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作业原理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带电作业

• 技术条件: • 必须保证最小组合间隙(66kV 0.8m; 220kV 2.1m; 500kV 4.0m) • 对邻相也要保持《安规》规定的距离(66kV 0.9m; 220kV 2.5m; 500kV 5.0m) • 中间电位法作业时人体体表场强相对较高,要采取电场的防护措施。
的一种方法。带电作业就是不停电的检修作业。 • 1.2带电作业必修严格保证的技术措施 • 流过人体的电流 小于1毫安 • 人身所受到的电场强度 小于240Kv/m • 在可能产生的最高电压情况下(应认为每次带电作业都可能产生)确保安全距离、确保工具
的有效绝缘长度
二.带电做作业方法
• 根据《安规》的规定,按带电作业人员作业时,所处的电位高低,对带电作业方法进行分类,把人体、 带电体、绝缘体、接地体四者之间组成不同的作业方式分为:地电位法、中间电位法以及等电位作业 法。这三种方法,可以概括所有带电作业方法。
带电作电业压时等的级(安kV全)距离不得小于下表 66 220 500
人体与带电体最小安全距离(m)
0.7 1.8 3.2
等电位作业人体对地安全距离(m)
0.7 1.8 3.2
最小相间安全距离(m)
最小组合间隙(m)
最短绝缘 有效长度(m)
0.9 2.5 5.0
0.8 2.1
4
操作杆 1.0 2.1
• 5)技术条件: • 人在绝缘装置上,必须对地保持安全距离(500kV,3.4m 220kV 1.8m 66kV,0.7m) • 对邻相也要保持《安规》规定的距离(66kV,0.9m 220kV,2.5m 500kV,5.0m) • 由于带电体周围空间电场强度十分强烈,所以作业人员必须采用可靠的电场防护措施,使体
涉及输电带电作业原理的知识

涉及输电带电作业原理的知识输电带电作业,这听起来就很厉害的事儿,其实背后有着不少有趣又实用的原理知识呢。
咱们先来说说电是怎么在输电线路里跑的吧。
电就像一群特别听话的小蚂蚁,沿着电线这个“小路”往前冲。
输电线路就是给这些小蚂蚁们修的超级高速公路,能把电从发电厂快速送到咱们家里。
可是这高速公路要是出了点毛病,比如说哪里断了或者磨损了,那就麻烦了。
这时候带电作业就登场了。
带电作业就像是在高速公路正在通车的时候,去给它修补漏洞一样。
那怎么能做到带电作业呢?这就得靠一些特殊的装备和巧妙的原理了。
有一种绝缘工具,就像是给电工穿上了一层神奇的盔甲。
这层盔甲可以挡住电,不让电伤到电工。
你看啊,电就像一只调皮的小怪兽,总想找机会钻进人的身体里捣乱。
但是有了绝缘工具这个盔甲,小怪兽就只能干瞪眼啦。
这些绝缘工具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用的,它们的绝缘性能得经过严格的测试,就像战士上战场之前得经过严格的训练一样。
再说说等电位作业吧。
这就更神奇了。
啥叫等电位呢?就好比你站在一个大水池里,水池里的水到处都是一样平的,这个平的水面就像是一种“等电位”的状态。
在输电线路里,当电工穿上特制的屏蔽服,他就可以和带电的线路处在同样的电位上。
这时候啊,电就不会在电工身上跑来跑去了,因为他们已经是“一家人”了,电也就不会伤害到电工了。
这屏蔽服就像是一件魔法衣服,能让电工在电的世界里自由穿梭。
还有间接作业法呢。
这就像是隔着玻璃去拿东西一样。
电工通过绝缘操作杆去操作那些带电的设备。
绝缘操作杆就像是一根长长的魔法棒,能把电工的力量传递到设备上,而且还能挡住电的攻击。
你想啊,如果没有这根魔法棒,电工直接伸手去碰带电设备,那可就像把手伸进火里一样危险。
带电作业的时候,安全可是重中之重。
这就好比走钢丝,一点点差错都可能导致大问题。
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得小心翼翼,就像绣花一样精细。
电工们得时刻保持警惕,因为电这个小怪兽随时可能耍脾气。
从另一个角度看,输电带电作业的原理也像是一场巧妙的平衡游戏。
高压带电作业基本知识

