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理论综述.
风险管理理论综述
第二章文献研究2.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综述2.1.1 发展历程1.萌芽阶段(18世纪中期~20世纪50年代)人类的风险意识,风险管理思想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开端,在公元前916年的共同海损(General Average)制度和公元前四百年的船货押贷制度则被认为是保险与风险管理思想的雏形。
而对风险方面的研究始于18世纪中期的产业革命,法国著名管理学家亨瑞•法约尔(Hneri Fayol)在其著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正式把风险管理思想引入企业经营领域。
1901年,美国学者威雷特(A.H.Willett)在其博士论文《风险与保险的经济理论》中首次给出风险的定义: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之客观体现。
在一战时期及战后的德国,近乎天文数字的恶性通货膨胀严重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受到重视,著名学者莱特纳于1915年发表著作《企业风险论》,这一时期德国的风险政策以保护企业为目的,强调风险的控制、分散、转移、回避和抵消。
1921年,美国经济学家奈特(F.H.Knight)在其名著《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详细区分了风险与不确定性,强调风险是“可测定的不确定性”,而一般不确定性则是“不可测定的”。
同年,著名学者马歇尔在《企业管理》一书中提出了“风险负担管理”的观点,认为可以通过风险转移和风险排除处理风险。
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率先倡导企业风险管理,并在以后的若干年里,以学术会议及研究班等多种形式集中研究和探讨风险管理问题。
从此,对风险管理问题的理论探讨在一些大企业中开始初步实践并逐步展开。
2.形成阶段(20世纪50年代~1975年)1952年,美国学者格拉尔在其调查报告《费用控制的新时期——风险管理》中正式提出并使用“风险管理”一词。
学者莫布雷(Mowbray)在其合著《保险学》一书中详细阐述了“风险管理”的内涵。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伴随着西方社会的战后重建,特别是西欧经济的复苏,“项目风险管理”概念孕育而生。
风险管理理论综述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1国外风险管理理论综述学术界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始于20实际30年代的美国[1],依据大事件所带来的风险管理的变化以及学术界对风险管理发展历程的划分,风险管理研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1传统风险管理阶段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真正的学科是从20世纪开始的。
1916年,法约尔发表了《一般与工业管理》,提出了把风险管理与企业经营相结合的思想。
1929-1932年美国经济危机,掀起了风险管理的研究热潮。
20世纪50年代,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安全生产事故,成为了风险管理学科发展的契机。
1984年位于印度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发生的毒气外泄事故以及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发生爆炸,加快了风险管理发展的国际化进程。
这一阶段,风险管理主要基于“风险是坏事”这一初步认识,将风险管理视为管理其产品的生产和交易中发生的某些财务风险和信用风险。
主要理论研究成果有:1952年,Marlowitz 发表组合选择理论[2];1955年,Snider 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概念,威廉·夏普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3]。
该阶段对促进风险管理发展产生重大作用的主要大事件有:1977年,美国FCPA 法案公布实施;1979年,国际风险管理协会成立;1980年,风险分析组织成立;1988年,通过了巴塞尔资本协议;1989年,COSO 内部控制管理框架公布。
1.2现代风险管理阶段1993年,首席风险总监(CRO)的职务出现,是风险管理由传统风险管理向现代风险管理过渡的转折点,标志着现代风险管理阶段的开始。
主要的理论研究成果:Jordon 提出VAR 为给定置信区间的一个持有期内的最坏预期损失;Kent ·D ·Miller 提出了整合风险管理的概念;Nieosa.seordis,NieosA(2000)介绍了风险集成管理与传统风险管理之间的区别。
第二章 风险管理相关文献与理论综述
第二章风险管理相关文献与理论综述2.1 风险管理理论风险是对所有可能造成损失的不确定现象和过程等的通称。
所谓风险管理,就是人们在日常活动中,通过对风险因素、风险环境、风险事件的分析,采取相应决策和行动来规避和减小风险损失,或者在风险值确定的情况下,追求最大收益的行为。
2.1.1 风险管理发展起源风险管理作为一门专门的管理科学最早由西方国家提出,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
作为一门管理科学,风险管理既具有数理范畴的科学性属性,同时又具有非数理概念的艺术性属性,因此,对于风险管理,不同的学者由于研究角度和侧重点不同,提出的观点也各有千秋。
[1]风险管理的思想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发展于20 世纪的美国。
法国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很早就认为风险管理是公司的基本管理活动之一。
1952 年美国学者格拉尔在其调查报告《费用控制的新时期-风险管理》中,首次使用了“风险管理”一词。
1963 年梅尔和霍斯奇的《企业的风险管理》以及1964 年威廉姆斯和汉斯的《风险管理和保险》的出版,被普遍认为是风险管理系统研究的开始。
美国学者克里斯蒂在《风险管理基础》一书中指出:风险管理是企业或组织为控制偶然损失的风险,以保全所得能力和资产所做的努力。
2.1.2 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文献综述2.1.2.1 国外金融、证券风险管理研究情况金融行业是伴随风险而诞生的行业。
对金融行业风险管理的研究,也是由来已久。
尤其是上世纪的后半叶,国际金融发展迅速,各类金融机构、各项金融产品及衍生工具不断创新,金融风险越来越大,有关金融风险的研究也愈加广泛和深入。
其中,大量的数学、统计学、系统工程,甚至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都被应用于风险管理的研究。
在欧美国家,实行金融行业混业经营的模式,证券业务包含在投资银的业务中,相关风险管理理论与实务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早期有J.R.希克斯和J.M.卡尔博特森对纯粹预期理论进行修正提出了流动性偏好假设,促进了利率风险管理研究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马柯维茨将统计学中期望与方差的概念引入资产组合问题的研究,提出用资产收益的期望来度量预期收益、用资产收益的标准差来度量风险的思想,将风险进行量化研究;威廉夏普、林内尔和莫森分别推导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运用该模型对均值-方差模型进行优化,进行单种资产系统风险的定量研究,金融界和经济学界一直将CAPM 作为处理风险问题的重要工具,被大量运用在风险管理与财务决策等方面。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综述
