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 古诗词三首 最新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包括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以及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使学生了解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他们对古诗词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和欣赏,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感受力和鉴赏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和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尤其是对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型的理解。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和感受力,让他们能够真正领略到古诗词的魅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词,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
2. 出示课题,板书《古诗词三首》,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1. 学生自读三首古诗,注意读音和停顿。
2. 教师指名学生朗读,纠正错误,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三、理解诗意1. 教师逐句讲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四、欣赏古诗1. 教师引导学生从韵律、意境、情感等方面欣赏古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五、朗读古诗1.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教师指名学生朗读,指导学生正确表达诗歌的情感。
六、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板书设计: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案)一、登鹳雀楼二、望庐山瀑布三、绝句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2.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默写。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背诵《1.古诗词三首》中的三首古诗词。
2.理解古诗词中的意义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1.古诗词三首》中的三首古诗词:《将进酒》、《静夜思》、《水调歌头》。
2.古诗词的解读和欣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背诵并理解三首古诗词的意义。
2.教学难点: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学准备1.课本: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课件:包含古诗词的文字和图片。
3.音频设备:播放古诗词朗读的音频。
4.黑板和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10分钟)•利用音频播放《将进酒》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和情感。
•引导学生讨论古诗词带给他们的情感和思考。
2.学习古诗词《将进酒》(20分钟)•指导学生跟读古诗词,并解释其中的生僻词汇和意象。
•组织学生朗读古诗词,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课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理解《将进酒》中的情感和意义。
•班级展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第二课时1.复习《将进酒》(10分钟)•通过互动问答,复习学生对《将进酒》的理解和背诵。
2.学习古诗词《静夜思》(20分钟)•展示《静夜思》的文字和图片,引导学生想象诗人的场景和情感。
•学习生词和理解古诗词的意义。
3.课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段自己的感想和理解。
•学生互相交流并提出意见。
第三课时1.复习《静夜思》(10分钟)•学生互相背诵《静夜思》,加深对古诗词的印象。
2.学习古诗词《水调歌头》(20分钟)•展示《水调歌头》的文字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和意义。
•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中的音乐性和语言之美。
3.课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用现代语言解释古诗词的意义。
•学生展示解释成果并互相评价。
六、课堂总结•回顾学生在此次教学中的收获和进步。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四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重难点: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课时:2-3节第一节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
(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谙--暗:区别音、形、意四、分组学习1.读熟三首诗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1.抄写生字。
2.读、背三首诗。
第二、三节教学目标: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1.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鸟:多、高飞无影云:少(孤)慢慢飘走(闲)--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2.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1 古诗词三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1 古诗词三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中的一首诗歌单元,本单元选入了《春晓》、《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三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
这些诗词都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诗词,学生可以领略到古诗文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古诗文也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在理解和鉴赏古诗文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引导和帮助,使他们在理解和鉴赏古诗文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理解诗文的大意,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学鉴赏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古诗文,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文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文大意。