高压带电作业基本知识第一章带电作业基本知识第一节名词解释一、电工与电气知识1、导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内部如果有大量的自由电子,能良好地传导电流,则该物质被称为导体。
2、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内部如果没有自由电子,不能(或几乎不能)传导电流,则该物质被称为绝缘体。
3、电晕当带电体表面电场大得足以使空气发生游离和局部放电,称之为电晕。
4、火花放电对气体或液体介质而言,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不发生破坏性放电,放电时表现出火花样的形状,这种现象称为火花放电。
5、局部放电指对电气设备的绝缘中部分被击穿的电气放电现象,这种放电可以发生在导体附近,也可以发生在其他部位。
6、绝缘电阻不同的绝缘材料放在两个电极之间,在相同电压作用下,流过的泄漏电流也不同,反映出绝缘材料有不同的电阻,此电阻称为绝缘电阻。
7、绝缘强度绝缘材料或绝缘结构在电压的作用下,能耐受而不被击穿的最高电场强度,称为绝缘材料或绝缘结构的绝缘强度。
8、电容器被介质分开的任意形状的两个导体的组合,都可以看作为电容器。
9、磁场磁铁周围或运动着的电荷周围存在着一种能传递磁场力作用的特殊物质,叫磁场。
10、泄漏电流泄漏电流是外加电压作用下流经绝缘体及表面的电阻电流。
带电作业中遇到的泄漏电流,主要指沿绝缘工具表面流过的电流。
它是由外来杂质(水分、酸及其它)的离子或绝缘介质本身的离子移动所引起的。
实验证明,泄漏电流的大小随空气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大,同时,也与绝缘工具表面状态(即是否容易集结水珠)有关。
当绝缘工具表面绝缘电阻下降,泄漏电流增加达到一定数值时,便在绝缘工具表面出现起始电晕放电,最后导致闪络击穿,造成事故。
即使泄漏电流未达到起始电晕放电数值而增大到一定数值时,也会使操作人员有麻电感觉,这对安全极为不利的。
11、沿面放电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总要用固体绝缘材料来支撑或悬挂,很多情况是处于空气之中,如输电线路的针式或悬式绝缘子,隔离开关的支柱绝缘子、变压器套管等。
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基础知识最新ppt课件

a
1
主要内容
一、带电作业的发展
二、带电作业原理和基本方法
大检查的主要内容
三、带电作业常用材料
四、带电作业工器具及安全防护
五、带电作业中基本力学应用
六、带电作业优缺点
七、过电压及带电作业安全距离
八、培训总结及要点回顾
a
2
2
一、带电作业的发展
(一)国外带电作业重要时期
大检1查、的美主国要内,1容923年以木质操作棒采用地电位作业法在 34kV配电线路上首次成功带电作业 。
12、在70~80年代期间,全国各a 地出现了“三八女子带电作业班”6
6
一、带电作业的发展
a
7
7
一、带电作业的发展
(二)国内带电作业重要时期
13、2005年,华北电网有限公司首次研究实现了220 kV紧凑型线路带 电大作检业查。的主要内容
14、2007年,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又研究实现500kV线路直升机带电作 业,这一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确保安全的关键点
必须保证足够的组合间隙距离。
a
22
带电作业基本方法
a
23
带电作业基本方法
中间电位示例
a
24
带电作业基本方法
等电位作业 大检查等的电主位要内作容业是借助于绝缘工具使作业人员与带电体处
于同一个电位上的作业,作业时人员永远与带电体保持接 触。
人体与带电体的关系: 大地→绝缘体→人体→带电体
确保安全的关键点 1、必须要有可靠的电场保护。 2、进出电场瞬间会有一定的暂态容性电流。
a
25
带电作业基本方法
a
26
带电作业基本方法
带电作业车原理

带电作业车原理
带电作业车是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维护和作业的专用车辆,它具有一定的绝缘性能,可用于在高压电力设备周围进行安全作业。
这种车辆一般由一台电动机驱动,通过电池供电。
下面将介绍带电作业车的原理。
带电作业车的原理主要包括电动机驱动、电池供电、绝缘保护等方面。
1. 电动机驱动:带电作业车通常采用电动机来驱动。
电动机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推动车辆行驶。
通过控制电动机的电流和电压,可以控制车辆的速度和方向。
2. 电池供电:带电作业车一般采用蓄电池作为电源。
电池储存了大量的电能,可以提供给电动机使用。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电池会逐渐放电,当电池的电能耗尽时,需要通过充电器对电池进行充电。
3. 绝缘保护:带电作业车需要在高压电力设备周围进行作业,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绝缘性能,以保护乘坐车辆的人员免受电击的危险。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车辆通常会采用绝缘材料来制造车身和座椅,以减少电流的流动。
另外,带电作业车还可以配备一些特殊的装置,以支持电力设备的维护和作业。
例如,车辆上可以安装高空作业平台,用于维护高处的电力设备。
还可以装备固定托盘,用于运输重型设备或材料。
总结起来,带电作业车的原理是通过电动机驱动车辆进行行驶,由电池供电,同时具有一定的绝缘保护,以保障人员的安全。
它是电力设备维护和作业过程中重要的工具之一。
带电作业的原理及方式方法

