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监控管理系统(DCIM)-技术方案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监控管理系统(DCIM)-技术方案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监控管理系统(DCIM)-技术方案

数据中心

基础设施管理系统(DCIM)技术方案

目录

第1章项目技术方案 (5)

1.1.项目概述 (5)

1.2.技术标准 (5)

1.3.系统设计 (6)

1.3.1.系统描述 (6)

1.3.2.项目范围 (6)

1.3.3.系统架构 (7)

1.3.4.串口设计 (10)

1.3.5.双总线(A/B路)设计 (12)

1.3.6.系统性能 (13)

1.4.基础设施监控实现 (14)

1.4.1.动环监控实现 (14)

1.4.1.1.变压器监测 (14)

1.4.1.2.发电机监测 (15)

1.4.1.3.列头柜监测 (15)

1.4.1.4.电量仪监测 (16)

1.4.1.5.UPS监测 (17)

1.4.1.6.EPS监测 (18)

1.4.1.7.ATS监测 (19)

1.4.1.8.蓄电池监测 (19)

1.4.1.9.氢气监测 (20)

1.4.1.11.新风机监控 (21)

1.4.1.12.温湿度监测 (22)

1.4.1.13.机柜温度监测 (23)

1.4.1.14.漏水监测 (23)

1.4.1.15.入侵监测 (24)

1.4.2.第三方系统集成 (25)

1.4.2.1.系统集成架构描述 (25)

1.4.2.2.视频系统集成实现 (26)

1.4.2.3.门禁系统集成实现 (26)

1.4.2.4.BA系统集成实现 (27)

1.4.2.5.消防系统集成实现 (27)

1.4.2.6.极早期探测系统集成实现 (28)

1.5.基础设施管理平台功能 (28)

1.5.1.系统界面 (28)

1.5.2.冷通道管理 (34)

1.5.3.告警管理 (39)

1.5.4.报表管理 (42)

1.5.5.联动管理 (45)

1.5.6.远程管理 (46)

1.5.7.日志管理 (46)

1.5.8.数据管理 (46)

1.5.10.配置管理 (48)

1.5.11.微信告警(根据项目情况增减) (50)

1.5.12.双机热备(根据项目情况增减) (51)

1.5.13.手机客户端(根据项目情况增减) (52)

1.5.14.资产管理 (53)

1.5.15.容量管理 (62)

1.5.16.能效管理 (65)

1.5.17.温度场管理 (66)

1.5.18.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功能 (67)

1.5.18.1.三维可视化 (67)

1.5.18.2.三维巡视 (67)

1.5.18.3.自定义视角 (68)

1.5.18.4.监控可视化 (69)

1.5.18.5.温度云图 (70)

1.5.18.6.资产管理 (70)

1.5.18.7.容量可视化 (71)

1.5.19.微信运维管理 (72)

1.5.19.1.人员管理 (73)

1.5.19.2.设备管理 (74)

1.5.19.3.维修管理 (75)

1.5.19.4.过保通知 (76)

1.5.19.6.权限管理 (77)

1.5.19.7.知识库 (77)

1.5.19.8.微信告警 (78)

1.5.19.9.资产管理 (79)

1.5.19.10.容量管理 (79)

1.5.19.11.移动巡检 (80)

1.5.19.12.web维护端 (81)

第1章项目技术方案

1.1. 项目概述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DCIM)是一个数据采集、加工处理、统计分析的数据管理平台。系统监测的数据,一方面用来实时反映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指标,以便数据中心大楼维护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消除,避免对数据中心所支撑的各个业务应用的影响;另一方面,按照一定的逻辑和配置,保存历史监控数据,用于精细化定位、日后事故追踪、查询统计和趋势分析。

本项目涉及的监控对象包括:数据中心供配电动力状况及其相关设备、机房环境状况及其相关设备、大楼冷水机组设备。这些在数据中心承担不同功能的设备,类型多,数量多,参数多,连接多,而且它们自身也可以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硬件系统。因此,需要通过一个统一的监控管理平台,集成这些系统,实现7×24的全面集中监控和管理,保障机房安全稳定运行。

通过部署DCIM系统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的:

?为机房内各系统及设备运行提供高度稳定可靠的监控信息资源;

?节省机房运行管理费用,达到短期投资长期受益的目的;

?确保提高机房大楼管理工作效率并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系统软/硬件均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适应发展需要,做到具有可扩展性、可变性,

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工作性质的多样化。

1.2. 技术标准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白皮书》(中国数据中心工作组2016年)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

?《保安电视监控工程技术规范》GA/T76--96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0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10408.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89:97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其它国家行业相关标准

1.3. 系统设计

1.3.1.系统描述

本项目从数据中心的性质、用途出发,为长远发展考虑,采用“XX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DCIM)软件”做为整个数据中心的上位管理平台。XX基础设施管理平台具备十分良好的开放性和扩展性,并结合多年我司在行业内的积累与经验与我司产品固有的技术优势。可很好的满足运维团队对数据中心的运营与决策依据。XX产品满足以下功能特征:

1)系统提供大楼-楼层-机房视图、专业的供配电拓扑图、定制化大屏展示图;

2)系统具备强大的联动管理功能,当发生某一时间时,系统将根据预定义的子系统(设备)联动关系表联动对应子系统。同时可通过设置时间段来管理联动控制触发的时间;

3)系统具备强大的监控管理能力,提供设备监控、资产管理、容量管理、事件告警管理、能效管理、移动巡检、服务请求等功能;

4)具备友好的操作界面,易安装、操作和维护;

5)系统可通过Internet/Intranet就能够监视和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用户可通过系统内具有的图形、趋势图等功能对系统控制设备的运行状态、环境设备的参数、被控对象的控制效果进行实时和历史的监控。

1.3.

2.项目范围

本次系统整体监控范围包括:

1)动环系统:新建动环系统,并集成至基础设施管理平台。

柴油发电机

变压器

低压柜电量仪

UPS

EPS

ATS

蓄电池

精密空调

新风机

温湿度

机柜温度(每个机柜3个探测器)

漏水监测

氢气浓度

红外双鉴

2)视频系统:新建视频系统,并集成至基础设施管理平台。

3)门禁系统:新建门禁系统,并集成至基础设施管理平台。

4)第三方系统集成:集成视频系统、门禁系统、BA系统、极早期探测系统、消防告警系统。

1.3.3.系统架构

8

系统架构图该系统由以下四层架构组成: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管理服务层、展示层。

一、数据采集层

由各类型传感器(如:温湿度传感器、漏水控制器等),智能设备的通讯接口(如:UPS的智能接口、精密空调的智能接口等)、串口服务器等组成。现场的传感器通过RS485接口接入串口服务器,串口服务器通过网络将数据送至监控层。

二、数据处理层

由冷通道工业平板、数据处理服务器、动环系统服务器、第三方被集成系统服务器及相关软件组成。该层通过以太网或总线接入实现现场所有动力环境设备的监控信息汇聚、存储、预处理、联动等功能,再将数据通过以太网上传至管理服务层。

冷通道工业平板:自带RS485、RS232、DI、DO、LAN接口,可直接接入冷通道内的列头柜、温湿度传感器、机柜温度传感器、天窗磁锁信号等设备。可显示冷通道内电力使用情况(冷通道实时耗电量、各个支路负载情况及实时电流使用情况和支路开关状态)、环境设备运行参数、天窗状态、通道门开关状态、资产明细等。下方为冷通道平板截图:

