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平面构成中的美的形式法则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615bea5d7cd184254b35359a.png)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如果说美学的内涵中心是和谐,那么由此派生的对称律则是形式美法则的核心。
艺术设计中平面构成的诸多法则如重复与发射,条理与反复,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等等,都离不开一个核心问题,即“对称律”。
对称狭义上是指同形、同量、同结构的均衡形态,广义上则应理解为均衡的变化统一,和由此产生的连续、统觉等视觉形态和规律。
一、和谐与对称对称的形态,一般是会形成和谐的,但和谐的感觉未必都是由和谐引起的。
为了对艺术设计形式美法则的核心——对称,做进一步的论述,有必要先对和谐这个美学内涵中心做讨论。
1、和谐和谐即协调,是事物在矛盾对立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下实现的统一。
人的和谐感觉是与自然的和谐规律相统一的,它是一个合理的自然的运作规律。
艺术设计者正是提取了自然和谐形成的要素,运用点、线、面组织成各种形式法则来实现设计意图的,因此和谐之美不仅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而且是可以运用它去创造我们心目中的美。
公元前6世纪,由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创立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用数学研究乐律,指出了弦长与音色的比例美。
他们注意到了很多自然物如植物,动物乃至人体上均有着一种协调的规律,并总结出形成这种和谐状态的比例,即“黄金律”,其比值为1:1.618,也称“黄金分割”。
在欧洲最典型的有希腊雅典的巴特农神庙和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其建筑整体与局部都符合此比律。
这个比律虽然不是中国人总结出来的,但我们的祖先不论是在建筑方面或者其它的设计方面,均不自觉的体现出“黄金律”这个形式法则。
应当讲,自古希腊一直到今天,这个比例充分显示了它在造型艺术中的价值。
这究竟为什么呢,据研究,人们看到以这种比例构成的物体时,心理的节律是和谐的,心情是愉快的。
因为他找到了两个事物之间恰到好处的距离。
这种比例作为人们的一种审美尺度,便很自然的与心理感觉联系在一起了。
与物如此,对人也是这样,所谓“中庸之道”即是“恰到好处”,而非简单的不偏不倚。
《论语•雍也》有云:“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何晏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c52d9be26f1aff00bed51e7c.png)
复构成就是把视觉形象秩序化、整齐化,在图形中可以呈现出和谐统一
、富有整体感的视觉效果。
二、重复构成的形式
1、基本形重复构成、骨格重复构成、重复骨格与重复基本形的关系
、群化构成
a、基本形重复构成:在构成设计中连续不断地使用同一基本形,这种构 成形式就是基本形重复构成。
(1)方向的变化:重复的基本形在一定方向上依次变换位置排列。 (2)位置的变化:重复基本形正负交替排列。 (3)大小的重复:大小相同,形状、色彩、方向可以变化。 (4)形象的重复:基本形形状一样,可有色彩、方向的变化。
对称:1、轴对称 2、中心对称 3、旋转对称 4、移动对称 5、扩大对称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对称和平衡
把对称比作天平,那么平衡可理解为一杆秤。 指一个版面上两块形的面积不等,但它们在量上却是近似或相等的
例:天平
一件好的构成作品,平衡关系是首先要求解决的因素之一; 不平衡状态是不安定的,在视觉上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节奏和韵律
节奏:指以同一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韵律: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 律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 音乐的旋律感,成为韵律。 富于变化的起伏的节奏.(如大自然起伏的山峦、奔腾的波 涛、悠扬的乐曲等等) 版面中图形、字组、线都能创造性地组合,从而产生节奏 和韵律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变化和统一
统一的原理: 1、接近原则:使各种不同有变化的各部分,以时间和空间的观点来 观察,距离接近的物体较容易产生结合感。 2、连续原则:把各种不用的形态和各种不同的色彩的物体,用一根 直线、曲线或者折线不断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也能够得到统 一。 3、闭合原则:将同一个造型要素的形态,隔开一定的距离相互向内 闭合,从视觉上得到的是另外一个整体而பைடு நூலகம்一的形态,原来闭合前 的单一的造型要素则被忽视了。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可编辑全文】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可编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dce71bb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14.png)
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 比例分割 是决定画面
视觉效果最重要的科学 原理之一。但在我国的 设计行业中,比例分割 原理的理论体系还不够 完善。人们对这一基本 原理的运用,并对实施 这一理论的重要 性并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1.3 统一与变化的相互关系
• 变化与统一是构成形式美诸多法则中最基本、也是 最重要的一条法则.变化是指相异的各种要素组合在 一起时形成了一种明显的对比和差异的感觉,变化具 有多样性和运动感的特征,而差异和变化通过相互关 联、呼应、衬托达到整体关系的协调,使相互间的对 立从属于有秩序的关系之中,从而形成了统一,具有同 一性和秩序感.
