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三、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4、手卫生设施
(1)应根据手术间的数量合理设置洗手池及水龙头数量,每2~4间手术间应独立设置1个洗手池,水 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 (2)洗手池大小、高矮应适宜;应设有内缘,能防止水溅出;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易清洁。 (3)水龙头应为非手触摸式。 (4)盛放洗手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洗手液容器应至少每周清洁与消毒。 (5)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采用非手触式,手消毒剂宜采用一次性包装。 (6)应配备计时装置、外科手消毒流程图。 5、注意事项 (1)不应戴假指甲、装饰指甲,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2)术后摘除手套后,应进行手卫生。 (3)洗手与消毒可使用海绵、其他揉搓用品或双手相互揉搓。揉搓用品清洁指甲用品应一人一用一 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用后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容器定期清洁消毒。 (4)洗手池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二、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4、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方法
准备卫生手消毒
取液 取适量手消毒剂于掌心
六步法
三步法
涂抹双手,确保手消毒液覆盖所有皮肤 1.掌心相对揉搓 2.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交互进行 3.手指交叉,掌心相对揉搓 4.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交互进行 5.拇指在掌心中揉搓,交互进行 6.指尖在掌心中揉搓,交互进行
外科洗手完成,准备免冲洗外科手消毒
注: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 剪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清洁双手 时,可使用清洁指甲用品清洁指甲下的 污垢和使用揉搓用品清洁手部皮肤的褶 镀处。左、右侧手及手臂消毒顺序无先 后顺序,应确保所有部位消毒到位。
注:确保手消毒剂完全覆盖双手、 前臂、上臂下1/3皮肤区域直至 消毒剂干燥,持续10~15秒。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遵守的关于手部卫生的标准和措施。
医务人员的手部卫生是预防感染和传播疾病的重要步骤,对患者和自身健康都至关重要。
下面是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内容:1. 洗手:医务人员应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特别是接触了患者、体液、分泌物或病原体后,应及时用肥皂和流水彻底洗手。
洗手时间应控制在20秒以上,包括手腕、指间、指尖以及手背。
2. 消毒:在无法使用肥皂和水洗手的情况下,医务人员可以使用酒精洗手液进行消毒。
酒精洗手液应涂满双手,按摩至干燥,整个过程约需20秒。
3. 戴手套:医务人员在进行与体液接触的操作时,应佩戴适当的手套。
手套应在进入患者隔离室或直接接触患者之前戴好,并在接触完患者后立即脱下,并按照正确的方法处理。
4. 专用手套:特定工作场所和操作需要使用特殊功能的手套,如抗菌手套、耐化学手套等。
医务人员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专用手套,确保安全和卫生。
5. 避免做面部接触: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和体液时,应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自己的脸部,以防止疾病传播。
如有必要,应先洗手或消毒后再接触自己的面部。
6. 常规手卫生:医务人员在每次接触患者前后都应进行常规手卫生,包括洗手或使用酒精洗手液消毒双手。
特别是接触到患者的体液、分泌物或病原体后要立即进行手卫生。
7. 隔离手卫生:医务人员在接触隔离患者时,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
进入患者隔离室前要正确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并在接触完患者后立即脱下,进行彻底的手卫生。
8. 保持手部皮肤完整:医务人员应保持双手皮肤的完整性,避免伤口、破损和皮肤病变。
如有皮肤问题,应及时处理和报告,以免对患者和自身造成交叉感染。
9. 定期修剪指甲:医务人员应定期修剪指甲,确保指甲干净整齐,以防止病原体滋生和传播。
10. 培养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医务人员应积极培养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时刻保持双手干净卫生。
可以通过开展培训、定期检查和评估等措施来促进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习惯。
医疗服务人员手卫生操作规范
医疗服务人员手卫生操作规范1. 前言本操作规范旨在指导医疗服务人员进行正确的手卫生操作,以确保医疗场所的卫生环境,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遵循本规范可以减少病原体传播的风险,有效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2. 手卫生原则- 手卫生是指用适宜的方法和手段清洁双手的过程,包括手洗和手消毒。
- 手卫生要根据情况进行选择,通常应先进行手洗,再进行手消毒。
- 手卫生应在特定时刻和特定场合进行,如接触患者前后、处理污物后、进食前等。
3. 手洗操作步骤1. 打开水龙头,调节水温适宜,湿润双手。
2. 取适量肥皂,并揉搓至出泡沫。
3. 双手掌心相对,交叉搓洗,包括手背、手心、手指、指间等部位。
4. 按顺序清洗手腕、前臂,并用流动的水冲洗干净。
5. 用卫生纸或干净手巾擦干双手,关闭水龙头。
4. 手消毒操作步骤1. 取适量手消毒液,涂抹于双手的所有部位。
2. 用双手相互揉搓,确保手消毒液充分接触所有手部表面。
3. 继续揉搓,直到手消毒液完全干燥为止,一般需15-20秒。
4. 不得用水冲洗或擦拭。
5. 注意事项- 手洗时应用流动水,避免使用封闭式水盆。
- 手洗后应使用单次性纸巾擦干双手,避免使用共用的毛巾。
- 手消毒液应符合卫生部门的规定,不能过期或稀释使用。
- 手消毒液的存放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 医疗服务人员应每日对双手进行规范清洗,并定期接受相关培训。
6. 附录- 手卫生操作步骤示意图- 常见手消毒液推荐清单请注意,本文档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并非法律文件。
在实施手卫生操作时,请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进行判断和决策。