第三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综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既离不开商业银行业自身的发展历程,也离不开风险管理技术的进步,以及金融监管机构实施共同监管平台的规范要求。
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创新,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相关监管措施的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风险管理监管标准和风险计量模型的一系列要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模式发生了本质变化。
纵观国际金融体系的变迁和会融事件的发展过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论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一、资产风险管理模式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当时商业银行以资产业务(如贷款等)为主,经营中最直接、最经常性的风险来自资产业务。
一笔大额信贷资产的失误,常常导致一家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困难,甚至停业倒闭。
因此,商业银行极为重视对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
这种资产管理模式是通过加强资产分散化、抵押、资信评估、项目调查、严格审批制度、减少信用放款等各种措施和手段来减少、防范资产业务损失的发生,确立稳健经营的基本原则,以提高商业银行的安全度。
资产管理理论是一种保守消极的理论,它强调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是资产业务,强调流动性为先的风险管理理念,限制了银行高盈利性资产的运用,减少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来源。
二、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信贷资金需求大大增加,商业银行面临着资会不足的压力。
这促使商业银行变被动负债为主动负债,以扩大资金来源,保持或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满足银行的流动性需求。
因此,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也转向了负债业务。
负债管理理论开辟了满足银行流动性要求的新途径,改革了长期以来资产管理仅从资产运用角度来维持流动性的传统做法。
但商业银行的“主动负债”会受到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的影响及其他不可测因素的制约,增大银行的经营风险,同时借入资金需要付出较高的利息,相应增大了银行的经营成本,因此不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
风险社会理论研究述评
风险社会理论研究述评本文旨在探讨风险社会理论的发展历程、现状、评价以及未来趋势,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风险社会理论的相关概念和背景;其次,对现有文献进行综述,包括主要观点、研究方法、成果及不足;接着,对风险社会理论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探讨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案例;得出结论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一、引言风险社会理论是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重要理论,它的是现代社会中各种风险的来源、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随着全球化和科技的发展,人们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复杂,因此风险社会理论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围绕风险社会理论研究述评展开,旨在为读者提供有关该理论的全面深入的了解。
二、文献综述风险社会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主要的是工业社会中的环境风险和科技风险。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风险的涌现,风险社会理论的研究范围也逐渐扩大。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了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角度,研究成果丰富多样,包括对风险感知、风险评估、风险沟通等方面的研究。
然而,现有的文献也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风险的认知和评估方面,而对于风险的动态变化和系统性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
其次,尽管风险社会理论的是全球性风险,但现有的研究更多地从国家或地区的角度出发,缺乏全球性的视角。
在应对策略方面,现有的研究更多地于制度和政策层面,而对于个体和社区层面的应对策略研究相对较少。
三、风险社会理论的分析和评价风险社会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既包括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等传统风险,也包括科技发展、全球化等新型风险。
这些风险的来源复杂,影响广泛,需要采取综合性的应对策略。
具体而言,风险社会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和评价:1、风险的类型:风险社会理论将风险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种类型。
外部风险是指来自外部的不确定性,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内部风险则是指来自系统内部的确定性,如工业事故、食品添加剂等。
风险承担研究综述
风险承担研究综述风险承担是指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个体或组织决定投入资源并采取相应行动,承担可能出现的损失或风险的行为。
风险承担研究是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内容包括风险意识、风险决策、风险管理等方面。
