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检测】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册第一单元2《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同步测试 第1单元 2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练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同步测试 第1单元 2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练习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基础巩固练一、语言文字运用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C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军队)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门所带的包裹)C.朝济而夕设版.焉(版:筑土墙用的夹板)D.秦伯说,与郑人盟.(盟:盟誓)【解析】A项,名词用作动词,驻军;B项,出使的人;D项,结盟。

2.对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A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①③④/②⑥/⑤ B.①②/③⑥/④⑤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⑤/②⑥/③④【解析】①③④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⑥结构助词,的;⑤代词,这件事,指秦、晋围郑这件事。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B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吾其还也C.秦伯说,与郑人盟D.失其所与,不知【解析】A项“共”通“供”;C项“说”通“悦”;D项“知”通“智”。

4.下列加点的词与“既东封郑”中“东”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肆其西封.B.朝.济而夕设版焉C.越国以鄙.远D.烛之武退.秦师【解析】B项中的“朝”与例句中的“东”都是名词作状语,A项,“封”是疆域的意思;C项,“鄙”是名词用作动词;D项,“退”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相同的一项是( C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解析】A项,东道主,今义:请客的主人。

古义:东行道路上的主人。

B项,行李,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古义:使者。

C项,戍,古今同为“戍守”;D项,夫人,今义:对一般人妻子的敬称。

古义:那个人。

6.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B )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B.何厌之有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以其无礼于晋【解析】B项是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均为介词短语后置句。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下册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下册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若:你①越国以鄙.远鄙:把……当作边邑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认为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外交使者①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①又欲肆.其西封肆;肆意,放肆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那人①亦去.之去:离开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2.下面关于“微”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B.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略微,稍微)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二、选择题(新)3.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4.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秦伯.(bó)阙.(quē)秦君之薄.(báo)B.执.事(zhí)焦瑕.(jiā)佚.(yì)之狐C.戍.之(shù)夫.人(fū)夜缒.(zhuì)D.敝.之(bì)不知.(zhì)贰.于楚(èr)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顾.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C.比.诸侯之列比:比较D.素善.留侯张良善:友善,交好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集团总校要发挥好示范和辐射作用,让农村学生导受到与城市学生一样优质的教育质量和后勤服务,让这些孩子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B.随着一批生态环境、公共服务、重大交通等项目的快速建设,一个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开放式的创新创业小镇已见雏形。

C.在已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省份中,绝大多数省份明确,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择其中较高一次成绩计入总分。

D.他介绍的这几个网站,可以申请免费个人主页,你只要将自己的作品放在指定的位置,你的网络好友就可以直接从网上欣赏到你的作品了。

7.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2《烛之武退秦师》同步训练 (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2《烛之武退秦师》同步训练 (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烛之武退秦师》同步训练文言基础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驻扎)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动词,是)B.朝济.而设版焉(渡河)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C.以乱易.整(交换)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赏赐)唯君图.之(考虑)2.下列各项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阙秦以利晋②君知其难也③共其乏困④又欲肆其西封⑤秦伯说,与郑人盟⑥失其所与,不知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③⑤⑥B.②④⑦C.③④⑥D.②④⑤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完全相同的一项()例:晋军.函陵A.秦伯说,与郑人盟.B.因人之力而敝.之C.既东.封郑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4.下列各句加点的“以”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B.越国以.鄙远C.焉用亡郑以.陪邻D.阙秦以.利晋5.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吾属今为之虏矣!B.大王来何操?C.沛公安在?D.夫晋,何厌之有?6.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都一样的一项是()A.樊於期偏袒扼腕..之往来..而进曰B.行李C.所以..时..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沛公居山东8.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公从之。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C.夫晋,何厌之有。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9.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假如)以乱易整,不武(替代)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C.共其乏困(供:供给)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D.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略微)10.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原因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二《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二《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试题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