带电作业的原理及方式方法
带电作业是指在通电状态下进行的一些特殊的维修与操作,它
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电流的传导和电场的作用完成特定的作业目标。
指导带电作业,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方式与方法,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和作业的有效性。
一、带电作业的原理
带电作业的原理是利用电流传导的性质,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
式的能量,达到修复或操作的目的。
在带电状态下进行的一些不同
于常规维修的操作,主要是因为需要维护和操作的电器或线路在停
电后难以发现故障,有时候甚至需要保持运行状态不中断。
二、带电作业的方式与方法
1. 评估作业的危险性:带电作业需要评估危险性,识别风险点,以便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2. 按既定程序进行: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带电作业,以避免出现问题。
3. 装备与工具:带电作业需要使用专业装备和工具,以保护人
员和电器设备的安全性。
4. 转换电源:在带电作业前,需要先转换电源,将其从主电源
上分离,以避免直接触电。
5. 使用绝缘工具:在带电作业中,需要使用带绝缘的工具,并
选择绝缘材料较好使用、可靠、经济的设备。
6. 状态监测:在带电作业中,需要时刻监测电器设备的状态,判断其安全性。
7. 人员选择:带电作业需要选择熟练的操作人员,有经验的管理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
8. 系统地操作:带电作业是一项非常精密的维修和操作,需要按照系统操作一步步进行,并发现和纠正潜在问题。
以上就是关于带电作业的原理及方式方法的介绍。
做好带电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和操作,可以更好地保障人员和通电状态下的设备的安全,确保作业顺利进行。
带电作业作业原理

带电作业作业原理一、地电位作业作业原理地电位作业的方位暗示图及等效电路如图1-2所示。
作业人员坐落地上或杆塔上,人体电位与大地(杆塔)坚持同一电位。
此刻经过人体的电流有两条回路:1、带电体;→;绝缘操作杆(或别的东西);→;人体;→;大地,构成电阻回路;2、带电体;→;空气空位;→;人体;→;大地,构成电容电流回路。
这两个回路电流都经过人体流入大地(杆塔)。
严峻地说,不只在作业相导线与人体之间存在电容电流,另两相导线与人体之间也存在电容电流。
但电容电流与空气空位的巨细有关,距离越远,电容电流越小,所以在剖析中能够疏忽另两相导线的效果,或许把电容电流作为一个等效的参数来思考。
因为人体电阻远小于绝缘东西的电阻,即Rr作业人员经过两有些绝缘体别离与接地体和带电体离隔,这两有些绝缘体一同起着绑缚流经人体电流的效果,一同组合空气空位防止带电体经过人体对接地体发作放电。
组合空位由两段空气空位构成。
通常来说,只需绝缘操作东西和绝缘途径的绝缘水平满意规矩,由C1和C2构成的绝缘体即可将走漏电流绑缚到微安级水平。
只需两段空气空位抵达规矩的作业空位,由C1和C2构成的电容回路也可将经过人体的电容电流绑缚到微安级水平。
需求指出的是,在选用基地电位法作业时,带电体对地电压由组合空位一同接受,人体电位是一悬浮电位,与带电体和接地体是有电位差的,在作业进程中:(1)地上作业人员是不容许直接用手向基地电位作业人员传递物品的。
这是因为:①若直触摸摸或传递金属东西,因为二者之间的电位差,将或许呈现静电电击景象;②若地上作业人员直触摸摸基地电位人员,恰当于短接了绝缘途径,是绝缘途径的电阻R2和人与地之间的电容C2趋于零,不只或许使走漏电流急剧增大,并且因组合空位变为单空位,有或许发作空气空位击穿,致使作业人员电击伤亡。
(2)当体系电压较高时,空间场强较高,基地电位作业人员应穿屏蔽服,防止因场强过大致使人的不适感。
但在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中,因为空间场强低,且配电体系电力设备布满,空间作业空位小,作业人员不容许穿屏蔽服,而应穿绝缘服进行作业。
带电作业车原理

带电作业车原理带电作业车是一种用于高空作业的特种车辆,它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便捷的高空作业环境。
带电作业车的原理主要包括车辆结构、电气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三个方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带电作业车的结构。
带电作业车通常由车身、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工作平台、支腿等部件组成。
车身是带电作业车的主体,它承载着整个车辆的重量和作业平台的载荷。
液压系统用于控制作业平台的升降和伸缩,使作业平台能够在高空中灵活移动。
电气系统则为带电作业车提供动力,同时也是保障作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作平台是带电作业车上的工作空间,工作人员可以站在平台上进行作业。
支腿则用于增加带电作业车的稳定性,确保作业过程中不会出现倾斜和晃动的情况。
其次,带电作业车的电气系统是其正常工作的关键。
电气系统主要包括控制系统、动力系统和供电系统。
控制系统通过操纵台控制带电作业车的运行和作业,包括平台的升降、伸缩和旋转等功能。
动力系统提供车辆的动力来源,通常采用蓄电池或柴油发动机。
供电系统则为带电作业车上的设备提供电力,包括照明、通讯、风扇等设备。
这些系统的正常运行对带电作业车的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
最后,带电作业车的安全保护系统是保障作业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
安全保护系统包括限位保护、防坠器、紧急停车装置等。
限位保护系统能够确保作业平台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避免超出安全范围。
防坠器是一种安全装置,能够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迅速锁定作业平台,防止作业人员坠落。
紧急停车装置则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停止带电作业车的运行,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总的来说,带电作业车的原理涉及车辆结构、电气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三个方面。
只有这三个方面密切配合,带电作业车才能够保证高空作业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带电作业车的原理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带电作业工作原理

