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电磁波的传播是电磁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只考虑电磁波在各向同性均匀线性介质中传播,分别对电磁波在线性介质和非线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进行讨论。
1、电磁场的波动方程
一般情况下,电磁场的基本方程是麦克斯韦方程,而我们讨论的介质是各向同性均匀线性的,即(0,j 0)的情形。麦克斯韦方程组的解既是空间的函数又是时间的函数,而我们只考虑随时间按正弦函数变化的解的形式。对于这种解,其形式可表示成一个与时间无关的复矢量和一个约定时因子ex) j t相乘,这里是角频率。在这种约定下,麦克斯韦方程组便可表示成1
(1)
H j E (2)
E 0 ⑶
H 0 ⑷
对方程(1)两边同取旋度,并将式(2)代入便得
E 2E (5)
利用如下矢量拉普拉斯算子定义以及方程(3)
(6)
方程(5)式变为
类似地,可得B所满足的方程为
k2B(9) 2E k2E 0
方程(7)和(9)式称为亥姆霍兹(Helmholtz)方程,是电磁场的波动方程。
2、平面波解
一般的电磁波总可用傅里叶分析方法展开成一系列。单色平面波的叠加。所以,对
单色平面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假定波动方程( 7)和(8)式的单色平 面波的复式量解为3 E E 0 exp j t k r (10)
B B °ex3 j t k r
(11) 式中E 0, B 0分别为E , B 振幅,
为圆频率, k 为波矢量(即电磁波的传播方向)。
exp j kx t 代表波动的相位因子。 为了描述均匀平面波的相位在空间的变化快慢,在此引入相速的概念,即平面波等
相位的传播速度。很显然等相位面由下面方程决定 1
t kr const
方程(12)两边对时间t 求导可得
dr
v dt k 由式(8)可知
1
v ----- 将(10)和(11)式代入我们上面给出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可得
3
由(17)和(18 )可以看出,介质中传播的电磁波是横波,电场与磁场都与传播方向垂直;(12) (13)
(14)
E 。 k B o B 0 k k E o
E o
k B o
0 (15)
(16)
(17) (18)
由(15)和(16)式可知:E g,B o与k二者相互垂直,且满足右手螺旋关系。
3、电磁波在线性介质中的传播1
电磁波在线性介质中的传播,即电介质参数和磁导率都为实数的波传播情况。由关系式(8)可知,波数k必为实数。根据平面波解形式(10)易知,平面电磁波在线性介质中传播,只有相位发生变化,无幅值变化。将式(15)写成
k EH (19)
其中。而且的单位是,故称为波阻抗。其物理意义是垂直于传播k
方向平面上的电场和磁场的比值。在线性介质中,波阻抗为实数,也就是纯电阻,所以电场和磁场同相。
4、电磁波在非线性介质中的传播1
实际中见到的非线性介质是电介质参数为复数的情形,即’j ",譬如海水、
湿地。通常这种介质的损耗是由电导率引起,故又有"一。根据关系式(8)有
"1/2
k •.' 1 j-;(20)将复数k写成
k j (21)由式(20)不难推出
______________ 1/2
2
' "
T -1' 1 (22)
------------------ 1/2
2
' "
V 1' 1(23)
由此可知,平面电磁波在非线性介质中传播,除了相位以传播常数随距离变化外,其
幅值也要以衰减常数随距离指数衰减。此时波阻抗为
由此可知,在非线性介质中,一般来说电场和磁场不再同相。下面我们分弱耗和良导体中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在弱耗情况下,即匚10 2,式(22),(23),(24)可近似为
(25)
(26)
由此可知,在弱耗情况下,传播常数与在线性介质中传播下相同,衰减常数与频率
无关,电场和磁场同相。在良导体下,即r 102,式(22),(23),(24)可近似为
(28)
(29)
(30)
由式(30)可知,在良导体中,电场和磁场不在同相,而是电场始终超前磁场-。由式(29)可知,电磁波在良导体中传播衰减很快,很难深入到
4
良导体内部。一般电磁场能量集中于良导体表面。为此定义一个趋附深度描述电磁波穿透导体的能力,具体定义式是
(31)即为电磁波幅值减到原来的e 10.37时,所传播的厚度
参考文献
[1]盛新庆•电磁波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郭硕鸿. 电动力学(第二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沙湘月, 伍瑞新. 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