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论文

合集下载

初中生历史教学论文10篇【论文】

初中生历史教学论文10篇【论文】

初中生历史教学论文10篇第一篇:初中历史教学问题及对策一、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策略1.从时代要求出发,转变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支撑整个教学活动的根本和基础。

因此,就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创新来说,首先应从理念的转变和创新入手。

教师在完成这一阶段性工作过程中,建议应紧跟社会发展形势,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对历史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解读和认识。

比如就“鸦片战争”的教学而言,不同理念往往就会有不同的教学选择。

笔者以前根据传统教学思路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这次战争叫作鸦片战争吗?学生则会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判断:是因为林则徐禁烟所引起的战争。

这一结论当然是不正确的,但如果让学生放弃自己的观点并认同新的观点,不是凭着教师的否定就能完成的。

后来,笔者改变了教学思路,就以“鸦片战争是什么引起的”为题进行了一次专题教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在于寻找鸦片战争这一结果的原因。

笔者给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果鸦片战争就是因为林则徐禁烟,那英国殖民者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开战,这是不是说明他们师出有名?经过热烈的讨论之后,学生认为不能得出这一结论,因为鸦片本身就不是正常的贸易商品,英国人也是通过东印度公司走私进来的,因而禁烟是正当的行为。

但随之而来的又有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英国要向中国走私鸦片?二是鸦片给当时的中国到底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梳理,学生基本能够认识到:英国是为了占领中国市场才向中国输入鸦片,而占领中国市场的本质又是为了向中国输出工业品,并掠夺中国的工业原料。

于是,学生的思维又与当时的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其在中国市场上却由于中国茶叶、丝绸的输出而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等知识联系了起来。

通过这种层层深入的教学思路,通过师生问答、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终于寻找到了鸦片战争的真实原因,从而也颠覆了自己原来的浅显认识。

此外,在实际教学中有时还得转变教学立场,将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从学生角度出发,了解学生学习需求,进行有效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克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历史教学改革措施的后续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初中历史教育教研论文(3篇)

初中历史教育教研论文(3篇)

第1篇摘要:历史教育在初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国家历史,培养民族精神,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从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提高初中历史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育;现状;问题;对策一、引言历史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学生了解国家历史、传承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情怀,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在当前初中历史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本文旨在分析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1. 课程设置合理,但教学资源不足我国初中历史课程设置较为合理,涵盖了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内容。

然而,在教学资源方面,部分学校存在不足,如历史教材、教学设备等。

2. 教师队伍素质较高,但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我国初中历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

然而,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如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运用等。

3.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如教材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等。

三、初中历史教育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部分历史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使学生难以产生共鸣。

如古代史中的一些事件,对现代生活的影响较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2.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缺乏创新,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同时,教学方法单一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3.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初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主要依赖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提高初中历史教育质量的对策1. 优化教学内容,关注实际生活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将历史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将古代史中的事件与现代社会中的类似现象进行对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初中历史教学技巧研究论文10篇

初中历史教学技巧研究论文10篇

初中历史教学技巧研究论文10篇第一篇: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当前初中历史课程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进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的串联来总结历史教训和弘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精神。

此外,学习历史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可以让学生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有一个更为宏观和深入的认识。

但是,当前初中历史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更好地为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二、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调查(一)初中历史教学探究的必要性探析历史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修养,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升。

我国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素质提高有着明确的要求,同时也更加重视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同时,把改革落实到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而对初中历史教学现状进行探究,有利于加大学校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理念的提升,并为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对策。

(二)初中历史学习实际情况调查根据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和其他现实性因素,本文就当下初中历史教学情况展开实地调研,分别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为了增加问卷调查的可信度,分别对北京、上海、广州和福建等四地的100所初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对象是初中学生及其教职工。

最后统计的数据表明,有25%的学生表示对历史学科有较浓厚的兴趣,但是主动学习历史的人数比例只有1.2%。

三、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师教学缺乏创造性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学方式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但是根据本次问卷调查的”你认为历史课中老师的讲课方式有创新性吗?”将近93%的学生表示,老师的授课方式较为保守,还停留在满堂灌的层面上。

另外,在对部分教师的访谈中也有对其教学创新性意识进行访问,将近90%的教师表示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的意识,所以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也不会特别去注意。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10篇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10篇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10篇第一篇: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历史是我们初中九大必修课程之一,他能够让我们了解我国的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也能让我们学到前人的经验和教训。

