:在进行注射后,需要正确处理注射器和针头,避免二次使用和交叉感染。

同时,需要正确处理注射点和护理伤口,避免出现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6.注射安全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注射操作时,需要注意保持手部卫生、遵循医疗操作规范、正确存储和处理药物、避免儿童接触、正确处置废弃注射器等,以确保注射操作的安全性和效果。

三、注射操作的常见问题及处理1.注射疼痛:在进行注射操作时,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或不适。

处理方法包括减慢注射速度、向注射点施加适当的压力或按摩、提前用酒精消毒注射点等。

各种注射法

各种注射法
各种注射法
宁医大总院护理部
第一节注射法
学习目标!
1.掌握各种注射法的部位和方法
2.了解PICC的使用和维护。
3.掌握过敏性休克的表现和急救措施。
第一节注射法
(一)皮内注射法
概念: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的
方法
[目的] [部位]
1.过敏实验前臂掌侧下段
2.预防接种上臂三角肌下缘
3.局部麻醉需麻醉的局部
大都突然发生,约半数以上病人在接受病因抗原5分钟内出现症状。10%的病人起于半小时以后;极少数病人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出现。
过敏性休克
病情评估
过敏性休克
急救措施
过敏性休克
肾上腺素:0.5-1mg皮下注射,小儿每次1/1000的浓度,0.02-0.025mg/kg,如不见效,10-15分钟内重复注射
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推注或肌注;甲基强的松龙100-300静脉注射。
(1)揭贴膜:应由下至上,“0”撕出,以防导管拖出
(2)消毒:75%乙醇和碘伏从里向外环形各消毒3遍,直径达20cm
(3)变换导管圆盘位置,重新敷料固定
贴膜的固定
更换肝素帽
更换方法:
(1)用纱布取下原有肝素帽,弃置
(2)用酒精棉片或酒精棉球(不可过湿),包裹连
接器螺旋部分用力正反摩擦消毒10次以上
放置在无菌纱布上
2.进针:嘱病人握拳,针头斜面向上针头呈15~30度
角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
向潜行刺入
3.查回血注药
4.拔针按压
[注意事项]
1.静脉选择:粗直、弹性好、不易滑动的静脉
长期给药——由远心端到近心端
2.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

注射给药法 皮下、皮内、肌肉注射

注射给药法 皮下、皮内、肌肉注射

1.皮内:表皮和真皮之间,进针角度:5°
掌握合适的进针角度 和深度
2.皮下:皮下组织,进针角度:30-40° 3.肌内:肌肉层,进针角度:90° 4.进针时不可将针梗全部刺入,以防不慎断针时增加处理的难度。
注射给药法
注射原则
内容
应用减轻患者疼痛的注射 技术
1.解除思想顾虑,分散注意力,取合适体位。 2.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加均匀”(进针快、拔针快、推药速度均匀) 3.如需同时注射多种药物,一般应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再注射刺激性较强的
注射给药法---肌内注射
二、操作中: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用PDA扫描患者腕带,核对姓名、出生日期,扫注射条码核对药名等(至已校对), 向患者或家属做好解释。 2.选择注射部位:常选择臀大肌注射部位(采用十字法或连线法),并协助患者取侧卧位。暴露注射部位, 嘱患者下腿稍弯曲,上腿伸直,告之患者放松(肌肉放松有利于药液吸收)。 3.避开炎症、硬结、瘢痕等处,按常规消毒注射部位皮肤,面积5cmX5cm,待干。 4.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出生日期,扫注射条码(至开始执行);排净针管内的空气(针梗距碗盘大于10cm)。
①在皮内注射部位的上方2cm处嘱患者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手前臂,用拇指加力按压(儿童可 嘱家属配合),待形成0.5cm皮丘,拔出针头后,方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疼痛。
②采用横刺进针法(其注射方向与前臂垂直)亦能减轻疼痛:4.取前臂掌侧中断做皮试。 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告诫患者勿抓、 挠,用 0. 5%碘伏溶液外涂,局部皮肤有 水疱者,用0. 5%碘伏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的液体 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应进行外科换 药处理。
注射给药法
皮内注射 并发症

关于各种注射部位注射事项及要求

关于各种注射部位注射事项及要求

肌肉注射法注意事项
1.切勿把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 部折断。
2.两种药液同时注射时,要注意配伍禁 忌;需长期作肌肉注射者,注射部位 应交替更换,避免硬结的发生。
3.两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 因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幼儿在未 能独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发育不好, 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处注射
2020/3/3
1.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1)十字法。以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一侧 划一水平线,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 平分线,将臀部分为4个象限,其外上 象限并避开内角(从髂后上棘至大转 子连线),即为注射区。
(2)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线的外 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
2020/3/3
实图:
2020/3/3
关于各种注射部位的 注意事项和操作要求
常河镇中心卫生院 张宝军
2020/3/3
注射法的分类: 1.皮内注射法(ID):进针角度为5°角 2.皮下注射法(H):进针角度为30°~
40°角,迅速刺入针梗的1/2~2/3. 3.肌内注射法(IM/im):进针角度:
90°角,深度约为针梗的2/3. 4.静脉注射法(IV/iv):针头与皮肤呈
4.上臂三角肌注射法。 为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指,此处肌 肉分布较臀部少,只能作少剂量注射。
2020/3/3
三角肌九区划分法: 把三角肌的长度和宽度中线都均分为三
等分,使三角肌成为九个区,分别为 三角肌上、中、下1/3部的前、中、 后区。 1>.三角肌的上1/3部的前、中、后区 为三角肌肌内注射的绝对安全区。 2>.三角肌的中1/3部的前、中、区为 相对安全区。 3>.三角肌的中、下1/3部的后区深面, 因有桡神经通过,为三角肌注射的危 险区。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操作流程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操作流程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查对制度;
2.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及针头:
3.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防止损伤血管和神经,不能在感染、硬结及患皮肤病处进针;
4.需长期反复肌肉注射者应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5.遇2种以上药物同时注射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6.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梗部焊接处折断:万一折断,保持局部与肢体不动,迅速用止血钳夹住断端取出。

