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网络传输技术流媒体

合集下载

网络中的多媒体传输与流媒体技术

网络中的多媒体传输与流媒体技术

网络中的多媒体传输与流媒体技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网络不仅提供了海量的文字信息,更为我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多媒体内容。

而多媒体传输与流媒体技术作为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沟通和娱乐方式。

本文将探讨网络中的多媒体传输与流媒体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一、多媒体传输的基本原理多媒体传输是指在网络中传输包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内容的传输方式。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不同形式的媒体数据进行数字化编码,以数据包的形式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在传输过程中,数据包会经过多个网络节点,通过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进行转发,最终到达目标终端用户。

多媒体传输的成功应用得益于以下几个关键技术。

首先是数据的压缩编码技术,通过对媒体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可以减小数据量,提高传输效率。

其次是多媒体同步技术,确保在接收端能够正确还原各种媒体数据,并保持它们之间的时间关系。

此外,网络的带宽和延迟也对多媒体传输有着重要影响,高带宽和低延迟的网络环境可以提供更好的传输性能。

二、流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流媒体技术是一种实时传输多媒体数据的技术,可以边下载边播放,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观看体验。

在流媒体技术中,数据以流的形式传输,即逐步到达用户终端并进行播放。

相对于传统的下载方式,流媒体技术克服了下载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为用户提供了更及时的媒体访问。

流媒体技术主要包括流媒体服务器、流媒体传输协议以及流媒体客户端等组成部分。

流媒体服务器主要用于存储和分发流媒体数据,流媒体传输协议则负责在网络上传输数据流,而流媒体客户端则用于接收和播放流媒体数据。

流媒体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取得了广泛的成功。

以视频直播为例,通过流媒体技术,用户可以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上实时收看全球各地的比赛、演唱会等重要活动。

同时,流媒体技术也在在线教育、远程会议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便捷的学习、工作方式。

三、网络中的多媒体传输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随着网络带宽的不断增加和传输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中的多媒体传输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流媒体技术简介

流媒体技术简介

流媒体技术简介流媒体技术(Streaming Media Technology)是为解决以Internet为代表的中低带宽网络上多媒体信息(以视音频信息为重点)传输问题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网络新技术。

采用流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突破低比特率接入Internet方式下的带宽瓶颈,克服文件下载传输方式的不足,实现多媒体信息在Internet上的流式传输。

Microsoft、Intel、apple、RealNetworks等公司在流媒体技术的发展、应用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实力。

一、流媒体技术原理1.流媒体"流媒体"的概念包括以下两个层面。

其一,流媒体是计算机网络(尤其是中低带Internet/Intranet)上需要实时传输的多媒体文件,比如声音、视频文件。

在传输前需要压缩处理成多个压缩包,并附加上与其传输有关的信息(比如,控制用户端播放器正确播放的必要的辅助信息),形成实时数据流。

数据流最大的特点是允许播放器及时反应而不用等待整个文件的下载。

其二,流媒体是对多媒体信息进行"流化"处理,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使视频等对实时性要求严格的多媒体文件在Internet/Intranet上在既无下载等待需求又不占用客户端硬盘空间的情况下保证实时播放。

目前Internet上比较流行的流媒体有RealNetworks的Realmedia、Microsoft的WindowsMedia以及Apple公司的Quicktime,它们包括不同的媒体内容,具有不同的流格式(StreamingFormat),都有专用的播放器。

以目前网上最常见的RealMedia为例,其中包括RealVideo、RealAudio、RealFlash(RealNetworks公司与Macromedia公司新近合作推出的一种高压缩比动画格式),专用播放器是RealPlayer。

传输过程中通过MIME (MultiPurposeInternetMailExtensions,多用途邮件扩展)识别流媒体类型。

计算机网络的多媒体传输和流媒体技术

计算机网络的多媒体传输和流媒体技术

计算机网络的多媒体传输和流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已经使得多媒体传输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音频到视频,多媒体的传输给我们带来了更加丰富和真实的体验。

而在这其中,流媒体技术的应用更是使得多媒体传输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

一、多媒体传输的基本原理在介绍流媒体技术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多媒体传输的基本原理。

多媒体传输是指将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输和播放的过程。

在传输过程中,多媒体数据被分割成一系列小的数据包,并通过网络传输到接收端,接收端将这些数据包重新组装起来并进行播放。

二、流媒体的特点和应用流媒体技术是指在传输过程中,数据是按照连续的流进行传输的。

与传统的下载方式相比,流媒体技术的应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实时性:流媒体传输可以实时地播放音频和视频内容,无需等待下载完成。

2. 适应性:流媒体可以根据网络带宽的情况自动调整传输速率,保证传输过程的流畅性。

3. 边播边存:在流媒体的传输过程中,可以将部分内容缓存到本地设备上,方便用户的重复播放和查看。

流媒体技术在很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网络直播、在线音乐和视频播放等。

它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便捷的媒体观看体验,也为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流媒体技术的实现方式实现流媒体技术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保证数据的高效传输和播放。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流媒体技术实现方式。

1. RTP/RTCP协议:RTP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和RTCP (Real-time Control Protocol)是一对用于多媒体数据传输和控制的协议。

RTP负责将多媒体数据进行分包和传输,而RTCP则负责传输控制信息和统计数据。

2. HTTP流媒体:HTTP流媒体是一种基于HTTP协议的流媒体传输方式。

通过将多媒体数据切分成小的HTTP请求,使得多媒体的传输可以与常规的网页请求一起进行。

流媒体技术基础

流媒体技术基础

流媒体技术基础流媒体技术是指一种通过网络传输的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方式,它能够实现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的实时传输和播放。

流媒体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和分享媒体内容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丰富的娱乐和学习体验。