本篇综述将围绕着风险承担研究的相关领域展开,分别从理论、实证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风险承担理论研究的起点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图尔特·明斯基提出的风险承担均衡理论。
该理论认为,个体或组织在决策过程中会依据自身的风险偏好水平和资源分配能力,通过调整投资组合的分配比例,实现风险承担与收益的平衡。
随后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延伸和拓展了风险承担理论。
一方面,研究者从心理学视角出发,研究了风险偏好的心理机制。
卡尼曼和坎曼在《风险、益处与偏好》一书中提出了“前景理论”,强调人们在做决策时有一定的风险偏好,即对于有可能获得积极结果的选择更容易接受,对于有可能获得负面结果的选择则更为谨慎。
研究者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研究了风险承担的经济效益和行为效益。
哈耶克等人在《经济计算、行为和制度》一书中提出了“信息新制度经济学”,认为风险承担具有经济效益,可以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的发展。
风险承担实证研究主要关注个体或组织的风险承担行为和其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个体或组织的风险承担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个体的人口统计特征对风险承担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性别、年龄和教育水平等变量都与个体的风险承担行为有关。
有研究发现,男性相对于女性更愿意承担风险,年轻人相对于老年人更愿意承担风险,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相对于受过低等教育的人更愿意承担风险。
个体的认知因素对风险承担行为也具有影响。
研究表明,个体的风险感知和风险接受度与其风险承担行为密切相关。
个体对风险的感知越强,越容易采取保守的风险承担策略;而个体对风险的感知较弱,则更容易采取积极的风险承担策略。
外部环境因素也会对个体的风险承担行为产生影响。
经济形势、市场竞争、政策环境等因素都会对个体的风险承担行为产生影响。
关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理论综述
关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理论综述1. 概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保障企业资产安全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国内外学术界和实践中,这两个领域都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实践。
本文将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定义、发展历程、理论框架、主要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读者提供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全面了解和深入认识。
2. 内部控制2.1 定义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业务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流程,包括财务、经营、合规等方面的控制。
其目的是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推动业务有效开展、防范错误和违规行为的发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等。
2.2 发展历程内部控制的理论和实践起源于美国。
上世纪二十年代,财务会计领域的“内部会计控制标准”得到了广泛应用。
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定了上市公司必须对内部控制进行报告。
此后,内部控制的范畴逐步扩大,涉及经营管理、合规风险等多个方面。
2.3 理论框架内部控制理论框架主要包括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与交流、监控等四个要素。
风险评估是指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种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和量化,以确定企业的风险水平和类型。
控制措施是指为减少或消除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工具等。
控制措施通常分为预防性和探测性两类。
信息与交流是指对企业内外部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递。
信息与交流是内部控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内部报告、信息共享和对外沟通等。
监控是指对内部控制制度和措施的进行检查和评估。
监控一般分为自我监控和外部监管两种方式。
2.4 主要内容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策略计划、风险管理、流程和程序、信息系统、人员管理、财务报告、合规和法规遵从等方面。
在策略计划方面,企业应当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战略规划,并将其贯彻于全公司各个层面。
风险管理主要是对企业所涉及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以采取适当的对策。
流程和程序是指规范各种操作流程和工作程序,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落实。
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综述
题目: 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综述姓名杨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号105961指导教师王长峰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综述[摘要]本文通过从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项目风险管理理论.通过这些介绍为更深入了解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打下基础,为现实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项目风险;理论;文献综述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的空前全球化,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即体现美好又充满风险的未来。
一方面,人们期望凭借知识和科技的力量来摆脱自然规律的束缚;另一方面,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又不断地制造风险,使得前者难以达到。
这可以说是人类社会自身发展所面临的一个两难境地。
正因为如此,风险成为当今世界一个非常普遍的名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工程项目投资建设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因素、风险丛生的过程。