一、地电位作业工作原理地电位作业的位置示意图及等效电路如图1-2所示。
作业人员位于地面或杆塔上,人体电位与大地(杆塔)保持同一电位。
此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有两条回路:1、带电体一绝缘操作杆(或其他工具)一人体T大地,构成电阻回路;2、带电体一空气间隙一人体T大地,构成电容电流回路。
这两个回路电流都经过人体流入大地(杆塔)。
严格地说,不仅在工作相导线与人体之间存在电容电流,另两相导线与人体之间也存在电容电流。
但电容电流与空气间隙的大小有关,距离越远,电容电流越小,所以在分析中可以忽略另两相导线的作用,或者把电容电流作为一个等效的参数来考虑。
图1-2地电位作业的位置示意图及等效电路(a)示意图;(b)等效电路图;(C)前化电路图由于人体电阻远小于绝缘工具的电阻,即Rr<<R,人体电阻Rr也远远小于人体与导线之间的容抗,即Rr<<XC°因此在分析流入人体的电流时,人体电阻可忽略不计。
图1-2(b)电路可简化为图1-2(C)电路。
设1'为流过绝缘杆的泄漏电流,I"为电容电流,那么流过人体总电流是上述两个电流分量的矢量和,即I=Γ+I"其中Γ=∪PH∕RI,,=∪PH∕XC带电作业所用的环氧树脂类绝缘材料的电阻率很高,如3640型绝缘管材的体积电阻率在常态下均大于1012Q∙cm,制作成的工具,其绝缘电阻均在Io1O~1012Q以上。
对于IOkV配电线路,泄露电流1'为Γ=5.77∕107≈0.5(μA)也就是说,泄露电流仅为微安级。
间接作业时,当人体与带电体保持安全距离时,人与带电体之间的电容约为2.2χ10-12~4.4χ10-12F,其容抗为XC=1/(ωC)=1/(2πfC)≈0.72×109~1.44×109(Ω)则电容电流为「=5.77x103/(1.44×109)≈4(μA)即间接作业时,人体电容电流也是微安级。
带电作业的原理及方式方法

带电作业的原理及方式方法带电作业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时,需要进行维修、安装或检修等工作,而电力设备仍然处于带电状态下进行的作业。
带电作业有其特殊性,需要严格执行相关的原理、方式和方法,以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带电作业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业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了解电力设备的工作特点、设备运行情况以及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二是作业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防护装置的使用、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设备的遮蔽和安全操作等。
带电作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和方法,具体如下:1.电网分区法:将电力系统划分为不同的电网分区,每个分区都有相应的开关控制装置,通过合理切换电源和控制装置,将作业区域与电源断开,使得作业区域形成带电的工作环境。
2.远方操作法:作业人员通过远程控制设备,实现对电源和开关的切换。
可以通过遥控装置、预制拖动设备等方式进行远方操作,避免了人员直接接触带电设备。
3.化学护皮法:对作业人员暴露在电场或磁场中的部位进行保护,使用防护装置包裹住带电部位,以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4.钳型接地法:通过专用接地钳将电力设备接地,将带电设备与地面形成电除热、电流分散,达到安全作业的目的。
5.绝缘保护法:在进行带电作业时,使用合适的绝缘工具、绝缘手套等保护装置,将人身与带电部分隔离开来,达到防电击的目的。
6.安全操作法:在带电作业过程中,要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操作规范来进行,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性与可控性。
7.检测监控法:利用现代电力技术手段,对带电区域的电场、电流等相关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8.作业票管理法:针对带电作业的需要,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作业管理体系,包括作业票管理、人员限制、工作流程、审批程序等。
通过以上方式和方法,带电作业可以在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进行。
但同时需要注意,带电作业是高风险的作业形式,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和持证上岗的人员进行,且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带电作业的原理及方式方法