数据处理服务器:实现冷通道以外的所有动力环境设备的监控信息汇聚及处理。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服务器:将一期和二期现有的监控系统进行替换及新增,分别部署2台服务器,以实现双机热备的架构,确保一期和二期动环成为独立可运行的一套系统。最终通过数据接口将数据接入管理服务层。

第三方被集成系统:通过被集成的第三方系统服务器及软件开放数据接口,提供OPC、SNMP、Webservice、Socket、SDK等接口或开发工具实现对视频系统、门禁系统、BA 系统、极早期探测系统、消防告警系统的集成。

三、管理服务层

由2台(双机热备)基础设施管理系统服务器和软件组成。基础设施管理服务器通过网络接入数据处理层的数据。实现数据集中监控、资产管理、容量管理、能效管理、界面管理、报警管理、微信运维管理、报表管理、联动管理、远程管理、日志管理、数据管理、权限管理、配置管理等功能。满足7x24x365天长时间正常运行。

四、展示层

通过C/S和B/S方式实现页面查看、对外告警、报表查看、权限管理、系统配置等功能。机房运维人员可通过管理客户端软件组成(安装于值班电脑)、处于监控系统同一网段Web访问、微信客户端等方式实现与整套系统的交互,通过展示信息方便管理者随时了解机房当前的运行情况并辅助决策管理动作。

1.3.4.串口设计

串口类设备说明

机房监控系统的监控对象可分为智能设备、非智能两类:

1)对于被监控的智能设备,如UPS、精密空调,在设备采购时,必须选用带有主流通讯接口的智能设备,同时要求提供的通讯协议满足监控需求。

2)对于非智能类设备或其他,必须选用带有主流通讯接口的智能设备,或传感器加智能终端的方式对其监控,如:温湿度、漏水、烟感等。

串口特征说明

对于采用串口通讯的监控设备或被监控对象,在使用串口通讯时,接到同一个串口的设备需遵循以下原则:

1)串口参数一致,包括波特率、校验位等。

2)设备可编址。

3)设备协议相同。

4)通过手拉手进行总线连接,串口总线通讯采用轮询方式,总线上挂接设备越多,通讯周期就越长。轮询常量见下表:

备个数* 0.1s) +采集周期间隔。

单个串口设备接入设备量

系统建设时,系统设计的单个串口设备数量满足如下要求:

数据采集层整体采用2N冗余设计,分为A/B双路运行,每个区域(单个房间或相邻两个房间)配置2台串口服务器,将A路的列头柜、精密空调接入A串口服务器,B路的列头柜、精密空调接入B串口服务器。

A/B路设备接入

1.3.6.系统性能

1)基础设施管理系统服务器和前端数据处理服务器采用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系统,数据库采用My SQL,系统支持B/S、C/S架构。

2)系统支持RS232、RS485、RS422、TCP/IP、SNMP、OPC、DDE、MODBUS、ASCII、LONKWORKS、BACNET、C-BUS等各种标准化协议和接口,以用于快速方便的将各监控对象集成到系统中,支持主流品牌的UPS、空调、电量仪的数据接入,避免协议开发。

3)系统提供登录功能,值班人员可以浏览动力环境,图像,门禁,资产管理,容量管理、运维管理等多套系统;

4)包括电子地图导航、组态页面,设备监控,实时信号和图像监控等内容。

5)系统软件提供机房平面图、配电图,方便维护和扩容。

6)系统提供微信运维客户端,可通过客户端实现监控信息进行查看、告警接受、流程审批、运维派单等。

7)系统要支持100万以上测点,日志可在系统中保存一年以上;

8)系统可支持至少100个客户端同时连接访问;

9)系统硬件(采集器)支持多点布署、灵活扩容;

10)支持系统平滑升级(后续升级扩容,只需接入新增设备,无需新增平台或服务器等系统性费用);

11)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对软硬件故障能够自动重启恢复,在重启后相关数据可以补采;

当供电意外中断并恢复供应后,系统应从软、硬件两个方面进行自动恢复。

12)系统采用双机热备架构。

13)基础设施监控管理系统必须实时、准确的显示所有监控信息,达到但不限于:远程监

控数据刷新时间<6S;短信报警发出响应时间<30S;一个信号周期完成对管辖范围内所有设备的数据采集、存储和显示控制在6秒内。

14)系统前端配置多台串口服务器,中心平台配置一套双机热备的服务器。通过我司特有的“多通道数据采集”软件,平台的整体性能不单独依靠服务器的CPU处理能力,通过多进程的数据处理方式,可确保在数据点超过10万以上的情况下,信号周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对管辖范围内所有设备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实时监控众多对象,系统仍能保持极高的实时性。

15)系统采用开放式的架构设计,可快速实现平台扩容,针对后续动环设备可快速方便的接入。我方提供免费的软件升级服务,质保期结束之前需按照业主方的意见对系统进行升级及优化。

1.4. 基础设施监控实现

1.4.1.动环监控实现

1.4.1.1.变压器监测

(一)监测内容

监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电流、开关状态等信息;监控变压器的三相绕组温度;

在变压器过高或异常时,该项状态会变红色,同时产生报警事件进行记录存储,并第一时间发出手机短信、电话、语音、声光、微信等对外报警;

历史曲线记录,可查询一年内相应参数的历史曲线及具体时间的参数值(包括最大值、最小值),并可将历史曲线导出为EXCEL格式,方便管理员全面了解变压器的运行状态。

(二)监测实现

通过变压器提供的RS232智能通讯口及通讯协议,通过通讯转换模块将RS232转成RS485后,采用总线的方式将变压器的监控信号通过总线上传至数据采集服务器,通过数据采集服务器将数据上传到处理层和管理层,由监控平台软件实时监测变压器的状态和报警信息。

1.4.1.

2.发电机监测

(一) 监测内容

实时监视发电机的输出电压、电流、功率、油压、水温、转速等参数(能监测到的具体内容由厂家的协议决定,不同品牌、型号的发电机所监控到的内容不同);

一旦发电机出现报警情况,该项状态会变红色,同时产生报警事件进行记录存储,并第一时间发出手机短信、电话、语音、声光、微信等对外报警;

历史曲线记录,可查询一年内相应参数的历史曲线及具体时间的参数值,并可将历史曲线导出为EXCEL格式,方便管理员全面了解机房内发电机的运行情况。

(二) 实现方式

通过发电机提供的RS485智能接口及通讯协议,采用总线的方式将发电机的监控信号上传至数据采集服务器,通过数据采集服务器将数据上传到处理层和管理层,由监控平台软件实时监测发电机各部件的工作状态及运行参数。

1.4.1.3.列头柜监测

(一) 监测内容

实时监测列头柜的相电压、线电压、相电流、频率、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开关状态等参数;

通过图表直观的展示列头柜整体的运行数据;

一旦列头柜有告警,该项状态会变红色,同时产生报警事件进行记录存储,并第一时间发出手机短信、电话、语音、声光、微信等对外报警;

历史曲线记录,可查询一年内相应参数的历史曲线及具体时间的参数值,并可将历史曲线导出为EXCEL格式,方便管理员全面了解列头柜的运行状况。

(二) 监测实现

通过列头柜提供的RS485智能接口及通讯协议,采用总线的方式将列头柜的监控信号上传冷通道工业平板(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存储、显示),通过工业平板将数据上传到处理层和管理层,由监控平台软件实时监测列头柜的运行状态。