B.以乱易正,不武。

C.敢以烦执事。

D.越国以鄙远。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 秦伯说,与郑人盟C. 失其所与,不知D.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下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倒装句中的介宾结构后置)B.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C.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D.以乱易正,不武。

(被动句)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 越国以鄙远C.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 既东封郑5.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公从之。

B.烛之武退秦师。

C.夫晋,何厌之有?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6.“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D.以为得之矣7.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不相上下。

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

D.烛之武说秦国退兵的理由一共有两条。

8.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左传》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为注解鲁国编年史《春秋》所作。

原名《左氏春秋》,西汉后期改称《春秋左氏传》。

B.《左传》是解释《春秋》这部史书的,与《公羊传》《榖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

C. “秦晋之好”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亦作“秦晋之匹”、“秦晋之偶”、“秦晋之盟”、“秦晋之约”,后泛指两家联姻。

D. 春秋时有公、伯、侯、子、男五等爵位。

晋文公当时为侯爵,故称“晋侯”;秦穆公当时为伯爵,故称“秦伯”;郑文公当时为伯爵,故称“郑伯”。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训练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晋侯、秦伯围郑,以.(连词,因为)其无礼.(以礼相待,礼遇)于晋,且贰.(有二心,指郑国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亲附于楚。

)于楚也。

晋军.(驻扎)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军队)必.(一定)退。

”公从之。

辞.(推辞)曰:“臣之壮.(壮年。

古时男子三十为“壮”。

)也,犹.(尚且)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做,干)也已..(语气助词,表示确定)。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这)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答应)之。

夜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自言冒昧的谦辞)以烦执事..(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

)。

越国以鄙.(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

把……当作边邑)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邻之厚.(雄厚),君之薄.(削弱)也。

若舍.(放弃)郑以为...(东..(把……作为)东道主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行李..(外交使者)之往来,共.(同“供”,供给)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给予)晋君赐.(恩惠)矣,许.(答应)君焦、瑕,朝济.(渡河)而夕设版.(修筑防御工事)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满足)之有?既东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它的边境)郑,又欲肆.(延伸、扩张)其西封.(疆界),若不阙.(侵损、削减)秦,将焉.(从哪里)取之?阙秦以利晋,唯.(表示希望、祈请)君图.(考虑)之。

”秦伯说.(同悦),与郑人盟.(签订了盟约)。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戍守)之,乃.(就)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没有)夫人..(那个人,指秦穆公)之力不及此。

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失其所与.(结交、同盟),不知.(同“智”);以乱易.(取代,代替)整,不武。

2《烛之武退秦师》同步训练--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2《烛之武退秦师》同步训练--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训练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秦军氾南(sì)夜缒而出(zhuì)佚之狐(yì)B.共其乏困(ɡòn g) 若不阙秦(quē)许君焦、瑕(xiá)C.秦伯说(yuè)杞子(qǐ)杨孙戍之(shù)D.逢孙(fénɡ)微夫人之力(fú)失其所与,不知(zhì)2、下列句中加粗的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以:连词,因为B.臣之壮也之:结构助词,的C.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焉:语气词,表陈述,啊D.吾其还也其:表示祈使,相当于“当”或“可”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秦晋围郑,以其无礼于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斯人,吾谁与归D.又欲肆其西封吾其还也4、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吾不忍其觳觫5、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公从之。

B.烛之武退秦师。

C.夫晋,何厌之有?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6、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B.佚之狐言于郑伯曰C.夫晋,何厌之有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7、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如果以乱易整,不武易:替代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C.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D.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略微8、下列加粗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 )A.郑既知亡矣B.越国以鄙远C.既东封郑D.晋军函陵,秦军汜南9、对下列句中加粗字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军汜南②敢以烦执事③以乱易整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A.①军队②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③取代④替B.①驻扎②执掌事务③交换④被C.①驻扎②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③取代④给予D.①军队②管理事务③交换④是10、下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解析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解析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解析版)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其无礼于晋 B .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 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D .子亦有不利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解析:A 项,连词,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可译为“来”/连词,因为。