带电作业的原理及方式方法概述带电作业是指在电场或磁场中,使用带电杆或导电物体进行电工作业的一种方法。
在带电作业中,操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掌握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以保证自身和周围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带电作业的原理、进行带电作业的准备工作、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
带电作业原理电场中有电荷积累现象,靠近电荷周围存在所谓的电场。
带电作业是利用高电压或强磁场中带电杆或导电物体的电场效应进行带电作业。
在带电作业中,带电体和周围的物体、人员形成电场,电力工作者的身体就形同“导电体”,可能会对电流路径的选择和电流通过的方向造成影响。
同时,带电体和周围环境的电荷分布和电位差会影响体内电流经过的路径,产生不同程度的电击伤害。
因此,电力工作者需要掌握带电作业的特点和要领,以保证安全可靠。
带电作业的准备工作1.评估带电工作所需的技术要求和人员在开展带电工作前,需要评估工作所需的人员和技术要求。
每个作业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电气专业知识和带电作业技能,并且需要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制定个人保护措施和紧急应变措施。
2.确定带电作业安全计划制定安全计划要根据具体情况,针对工作现场、设备状况、操作人员、工作步骤、必要的个人保护措施等因素,详细描述安全要求和安全措施。
同时,需要明确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并设置监督人和指挥人,确保带电作业满足安全要求。
3.确定电源和静电分离措施带电作业中电源的选择和静电分离措施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电源的选择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应设有必要的保障设施,如隔离开关、合闸开关、过电压保护和变压器。
另外,带电作业中还需要进行静电分离,防止电荷积累和放电造成的安全隐患。
4.安排必要的人员和技术设备在带电作业现场,应安排足够数量和技术水平的人员,以及所需的技术设备和工具。
对于特殊的带电作业任务,可能需要搭设脚手架或安装特殊的工作平台,以保证人员的安全。
带电作业基本技能1.带电杆使用技能带电杆是带电作业中常用的工具,一般由绝缘材料制成,可以承受高电压。
带电作业方法的分类

带电作业方法的分类及其原理鹤岗电业局李新鹤带电作业方法的分类及其原理带电作业是指在运行的电气设备上进行检修和改造的一种特殊作业方式。
此项工作对人员素质要求严格;对工器具要求先进;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作业。
带电作业的作业方法有很多种,如等电位作业、间接作业、沿绝缘子串进入强电场作业、分相接地法作业、全绝缘作业、带电水冲洗等等。
其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现行的常见作业方法进行系统的分类,从而使带电作业初学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带电作业的分类方法一般可归纳为两种。
一种是根据人体与带电体间的相互关系来分类,也就是按人体直接接触被检查设备与否,即可分为人体直接接触被检查设备的直接作业法和通过绝缘工具间接接触被检修设备的间接作业法,以及邻近带电体作业法三种;另一种分类方法是按作业人员人体的电位来分,即地电位作业法、中间电位作业法和等电位作业法。
无论哪种称呼的作业方法,其相互间的关系可由图1-1表示出来。
下面我们就最常用的地电位作业、中间电位作业、等电位作业进行一些简要的叙述。
一、地电位作业地电位法是指人体处于地(零)电位状态下,使用绝缘工具间接接触带电设备的一种作业方法。
由于作业人员处在地(零)电位进行操作,因此不论设备的净空尺寸(即带电体对接地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多大,都可以使用该种作业方法进行作业。
如图1---2所示。
图1-1 带电作业方法关系图地电位作业的作业方式可以表示为:接地体 人体 绝缘体 带电体。
作业人员通过绝缘工具与带电体接触,同时对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由于作业人员处在地电位,故在220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上,由于空间场强较弱,可以不采取电场防护措施,但在33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上,由于空间场强较高,应当考虑进行电场防护。
地电位作业所使用的绝缘工具主要有绝缘承力工具、绝缘操作工具和绝缘遮盖工具等几大类。
绝缘承力工具有绝缘滑车组、绝缘支拉线杆、吊线杆、扁带紧线器、绝缘抱杆、紧线拉杆(板)等若干种。
带电作业车原理

带电作业车原理带电作业车是一种用于高压线路维护和施工的特种车辆,它能够有效地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提高施工效率。
带电作业车的原理主要包括车辆结构、绝缘系统和安全控制系统。
首先,带电作业车的车辆结构是其正常运行的基础。
一般来说,带电作业车采用特殊的底盘结构,具有良好的横向稳定性和纵向稳定性,能够在高压线路附近稳定行驶。
车辆的外部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并且在高压线路下工作时能够有效地隔离施工人员和高压线路,确保施工安全。
其次,带电作业车的绝缘系统是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的关键。
绝缘系统一般包括绝缘材料、绝缘结构和绝缘检测系统。
绝缘材料通常采用特殊的绝缘材料,能够有效地隔离高压线路,确保施工人员不会因为接触高压线路而受到电击。
绝缘结构则是在车辆的各个部位设置绝缘装置,确保整个车辆都能够有效地隔离高压线路。
绝缘检测系统则是用于监测绝缘系统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绝缘系统出现故障,能够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最后,带电作业车的安全控制系统是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安全控制系统一般包括监控系统、报警系统和应急处理系统。
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车辆的工作状态,包括电气系统、机械系统和绝缘系统的工作状态,确保车辆正常运行。
报警系统能够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警,提醒驾驶员和施工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应急处理系统一般包括紧急停车系统和紧急救援系统,能够在发生意外情况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综上所述,带电作业车的原理主要包括车辆结构、绝缘系统和安全控制系统。
这些原理的合理设计和有效运行,能够保障带电作业车在高压线路下安全、稳定地工作,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带电作业工作原理及其防护措施