医疗护理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疗护理人员手卫生规范背景医疗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特别是在与患者接触时,好的手卫生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手卫生能够有效预防感染传播、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
本文档旨在提供医疗护理人员手卫生的规范和指导,以确保手卫生操作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手卫生的重要性正确的手卫生可以防止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传播,减少感染的风险。
医疗护理人员应当始终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护理。
手卫生操作规范为确保手卫生的有效性,医疗护理人员应遵循以下操作规范:1. 洗手:使用流动的温水和适量的肥皂,搓揉双手至少20秒,包括手指、指甲、手腕和前臂。
用流动的温水冲洗干净后,使用一次性纸巾擦干双手。
2. 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当无法使用水洗手时,可以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或消毒剂。
按照指示使用适量的洗手液或消毒剂,涂抹于双手各个部位,搓揉至干燥。
3. 避免触摸脸部和其他物品:在进行医疗护理工作时,避免触摸自己的脸部、头发、鼻子、嘴巴和眼睛。
同时,避免触摸患者的开放性伤口、导尿管等。
4. 戴手套的正确使用:在某些情况下,医疗护理人员应戴上手套。
在戴手套之前,应先进行正确的手卫生操作。
戴好手套后,避免触摸面部、头发和其他物品。
工作结束后,应适时脱下手套,并进行手卫生操作。
5. 定期修剪指甲:医疗护理人员的指甲应保持短而干净,避免有挂甲、砂磨伤皮肤的情况。
培训和监督医疗机构应定期提供关于手卫生的培训,并监督医疗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操作情况。
培训应包括正确的手卫生步骤和操作规范,以及手卫生操作的重要性和风险。
结论良好的手卫生是医疗护理人员的基本职责,也是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健康的关键。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手卫生规范的宣传和培训,并确保医疗护理人员全面遵守手卫生操作规范,减少感染的风险,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护理服务。
(word完整版)WST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手卫生设施、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手卫生效果的监测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期限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手卫生 hand hygiene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3.2 洗手 handwashing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3 卫生手消毒 antiseptic handrubbing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3.4 外科手消毒 surgical hand antisepsis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3.5 常居菌 resident skin flora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回有的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
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
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3。
6 暂居菌 transient skin r flora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3.7 手消毒剂 hand antiseptic agent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已定、碘伏等。
3。
7.1 速干手消毒剂 alcohol—hand rub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3.7.2 免冲洗手消毒剂 waterless antiseptic agent主要用于外科手消毒,消毒后不需用水冲洗的手消毒剂。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024)
清洁剂、消毒剂选择及使用方法
清洁剂应选择对皮肤刺激性小、去污效 果好的产品,确保手部清洁。
2024/1/29
消毒剂应选择广谱、快速、持久且对皮 肤无刺激性的产品,确保手部消毒效果
。
使用方法:取适量清洁剂于掌心,揉搓 双手至少15秒,注意清洗指间、指尖 等部位,然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取适 量消毒剂于掌心,揉搓双手至干燥,确
加强督导检查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 生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 时纠正,确保医务人员养 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18
05
手卫生监测与监督管理
2024/29
19
手卫生依从性监测方法
观察法
通过直接观察医务人员在日常工 作中的手卫生行为,记录其手卫
生执行情况和频率。
2024/1/29
问卷调查法
设计问卷,针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以评 估其手卫生依从性。
13
特殊情况下手卫生处理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后
应立即进行洗手和手部消毒。
接触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后
应先洗手,再进行手部消毒。
脱手套后
其他特殊情况
如手套被污染或破损,应立即更换并进行 洗手和手部消毒。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手卫生处理。
2024/1/29
14
04
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与 宣传
2024/1/29
15
培训内容与方法
2024/1/29
培训内容
包括手卫生的重要性、正确的洗 手和消毒方法、手卫生设施的使 用等。
培训方法
采用理论授课、实践操作、案例 分析等多种培训形式,确保医务 人员全面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技能 。
16
培训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对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的操作,旨在预防病原微生物在医务人员手部传播,保障医疗安全。
手卫生是医疗机构重要的基础性措施之一,正确的手卫生操作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卫生至关重要。