1.4.1.4.电量仪监测

(一) 监测内容

实时监测电量仪的相电压、线电压、相电流、频率、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参数;

通过图表直观的展示电量仪的运行数据;

一旦电量仪有告警,该项状态会变红色,同时产生报警事件进行记录存储,并第一时间发出手机短信、电话、语音、声光、微信等对外报警;

历史曲线记录,可查询一年内相应参数的历史曲线及具体时间的参数值,并可将历史曲线导出为EXCEL格式,方便管理员全面了解电量仪的运行状况。

(二) 监测实现

通过电量仪的RS485智能接口和通讯协议采用总线的方式将设备监控信号直接上传至数据采集服务器,通过数据采集服务器将数据上传到处理层和管理层,由监控平台软件实时监测电量仪的运行状态。

1.4.1.5.UPS监测

(一)监测内容

实时监视UPS整流器、逆变器、电池(电池健康检测,含电压电流等数值)、旁路、负载等各部分的运行状态与参数(监测的具体内容根据不同品牌和协议会有所不同);

通过图表直观的展示UPS整体的运行数据;

一旦UPS有告警,该项状态会变红色,同时产生报警事件进行记录存储,并第一时间发出手机短信、电话、语音、声光、微信等对外报警;

历史曲线记录,可查询一年内相应参数的历史曲线及具体时间的参数值(包括最大值、最小值),并可将历史曲线导出为EXCEL格式,方便管理员全面了解UPS的运行状况。(二)监测实现

实现说明:通过UPS提供通讯口及通讯协议,将UPS的数据信号经通讯转换模块将RS232转换成RS485,采用总线的方式将UPS的监控信号上传至数据采集服务器,通过数据采集服务器将数据上传到处理层和管理层,由监控平台软件实时监测UPS的各项运行参数、工作状态和报警信息。

1.4.1.6.EPS监测

(一)监测内容

实时监视EPS整流器、逆变器、电池(电池健康检测,含电压电流等数值)、旁路、负载等各部分的运行状态与参数(监测的具体内容根据不同品牌和协议会有所不同);

通过图表直观的展示EPS整体的运行数据;

一旦EPS有告警,该项状态会变红色,同时产生报警事件进行记录存储,并第一时间发出手机短信、电话、语音、声光、微信等对外报警;

历史曲线记录,可查询一年内相应参数的历史曲线及具体时间的参数值(包括最大值、最小值),并可将历史曲线导出为EXCEL格式,方便管理员全面了解UPS的运行状况。(二)监测实现

实现说明:通过EPS提供通讯口及通讯协议,将EPS的数据信号经通讯转换模块将RS232转换成RS485,采用总线的方式将EPS的监控信号直接上传至数据采集服务器,通过数据采集服务器将数据上传到处理层和管理层,由监控平台软件实时监测EPS的各项运行参数、工作状态和报警信息。

1.4.1.7.ATS监测

(一) 监测内容

●实时监测ATS设备的常用、备用电源线电压、频率参数,以及常用、备用电源的开/关状态;

●通过图表直观的展示ATS的状态;

●一旦ATS出现报警情况,该项状态会变红色,同时产生报警事件进行记录存储, 并第一时间发出手机短信、电话、语音、声光、微信等对外报警;

●通过动态的电子地图,可实时显示ATS数据。

(二) 监测实现

通过ATS提供的RS485智能通讯口及通讯协议,将ATS的监控信号采用总线的方式上传至数据采集服务器,通过数据采集服务器将数据上传至处理层和管理层,由监控平台软件实时监测ATS的各项运行参数、工作状态、报警信息。

1.4.1.8.蓄电池监测

(一) 监测内容

实时在线监测电池组的单体电压、电池温度、充放电电流、电池组总电压、总电流、电池内阻;

通过图表直观的展示蓄电池整体的运行数据;

一旦电池有告警,该项状态会变红色,同时产生报警事件进行记录存储,并第一时间发出手机短信、电话、语音、声光、微信等对外报警;

数据中心运维服务技术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及信息化终端设备维护方案 一、简况 XXX客户数据中心机房于XX年投入使用,目前即将过保和需要续保运维的设备清单如下: 另外,全院网络交换机设备使用年限较长,已全部过保,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维保的意义 通过机房设备维护保养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避免重特大事故发生,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设备故障时,可提供快速的备件供应,技术支持,故障处理等服务。

通过系统的维护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做到为客户排忧解难,减少客户人力、物力投入的成本。为机房内各系统及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安全保障。可延迟客户设备的淘汰时间,使可用价值最大化。 通过引入专业的维护公司,可以将客户管理人员从日常需要完成专业性很强的维护保养工作中解放出来,提升客户的工作效率,更好的发挥信息或科技部门的自身职能。 通过专业的维护,将机房内各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整理,进行数据分析,给客户的机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投入提供依据。 三、维护范围 1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 2、数据中心信息化系统 3、全院信息化终端设备 4、数据库及虚拟化系统 四、提供的服务 为更好的服务好客户,确实按质按量的对设备进行维护;我公司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及厂商维护标准,结合自身多年经验积累和客户需求,制定了一套自有的服务内容: 1、我公司在本地储备相应设备的备品备件,确保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及时免费更换新 的器件,保障设备使用安全。 2.我公司和客户建立24小时联络机制,同时指定一名负责人与使用方保持沟通,确保 7*24小时都可靠联系到工程技术人员,所有节日都照此标准执行。 3?快速进行故障抢修:故障服务响应时间不多于 30分钟,2小时内至少2人以上携带相关工具、仪器到达故障现场,直到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4.我公司对维修维护的设施设备的使用性能负责,在维修维护过程中严格执行技术规 范,保证设施设备的性能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在维修维护间,我方应对设施设备可能存

XX云数据中心项目技术方案

云数据中心建设 技术方案及实施、培训方案

目录 1.云数据中心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4) 1.1.项目概述 (4) 1.1.1.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总体架构 (4) 1.1.2.深圳市轨道交通清分中心概况 (4) 1.1.3.深圳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线网中心(CLC)概况 (5) 1.1.4.4号线已开通线路和系统概况 (5) 1.1.5.本项目工程概况 (5) 1.1.6.本项目AFC系统概况 (6) 1.1.7.三期AFC系统需与以下系统接口: (6) 1.1.8.需求理解及分析 (7) 1.1.8.1.构建云数据中心 (7) 1.1.8.2.业务云化及运维 (8) 1.2.项目建设目标 (8) 1.2.1.建设云数据中心,提供IaaS和PaaS层云服务 (8) 1.2.2.构建云安全防护体系,满足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要求 (8) 1.2.3.部署云运维管理平台,图形化展示业务运行状况 (8) 1.3.项目设计原则 (9) 1.4.方案设计总体思路 (10) 1.5.总体方案架构设计 (12) 1.5.1.港铁AFC云平台架构设计 (12) 1.5.2.新建云数据中心架构设计 (12) 1.6.详细设计方案 (15) 1.6.1.云管理平台设计方案 (15) 1.6.1.1.云管理平台架构设计 (15) 1.6.1.2.IaaS层服务设计 (21) 1.6.1.3.PaaS层服务设计 (30) 1.6.2.网络资源池设计方案 (31) 1.6.2.1.网络资源池总体架构设计 (31) 1.6.3.计算资源池设计方案 (34) 1.6.3.1.计算资源池需求 (34) 1.6.3.2.存储资源池需求 (36) 1.6.3.3.计算资源池总体架构设计 (36) 1.6.3.4.计算资源池容量规划设计 (36)