无论是对于做人、工作还是治家、治国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很多学生并不把历史放在眼里,上课不认真听讲的情况比比皆是。

如何提升自己的上课的有效性,如何化枯燥为有趣,如何让自己的学生爱上历史,如何达到教学大纲的目标,这都是我们老师在教学中需要克服的问题。

(一)学生对于历史的重视还不够。

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历史是文科,自己以后主修的科目是理科,研究历史没有必要。

这样的心理就使得他们不再好好研究历史,上课期间不是写别的学科作业,就是开小差。

学生不能清楚地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不管老师怎么费劲,有效性也不会有任何的提升。

学生不重视的原因还有一点,那就是中考的时候,历史是开卷考试,很多学生认为研究历史完全没有必要。

只需在书本上抄上足够的例题,考试的时候就什么都不怕了。

于是都把重点放在了数理化的研究上面。

(二)学生对于历史研究毫无兴趣。

历史这一门学科本来就是文科性质的。

他需要学生理解研究,但是更需要的是记忆。

历史本身也是在说明之前古人发生的一些事,他自身的性质就是枯燥乏味的。

这就使得学生的兴趣不能从根本上提升上来。

教学有效性的目标也达不到。

(三)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被忽略,课堂讲授还是主要以老师为中心。

我们都应该晓得的是,我们的学生才是课堂的中心,才是课堂的主体。

老师的脚步应该跟着学生走,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但是现在我们很多初中历史老师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总是按照讲授大纲和讲授方针一味地讲课,不论学生有没有听懂,不论学生有没有跟上,纯属为了完成自己的方针。

这样就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了威胁,学生上课也只是麻木地听老师讲课,丝毫不动脑子。

这样一节课上下来,学生也根本不晓得老师在讲什么,老师也不了解学生的掌握度。

讲授的有效性也只是天方夜谭。

(四)历史老师本身的资历不够好。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9篇【论文】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9篇【论文】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9篇第一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一、初中历史课堂存在的问题1.1历史老师方面的问题就历史老师而言,对于初中历史的教学可以说是完全按照框框条条来教学的,对于中考有要求的则大笔墨的进行描述,对于不在考纲之内的则完全不予考虑,这就给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造成零散的错觉,无法形成一个整体,对于历史发展的脉络把握不清楚,只能对历史进行片面的断章取义,这是十分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历史学习。

而且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历史至于语数英处于次要的地位,不受到重视,历史老师也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所以历史老师在备课和讲课的过程中,并没有像语数英那样完全投入自身的精力,总觉得反正历史不是中考的目标,只是进行等级考试,就在心态上比较放松,往往是照本宣科,没有任何的新意,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

1.2学生方面的问题在初中,语数英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因为其他科目不是中考考察的科目,往往只要通过了等级考试,就可高枕无忧,所以对于这些科目并没有多加用心,尤其是对于历史而言还是开卷考试,只要在考试前将书看一遍就可过关,因此学生并不把历史的学习放在心上。

此外,由于语数英老师布置了比较多的作业,有些学生为了节省时间,就会在其他课上进行主课的学习,比如说历史,这样就给历史的学习设置了障碍。

此外,历史老师无聊的言论和腔调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缺乏兴趣,往往在历史课堂上开小差,睡觉等,这都是不利于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的。

二、如何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2.1历史老师方面要想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首先就要从历史老师身上抓起。

在历史课之前,历史老师就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并不只是将历史课本进行简单的梳理,还要加入自己的思考,进行总结。

同时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两个有趣的和本堂课有关的历史故事,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

在进行历史课的教授过程中,历史老师要掌握良好的授课技能,做到口齿清晰,声音洪亮,要让班级每个学生听到你的声音,不能让自己的讲课成了学生的催眠曲。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论文10篇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论文10篇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论文10篇汇报人: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论文10篇第一篇:初中历史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现如今,在对初中学生的历史教学中很明显地存在两个很大的误区。

首先,有相关人士做过类似的调查实验,随机询问一百名学生对于历史这一科目重要性的认识,最后统计的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有92%的学生认为只要学好语数外三门“大科”就好,历史这门“副科”不必太在意,同时为我国的历史教育事业感到深深的担忧,当然这个问题出自学生。

另一个问题则出自于老师,目前大多数老师很少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而是一味地强调如何学习摄取足够的知识应付今后学生要面临的一系列考试,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学霸”令人担忧。

