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税务成本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税务公司财务制度管理办法

税务公司财务制度管理办法

税务公司财务制度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税务公司财务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保障公司财务安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税务公司财务制度管理办法适用于税务公司全体员工和财务部门。

第三条公司财务管理遵循合法、规范、公平、诚信的原则,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

第四条公司应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各项财务管理职责和权限,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第五条公司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

第六条公司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财务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七条公司应建立健全的财务信息系统,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

第二章财务管理职责和权限第八条公司财务管理职责包括财务预算、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编制、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等。

第九条公司财务部门应在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监督下履行职责,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财务工作。

第十条公司财务人员要认真执行上级领导交办的财务任务,不得擅自调整预算和资金使用。

第十一条公司领导要及时审批各项财务决策,确保财务工作符合公司规定和国家法律法规。

第十二条公司财务人员应保守公司机密,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防止财务失误和违规行为。

第十三条公司领导应加强财务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问题,确保公司财务稳健。

第十四条公司应加强对外部合作单位的财务管理,建立健全的配套制度,规范合作行为。

第十五条公司应建立财务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障公司财务安全。

第三章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第十六条公司应制定财务管理制度手册,明确财务管理流程和操作规范,组织开展培训和宣传。

第十七条公司应建立财务核算制度,规范会计凭证制作和审核程序,确保会计账簿真实可靠。

第十八条公司应建立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监督和控制,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提高利润率。

第十九条公司应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范固定资产调拨和处置程序,确保资产安全和有效利用。

第二十条公司应建立成本管理制度,加强成本核算和控制,提高成本管理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企业税务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税务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税务财务管理制度企业税务财务管理制度是一个完整的规范企业财务运作和税务管理的制度体系。

其主要目的是确保企业对财务和税务事务进行有效管理,合规运作,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稳定。

以下是一个关于企业税务财务管理制度的详细介绍。

一、背景和目的企业税务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规范企业的财务和税务管理,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确保企业的税务合规运作,并提高财务管理和控制的效率,保证企业的财务稳定和发展。

该制度的目的是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财务和税务管理制度,确保企业的财务和税务运作符合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同时提高财务管理和控制的效率,降低税务风险。

二、组织责任体系该制度明确了企业内部的组织责任体系,包括财务部门、税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责,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调,确保财务和税务管理的有效运作。

1.财务部门负责编制和执行企业的财务计划和预算,确保财务的稳定和发展。

同时,财务部门还负责监督和审核企业各项财务活动,确保合规运作。

2.税务部门负责企业的税务筹划和管理,确保企业纳税合规。

税务部门还负责与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及时了解税收政策的变化,为企业把握税收政策提供支持。

3.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与财务和税务管理相关的工作,包括人力资源、采购和销售等部门。

这些部门需要与财务和税务部门密切合作,确保财务和税务管理的顺利进行。

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财务制度:包括财务会计制度、财务报告制度、财务审计制度等。

这些制度规定了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标准和程序,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预算管理:规定企业的预算编制和执行流程,明确预算的授权和管理责任,确保企业的财务运作按照预算进行。

3.资金管理:包括企业资金收支的控制和管理,资金流程的规范和监督,确保企业资金的合理运作和利用。

4.成本管理:规定企业成本的核算和控制标准,确保企业成本的合理化和降低。

税务管理制度是企业税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内容:1.税务筹划:明确企业的纳税筹划标准和程序,规定税务筹划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确保企业的合法纳税筹划。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三)的通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三)的通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三)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日期】2003.08.22•【文号】财会[2003]29号•【施行日期】2003.08.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会计正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三)的通知(财会[2003]2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有关中央管理企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为了贯彻落实《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以及国家有关税收法规,帮助企业正确计算和缴纳企业所得税,现将《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问题解答(三)》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和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二00三年八月二十二日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三)近年来,随着《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会计准则(以下简称“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陆续发布实施,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时,国家税收政策改革过程中,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现实情况也对企业所得税法规作出了一些调整。

由此,使得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中就收益、费用和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企业所得税法规的规定产生了某些差异。

对于因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就有关收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规定的差异,其处理原则为: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规定对各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不一致的,不得调整会计账簿记录和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

企业在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时,应在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计算的利润总额(即,“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下同)的基础上,加上(或减去)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与税法规定就某项收益、费用或损失确认和计量等的差异后,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并据以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