如全部埋入肌肉内,即请外科医师行手术取出。

皮内皮下肌内静脉注射比较表教学内容

皮内皮下肌内静脉注射比较表教学内容

皮内皮下肌内静脉注
射比较表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皮内、皮下、肌内、静脉注射比较表
静脉注射常见失败的原因:
(1)刺入过浅:针头未刺入血管。

(2)针头未完全进入血管内: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内,一半在血管外,回血断断续续,注药时溢出至皮下,皮肤隆起,病人局部疼痛。

(3)针头刺入较深,针尖斜面一半穿破对侧血管壁,见有回血,但推药不畅,部分药液溢出至深层组织。

(4)针头刺入过深,针尖穿透对侧血管壁:穿透对侧血管壁,药物注入深部组织,有痛感,没有回血,如只推注少量药液,局部不一定隆起。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皮内注射法法注意事项

皮内注射法法注意事项

皮内注射法法注意事项
皮内注射是一种将药物注射到皮肤的浅层组织中的方法,常用
于给予某些药物的治疗或诊断。

以下是关于皮内注射的注意事项:
1. 注射部位选择,皮内注射一般选择上臂外侧、前臂以及背部
肩胛骨下角等部位。

注射部位应该是干净、无破损、无皮疹或炎症,并且远离静脉、神经和骨头。

2. 注射器选择,选择适合皮内注射的注射器,一般为容量为
1ml的注射器。

注射器应该是干净、无损坏,并且使用前应该进行
消毒。

3. 药物准备,准备好需要注射的药物,并按照医嘱将其抽入注
射器中。

在注射前,检查药物的有效期、透明度和颜色是否正常。

4. 注射技巧,用消毒棉球或酒精棉球清洁注射部位,然后用拇
指和食指捏起皮肤,使其紧张。

将注射器垂直插入皮肤的顶层,注
射药物时应该慢慢推进,直到药液完全注入皮肤。

5. 观察反应,注射后,观察注射部位是否有异常反应,如红肿、
疼痛或出血。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6. 处理废弃物,注射完成后,将注射器和废弃物放入专用的医疗废弃物容器中,以确保安全处理。

7. 遵循医嘱,皮内注射通常需要医生的指导和监督,所以请务必遵循医生的嘱咐和建议。

总之,皮内注射是一种常见的给药方法,但仍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如注射部位选择、注射器选择、药物准备、注射技巧、观察反应、废弃物处理以及遵循医嘱等。

这些注意事项可以确保皮内注射的安全和有效性。

请在进行皮内注射前咨询医生或专业医务人员以获取更详细和个性化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内、皮下、静脉注射部位、目的、及注意事项
(一)皮内注射法(ID)
是将少量无菌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

1.目的:
(1)用于各种药物过敏试验,以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
(2)用于预防接种;
(3)是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2.部位:
(1)药物过敏试验:取前臂掌侧下段。

因皮肤较薄,易于注射,且皮肤颜色较淡,易于判断局部反应。

(2)预防接种:常选择在上臂三角肌下缘。

(3)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选在需要局部麻醉的部位。

3.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原则。

(2)做药物过敏试验前,应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备0.1%盐酸肾上腺素;如对所注射的药物有过敏史,则不能做皮试,应与医生联系,并做好标记。

(3)消毒皮肤忌用安尔碘,以免影响结果判断。

(4)拔针后切勿按揉局部,以免影响结果的观察。

(5)如需做对照试验,应用另一注射器和针头,在另一前臂的相同部位,注入0.9%氯化钠容易0.1ml,20分钟后,观察对照反应。

(二)皮下注射法(H)
是将少量无菌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1.目的
(1)不能或不宜口服给药,而需在一定时间内达到药效时采用。

(2)预防接种。

(3)局部麻醉用药。

2.部位:常用的有上臂三角肌下缘、腹部、后背、大腿前侧及外侧。

3.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原则;
(2)注射少于1ml的药液,应用1ml注射器,以保证注入剂量准确;
(3)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5°,以免刺入肌层;如病人过瘦可捏起局部皮肤,并适当减小进针角度;
(4)如病人需长期进行皮下注射,应建立注射部位的使用计划,经常更换,轮流注射,以利药物的吸收。

(三)静脉注射法(IV)
自静脉注入药液的方法。

1.目的:
(1)药物不宜口服、皮下、肌内注射时,需迅速发生药效,可采用静脉注射法。

(2)由静脉注入药物,用于作诊断性检查。

(3)用于输液或输血。

(4)用于静脉营养治疗。

2.部位:常用的有肘部的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手背、足背、踝部等处的浅静脉。

3.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

(2)静脉注射应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并避开关节及静脉瓣。

如需长期静脉给药者,应由计划地由远心端到近心端进行注射。

(3)静脉推注药液的速度,应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和药液的性质严格掌握;在注视过程中,应随时倾听病人的诉说,观察局部及病情变化。

局部出现肿胀疼痛,则提示针头滑出静脉,应拔出针头,更换部位。

重新进行注射。

(4)对组织有强烈刺激的药物,注射前应先抽吸少量0.9%氯化钠溶液,进行静脉刺穿,成功后,注入少量0.9%氯化钠溶液,证实针头确在静脉内,在更换抽有药液的注射器缓慢注液,以防药液外溢,造成组织坏死;在推注药液过程中,应定期试抽回血,以检查针头是否在静脉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