流媒体技术的基础是传输协议。

常用的流媒体传输协议有RTSP、RTMP、HTTP等。

其中,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是一种实时流媒体传输协议,它能够实现音视频的实时传输,并提供了控制和交互的功能。

RTMP(Real Time Messaging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多媒体数据传输的协议,通过RTMP协议,音视频数据可以实时传输和播放。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应用层协议,它主要用于在Web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的数据。

在流媒体技术中,HTTP协议常用于视频的点播和直播传输。

流媒体技术的核心是编码和解码。

音频和视频数据在传输之前需要进行编码,以减小数据的体积,提高传输效率。

常见的音频编码格式有MP3、AAC等,而视频编码格式有H.264、H.265等。

编码后的音视频数据在接收端需要进行解码,以还原成原始的音频和视频数据。

编码和解码的过程需要借助相应的编码器和解码器来完成。

流媒体技术还涉及到数据传输和缓存。

在实时传输音视频数据的过程中,网络的带宽和延迟会对传输效果产生影响。

为了提高传输的稳定性和流畅度,流媒体技术采用了分段传输和缓存策略。

分段传输是将音视频数据切分成小的数据块,分段传输到接收端,以降低传输过程中的丢包率和延迟。

缓存策略则是在接收端对已接收的数据进行缓存,以应对网络波动和延迟的影响,提高播放的流畅度和响应速度。

流媒体技术还包括了媒体服务器和客户端播放器。

媒体服务器是用于存储和分发音视频数据的服务器,它可以通过流媒体传输协议将音视频数据传输给客户端播放器。

客户端播放器是用于接收和播放音视频数据的软件,它可以根据接收到的音视频数据进行解码和播放。

多媒体网络技术概述

多媒体网络技术概述

多媒体网络技术概述21世纪信息资源共享的时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给信息传播带来了一场革命。

现代意义上的多媒体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不仅具有计算机所固有的存储记忆、高速运算、逻辑判断、自行运行等功能,还采用了图形窗口、交互界面、语音识别和触摸屏等先进技术,使计算机不仅具有了处理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的能力,而且能够用人类习惯的方式、图像、声音生动逼真地传播和表达信息,与人类交流。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虚拟实验室、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电子图书室等的蓬勃发展。

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在互联网上发展各种多媒体业务已是大势所趋,因而多媒体网络的另一含义其实就是互联网。

以因特网为主要标志的网络技术构成了现代技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上亿人的因特网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拓展了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问——网络社会多媒体网络技术是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它集多种媒体功能和网络功能于一体,将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有机地组合、交互地传递。

而“多媒体”与“网络”结合使“多媒体网络教学”成为可能。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特有的优点使其对教学的介入不仅改变了教学手段,而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技术所具有的集成性、交互性、可控性、信息空间主体化和非线性等特点使其与黑板、粉笔、挂图等传统媒体有本质的区别。

目前这一技术正向着交互性、非线性化、智能化和全球化的方向推进。

1 多媒体信息传输对网络技术的要求1.1 要有足够的带宽多媒体信息的数据量大,尤其是视频文件,即便是压缩过的数据,如果要达到实时的效果,其数据量是文本数据等无法比拟的。

而实现实时的视频传输是多媒体技术必须实现的一个功能,所以要求通信网络具有足够带宽。

1.2 要有足够小的延时多媒体数据具有实时特性,尤其是语音和视频媒体。

流媒体又叫流式媒体

流媒体又叫流式媒体

流媒体又叫流式媒体,它是指商家用一个视频传送服务器把节目当成数据包发出,传送到网络上。

用户通过解压设备对这些数据进行解压后,节目就会像发送前那样显示出来。

这个过程的一系列相关的包称为“流”。

流媒体实际指的是一种新的媒体传送方式,而非一种新的媒体。

流媒体技术全面应用后,人们在网上聊天可直接语音输入;如果想彼此看见对方的容貌、表情,只要双方各有一个摄像头就可以了;在网上看到感兴趣的商品,点击以后,讲解员和商品的影像就会跳出来;更有真实感的影像新闻也会出现所谓流媒体是指采用流式传输的方式在Internet/Intranet播放的媒体格式,如音频、视频或多媒体文件。

流媒体在播放前并不下载整个文件,流媒体平台只将开始部分内容存入内存,在计算机中对数据包进行缓存并使媒体数据正确地输出。

流媒体的数据流随时传送随时播放,只是在开始时有些延迟。

显然,流媒体实现的关键技术就是流式传输,流式传输主要指将整个音频和视频及三维媒体等多媒体文件经过特定的压缩方式解析成一个个压缩包,由视频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顺序或实时传送。

在采用流式传输方式的系统中,用户不必像采用下载方式那样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而是只需经过几秒或几十秒的启动延时即可在用户的计算机上利用解压设备对压缩的A/V、3D等多媒体文件解压后进行播放和观看。

此时多媒体文件的剩余部分将在后台的服务器内继续下载。

与单纯的下载方式相比,这种对多媒体文件边下载边播入的流式传输方式不仅使启动延时大幅度地缩短,而且对系统缓存容量的需求也大大降低,极大地减少用户用在等待的时间。

流媒体可以边下载边播放,与平面媒体不同。

流媒体最大的特点在于互动性,这也是互联网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提到媒体,我们马上就会想到报纸杂志、广播电视。

要说起现在刚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流媒体,一些人可能也会认为它同平常我们所说的媒体有某种关系。

其实,所谓的流媒体同我们通常所指的媒体风牛马不相及,它只是一个技术名词。

流媒体电视流媒体(StreamingMedia)指在数据网络上按时间先后次序传输和播放的连续音/视频数据流。

移动多媒体的主要技术研究

移动多媒体的主要技术研究

移动多媒体的主要技术研究移动多媒体技术是指在移动设备上实现多媒体传输、存储、编辑、播放等功能的一系列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移动多媒体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下是移动多媒体的主要技术研究:1. 视频编解码技术:移动设备通常具有有限的处理能力和存储空间,因此需要高效的视频编解码技术来压缩和传输视频内容。