税收和税务成本的管理和计算

税收和税务成本的管理和计算

税收和税务成本的管理和计算在企业的运营中,税收和税务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税收是国家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税务则是企业合法运营的基本法律制度,同时,税收和税务的管理和计算都会对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产生影响,因此,企业需要认真管理和计算税收和税务成本,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和税务成本所带来的影响。

一、税收成本的管理和计算税收成本是指企业在缴纳税金时所需要承担的全部成本,包括直接税(如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和间接税(如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这些税收成本是企业必须支付的固定成本,在企业的成本结构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因此,如何管理和计算税收成本成为了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税收筹划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减少企业的税收成本。

税收筹划的主要方法包括合理规避、法律遵纪、优化结构、调整计算方法等。

比如,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营利模式和税制,来实现减税效果。

如防止利润重组、实行跨区投资等方式可以在企业所得税上获得实实在在的优惠。

2、税收结算企业应当按照税法的规定及时、准确地结算税收,并及时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

如迟缴、漏交或少交税款,可能导致企业面临罚款、滞纳金、利息等经济损失,甚至会引起诉讼等法律问题。

因此,企业需要合理规避税务风险,保证税收的准确结算。

3、税收控制税收成本的控制也是企业对税收成本进行管理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建立科学的财务会计体系,制定严密的预算预报体系,做好会计核算和报税工作。

同时,也要在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防止税务风险的发生。

二、税务成本的管理和计算税务成本是指企业在遵守税法规定的前提下所承担的全部成本,包括税务筹划、税务审查、法律诉讼等方面的成本。

税务成本的管理和计算也是企业需要关注和加强的环节。

1、税务筹划与税收成本一样,企业可以通过进行税务筹划,实现合法减免和降低税务成本的目的。

如可查控清、申请保税区等手段可以有效地控制税务成本。

2、税务审查税务审查是国家税务机关依据税法对企业所涉税务事项进行检查和审查。

税务要求的软件和硬件的成本比例规则

税务要求的软件和硬件的成本比例规则

税务要求的软件和硬件成本比例规则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税务部门对企业纳税申报的软件和硬件成本比例规则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监督。

企业在进行纳税申报时需要根据税务部门的规定,合理申报软件和硬件成本,以确保纳税申报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就税务要求的软件和硬件成本比例规则进行深入探讨,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软件和硬件成本的范围根据税务部门的规定,软件和硬件成本包括企业购置的用于纳税申报和会计核算的软件和硬件设备。

其中,软件包括财务软件、税务申报软件、会计软件等,硬件包括电脑、服务器、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

企业在购置以上软件和硬件设备时,需按照税务部门的规定进行合理申报和成本核算。

二、软件和硬件成本比例规则的要求税务部门要求企业在进行纳税申报时,对软件和硬件成本进行合理的比例核算。

具体要求如下:1.软件和硬件成本比例原则上应按照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比例分配。

即软件和硬件设备的使用量决定了成本比例的分配比例。

2.软件和硬件成本比例的分配应符合事实和合理性原则,不能出现人为随意调整的情况。

3.对于财务软件等与纳税申报和会计核算直接相关的软件,其成本比例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适当提高。

三、软件和硬件成本比例规则的核算方法企业在进行软件和硬件成本比例的核算时,应按照税务部门的要求进行合理、准确的计算。

具体方法如下:1.对于软件成本的核算,企业可采用购置成本或者按照使用量进行分配。

其中购置成本核算是指将软件的购置成本按照实际使用期限进行摊销,按年度或者月度进行相应比例的计提,从而确定软件成本的摊销金额。

2.对于硬件成本的核算,企业应按照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比例分配。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硬件设备的使用时间或者计算量等指标进行成本比例的核算。

四、软件和硬件成本比例的申报与审查在进行纳税申报时,企业应按照税务部门的要求进行软件和硬件成本比例的申报,并提供相应的凭证和资料。

税务部门在审查时,将对企业的软件和硬件成本比例进行详细的核查,并对不合要求的比例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税务财务管理制度企业财务税务管理制度精选

税务财务管理制度企业财务税务管理制度精选

税务财务管理制度企业财务税务管理制度精选税务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依法纳税、规范财务管理的重要保障。

健全的税务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规避税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以下是15篇税务财务管理制度的一些相关内容分享,感兴趣的朋友们不妨到下文了解看看。

关键词:落实财会制度基本要求前言加强财务管理,是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不仅有利于加强和规范企业的行为,减少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还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财务管理是企事业单位管理的核心,对于各类企业来讲尤为重要。