政府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政府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第一章概述 1.1 背景 为认真贯彻国家、省对电子政务建设要求的精神,根据《XX省“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结合我省电子政务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特制定本方案。 1.2 目的 1、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我省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组成。政务内网是党政机关办公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物理隔离,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以及决策需要,同时满足有关政务部门特殊办公需要。政务外网是党政机关公共业务网络,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进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面向社会服务的需要。 目前,XX省政务内网已经建成并运行良好,政务外网正在规划建设,通过统一的政府数据中心建设,建成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省委、省政府各部门和有关单位的业务应用系统,都要基于全省统一的政务网络资源,按需要分别在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部署。 2、统筹规划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避免重复建设,提高整体使用效益。 政府数据中心为省政府各部门和有关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提供统一的计算机机房、电子政务网络、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和应用系统安全、数据备份、公共地理信息和基础软件等信息化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降低系统建设成本。同时利用XX省综合信息中心技术人才资源,进行系统的运行维护,降低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 3、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安全平台。 目前,各政府部门分散建设,安全漏洞和隐患多,通过政府数据中心建设,

全省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安全平台,高标准建设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加强和规范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建立有效的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监测系统,提高对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的防范能力和网络失泄密的检查发现能力。统筹规划电子政务应急响应与灾难备份建设。完善密钥管理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密码、访问控制等技术保护电子政务安全,提高全省各项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网络和信息安全,完善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和信息安全。 4、提升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通过统一的政府数据中心建设,整合各部门和有关单位的政务信息资源,为政务公开、业务协同、辅助决策、公共服务等提供信息支持。 5、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 通过统一的政府数据中心的建设,贯彻国家、省和我省电子政务建设标准和规范,建立健全电子政务标准实施机制。 1.3 意义 政务数据中心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我省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执政能力;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履行职能提供技术手段;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章业务状况分析 2.1 现状分析 2.1.1 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近几年,我省围绕全面实施“阳光政务”工程,加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电子政务内网进一步完善,形成了覆盖全省的政务办公网络,实现了网上公文传递、处理。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稳步推进,初步建成了政务公开信息传送系统,实

数据中心可视化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可视化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概述 随着科技信息化的建设的快速发展,信息设备的大量投入,在大型数据中心机房管理中分散着多种专业的管理系统,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能耗管理系统、运维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它们之机相互独立并存,形成监控数据孤岛现象,如何高效统一管理成为了众多企业面临的难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 人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文字让人厌倦,让人不过瘾,需要图片不断刺激我们的眼球,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和触动我们麻木的神经。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对于枯燥严谨数据中心管理来说,我们已经开始进入了3D可视化时代。 解决方案 在这种背景下,推出了新一代基于3D技术的可视化仿真监控平台一一数据中心可视化管理平台。可视化技术将多种管理系统的复杂信息融汇在虚拟仿真环境之中,以符合人类直觉的方式自然呈现,从而大大提升了信息交互的效率,降低了信息损耗和时间损耗,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降低了信息查询和浏览的难度,使运维管理人员能够大幅提升操控效率,加快响应速度,缩短处理时间。运维管理人员可以更从容更精准地审视数据中心的全局图景,清晰掌握各 类设备的位置和资产信息,也为有效管理数据中心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数据可视化管理平台采用3D可视化技术对数据中心进行刻画,也被称为虚拟仿 真(Virtual Simulation),即通过技术手段把数据中心的一切物理存在的对象进行数据建模(从楼宇到设备,从地板到网线),以3D的方式在计算机中生成出来,供用户进行查看、交互、分析。机房不再需要现实中用脚走过去参观与查看,而是随时随地的以任意一个视角进行切入,比如我想知道核心业务系统的机器分别分布在哪一些机柜之中,或者哪一些机柜空间的空间剩余还是过半的,虚拟3D 机房就会直观的通过形象化图景呈现出查询结果。这只是可视化的简单应用,进而我们可以将各种监控设备的运行数据和状态信息与虚拟机房相结合,允许用户从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任意视角查看任意对象的任意信息。它能同时支持B/S、 C/S架构,用户可以在电脑上客户端进行操作软件,还可以在任意一台连上互联网的电脑上访问web版可视化软件,在Wet浏览器中就可以操作三维场景,它使得网页超越二维平面,利用多媒体效果和三维可交互的对象,向用户提供更加主动有趣和有用的服务。实现多人同时在线对全三维场景的浏览和数据交互。并 提供开放式SDK允许把三维场景嵌入第三方平台,实现数据双向交互,充分满足用户不同需求,麦景数据可视化管理平台软件包括以下内容:监控可视化管理、环境可视化管理、资产可视化管理、容量可视化管理、管线可视化管理、演示可视化管理。 系统功能 1、监控可视化管理监控可视化让用户可以整合数据中心内分散的各种专业监控工具(如动环监控、安防监控、网络监控、主机监控、应用监控等),把多种监控数据融为一体,建立统一监控窗口,改变监控数据孤岛现象,实现监控工具、监控数据的价值有效益化。同时,基于3D图像引擎的可视化能力,提供丰富的可视化手段,扭转由于二维信息维度不足而导致的数据与报表泛滥状况,切实提升监控管理水平。门禁监控集成可视化,消防监控可视化,配电监控可视化,设备性能监控展示,视频监控集成可视化,环境监控集成可视化,制冷监控集成可视化,设备统一告警展示。 2、资产可视化管理数据中心内的设备资产数量庞大、种类众多,传统的表格式管理方式效率低下、实用性差,资产可视化管理功能采用了创新的3D互动技术手段,实现对数据中心资产配置信息的可视化管理,可以与各种IT资产配置管理数据库集

私有云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营技术方案

VMware私有云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营 技术方案

目录 1概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现状分析 (5) 1.2.1数据中心环境现状 (5) 1.3需求分析 (8) 1.3.1数据中心基础构架分析 (8) 2VMware云计算数据中心服务调配解决方案概述 (10) 2.1方案概览 (10) 2.2功能特性 (14) 2.3典型应用场景 (16) 3云计算数据中心服务调配解决方案技术详解 (19) 3.1业务组成元素 (19) 3.1.1蓝图 (19) 3.1.2业务组和用户 (20) 3.1.3基于角色用户授权 (20) 3.1.4资源预留 (21) 3.1.5计费 (21) 3.1.6共享基础架构的管理 (22) 3.1.7机器资源的生命周期 (23) 3.2构成组件 (24) 3.3主要功能 (27) 3.3.1统一的IT服务目录 (27) 3.3.2基础架构服务调配 (28) 3.3.3应用服务调配 (40)

3.3.4XaaS–以服务的形式提供任何服务 (46) 3.4服务调配方法论与规划设计 (53) 3.4.1服务调配方法论 (53) 3.4.2服务的调配管理 (56) 3.4.3服务设计和开发管理 (59) 3.5规划设计 (63) 3.5.1基础架构服务调配规划 (63) 3.5.2应用服务调配规划 (80) 4VMware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管理解决方案概述 (82) 4.1概述82 4.2主要价值 (86) 4.3功能特性 (89) 4.4解决方案技术详解 (92) 4.4.1运维可见性与性能管理 (92) 4.4.2典型应用场景 (99) 4.4.3变更、配置与合规性管理 (119) 4.4.4性能监控、分析与告警 (122) 4.4.5应用依赖关系映射 (132) 4.4.6运维方法论与规划建议 (140) 4.4.7运维方法论 (140) 4.4.8规划建议 (154) 5VMware网络虚拟化解决方案概述 (163) 5.1方案概览 (163) 5.2主要价值 (167) 5.3典型应用场景 (168) 6VMware网络虚拟化解决方案技术详解 (170) 6.1基本组件 (170) 6.2工作原理 (173) 6.3主要功能 (175)