下面将列举出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具体操作步骤。
1.着装规范:医务人员应穿着整洁、合适的工作服,头发应保持整洁,长发应盘起或扎起。
戴手表、首饰等物品可能滋生病菌和传播感染的应物理隔离或摘除。
2.洗手规范:医务人员在按手卫生前应先摘除手表、戒指、手镯等物品,用流水湿润双手,取适量的洗手液,擦洗20~30秒,使指同时被洗液充分接触,不漏洗任何指。
对手指还可互拇指交叉转搓5~10次,揉搓指夹部位。
洗手时中途不触碰污染物,指尖要向下。
清洗时最好选择一种含有双氧水或氯贝他洗手液。
3.漱口规范:医务人员完成患者处理后应及时漱口,可用含氯己定0.05%~0.2%漱口液,或者含有氟化物的洗手液,进行口腔清洁。
4.肥皂规范:医务人员不宜使用契尔氏皂制品洗手。
因为契尔氏皂非无菌产品,其中包含细菌的含量大于洗手液,容易污染手部皮肤。
5.消毒规范:医务人员应定期消毒双手,将双手伸入氯己定溶液中,确保液体温度适中,浸泡时间3~5分钟。
消毒完之后,要轻轻拍干,并迅速带上无菌手套。
6.无菌手套规范: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分泌物、体液、黏膜溅射等时,应穿戴无菌手套。
先洗手再戴手套,脱手套时应从手套被反弯的边缘部位将手套剥离,以防传染物沾染到自己的手上。
7.手术手消规范:手术手消应根据手术的性质、手术部位及医师的准备时间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正己烷消毒法、手消毒剂清洗法、紫外线消毒法、电石碱加强洗手法等。
8.手部保湿规范:医务人员要定期涂抹保湿剂进行护理,以防止皮肤干燥裂伤。
保湿剂要选择无菌且符合洗手指导原则的产品。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对于保障患者健康和医务人员个人健康都非常重要。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但也是经常存在问题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之一。
很多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不良的手卫生有关,故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对控制医院感染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加强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征求意见稿)》,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手卫生内涵手卫生(hand hygiene):是指所有手部清洁行为的通称,包括洗手、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
洗手(handwashing):是指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清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暂居菌的过程。
手消毒(hand antisepsis):是指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以酒精为主要成份的擦手液即ABHR,alcohol-based hand rubs)揉搓手,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无需冲洗或干手设备。
外科手消毒(surgical hand antisepsis):是指术前医务人员使用外科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应具备持久消毒效应。
暂居菌(transient flora):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很简单被清除的微生物。
接触病人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经由进程手传播。
常居菌(resident flora):能从大部分人的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
这种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的寄居者,不易被机械的磨擦清除。
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属某些菌种,不动杆菌属,丙酸菌属等。
二、手卫生设施(一)洗手设施1、水龙头:如为手触式开关,洗手后使用擦手纸巾或毛巾关闭开关,以免洗后的手被污染。
重点部门应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包括脚踏式、肘式、膝式等。
水龙头最好具有冷热水源和控制把柄,以便调节水和气水量。
2、肥皂或皂液:普通肥皂要保持干净、干燥。
皂液置于洁净内,调换时先干净取液器再添加,禁止将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
2024年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范例(三篇)
2024年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范例手卫生规范1、在接触传染病患者或被感染物质后,应先用流动水彻底冲洗双手,随后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消毒。
2、手部清洁后,应使用无菌毛巾擦干,盛装无菌巾的容器应保持干燥并定期灭菌。
3、每月对全院各科室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若怀疑流行病爆发与医务人员手部污染有关,应立即进行监测。
4、一般手卫生操作原则如下:医护人员在以下情况下必须洗手:(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接触不同患者之间,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患者前后;(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5)手部有可见污染物或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
5、正确的洗手方法:用流动水充分湿润双手;取适量肥皂或皂液,均匀涂抹于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注意清洁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步骤如下:1.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2.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3.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4.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5.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6.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7. 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干净,擦干后使用护手液。
6、医务人员洗手时,需特别清洁易藏污纳垢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及佩戴饰物的部位等。