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特别是一个企业,财务管理的强弱,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自身的生死存亡。

当前,企业要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加强财务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资金管理效益的关键所在。

为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充分发挥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要贯彻落实好财务管理制度,使其为本单位各项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做到以下四点基本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一、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财会管理制度国家的各项财经法规和法律制度已经日趋完善,各行各业要实现长期稳定的向前发展,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坚决执行各项财经法律法规。

要落实好国家的各项财经法律法规,首先就要求各行各业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和不同时期的管理重点,逐步建立健全符合本行业特色的财务管理制度,并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变化要求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调整变化,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随时注意修改本行业、本单位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和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以及会计核算业务流程,使你所从事的行业做到有章可循。

目前,有许多行业、许多部门、许多企业或单位,没有或是缺少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行业、部门或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特别是缺少健全的财会管理制度,有的地方虽然有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也存在与现实管理要求不太适合的地方,而没有及时进行修订,使原本比较健全的财会管理制度,落后与经济时展变化的要求,使得不再健全,失去了可运用性。

税收成本管理

税收成本管理

应用管理会计原理降低税收成本税收成本是指在税收征纳过程中所支付的各种费用以及征税给经济与社会带来的超额负担。

从组成来看,税收成本包括税收的征收成本、纳税成本和经济成本。

2010年国家税务总局总局公布的征收成本(包括税务机关人员费、设备费、办公费以及税法宣传费等)为4.53%,而国际上发达国家一般控制在0.2-1.3%之间,发展中国家不超过2.0%(不包括中国),明显高于其他国家,说明应用管理会计中相关理论控制税收征收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税收征收成本理论与实务现状在我国的税收理论研究中,过于注重税收收入规模和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注重从政府视角研究税收,强调依法治税,注重税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

而在税收成本研究方面,我国对税收成本理论的研究则开始较晚,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和税收征管现状的税收成本理论体系,关于税收成本问题的研究成果还未成体系。

在税收实践中,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较长时期内并未十分明确地提出税收的管理原则,在税收指导思想中,重视税收的收入原则,而忽视了税收的效率原则;过于注重税收收入的最大化,而忽视了如何以最小的税收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

税务系统很少进行税收成本的核算,不管是全国税收总成本还是单个税种成本都缺乏准确数字可供参考核。

目前已公布的部分地区的区域性成本,由于统计口径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不能进行税收成本在区域之间的比较。

2008年8月,国家审计署署长刘家义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作了一次审计工作报告。

此报告的第七部分提及征税成本审计调查情况。

审计署确认了税务部门征收成本率在2002年后出现下降的态势,不过,征税管理仍存在较大问题。

第一,人头经费偏高。

2006年,18个省(市)税务部门人员平均支出为5.83万元(当年全国机关工作人员平均收入为2.3万元),而抽查到的236个税务局人员人均支出高达9.06万元。

第二,办公用房面积大幅超标。

审计署报告提到,抽查到的部分税务局,超标面积占58%,也就是一半以上的税务局建超标办公楼。

八项财务管理规定

八项财务管理规定

八项财务管理规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做好财务管理,才能更好地掌控企业运营的成本和效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此,我们将介绍八项财务管理规定,帮助企业更好地规范和管理财务。

1. 财务制度管理严格的财务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能够规范财务管理行为,防止利益冲突和财务风险。

因此,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非常必要。

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财务管理需求,建立适合自己的财务制度,制定详细的财务管理流程,确保企业财务的合法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 财务预算管理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特点和市场环境。

做好财务预算的工作,可以更好地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在制定财务预算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比如市场变化、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等,以保证预算的合理和准确。

3. 资金管理资金是企业运作的重要资源,合理的资金管理能够降低资金风险、提高企业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加强现金流量和资金回笼的监控和控制,同时降低资金占用和浪费,以确保企业的资金安全和稳定。

4. 财务会计管理财务会计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处理好财务会计工作,能够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企业决策提供真实的依据。

企业应根据会计法规的规定,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加强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确保企业的财务数据真实、完整、准确。

5. 税务管理税费支出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务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企业应根据国家和地方税务法规制度,建立健全的税务管理制度,加强税务审计和税务的法律意识,遵守税务规定,确保税务合法、透明、公正。

6. 资产管理资产是企业核心的价值创造手段,做好资产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财产损失和风险。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和资产清查制度,加强资产管理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7. 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做好成本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盈利能力。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办法—税务00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办法—税务00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办法总则(一)为规范公司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依照《企业会计制度》的《会计法》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是处理财务事项的规范和准则,适应公司所有单位和部门。

