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趣味化教学研究课题研究
PBL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3)
PBL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PBL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有效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效果。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PBL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结合案例分析,探讨了如何将PBL教学模式有效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
PBL教学模式;小学美术教学;学习兴趣;创造力;合作意识一、前言PBL教学模式是指“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缩写,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并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合作,从而实现自己学习目标的达成。
PBL教学模式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PBL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二、理论基础1. 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BL教学模式采用了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即把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去探究和发现问题的答案。
问题驱动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并且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主动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2. 学生中心的教学思想PBL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能力。
这种学生中心的教学思想,倡导老师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目标,达到自我控制和管理学习的能力。
3. 合作学习PBL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注重合作学习。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需要互相合作,在交流中达成共识,在协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这种合作学习的理念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社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创造性思维PBL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通过问题驱动的学习促进学生开展创造性的活动,并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小学美术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小学美术课题研究工作计划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改进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下面是OK带来关于小学美术课题研究工作计划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一、课题的提出:作为视觉传达教育的美术课程,其本质是让学生感悟美进而创造美,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更应把重心放在如何唤醒和激活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方法上来,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太过被动与压抑,而让学生走出教室,在阳光下游戏中感受、发现、认识和捕捉第一手的题材与内容,通过自身的感官体验创造的美才会是灿烂,有活力的。
儿童是人之一生中最富于想象力的阶段,他们的心理世界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自由地想象,并且勇于探索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
所以这个阶段的美术教育主要就是启发学生创造的天赋,也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就是抛弃固定的、自闭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机制和方式方法,开展体验性学习。
兴趣是美术学习的基本动力。
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加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经多次实践,我发现游戏性的教学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激情,以及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这类趣味性美术教育我们可以称之为“阳光下的绘画”。
二、理论依据:1、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美术课程标准》、《中国美术教育》中有关学科教育的理论。
2、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动力,小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是由学习美术活动本身和学习美术的目的、任务引起的。
我们要把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的目标,使学生愉快、生动活泼地学。
单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课堂教学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
教学实践证明,美术趣味教学,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从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提高了学生兴致,活跃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文档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最新文档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美术教育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
在美术课中,怎样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以外,还能有乐观的品质,对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并积极的、自信的、快乐的参与各项美术活动充分领悟美术的无穷魅力呢?作为人文性质的美术课程,应该把课堂教学从灌输中心走向对话中心,趣味化教学让课堂便有了活力与生机。
趣味教学法”是一种针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提出来的具有生动性与高效性的教学方法。
其生动性主要体现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只有真正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由内而外的学习兴趣,才能营造出一种轻松而又愉悦的课堂氛围,而为了达到这种效果的教学方法就是“趣味”教学法。
一、开展趣味性美术教育的必要性每个儿童都是一个天才,他们具有不可估量的创造潜能,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不受约束勇于探索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
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抛弃固定的、自闭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机制和方式方法,开展体验性学习。
兴趣是美术学习的基本动力,是从事美术活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如果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盾学习是枯燥的,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是轻松地主动的愉快的。
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千方百计地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的美术教学内容要适应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味性。
教学方法上要着重强调以游戏方式,让学生观察和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组合造型。
教师甚至打破常规的课堂模式,设计各种趣味性美术教学,走出课堂,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中的美,使学生头脑中留有丰富的美的事物的表象,并能运用掌握的美术技能和工具材料通过趣味绘画、手工,想象、创作出新颖、独特有创意的优秀的美术作品。
《小学美术趣味教学的实践研究》中期总结报告
《小学美术趣味教学的实践研究》中期总结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我国古代教育家XXX在《论语〃雍也》中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里所说的“好”与“乐”就是一种兴趣,一种愉悦的心理,是人们认识某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和创造动力。
现代课堂教学观念认为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研究情景下发展能力。
小学美术趣味教学实践,就是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趣味性的美术教学活动,把概念具体化,传授方式趣味化,变灌输为感悟,变说教为体验,在赏、听、想、说、玩、画、做等“多元化”活动中愉快地获取知识和技能。
趣味教学,它不仅仅是一种方法问题,而是一种在先进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超的教学艺术。
所以,将趣味教学带入美术课堂,不但有利于儿童对美术研究兴趣的提升,更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创造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美术教学中,积极实践研究趣味教学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研究美术的兴趣,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切实改变目前我校美术教师机械地教,学生被动地学的教学方式,促使各位美术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创造性的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改进自己教学言行,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实施趣味教学,对提高美术教学效率具有重大的意义。
1.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深刻地熟悉到艺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众所周知,人在愉快的状态下,人的大脑处于相对兴奋状态,进修效率就会提高。