1带 电作业各种方式的工作原理
带 电作 业 方 式 根 据 作 业 人 员 与 带 电体 的 位 置 分 为 直 接 作 业 和 间 接 作 业 两 种 方 式 。 照作 业 人 员 自身 电位 来 划 分 , 按 可分 为 地 电 位 作 业 、 间 电 位 作 业 和 等 电 位 作 业 中 三 种 方 式 。 面 将详 细 叙 述 这 几种 方 式 的 下 作业原理 。 1 1地 电位 作业 工作原 理 作业人 员位于地 面或杆 塔上 , 人体 电 位与 大 地( 杆塔 ) 持 同一 电位 。 时 通过 人 保 此 体的 电流 有 两 条 回路 : 1 带 电 体 一 绝缘 操 () 作杆 ( 或其 他 工具 ) 一人 体 一大 地 , 成 电 阻 构 回路 ; ) 电 体 一空 气 间隙 一人 体 一大 地 , ( 带 2 构成 电 容 电 流 回路 。 两 个 回路 电 流 都 经 这 过人体流入大地( 塔) 杆 。 1 2 中间 电位工 作原理 . 作 业 人 员 站 在 绝 缘 梯 或 者 绝 缘 平 台 上, 用绝 缘 杆 进 行 的 工作 。 体 此 时 的 电位 人 低 于 导 体 电位 , 是 高 于地 电位 。 但 1 3 等电位 作业 的原理 . 造 成 人 体 触 电的 原 因 不是 人 体 所 在 电 位 的 高 低 , 是取 决 于 流 经 人 体 的 电 流 大 而 小 。 带 电体 等 电 位 的 工 作 人 员全 身 处 在 与 同 一 电位 上 , 因此 没有 电流 流 经 人 体 , 以 所 等电位作业是安全的 。 1. 等 电位 作 业法 与 间接作 业法 的优 缺点 4 等 电位 人 员能 够 在 零 距 离 接 触 带 电设 备 做 检 修 工 作 , 的优 点 是 能 够 完 成 许 多 它 细 致 、 杂 的检 修 工 作 , 得理 想 的 工 作效 复 取 果 和 效 率 ; 点 是 人体 必 须 占据 带 电设 备 缺 固有 净 空 , 用 范 围 因 而受 到 限 制 。 应 间接作 业法以绝 缘工具 为主绝缘 、 绝 缘 穿戴 用具 为 辅 助 绝 缘 , 业 人 员 以 绝 缘 作 工具代替 双手 工作 , 以完成 远距 离 、 难 复 杂 、 致 的检 修 工 作 , 是 它 的 突 出缺 点 细 这
高压带电作业原理

高压带电作业原理高压带电作业是一种在电力系统中常见的作业方式,它是指在电力设备带电状态下进行检修、维护、安装和拆卸等工作。
高压带电作业原理是通过合理的操作方法和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作业人员在高压电场下安全地进行作业,同时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进行高压带电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作业规程和安全操作规定,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完好性。
高压带电作业原理的核心在于安全。
在进行高压带电作业时,首先要对作业环境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确保作业区域的安全性。
其次,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了解高压电场的危险性和应急处理方法。
此外,作业人员还需配备适当的防护装备和工具,保障其在高压电场下的安全作业。
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作业票管理制度,确保作业程序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同时,作业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操作和不当行为,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高压带电作业原理还包括对作业设备和工具的要求。
在进行高压带电作业时,作业设备和工具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作业设备和工具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和测试,确保其在高压电场下的安全可靠性。
作业人员在使用作业设备和工具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杜绝违章操作和不当行为,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高压带电作业原理是一种在电力系统中常见的作业方式,它是通过合理的操作方法和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作业人员在高压电场下安全地进行作业,同时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进行高压带电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作业规程和安全操作规定,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完好性。
高压带电作业原理的核心在于安全,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了解高压电场的危险性和应急处理方法,配备适当的防护装备和工具,严格执行作业程序和操作规程,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高压带电作业原理对作业设备和工具也有严格的要求,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经过严格的检测和测试,确保在高压电场下的安全可靠性。
带电作业车原理