2.3.1 节奏
• 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 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即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 要表现手段。节奏不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的运动和 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 节奏变化为事物发展本原, 艺术美之灵魂。相对论变化的结果。
2.3.2 韵律
• 建筑被誉为“石头的史诗”、“凝固的音乐”等等。 建筑的韵律美表现在重复上:可以是间距不同、形状 相同的重复;也可以是形状不同、间距相同的重复; 还可能是别的方式的单元重复。这种重复的首要条件 是单元的相似性,或间距的规律性;其次是节奏的合 逻辑性。歌德对于斯特拉斯堡的吟叹,雨果对于巴黎 圣母院的讴歌以及黑格尔、谢林、施莱格尔等美学大 师都对建筑的韵味赞美有加。现代建筑中依然保持着 这种特性。如悉尼歌剧院,那种宛如群帆归步的韵致, 堪称绝妙。无怪乎她不到“而立之年”就有了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遗产”地位!
2.2对称与均衡
• 对称与均 是形式美法则之一。对称是指事物(自然、社会及艺
术作品)中相同或相似的 • 形式要素之间, • 相称的组合关系所构成的绝对平衡,对称是均衡法则
平面构成中常用美的形式法则
![平面构成中常用美的形式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a09b2379a8114431b90dd8fe.png)
平面构成中常用美的形式法则•A、协调
协调的原则是“统
一中求变化,对
比中求统一。
•B、平衡
•C、对比
•D、对称
•E、节奏
•F、韵律
•G、统一
•H、分割
•包括等分割、渐变分割、黄金分割、自由、数列分
割
–1、分割的基本形式
•等分割——等分割包括两种,即等形分割和等量分
割。
•等形分割——指分割的形状要完全一样、即分割后
的单位形完全相同
•等量分割——
指分割后的形有所不同,但面积必须相等,即分割后的形不同而面积相等。
这种分割的特点由于分割后的形状各异,使等量分割更富有变化,在视觉上被认为是通量之形,在量上给人们一种平衡及安定感
•渐变分割——
利用渐变的原理来进行的分割。
渐变的原理是指基本形或骨格有规律的、循序的逐渐变化,从而产生一种节奏感和韵律。
•自由分割——
一种任意的、不拘泥于任何规则的分割方法,分割后给人自由活泼的感觉。
但应注意的是自由分割也需要把握形与形、局部与整体的呼应性、节奏感。
不能杂乱散漫。
•数列分割—
是指用不同的数列比进行的分割,其中主要包括等比数列、等差数列、调和数列及费波纳齐数列。
分割方法秩序性强,节奏精确、是一种数理美感的分割形式。
等比数列:1、
2、4、8、16、32、64… 等差数列:1、2
、3、4、5、6、7、8
调和数列:1、1/2、1/3…….
费波纳齐数列:1、2、3、5、8、13、21 34。
–2、分割的方法
•直线、曲线、自由曲线
这种分割随意性强,优雅、活泼、变化丰富。
第五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PPT课件
![第五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d5aa1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7.png)
变化与统一是运动与静止、变化与有序的结合。形状有大小、长短、方圆、曲直 等之分,结构有虚实、聚散、纵横等之分,颜色有明暗、冷暖、浓淡等之分。这些 对应的因素合理地统一在具体的画面中,便形成了和谐的美感。
6
第二节 对称与均衡
一、对称 二、均衡
7
一、对称
对称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元形在一定秩序下向中心点、轴线或轴面构成的一一 对应的现象。对称具有端庄祥和、严谨稳定的美感。对称可以分为轴对称、中心对称、 旋转对称。
16
在平面构成中,节奏与韵律往往相互依存,互为因果,节奏是简单的重复,它 是韵律的基础;韵律是对节奏的深化,是有变化的重复。节奏带有一定程度的机 械美,而韵律又在节奏变化中产生无穷的情趣。
17
Thank You!