B 项,代词,那/副词,还是。

C 项,均为连词,假如。

D 项,句末语气词/疑问代词,哪里。

答案:C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焉用亡.郑以陪邻 ⎩⎪⎨⎪⎧行李之.往来是寡人之.过也 A .两个“亡”相同,两个“之”不同B .两个“亡”相同,两个“之”也相同C .两个“亡”不同,两个“之”也不同D .两个“亡”不同,两个“之”相同解析:第一组中,前一个“亡”为“灭亡”;后一个“亡”为“使……灭亡”。

第二组中,前一个“之”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之”是助词,可译为“的”。

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解析:B项,“有益”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都解释为“有利于”;A 项,“行李”,古义为“外交使者”,今义为“出门所带的包裹”;C项,“以为”,古义为“把……作为”,今义为“认为”;D项,“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答案:B4.下列各句中,与“是寡人之过也”句式不相同的一句是()A.邻之厚,君之薄也B.失其所与,不知C.以乱易整,不武D.夫晋,何厌之有解析:例句与A、B、C三项都是判断句,D项是宾语前置句。

答案:D二、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先秦史传文学,从最早的《尚书》到《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其“史传”的性质逐渐减弱,而“文学”的性质则逐渐加强。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2.《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君知其难也B.共其乏困C.又欲肆其西封D.吾其还也2.下列加点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A.郑既知亡.矣B.越国以鄙.远C.既东.封郑D.晋军.函陵,秦军汜南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秦军汜.(fá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B.越国以鄙.(bǐ)远微夫.(fú)人之力共.(gōng)其乏困C.若不阙.(jué)秦,将焉取之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D.朝济.(jì)而夕设版焉秦伯说.(yuè)失其所与.(yǔ)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A.夜.缒而出,见秦伯B.晋军.函陵,秦军氾南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A.两个“封”不同,两个“微”相同B.两个“封”不同,两个“微”不同C.两个“封”相同,两个“微”相同D.两个“封”相同,两个“微”不同二、情景默写三、选择类8.选出加点词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C.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D.朝济而夕设版焉焉用亡郑以陪邻9.下列按用法把“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公从之①臣之壮也①是寡人之过也①亦去之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①行李之往来①邻之厚,君之薄也①夫晋,何厌之有①将焉取之①唯君图之A.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若亡郑而有益于.君B.夫晋,何厌之.有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又欲肆其.西封吾其.还也D.子亦有不利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不能早用子.(古代对人的尊称)B.夜.缒而出(在夜里)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只有)D.吾其.还也(表示祈使语气,还是)四、文言文阅读A.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B.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C.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D.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1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执事,指做事情,主持工作,也指办事的官吏,后来也用于表示对对方的敬称。

1 2《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 2《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烛之武退秦师评估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是寡人之过也是:代词,这B.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动词,增加C. 越国以鄙远鄙:卑鄙D. 与郑人盟盟:动词,结盟2.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传”意思为注释,《左传》即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 从体例上讲,《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C. 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官员;③指供役使者,仆从;④对对方的尊称。

《烛之武退秦师》中“敢以烦执事”中的“执事”指官员。

D. 春秋时期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是寡人之过也是:判断动词。

B.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C. 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

D.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

4. 下列加横线的“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 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D. 自以为得之矣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 越国以鄙远C.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 项伯杀人,臣活之6. 下列各句中全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②君知其难也③共其乏困④又欲肆其西封⑤秦伯说,与郑人盟⑥失其所与,不知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 ①③⑤⑥B. ①②④⑦C. ③④⑥⑦D.②④⑤⑦7.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A. 因人之力而敝之B. 晋军函陵C. 邻之厚,君之薄也D. 烛之武退秦师8. 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A. 以其无礼于晋B. 焉用亡郑以陪邻C. 使工以药淬之D.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9. 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虚词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吾其还也②人尽其才,悉用其力③以其无礼于晋④以刀劈狼首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10. 对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 ①③④/②⑥/⑤B. ①②/③⑥/④⑤C. ①④/②③⑥/⑤D.①⑤/②⑥/③④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8.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2烛之武退秦师 同步练习(部编版)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2烛之武退秦师 同步练习(部编版)