我们要为学生创作良好的学习心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逐步解决目前历史教学中出现的窘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爱上学习历史,我国在教育领域方面的发展才会真正获得快速的发展。

1.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热情传统的历史课堂通常都是枯燥无味的,以致课堂效率不高,浪费学生和老师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我们必须针对课堂氛围方面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以进一步达到让学生快乐学习、有效提高其成绩的目的,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具体的措施。

1.1故事导入法这是活跃课堂氛围的重要方法之一。

许多老师为了赶进度而一味地、快速地讲课件,或为了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而耗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对同一个知识点进行详细、重复的讲解。

殊不知这种方法最后只会事倍功半,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深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厌恶程度。

所以老师要从这方面入手,在教学过程之中尽量穿插进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更加有效地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长此以往学生才会真正懂得如何有效学习,进而提高自己的历史成绩。

1.2诗词导入法我们在进行诗词歌赋的赏析之时,通常做的第一步是先了解该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同样的,在这里也同样适用,反过来想,要在课题内容正式开始之前以更好的方式一步步导入,那么诗词是最好的选择。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3篇【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3篇【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3篇第一篇一、对差生进行实际研究要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差生进行转化,教师需要对差生出现的原因进行实际分析。

掌握了差生产生的原因,教师就可以找到差生转化的切入点。

差生也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

一些学生的历史学习基础不足,造成初中历史学习断层,无法理解初中历史知道的现象。

也有一些学生是因为家庭环境的问题,无心投入到初中历史学习中来。

还有一些学生受到社会不良诱惑的影响,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科学习中。

面对这样的现状,初中历史教师要利用课下时间做差生的实际研究工作,找到每一位差生的特点以及出现的原因。

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使学生可以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建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对差生进行兴趣培养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许多差生之所以历史学习质量不足,是因为其缺少初中历史学习的兴趣以及初中历史学习的动力。

对差生进行初中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差生的成功转化有促进作用。

差生对初中历史知识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来。

教师要对自己的业务水平进行提高,利用不同的手段来提高初中历史的趣味性。

三、给差生学习表现机会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差生的表现就是课堂参与度不高。

差生对于教师的提问不予配合,也不能正确回答教师的问题。

这样的学生自然会受到教师的冷落,大部分教师在进行历史新知识的讲解时,不会提问差生。

这就使得差生在初中历史课堂活动中颇显多余。

差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肯定,就无法找到初中历史学习的动力。

要加强差生的转化,教师必须要给予差生平等的关注,使差生意识到自己对于历史课堂的进展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教师要给予差生历史学习的表现机会,在课堂中可以有意利用难度较低的问题对差生进行提问,使差也在课堂中找到学习成就感。

同样在讲解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的时候,鸦片战争产生的原因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鸦片战争产生的原因有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

教师可以将鸦片战争的原因分两点进行提问,让差生来回答鸦片战争产生的直接原因,让其它学生来回答根本原因。

初二历史小论文范文100字(实用7篇)

初二历史小论文范文100字(实用7篇)

初二历史小论文范文100字(实用7篇)一、教学具体方法1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指的是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教学,可以通过学生排演话剧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一方面能够使得历史教学更具有活跃性,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得到提升。

例如在讲述中国近代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人物扮演的方式,直观、明确地向学生展示历史演变的进程,使得学生在整体上对历史事件进行了解。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课本的阅读和教师的讲解,不断丰富对历史事件的了解。

2事件回顾3史料展示学生在初中阶段往往缺乏阅读量,其了解的史料较为欠缺。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向学生展示史料能够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得历史观点更具有丰富性,避免了历史学习过程中观点的局限性。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侧面了解历史,全面了解历史做了铺垫。

史料的展示也能够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知。

与此同时,在对史料图片和文字进行展示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身边的历史事物进行观察和了解,避免历史学习进入空洞无力的学习过程,逐渐认识到身边历史即是真正的历史的观点。

4历史评点在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历史时期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评价和分析。

学生通过对秦始皇正面和反面的不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评价标准。

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综合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使学生全面对历史学习内容进行梳理。

二、总结在初中历史的教学阶段,如何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将庞杂的历史内容转变为富于趣味性的历史故事,是历史教学的关键所在。

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使得更多的历史内容能够为学生所接受,逐渐培养学生的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标准。