带电作业车原理
带电作业车,又称为绝缘作业车,是一种用于高压线路维护和施工的特种车辆。
它具有绝缘性能,可以在高压线路上进行作业,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带电作业车的原理主要包括车辆绝缘、工作平台和动力系统。
首先,带电作业车的车辆绝缘原理是其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车辆绝缘是指整个车辆都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能够在高压线路下安全地运行和作业。
这需要车辆的外壳和结构采用绝缘材料,并且进行合理的绝缘设计,以确保车辆在高压线路下不会发生漏电或击穿现象,从而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
其次,带电作业车的工作平台原理是其实现作业的重要环节。
工作平台是带电作业车上的一个可升降的平台,作业人员可以站在上面进行线路的维护和施工。
工作平台需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能够适应不同高度和角度的作业需求。
同时,工作平台也需要具有绝缘性能,以确保作业人员在高压线路下的安全。
最后,带电作业车的动力系统原理是其保障作业的基础。
动力系统包括车辆的驱动装置和控制系统,能够为车辆提供稳定的动力
输出和灵活的操控性能。
在高压线路下作业需要车辆具有良好的动力响应和控制精度,以确保作业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带电作业车的原理主要包括车辆绝缘、工作平台和动力系统。
这些原理相互配合,共同保障带电作业车在高压线路下的安全作业。
带电作业车的设计和制造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原理,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作业人员在使用带电作业车时也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以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和人员的安全。
带电作业工作原理