IDC机房资源动态管理系统

安徽移动IDC 机房资源动态管理系统简介 一、业务概述 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简称IDC,是中国移动整合网络通信线路、带 宽资源,建立的标准化的电信级机房环境,可以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器托管、租用、接入、运维等的一揽子服务。 IDC资源管理的效率是业务发展和运营的基础,涉及空间资源(机房/机架/机位)、IP、、 端口、带宽、存储、设备等。资源管理的范围还包括设备资源信息、设备用户信息、设备存放信息、设备端口信息。同时,IDC有别于传统机房,其承载的业务种类多,业务系统增减及系统升级扩容频繁,因此资源是动态变化的,分配繁琐、变更复杂、记录琐碎,查询统计困难是传统的管理方式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提升IDC资源管理的水平,应对复杂的多业 务环境(自有业务、合作业务、内容引入、集体托管),满足互联网业务发展和IDC向服务 转型的需要,改变传统的IDC管理模式,优化资源分配流程,最大化利用资源,实现多维度管控,同时满足公司低成本高效运营的要求是IDC运营的当务之急。 二、原有流程 经调研,目前全国各地IDC机房均采用传统的手工模式实现资源管理,尚未有IDC机房采用电子化手段结合条码管理方式,实现对不同层级的设备及其资源的动态管控、值班人员的现场无线维护。目前传统的资源手工分配流程如下: A、IP地址的分配,使用电子表格记录IP地址,每个维护人员各自记录每次的IP分配 变化,一段时间检查汇总一次。 B、机架、机位的分配,使用电子表格记录,在分配前,需要去机房现场查看,然后具体分配机柜、机位。 C、端口分配,没有记录,每次远程登录到网络设备上分配,分配后修改端口的别名进行记录。 D、机房托管资源的记录,使用电子表格记录。合作伙伴或客户提供托管资源清单,盘点验收后作为机房托管资源的记录。 通过上述的IDC资源管理方式,虽然解决了IDC资源登记、状态信息、资源归属的记录和查询。但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 1. IDC机房内设备数量众多,传统的设备标签信息仅能记录设备归属信息,信息量小、

数据中心方案设计V2.0

数据中心方案设计 Bychj a、 系统拓扑图 b、 4.5.1 设计目标 建立一个集中分散、异构、可扩充、可集成、有统一数据模型、有多种角度视图的、可交换的和安全可靠的复合数据库系统。它将成为政府各种业务系统、政府部门之间协同工作的数据中心,是政府门户的信息中心,多媒体、文档资料和政策法规的存储中心和预测决策所需的数据仓库中心。 4.5.2 数据中心设计基础 4.5.2.1 现状分析

对于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来说,统一的框架和相应的数据模式是十分重要的。电子政务的构建,正经历着由以技术为中心向以数据为中心的方向转变,没有数据也就没有信息,也就没有政府网站及电子政府。数据中心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具有公共数据(信息)库、模型库、文件交换站以及发布信息的政府门户网站的功能,各数据源将自己的数据上传给数据中心,而各部门根据自己的需要从数据中心获取数据,实施自己的应用。 按信息的应用属性,可将电子政务的数据类型分为空间数据、基础数据、政务数据、专题数据和多媒体语音数据。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改造政务数据库,并建立人口、法人机构、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以及宏观经济四个基础数据库,将成为我国今后数年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 由于我国政府各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的深远意义认识不够,以及政务建设有一个发展过程,造成了政府各部门、城市各行业信息化发展步调不一,从而使政务信息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㈠、信息的共享、公开没有立发,信息采集、储存标准不统一,造成了互联互通不畅,共享程度低。 ㈡、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各职能部门内部的信息相对封闭,产生了信息孤岛效应,造成了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 ㈢、大部分单位业务应用系统还未形成一个内部资源共享、有效运行的整体,需要在电子政务设计建设的过场中进行整合和改造。 ㈣、网络建设各自为政,结构不合理,互连互通十分困难。 ㈤、安全性存在隐患,人门还不放心在网上共享数据。 基于以上问题,需要在法律、技术、设备、管理等多方面加以考虑。

数据中心项目建设方案介绍

数据中心项目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1概述 1.1项目背景 1.2项目意义 2建设目标与任务 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为了解决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实现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促进太原市电子政务的发展。具体目标如下:建立数据中心的系统平台。完成相应的应用软件和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实现数据的交换、保存、更新、共享、备份、分发和存证等功能,并扩展容灾、备份、挖掘、分析等功能。 (一)建立数据中心的系统平台。完成相应的应用软件和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实现社会保障数据的交换、保存、更新、共享、备份、分发和存证等功能,并扩展容灾、备份、挖掘、分析等功能。 (二)建立全市自然人、法人、公共信息库等共享数据库,为宏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对基础数据进行集中管理,保证基础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各业务部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三)建立数据交换共享和更新维护机制。实现社会保障各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以及基础数据的标准化、一致化,保证相关数据的及时更新和安全管理,方便业务部门开展工作;

(四)建立数据共享和交换技术标准和相关管理规范,实现各部门业务应用系统的规范建设和业务协同; (五)为公共服务中心提供数据服务支持,实现面向社会公众的一站式服务; (六)根据统计数据标准汇集各业务部门的原始个案或统计数据,根据决策支持的需要,整理相关数据,并提供统计分析功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七)为监督部门提供提供必要的数据通道,方便实现对业务部门以及业务对象的监管,逐步实现有效的业务监管支持; (八)为业务数据库的备份提供存储和备份手段支持,提高业务应用系统的可靠性。 3需求分析 3.1用户需求 从与数据中心交互的组织机构、人员方面进行说明。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DCIM总体方案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DCIM) 总体方案

目录 1.平台概述及需求理解 (4) 1.1.项目背景简介 (4) 1.2.项目管理范围 (4) 1.3.项目建设原则 (5) 1.4.项目建设目标 (6) 1.5.解决方案概述 (7) 2.系统架构及实现原理 (11) 2.1.系统架构 (11) 2.1.1.采集层 (12) 2.1.2.处理层 (12) 2.1.3.管理层 (13) 2.1.4.交互展现层 (13) 2.2.系统集成 (14) 2.2.1.第三方集成 (14) 2.2.2.短信猫集成 (15) 2.2.3.短信网关集成 (15) 2.3.开发工具及技术介绍 (16) 2.3.1.自定义流程引擎 (16) 2.3.2.成熟的开发标准技术 (17)

2.3.3.分布式通讯调度 (17) 2.3.4.搜索引擎 (18)

1.平台概述及需求理解 1.1.项目背景简介 伴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量的逐渐增大,对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也变的越来越重要。一旦基础设施系统出现问题,而没有及时地得到妥善解决,常常会给企、事业造成很大的损失。怎样能7x24小时保证设备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各种故障的发生,优化和改进传统的运维模式,提高客户服务的及时性和满意度就显得非常重要。 因此,建设一套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势在必行。一个完备的运维管理系统能够提供7x24小时检测基础设施运行状态、各种资源状态的信息。运维管理人员依靠流程管理系统可以及时排除故障避免造成重大损失,控制运维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1.2.项目管理范围 项目内容: 设施故障发现与警报; 记录日常运维日志信息; 设施故障统计; 设施软硬件信息统计; 服务进程管理;