特别是对一些大型、特大型项目,若投资决策失误或风险预防不利,将会给项目相关各方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无论是业主、承包商还是金融机构,都非常重视加强对风险的认识,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
目前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领域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
然而,该领域内无论在风险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界定、还是风险分析技术和手段的建立、以及风险管理概念和体系的完善等方面还远远未达到成熟的水平。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管加快,新建工程项目数量迅猛增加,规模日趋庞大,导致投资增加,建设周期加长,实施失控的危害日趋严重。
因此,开展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的研究和探索,对于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使项目能够得以保质保量地如期完成,达到预期地项目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
特别在我国这样的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国际,这项研究会对经济建设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能够促进市场经济运作机制的较快成熟。
二、发展历程项目风险管理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一)萌芽阶段(18世纪中期—20世纪五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法国经营管理始祖亨瑞·法约尔在他的《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一书中,第一次将企业面临的风险列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但很长时间内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和制度。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理论综述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理论综述引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在全球范围内,各种金融危机和企业丑闻不断出现,导致了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更高要求。
本文将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理论进行综述和概述。
内部控制的概念与要素内部控制是指一个组织通过设置一系列控制措施来保护其资产、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合规性,提升运营效率并遵循法规和道德规范的一种管理方式。
内部控制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
控制环境是指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组织文化、管理层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以及员工的道德操守。
风险评估是指对组织所面临的内外部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
控制活动是指通过设置适当的控制措施来管理风险,包括审计、审计、审计、审计、审计、审计、审计、审计、审计活动、风险管理措施和信息技术控制。
信息与沟通是指在组织内外部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沟通,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监督是指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估,包括内部审计、监管机构和外部审计。
风险管理的概念与原则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来保护组织的利益和资产,确保组织能够实现其目标。
风险管理的原则包括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监控。
风险识别与评估是指识别和评估组织所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并确定其对组织的影响程度。
风险控制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适当的控制措施来减少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风险转移是指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等第三方,并购买适当的保险来降低损失。
风险监控是指对风险控制措施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及时性。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内部控制的目的之一是管理和控制风险,确保组织能够达到其目标。
风险管理则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来保护组织的利益和资产。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还可以相互促进和增强。
内部控制的建立和运行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识别和评估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管理的实施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数据,帮助内部控制工作更加有效和准确。
风险理论总结
总结第一章效用理论与保险具体内容包括风险决策的基本问题描述、期望效用原理、风险态度分析、保费设计原理分析、最优再保险的结论及其应用。
1. 期望效用模型(The expected utility model)在期望效用模型中,被保险人是一个风险厌恶型的理论决策者,为了争取一个安全的金融地位,有Jen sen不等式:定理1.2.3 如果v(x)是一个凸函数,Y是一个随机变量,则E[V(Y)1_V(EIY]),其中等号成立当且仅当V(J在丫的支撑集上是线性的或Var(Y)二°Exponential utility(指数效用函数)u( ) - -:e~-Power utility幂数效用函数)5. 停止损失(再)保险(Stop-loss rein sura nee)停止损失(再)保险不仅使其期望效用最大,而且使自留风险的方差最小, 使得期望利润更高。
第二章个体风险模型这一章主要讨论保险人风险组合的理赔总额S的分布函数。
讨论在给定的时间期间、保单组合中保单数固定的情况下,保单组合总损失的模型,这里的基本问题是每个个体保单的损失模型和独立个体保单和的模型。