带电作业工作原理一、地电位作业工作原理地电位作业的位置示意图及等效电路如图1-2所示。
作业人员位于地面或杆塔上,人体电位与大地(杆塔)保持同一电位。
此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有两条回路:1、带电体→绝缘操作杆(或其他工具)→人体→大地,构成电阻回路;2、带电体→空气间隙→人体→大地,构成电容电流回路。
这两个回路电流都经过人体流入大地(杆塔)。
严格地说,不仅在工作相导线与人体之间存在电容电流,另两相导线与人体之间也存在电容电流。
但电容电流与空气间隙的大小有关,距离越远,电容电流越小,所以在分析中可以忽略另两相导线的作用,或者把电容电流作为一个等效的参数来考虑。
由于人体电阻远小于绝缘工具的电阻,即Rr作业人员通过两部分绝缘体分别与接地体和带电体隔开,这两部分绝缘体共同起着限制流经人体电流的作用,同时组合空气间隙防止带电体通过人体对接地体发生放电。
组合间隙由两段空气间隙组成。
一般来说,只要绝缘操作工具和绝缘平台的绝缘水平满足规定,由C1和C2组成的绝缘体即可将泄露电流限制到微安级水平。
只要两段空气间隙达到规定的作业间隙,由C1和C2组成的电容回路也可将通过人体的电容电流限制到微安级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在采用中间电位法作业时,带电体对地电压由组合间隙共同承受,人体电位是一悬浮电位,与带电体和接地体是有电位差的,在作业过程中:(1)地面作业人员是不允许直接用手向中间电位作业人员传递物品的。
这是因为:①若直接接触或传递金属工具,由于二者之间的电位差,将可能出现静电电击现象;②若地面作业人员直接接触中间电位人员,相当于短接了绝缘平台,是绝缘平台的电阻R2和人与地之间的电容C2趋于零,不仅可能使泄露电流急剧增大,而且因组合间隙变为单间隙,有可能发生空气间隙击穿,导致作业人员电击伤亡。
(2)当系统电压较高时,空间场强较高,中间电位作业人员应穿屏蔽服,避免因场强过大引起人的不适感。
但在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中,由于空间场强低,且配电系统电力设备密集,空间作业间隙小,作业人员不允许穿屏蔽服,而应穿绝缘服进行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效应 能量阀值(mJ)
感知 0.1
烦恼 0.5 ~1.5
损伤或死亡 25000
二.电场对人体的影响
人员在带电作业过程中,构成了各种各样的电 极结构。其中主要的电极结构有:导线—人与构架、 导线—人与横担、导线与人—构架、导线与人—横 担、导线与人—导线等。由于带电作业的现场环境 和带电设备布局的不同、带电作业工具和作业方式 的多样性、人在作业过程中有较大的流动性等因素, 使带电作业中遇到的高压电场变化多端,这就需要 了解电场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d—平板电极间的距离
(m)
在不均匀电场中,各点场强的大小或方向是不同的 。根据电场分布的对称性,不均匀电场又可分为对称型 分布和不对称型分布两类。在极不均匀电场中,一般以[ 棒—极]电极作为典型的不对称分布电场,以[棒—棒]电 极作为典型的对称分布电场。
由于不均匀电场中各点场强随电极形状与所在位置而变 化,所以通常采用平均场强Eav和电场不均匀系数f予以 描述。电场不均匀系数f是最大场强与平均场强的比值, 即:
自然界存在着正、负两种电荷,电荷的周围存在 着电场,相对于观察者是静止的,且其电量不随时间 而变化的电场为静电场。例如在直流电压下两电极之 间的电场就是静电场。在工频电压下,两电极上的电 量将随时间变化,因而两极性之间的电场也随时间而 变化。但由于其变化的速度相对于电子运动的速度而 言是相对缓慢的,并且电极间的距离也远小于相应的 电磁波波长。因此对于任何一个瞬间的工频电场可以 近似地按静电场考虑。
对于空气介质,判断电场的不均匀程度可由间隙 击穿前在高压电极周围是否发生电晕为依据。击穿前 没有电晕现象为稍不均匀电场,击穿前发生电晕现象 则为极不均匀电场。
在带电作业中,当外界电场达到一定强度时,人
体裸露的皮肤上就有“微风吹拂”的感觉发生,此时 测量到的体表场强为2.4kV/cm,要相当于人体体表有 0.08μA/cm2的电流流入肌体。风吹感的原因,是电场 中导体的尖端,因强场引起气体游离和移动的现象。 在等电位作业电工的颜面常会有一种沾上蜘蛛网样的 感觉,这是强电场引起电荷在汗毛上集聚,使之竖起 牵动皮肤形成的一种感觉。有的等电位电工把手中的 扳手伸向远处,耳边会听到“嗡嗡”声,扳手晃动越 快声音就越明显。在高压输电线路的强电场下,穿塑 料凉鞋在草地上行走,裸露的脚面碰到地上的草时有 时会有很强的针刺感。如果打金属伞架的雨伞在强电 场下走动,握着绝缘把手的手如果与金属杆形成一个 小间隙,就会看到大火花放电并对肌体产生电击感。
f=Emax/Eav
稍不均匀电场与极不均匀电场之间没有十分明显 的划分,对于空气介质通常以f=2为分界线。当f<2时 ,可以认为是稍不均匀电场。当f>2时,逐渐向极不均 匀电场过渡。当f>4时,则认为是极不均匀电场。
电场的不均匀程度与电极形状与极间距离有关 。在相 同电极形状的条件下,当极间距离增大时,电场的不 均匀程度将随之增加,例如两个金属圆球间的电场。 当极间的距离相对球的直径而言较小时,是稍不均匀 电场。但当极间距离增大时,电场的不均匀程度逐渐 增大,最后成为极不均匀电场。
按电场的均匀程度可将静电场分为均匀电场、稍不均 匀电场和极不均匀电场三类。
在均匀电场中,各点的场强大小与方向都完全相同。 例如,一对平行平板电极,在极间距离比电极尺寸小 得多的情况下,电极之间的电场就是均匀电场(电极
边缘部分除外)。均匀电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度E为:
E=U/d (kV/m)
式中:U—施加在两电极间的电压 (kV)
人体皮肤对表面局部场强的“电场感知水平”为 240kV/m,据试验研究,人站在地面时头顶部的局部 最高场强为周围场强的13.5倍。一个中等身材的人站在 地面场强为10kV/m的均匀电场中,头顶最高处体表场 强为135kV/m,小于人体皮肤的“电场感知水平”。 所以,国际大电网会议认为高压输电线路下地面场强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交流电流下人体生理效应有表3的
推荐值。
表3 IEC对交流电流下人体生理效应的推荐意见
人体生理效应
感知电流阀值
摆脱电流阀值
心室纤颤电 流阀值
持续时间为3秒 持续时间为1秒 持续时间为0.1秒
(15~100)Hz交流电流(mA)
0.5 10 40 50 400~500
表4 人体对暂态电击产生生理反应的能量阀值。
将一个静止电荷引入到电场中,该电荷就会受到 电场力的作用。电场的强弱常用电场强度(简称场强) 来描述,电场强度是电荷在电场中所受到的作用力与 该电荷所具有的电量之比。
当导体接近一个带电体时,靠近带电体的一面会感 应出与带电体极性相反的电荷,而背离的一面则感应 出与带电体极性相同的电荷,这种现象称为静电感应。 在带电作业中,静电感应会对作业人员产生不利的影 响,特别是在超高压带电作业中,甚至可能危及作业 人员的安全。
接触电压(V)
25 50 75 100 125 22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00 1000
人体阻抗(Ω)低于下列数值的人数百分比
总人数5%
总人数50%
总人数95%
1750
3250
6100
1450
2625
4275
1250
2200
3500
1200
1875
3200
1125
1625
2875
1000
1350
2125
750
1100
带电作业的基本原理及作业方法
第一节 带电作业的基本原理
一.电流对人体的影响 表1给出的是在干燥条件下,接触面积为50cm2~100cm2,电流 路径为手—手或手—脚的人体阻抗值。 人体对工频稳态电流的生理反应可以分为:感知、震惊、摆脱、 呼吸痉挛和心室纤维性颤动,其相应电流阀值如表2所示。
表1 人体阻抗Z r
为10kV/m时是安全的。原苏联规定在地面场强为 5kV/m以下时,工作时间不受限制,超过20 kV/m的地 方,则需采取防护措施。我国《带电作业用屏蔽服及 试验方法》标准中规定,人体面部裸露处的局部场强
1550
700
1050
1500
从表1数据可看出,人体阻抗因人而异。从安全出发,人体阻 抗一般可按1000Ω进行估算。
表2 人体对稳态电击产生生理反应的 电流阀值(mA)
生理反映 男性 女性
感知 震惊 1.1 3.2 0.8 2.2
摆脱 16.0 10.5
呼吸痉挛 23.0 15.0
心室纤维性颤动 100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