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进修,快乐进修就能实现高效艺术课。
2.提高我校美术课堂教学效益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需要。
我校兼任美术教师多于专任美术教师,由于美术教学经验不足、专业水平有限,所1以课堂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显得板滞、沉闷,致使学生缺乏兴趣,参与度不高。
小学美术课堂趣味化教学研究(研修反思)
《小学美术课堂趣味化教学研究》研修反思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如何更好把小组合作的融入课堂中?在思考的同时,我又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
为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研修的探索、实践与反思,我认为想上好美术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美术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要打破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在情境中,通过多媒体图片的欣赏,老师的提问和引导,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的情境中,学生乐于尝试,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同时,他们的个性化创意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尽管他们的作品还不够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理想和创造性。
二、“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是重点,“合作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根据课型“合作互动”,通过互助互动有利于解决问题。
第二、根据重难点,“合作互动”,抓住课中的难点展开并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应用集体的智慧,较轻松地解决了难点。
第三、结合作业,“合作互动”,美术作业与其他作业不同,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对同一题材的表现也不同,因此,作业的完成应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质量。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让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小学美术课堂趣味化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美术《小学美术课堂趣味化教学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宝贵财富。
人的本性中都有想象力,只是开发与否。
据网上报道,人类对想象力的开发是微乎其微的,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最好的办法之一。
人类社会的每一个发展,都离不开想象。
小学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其性质是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其着眼点在教育,即由教育价值的角度看待美术教育,它以美术为媒介,在培养学生的本学科知识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
美术教学过程对于提高儿童的各方面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儿童是天生画家”,儿童创作是自由的、自主的,其思维方式不同于成人,内容能反映出他们的喜、怒、哀、乐,纵观儿童美术作品,其表现形式的自由是我们成人所达不到的。
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往往碰到很多儿童进入小学后,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的作业中越来越缺乏天真烂漫的童趣,缺少自己的想象。
我每次上完课批改作业时,发现大多是临摹的,有的只是改变一下原画的构图、色彩。
有时上美术课学生也会尝试自己想象创作,当拿掉任何的参照图画,学生进行自由创作时,只有少数学生能较好完成作业,大部分学生画面十分简单,不能深入想象创作。
培养想象力是美术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的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他们是缺乏一种美术的想象能力。
国内外目前还没有此类课题研究的专著,查阅电脑虽然有一些教师撰写的论文或心得体会,如《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佚名)、《想象画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冯志萍)、《乘着想象的翅膀飞翔》(朱瑞晓)、《让孩子在绘画中放飞自己想象》(魏红)等等,这些论文或心得体会只提出一些各自做法或例子,很少提出能够真正帮助一线美术教师提高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建议,不能联系我校具体情况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有系统的以及可操作性的指导。
为此我们结合课题方案,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通过调查,掌握学生美术想象能力的现状,分析影响学生想象能力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学生美术想象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
趣味化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趣味化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传统的美术教育更加偏向单一的绘画或手工课的教学,在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教学必须要应用趣味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提升。
因此,我们需要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趣味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策略进行相关分析,增强小学美术教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趣味化;教学方法;美术引言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目,在小学阶段采取有效的学习方式更能够激发小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让学校学生充分的接触美术,直观的体验美术的魅力。
所以,当前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应用趣味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于美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及理解能力,这样才能够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美术理念提升的效果。
1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在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当中仍然存在与儿童生活经验远离的情况,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外界社会少,感知度不强。
传统的教学中,在编写教材以及课堂设计时以成人的审美目光去编排,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审美视野狭窄,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课本当中的内容,这样就会导致学习效果降低。
此外,对于丰富的美术教材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才能够让儿童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儿童美术,更好的增强小学生学习美术的效果,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1.2学生体验活动不足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强调学生以眼睛观察为主,通过真实地描绘进行绘画,这样就会导致课堂教学比较单一。
很多学生都表示在当前美术学习时学生的体验感不强,没有真正应用自己的创新能力进行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注重理性的分析和概括,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比较枯燥,此外,如果使用单一想象的教学方式,只强调学生用脑来思考,就会导致学生在审美文化方面难以提高。
如果只靠想象活动,就会脱离生活实际,导致学生的作品质量不高,也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
随着小学生年龄逐渐增长,他们学习美术也出现诸多危机,不能将割裂的美术教学方式融入当前的小学美术学习当中,这样会导致学生因缺少文化支撑而无法建立良好的美术底蕴。
《小学美术课堂趣味化教学研究》课题研究
《小学美术课堂趣味化教学研究》课题研究.——于长亮一、课题的提出:作为视觉传达教育的美术课程,其本质是让学生感悟美进而创造美,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更应把重心放在如何唤醒和激活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方法上来,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太过被动与压抑,而让学生走出教室,在阳光下游戏中感受、发现、认识和捕捉第一手的题材与内容,通过自身的感官体验创造的美才会是灿烂,有活力的。
儿童是人之一生中最富于想象力的阶段,他们的心理世界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自由地想象,并且勇于探索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
所以这个阶段的美术教育主要就是启发学生创造的天赋,也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就是抛弃固定的、自闭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机制和方式方法,开展体验性学习。
兴趣是美术学习的基本动力。
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加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经多次实践,我发现游戏性的教学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激情,以及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这类趣味性美术教育我们可以称之为“阳光下的绘画”。
二、理论依据:1、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美术课程标准》、《中国美术教育》中有关学科教育的理论。
2、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动力,小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是由学习美术活动本身和学习美术的目的、任务引起的。
我们要把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的目标,使学生愉快、生动活泼地学。