具体内容包括:个体保单的理赔分布分析,用卷积法计算独立随机变量和的分布,用矩母函数法计算独立随机变量和的分布,最后介绍用正态分布近似计算总理赔的分布。
1. 个体风险模型(The in dividual risk model):ns =》x设 V ,其中X i代表第张保单可能发生的理赔额,并且该模型满足下列假定:(1)独立同分布;(2)每张保单至多发生一次理赔;(3)保单总数n是固定的,即模型是封闭的。
2. 个体风险模型中S的分布(1)卷积方法(Convolution)两个连续随机变量和的卷积公式F s = P X = f x,y dxdy F s-x *F xS Y Xx+y 兰s两个离散随机变量和的卷积公式:F S s ii F Y S X f x xx :s(2)矩母函数法(mgf)n’ntSM S t = E e tS -i-M x i M x i t[二1 I 1(3) 两个重要的概率公式E(X)=E(IB)=E(E(B|I))Var(X) =Var(E(IB)) E(Var(B|I))本章的难点是如何利用上面两个公式计算个别保单理赔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金融风险内生机理理论综述
。
、
功 能 的变 化 上 分
、
揭示了 宏观经济构成 性质变化对金融
过 实质性 经济 因 素影 响的 程度 平 形成 超调
, ,
,
价 格 偏 离 合理 的 水
。
风险产生 的影响
,
。
它 决 定 于金 融 资 产 的 价 格 形 成 机 制 与 首
,
首 先 货 币 作为 一 般 等 价 物 其 价 值尺 度 的 功 能
“
。
如 果 投 机 发 展 到 一 定程 度
。
同时 物价
它 们 是 安 全 的 借 款 人 ; 第 二 类 是 投 机 性 的借 款 人
它 第
这一过 程将持
们 根 据 预 测 的 未 来 资 金 丰 缺 程 度 和时 间 来 借 款
三 类 是 高 风 险 的 借款 人
,
;
续到
“
过度 负 债
:
”
状态
,
,
即 没有足 够 的 流 动资产来清
它 们 借 款 用 于 投 资 回报 期
并 能 给 持有 者 带 来
、
很快 会 超 过 其 新的 长 期 均
。
如 股 份公 司 的 股 票 企 业 或 国 家 发
,
衡 水 平 然 后 再 逐 步 恢 复 到 它 的 长期 均 衡 水 平 上
这
,
行 的 债券
,
。
这里
虚 拟 资本 是 与 实 际 资本 相 对 而 言
,
是 因 为 金 融 市 场 对 外 生 的 冲 击 可 以 立 即进 行 调 节 而 商品 市 场 则 在 一 段 时 间 后 才 能 缓 慢 地 进 行 调 节
风险管理理论综述
第二章文献研究2.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综述2.1.1 发展历程1.萌芽阶段(18世纪中期~20世纪50年代)人类的风险意识,风险管理思想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开端,在公元前916年的共同海损(General Average)制度和公元前四百年的船货押贷制度则被认为是保险与风险管理思想的雏形。
而对风险方面的研究始于18世纪中期的产业革命,法国著名管理学家亨瑞•法约尔(Hneri Fayol)在其著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正式把风险管理思想引入企业经营领域。
1901年,美国学者威雷特(A.H.Willett)在其博士论文《风险与保险的经济理论》中首次给出风险的定义: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之客观体现。
在一战时期及战后的德国,近乎天文数字的恶性通货膨胀严重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受到重视,著名学者莱特纳于1915年发表著作《企业风险论》,这一时期德国的风险政策以保护企业为目的,强调风险的控制、分散、转移、回避和抵消。
1921年,美国经济学家奈特(F.H.Knight)在其名著《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详细区分了风险与不确定性,强调风险是“可测定的不确定性”,而一般不确定性则是“不可测定的”。
同年,著名学者马歇尔在《企业管理》一书中提出了“风险负担管理”的观点,认为可以通过风险转移和风险排除处理风险。
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率先倡导企业风险管理,并在以后的若干年里,以学术会议及研究班等多种形式集中研究和探讨风险管理问题。
从此,对风险管理问题的理论探讨在一些大企业中开始初步实践并逐步展开。
2.形成阶段(20世纪50年代~1975年)1952年,美国学者格拉尔在其调查报告《费用控制的新时期——风险管理》中正式提出并使用“风险管理”一词。
学者莫布雷(Mowbray)在其合著《保险学》一书中详细阐述了“风险管理”的内涵。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伴随着西方社会的战后重建,特别是西欧经济的复苏,“项目风险管理”概念孕育而生。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综述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综述(一)全面风险管理的定义与基本流程全面风险管理(ERM)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中央国资委,2006年)。
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一是建立风险管理初始信息收集渠道网络。
构建初始信息收集网络在于及时发现农村信用社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为农村信用社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二是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需要进行动态管理,在辨别风险的同时要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度,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深入剖析成因,掌握风险点的分布情况和影响程度,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防控的对象,进行风险级别确认。
三是制定风险管理策略。
对所识别出的各类风险,按照所确定的风险等级,围绕农村信用社发展目标与战略,对经过识别和计量的风险采取分散、对冲、转移、规避和补偿等措施,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四是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根据风险级别评估的情况和风险管理委员会提出风险管理解决办法,实施风险解决方案。
五是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由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实施风险管理持续改进落实情况,对执行结果进行检查、考核,对所存在的问题或缺陷加以改进。
(二)全面实施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速度从某种角度说比其他商业银行更快,农村信用社已越来越多的涉足更多的风险中间业务、非结算收入业务,已基本从原来的各自为政发展成为现阶段的县(区)级法人和省级法人体制,有部分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经过改制组建成立了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其经营能力和行业管理能力都发生了质的飞跃,这对于规范农村信用社管理和提高其抗风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险管理因此成为了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