常见的视频编解码技术包括H.264、H.265等标准,通过使用这些技术,可以在保持较高画质的同时减少带宽需求和存储空间。

2. 音频编解码技术:与视频一样,移动设备也需要高效的音频编解码技术来实现音频的压缩和传输。

常用的音频编解码技术有MP3、AAC等,它们可以提供较好的音质同时占用较少的存储空间和网络带宽。

3. 流媒体传输技术:流媒体技术能够将多媒体内容按照数据流的形式实时传输,使用户能够边下载边播放,而无需等待整个文件下载完成。

常见的流媒体传输技术有HTTP流媒体、实时传输协议(RTSP)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供低延迟、稳定的传输,并能适应不同网络环境下的传输需求。

4. 多媒体传感器技术:移动设备上常常配备了多种传感器,如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等,用于实现多媒体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交互。

这些传感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于移动多媒体的用户体验和应用场景的丰富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5. 多媒体算法优化技术:移动设备资源有限,因此需要针对移动设备特点进行算法优化,提高多媒体处理的效率和性能。

例如,通过使用硬件加速技术、复杂算法的简化或近似等方式,来减少计算资源的消耗,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能耗效率。

综上所述,移动多媒体技术研究主要涉及视频编解码、音频编解码、流媒体传输、多媒体传感器以及多媒体算法优化等方面。

这些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必将进一步推动移动多媒体应用的普及和提升用户体验。

移动多媒体的主要技术研究不仅涉及到视频编解码、音频编解码、流媒体传输、多媒体传感器和多媒体算法优化等方面,还包括以下内容。

移动多媒体的主要技术

移动多媒体的主要技术
Windows Mobile系统
由Microsoft开发的针对移动设备的操作系 统,旨在实现与Windows桌面系统的无缝 对接。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
原生开发技术
使用移动设备操作系统提供的官方开发工具和语言进行应 用开发,如Java/Kotlin(Android)和Swift(iOS)。
跨平台开发技术
MPEG-DASH
标准化、自适应流媒体、多媒体文件分段
MPEG-DASH(动态自适应流媒体过HTTP )是一种基于HTTP的自适应流媒体传输标 准。它采用了多媒体文件分段的方式,可以 根据网络带宽和设备性能动态调整媒体文件 的传输质量和码率。MPEG-DASH具有跨平 台和跨设备的兼容性,适用于各种移动设备 和网络环境。在移动多媒体领域,MPEGDASH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流媒体传输技术
屏幕技术
移动设备的屏幕是其最重要的输出设备之一,屏幕技术的发展涉及分辨率、色彩、亮度等 多个方面。
移动设备操作系统
Android系统
由Google开发的开源操作系统,广泛应用 于手机、平板等设备,具有高度的自定义性 和丰富的应用生态。
iOS系统
由Apple公司开发的专有操作系统,具有优异的稳 定性和流畅性,与Apple设备深度整合。
Wi-Fi技术
01
无线局域网
Wi-Fi技术是一种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技术,为移动多媒
体设备提供了便捷的无线接入方式。
02 03
高速传输
随着Wi-Fi标准的不断演进,如802.11n、802.11ac和802.11ax等, Wi-Fi技术在数据传输速度、覆盖范围和稳定性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 满足了移动多媒体的传输需求。
频会议、在线游戏等。

《多媒体网络》课件

《多媒体网络》课件
压缩技术概述
常见的压缩算法包括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有损压缩能够大幅度减少数据量,但会损失部分信息;无损压缩能够保留原始数据,但压缩率较低。
压缩算法
常见的压缩标准包括JPEG、MPEG等,这些标准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压缩标准
03
数字签名和哈希函数
数字签名和哈希函数能够验证多媒体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防止数据被篡改或伪造。
01
内容保护技术概述
多媒体内容保护技术是保护多媒体数据不被非法复制、篡改和传播的关键技术。
02
数字版权管理
数字版权管理是一种常见的内容保护技术,它通过加密、水印等技术手段来保护多媒体数据的版权。
03
CHAPTER
多媒体网络应用
远程教育是一种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或其他通信手段,实现异地教育的教学模式。
信息传递
多媒体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化的交流和互动方式,有助于增进人际关系和社会联系。
交流与互动
多媒体网络可以作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平台,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发展。
文化传承与创新
02
CHAPTER
多媒体网络技术
流媒体技术概述
流媒体技术是一种在网络上传输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的方法,它能够实现实时或近实时的媒体播放。
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多媒体内容的价值,提供个性化推荐和服务。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识别多媒体内容,实现自动分类、标签和摘要。
智能内容识别
基于用户行为和兴趣,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个性化推荐。
个性化推荐
通过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实现多媒体内容的智能交互。
智能交互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1
视频会议是一种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异地人员实时交流和协作的通讯方式。

计算机网络中的多媒体传输技术

计算机网络中的多媒体传输技术

计算机网络中的多媒体传输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及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更是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重点讨论计算机网络中的多媒体传输技术,探讨其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多媒体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多媒体传输技术是指将不同类型的媒体数据(如音频、视频、图像等)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输和展示的技术。

它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编解码、数据压缩和网络传输等环节。

1. 数据编解码数据编解码是指将原始的多媒体数据经过编码处理,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和处理的数字信号。

编码可以分为有损和无损两种方式,有损编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数据的体积,但会有一定的信息损失。

常见的多媒体编解码标准有MPEG-2、MPEG-4、H.264等。

2. 数据压缩数据压缩是指将编码后的多媒体数据再进行压缩处理,以减小数据的大小,提高传输效率。

常见的数据压缩算法有JPEG、MP3等。

压缩算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多媒体数据类型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压缩效果。