L/O/G/O
•18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图形以对称轴为中心,形成左右、上下或倾斜一定角度的等形对称称为轴对称;对 称图形的对称点在中心称为中心对称;图形按照一定的角度旋转得到放射状的图形对 称称为旋转对称。
8
二、均衡
均衡是通过重新组织图形中的构成要素,使得力量相互保持平等均衡,从而达到 一种平衡的视觉美感和心理上的安定感。均衡是对称结构在形式上的发展,是由形 的对称转化为力的对称和协调,是一种重心的平衡。
13
第四节 节奏与韵律
一、节奏 二、韵律
14
一、节奏
节奏原指音乐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而在平面构成中则指同一要素重复时 所产生的运动感,是依靠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或类似的单元形,在不断反复中表现 出的快慢、强弱等心理效应,表现为高低起伏而又统一有序的律动美和秩序美。
15
二、韵律
韵律原指音乐中和谐悦耳而有节奏的声音组合的规律。平面构成中的韵律是指某 一个基本形或复杂形连续交替、反复产生的美感形式。韵律也可以是整体的气势和 感觉,如山脉、溪水所具有的韵律,书法中的行笔、布局也讲究韵律。在构成和设 计中,形态框架和空间组织总体来看起伏变化的就是韵律。
3、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基础构成骨格、重复、近似、渐变、发射
![3、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基础构成骨格、重复、近似、渐变、发射](https://img.taocdn.com/s3/m/e7d24965a216147916112866.png)
在标志和其他设计中,应用了特异的 手法,既可在统一的形态中形成变化,也 可惜此特异的元素表现对象的内容和特 性。
3 、构图上的整齐和统一,加上局 部的变化,画面既可以控制稳妥, 也不会沉闷单调。
第二章 基础构成
第三节 视平衡构成
视平衡构成
利用视平衡原理组织编排构成即视觉平 衡构成,可称为视平衡构成。
1、骨骼不变,单元形微变,单元形的应 用形式变化,这有时也叫近似构成。
这三张图使用了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 文字作近似构成。
(四).渐变构成
一、渐变构成的形式和构成方法 形态产生连续的有规律的变
化,这就是渐变。渐变着重表现 变化的过程,还有其中包含着的 节奏和韵律。像钢琴上划过的音 阶,渐变给人流畅生动的感受。
•面集结
单元形趋向某一形状聚集,其形状可以是任何 形。
•自由集结
自由安排单元形,没有任何形态的引力目标。要善于 控制流动性的画面。
1 、特异构成中的变化部分会成为视觉的中心焦 点,视觉传达上经常用这种方法引起人们的注意 和重视。
视觉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几个事物具有 相同的特征,人们的视觉倾向于将它们归 入一类,只注意总体而不注意单个,而其 中不同的一个会突现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 。这就是特异的心理基础。
2、特异的方式多种多样,为创 意和想像留下了空间。在寻常的 视觉中,假如一些荒诞的、反常 规的元素出现。势必带来观者心 理的强烈变化,达到四两拨千斤 的功效。
没有一定的规律,是由规律性骨格随意和 自由地衍变而成,随作者在一定的平面框 架内进行划分,因此它具有极大的任意和 自由性。
单元形 非规则骨架
(二). 重复重复是一种非常见的视觉 形式,也是很多自然物、人造物 的存在方式。从自然物讲,鱼鳞、 树叶、花瓣、动植物内部的组织 结构都存在重复的现象,矿石等 无机物内部分子结构也表现为重 复的形式。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d6b0faed7f1922791688e8e5.png)
韵律是指诗歌中的声韵和律动。在造型 艺术中,韵律指多种节奏的巧妙结合, 是节奏的较高形态。
节奏是以统一为主的重复变化,韵律是以 变化为主的多样统一。表现在园林中,即为 园林构图单体有规律的重复,有组织的变化, 在序列重复中产生节奏,在节奏变化中产生 韵律。
园林绿地构图的节奏和韵律有很多,常见的 有:简单韵律、交替韵律、渐变韵律、起伏
第四节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任何美的形式都遵循 一定的法则,该作品 利用不同的线型对特 定形式的面形进行分 割处理,产生较为强 烈的视觉冲击力,并 赋予重构后的形式新 的语义。
形式法则是造型艺术所遵循的美的规律 和基本法则。形式美的法则是客观事物和艺 术形象在形式上美的表现。同时也是社会生 活、自然界中各种形式因素,如线条、色彩、 形体等有规律的组合,是人们在长期的艺术 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
均衡是指相对于对称性而产生的非对称性的 视觉平衡或者叫心理平衡的一种等量不等形 的力的平衡状态,在平面构成中,这种心理 平衡的形式美感需要在构成实践中不断得到 培养和提高。
非对称性的均衡形式
稳定
在园林布局中,往往采用下面大,向上逐 渐缩小的方法来取得稳定坚固感,如塔、楼阁 等。
6. 比拟与联想
在平面构成中,需要仔细研究构成元素之间合乎逻辑的一切关系,使之统一于画面。
园林应用
⒈形式的统一 ⒉材料的统一 ⒊线条的统一 ⒋花木的多样化的统一 ⒌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2 对比与调和