单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课堂教学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
教学实践证明,美术趣味教学,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从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提高了学生兴致,活跃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
3、人美版实验美术新教材就是根据新课改的这种理念提出了“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美术教学内容应适应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味性”,着重强调以游戏的方式,观察和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组合造型。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之一。
美术课作为小学生们接触艺术的重要途径,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并寻找解决方法。
由于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或教学方法单一,导致了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单调、缺乏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在教学资源方面,一些学校的美术教育经费有限,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材料,影响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
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创造性表达能力不足,缺乏自信心和对艺术的热爱,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本文将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提出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并探讨如何鼓励学生展现更多的创造性表达。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小学美术教育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2000字】1.2 问题意识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创造性表达能力不足、缺乏审美意识和理解能力、课堂教学内容单一化等方面。
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真正理解和体会艺术的魅力。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存在局限性,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探讨如何解决。
为了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我们需要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探究有效的对策和方法。
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逐步改善美术教育的现状,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培养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未来的美术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内容结束】2. 正文2.1 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缺乏足够的教师资源:美术教育需要有丰富的艺术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教师来指导学生,但是很多小学美术老师在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2. 教学内容单一: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往往只注重技法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课堂趣味化教学研究(研修背景)
《小学美术课堂趣味化教学研究》研修背景一、课题的提出趣味化美术教学是教育者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趣味性的美术教学活动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提升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法。
趣味教学能把概念具体化,传授方式趣味化,能使学生的认识与情感相结合,使思维与形象统一,变灌输为感悟,变说教为体验,使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面对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到创境激趣、以趣激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趣味化美术教学的实施不但有利于儿童对美术学习兴趣的提升,更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创造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二、理论依据:1、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美术课程标准》、《中国美术教育》中有关学科教育的理论。
2、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动力,小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是由学习美术活动本身和学习美术的目的、任务引起的。
我们要把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的目标,使学生愉快、生动活泼地学。
课堂教学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教学实践证明,美术趣味教学,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从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提高了学生兴致,活跃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
3、人美版实验美术新教材就是根据新课改的这种理念提出了“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一)课题研究的目标:1、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2、使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逐步形成学生的美术创造个性。
3、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中的美,使其头脑中留有丰富的美的事物的表象,学生审美素质得到发展。
4、通过趣味绘画、手工技能教育,提高学生的美术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掌握的美术技能和工具材料,想象、创作出新颖、独特有创意的优秀的美术作品。
小学美术趣味化教学研究
小学美术趣味化教学研究摘要:在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求小学阶段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
同时在国家“双减”政策的要求下,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保证学生学习的效果。
本文以小学美术趣味化教学的实践研究为例,分析小学美术生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实践措施,保证小学美术的教学效果,维护小学生的美术学习效果,实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想象力比较丰富,发散思维也是非常强的,敢于表达自身的想法,能够对未知的事物进行大胆的探索。
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中,应当科学、有效地利用趣味性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激发创造力,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逐渐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方法以及教育观念,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将趣味化教学带入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
另外,美术教学中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敢于与教师沟通交流,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欲望,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投入精力较少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一些教师和家长更注重学生文化课的成绩,而较少关注美术课程学习。
在这种课堂教学环境中,缺乏有趣的教学环节。
课堂内容是否丰富、有趣,这是学生能否认真倾听的重要基础。
例如,美术教学过程中,为了赶上教学进度,有的老师把一学期的美术课程压缩成几节课。
这导致很多学生只学了理论,动手能力不足,对美术的理解较肤浅,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一些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在小学美术课上,一些美术老师过于重视绘画技巧、手法等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美术课堂体验与艺术情感发展。
一部分教师的课堂目标是以临摹为主,让学生参考图画照着画,这样不能有效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只是结合理论知识为学生开展美术课程教学,那么,这节课对学生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并没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摘要】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重要课程,但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的介绍,着重探讨了美术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在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新的教学内容设计、学生参与感受的重要性和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策略,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学生,学习兴趣,研究,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设计,学生参与,学习氛围,策略,未来研究。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美术教学作为学生的一门课程,不仅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有效手段。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一些老师过于注重技巧和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导致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逐渐减弱。