3. 网络传输多媒体数据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传输需要考虑带宽、延迟、丢包率等因素。

为了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连续性,网络传输中常使用流媒体技术。

流媒体将多媒体数据分为若干小块进行传输,接收端可以实时解码和播放已接收到的数据,而无需等待全部数据传输完毕。

二、多媒体传输技术的应用领域多媒体传输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音视频会议、在线教育、视频监控等。

1. 音视频会议音视频会议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的一种远程协同工作方式。

它可以使不同地点的人们通过网络进行实时语音和视频通信,达到面对面交流的效果。

多媒体传输技术为音视频会议提供了高质量、实时、稳定的传输支持。

2. 在线教育在线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日益普及的教育方式。

通过多媒体传输技术,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学习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实时与老师互动,使远程教育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3. 视频监控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多媒体传输技术将监控画面实时传输到监视中心,实现对特定区域的监控和管理。

流媒体技术概述

流媒体技术概述

流媒体技术概述流媒体技术是一种通过互联网传输多媒体数据的技术,使用户能够即时播放音频和视频内容,而无需等待下载完整的文件。

它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在数据传输的同时进行播放,实现了实时的音视频体验。

流媒体技术的发展源自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带宽的提升。

在过去,传输音频和视频通常是通过下载整个文件后再进行播放。

这种传统的下载方式需要用户等待较长的时间,限制了用户在互联网上享受音视频内容的体验。

而流媒体技术则改变了这种情况,通过将文件分成连续的数据流进行传输,用户能够在下载的同时播放数据,无需等待整个文件下载完成。

流媒体技术的核心是媒体服务器和客户端。

媒体服务器用于存储和传输音视频数据,它可以根据用户的请求动态地提供数据,实现了实时传输。

而客户端是用户用于接收和播放音视频数据的终端设备,例如电脑、手机或电视等。

客户端可以通过浏览器、应用程序或特定的流媒体播放器来实现对音视频数据的解码和播放。

流媒体技术还需要借助编码和压缩技术来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

常用的音视频编码格式有MP3、AAC、H.264和H.265等,它们能够将音视频数据压缩至较小的体积,减少数据传输的带宽需求。

同时,流媒体技术还能够根据网络带宽的变化自动调整数据的传输速率,以保证用户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良好播放体验。

流媒体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线视频平台(如YouTube、Netflix等)、直播平台、视频会议、远程监控和教育培训等。

它不仅满足了用户对实时音视频体验的需求,也为各类媒体内容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然而,流媒体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网络带宽的限制,低带宽环境下可能会影响到音视频的播放质量。

其次是兼容性问题,不同的媒体格式和设备之间可能存在兼容性差异,需要进行适配和转换。

此外,流媒体技术还面临内容版权保护和数据安全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用户隐私和权益。

综上所述,流媒体技术通过将音视频数据分割成连续的数据流进行实时传输,满足了用户随时播放音视频内容的需求。

局域网的多媒体传输与流媒体技术

局域网的多媒体传输与流媒体技术

局域网的多媒体传输与流媒体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传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局域网是一个在小范围内连接计算机和其他设备的网络,它的出现为多媒体传输提供了更快速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局域网的多媒体传输与流媒体技术,并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一、局域网的多媒体传输局域网作为一个小范围内的网络,通常由一个路由器连接多台设备组成,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

在局域网中进行多媒体传输时,可以借助本地服务器或网络存储设备进行存储和传输。

与广域网相比,局域网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低的传输延迟,为同一局域网范围内的设备提供了更好的传输体验。

在局域网的多媒体传输中,可以使用各种传输协议和文件格式。

常见的传输协议包括TCP/IP、UDP和RTP等,而流媒体技术中使用较多的文件格式则有MP4、FLV和AVI等。

这些协议和文件格式可以保证多媒体数据的高效传输和正确解码,从而实现音频、视频和图像等多媒体内容的流畅播放。

二、流媒体技术在局域网中的应用流媒体技术是一种将多媒体数据以连续的流的形式进行传输和播放的技术。

它通过将多媒体数据分割成一系列离散的数据包,并在接收端实时解码和播放,从而实现了随时随地的在线观看和收听。

在局域网中,流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视频监控、在线教育和娱乐等领域。

1. 视频监控在很多场景下,我们需要通过监控摄像头对特定区域进行实时监控。

而局域网中的流媒体技术可以实现对监控视频的实时传输和观看,保证了监控的及时性和效果性。

监控摄像头拍摄到的视频可以通过流媒体服务器进行传输和存储,在接收端进行解码和播放。

这种方式在保安、交通管理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 在线教育随着网络的普及,在线教育成为了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而局域网中的流媒体技术可以实现对教学视频和课件的在线传输和播放。