对比,指差异明显强烈的视觉造型因素, 甚至互相处于相反关系即对立关系的视 觉造型因素的并置。
韵律、拟态韵律、交错韵律等。
交替韵律
花架的支柱便是简单韵律
平面设计形式美的法则
![平面设计形式美的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6806e28d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0a.png)
平面设计形式美的法则形式美法则主要有以下几条:和谐、对比和统一、对称、均衡、比例、视觉重心、节奏和韵律、联想和意境和谐宇宙万物,尽管形态千变万化,但它们都各依据确定的规律而存在,大到日月运行、星球活动,小到原子结构的组成和运动,都有各自的规律。
爱因斯坦指出:宇宙本身就是和谐的。
和谐的广义说明是:推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和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所给我们的感受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和谐的狭义说明是统一和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
单独的一种颜色、单独的一根线条无所谓和谐,几种要素具有基本的共通性和溶合性才称为和谐。
比如一组协调的色块,一些排列有序的近似图形等。
和谐的组合也保持部分的差异性,但当差异性表现为猛烈和显著时,和谐的格局就向对比的格局转化。
对比和统一对比又称比照,把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成功地配列于一起,虽然使人感受到显明猛烈的感受而仍具有统一感的现象称为对比,它能使主题更加显明,视觉效果更加活跃。
对比关系主要通过视觉形象色调的明暗、冷暖,色调的饱和和不饱和,色相的迥异,形态的大小、粗细、长短、曲直、高矮、凹凸、宽窄、厚薄,方向的垂直、水平、倾斜,数量的多少,排列的疏密,位置的上下、左右、凹凸、远近,形态的虚实、黑白、轻重、动静、隐现、软硬、干湿等多方面的对立因素来达到的。
它体现了哲学上冲突统一的世界观。
对比法则广泛应用在现代设计当中,具有很大的好用效果。
对称自然界中到处可见对称的形式,如鸟类的羽翼、花木的叶子等。
所以,对称的形态在视觉上有自然、安定、匀整、协调、整齐、高雅、庄重、完备的朴实美感,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平面构图中的对称可分为点对称和轴对称。
假定在某一图形的中心设一条直线,将图形划分为相等的两部分,假如两部分的形态完全相等,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的图形,这条直线称为对称轴。
假定针对某一图形,存在一个中心点,以此点为中心通过旋转得到相同的图形,即称为点对称。
点对称又有向心的“求心对称”,离心的“放射对称”,旋转式的“旋转对称”,逆向组合的“逆对称”,以及自圆心逐层扩大的“同心圆对称”等等。
平面构成之形式美的法则
![平面构成之形式美的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4292c9333968011ca30091a0.png)
五、比例与分割
在平面构成中,把整体分成部分,叫分割。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随时 可见,如房屋的吊顶、地板都构成了分割。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分割方 法: 1.等形分割:要求形状完全一样,分割后再把分隔界线加以取舍, 会有良好的效果。 2.自由分割:自由分割是不规则的,将画面自由分割的方法,它不 同于数学规则分割产生的整齐效果,但它的随意性分割,给人活泼不受 约束的感觉. 3.比例与数列:利用比例完成的构图通常具有秩序、明朗的特性, 给人清新之感。分隔给予一定的法则,如黄金分割法、数列等。
2.调和: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有意识的合理配合.调和和对比是互为相反 的因素.最后在画面上要达到既有对比又有调和的统一的画面,就必须通过设计者 进行艺术加工,达到合理的配合才能得到调和.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合理的组合方法, 以达到调和的目的. (1)同种元素的组合.同种元素,如形状为圆形的不同数量的大圆形和小圆形进行有 机的结合在一起,最容易得到统一,但由于这种结合比较简单,因此容易显单调和平 常. (2)类似元素的组合.形状的类似.以几何形中的正方形为例,平行四边形,近似于方形 的矩形,有机形的方形,比较形状接受于以上的图形均为类似形.类似还包括形状,大 小多少的类似和方向,距离,速度的类似等.类似元素结合比同种元素结合更具备良 好的配合条件,它既有形状的变化又有对比,并包括了较多的共同性,因此更能创造 出优美直辖市的画面效果. 3)不同元素的组合.不同形,不同质的元素,它们本身就有着强烈的区别,组合在一起 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比,不调和的状况,因此为了达到调和.必须要调整它们之间的 关系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由对比向和谐转化,以达到调和统一的目的.
