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如果我们在引领学生鉴赏古典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透过一层”的领悟。

起承转合,是我国古体诗传统的章法之一。

它讲究诗序的先后,注重诗意的分合,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注重表达的逻辑顺序。

起笔是起事,自然描述,或交代事情的起因、时间、地点等,可引出下文。

承笔是承接开头、或写景、或抒情、语气和缓,与上句自然衔接,不可松泛。转笔是转折突起,陡生波澜,有起有伏,力免平铺直叙。转笔有三:进一层转,推开一层转和反转。总的要求是转笔要能与前后相呼,活泼而不板滞为佳。

合笔是前三点的诗意合成,概括感悟点,进而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它是诗的精华所在。合笔往往有画龙点睛之妙。

1、绝句的起承转合

对于一首绝句,则第一句至第四句,必须依次序为起、承、转、合。

如:唐·李绅《悯农》(之一)

春种一粒粟,(起) 秋收万颗子。(承)

四海无闲田,(转) 农夫犹饿死。(合)

第一句是起,起事--春天种上一粒种子,交代了时间(也暗含地点)、事件。第二句是承,承续首句写出:(在春天辛勤播下少数的种子),到秋天能收获很多很多像种子一样的粮食。一二两句的关系是顺承的,其顺序不能颠倒,其思想内容还是较为具体的话,那么,第三句就不再是一味地顺承下去,或具体实在地写来了。

第三句,作者的笔触开始转移,由眼前的一粒粟、万颗子,一垄田、一畦地的春耕秋收的“点”,联想到整个天下春耕秋收的“面”,使诗意由此及彼、推而广之,

转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四海无闲田”是说:全天下的田地都耕种了,也都取得了种“一粒粟”得“万颗子”好收成。

第四句是合,就是把前三句的诗意合成、概括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感悟点上,进而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民以食为天。”前三句诗,春种也好,秋收也好,不使有“闲田”也好,夜以继日、辛辛苦苦的耕作,全是为了“盘中餐”这个“吃”的问题。然而,最终结果怎样呢?--“农夫犹饿死。”作者卒章显其志,和盘托出了诗的“悯农”主题。

全诗共四句,起承转合,自然顺畅,清晰有序。一首小诗,起承转合,不仅表现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同情,更揭露了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

2、律诗的起承转合

起笔宜开不宜合,或单刀直入、或启人思考、或引人注目,变化多端,以自然为佳;承接或正起反接,或正接反起,以顺畅为妙,承后之转折,或一转,或两转,或三转,或四转……迂回曲折,愈转愈厅,才是上乘;合即结尾,或明揭题旨,或耐人寻味,或启人遐想,以有力取胜。

我国古律诗常运用起、承转、合。律诗“首联”也叫“起联”。“颔联”承笔衔接。承笔是承接开头、或写景、或抒情、语气和缓,与上联自然衔接,不可松泛。起笔一联只概括大概,承笔应点明题意,以开启下文转笔一联。我国元人杨戬《诗法家数》说:“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此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颈联”起笔呼应,上承“颔联”,转折突起,陡生波澜,有起有伏,力免平铺直叙。杨戬《诗法家数》又说:“颈联,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转笔有三:进一层转,推开一层转和反转。

总的要求是转笔要能与前后相呼,活泼而不板滞为佳。例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破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首联、颔联写安史之乱后春城败象,颈联运用进一层转,实仍写安史之乱严重后果尾联结以衰老,通体呼应,和谐一致。转笔推开一步,如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句,胸襟开阔,遂成千古名句。尾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文气舒荡,活泼自然,转笔呼应,跌宕有致、珠联璧合。反转是从反面着笔,前后对比,产生反差,造成奇趣。如王安石的《示长字君》。尾联即合,方法多样,不不一一列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