学生可以通过局域网连接到教育机构的服务器,观看实时的教学视频或者点播已经录制好的教学资源。

多媒体通信技术课件第8章流媒体技术

多媒体通信技术课件第8章流媒体技术

0
2 34
8
16
24
31
V P X CC M (PT)载荷类型
序号(SN)
时间戳 (TIMESTAMP) 同步源标识符(SSRC)
提供源标识清单(CSRC) (1~15项) 用户数据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
➢ 负责管理传输质量在当前应用进程之间交 换控制信息。
➢ 在RTP会话期间,各参与者周期性地传送 RTCP包,包中含有已发送的数据包的数量 、丢失的数据包的数量等统计资料,因此 ,服务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动态地改变传 输速率,甚至改变有效载荷类型。
3
根据与会者的数 量来调整RTCP包 的发送率;
4
根据与会者的数 量来调整RTCP包 的发送率;
RTP/RTCP工作过程
工作时,RTP协议从上层接收流媒体信息码流(如 H.263),装配成RTP数据包发送给下层,下层协 议提供RTP和RTCP的分流。 如在UDP中,RTP使用一个偶数号端口,则相应的 RTCP使用其后的奇数号端口。RTP数据包没有长度 限制,它的最大包长只受下层协议的限制。
移动流媒体门户网站 移动终端 传送网 后台流媒体业务系统
移动流媒体业务系统的功能
业务发现功能 业务认证功能 计费功能 内容传送功能 内容制作功能
对终端的适配功能 网络带宽适配功能 业务管理功能 内容下载功能。 版权机制(DRM)
移动流媒体的发展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高压缩比及低运算量 高容错性 实时适应网络宽带的变化 终端适配问题 数字版权管理
RTP/RTCP工作过程
上层 流媒体信息码流
RTP RTP数据包
下层
资源预留协议RSVP
是网络中预留所需资源的传送通道建 立和控制的信令协议,它能根据业务 数据的QoS要求和带宽资源管理策略进 行带宽资源分配,在IP网上提供一条 完整的路径。

简述多媒体应用的技术领域

简述多媒体应用的技术领域

多媒体应用的技术领域介绍多媒体应用是指那些结合了不同类型媒体内容(例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并提供丰富互动体验的应用程序。

随着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应用的技术领域也不断拓展和演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多媒体应用涉及的技术领域。

多媒体数据处理多媒体应用首先涉及到多媒体数据的处理和编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多媒体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图像处理图像处理是一门研究如何对数字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的学科。

在多媒体应用中,图像处理技术用于图像的增强、压缩、合成等方面。

常见的图像处理技术包括边缘检测、图像滤波、图像分割等。

音频处理音频处理是指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过程。

在多媒体应用中,音频处理技术用于音频的录制、编辑、分析等方面。

常见的音频处理技术包括音频压缩编码、降噪、音频合成等。

视频处理视频处理是指对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过程。

在多媒体应用中,视频处理技术用于视频的压缩、解码、合成等方面。

常见的视频处理技术包括视频编码、视频编辑、视频增强等。

多媒体传输技术多媒体应用不仅涉及到多媒体数据的处理,还需要考虑多媒体数据的传输。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多媒体传输技术领域:网络传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将数据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技术。

在多媒体应用中,网络传输技术用于将多媒体数据从服务器传输到终端设备,例如网络直播、视频点播等。

常见的网络传输技术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流媒体传输协议等。

无线传输无线传输技术是指通过无线信号将数据传输到设备的技术。

在多媒体应用中,无线传输技术用于将多媒体数据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例如无线音频耳机、无线显示屏等。

常见的无线传输技术包括蓝牙、Wi-Fi、NFC等。

多媒体应用开发多媒体应用的开发是指利用各种技术和工具来创建和实现多媒体应用的过程。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多媒体应用开发技术领域:图形编程图形编程是指使用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将图形数据转换为图像的过程。

在多媒体应用中,图形编程技术用于创建和显示图像。

多媒体网络传输技术

多媒体网络传输技术

多媒体网络传输技术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多媒体网络传输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和普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方式。

从在线视频会议到高清电影流媒体,从虚拟现实游戏到远程医疗,多媒体网络传输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网络传输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多媒体数据(如音频、视频、图像等)通过网络进行高效、准确和及时的传输。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解决诸多技术难题。

首先,网络带宽是一个关键因素。

就好比高速公路的车道数量,带宽越大,能够同时传输的数据量就越多。

然而,现实中的网络带宽往往是有限的,尤其是在面对高清甚至超高清的多媒体内容时,如何在有限的带宽下保证数据的快速传输,成为了技术人员需要攻克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种压缩算法应运而生。

通过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压缩,去除其中的冗余信息,从而减小数据量,使其能够在有限的带宽中顺利传输。

其次,数据的实时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想象一下,在视频通话中,如果画面卡顿、声音延迟,那交流体验将会大打折扣。

为了保证多媒体数据的实时传输,网络协议的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实时传输协议(RTP)和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就是专门为满足多媒体数据实时传输需求而设计的。

再者,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不容忽视。

网络中的丢包、延迟和抖动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多媒体数据的传输出现错误。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纠错编码和重传机制被广泛应用。

当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或丢失时,接收端可以通过纠错编码来恢复部分数据,或者请求发送端重新发送丢失的数据,以保证多媒体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除了上述技术方面的挑战,多媒体网络传输技术还面临着用户需求多样化和网络环境复杂多变的问题。

不同的用户对于多媒体内容的质量和流畅度有着不同的要求,有的用户更注重画质,而有的用户则更在意流畅性。

同时,网络环境也千差万别,从高速稳定的有线网络到信号不稳定的无线网络,多媒体网络传输技术需要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网络条件。

流媒体通俗解释

流媒体通俗解释

流媒体通俗解释
流媒体是指通过互联网传输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的一种技术。


传统下载方式不同,流媒体允许用户在下载完成之前就可以开始观看
或听取内容。

这种技术的应用包括在线直播、视频点播、音乐播放等。

流媒体的工作原理是将音频或视频数据分割成小块,通过网络实时传
输到用户设备上,同时用户设备会缓存一部分数据以确保连续播放。

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由于网络带宽限制而导致的卡顿和等待时间。

流媒体技术对于提高媒体内容的可访问性和便捷性非常有帮助。

用户
不需要下载整个文件,只需获取所需部分即可开始观看或听取内容。

此外,流媒体也支持多种设备和平台,包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

然而,使用流媒体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该技术需要大量的带宽和网
络速度才能正常工作,因此在网络信号差或带宽较低的情况下可能会
出现卡顿和延迟。