初中历史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因此应根据其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分析对待,实现历史教学的丰富和全面。

新课程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具能动性,成为知识的主人。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详解范文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详解范文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详解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详解历史教学是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详细解析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线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比较教学法: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的比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历史案例,让学生分析、评价,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

5.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6.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从问题中发现线索,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策略1.导入新课:运用生动的语言、图片、视频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2.讲授与演示:结合板书、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清晰地传达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3.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教师及时解答,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4.练习与反馈: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及时批改,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等。

2.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作业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3.综合性评价: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

初中历史论文优秀10篇

初中历史论文优秀10篇

初中历史论文优秀10篇初中历史论文篇一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关键是教师在课前进行有效的备课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地反思自身的备课备课就是教学方案,教学方案对课堂教学来说是很重要的引导索,只有把初步的教学方案完善,在课堂中才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学。

新课标的实施使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改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自身的实际教学水平及时地反思自身的备课教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不断地总结自身备课的不足之处并且及时地加以改正,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案,这样教师才能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有效教学的初中历史课堂关键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再好的教案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因此,教师除了要重视课前的备课工作,更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历史课堂上的教学实践。

离开课堂教学实践,空谈备课教案,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的意义。

所以,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切实地落实教案内容。

1.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创建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师创建的教学情境下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那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课堂的有效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创建有意思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从教师创建的教学情境中体会到历史文化的乐趣,缩小学生所生活的时代和历史课本中的时代的差距。

让学生从被动的位置转变到主动、积极的位置。

教师这样做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对历史问题进行思考,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用诗词歌赋、歌曲、历史故事、图片和影视资料等引出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这样导课,能够在课堂开始前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障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历史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历史人物,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入地感受历史文化,体会历史人物的情感变化,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加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探讨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范文5篇

探讨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范文5篇

探讨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范文5篇原理性教学方法。

解决教学规律、教学思想、新教学理论观念与学校教学实践直接的联系问题,是教学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方法化的结果.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探讨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范文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探讨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范文1一、基本情况:通过七年级上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识图以及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也有一少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知识还没有形成系统,读图、识图的能力欠缺,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我将本着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开展本学期教学工作,在新的学期里希望扬长避短,深入学生,力争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二、指导思想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五步四环节”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

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三、教学目标:教完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具备必要的基本技能,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一个明晰的了解。

使学生知道世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了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

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地球。

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

四、本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学习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范文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范文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范文1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的现实价值1.1讲故事符合初中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故事是人们最常用的一种传承记忆的手段。

通过故事的口头传播,人们也在同时传递着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这一作用与历史记录是一致的。

但与历史相比,故事更侧重于对事件过程的描述,并且在生动性上和趣味性上更胜于历史,因此在教学效果上也更好,特别是对于初中生而言,故事性的教学方式符合了他们心理发展的特点。

初中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阶段,对于故事的记忆能力较强,因此通过故事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一些抽象性的概念进行记忆。

根据调查显示,初中生也更喜欢教师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授课,因此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2讲故事能使抽象变为具体、把复杂变为清晰故事主要是叙述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对于细节有着更为生动的描述。

在历史课堂上通过讲历史故事的方式能够将许多难以记忆的时间、地点等内容转换为故事中的细节,并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便于学生的记忆。

在教师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重现历史事件发生的场景,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

1.3讲故事是历史教学中运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人类对难以追溯的历史采用的就是神话故事的解读方式,从中可以看出,故事是人们长期以来惯用的记录方式。

许多历史故事中不仅包括了事件发生的过程,还包括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及总结的经验教训等。

事实上,讲故事也是人们传承经验、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因此故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历史教学中,包含的内容涵盖了从人类文明起源到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内容的广泛性和综合性上都较强,而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可以看作一个个短小精悍的故事,因此许多教师在进行历史内容的授课时,在不知不觉中就使用了讲故事的方式。

2引入历史故事的原则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历史故事也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首先,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充分的掌握了解,再选取与教学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历史故事进行教学的辅助。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论文精选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论文精选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论文精选引言初中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研究兴趣至关重要。

本文将选择几篇与初中历史教育相关的论文,介绍其研究内容和教学启示。

论文一: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初中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该论文通过对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发现了案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引入真实历史案例,学生可以主动参与讨论和分析,提高了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启示:初中历史教育中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论文二:合作研究对初中生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影响该论文通过对合作研究在初中历史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发现了合作研究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能够相互交流和合作,通过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教学启示:初中历史教育中可以采用合作研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合作,共同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论文三:使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效果该论文研究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育中的应用,发现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元素的运用,能够增加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和记忆能力。