2.难点:欣赏和鉴赏古诗文,体会古诗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动画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诗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2.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古诗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动画等。
2.教材:准备《古诗词三首》的教材,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3.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和重点句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音乐、展示图片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诗意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呈现《春晓》、《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三首古诗,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包括《咏柳》、《春晓》、《绝句》三首古诗。
这些古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学生可以领略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春天的景色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理解古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方面仍有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深入体会古诗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情感。
2.难点:领悟古诗所表达的美好意境,发挥想象,体会诗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春天世界。
2.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组讨论,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深入剖析古诗的意境和内涵。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古诗文本、图片、音乐等的课件。
2.资料:收集与春天相关的图片、诗歌等资料,用于展示和拓展。
3.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和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春天的美景,如柳树、花朵等,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魅力。
同时,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2.呈现(5分钟)教师逐一向学生展示三首古诗《咏柳》、《春晓》、《绝句》,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题目和作者。
3.朗读与背诵(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注意停顿、语气等。
然后,学生进行背诵,鼓励他们大胆地表现自己。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课,本节课选入了三首经典的古代诗词,分别是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甫的《春望》。
这三首诗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佳作,既有深刻的意境,又有鲜明的意象,充满了诗人的激情和感性。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可以让学生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基础,他们对于韵律、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但对于古诗文的意境、意象和诗人的情感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的历史背景、文化知识也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讨论、思考,培养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古诗文的意境美,感受诗人的激情和感性,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2.难点:理解古诗文的意境、意象和诗人的情感,对于古代的历史背景、文化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古诗文的意境中,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三首古诗,了解诗文的大意,准备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介绍,引导学生进入到古诗文的学习中。
可以引用一些与古诗文相关的趣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三首古诗,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文的内容。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秀教案
1. 古诗词三首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宿新市徐公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全诗所选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晚春风光。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的诗人范成大写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向往之情,侧面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作者介绍】杨万里,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他八岁丧母。
其父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
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
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杨万里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进士及第。
次年,拜刘才邵为师。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授赣州司户参军。
在赣州司户任上,其父杨芾又携领他去拜见谪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铨。
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丞。
时主战派领袖张浚谪居永州,闭门谢客。
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谒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栻介绍,才得接见。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内容和意境。
2.掌握诗歌中的词语或成语,并能正确理解和运用。
3.培养学生对田园风光的欣赏能力,激发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4.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优美的文学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朗读出《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把握诗歌的意境。
2.难点:理解古文诗的语言特点,认识并理解古代田园生活的风俗习惯。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老师版教材和学生课本。
2.课堂录音或音响设备。