7、更换皂液时,应清洁取液器后,重新更换皂液,或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皂液,禁止直接将皂液添加到未用完的取液器中。
8、手部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替代洗手。
取适量消毒剂于掌心,严格按照洗手揉搓步骤进行,确保手部干燥,达到消毒效果。
9、医务人员在以下情况需进行手部消毒: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之前;进出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高感染风险区域前后;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双手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性污染物后;需要双手长时间保持抗菌活性时。
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一、手卫生的定义和意义手卫生是指通过正确洗手或使用合适的手卫生剂来消除手上的病原体,以预防交叉感染和医院感染的传播。
手是医务人员最常接触患者和环境的部位,病原体容易在手上寄生,因此手卫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手卫生的原则1.准备开始时,先确认是否需要洗手。
只有在接触有可能存在病原体的环境后或接触有可能存在病原体的患者后才需要洗手。
2.在洗手之前、中、后要谨慎选择手卫生方式。
根据手的清洁程度和染菌的风险来选择洗手、擦干或使用手卫生剂。
3.用充足的肥皂和流水进行手的清洗。
4.进行洗手时,要注意手的每一个部位都要彻底清洗,包括手背、指缝、指甲及手腕等部位。
5.彻底洗手后,要使用干净的纸巾擦干手部,并确保每个手指和手掌都完全干燥。
6.对于不能洗手的情况,可以使用合适的手卫生剂,涂抹至少3mL,并揉搓双手直到干燥。
7.在卫生手洗中,双手不能接触任何物品,包括水龙头和水槽垃圾桶等。
8.使用废弃的纸巾或者肘部关闭水龙头。
三、手卫生的操作程序1.打开自来水龙头,调整水温到适宜的温度。
2.双手手掌相对,手指自然张开。
3.手腕以下完全浸入水中,用肥皂揉搓至少20秒,包括手背、指缝、指甲等部位。
4.揉搓手心、手背、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指腹、手指交叉搓洗、用指间相互摩擦清洗。
5.用清水冲洗手臂以下的部位。
6.关闭自来水龙头。
7.用干净纸巾擦干双手,从手腕开始,一直擦至手指末端,确保每个手指和手掌都完全干燥。
8.废弃纸巾后使用废纸篓或肘臂轻轻闭合水龙头。
手卫生是医务人员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正确的手卫生操作可以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
医务人员应该时刻牢记手卫生的原则和操作程序,并且在实施过程中积极监督和督促同事执行。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医务人员手卫生实施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实施规范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是:(一)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二)取适量肥皂或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三)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4.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5.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1)掌心对掌心揉搓(2)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3)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揉搓(4)双手互握揉搓手指(5)拇指在掌中揉搓(6)指尖在掌心中揉搓(四)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手消毒具体方法是:(一)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二)严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骤进行揉搓;(三)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
外科手消毒方法:(一)清洗双手、前臂及上臂下1/3。
具体步骤是:1.洗手之前应当先摘除手部饰物,并按要求修剪指甲;2.取适量的肥皂或者皂液刷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清洁双手时,应清洁指甲下的污垢;3.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4.使用清洁毛巾彻底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二)进行外科手消毒时,应将适量的手消毒剂认真揉搓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充分揉搓2∽6分钟,用洁净流动水冲净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用无菌巾彻底擦干;如果使用免洗手消毒剂,则充分揉搓至消毒剂干燥,即完成外科手消毒。
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是指在医疗工作中,医护人员必须要遵守的手卫生规定。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正确的手卫生可以有效地防止病原体的传播,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下面是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的内容:一、手卫生的时机:1. 接触患者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2. 患者之间的转移或接触前后也要进行手卫生;3. 在进行清洁或无菌操作前后需要进行手卫生;4. 非直接接触患者的物品或环境后,也要进行手卫生。
二、手卫生的方法:1. 必须使用洗手液或洗手露,不得使用水或香皂进行手卫生;2. 手卫生的时间至少需要20秒;3. 手卫生应包括手掌、掌背、手指、指缝、指甲及手腕等部位;4. 使用洗手液或洗手露时,应将适量的洗手液或洗手露倒在手心,搓揉双手并顺序洗净各个部位;5. 及时清洁双手上的脏物或分泌物。
三、戴手套的注意事项:1. 对于无菌操作,必须佩戴无菌手套,并在戴手套之前进行手卫生;2. 手套的选择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规格和材料的手套;3. 手套使用后应及时更换,不得重复使用;4. 在脱去手套之前,应先进行手卫生,以减少传染风险;5. 如果在手套使用过程中触摸到污染物或常规物品,应及时更换新手套。
四、随身携带个人物品的处理:1. 医护人员的个人物品应放置在工作服上的袋子或者专门的柜子中,避免与患者物品接触;2. 手机、钱包、钥匙等个人物品不得放在手套盒、感染废物桶等易受污染的地方;3. 患者护理过程中,个人物品不得带入患者房间,以免交叉感染。
五、长指甲与饰品的处理:1. 医护人员必须保持短、干净且无指甲油的指甲;2. 不得佩戴手环、戒指、手表等饰品,尤其是在直接接触患者时。