教学启示: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历史知识,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理解效果。

结论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论文中的研究结果表明,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育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知识掌握和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参考这些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历史教育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六篇)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六篇)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六篇)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分析;对策初中阶段,历史科目所占的比重不及语文、数学等学科的重要,这让教师和学生对待历史学科的态度和热情降低不少,学习效果自然而然就会有所下降。

为了解决在历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这一问题,本文主要就对其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为提高历史课堂效率提出自己的意见。

1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抛开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断的变幻教学的花样,多利用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于一些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内容加以诠释,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方便。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小活动和小竞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既能帮助学生加强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还能让学生更好的理清历史知识存在的关系,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

对于一些条件允许的地方,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历史纪念馆或者是革命圣地进行学习,通过实物让学生对我国历史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帮助学生的学习更加立体。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让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历史知识进行课外拓展的学习和讨论,增强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3利用课本插图,加强学生记忆现在的教材上有很多插图,这里的插图基本上都是和历史事件有关联的,不是单单就这样存在的,教师可以利用好教材上的插图,帮助学生把历史事件内容与插图上的内容结合在一块,还能帮助学生更加方便的理解插图与历史事件的意义。

另一方面,还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对事件的讲解上了,而对于课本上的插图并没有加以利用,这样就浪费了插图的价值,学生们理解起来就会比较枯燥无味,有些抽象的内容还有可能无法理解和掌握。

如果教师能够把插图加以利用的话,有图像进行刺激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掌握,相互连贯的学习还能保证学习效果。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10篇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10篇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10篇第一篇: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历史是我们初中九大必修课程之一,他能够让我们了解我国的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也能让我们学到前人的经验和教训。

无论是对于做人、工作还是治家、治国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很多学生并不把历史放在眼里,上课不认真听讲的情况比比皆是。

如何提升自己的上课的有效性,如何化枯燥为有趣,如何让自己的学生爱上历史,如何达到教学大纲的目标,这都是我们老师在教学中需要克服的问题。

(一)学生对于历史的重视还不够。

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历史是文科,自己以后主修的科目是理科,学习历史没有必要。

这样的心理就使得他们不再好好学习历史,上课期间不是写别的学科作业,就是开小差。

学生不能清楚地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不管老师怎么费劲,有效性也不会有任何的提升。

学生不重视的原因还有一点,那就是中考的时候,历史是开卷考试,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完全没有必要。

只需在书本上抄上足够的例题,考试的时候就什么都不怕了。

于是都把重点放在了数理化的学习上面。

(二)学生对于历史学习毫无兴趣。

历史这一门学科本来就是文科性质的。

他需要学生理解学习,但是更需要的是记忆。

历史本身也是在说明之前古人发生的一些事,他自身的性质就是枯燥乏味的。

这就使得学生的兴趣不能从根本上提升上来。

教学有效性的目标也达不到。

(三)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被忽略,课堂教学还是主要以老师为中心。

我们都应该知道的是,我们的学生才是课堂的中心,才是课堂的主体。

老师的脚步应该跟着学生走,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但是现在我们很多初中历史老师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总是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一味地讲课,不管学生有没有听懂,不管学生有没有跟上,纯属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

这样就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了威胁,学生上课也只是麻木地听老师讲课,丝毫不动脑子。

这样一节课上下来,学生也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老师也不了解学生的掌握度。

教学的有效性也只是天方夜谭。

(四)历史老师本身的资历不够好。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论探讨范文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论探讨范文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论探讨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论探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论,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质量;学生兴趣历史教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历史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既是对学生历史知识的系统传授,也是对历史思维方法的训练。

因此,探讨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论,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历史基本知识,了解历史发展的主线,提高历史素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三、教学内容1.历史知识的系统化: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将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2.历史观点的传授: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基本历史观点。

3.历史案例的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剖析,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历史故事、历史剧等方式,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就历史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增强历史实证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思考能力、团队协作等。

2.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研究报告等形式,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运用情况。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论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筛选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

谈谈初中历史科的教学方法范文5篇

谈谈初中历史科的教学方法范文5篇

谈谈初中历史科的教学⽅法范⽂5篇技术性教学⽅法。

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学⽅法的指导,向下可以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构成操作性教学⽅法,下⾯给⼤家分享⼀些关于谈谈初中历史科的教学⽅法范⽂5篇,希望能够对⼤家有所帮助。