此外,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可能会受到政府审查和限制。

总之,流媒体是一种方便快捷的多媒体传输技术,可以帮助用户更轻
松地访问和享受各种媒体内容。

第九节 多媒体流技术

第九节 多媒体流技术

• D. 流式传送:所谓流(Streaming),也叫" 流式"或"串流",是一种传输数据信息的 方式。采用这种方式,数据能够用稳定 的速率从发送端传转至接收端,而接收 端可以在发送端还没有完全传输完毕之 前即可开始处理这些数据信息,这特别 适合于实现网络广播。
• E. 当采用流式技术传送时,可以让计算 机一边接收,一边处理,节约了时间和 存储空间。 • F. 多数流式传送技术使用专门的数据格 式和缓冲系统,以实现连续播放。

多点传送(Multicast)则解决了上述问题,主 机使用IP地址中的D类地址向网络中的一组能 识别D类地址的主机发送数据,即多点传送需 要主机网卡和路由器的支持。通常,路由器中 保存组成员的信息,它能根据多点传送的数据 包目的地址,把它转发到相应的组中。由于多 点传送的发送方只需要发送依次数据包,不必 为每个请求都建立相应的连接,因此降低了对 网络带宽的需求,提高了传输的质量。
2· 实时多媒体流
• 实时多媒体流就是实时采集、压缩并 传送,茌客户端实时接收的多媒体数据 流。具体说,就是使用特定的视频/音频 采集设备,采集实时数据,并立即遵从 某些特定的标准进行压缩,同时在网络 上传输。客户端缓冲区不断更新用以接 收压缩后的数据,即时解压缩并播放。

在目前的Internet上,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要实现完全的实时传输还不可能,只能是近似 实时的,这是由于多媒体数据流传送的端到端 延迟较大的缘故。它的实际概念是:当前的实时 多媒体数据在一定时间内可传送到发出请求的 客户端,并且视频和音频保持同步关系。这个 延时的具体时间由服务器端的多媒体数据的压 缩速度、采用的压缩方法以及网络传输的实际 情况决定的。
6.视频/音频压缩

网络中的多媒体传输与流媒体技术

网络中的多媒体传输与流媒体技术

网络中的多媒体传输与流媒体技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内容在网络中的传输越来越普遍,流媒体技术也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传输方式。

本文将重点探讨网络中的多媒体传输以及流媒体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一、多媒体传输的概念和特点多媒体传输是指在网络中传输涉及到多种媒体形式的信息,如音频、视频、图像等。

与传统的文本传输不同,多媒体传输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实时性要求和大量的数据量。

具体而言,多媒体传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实时性要求高:音视频内容需要实时传输,以确保用户能够准确地感知到内容,否则会导致卡顿、延迟等问题。

2. 数据量大:音视频等多媒体内容的数据量往往比较庞大,需要通过网络稳定传输。

3. 不确定性:由于网络状况的不确定性,多媒体传输中会出现丢包、抖动等问题,需要相应的机制进行处理。

二、多媒体传输的技术手段在网络中实现多媒体传输有多种技术手段,其中包括以下几种:1. RTP/RTCP协议: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和RTCP (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是用于实现音视频实时传输的协议。

RTP负责传输音视频数据,而RTCP则负责实时监控网络状况和协调信号。

2. 缓存技术:多媒体传输中为了提高实时性和用户体验,通常会使用缓存技术。

缓存可以预加载音视频内容,并将其保存在本地,从而减少数据的传输延迟。

3. 压缩技术:为了减小多媒体数据的体积,减少传输带宽,常常使用压缩技术进行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

常见的压缩算法包括MPEG、H.264等。

三、流媒体技术及其应用流媒体技术是一种能够实现音视频等多媒体内容实时传输和播放的技术。

其特点是能够边下载、边播放,不需要等待全部数据下载完成。

1. 流媒体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是流媒体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用于存储和传输音视频等多媒体内容。

常见的流媒体服务器包括Windows Media Server、Darwin Streaming Server等。

流媒体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和发展

流媒体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和发展

流媒体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和发展
一、流媒体技术简介
流媒体技术(Streamingtechnology)是一种新兴通信技术,具有实时性、高效率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优势,它能将音视频等媒体数据以独立的数据包形式传输到接收端,供其解码播放或查看。

流媒体技术可以使远端用户在网络上实时接收和处理音频视频信号,同时又可以提供适当的应用和传输性能。

由于流媒体技术有益的特性,目前已经成为最流行的网络媒体传输技术。

二、流媒体技术的工作原理
流媒体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多媒体文件包装为流,并将流传输到目标机上,然后在目标机上进行解码和播放,实现实时传输的目的。

流媒体技术的关键组件包括服务器、客户端、实时流处理器、格式转换器以及流协议等,其工作原理如下:
1.服务器:服务器负责从客户端接收请求,然后对数据进行编码以及封装,并将编码封装数据发送到客户端。

2.编码器和解码器:通过流媒体技术,服务器端的编码器将多媒体文件进行编码,而客户端的解码器则将编码数据解码显示出来。

3.实时流处理程序:实时流处理程序负责从服务器请求数据,并将数据发送到客户端,以实现实时传输的功能。

流媒体技术方案

流媒体技术方案

流媒体技术方案引言流媒体技术是一种在网络环境下传输多媒体内容的技术,通过将多媒体数据分割成一系列小块,并实时传输这些小块数据,流媒体技术能够实现边下载边播放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流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方案,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考虑和挑战。

流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流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多媒体数据分割成一系列小块,然后通过实时传输的方式将这些小块数据传送到客户端,客户端可以边下载边播放这些小块数据,从而实现无缝播放的效果。

在传输过程中,流媒体技术还可以根据客户端的网络条件和播放器的能力进行码率自适应,以保证播放的稳定性和质量。

流媒体技术方案1. HTTP流媒体方案HTTP流媒体方案基于HTTP协议,利用HTTP的可靠性和广泛使用的特点,可以在大多数网络环境下实现流媒体的传输。

常见的HTTP流媒体方案包括HTTP Live Streaming (HLS) 和Dynamic Adaptive Streaming over HTTP (DASH)。