三、对比与调和
1.对比:对比是互为相反因素的东西,同时设置在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现 象,使它们各自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运,静,刚硕,柔软,高,矮,强,弱放在一起的形成对经.大小关系放在起时比 它们单独地放置时,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强弱关系放在一起时, 也会产生同样的感觉.通常在构成设计中运用这种对比关系寻求变化和 刺激,创造具有各种特性的画面效果。
怎样理解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怎样理解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39f4e7f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d.png)
怎样理解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是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
这些法则主要包括秩序、匀称、明确、对比、反复、对称、平衡等。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的意义在于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的形式规律,从而更好地创造美的作品。
其中,秩序是指将物体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排列,形成一定的节奏感和空间感。
匀称是指物体的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协调,没有明显的比例失调感。
明确是指物体的形象清晰,易于识别,不会产生混淆和模糊感。
对比是指不同物体之间的差异和对立,如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对比。
反复是指物体的重复和延续,会形成一定的韵律感和空间感。
对称是指物体的整体和局部都具有对称结构,会产生平衡和稳定感。
平衡是指物体的整体和局部之间的重量和力量的平衡,会产生和谐、稳定的感觉。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在平面设计、环境设计、包装设计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平面设计中,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掌握美感的规律,设计出更加美观、吸引人的作品。
在环境设计中,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把握空间的节奏和韵律,创造出更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在包装设计中,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掌握美感的规律,设计出更加美观、吸引人的作品。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是平面设计和艺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创造出更加美观、吸引人的作品。
平面构成中常用美的形式法则
![平面构成中常用美的形式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a974935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d.png)
对称与均衡在平面设计中各有优势。 对称能够带来稳定、庄重的视觉感受 ,增强设计的整体感和秩序感;而均 衡则更注重画面的动态平衡和和谐感 ,使设计更加生动和灵活。在实际应 用中,设计师可以根据设计需求和目 标受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形式法则。
03 重复与节奏
重复元素在平面设计中运用技巧
单一基本形重复
将同一基本形在画面中反复出现, 通过改变大小、方向、色彩等方 式形成有规律的排列,从而构成
统一和谐的视觉效果。
骨骼线重复
骨骼是支撑平面构成的基本框架, 通过骨骼线的重复排列,可以形 成严谨、理性的视觉效果,同时
增强画面的秩序感和稳定感。
近似基本形重复
在保持基本形相似的基础上,进 行局部变化或细节调整,使重复 元素在统一中呈现多样性,增加
画面的层次感和丰富度。
节奏感营造方法论述
元素大小变化
体感,同时采用统一的色彩和形状元素进行搭配,保证了界面整体的一
致性和协调性。
03
案例三
某书籍封面设计,通过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书名和作者信息,同时采用相
似的色彩和风格进行统一设计,使得封面既具有视觉冲击力又保持了整
体的和谐统一。
05 比例与尺度
比例关系在平面设计中重要性
比例是平面设计中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它决定了设计作品的整体美感和和谐度。 恰当的比例关系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加易于被观众接受和理解,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强的视觉冲击力。