同步练习一、阅读课文1、2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①其无礼于晋,且贰.②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1)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③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④曰:“臣之.⑤壮.⑥也,犹.⑦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⑧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1.对文段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方面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另一方面也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

B.作为国君的郑伯能接受佚之狐的规谏,可见他是一位敢于负责、勇于自责的国君。

C.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辞”后“受”,既流露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也有故意刁难郑伯之意。

D.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本段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做了必要的铺垫。

【解析】选C。

本段中烛之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句流露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没有故意刁难之意。

2.面对国难,郑国君臣分别有哪些表现?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

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

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退秦师的重任。

二、阅读课文第3、4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夜缒.①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②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1)越国以鄙.③远,君知其难也。

焉.④用亡郑以.⑤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⑥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⑦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下册+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下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2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1.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函.(hán)陵很有涵.(hán)养佚.(yì)民名人轶.(yì)事B.氾.(fán)南劳动模范.(fàn)追.(zhuī)赶夜缒.(chuí)而出C.阙.(quē)秦填词一阕.(què)戍.(shù)边戊戌.(shù)变法D.逢.(pánɡ)孙国逢.(fénɡ)盛世枸杞.(jǐ)岂.(qǐ)有此理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A.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B.是寡人之过.也过:超过。

C.阙.秦以利晋阙:削弱。

D.以乱易.整,不武易:替代。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B.①以.其无礼于晋②焉用亡郑以.陪邻C.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①君知其.难也②吾其.还也4.下列关于通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加倍。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C.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D.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之往来...B.行李C.微夫人..于君..之力不及此D.若亡郑而有益6.下列关于词类活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烛之武退.秦师(退:一般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撤兵)B.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名词用作动词,驻军)C.既东封.郑(封:名词用作意动词,以……为疆界)D.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用作意动词,把……当做边邑)7.从文言句式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以其无礼于晋B.何厌之有?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佚之狐言于郑伯8.下列句子中,“以为”的含义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相同的一组是①吴广以为然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⑤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A.①③B.②④C.③⑤D.②⑤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烛之武见到秦穆公,开宗明义,不说郑国自己的请求,而说郑国灭亡对秦国的影响,简洁有力。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下册同步习题:烛之武退秦师(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下册同步习题:烛之武退秦师(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单元2 烛之武退秦师基础过关练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共.其乏困 “共”同“ ”, 2.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同“ ”,3.失其所与,不知. “知”同“ ”, 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辞{①辞曰:“臣之壮也……”②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2.微{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动刀甚微 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3.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4.其{①君知其难也 ②共其乏困 ③吾其还也5.以{①敢以烦执事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③以其无礼于晋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今义: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今义:对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

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2.夜.缒而出 3.越国以鄙.远4.朝.济而夕.设版焉5.既东.封郑6.烛之武退.秦师7.越国以鄙远.8.邻之厚.,君之薄.也9.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10.且贰.于楚也 11.既东封.郑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是寡人之过也。

句式: 译文:2.夫晋,何厌之有?句式:译文:3.以其无礼于晋。

句式:译文: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句式:译文:5.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句式:译文: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句式:译文:7.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句式:译文:六、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春秋五霸”指的是春秋时期诸侯中势力最大的五个诸侯盟主。

历史上说法不一,通常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 )2.《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旧说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国别体著作。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烛之武退秦师》 同步测试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烛之武退秦师》 同步测试

第一单元 2.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测试一、选择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不阙秦阙:侵损、削减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C.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D.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B.刑于寡妻,至于兄弟C.失其所与,不知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下列各句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C.吾其还也D.以其无礼于晋4.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吾不忍其觳觫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的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越国以鄙远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既东封郑6.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B.佚之狐言于郑伯曰C.夫晋,何厌之有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7.烛之武在劝说秦伯退兵时很讲究技巧,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时,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方法,直言“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解除了对方的戒备心理,拉近了双方的关系。