六、常规手卫生:1. 每8小时进行一次常规手卫生;2. 常规手卫生要求脱去手表、手环等饰品,并进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3. 手卫生后应用纸巾或者干燥器擦干双手。
七、手卫生教育:1. 医院应该对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规范的教育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手卫生知识和方法;2. 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手卫生常识的宣教,让患者正确理解和重视手卫生的重要性。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1)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1)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是医疗保健中最基本的手段之一。
它可以有效预防医
疗相关感染,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下面是医务人员手卫
生规范:
一、手卫生的时机
1. 在进入病房前、接触患者前和接触感染性物品前,务必进行手卫生。
2. 在同一患者从清洁区域移动到污染区域之前和之后,也需要进行手
卫生。
不同患者间必须进行手卫生,以防交叉感染。
3. 在执行无创操作之前和之后,必须进行手卫生。
二、手卫生的方法
1. 洗手法: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清洗双手,揉搓20秒,不要忘记手
指间、指尖、手背等部位。
待清水将肥皂冲净,用一次性干净毛巾擦
干手。
2. 酒精手消毒法:在干燥双手上涂抹适量的含有70%以上乙醇的酒精
手消毒液,摩擦双手并延伸到手腕,使其干燥或等待作用时间结束。
3. 皂加酒精手卫生法:先洗手再用含有70%以上乙醇的酒精手消毒液
进行消毒。
三、手卫生的注意事项
1. 指甲一定要保持干净、短截,不带指环,防止有细菌滋生。
2. 做好环境卫生,使消毒液、肥皂等当场存放,避免与其他物品混淆污染。
3. 当患者患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或携带多重耐药菌时,医护人员应当全程佩戴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病人分泌物等潜在媒介。
手卫生对防止医疗相关感染和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相关的手卫生知识和方法,并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以确保医疗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Microsoft Word 文档
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为加强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要求,制定本规范。
一、洗手与卫生手消毒(一)基本原则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二)洗手指征:1、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前述基本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2、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手消毒:(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二)洗手方法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2、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1)掌手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二、洗手与外科手消毒(指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医院手部卫生实施规范(最新范本)
手部卫生实施规范一、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洗手指征):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5、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6、进入和离开病房前后。
二、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1、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2、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一五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②手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④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⑤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手消液消毒。
5、①掌心对掌心搓揉; ②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搓揉;③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搓揉;④双手互握搓揉手指;⑤拇指在掌中搓揉;⑥指尖在掌心中搓揉。
6、【注意事项】1、洗手时应当彻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缝,指关节及配戴饰物的部位等。
2、洗手使用皂液,在更换皂液时,应当在清洁取液器后,重新更换皂液或者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皂液。
禁止将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
如使用固体肥皂,应保持肥皂干燥,盛装肥皂的容器保持清洁。
3、手洗净后应用一次性纸巾,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小毛巾应一用一消毒。
4、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三、医务人员下列情况下应当进行手消毒(手消毒指征):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
医疗人员手卫生操作规范
医疗人员手卫生操作规范1. 背景手卫生是有效预防医疗相关感染的关键措施之一。
正确的手卫生操作可以有效减少细菌和病毒在医疗环境中的传播,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2.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制定医疗人员手卫生操作规范,以确保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正确、规范地进行手卫生操作。
3. 手卫生操作准则以下是医疗人员应遵循的手卫生操作准则:3.1 洗手- 在进入工作区域前、接触患者前、进行无菌操作前和离开工作区域时,必须进行洗手。
- 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或合适的洗手剂彻底清洁双手。
揉搓双手至少20秒,包括手背、指尖、指关节、手腕和手指周围区域。