3.准备分发诗歌的抄写材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在黑板上写下“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让学生猜测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引导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题材。
2.朗读诗歌请学生齐读或分组朗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注意语调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意境。
3.讲解诗歌解释诗歌中的生字和成语,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含义,并注意诗歌的格律和修辞手法。
4.讨论交流让学生就诗歌中的田园风光展开讨论,引导他们感受自然景观,激发对自然的喜爱。
5.课堂练习布置练习作业,让学生背诵诗歌或撰写感想,巩固课堂学习。
五、教学反馈1.结合作业检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2.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澄清学生的疑问。
六、课后拓展1.鼓励学生自行查找与田园风光相关的古代诗词或现代诗歌,进行欣赏和比较。
2.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农田或乡村,感受现实中的田园生活,激发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 古诗词三首(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 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包括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以及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
这三首诗均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词,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韵味和意境,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三首古诗词,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歌的韵味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朗读、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古诗词的基本阅读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和欣赏之情,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诗句的含义:由于这三首古诗词具有一定的年代背景和文化内涵,学生可能对诗句的含义理解不够深入。
2. 诗歌的韵味和意境: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古诗词的韵味和意境,需要教师引导和点拨。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讲述相关故事,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引入课题。
2. 朗读:学生齐读或个别朗读三首古诗词,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讲解:教师逐句讲解诗句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朗读与背诵:学生再次朗读诗歌,尝试背诵,巩固记忆。
6. 鉴赏: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韵味、意境、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鉴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 古诗词三首2. 诗歌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绝句3. 诗句:分别列出三首诗的诗句,重点突出诗句的含义和韵味。
4. 鉴赏:总结诗歌的韵味、意境、表达技巧等方面的特点。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古诗词三首》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古诗词三首》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熟悉和朗读《古诗词三首》中的诗词,理解其中意境和情感。
2.帮助学生培养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语文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掌握《古诗词三首》的背诵和朗读。
2.分析、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3.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所学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难点1.对古诗词中的典故和修辞手法进行解读和理解。
2.能够自己感悟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四、教学准备1.课件:《古诗词三首》的课文PPT。
2.音频:例古诗词的朗读音频。
3.辅助教材:相关古诗词的背景知识和注释材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古诗词的重要性,并简要介绍《古诗词三首》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步:学习课文(20分钟)1.展示《古诗词三首》课文PPT,让学生逐句跟读。
2.细读课文,解释生字和短语的意思。
3.老师解读诗词的寓意和情感。
第三步:诗词朗读(15分钟)播放《古诗词三首》的朗读音频,让学生跟读,演绎诗词的意境。
第四步:诗词分析(20分钟)1.分组学生对比诗词中的典故和修辞手法,讨论诗词的特点。
2.要求学生发表对所学诗词的感悟和理解。
第五步:诗词表达(20分钟)1.学生自行选择一首诗词进行朗读和解读。
2.要求学生写一段关于所选诗词的感悟。
六、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背诵并朗读《古诗词三首》。
2.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课后练习和思考题。
3.撰写一篇关于古诗词的心得体会或感悟。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通过交流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认同和理解。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古诗词背景和作者生平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魅力。
以上为本课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希會能够对教师们在教学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公开课 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能够朗读并理解《1、古诗三首》中的古诗内容。
•能够初步感受古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能够通过朗读和理解古诗,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和修辞意识。
二、教学内容《1、古诗三首》是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部分,包括三首古诗,分别是XXX、XXX、XXX(待补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能够准确朗读《1、古诗三首》中的古诗内容,并能初步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感悟和表达。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二、学习古诗(15分钟)1.老师朗读古诗,学生跟读。