案例分析:成功运用美的形式法则作品
案例一
某品牌标志设计,运用对称均衡 的法则,使标志在视觉上达到平 衡,同时增强了标志的稳定性和
识别度。
案例二
某海报设计,运用调和对比的法则, 通过色彩、形状、大小等元素的对 比与调和,使海报主题突出,视觉 效果强烈。
平面设计-平面构成中的美的形式法则
![平面设计-平面构成中的美的形式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6ad6797aaf45b307e971971c.png)
和谐与重心 “宇宙本身就是和谐的”——爱因斯坦
在构图中,任何形体的重心位置都和视觉 的安定有紧密的关系。
破规与重构
解构就是把原结构解体肢解还原成每个局 部的基本原始单位。
重构就是把原结构解体肢解还原成每个局 部的基本原始单位重新组合,构成一个全 新的、不同于以前新物体结构。
(1)安红,我想你!喊五遍。我想你想的想睡觉。错了,是想你想的睡不着觉。 (2)我在北京土生土长,是个北京人,没招过谁,没惹过谁,还是个老实人,论模样不敢说第
一,我也得算第二,为什么直到现在就娶不到个媳妇,真倒霉,搞了六个,吹了三对。 (3)今儿让你挨打挨个明白,我就是刘德龙,你要是在没完没了的缠着安红,我下回要你的命
联想与意境
“想象比认识更重要”——爱因斯坦
联想是思维的延伸,它由一种事物延伸到 另外一种事物上。
动态与静态
动感与静感是相对的,它们来自于人们的 视觉经验。变化的因素倾向于动感,统一 的因素倾向于静感,它们不是实际意义上 的运动与静止。
在构图方面,均衡的构图倾向于动感,对 称的构图倾向于静感。在线形方面,曲线 倾向于动感,直线倾向于静感,倾斜线倾 向于动感,垂直线倾向于静感。在面形中 ,圆形倾向于动感,方形倾向于静感。
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强调两者之间的差异、突出各自的 特点。
谐调是缩小这种差异,强调相互的内在联 系,借助相互之间的共性以求得和谐。
对比与谐调是造型设计中最常用的手法, 通过强调各种因素的差异,达到造型丰富 、有层次变化的统一效果。
有秩序的渐变 明暗和色彩的统一 方向的统一
平面构成_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_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05d0cd17227916888486d71d.png)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3、节奏与韵律 渐变韵律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3、节奏与韵律 连续韵律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3、节奏与韵律 交错韵律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3、节奏与韵律在设计中应用
中国馆的设计改变了建筑 常规的上小下大,并通过 层次分明的榫结构展现自 身的节奏和韵律,动感和 力量感就被体现出来了。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 对比与调和:反映了矛盾的两种状态。对比是在差异中趋向异(对比),调和是在差 异中趋向同(一致),对比是把鲜明对立的东西并列在一起,使人在鲜明对比中看到 变化,感到醒目、活跃、振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同一场景 中出现了强烈对比的色彩,使画面更加跳跃生动;调和是把近似的东西并列,使人在 微笑的变化中看到统一,感到融合协调,如传统建筑中的深蓝色的琉璃瓦与浅蓝色的 天空配合在一起就会显得很协调,使整体更显沉稳雅致。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2、对比与调和在设计中应用
位置对比,有点儿潜规则的味道了,主角放中间, 配角靠两边,最配的隐在云中和踩在脚下。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3、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借用的是音乐中的概念。 节奏是指:各因素持续的,有秩序的,重复的律动形式。 韵律是指: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产生于按一定规律而变化的节奏之中,也是自然界处处 可见的现象,如水中的涟漪,天边的流云,摆动的柳枝,起伏的沙丘,层叠的梯田等,都呈现 不同的韵律美感。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经验总结: 1、均衡比对称更容易实现,比竟一幅画面中完全对称的形态是不多见的。 2、对称式静止的形态,而均衡则将动态包含在画面中,属于比较活泼生动的形态。 3、在实际的构成和设计中,均衡有着更多的变化空间和形式,容易产生新的效果。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节奏与韵律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节奏与韵律](https://img.taocdn.com/s3/m/89bb985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34.png)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节奏与韵律嘿,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有趣的话题——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尤其是它的节奏和韵律。