谈谈初中历史科的教学⽅法范⽂1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作的要求,从各⽅⾯严格要求⾃⼰,⽤⼼向⽼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的实际状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此刻,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作取得更⼤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作作出总结,期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总结检验教训,以促进⽔平的提⾼。

⼀、三维标落实状况知识与技能:透过学习学⽣掌握了从新中国成⽴到改⾰开放的这天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历史知识和重⼤的历史事件,对历史学科有了进⼀步的了解,为下学期的历史教学奠定了必须的基础。

过程与⽅法:学⽣在⾃主探究的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点能做到灵活运⽤。

透过本学期的学习学⽣能初步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物的潜⼒。

能综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透过学习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培养了学⽣崇尚科学的意识,确⽴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了他们努⼒学习科学⽂化知识,振兴中华的热情。

培养了学⽣的分析归纳潜⼒。

⼆、教学中取得的成绩1、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的教学的业务⽔平。

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简单、认真的形象去应对学⽣。

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施教,让学⽣掌握好科学知识。

2、认真备课,不但备学⽣⽽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资料及学⽣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的教学⽅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每⼀课都做到“有备⽽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注意⼒的搞笑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七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实用3篇)

七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实用3篇)

七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第1篇历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七年级历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讲故事更加符合现代初中生的心理状态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可能很难适应现代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只能挫伤初中生学习兴趣,不能有效地调动孩子对初中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很多时候不是中考的压力,许多学生就会放弃对历史的学习。

将一些历史故事加入课堂讲解中有利于孩子们学习兴趣的提高。

例如,我们的川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其中一课是《远古的传说》,在讲授之前可以准备一个故事——“大禹治水”,说的是大禹这个人物带领当地居民,与洪水作斗争的故事,大禹进一步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认为洪水不是堵就能堵住的,需要进一步疏导,通过泄洪完成水患的治理,这样的一个故事开场将有效引导初中生从下课的兴奋劲中迅速安静下来,激发他们认真听故事的情绪,从而进一步过渡到整个《远古的传说》这个课程的讲解之中。

可以在课程讲解之中进一步穿插“大禹治水”的故事,让学生疲劳的神经进一步激发出学习的兴趣,课程结束之后,也可以进一步讲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和思维拓展,培养学生“有了大家才有小家”的奉献精神。

二、讲故事更加符合现代初中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初中生的思维开发还不够完善,学习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等还不是很全面,有时遇到一些抽象的问题,初中生很难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川教版教材七年级的《西周的兴亡》这节课中,讲了西周的崛起是因为商纣王的昏庸造成商王朝的落败最终成就了西周的崛起。

这个过程对于初中生来说,相对比较枯燥而且没有什么样的感性认识,商纣王是怎样的昏庸,没有具体的概念,当时的西周是怎样休养生息的,这些都是学生知识空虚的基础问题,建立在这样基础之上的知识结构就是海市蜃楼,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就将这段历史知识点还给教师,如果教师在商纣王如何的昏庸方面具体说一些故事,例如,酒池肉林、丞相比干迫害等这些故事可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商纣王昏庸无道的具体形象,也加深了学生对于商王朝覆灭的理解,这种理解将使学生对这《西周的兴亡》这节内容的记忆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有效筑牢了他们学习的根基,完全符合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因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关于古代历史的讲解时间跨度相对比较大,很多时候古人的想法和思维方式由于这个原因而很难被学生理解,通过对“姜尚垂钓”等经典故事的讲述,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西周兴起必然性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浅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的课程理念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经过尝试,我认为可以突出抓好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以达到有效教学目的。

一、阅读法
人教版历史教材图文并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好材料,所以应把指导学生阅读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善于阅读,有的只会死记硬背,有的不能深入理解课本内容,学习后仍然一知半解。

因此,教师有必要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应该指导学生直接在教材上用各种符号来表示知识所要掌握的程度。

把重要的内容,比较重要的内容,特别重要的内容,关键性字、词,重要的段落,用各种符号标出,这样便于记忆。

课文中有许多重要的插图,插图的目的是把较难理解的文字叙述内容加以形象化、具体化、条理化,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参照插图,与课文文字内容对应阅读。