这些方案将多媒体数据分割成小块,并通过HTTP协议进行传输。

客户端可以通过请求不同的媒体片段来实现码率自适应,以适应不同的网络条件和客户端能力。

2. 实时流传输协议 (RTSP) 方案实时流传输协议 (RTSP) 是一种专门用于流媒体传输的协议,它使用自己的传输协议和控制协议来实现流媒体的传输和控制。

RTSP允许客户端与流媒体服务器建立连接,并发送控制命令来控制媒体的播放,包括播放、暂停、快进等操作。

与HTTP流媒体方案相比,RTSP方案可以提供更精细的控制和更低的延迟,适用于对延迟要求较高的实时应用场景。

3. 数据包广播方案数据包广播方案是一种基于网络组播技术的流媒体传输方案。

在这种方案中,多媒体数据被组播到一个特定的组播组中,所有订阅该组播组的客户端都可以接收到这些数据。

数据包广播方案可以在局域网中实现高效的流媒体传输,是一种适用于实时应用场景的技术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网络传输技术1概述流媒体(Streaming Media)是一种新兴的网络传输技术,在互联网上实时顺序地传输和播放视/音频等多媒体内容的连续时基数据流,流媒体技术包括流媒体数据采集、视/音频编解码、存储、传输、播放等领域。

在网络上传播多媒体信息主要有两种方式:下载和流式传输。

下载方式是传统的传输方式,指在播放之前,用户下载多媒体文件至本地,通常这类文件容量较大,依据目前的网络带宽条件,需要较长时间,并且对本地的存储容量也有一定的要求,这就限制了PDA等低存储容量设备的使用。

流式传输则把多媒体信息通过服务器向用户实时地提供,采用这种方式时,用户不必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而只需经过几秒或几十秒的启动时延即可播放,之后,客户端边接收数据边播放。

与下载方式相比, 流式传输具有显著的优点:一方面大大地缩短了启动延时,同时也降低了对缓存容量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可以实现现场直播形式的实时数据传输,这是下载等方式无法实现的,同时有助于保护多媒体数据的著作权。

2 流媒体技术2.1 缓存技术Internet以包传输为基础进行断续的异步传输,实时A/V源或存储的A/V文件在传输中被分解为许多包,由于网络是动态变化的,各个包选择的路由可能不尽相同,故到达客户端的时间延迟也就不等,甚至先发的数据包有可能后到。

为此,使用缓存系统来弥补延迟和抖动的影响,并保证数据包的顺序正确,从而使媒体数据能连续输出,而不会因为网络暂时拥塞使播放出现停顿。

通常高速缓存所需容量并不大,因为高速缓存使用环形链表结构来存储数据,通过丢弃已经播放的内容,流可以重新利用空出的高速缓存空间来缓存后续尚未播放的内容。

2.2 流媒体传输流程流媒体的具体传输流程如下:(1)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使用HTTP/TCP交换控制信息,以便把需要传输的实时数据从原始信息中检索出来。

(2)用HTTP从Web服务器检索相关数据,A/V播放器进行初始化。

(3)从Web服务器检索出来的相关服务器的地址定位A/V服务器。

(4)A/V播放器与A/V服务器之间交换A/V传输所需要的实时控制协议。

(5)一旦A/V数据抵达客户端,A/V播放器就可以播放了。

2.3 媒体系统结构现存流媒体解决方案采用的技术是多样的,但其体系结构的本质是相近的。

流媒体的体系构成:①编码工具:用于创建、捕捉和编辑多媒体数据,形成流媒体格式;②流媒体数据;③服务器:存放和控制流媒体的数据;④网络:适合多媒体传输协议甚至实时传输协议的网络;⑤播放器:供客户端浏览流媒体文件(通常是独立的播放器和ActiveX 方式的插件)。

2.4 流媒体传输协议流式传输的实现需要合适的传输协议。

TCP需要较多的开销,故不太适合传输实时数据。

在流式传输的实现方案中,一般采用HTTP/TCP来传输控制信息,而用RTP/UDP来传输实时多媒体数据。

(1)实时传输协议RTP与RTCPRTP是用于Internet/Intranet针对多媒体数据流的一种传输协议。

RTP被定义为在一对一或一对多传输的情况下工作,其目的是提供时间信息和实现流同步。

RTP通常使用UDP来传送数据,但RTP也可以在TCP或ATM等其他协议上工作。

当应用程序开始一个RTP 会话时将使用两个端口:一个给RTP,一个给RTCP。

RTP本身并不能为按顺序传送数据包提供可靠的传送机制,也不提供流量控制或拥塞控制,它依靠RTCP提供这些服务。

RTCP 和RTP一起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服务。

RTP和RTCP配合使用,它们能以有效的反馈和最小的开销使传输效率最佳化,因而特别适合传送网上的实时数据。

(2)实时流协议RTSP实时流协议RTSP是由RealNetworks和Netscape共同提出的,该协议定义了一对多应用程序如何有效地通过IP网络传送多媒体数据。

RTSP在体系结构上位于RTP和RTCP之上,它使用TCP或RTP完成数据传输。

HTTP与RTSP相比,HTTP传送HTML,而RTP传送的是多媒体数据。

HTTP请求由客户机发出,服务器作出响应;使用RTSP时,客户机和服务器都可以发出请求,即RTSP可以是双向的。

(3)资源预订协议RSVP由于音频和视频数据流比传统数据对网络的延时更敏感,要在网络中传输高质量的音频、视频信息,除带宽要求之外,还需其他更多的条件。

RSVP是Internet上的资源预订协议,使用RSVP预留一部分网络资源(即带宽),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流媒体的传输提供QoS。