听起来高大上对吧?但其实说起来就像在喝茶聊天那么轻松。
想象一下,你在公园里散步,周围的花草树木,哦,那种错落有致的感觉,真让人心情大好。
对,就是这种感觉,构成的艺术不就是要让你在视觉上有种“哇,真不错”的体验吗?咱们先说说形式美,简单来说,就是让一切看起来都顺眼。
就像一个好看的花瓶,放在桌子上,真是个点睛之笔。
你看,形状、颜色、线条,这些都很重要,都是在讲述一个故事。
有人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这不仅适用于人,也适用于平面设计啊。
各种元素的搭配,就像调料一样,放多了、放少了都不对劲,讲究个“恰到好处”。
当你把这些元素合理地组合在一起,哇,那种视觉的美感就来了。
然后是节奏,听起来像音乐,其实在视觉上也有类似的感觉。
想象一下,你在听一首节奏感很强的歌,身体不由自主地就跟着摇摆。
这就是节奏的魅力啊。
在平面构成里,元素的重复、变化,就像乐曲中的旋律和节拍。
那种起伏,有时紧凑,有时舒缓,让整个画面看起来生动起来。
比如一张海报,字母大大小小错落有致,不同的颜色交替出现,视觉上就像是在跳舞,活灵活现,惹人注意。
就像“画龙点睛”一样,关键在于那些细节。
再聊聊韵律,这个词本身就很优雅,给人一种和谐美的感觉。
韵律在平面构成里,更多的是一种氛围的营造。
就像是那些古老的诗词,字字句句间有种韵律感。
把不同的元素放在一起,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让人一眼望去,心中不禁涌起一种愉悦的感觉。
比如,你看那些优秀的设计作品,色彩的搭配、线条的流动,就像是在绘制一首无形的乐章,让人心驰神往。
有人说“如诗如画”,这形容的正是这种意境。
可能有人会问,平面构成和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大有关系。
你打开手机,刷刷社交媒体,各种广告、图片、视频,都是平面构成在发挥作用。
好的设计就像一个温暖的拥抱,瞬间拉近了我们和品牌之间的距离。
平面设计平面构成中的美的形式法则
![平面设计平面构成中的美的形式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1970be7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f6.png)
04
平面设计中的节奏与韵律
节奏美的呈现
重复与渐变
通过相同或相似元素的重复排列,形 成视觉上的节奏感;渐变则是在重复 的基础上,使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逐 渐变化,增强节奏感。
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运用不同元素间的差异来突出 节奏感,如大小、色彩、形状等对比 ;调和则是在对比中寻求和谐统一, 使节奏感更加自然。
空间与透视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突出主题
通过空间与透视的表现手法,将主题元素置于视觉中心,引导观 众的视线,突出主题。
增强视觉冲击力
运用强烈的空间对比和透视效果,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吸引观 众的注意力。
营造氛围
通过空间与透视的塑造,营造出与主题相符的氛围和情感,使观众 产生共鸣。
07
总结与展望
美的形式法则在平面设计中的意义
包装设计
书籍装帧设计
包装设计中对称与均衡的运用可以使产品 呈现出稳定、美观的视觉效果,提高产品 的附加值和吸引力。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对称与均衡的法则可 以使封面设计更加美观、和谐,提高书籍 的整体品质。
03
平面设计中的对比与调和
对比美的展现
01
02
03
色彩对比
通过色相、明度、纯度的 对比,产生强烈的视觉冲 击力,突出主题。
突出重点
在统一的基础上,通过局部的变化突出重点内容, 引导观众的视线。
和谐统一
将统一与变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达到视觉上的 和谐与平衡。
06
平面设计中的空间与透视
营造出空间上的层次感,使画面 具有深度。
空间立体感
运用光影、色彩、质感等表现手法,塑造出物体的立体形态,增 强画面的空间感。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6cc8fd10f61fb7360b4c65f0.png)
No
No
Image Image
自由分割
No Image
No Image
▪ 变化与统一
▪ 变化与统一又称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二、对称与均衡
▪ 对称:物体或图形在某种变换条件(例如绕直线的旋转、对于平面
的反映,等等)下,其相同部分间有规律重复的现象,亦即在一定变 换条件下的不变现象
▪ 对称是通过形式上的相等、相同与相似给人以“严谨、庄严”的感觉, 是一种物理性的等量排列。
大小的对比可以产生视觉落差。人们的视线很容易的先被大 的物体吸引,或是密集的物体的吸引。某种程度上,密集的物体 等同于大的物体。