2.分段解读古诗内容,讲解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分组讨论古诗中的重要词语和修辞手法。
三、课文赏析(15分钟)1.学生依次朗读古诗,展示个人感悟。
2.分组讨论古诗中的意象和隐喻,并展示讨论成果。
四、课文理解(15分钟)1.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2.针对问题展开探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内容。
五、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概括学生的收获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古诗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启发。
下一次教学我会着重在提问与讨论环节加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中的意蕴。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所学古诗中的一首,写一篇感想并交到班级,力求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以上就是《1、古诗三首》古诗教学设计的全过程。
愿每位学生在此次课程中都能收获知识和感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2.能够背诵《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
3.掌握古诗词的韵律和朗读技巧。
二、教学重点1.《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古诗词的背诵和朗读技巧。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词中的诗意风景描写。
2.把握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四、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图片素材、录音设备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利用图片或音乐引入诗词的主题,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
2.学习诗词:通过逐句解读,让学生初步理解诗词的意义。
3.背诵诗词:分段进行诗词的背诵,重点在于把握节奏和韵律。
4.朗读训练:指导学生朗读古诗词,注重情感表达和语调转折。
第二课时1.复习:让学生互相背诵古诗词,加深印象。
2.音韵训练:通过音乐、打击乐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之美。
3.朗读比赛:组织朗读比赛,激发学生表现欲,提高朗读水平。
4.总结:对整节课进行回顾,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
六、作业布置1.背诵并朗读《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
2.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词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3.准备一段演讲,分享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引入古诗词,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在朗读和背诵环节中,学生的表现积极,但有部分学生在理解古诗词中的深层含义方面还需加强。
未来可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开展更多情感培养和意义探究的教学活动。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为教学提供指导和帮助。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 1教学目标: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哪位同学能来背一背?(《春晓》《咏柳》……)2.引出诗题:这些古诗都写了春天的景致,接下来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读写“宿”字。
“宿”书写时宝盖头不能写得太宽,适当提醒。
)3.解释诗题:根据诗题,你觉得作者在哪里住宿?(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点拨: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徐公店,是姓徐的人开的店。
诗题意思: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再齐读诗题。
4。
导入新课: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
因为他长期居住在乡村,对乡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的乡村自然风光也特别有趣。
你想知道这是怎样有趣的一首诗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自主交流:小组内交流你觉得这首诗中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字音,互相学习。
在相应的字下面做上记号(加点),朗读时注意。
3.朗读节奏。
(出示朗读的节奏)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
自主练习:这次你一定能更有节奏地朗读好这首诗了,赶紧自己试试吧。
1《古诗词三首》(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杂、篱”等6个生字,会写“杂、稀”等1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背诵课文。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想象画面,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想象画面,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情景。
教学设计教学思路说明:教学设计一基于学情起点,引导学生学会想象和表达画面,初步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时依照古典诗词教学的一般步骤,设计了诵读古诗、理解大意、想象画面、拓展延伸的教学板块,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了解古诗,感受古诗内在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对诗句所描述的画面展开想象,感受杨万里目睹暮春时新绿景色和儿童“追蝶”时的快乐与兴奋之情,感受范成大诗中田园生活的忙碌与闲趣。
《清平乐·村居》的教学立足于学生初次接触宋词,从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含义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想象并表达村居画面,体会词作中蕴藏的情感。
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杂、篱”2个字,会写“杂、稀”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背诵这首诗。
3.能想象并说出诗歌表现的情景,感受乡村生活的恬静安详。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感受乡村生活的恬静安详。
教学过程一、单元导入,营造氛围引入:今天,我们将开始新学期、新的单元的学习。
在这里,我们会偶遇纯朴的乡村,那一道道独特的风景,那一幅幅和谐的画卷,定会带给你别样的感受。
板书《四时田园杂兴》诗题,学生齐读诗题。
二、理解诗题,初读古诗1.借助注释,理解诗题。
(1)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注释理解:“四时”,指四个季节,即春夏秋冬;“杂”,平舌音;“兴”在这里读第四声;“杂兴”,随兴而写的诗。
(2)介绍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系列古诗:范成大看遍了乡村四季不同的景色,写了一系列的《四时田园杂兴》,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的是初夏时节。