风险管理理论综述及发展
东南大学金融系,江苏南京 2t0096)、【摘要】风险管理理论是现代金融理论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包括传统的期限结构理论,均值——方差理论 Downside—Risk CAPM.期权定价理论和现代基于损失计量风险的 VaR,TRM等和风险管理【关键词】风险管理 Downside—Risk;CAPM:VaR;TRM;ERM一、萌芽期的风险蕾理思想最早的风险管理思想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在经济思想史上所谓圣经时代 1896年伊文·费歇尔提出纯粹预期似设——最古老的期限结构理论,也许也是最著名的、最容易应用的、定量化的期限结构理论,它在证券市场中被广泛用做利率相关证券的定价依据。
这一假设的传统形式认为.长期债券的预期平均年收益是预期短期利率的几何平均例如,期限为两个时期的即期利率可视为1年期即期利率和预期的下一年期率的几何平均。
按照纯粹预期理论,预期的未来短期即期利率等于收益曲线隐含的远期利率为了包括风脸因素,J.R.希克斯和J.M.卡尔博特林对纯粹预期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流动性偏好假设。
即短期债券的流动性比长期债券的流动性高。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研究促进了实努界与理论界对利率风险管理研究的发展。
1938年 Frederick Macaulay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利率持久期和凸性的概念,持久期分析已成为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
二、早期风险管理理论(一)马柯堆茨的均值一方差理论1952年3月美国经济学家马柯维茨在《金融杂志》上发表的《资产组台的选择》一文,将统计学中期望与方差的概念引入资产组合问题的研究,提出用资产收益的期望来度量预期收益,用资产收益的标准差来度量风险的思想,将风险定量化,为金融风险的研究开辞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首次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证券资产的投资组合问题,并引人了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概念,给出了在一定预期收益率水平下使投资风险达到最小化的最优投资组合计算方法,改变了过去常识或经验等定性的衡量风险的方法。
风险理论综述
风险社会图景在理论研究的导引下逐步清晰明朗。
本文以宏观结构和微观视角相结合,以风险社会理论的创立者乌尔里希· 贝克和安东尼·吉登斯为核心,以风险社会的架构体系、社会结构和运作逻辑为主线,旨在对风险社会相关概念追根溯源,相关理论解读剖析以及相关研究综述梳理。
风险社会理性化法则个体化法则反思性A于 1986 年出版且在其后畅销不已的《风险社会》不仅使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声名鹊起,更因其对风险社会总体概观的开创性论述使得风险社会理论亦成为反思现代性思想的重要社会理论。
贝克指出,在世界范围内,当代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旨在向以启蒙运动为知识基础、以民族国家为地域基础、以社会阶层为集体基础的工业社会提出挑战的一场根本性变化,由此形成的新的政治社会形态称之为风险社会。
从词源角度来分析,风险(risk)始于希腊文cliff 一词的派生之义risi,在拉丁文中为risicare, 后在古意大利文中risicare 意为胆敢冒险之义,经由法文演变为risque 意为航行于危崖间,直至 17 世纪中期英文才浮现risk 一词。
从词义角度来分析,风险早期用于航海业,意为可能发生的危(wei)险,特指自然灾害或者触礁事件,后演变为保险业或者法律术语,意为遇到破坏或者损失的机会或者危险,在 20 世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相关研究中,逐步将风险看做是人为行为和决策的产物。
最早将风险概念引入经济学研究的当数约翰·汉尼斯( John Haynes)。
早在 1895 年,汉尼斯在权威杂志《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作为经济因素的风险》一文中认为风险是损失的概率,风险在分配理论争论中被当做获取利润的本质原因,但对于收益损失均具可能性的投机性风险和惟独损失可能性的生产性风险间的差异尚未分析清晰。
直到 1901 年,哥伦比亚大学学者爱伦·威雷特(Allan H. Willett)提交的博士论文《风险和保险经济理论》被认为是对风险和保险的初次系统性研究,这本经典著作首次指出风险具有主观和客观之分,损失的可能性是通过心理层面的不确定性影响经济活动的。
【《银行风险控制相关理论综述》1500字】
银行风险控制相关理论综述目录银行风险控制相关理论综述 (1)1.1操作风险综合理论 (1)1.2操作风险理论发展历史 (1)1.3操作风险事故评估 (2)1.1操作风险综合理论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诸多经营风险。
其具体定义是指,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实际的业务活动可能与先前预期不符,导致金融机构最终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使银行有遭受损失的可能。
其产生原因,可能受到内外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目前最主要的分类是将风险分类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
1就本文研究的操作风险而言,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给出其具体定义为:操作风险就是某种导致商业银行直接或间接损失可能性的风险,这种风险可能来源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运行失当,也可能因为外部要素的冲击而导致。
与其他风险相比,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具有更为明显的特征。
在分析风险构成时,银行应根据自身所在的情况而定,具体应当取决于商业银行经营必须依赖的操作环境。
因此操作风险在不同商业银行中展现的面目不一、造成的后果不同、处理的方法不一致,这是操作风险最明显的特征。
21.2操作风险理论发展历史在英国,银行家协会于1997年创立,该协会最先给出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定义,他们认为:操作风险的影响因素有人为失误、程序控制不完善、欺诈和犯罪活动等,但导致操作风险事故,是必须存在金融活动中的技术缺陷以及监管系统的整体崩溃,二者共同造成的。
1998年5月,操作风险论坛由IBM于英国发起并建立。
这是全球首个银行1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新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三)[M].2003(04).2王斌.商业银行风险的识别、度量与管理.[J].中国商界,2009/04业先进思想管理论坛。