视觉落差会产生动态,也就是说,你先看到画面中的大物体 后,视线才转移到其他位置。大的物体就是画面的重心了。排版 时,要十分注意“大”物体直接的关系,以及“大”与“小”的 关系。
▪ 均衡是心理上的平衡感,是一种心理体验。
三、节奏和韵律
节奏和韵律
在版面构 成中,节奏和 韵律指的是同 一图案在一定 的变化规律中, 重复出现所产 生的运动感。 由于节奏和韵 律有一定的秩 序美感,所以 在生活中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 如图所示。
▪ 节奏:
即音乐的时间 艺术用语,是音乐 中音响节拍轻重缓 急的变化和规律性 的重复。
像对称、线错位对称)
▪
点相对对称(类似扩大对称、类似旋转对称)
▪ 非形式感觉对称 ▪ 形式上不对称,但构成元素和规律给人以平衡对称的感觉。
▪ 均衡:指布局上的等量不等形的平衡。
▪ 均衡与对称本不是一个概念,但两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 —稳定。稳定感是人类在长期观察自然中形成的一种视觉 习惯和审美观念。
四、比例与分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我也得算第二,为什么直到现在就娶不到个媳妇,真倒霉,搞了六个,吹了三对。 (3)今儿让你挨打挨个明白,我就是刘德龙,你要是在没完没了的缠着安红,我下回要你的命
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强调两者之间的差异、突出各自的 特点。
谐调是缩小这种差异,强调相互的内在联 系,借助相互之间的共性以求得和谐。
对比与谐调是造型设计中最常用的手法, 通过强调各种因素的差异,达到造型丰富 、有层次变化的统一效果。
有秩序的渐变 明暗和色彩的统一 方向的统一
条理与反复
孙子,我要不把你手剁下来,我就是你孙子。
条理与反复的原则,是图案组织形式的主 要原则,是构成秩序美感的重要因素。有 了条理使图案显示出整齐的形式美,也是 图案艺术所特有的一种美的形式。
条理的变化,使图案产生多种多样的节奏 和韵律,如单数的、双数的。等距的、不 等距的。,缓慢的、急促的。求心的、远 心的。二方和四方连续纹样就是条理与反 复的最佳体现。
联想与意境 动感与静感 多样与统一 和谐与重心 破规与重构
对称与均衡
轴对称 点对称
什么是平衡?
平衡是构成画面的各组成部分视觉力量保持 一种均衡稳定的状态。
平衡又分为绝对平衡和相对平衡。
绝对平衡
相对平衡
节奏与韵律
节奏是指同一要素、连续、重复出现时所 产生的轻重、缓急的变化和律动感,它反 映了基本形的疏密、刚柔、曲直、虚实、 大小等,在统一的前提下产生的相对变化 。
产生动感的方法:
局部变异、倾斜、转曲、收束、形态的反 复、形态的渐变、形态的类似
多样与统一
多样与统一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也 是图案变化的总则。
多样与统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舍去一方,另 一方就不复存在。若只一味的追求变化,就会杂乱 无章;片面强统一,又会呆板单调而没有生气。只 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体现自然界 的规律。
联想与意境
“想象比认识更重要”——爱因斯坦
联想是思维的延伸,它由一种事物延伸到 另外一种事物上。
动态与静态
动感与静感是相对的,它们来自于人们的 视觉经验。变化的因素倾向于动感,统一 的因素倾向于静感,它们不是实际意义上 的运动与静止。
在构图方面,均衡的构图倾向于动感,对 称的构图倾向于静感。在线形方面,曲线 倾向于动感,直线倾向于静感,倾斜线倾 向于动感,垂直线倾向于静感。在面形中 ,圆形倾向于动感,方形倾向于静感。
在设计的过程中,变化的因素越多,动感越强,统 一的因素越多,静感越强。
和谐与重心 “宇宙本身就是和谐的”——爱因斯坦
在构图中,任何形体的重心位置都和视觉 的安定有紧密的关系。
破规与重构
解构就是把原结构解体肢解还原成每个局 部的基本原始单位。
重构就是把原结构解体肢解还原成每个局 部的基本原始单位重新组合,构成一个全 新的、不同于以前新物体结构。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寻求新的突破点,发 现新的联系和组合。
作业:
1.题目运用所学对电影《有话好好说》中台词进 行编排。
2、考试要求
运用编排设计的形式法则,风格明确,设计三种 不同方案,文字可以用方格代替,尺寸自定。选 择一个方案放大成成品,尺寸20*30
的间隔、连 续交替、反复而产生的音乐诗歌般的旋律 感节奏感。
渐变韵律
连续韵律
起伏韵律
交错韵律
比例与尺度 比例是指图形与图形见数量的相互对比关 系,体现的是各图形、要素间部分与部分 部分、与整体的数量比值或者倍数关系。
黄金矩形
尺度是结构、功能与人的器官和使用要求所 形成的尺寸大小。简单地说,尺度指的是产 品与人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关于形式美…
对形式美的追求,几乎是任何艺术学科 的共同的课题。那么,它的意义何在呢?在 日常生活中,美是每一个人的精神享受和目 的,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社会化的生活活动, 都离不开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创造。
构成中美的形式法则
对称与均衡 节奏与韵律 比例与尺度 对比与调和 条理与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