3 流媒体发展现状Internet/Intranet上使用较多的流媒体技术主要有RealNetworks公司的Real System,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 Media Technology和Apple公司的QuickTime,它们是流媒体传输系统的主流技术。

3.1 Real SystemReal System由媒体内容制作工具Real Producer、服务器端RealServer、客户端软件(Client Software)3部分组成,其流媒体文件包括RealAudio,RealVideo,Real Presentation 和RealFlash4类文件,分别用于传送不同的文件。

Real System采用SureStream技术,自动地并持续地调整数据流的流量以适应实际应用中的各种不同网络带宽需求,轻松实现视音频和三维动画的回放。

Real流式文件采用Real Producer软件进行制作,首先把源文件或实时输入变为流式文件,再把流式文件传输到服务器上供用户点播。

由于Real System的技术成熟、性能稳定,美国在线(AOL),ABC,AT&T,Sony等公司和网上主要电台都使用Real System向世界各地传送实时影音媒体信息以及实时的音乐广播。

3.2 Windows Media TechnologyWindows Media Technology是Microsoft提出的信息流式播放方案,旨在Internet和Intranet上实现包括音频、视频信息在内的多媒体流信息的传输。

其核心是ASF(Advanced Stream Format)文件,ASF是一种包含音频、视频、图像以及控制命令、脚本等多媒体信息的数据格式,通过分成一个个的网络数据包在Internet上传输,实现流式多媒体内容发布,因此,我们把在网络上传输的内容就称为ASF Stream。

ASF支持任意的压缩/解压缩编码方式,并可以使用任何一种底层网络传输协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Windows Media Technology由Media Tools,Media Server和Media Player工具构成。

Media Tools是整个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帮助用户生成ASF格式的多媒体流(包括实时生成的多媒体流);Media Server可以保证文件的保密性,不被下载,并使每个使用者都能以最佳的影片品质浏览网页,同时具有多种文件发布形式和监控管理功能;Media Player则提供强大的流信息的播放功能。

3.3 QuickTimeQuickTime是一个非常老牌的媒体技术集成,是数字媒体领域事实上的工业标准。

之所以说集成这个词是因为QuickTime实际上是一个开放式的架构,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流式或者非流式的媒体技术。

QuickTime是最早的视频工业标准,1999年发布的QuickTime4.0版本开始支持真正的流式播放。

由于QuickTime本身也存在着平台的便利(MacOS),因此也拥有不少的用户。

QuickTime在视频压缩上采用的是SorensonVideo技术,音频部分则采用QDesignMusic技术。

QuickTime最大的特点是其本身所具有的包容性,使得它是一个完整的多媒体平台,因此基于QuickTime可以使用多种媒体技术来共同制作媒体内容。

同时,它在交互性方面是三者之中最好的。

例如,在一个QuickTime文件中可同时包含midi、动画gif、flash和smil等格式的文件,配合QuickTime的WiredSprites互动格式,可设计出各种互动界面和动画。

QuickTime流媒体技术实现基础是需要3个软件的支持,QuickTime播放器、QuickTime编辑制作、QuickTimeStreaming服务器。

3.4 流媒体技术在国内的现状流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远程教育、网络电台、视频点播、收费播放等,在企业一级的应用包括电子商务、远程培训、视频会议、客户支持等。

在国内,流媒体技术在国外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应用,诸如网上现场直播、网上教育系统、网上手术数字化直播系统等,他们的体系结构是类似的。

4存在问题互动流媒体业务平台流媒体技术不是一种单一的技术,它是网络技术及视/音频技术的有机结合。

在网络上实现流媒体技术,需要解决流媒体的制作、发布、传输及播放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则需要利用视音频技术及网络技术来解决,具体如下:4.1流媒体制作技术方面解决的问题在网上进行流媒体传输,所传输的文件必须制作成适合流媒体传输的流媒体格式文件。

因这通常格式存储的多媒体文件容量十分大,若要在现有的窄带网络上传输则需要花费十分长的时间,若遇网络繁忙,还将造成传输中断。

另外,通常格式的流媒体也不能按流媒体传输协议进行传输。

因此,对需要进行流媒体格式传输的文件应进行预处理,将文件压缩生成流媒体格式文件。

这里应注意两点:一是选用适当的压缩算法进行压缩,这样生成的文件容量较小。

二是需要向文件中添加流式信息。

4.2流媒体传输方面需解决的问题流媒体的传输需要合适的传输协议,目前在Internet上的文件传输大部分都是建立在TCP协议的基础上,也有一些是以FTP传输协议的方式进行传输,但采用这些传输协议都不能实现实时方式的传输。

随着流媒体技术的深入研究,目前比较成熟的流媒体传输一般都是采用建立在UDP协议上的RTP/RTSP实时传输协议。

为何要在UDP协议而不在UDP协议上进行实时数据的传输呢?这是因为UDP和TCP 协议在实现数据传输时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区别。

TCP协议中包含了专门的数据传送校验机制,当数据接受方收到数据后,将自动向发送方发出确认信息,发送方在接收到确认信息后才继续传送数据,否则将一直处于等待状态。

而UDP协议则不同,UDP协议本身并不能做任何校验。

由此可以看出,TCP协议注重传输质量,而UDP协议则注重传输速度。

因此,对于对传输质量要求不是很高,而对传输速度则有很高的要求的视音频流媒体文件来说,采用UDP协议则更合适。

4.3流媒体的传输过程中需要缓存的支持因为Internet是以包为单位进行异步传输的,因此多媒体数据在传输中要被分解成许多包,由于网络传输的不稳定性,各个包选择的路由不同,所以到达客户端的时间次序可能发生改变,甚至产生丢包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