在这个论坛上,将操作风险定义为:操作风险具体是指由于客户、控制系统设计不正确、控制系统故障、不可控事件等原因而导致的各种风险所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
这类损失可能是由于决策机构和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信息系统、行政组织、伦理道德或其他重要控制方法和标准无法理解执行和组织的内外部事件、宏观趋势和变化所造成的。
关于贷款风险防范的理论综述
t n o o n b c me o s u h h o eia i l .T i p p rr ve e e e c e u t a o n b o d f m i fla e o sa h t s e i t e t e r t l cr e h s a e e iw d r s a h r s l th me a d a r a o o i n c c r s r t r e a p cs o s h e s e t fr k,rs fla s a d rs rv n in o a i ik o n n ik p e e t fl n,e p o e h u r n e e r h d rc in f m h o y t o o o x lr d t e c re tr s ac ie t r o o t e r o
ei 2 ( c olfMa a e e t D n h a U irt, h nhi 0 0 1 hn ) Sh o o n gm n, o g u nv sy Sag a 0 5 ,C ia
Ab t a t W i h e e o me t fe o o c go a iain a d te o e i g u fC i a a i lma k t ik p e e — sr c : t t e d v l p n c n mi lb l t n h p n n p o h n  ̄c pt r e ,rs r v n h o z o a
lcr nc i Eat e to is n s Asa Sr tgc Ma a e n i . t e i a n g me t
m n,or ao uies etr g20 , 1 ) etJum lf s s V n i .03 (8 : B n un
风险管理理论综合概述
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
风险分析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 险评价、风险应对与决策等四个方而的内容。这四个部分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缺少任何一部分,风险分 析都是不完整的。
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 风险分析方法
(1)常用的风险分析方法 目前,风险分析方法有很多,这些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各不相同,在 应用中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但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定 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定量综合分析法。
•问
•方
•方
•检
•评
•患
•因
•题
•案
•案
•查
•价
•风险管理模式
-管理对象:风险 -特点:超前预防,辨识系统,分级管理,预警预控 -缺点:定量分析难度大,实施要求标准高;
•风
•风
•分
•控
•实
•适
•及
•险
•险
•级
•制
•时
•时
•时
•消
•辨
•评
•方
•报
•预
•预
•除
•识
•价
•案
•警
•警
•控
•降
•低
•目 标 管 理 模 式
-管理对象:安全目标(装备、环境、管理、文化) -特点:基础性、预防性、系统性、科学性的综合策略; -缺点:成本高,技术性强。
•安
•目
•方
•方
•适
•目
•目
•全
•标
•案
•案
•时
•标
•标
•目
•分
•设
•实
•评
•实
•优
•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解读与讨论摘要: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形态,风险社会图景在理论研究的导引下逐步清晰明朗。
本文以宏观结构和微观视角相结合,以风险社会理论的创立者乌尔里希·贝克和安东尼·吉登斯为核心,以风险社会的架构体系、社会结构和运作逻辑为主线,旨在对风险社会相关概念追根溯源,相关理论解读剖析以及相关研究综述梳理。
关键词:风险风险社会理性化法则个体化法则反思性中文图书分类号: C0 文献标识码:A于1986年出版且在其后畅销不已的《风险社会》不仅使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声名鹊起,更因其对风险社会总体概观的开创性论述使得风险社会理论亦成为反思现代性思想的重要社会理论。
贝克指出,在世界范围内,当代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旨在向以启蒙运动为知识基础、以民族国家为地域基础、以社会阶层为集体基础的工业社会提出挑战的一场根本性变化,由此形成的新的政治社会形态称之为风险社会。
一、风险概念:内涵与外延从词源角度来分析,风险(risk)始于希腊文cliff一词的派生之义risi,在拉丁文中为risicare, 后在古意大利文中risicare意为胆敢冒险之义,经由法文演变为risque意为航行于危崖间,直至17世纪中期英文才出现risk一词。
从词义角度来分析,风险早期用于航海业,意为可能发生的危险,特指自然灾害或触礁事件,后演变为保险业或法律术语,意为遇到破坏或损失的机会或危险,在20世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相关研究中,逐步将风险看作是人为行为和决策的产物。
最早将风险概念引入经济学研究的当数约翰·汉尼斯(John Haynes)。
早在1895年,汉尼斯在权威杂志《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作为经济因素的风险》一文中认为风险是损失的概率,风险在分配理论争论中被当作获取利润的本质原因,但对于收益损失均具可能性的投机性风险和只有损失可能性的生产性风险间的差异尚未分析清楚。
直到1901年,哥伦比亚大学学者爱伦·威雷特(Allan H. Willett)提交的博士论文《风险和保险经济理论》被认为是对风险和保险的初次系统性研究,这本经典著作首次指出风险具有主观和客观之分,损失的可能性是通过心理层面的不确定性影响经济活动的。
风险客观上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一样的,但不同个体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预测使得风险迥异万千。
威雷特认为,风险本质上是客观的,是外部世界的存在条件,但又矛盾地指出风险既可与可能性相关,也可与不确定性相关,是主观不确定性的客观性关联。
1921年,弗兰克·奈特(Frank H. Knight)在其重要著作《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首次指出风险与不确定性之间的区别——风险是可测的,不确定性却是不可测的。
风险不会为经济行动者提供获取利润的机会,而对不确定性的承担则是经济行动者获取利润的根源。
岳云·普菲费尔(Irving Pfeffer)在其《保险与经济理论》一书中同样指出风险与不确定之间的区别——风险是世界之态,通过预测可能性得知;不确定性则是观念之态,通过信念得知。
由此可知,风险是客观的,而不确定性是主观的。