2.自由朗读。
(1)扫除读诗障碍,重点指导:篱:教写“篱”字,引导学生关注竹字头,出示图片理解词义。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的特点和韵律。
2.能够朗读《古诗三首》。
3.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意境。
4.认识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和道理。
二、教学准备1.板书准备:相关古诗内容和注释。
2.课件准备:配合古诗内容的PPT或图片。
3.教具准备:音响设备。
4.学具准备:学生课本、学生笔记本或练习册。
三、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引入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古诗的题目,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同时解释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通过引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吸收能力得到提升。
第二部分:学习古诗文字及背景知识1.老师朗读《古诗三首》,解释生字生词,引导学生品读和理解。
2.分组让学生读诗、思考诗的含义,进行讨论。
3.通过小组展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古诗的意境。
第三部分:思考与感悟1.引导学生发表对古诗的感悟和领悟,促进学生对古诗哲理的思考和探究。
2.与学生共同分析古诗中的辞藻和修辞手法,增进学生对于古诗的审美意识。
第四部分:巩固与拓展1.设计有趣的小练习或活动,如填空、选择题等,检测学生对古诗内容的掌握情况。
2.鼓励学生扩展阅读其他古诗,拓宽诗歌视野,提升综合能力。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较为困难,需要更多的背景知识和词汇积累。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对古诗内容的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
同时,我还会加强对于古诗韵律和修辞手法的讲解,帮助学生提升诗歌鉴赏和欣赏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也意识到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整体而言,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对于我今后的教学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帮助我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讲解、示范和模仿,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感受古诗词的韵味美。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
通过提问、引导、点拨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象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审美能力。
让学生感受到中华古诗词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通过学习古诗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引导学生从诗词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结合历史、艺术等相关学科内容,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古诗词的时代背景和艺术价值。
难点:感受古诗词的韵味美和艺术魅力,理解诗词中的表现手法和意象。
1. 理解并掌握《古诗词三首》中的生字、生词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通过简介背景和诗意引入本课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大声朗读《古诗词三首》,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划出不熟悉的字词,自主做好标注。
教师强调学生认真倾听同学读音,并及时纠正读音问题。
生字新词教学。
教师利用生字卡片,展示《古诗词三首》中的生字新词,如:“碧空如洗”、“翠色欲流”、“吟咏”等。
教师逐一解释生字新词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并通过造句等形式,使学生熟练掌握新词的使用方式。
如:学生尝试用新词造句并回答相关问题进行强化练习等。
并且采用看图识字,辨识字义等形式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
对于词语中的难字、生僻字,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写法,注意字形结构,通过临摹等加以巩固。
教师应逐步讲解并加以引导点拨以加深学生对字词的理解。
在学生正确朗读古诗时提问相应的词汇含义,让学生尝试回答并相互补充完善。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集体交流中相互学习和提升理解程度。
教师在课程最后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和回顾生字新词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1 古诗词三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1 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首古诗词的背景和内容。
2.能理解古诗词中的含义,体会其中的情感。
3.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4.培养学生欣赏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熟悉《1 古诗词三首》三首古诗词。
2.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3.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备有《1 古诗词三首》的教材。
2.准备相关的图片或实物作为辅助教学。
3.准备小黑板或投影仪等教学辅助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让学生观看相关图片,引导他们联想和猜测主题。
- 提问引导,让学生开展主题相关的讨论。
2. 学习古诗词《床前明月光》- 背景介绍和作者简介。
- 逐句解读,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古诗词的内容。
3. 学习古诗词《古时月行》- 背景介绍和作者简介。
- 逐句解读,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 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古诗词的情境。
4. 学习古诗词《静夜思》- 背景介绍和作者简介。
- 逐句解读,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5. 综合训练- 小组合作,让学生表演古诗词,展示对诗词的理解。
- 列举与古诗词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互动探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1 古诗词三首》展开,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积极,互动性强,但部分学生仍存在对古诗词理解不深,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训练。
后续教学将结合学生实际,拓展古诗词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秀教案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田园生活”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4篇课文。
文章语言优美,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乡村生活的赞美之情。