B.在分析郑国的存亡时,烛之武从秦国的利益出发,讲明存郑之利和亡郑之弊,最终使秦伯放弃了攻郑的计划。

C.鉴于秦、晋是同盟关系,烛之武措辞委婉而谨慎,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而是巧妙地点明了秦、晋两国的各自利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

D.烛之武从现实说到历史,分析晋国的忘恩负义,提醒秦伯,晋国灭郑之后,必欲灭秦,让秦伯对晋国产生警惕之心。

二、填空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媒体曾就各国小学生每日家务劳动时间披露过这样一组数据: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英国0.6小时,法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中国0.2小时。

中国小学生每天仅有12分钟的家务劳动时间,少得可怜的时间告诉我们:如今的中国小学生已经很少主动承担家务劳动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厌.之有厌:讨厌B.以乱易.整,不武易:替代C.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共:通“供”,供给D.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吾不能..早用子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若不阙.秦B.与郑人盟.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烛之武退.秦师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以其无礼于晋B.佚之狐言于郑伯曰C.夫晋,何厌之有D.且贰于楚也5.下列对文本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

B.“晋侯”“秦伯”,分别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

C.东道主原意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因当时郑国在秦国之东,接待秦国出使东方的使节,故称“东道主”。

后以“东道主”称接待或宴客的主人,或指请客的人。

现在,“东道主”也可以指某项赛事的主办国家、主办城市或主办单位等。

D.子犯,是晋国大夫狐偃的名,上古婴儿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举行成人冠礼时取字。

称名是对人的尊称。

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宫之奇①谏假道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②。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

虢亡,虞必从之。

晋不可启,寇不可玩。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③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大伯不从,是以不嗣。

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④物。

’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

神所冯⑤依,将在德矣。

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听,许晋使。

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

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冬,晋灭虢。

师还,馆于虞。

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选自《左传·僖公五年》,有删节) [注]①宫之奇:虞国大夫。

②虢:音g uó,同“虞”一样都是周代时的诸侯国。

之前,晋国军队曾经从虞国经过一次。

③公:指虞公。

④繄:音yī,文言助词,惟;或相当于“是”。

⑤冯:通“凭”。

6.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假:借B.大伯不从,是以不嗣.嗣:后代C.黍稷非馨,明德惟馨.馨:浓郁的香气D.虞不腊.矣腊:岁终祭祀,这里指举行腊祭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其.可再乎②吾其.还也B.①以.其无礼于晋②宫之奇以.其族行C.①将虢是.灭②惟德是.依D.①师还,馆于.虞②且虞能亲于.桓、庄乎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公认为“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宫之奇通过分析虞、虢、晋之间的关系,反驳了虞公的这种错误观点。

B.文章开头用“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一句来点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接着便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揭示主题。

C.具有远见卓识的虞国大夫宫之奇,有力地驳斥了虞公对宗族关系和神权的迷信,指出存亡在人不在神,可虞公不听,最终落得被活捉的可悲下场。

D.宫之奇认为应该实行德政,力谏虞公,这反映了当时国君至上的人本思想。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虢,虞之表也。

虢亡,虞必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运用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左传》虽不是文学著作,但从广义上看,仍应该说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作品。

比较以前任何一部著作,____①____。

许多头绪纷杂、变化多端的历史大事件,都能处理得有条不紊,繁而不乱。

____②____,尤其为后人称道。

写得最为出色的,便是春秋时期著名的五大战役。

作者善于将每一战役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展开,对于战争的远因近因,各国关系的组合变化,战前策划,交锋过程,战争影响,以简练而不乏文采的文笔一一交代清楚。