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成为了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美术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通过对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的深入了解,以及对不同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探索,可以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研究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美术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美术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兴趣,增强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通过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研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策略,可以为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供重要的指导,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巧用信息技术,构建小学美术趣味课堂
巧用信息技术,构建小学美术趣味课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领域开始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包括美术课堂。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如何巧用信息技术,构建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学环境,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巧用信息技术,构建小学美术趣味课堂的方法和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艺术作品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让学生在视觉上得到足够的冲击和启发。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一些著名画家的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利用数字绘画板进行实践教学数字绘画板是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相结合的产物,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绘画的乐趣。
教师可以利用数字绘画板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屏幕上进行绘画,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想象力。
通过数字绘画板的实践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和生动的美术学习体验,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绘画技巧的掌握和提高。
三、利用平板电脑进行互动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平板电脑进行互动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绘画和艺术的魅力。
教师可以通过平板电脑上的绘画软件,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绘画实践,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平板电脑还可以用来展示一些专业的绘画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指导。
四、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沉浸式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艺术学习体验,让他们能够在虚拟世界中体验到真实的绘画场景和艺术作品。
教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设备,带领学生进入到艺术的世界中,让他们感受到绘画的乐趣和魅力。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体验,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不同绘画风格的特点,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五、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美术教学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美术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加丰富地了解到不同的艺术文化和艺术作品。
详细小学美术教学研究项目()
详细小学美术教学研究项目()详细小学美术教学研究项目(完整版)项目概述该项目旨在研究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和创造力。
通过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我们将探索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才能。
项目目标- 提供一套完整的小学美术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内容、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绘画和造型技能,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增强他们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通过美术教学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调查和分析相关的美术教育文献,了解国内外小学美术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趋势;- 实地调研:参观不同学校的美术课堂,观察实际教学情况,并与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 教学实验:设计和实施一系列美术教学实验,比较不同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效果;- 数据分析: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评估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艺术技能和兴趣的影响。
项目计划1. 项目准备阶段: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制定研究计划和实验设计。
2. 实地调研阶段:参观学校美术课堂,与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实际教学情况。
3. 教学实验阶段:设计并实施一系列美术教学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4. 数据分析阶段: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
5. 结果总结阶段:总结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预期成果- 研究报告:详细介绍小学美术教学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
- 教学方案:提供一套完整的小学美术教学方案,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
- 学术论文:根据研究结果撰写学术论文,提交到相关期刊进行发表。
风险和挑战- 时间限制:研究过程可能需要较长时间,需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项目进展顺利。
- 数据收集:实地调研和教学实验需要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需要精确记录和处理数据。
- 教学效果评估:评估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可能存在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差异,需要综合考虑多个评估指标。
美术小课题研究方案范文
美术小课题研究方案范文一、选题背景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对于孩子的成长、个性培养和审美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如何在小学阶段开展有效的美术教育,是很多学校和教师所面临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美术教育的理念、方法和策略,以期对小学美术教育的实施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美术教育理念的探讨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访谈,分析现有美术教育理念的优缺点,探讨有效、适宜小学生的美术教育理念。
2、美术教育方法的研究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对于美术教育的方法进行探讨。
包括美术素养、技能、知识的培养,以及如何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来进行美术教育。
3、美术教育策略的研究针对小学生的特点,研究如何运用游戏化、趣味化等策略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同时使学生能够在轻松和有趣的氛围中学习。
4、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证研究法。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为小学美术教育提供有效的理念、方法和策略,为教师的教育实践提供参考;2、发现小学生的美术教育现状和问题,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3、促进小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研究预期成果1、对小学美术教育的理念、方法和策略进行系统总结和探讨;2、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促进学术交流和提高研究水平;3、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美术教育改进措施,为小学美术教育的实施提供参考。
六、研究进度安排第一阶段(2个月):文献调研和专家访谈,对美术教育理念进行探讨。
第二阶段(2个月):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对于美术教育的方法进行探讨,并制定调查问卷。
第三阶段(2个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分析美术教育现状和问题。
第四阶段(2个月):分析调查结果,总结美术教育的策略和改进措施,并撰写论文。
七、预算安排本研究预算总额为5000元,具体预算如下:1、文献查阅费用:500元;2、专家访谈交通费用:800元;3、问卷调查费用:1000元;4、实验材料购买费用:1500元;5、论文撰写及发表费用:1200元。
《切开的果实》教案
1、猜一猜:
玩一玩猜一猜的游戏。出示各种切开的果实图片,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果实。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并引导学生观察切开的果实的形态与颜色。
2、提出问题:这些图案是由哪些美术元素组成.