云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云数据中心设计方 案

云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李万鸿 -2-25 云计算是大势所趋,选择合适的硬件和软件建立云数据中心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一个非常详细的云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1.云数据中心架构设计 学校云数据中心架构图 云数据中心包括Iaas、Paas、Saas三层服务,云数据中心既是一个企业云,也能够对外提供服务,学校还能够使用别的公有云如阿里云,形成混合云。 1). SaaS:提供给客户的服务是运营商运行在云计算基础设施上的应用程序,用户能够在各种设备上经过客户端界面访问,如浏览器。消费者不需要管理或控制任何云计算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存储等等,实现智慧校园产品及学校

现有产品等给用户使用。 2). PaaS:主要提供应用开发、测试和运行的平台,用户能够基于该平台,进行应用的快速开发、测试和部署运行,它依托于云计算基础架构,把基础架构资源变成平台环境提供给用户和应用。为业务信息系统提供软件开发和测试环境,同时能够将各业务信息系统功能纳入一个集中的SOA平台上,有效地复用和编排组织内部的应用服务构件,以便按需组织这些服务构件。典型的如门户网站平台服务,可为用户提供快速定制开发门户网站提供应用软件平台,用户只需在此平台进行少量的定制开发即可快速部署应用。提供给消费者的服务是把客户采用提供的开发语言和工具(例如Java,python, .Net等)开发的或收购的应用程序部署到供应商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上去。客户不需要管理或控制底层的云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存储等,但客户能控制部署的应用程序,也可能控制运行应用程序的托管环境配置;能够使用Kubernetes、Docker容器完成应用系统的部署和管理。提供统一登录、权限、门户、数据中心、数据库等服务,实现容器管理、自动化部署、自动化迁移、负载均衡、弹性计算、按需分配、应用统计、性能检测、API接口、数据交换等功能。 3). IaaS:提供给消费者的服务是对所有计算基础设施的利用,包括处理CPU、内存、存储、网络和其它基本的计算资源,用户能够部署和运行任意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Iaas层是

IDC资源接入管理系统介绍

IDC资源接入管理系统介绍 一、业务概述 IDC是中国移动整合网络通信线路、带宽资源,建立的标准化的电信级机房环境,可以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器托管、租用、接入、运维等的一揽子服务。 IDC资源管理的效率是业务发展和运营的基础,涉及空间资源(机房/机架/机位)、IP、、端口、带宽、存储、设备等。资源管理的范围还包括设备资源信息、设备用户信息、设备存放信息、设备端口信息。同时,IDC有别于传统机房,其承载的业务种类多,业务系统增减及系统升级扩容频繁,因此资源是动态变化的,分配繁琐、变更复杂、记录琐碎,查询统计困难是传统的管理方式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提升IDC资源管理的水平,应对复杂的多业务环境(自有业务、合作业务、内容引入、集体托管),满足互联网业务发展和IDC向服务转型的需要,改变传统的IDC管理模式,优化资源分配流程,最大化利用资源,实现多维度管控,同时满足公司低成本高效运营的要求是IDC运营的当务之急。 二、原有流程 经调研,目前全国各地IDC机房均采用传统的手工模式实现资源管理,尚未有IDC机房采用电子化手段结合条码管理方式,实现对不同层级的设备及其资源的动态管控、值班人员的现场无线维护。目前传统的资源手工分配流程如下: A、IP地址的分配,使用电子表格记录IP地址,每个维护人员各自记录每次的IP分配变化,一段时间检查汇总一次。 B、机架、机位的分配,使用电子表格记录,在分配前,需要去机房现场查看,然后具体分配机柜、机位。

C、端口分配,没有记录,每次远程登录到网络设备上分配,分配后修改端口的别名进行记录。 D、机房托管资源的记录,使用电子表格记录。合作伙伴或客户提供托管资源清单,盘点验收后作为机房托管资源的记录。 通过上述的IDC资源管理方式,虽然解决了IDC资源登记、状态信息、资源归属的记录和查询。但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 1.IDC机房内设备数量众多,传统的设备标签信息仅能记录设备归属信息,信息量小、不全面,运维人员巡检时发现的问题时,无法快速定位设备维保信息、设备维护使用记录、客户经理及其联系信息等内容,无法及时并直接将设备故障信息反馈给设备相关维护人员,需记录设备编号后再后台查找相关信息后,通知厂家维护人员,维护效率较低。 2.IDC资源的分配流程长,涉及的分配环节和人员较多,分配效率低,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和面向服务转型的需要,需要对分配流程进行优化。 3.在运维过程中,因各种各样的漏记、错记,资源状态不能及时更新,资源状态比较错乱,导致数据不准确现象时有发生,传统的手工分配资源无法从根本上杜绝数据错误,保证数据100%准确。 4.传统的手工分配资源,无法对资源的分配过程、变更过程、历史记录等信息进行管理和查询,不符合IDC资源动态变化分配管理的要求,导致资源利用率较低。 5.资源占用记录不直观,资源统计不方便,不能对IDC的运营、规划提供第一手资料。 综上所述,传统人工资源管理流程,存在资源分配流程长、维护效率低、资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1、建设目标 XX市国土资源系统“一个平台、两个市场”(一期)建设项目数据中心建设目标如下: 采用“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模式建立XX市国土资源数据中心。通过统筹规划、顶层设计、整合资源、构建环境,并采用数据资源规划(IRP)的方法,对全市各类国土资源数据的采集、整合、汇交、更新、存储、管理、共享、应用进行全方位的规划,构建市级国土资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联动更新”的数据中心核心数据库,实现各类国土资源数据的集成管理与更新,实现各类国土资源数据的共享服务与综合应用,形成科学合理的数据框架、服务框架和运行环境,为国土资源行政审批、业务管理、综合监管、辅助决策、社会化服务提供统一的数据和技术支撑平台。 2、建设原则 XX市国土资源“一个平台、两个市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工作任务重、资金投入大,在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高点定位,统筹规划。 (2)整合资源,夯实基础。 (3)统分结合,以统为主。 (4)试点先行、稳步推进。 (5)边建边用,以用促建。 (6)保证安全,开放服务。 3、建设任务 (1)标准规建设

采用数据资源规划的方法,对市局的国土资源领域数据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根据国土资源数据容和特征、应用特点,将国土资源数据库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区分和归类,按照一致性、集约性、独立性、完整性、实用性和适用性为原则,建立数据从采集、更新、管理、存储、服务的一系列规,保证数据中心按照统一的数据组织规、统一的空间数据数学基础、统一的数据分类代码、数据格式、命名规则、统计口径和服务方式进行建设,奠定XX市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基础。 (2)核心数据库建设 在基础设施支撑下,按照数据中心建设的有关技术标准规对不同类别、不同专业的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梳理、整理、重组、合并等,利用提取、转换和加载工具以及必要的手段,将处理、加工好的数据按照统一的建库标准进行入库,数据按分层分类管理,形成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库,包括数据资源目录体系(数据资源目录、应用服务资源目录)、数据中心数据库群(元数据库、基础数据库、专业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等。 (3)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管理平台建设 建设数据中心管理平台,依托数据中心管理平台中的采集与更新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系统、国土资源目录服务系统及一系列数据服务组件、应用服务组件和依托于这些组件之上的“一图”综合应用服务系统,形成数据集成管理、联动更新、共享服务、“一图”应用的一体化平台,集中管理和以“一图“的形式集成展示土地、矿产、地质等各类国土资源专业信息,形成全面展示国土资源状况的“电子沙盘”;并综合应用各类国土资源信息,为不同科室和应用系统提供定制化的图形辅助审查和统计分析等服务,形成为业务办理人员和其他系统提供服务的服务仓库,奠定数据应用和共享服务的平台基础。 4、建设基础 (1)数据基础 XX市国土局经过多年的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已经积累了包括基础地理、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基础地质、矿产资源规划和遥感影像等一批海量