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然即使损失的可能性一样,但损失的不确定性却是因时因人而异。
奥利弗·伍德(Oliver G. Wood)于1964年在《风险与保险》第31卷上撰文认为,最能反映风险内涵的是“损失的概率”(chance of loss),而玛丽·道格拉斯在《风险的可接受性》一书中指出经济学、统计学、保险学和精算学中推行“成本-收益”逻辑,采用统一公式——风险(R)=伤害的程度(H)×发生的可能性(P),来计算风险(杨雪冬,2006:13)。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步突破经济学、保险学、统计学与精算学学科界限的“风险”犹如精灵一样,再也无法运用模式化的框架将其简单计算和界定,社会学家以社会历史性视角将风险概念本身与社会形态结构相连的分析路径便尤为深刻和突出。
能够将栩栩如生而又层峦叠嶂的风险社会概貌展现眼前的便是风险社会理论的重要创立者乌尔里希·贝克。
贝克在其代表作《风险社会》以及《世界风险社会》中,始终将风险置于现代性和全球化视野中,以独特的社会结构形态视角切入来对风险社会图景进行反思性论述。
自称既是现实主义者又是建构主义者贝克从以下层面来剖析风险社会中的风险概念:风险首先是指介于安全与毁灭之间的一个特定中间阶段;二是风险意指充满危险的未来,成为影响当前行为的重要因子;三是风险既是客观事实也是道德价值的体现;四是风险是现代社会在安全机制层面有效控制与失效控制下的人为不确定性后果;五是风险是知识领域高度专业化和潜在无知化的伴随性产物;六是风险既是本土的也是全球性的,具有“时空压缩”特性;七是风险通过社会文化感知的。
能够将纷繁复杂而又深邃隐蔽的风险理论置于深刻洞察现代性的基质之上的便是现代社会理论家安东尼·吉登斯。
吉登斯的风险社会理论是从社会理论视角研究现代性问题的“副产品”之一,在其庞大结构化理论(structure theory)和反思现代化(reflexive modernization)理论体系中并不具独立性,而是紧密穿插与交错在现代性的著作(《现代性的后果》、《失控的世界》、《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中。
吉登斯认为风险可分为“外部风险”和“人造风险”,前者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种自然现象、生理现象或社会现象是否发生及其对人类的社会财富和生命安全是否造成损失和损失程度的客观部确定性,后者则指源于科学与技术的高度发展。
风险社会在行文风格艰涩难懂的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尼古拉斯·卢曼这里却呈现另一番独特景象。
卢曼以社会系统理论最负盛名,风险作为其诊断现代社会的三个主要议题之一,于1993年出版《风险:一个社会学理论》一书将风险理论融于其庞大的社会系统理论之中,阿方索·莫拉莱斯(Alfonso Morales)随后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予以细致的评述。
在构建理论时,卢曼的认识论以差异理论( differentiate theory)为逻辑起点,以区分和观察为阐述核心,将风险置于设定性和标识性区分、一阶和二阶观察中进行分析。
卢曼从差异理论出发,在一重偶带性上(空间)指出不同的观察者标识一个面而不标识另一个面是一个偶然性而非必然性的选择,即风险是一种“偶现图式(contingency schema)(Luhmann ,1993:68),并一步引入时间维度,在二重偶带性上(空间和时间)指出风险是一种指涉未来的新的时间限制形式(a form of time-binding)。
风险概念从本初的词源学和词义学上的含义逐步扩展,在经济学、保险学、统计学与精算学中其不确定性成为获取利润的根源,并在使用统一的公式下具有可计算性和可预测性。
然在风险社会理论中,现实世界业已存在、未来世界可能存在的风险分析早已脱离简单、纯粹的概念本质,而是置入社会形态结构之中。
在风险社会中,风险特性开始由潜在的可能性转为显现的现实性,由局域区域性转为世界全球性,由可计算性转为不可计算性,由可预测性转为不可预测性,由可控制性转为不可控制性,由可治理性转为不可治理性。
二、风险社会:动力和架构“现代性正从古典工业社会的轮廓中脱颖而出,正在形成一种崭新的形式——(工业的)‘风险社会’”(贝克,2004:4),在贝克看来,古典工业社会和现代风险社会同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过程的社会形态,古典工业社会的劳动就业市场不断萎缩,婚姻家庭体制不断解体,宗教教会组织不断衰落,国家政权体制不断式微,其整合机制不断消解和解构,另一种超越古典工业社会的现代风险社会正在形成,前者称为第一现代性,后者称为第二现代性(亦即反思现代性)。
(一)风险源风险是人类追求财富的现代化进程中的“副产品”,并伴随着迅速增长的生产力和高度发展的科技急剧膨胀。
在风险社会中,风险不是源于人类无知、鲁莽的行为,而是建立在理性的实验、判断、分析、比较和论证基础上的。
贝克将风险视为“指明自然终结和传统终结的概念。
或者换句话说,在自然和传统失去它们的无限效力并依赖于人的决定的地方,才谈得上风险。
风险概念表明人们创造了一种文明,以便使自己的决定将会造成的不可预见的后果具备可预见性,从而控制不可控制的事情,通过有意采取的预防性行动以及相应的制度化的措施战胜种种(发展带来的)副作用”(贝克,2001:119),纵观贝克对风险的描述,这实际上是最为中肯和明确的。
自然终结和传统终结的根源在于理性化法则的扩张和个体化法则的盛行。
自然终结即人造自然的彰显与纯粹自然的衰微,在古典工业社会中,自然和社会是对立的;在现代风险社会中,纯粹的自然已为社会及其政治、经济和家庭子系统所渗透,自然已是被文化整合和塑造的人造自然,固有的传统已为科学权威、利益群体、专业分工和传播媒介所浸染,自然已被高度知识化的科学理性和所控制和左右。
传统终结即自我反思的凸现与集体规定的衰微,在古典工业社会中,阶级、阶层、家庭为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在现代风险社会中,作为家庭构成主体的个体不再仅仅依附于传统的“家庭之轴”,而是能够能动地以市场为中介选择生存手段,以教育为途径选择职业生涯,以职业为模板选择生活方式,流动性、原子化的个体扶摇直上成为社会的基本基质。
吉登斯从现代性的三大动力来源角度来剖析扩张的理性化法则,意指时空分离的隔距性(distanciation)在时钟使得时间统一标准化、地图使得空间无限扩展化的条件下,为理性化运行机制(科层组织、民族国家)提供前提;亦称为脱域机制的抽离性(disembedding)在货币使得社会运行具备统一的符号、信任使得专家系统具有无上的权威的条件下,使得理性化运行机制(符号系统、专家系统)在现代社会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意指知识实践的反思性(reflexivity)在专门化使得知识权威开始衰微和消解、不确定性使得知识实践螺旋循环的条件下,使得理性化运行机制开始具有反思性。
卢曼则认为风险是人类理性作为或不作为的产物,在一个自我观察、自我描述的风险社会里,没有人能够要求得到未来的知识,也不能得到改变未来的能力,每一个人都将以“决定风险的方式体验着未来”(Luhmann,1998:67),且“不做决策本身就是一个决策”(Georg Kneer & Armin Nassehi,1993:28)。
其中贝克泼墨如水的个体化法则在阐释风险源时是极具解释力的,遗憾的是当前学者对此并未予以重视和关注。
作为个体化的根基,教育一方面传授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得个体具有反思能力,为个体提供充分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工作技能和素质能力,使得个体最终成为劳动生产的推动者和职业生涯的规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