教师小结点、线、面、色等元素构成了这些图案。
3、引导分析水果切面图案中的线条和点都是怎样的。
4、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切法会呈现不同的纹理效果。
2、小结优秀作品
1、小组内展示,并自我评价。
2、选出小组内优秀作品上交.
3、对其他同学的优秀作品进行评价
《切开的果实》教案
学科
美术
课题研究
小学美术课堂趣味化教学研究
授课人
杨晓红
授课时间
2017。3.28
任教班级
二(9)
授课节次
第1节
授课内容
《切开的果实》
教学目标
1、感知切开的果实形状产生的变化,切面是由点、线、面、色组合而成的图案;能运用点、线、面、色结合的方法,表现切开的果实和切面美丽的图案。
2、在观察与发现中感受切开的果实形状及美丽的图案纹理;大胆运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表现自己的发现.
3、感受大自然造物的美妙与神奇;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运用绘画方法表现对称、均衡、放射等水果切面的图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范画、水果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一、的水果切片,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水果色彩美,形态美,引起人们的食欲,引出课题《切开的果实》。
认真观察实物,感受水果的色彩美,形态美。
4、仔细观察图片,发现不同的切法产生不同的纹理效果。
5、欣赏不同的水果切面效果。
6、欣赏同龄人作品,分析作品中的点线面色元素,发现作品的美。
美术教学课题研究报告模板
美术教学课题研究报告模板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其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二、研究背景美术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整体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当前美术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创作能力不足、技法运用不到位、审美能力缺乏等。
因此,进行美术教学课题研究,将有助于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教学实验等方法,通过收集学生的意见和观察教学现场,获取实际的数据和信息,以支持研究的结论。
四、研究内容(一)学生创作能力通过分析学生的创作作品,研究学生在美术创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构图不合理、表现力不足等,并提出改进的教学策略,如引导学生注重细节刻画、多样化的表现形式等,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二)技法运用分析学生在美术技法运用中的问题,如色彩运用不当、线条处理不准确等,并制定相关教学策略,如掌握基本的技法,注重练习等,以提高学生的技法运用水平。
(三)审美能力培养通过观察学生的审美作品,并与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了解学生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从而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研究结论(一)通过对学生创作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了提升,并且创作作品的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二)技法运用方面的改进,使学生的作品更加富有表现力和个性化。
(三)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使学生的审美观点得到了拓展,也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六、研究建议(一)教师应注重细节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创作能力。
(二)教师应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法运用。
(三)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艺术欣赏和多角度的审美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七、结尾通过本次研究,我们深入探讨了美术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我们相信,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应用,美术教学质量将得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将得以提升。
美术小课题研究
《小学美术课堂趣味化教学》课题总结本学期在在本课程试验中我主要进行了“用生活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新课程,部分里的美术课堂中”生活化语言的运用实验。
从孩子的心理世界出发,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弓I领学生在生活的情境中,寻找知识、感受知识、创新知识。
为了把孩子好奇、求知的童心引进知识的殿堂。
用生活化的语言引领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走进新课程,本学期我主要设计的课题是人美版教材第十一册第一课《凝固的音乐—建筑》、美术第六册《中国龙》。
在这两篇设计中我主要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从孩子的心理世界出发,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引领学生在生活的情境中,寻找知识、感受知识、创新知识。
为了把孩子好奇、求知的童心引进知识的殿堂,我注重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引导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化的情境、走进新课程。
在创设生活情景中我主要把握好四个要点:一是生活情景要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二是教学情景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水平;三是生活情景要有新奇感,能吸引学生;四是生活情景要与学习过程形成有机的整体。
创设生活情景,引领学生走进新课程,在新知的导入中应用比较普遍。
如:《凝固的音乐一建筑管“》中的:同学们山西作为华夏文明和黄河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文明的文物大省,地上文物遗存十分丰富,文物古建筑遍布全省各地,素有”中国古建筑宝库之称,那我想问问大家都去过我们山西的什么地方?都看到过那些古建筑?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这些古建筑有什么特点吗?通过让学生互相介绍来了解身边的古建筑。