- 洗手后,用干净的纸巾或单次性手巾将双手擦干。
3.2 手消毒- 在无法使用水和肥皂洗手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合适的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 双手干净、无污染时,取适量手消毒剂于手心,涂抹于双手各个部位。
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摩擦,使手消毒剂充分接触皮肤表面,保持擦拭时间至少20秒。
- 手消毒后,等待手部完全干燥。
3.3 常规手卫生要求- 不随地吐痰,避免污染双手。
- 在有伤口或破损皮肤的情况下,使用适当的防护措施进行工作。
- 避免双手接触面部、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部位。
- 定期修剪和清洁指甲,确保指甲下无脏物。
4. 培训和监测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医护人员手卫生操作的培训,并建立监测机制,对医疗人员的手卫生操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5. 总结医疗人员手卫生操作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应加强培训和监测,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全面、规范地进行手卫生操作,减少医疗相关感染的风险。
参考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手卫生设施、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手卫生效果的监测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期限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手卫生hand hygiene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3.2 洗手handwashing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3 卫生手消毒antiseptic handrubbing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3.4 外科手消毒surgical hand antisepsis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3.5 常居菌resident skin flora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回有的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
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
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3.6 暂居菌transient skin r flora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
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3.7 手消毒剂hand antiseptic agent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已定、碘伏等。
3.7.1 速干手消毒剂alcohol-hand rub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3.7.2 免冲洗手消毒剂waterless antiseptic agent主要用于外科手消毒,消毒后不需用水冲洗的手消毒剂。
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3.8 手卫生设施hand hygiene facilities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4 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4.1 医疗机构应制定并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
4.2 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障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
WS/T313-20094.3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4.4 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a)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b)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25 手卫生设施5.1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5.1.1 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
5.1.2 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诊疗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5.1.3 应配备清洁剂。
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
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
皂液有浑浊或变色时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
5.1.4 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者设施,避免二次污染。
5.1.5 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
5.1.6 手卫生生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5.1.7 卫生手消毒剂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b)宜使用一次性包装。
c)医务人员对选用的手消毒剂应有良好的接受性,手消毒剂无异味、无刺激性等。
5.2 外科手消毒设施5.2.1 应配置洗手池。
洗手池设置在手术间附近,水池大小、高矮适宜,能防止洗手水溅出,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易于清洁。
洗手池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5.2.2 洗手池及水龙头的数量应根据手术间的数量设置,水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水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
5.2.3 应配备清洁剂,并符合5.1.3的要求。
5.2.4 应配备清洁指甲用品;可配备手卫生的揉搓用品。
如配备手刷,刷手应柔软,并定期检查,及时剔除不合格手刷。
5.2.5 手消毒剂应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有效期内使用。