《古诗词三首》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田园风光图;《乡下人家》描写了自然和谐、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天窗》描写了乡下屋顶上小小的天窗带给孩子们的美丽、神奇的想象;《三月桃花水》抒发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古诗词三首 2 1.认识2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40个字,正确读写3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古诗词三首》。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积累优美的句段,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
5.自主阅读《三月桃花水》,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乡下人家 2 天窗 2 三月桃花水 1 习作 21.转述时要注意人称的转换,弄清要点,不要遗漏主要信息。
2.把“我的乐园”介绍给同学,表达出自己快乐的感受。
1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2.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策略1.朗读入意境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先引导学生熟读诗词,再借助文字让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感受古诗词语言的魅力。
2.想象入情境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再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入情入境。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宿新市徐公店》▶课时目标1.认识“徐、篱、疏”3个生字,会写“宿、徐、篱、疏”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宿新市徐公店》,背诵、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词三首》的背景和作者,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掌握《古诗词三首》的内容,能够正确朗读并理解其中蕴含的意境。
3.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通过朗读、鉴赏和仿写,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古诗词三首》的内容和背景知识。
2.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理解古诗词的意境。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正确理解《古诗词三首》的意义和情感内涵。
2.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和艺术欣赏。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古诗词三首》的相关图片和背景介绍。
2.教学素材:古诗词三首的教材及相关学习资料。
3.工具:黑板、粉笔、录音机等。
4.学生准备:提前让学生自学相关古诗词的背景知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静夜思》1.课前准备:简要介绍《静夜思》的背景,如作者、写作背景等。
2.学习内容:让学生朗读《静夜思》,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活动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静夜思》的理解与感悟。
4.思考题:请学生思考:诗人在写《静夜思》时,心情是怎样的?你有过类似的体会吗?第二课时:《登鹳雀楼》1.课前准备:介绍《登鹳雀楼》的背景和文学价值。
2.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朗读《登鹳雀楼》,让他们理解诗人的视角和情感。
3.活动设计: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登鹳雀楼》,增强对诗意的理解。
4.思考题:请学生思考:《登鹳雀楼》描述了怎样的景色?你能在脑海中勾画出整个场景吗?第三课时:《悯农》1.课前准备:简要介绍《悯农》的背景及诗人的写作动机。
2.学习内容:学生朗读《悯农》,分析诗中表现的情感和内涵。
3.活动设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悯农》中的场景和情感。
4.思考题:请学生思考:《悯农》中的诗人为什么感叹农民的辛苦?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联系?五、课堂作业1.背诵《静夜思》一首,并写一段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设计理念】本课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多读感悟。
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带领学生读背吟诵,读中想象,读中感悟,以此来理解古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怀。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根据绝句断句和押韵的特点进行吟诵。
2.自主识字,指导书写“昼”“耘”。
3.反复吟诵,吟出诗歌节奏美,韵律美;借助注释,吟出画面;想象画面,吟出诗人的情怀。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积累更多田园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吟出七言绝句的节奏感,韵律美。
想象画面,吟出诗人的情怀。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分层次地吟诵,将诗歌教学的吟诵落到实处。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导入1.课前活动:由《中国诗词大会》引导孩子们背诵自己学过的诗歌。
2.由学生所背诗歌引入七言绝句。
从而导入《四时田园杂兴》这首七言绝句。
二、初读诗歌,读准生字,指导书写“昼、耘”1.自由读,读准,读通。
2.指名读,反馈自由读的效果。
重点指导读准“昼、耘”。
3.指导书写“昼、耘”。
三、指导吟诵,引出诗歌的节奏感,韵律美。
1.七言绝句一般按照2/2/3的断句方法。
整首诗通常1、2、4句押韵,韵脚要适当延长,恰当重读。
2.师范读。
3.指名读。
4.全班齐读。
四、借助注释,吟出诗歌的画面;想象画面,入情入境,吟出诗人的情怀。
1.借助注释,自由吟一吟这首诗,你读懂了哪一句,透过这一句,你仿佛看到一副怎样的画面?2.生自读,交流汇报。
一二两句:重点引导感受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日夜辛劳的情形。
三四两句:抓住“学”引导感受孩子的天真可爱。
3.相机指导学生吟出作者的情怀五、了解诗人范成大,了解《四时田园杂兴》。
六、拓展阅读《四时田园杂兴》夏日其二七、作业设计收集阅读积累一些田园诗。
八、板书设计《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七言绝句耘田绩麻2/2/3断句种瓜一、二、四句押韵宿新市徐公店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了解古诗的大意,感受古诗的意境美,激发学生乐于积累古诗文的情趣。
一、提问引入,揭题、释题1、这节古诗文吟诵课,老师先请小朋友来背首古诗《小池》。
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2、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宿新市徐公店》。
3、读诗题,理解题意(板书课题)宿:住宿,过夜新市:地名徐公店:姓徐的男子开的客店宿新市徐公店的意思是(诗人在新市一个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4、杨万里在这里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二、初读古诗(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1、自由读诗,借助拼音把字读准,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