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建设技术方案

第一章、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建设目标 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中办发〔2006〕18号)等文件,以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思路为指导,建设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实现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使用,为智慧城市和全市(县、区)各部门的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机房空间、网络资源、存储灾备、安全保障和运维服务,实现信息基础资源互通共享,从底层来联系整个政府机构内外的异构系统、应用、数据库资源等,打通各个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孤岛”,满足社会服务与管理,共享基础数据库、协同办公、行政审批与处罚、智慧城管、智慧社区等应用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之间无缝的共享和交换数据的需要,实现相关部门的资源共享,提升政府的行政效率。 1.1、建设统一云数据中心 作为电子政务统一的基础资源平台,包括:网络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等,并对基础资源进行池化,使各部门各单位的用户可以灵活的共享和按需分配。 1.2、建设电子政务外网应用的云计算PAAS平台 作为全市(县、区)电子政务统一的基础资源平台,不仅需要提供IAAS层的基础设施,还能够对上层基于SOA架构的电子政务类应用进行一定的能力支撑,包括基本的数据库、中间件等通用的基础软件资源和电子政务类公共组件类的软件资源。各部门各单位不仅可以共享PAAS层资源,而且可以在PAAS平台的基础上,简单、快速的开发不同功能类的电子政务类应用。

1.3、建立统一高效的运维管理平台 建立基础资源平台的统一运维管理体系,对机房基础设施、IT设备、虚拟机、数据库以及上层应用软件等资源进行统一的检测、动态调度和自动化控制管理,简化运维管理的流程和人工操作,提高基础管理平台的运维效率,降低云数据中心运行成本。1.4、建立统一的安全保障体系 按照国家政务外网统一安全规划,参照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建立统一的政务外网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安全管理、统一安全策略、统一标准规范,保障政务外网云数据中心和政务业务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数据中心同步平台建设方案

数据中心同步平台建设 方案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数据中心同步平台建设方案 第一章概述 平台建设背景 当前政府、企业的信息化的状况是,各政府和企业一般都设计和建设了属于机构、业务本身的应用、流程以及数据的信息处理系统,独立、异构、涵盖各自业务内容的信息处理系统,系统设计建设的时期不同、业务模式不同,信息化建设缺乏有效的总体规划,重复建设;缺乏统一的设计标准,大多数系统都是由不同的厂商在不同的平台上,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开发的,信息交互共享困难,存在大量的信息孤岛和流程孤岛。为了有效整合分散异构的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现象,提高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宇思公司要开发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主要目的是有效整合分散异构系统的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现象,提高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灵活实现不同系统间的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加强信息资源管理,开展数据和应用整合,进一步发挥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的效能,提升信息化建设对业务和管理的支撑作用。 要求新构建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要遵循标准的、面向服务架构(SOA)的方式,基于先进的企业服务总线ESB技术,遵循先进技术标准和规范,为跨地域、跨部门、跨平台不同应用系统、不同数据库之间的互连互通提供包含提取、转换、传输和加密等操作的数据交换服务,实现扩展性良好的“松耦合”结构的应用和数据集成;同时要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能够通过分布式部署和集中式管理架构,可以有效解决各节点之间数据的及时、高效地上传下达,在安

全、方便、快捷、顺畅的进行信息交换的同时精准的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实现数据的一次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设计方案 采集、多系统共享;要求数据交换平台节点服务器适配器的可视化配置功能,可以有效解决数据交换平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快速实现不同机构、不同应用系统、不同数据库之间基于不同传输协议的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为各种应用和决策支持提供良好的数据环境。要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能够把各种纷繁复杂的数据系统集成在一起完成特定业务,提供同构数据、异构数据之间的数据抽取、格式转换、内容过滤、内容转换、同异步传输、动态部署、可视化管理监控等方面功能,支持的数据包括各主流数据库(如Oracle、SQL Server、MySQL等)、地理空间数据(如卫星影像、矢量数据)、常规文件(word、excel、pdf)等各种格式,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开发特定业务服务。 应用场景 场景一: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的信息交换需求 实现各个数据中心间的数据库层面的数据共享交换,各中心之间是双向的、实时的数据交换,各数据节点的数据库是同构的数据库系统(即Oracle),数据的类型是基于数据库表格的规则数据,字段类型包含BLOB字段类型。目前各数据节点的数据结构(表)是相同的,主要是一表对一表的数据交换,数据抽取和过滤需求比较简单。目前数据共享交换是通过Oracle GoldenGate数据库同步工具来实现的。 用户具体需求包括:

IDC业务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报告

IDC业务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报告 题目:IDC业务治理系统 学院:理学院 专业:教育技术学(软件工程) 组员:余锦祥(教育技术09-1) 苏清波(教育技术09-1) 张开忠(教育技术09-1) 指导老师:杨忠明老师 目录 一、需求分析 (3) 1.1 IDC业务的治理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IDC业务治理系统功能 (3)

1.3 IDC现有业务系统流程分析 (4) 1.4数据流图分析 (5) 二、概念设计 (9) 2.1服务终止通知、客户业务、客户、施工单之间的联系 (9) 2.2客户、客户来访、客户回访、客户联系人之间的联系 (10) 2.3客户联系人、客户计费、客户、客户业务之间的联系 (10) 2.4客户设备、设备端口、设备、IP地址、故障记录之间的联系 (11) 2.5 总E-R图 (11) 2.6实体集集属性 (12) 三、逻辑设计 (13) 3.1 客户信息汇总表 (13) 3.2 施工单 (14) 3.3 客户业务信息表 (14) 3.4 客户授权信息表 (15) 3.5 客户设备信息表 (15) 3.6 资源分配表 (15) 3.7 IP地址使用表 (16) 3.8业务完成确认单 (16) 3.9客户计费信息表 (17) 3.10客户回访登记表 (17) 3.11客户信息爱护表 (17) 3.12 故障记录表 (18) 3.13客户业务咨询表 (18) 3.14日常运行爱护记录表 (19) 3.15客户业务变更表 (19) 3.16客户服务终止通知单 (19) 3.17客户设备移机登记表 (19) 3.18客户新增设备登记表 (20) 3.19客户来访登记表 (20) 3.20客户授权开/关设备登记表 (20) 3.21客户投诉登记表 (20) 四、储备过程 (21) 五、触发器 (21) 六、小结 (22) 一、需求分析