5.2.6 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采用非手触式。
消毒剂宜采用一次性包装,重复使用的消毒剂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
5.2.7 应配备干手物品。
干手巾应每人一用,用后清洁、灭菌;盛装消毒巾的容器应每次清洗、灭菌。
5.2.8 应配备计时装置、洗手流程及说明图。
6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6.1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b)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6.2 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6.1的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a)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b)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c)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d)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f)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6.3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6.4 医务人员洗手方法,见附录A6.5 消毒应遵循以下方法:a)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b)严格按照附录A医务人员洗手方法A.3揉搓的步骤进行揉搓。
c)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
7 外科手消毒7.1 外科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a)先洗手,后消毒。
b)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7.2 洗手方法与要求7.2.1 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
7.2.2 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
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
7.2.3 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下臂下1/3。
7.2.4 使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7.3 外科手消毒方法7.3.1 冲洗手消毒方法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2min~6min,用流动水冲净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无菌巾彻底擦干。
流动水应达到GB 5749 的规定。
特殊情况水质达不到要求时,手术医师在戴手套前,应用醇类手消毒剂再消毒双手后戴手套。
手消毒剂的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7.3.2 免冲洗手消毒方法取适量的免冲洗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直至消毒剂干燥。
手消毒剂的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7.4 注意事项7.4.1 不应戴假指甲,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7.4.2 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
7.4.3 洗手与消毒可使用海绵、其他揉搓用品或双手相互揉搓。
7.4.4 术后摘除外科手套后,应用肥皂(皂液)清洁双手。
7.4.5 用后的清洁指甲用具、揉搓用品如海绵、手刷等,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揉搓用品应每人使用后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清洁指甲用品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8 手卫生效果的监测8.1监测要求医疗机构应每季度对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等部门工作的医务人员手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
8.2 监测方法按照附录B进行。
8.3 手卫生合格的判断标准细菌菌落总数符合4.4的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医务人员洗手方法A.1 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A.2 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A.3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A.3.1掌手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见图A.1。
A.3.2 手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见图A.2。
A.3.3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见图A.3。
A.3.4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见图A.4。
A.3.5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见图A.5。
A.3.6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见图A.6。
A.4 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附录B(规范性附录)手卫生效果的监测方法B.1 采样时间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B.2 采样方法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水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B.3 检测方法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秒或用力振打80次,用无菌吸管吸取1.0ml等检样品接种于灭菌平皿,每一样本接种2个平皿,平皿内加入已溶化的45℃~48℃的营养琼脂15ml~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置36℃±1℃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
细菌菌落数总数计算方法:细菌菌落总数(cfu/cm2)=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m2)(式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