2、小朋友读得很认真,这里有几只美丽的蝴蝶,想和你们交朋友,认识他们的小朋友就请站起来和它们打个招呼.(看课件)读生字词“住宿、徐公、篱落、树阴、路径、追黄蝶、深远、疏疏”。
3、刚才读字的时候,你发现哪些字音,很难读准,请你带同学读一读。
(注意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再全班齐读.3、刚才小朋友们生字词读得真好.现在我们把这些字宝宝送回诗中,请你们正确流利地把诗读一读。
4、指名读,小朋友注意听音是否读准,再指名读。
5、他们读得真好,请你们照着他的样子,读给同桌听。
6、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读给大家听;齐读。
三、逐句指导朗读,感悟诗的意境美。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1、(出示课件)小朋友,请听老师朗读,一边听一边想,通过这两行诗,你看到了什么?2、学生听后看图回答(老师可用手势带学生回答)。
联系学生的回答,解说词语(篱落:就是围园子的篱笆;疏疏:指围篱笆的竹棍隔得很开。
篱落疏疏就是讲围园子的篱笆很稀;小路,诗中的“一径”指的就是一条小路;未成阴:指树枝上绿叶刚刚长出来,还不茂盛,不能遮挡太阳。
)3、请你把看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4、是呀,篱笆稀稀疏疏地围着园子,旁边有一条很长很长的小路伸向远方。
树上的花儿已经落下来,枝头长出了嫩绿嫩绿的新叶。
这景色真美呀!谁能来把这种美读出来呢。
5、指名读,根据情况由老师或朗读得好的同学带读;(疏疏,要读得轻;深,要读得慢来表现小路很长很长;未成阴,要重读。
)老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等下老师请男同学和女同学比比,看谁读得更美。
6、过渡美丽的乡村景色吸引了诗人杨万里,忽然他眼前出现了更加有趣的画面,想知道是什么吗?(边出示课件)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学生回答。
是小孩子在追黄蝶(那他们是怎么追的呢?)飞快地跑(是的,诗中“急走”就是飞快地跑的意思)2、现在你就是那个小朋友,你喜欢的黄蝶就在不远处,想抓到它吗?(想)那就用你的朗读来告诉我们吧!3、指名读。
(根据读的情况,指导学生读这句诗时,要重读“急”和“追”)4、老师范读,学生跟读,男生站起来大声朗读,齐读。
师:看得出你追黄蝶跑得很快。
还有谁来我仿佛看到你就要追上黄蝶了。
5、小朋友捉住蝴蝶了吗?(没有)6、你是从哪句诗中看出来的(飞入菜花无处寻。
)7、(看课件)为什么会无处寻?(黄蝶和油菜花都是金黄色的,地里到处是金灿灿的油菜花,黄蝶飞进花丛中躲起来,所以没地方找到。
)8、看着小朋友在这美好的春天追赶着黄蝶,诗人杨万里会是怎样的心情呢!(高兴)9、是呀,诗人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象,又看到了这些可爱的孩子,他也不由得高兴起来,请你自己把这两句多读几遍,读出那种高兴的心情来!10、请想来读的小朋友站起来读,再四大组比赛读。
点评:你们读得真有趣呀!我听了也高兴起来。
四、诵读古诗,表现古诗的意境1、过渡老师忍不住想把整首诗读给大家听,(配乐朗读)2、老师读得怎么样?(出示课件)谁来说一说?(有感情)是的,陈老师读得有轻有重,还注意了停顿,你们想不想比老师还读得好呢?请你们分小组学着老师的样子一起练习感情地朗读古诗。
(老师到各小组了解情况、并进行指导。
)3、现在谁来挑战老师。
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
(老师先肯定学生的勇气,再引导学生点评。
注意诗的节奏、轻重,有感情地朗读。
)听后再指名朗读。
4、全班齐读,老师点评。
5、古人经常用歌的方式把诗唱出来。
老师也给这首诗谱上了曲子,你们想听吗?老师唱诗。
6、你们想学唱这首歌吗?老师教唱诗歌。
7、指导背诵,看图背诵,引背(篱落……树头……儿童……飞入……)10、同桌互悲互听,全班齐诵古诗。
五、激发乐于积累古诗文的情趣1、杨万里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写了很多广为传诵的古诗。
今天我们还来欣赏他的另一首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这首诗描写的是早晨,他在净慈寺外看到的景色。
2、老师带读,学生自由诵读,指名学生读,齐读。
3、今天小朋友都学得很认真,请你回家把我们今天学的这两首古诗有感情地读背给爸爸妈妈听。
清平乐·村居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的意思,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介绍“词”: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宋朝一位著名的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板书: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2、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
词有它自己特殊的表现形式。
词有各种格式。
每一种格式有一个名称。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清平乐”是词牌名。
“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
二、初读,整体感知:过渡:《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呢?1、自读。
请同学们自己反复读读课文,细细看看课文中的插图,想一想,这首词描写了什么地方什么样的情景?2、听读。
我们来听听录音朗读,然后模仿录音朗读。
注意:剥的读音。
3、学生再练读。
4、指名读。
三、细读,理解词意:过渡:同学们,词和诗一样,语言十分精练。
我们要想理解这首词讲了什么意思,必须得弄明白每个字、词的意思,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词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1、自学思考。
2、逐“片”讨论:⑴上片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能有条理地说说?提示:“檐”、“吴音”、“相媚好”、“翁媪”的意思;作者的思路。
过渡: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片。
⑵追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
)提示: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三个儿子的行动,刻划他们的形象。
小儿剥莲蓬吃的那种活泼天真的神情状貌,最有趣了!⑶配乐朗读。
四、展开想象,描述词境。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
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创作了这首词。
1、请同学们选取课文中描写的一个情景,结合课文的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写出来,或者选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和大家交流。
2、交流。
评价。
3、小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词也一样。
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
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的喜欢、而且非常的--热爱、向往、羡慕。
五、布置作业:1、同学们,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每首宋词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宛动听的歌,一段绵长不绝的情。
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在宋诗中尽情遨游,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2、背诵课文。
3、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写下来。
附板书: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翁媪吴音相媚好醉大儿中儿小儿无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