我们山西有很多文明世界的古建筑,其实在我们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有邻人称赞的建筑奇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当然在实验中我还注重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各种不同的建筑、猜一猜、说一说、介绍这个建筑、畅想创作等建筑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和学生的兴趣相连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的首要组成部分:用生活情景引领学生走进新课程。
总之,本学期效果较好的如期完成学期实验计划。
教育即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因此美术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将美术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活动联系起来,即美术教学生活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课堂趣味化教学研究课题研究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小学美术课堂趣味化教学研究》
课题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作为视觉传达教育的美术课程,其本质是让学生感悟美进而创造美,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更应把重心放在如何唤醒和激活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方法上来,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太过被动与压抑,而让学生走出教室,在阳光下游戏中感受、发现、认识和捕捉第一手的题材与内容,通过自身的感官体验创造的美才会是灿烂,有活力的。
儿童是人之一生中最富于想象力的阶段,他们的心理世界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自由地想象,并且勇于探索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
所以这个阶段的美术教育主要就是启发学生创造的天赋,也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就是抛弃固定的、自闭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机制和方式方法,开展体验性学习。
兴趣是美术学习的基本动力。
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加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经多次实践,我发现游戏性的教学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激情,以及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这类趣味性美术教育我们可以称之为“阳光下的绘画”。
二、理论依据:
1、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美术课程标准》、《中国美术教育》中有关学科教育的理论。
2、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动力,小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是由学习美术活动本身和学习美术的目的、任务引起的。
我们要把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的目标,使学生愉快、生动活泼地学。
单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课堂教学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
教学实践证明,美术趣味教学,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从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提高了学生兴致,活跃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
3、人美版实验美术新教材就是根据新课改的这种理念提出了“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美术教学内容应适应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味性”,着重强调以游戏的方式,观察和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组合造型。
三、课题研究目标、内容:
小学美术趣味化教学研究目标包括:
1、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2、使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逐步形成学生的美术创造个性。
3、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中的美,使其头脑中留有丰富的美的事物的表象,学生审美素质得到发展。
4、通过趣味绘画、手工技能教育,提高学生的美术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掌握的美术技能和工具材料,想象、创作出新颖、独特有创意的优秀的美术作品。
小学美术趣味化教学研究内容包括:
1、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情趣化的美育内容,构建美术教学与学生经验紧密结合的共同体。
2、选择情趣化的表现材料,丰富学生创作表现的途径。
3、美术和游戏的“动静”结合。
《小学美术课堂趣味化教学研究》
课题实施方
一、实验对象:一至六年级
二、实验方法:
结合使用教学科学研究的观察法、对比法、实验法、总结法,对课题研究进行整体规划,实验是在教学常态下进行的,对比时客观地选取条件相当的对象,具体为:在教育教学中,要求教师确立个案研究的对象,把个案对象的具体情况及发展趋势,及时收集教育策略的回馈信息,从而进一步完善策略。
并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
三、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制定实验方案,与相关教师进行教科研方法及技术交流。
2、实验阶段:边设计、边实施、边检测、边修订实验方案,既收集与课题直接有关的资料,如:实验中观察、测试获得的资料;调查问卷、评价表;课堂实例、录像等。
师生美术作品展览;撰写实验报告、论文。
3、总结评价阶段:撰写实验总结报告和论文,进行实验组织课题鉴定、验收工作。
四、预期成果
1、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2、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基础知识,更好地掌握美术基本技能。
3、使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