这种叙事能力,无论对后来的历史著作还是文学著作,____③____。

11.请为烛之武写一段颁奖词,不少于100字。

参考答案1. 【答案】A【解析】A项,厌:满足。

2. 【答案】C【解析】A项,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B项,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D项,古义:那人,此指秦穆公。

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3. 【答案】B【解析】B项,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

A项,阙: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削减。

C项,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D项,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撤兵)。

4. 【答案】C【解析】A、B、D都为状语后置句,C为宾语前置句。

5. 【答案】D【解析】D项,子犯,是晋国大夫狐偃的字,称字是对人的尊称。

6. 【答案】B【解析】B项,应为“继承君位”。

7. 【答案】C【解析】C项,都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分别将“虢”“德”提前,应为“将灭虢”“惟依德”。

A项,①表反问的语气副词,难道;②表商量的语气副词,还是。

B项,①连词,因为;②动词,率领,带着。

D项,①介词,在;②介词,比。

8. 【答案】D【解析】D项,应该是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

9. 【答案】(1)虢国是虞国的外围。

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灭亡。

(2)晋国军队于是就乘其不备进攻虞国,灭掉了它,捉住了虞公。

【参考译文】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

宫之奇劝戒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

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灭亡。

晋国的这种贪心不能让它开头,这支侵略别国的军队不可轻视。

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了,怎么可以有第二次呢?谚语所说的‘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着,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寒冷’,说的大概就是虞、虢两国互相依存的关系吧!”虞公说:“晋国,与我国同宗,难道会加害我们吗?”宫之奇回答说:“泰伯、虞仲是大王的长子和次子。

泰伯未依从王命,因此未让他继承王位。

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第二代,做过周文王的执政大臣,功勋记载在史册里,收藏在周朝王室里面。

晋国一心要灭掉虢国,对虞国还有什么怜惜?况且虞国同晋国的关系能比桓叔、庄伯更亲吗?如果晋国怜惜虞国,那么桓叔、庄伯两族又有什么罪责呢?却把他们作为杀戮的对象,还不是因为近亲对自己有威胁,才这样做的吗?近亲的势力威胁到自己,还要加害于他们,更何况是对一个国家呢?”虞公说:“我祭祀神灵的物品丰盛洁净,神灵一定会保佑我。

”宫之奇回答说:“我听说过,鬼神不会亲近某个人,只亲近依从于有德行的人。

所以《周书》上说:‘上天对人没有亲疏不同,只辅助有德行的人。

’又说:‘用来祭祀的谷物没有芳香,只有光明的德行才芳香。

’又说:‘人们拿来祭祀的东西,没有什么不同,只有有德行之人的祭品,才是真正的祭品。

’这样看来,没有德行,百姓就不和睦,神灵也就不来享用祭物了。

神灵所依据的,只在于德行。

如果晋国灭掉了虞国,崇尚德行,以芳香的祭品奉献神灵,神灵难道会将它们吐出来吗?”虞公不听从宫之奇的劝阻,答应了晋国使者借路的要求。

宫之奇带着全族的人离开了虞国。

他说:“虞国的灭亡,不要等到岁终祭祀的时候了。

晋国只需这一次行动,不必再出兵了。

”这年冬天,晋国灭掉了虢国。

晋军撤离军队的时候,途中驻扎在虞国。

(晋国军队)于是乘其不备进攻虞国,灭掉了它,捉住了虞公。

10. 【答案】①它的叙事能力表现出惊人的进步②其中关于战争的描写③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解析】这段文字围绕《左传》的叙事能力展开叙述。

①处将《左传》与以前的著作相比,由“有条不紊,繁而不乱”可知,该处应填“它的叙事能力表现出惊人的进步”之类的内容。

“写得最为出色的,便是春秋时期著名的五大战役”,是②处补写的最佳提示,因此此处应填“关于战争的描写”之类的内容。

前面对《左传》关于战争的叙事能力作了充分阐述,那么它对后世的历史或文学著作应该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由此可知③处应填的内容。

11. 【答案】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

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

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