IDC机房资源动态管理系统

安徽移动IDC机房资源动态管理系统简介 一、业务概述 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简称IDC,是中国移动整合网络通信线路、 带宽资源,建立的标准化的电信级机房环境,可以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器托管、租用、接入、运维等的一揽子服务。 IDC资源管理的效率是业务发展和运营的基础,涉及空间资源(机房/机架/机位)、 IP、、端口、带宽、存储、设备等。资源管理的范围还包括设备资源信息、设备用户信息、设备存放信息、设备端口信息。同时,IDC有别于传统机房,其承载的业务种类多,业务 系统增减及系统升级扩容频繁,因此资源是动态变化的,分配繁琐、变更复杂、记录琐碎,查询统计困难是传统的管理方式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提升IDC资源管理的水平,应对 复杂的多业务环境(自有业务、合作业务、内容引入、集体托管),满足互联网业务发展和IDC向服务转型的需要,改变传统的IDC管理模式,优化资源分配流程,最大化利用资源,实现多维度管控,同时满足公司低成本高效运营的要求是IDC运营的当务之急。 二、原有流程 经调研,目前全国各地IDC机房均采用传统的手工模式实现资源管理,尚未有IDC机 房采用电子化手段结合条码管理方式,实现对不同层级的设备及其资源的动态管控、值班人员的现场无线维护。目前传统的资源手工分配流程如下: A、IP地址的分配,使用电子表格记录IP地址,每个维护人员各自记录每次的IP分配变化,一段时间检查汇总一次。 B、机架、机位的分配,使用电子表格记录,在分配前,需要去机房现场查看,然后具体分配机柜、机位。 C、端口分配,没有记录,每次远程登录到网络设备上分配,分配后修改端口的别名进行记录。 D、机房托管资源的记录,使用电子表格记录。合作伙伴或客户提供托管资源清单,盘点验收后作为机房托管资源的记录。 通过上述的IDC资源管理方式,虽然解决了IDC资源登记、状态信息、资源归属的记录和查询。但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 1.IDC 机房内设备数量众多,传统的设备标签信息仅能记录设备归属信息,信息量小、不全面,运

数据中心同步平台建设方案

数据中心同步平台建设方案 当前政府、企业的信息化的状况是,各政府和企业一般都设计和建设了属于机构、业务本身的应用、流程以及数据的信息处理系统,独立、异构、涵盖各自业务内容的信息处理系统,系统设计建设的时期不同、业务模式不同,信息化建设缺乏有效的总体规划,重复建设;缺乏统一的设计标准,大多数系统都是由不同的厂商在不同的平台上,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开发的,信息交互共享困难,存在大量的信息孤岛和流程孤岛。为了有效整合分散异构的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现像,提高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宇思公司要开发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主要目的是有效整合分散异构系统的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现像,提高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灵活实现不同系统间的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加强信息资源管理,开展数据和应用整合,进一步发挥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的效能,提升信息化建设对业务和管理的支撑作用。 要求新构建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要遵循标准的、面向服务架构(SOA)的方式,基于先进的企业服务总线ESB技术,遵循先进技术标准和规范,为跨地域、跨部门、跨平台不同应用系统、不同数据库之间的互连互通提供包含提取、转换、传输和加密等操作的数据交换服务,实现扩展性良好的“松耦合”结构的应用和数据集成;同时要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能够通过分布式部署和集中式管理架构,可以有效解决各节点之间数据的及时、高效地上传下达,在安全、方便、快捷、顺畅的进行信息交换的同时精准的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实现。 数据的一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设计方案 采集、多系统共享;要求数据交换平台节点服务器适配器的可视化配置功能,可以有效解决数据交换平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快速实现不同机构、不同应用系统、不同数据库之间基于不同传输协议的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为各种应用和决策支持提供良好的数据环境。要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能够把各种纷繁复杂的数据系统集成在一起完成特定业务,提供同构数据、异构数据之间的数据抽取、格式转换、内容过滤、内容转换、同异步传输、动态部署、可视化管理监控等方面功能,支持的数据包括各主流数据库(如Oracle、SQL Server、MySQL 等)、地理空间数据(如卫星影像、矢量数据)、常规文件(word、excel、pdf)等各种格式,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开发特定业务服务。

数据中心设计方案需要考虑的几个重

前言: 我们在做数据中心设计方案的时候需要考虑哪些方面?有哪些东西容易被 我们遗忘,今天总结了一些数据中心设计要点。 正文: 1、数据中心将建在哪里 分析新建的数据中心所在地的气候条件是十分重要。这将有助于确定最合适的冷却措施,其中包括水冷机组,机械制冷空调,自然空气冷却、间接空气冷却,绝热冷却等,这些都是为了数据中心设施实现其更低的P UE目标。 2、需要多少个机架,它们的尺寸是多少 机架的数量决定数据中心的空间需求。传统的IT 机架的尺寸为 600x1000mm (宽x深),而一个空间为100平方米的机房可以容纳大约50个机架。当然机架也有其他的尺寸,而知道机架的尺寸和机架的数量,就很容易估测你的数据中心所需的空间。 3、需要什么等级的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的Tier 等级确定了数据中心的冗余要求和电源分配路径。对于一个 Tier2级数据中心来说,部署“N+傑构的电源和冷却设备的冗余是足够的。然而,对于一个Tier3级的数据中心设施,通常都会包括“N+1冷却设备冗余, 具有双供电2N 电源冗余,以及独立的双路配电机架。因此,了解数据中心的等级可以决定需要的冗余设计。 4、每个机架平均功率密度是多少 要注意的是,当设计数据中心的电源容量时,应该根据平均功率密度,而不是在最大额定电源,这是很重要的。机架的平均功率密度乘以机架的数量才是数据中心的最大IT 负载量。 然后,再加上数据中心的电源系统,冷却系统和交换机和存储设备等设施的功率。 为了避免产生昂贵的成本,并充分利用电力系统,使数据中心具有大小合适的电源

和空间,采用模块化策略是明智的,可以降低成本,而不必牺牲未来扩展的灵活性。 5、运维人员应参加规划设计工作 a.运维参与前期规划设计,可弥补设计人员对系统运行管理知识的不足,提高设计质量,避免或消除设计缺欠; b.运维参与前期规划设计,可将运维阶段的需求在规划设计中得到充分考虑; c.运维参与前期规划设计,可充分了解和掌握所维护系统的结构、可靠性薄弱环节、遗留问题、潜在风险,有助于提高运维质量、有根据地制定运维计划和切实可行的改造计划。 6、避免受内外部因素影响,不能正确对待倾向、喜好、限制、约束的区别,不遵守科学设计原则 a.应避免受审批、决策等环节个别决策者影响,对一些关键功能按照个别人的意见进行删减调整,导致最终交付的数据中心功能不能满足运营和维护需求; b.应避免出于倾向、喜好或利益驱动。在规划设计阶段部分设备厂商可能会通过夸大设备性能、混淆概念等手段影响规划设计人员的方案制定和设备选型。 7、交流机架或直流机架需要什么级别的备份电池 服务器机架可能需要部署百分之百的直流电源,或百分之百的交流电源,或者是二者的组合。 例如,如果正在为托管目的建设数据中心,可能有配备交流(UPS供电系 统的需求,而如果是要成为一个电信设施,这可能需要部署直流电源系统。知道这些,就会知道所需要的直流电源或UPS电源系统的大小和规模。 在部署备份电池时,最好根据15 分钟备用放电时间进行配置。这样部署备用电池,不会显著增加资本支出,虽然这将很难自圆其说,但这更符合成本效益。企业需要提高备用发电机组的冗余度,而不是在增加电池数量浪费更多的资金。 8、避免轻规划设计,重施工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