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内容,增加记忆的深刻性。

教材中设置了“导入框”和“自由阅读卡”栏目,这是学生自学的资料,目的是把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诗歌、文物、图画等带入正文,这些资料不仅能提高阅读的兴趣,而且能开拓学生视野,拓展历史知识。

当然,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着重阅读正文,因为这是每课的重点,是精读部分,阅读时要做到“四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手到。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
采用这种方法学习起来,得心应手,并且兴趣盎然,知识的层次清楚,记忆效果很好。

二、演示法
顾名思义,演示法就是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体教学因其具有新颖性、形象性、交互性、灵活性,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较彻底地分解知识技能信息的复杂度,减少信息在大脑中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加工转换过程,充分传达教学意图。

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它可以将大量的必需的史料、图片资料等带进课堂教学之中,既轻便又实用,鼠标轻轻一点,史料、图像就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有声音有动作,满足了历史学科中对史料和图片资料的要求。

特别是对于图片型材料题,通过课件将图片和文字同时呈现给学生,教师再辅之以点析,这样在无形之中就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两汉与匈奴的和战》时,可以用多媒体技术艺术地再现了汉初中原的贫困、北方匈奴的强悍以及白登城之战的情形,然后设置问题:西汉政府无力抵御匈奴,可是匈奴又不断南下进犯,时刻威胁着西汉的安全,怎么解决这一问题?经过一番讨论,同学们对于“和亲政策”的理解就比较顺利也比较深刻了。

在讲到抗日战争这一阶段时,可以利用现成的图片、史料、影音材料制作课件,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种种罪行,激起学生对日本侵略中国的义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讲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时,可以播放《地雷战》、《地道战》的片段,让学
生重温那段历史,更能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讨论法
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各自发表意见,集思广益,以进行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的教学方法。

讨论法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想;可以启发学生学会钻研问题,分析问题,独立思考。

从而加深对知识的领会;可以培养学生摆事实,讲道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和口头表达能力。

开展课堂讨论形式多样,但讨论要统一安排,分组进行。

如讨论的时间安排要充分合理;讨论内容选择要恰当等。

在组织全班同学讨论时,可以拟定同桌2人、前后4人,也可以按小组划分8人、10人围成一圈等多种形式,讨论时可以不拘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凭自己的直觉和生活经验结合课文的知识点进行共同讨论、广泛交流,调动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合作,达到有学有感、有思、有行的最终目的。

例如,在学完《统一国家的建立》这一单元后,在评价“秦始皇功过”这一课题时,就可采用8人一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因为学生刚学历史不久,对评价课题把握不准,通过组织讨论、交流,学生得出了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历史人物,又能指出秦的暴政,他破坏中国古代文化,实行焚书坑儒,漠视生命穷奢极欲、奴役人民等功利思想。

从而使学生学会运用辩证法的观点来评价历史人物,懂得如何理解与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又如,讲述红军长征、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等历史事件要激发学生的内
心情感,形成身临其境氛围中,体验活生生的历史过程,自由展开言论,独自地发表见解,通过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迪,产生新体验、形成新观点,学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而不是教师给他们的灌输,使参与、探索、开拓的意义落实到实处,使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等得到净化。

四、比较法
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人物进行比较,鉴别异同,找出联系,发现本质,探寻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这就是历史比较法。

巧妙地运用比较法,精心设计比较内容,是达到良好地教学效果的捷径。

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对于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必须有对应的对比点,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比较项。

例如,教学完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时,可以与前面的知识“戊戌变法”进行比较。

从运动存在的背景、领导的阶级、革命的斗争方式,历史意义及失败原因、经验教训等方面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懂得先后代表近代社会进步潮流的两次资产阶级运动,虽然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强和政治革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整个社会的进步,但是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出路,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造成这种相同结局的原因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客观上的敌强我弱,主观上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软弱性。

这样一比较,学生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明显加深了,
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不具备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条件,中国人民的唯一选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学生更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历史比较是多方位、多层次的,但并不是不择要领,而是要有重点地进行比较。

因此在进行比较中要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与事件、人物所处时代的特征,发展的主张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又如把唐太宗与汉武帝的历史功绩进行比较,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不同时代的两位帝王在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影响,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当然,教无定法,学无定式。

除以上方法外,讲授法、假设法、访问法、列举法等方法常常运用。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什么方法,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要以教材提供的材料为基点,要以教学目的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恰当地使用各种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