(三)公司总经理授权会计负责人,具体负责本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会计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财经纪律;根据公司实际,按照精简、效能原则确定内部财务管理机构设置及财会人员的配备;依照《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及国家的其它有关政策规定下达、落实收入、成本费用、利润考核指标,按规定签批报销有关费用开支;接受财政、审计、税务机关的监督等。

认真宣传贯彻国家有关财务政策;审核重要财务开支事项;研究解决执行中的问题,负责组织内部财务核算,并向有关部门报送财务报表等。

(四)公司财务管理体制,按照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原则.(五)建立健全内部财产物资管理制度,财产物资计量验收制度,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制,增收节支,降低消耗,增加盈利。

(六)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和方法应从属公司生产经营的目标任务,利用价值形式组织财务活动,强化财务管理,搞好经济核算,围绕生产经营的中心任务开展财务工作,为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作出不懈的努力。

要做好各项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分析和考核等工作。

财务收支要注重日常控制与管理、分析和考核要做到资料齐全,数字准确清晰,分析要有理有据,运用事前计划预测,事中核算控制,事后分析考核的方法,搞好全面财务管理,依法合理筹集和使用资金,并有效的使用各项财产,发挥优势,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七)加强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产量、质量、工时、设备利用,存货的消耗、收发、领退、转移及各项资产的毁损等,都应符合统一规范的各种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及填制方法、签署、填制、汇集的要求,及时做好原始记录,确保各项原始记录的真实、完整、准确、清晰、及时健全财务核算资料.各项财产物资的供应计划、定货与采购标准、入库验收保管、出库标准,应根据公司内计量验收标准执行.规定各项计量控制手段的配置、管理、教正、维修以及物资的购进、领用转移、产品的入库、销售等各个环节,应符合计量的验收管理等工作要求,做到计量工具齐全,手续齐全,计量准确。

税务财务管理制度

税务财务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公司财务管理,规范税务处理,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确保公司合法合规经营,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子公司及分支机构,所有财务活动均应遵守本制度。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财务部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本制度,对财务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2. 各部门、子公司及分支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财务管理工作,确保财务活动的合法合规。

3. 财务负责人应定期向公司管理层汇报财务状况,提出财务工作意见和建议。

四、财务管理基本要求1.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财务会计制度和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2. 坚持合规经营,确保公司财务活动合法、合规、合理。

3. 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

4. 加强财务核算,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5. 加强成本控制,降低公司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五、税务管理1. 依法纳税,按时足额缴纳各种税款。

2. 加强税收筹划,合理避税,降低税负。

3. 严格按照税收法律法规,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4. 定期进行税务自查,及时发现和纠正税务风险。

5. 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及时了解税收政策变化,确保公司税务合规。

六、财务核算1. 严格执行会计准则,建立健全财务核算制度。

2. 做好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编制和管理工作。

3. 加强财务报表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4. 定期进行财务审计,确保财务核算的真实性、准确性。

七、预算管理1. 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

2. 加强预算执行监督,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3. 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及时调整预算。

4. 预算调整需经公司管理层批准,确保预算的严肃性。

八、成本控制1. 严格执行成本管理制度,加强成本核算和控制。

2. 优化成本结构,降低成本费用。

3. 加强成本分析,找出成本节约潜力,提高成本效益。

4. 定期对成本控制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改进成本控制措施。

九、附则1. 本制度由财务部负责解释。

财会核算中心各项规章制度

财会核算中心各项规章制度

财会核算中心各项规章制度一、组织架构财会核算中心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机构,其组织架构应合理、稳定。

财会核算中心应设有财务、会计、成本、税务等职能部门,每个部门应有明确的职责和权利。

财会核算中心应设有一个专职负责人,统一领导和管理各部门工作。

各部门之间应建立协调、合作的工作机制,确保财务管理的顺畅进行。

二、职责分工1. 财务部门负责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包括资金管理、预算编制、财务报表编制等。

2. 会计部门负责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包括记账、结账、编制财务报表等。

3. 成本部门负责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包括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

4. 税务部门负责企业的税务申报工作,确保企业的税收合规。

三、业务流程财会核算中心应建立科学、规范的业务流程,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具体业务流程包括:1. 日常记账:财务部门负责日常收支款项的记录和记账工作,确保账目清晰明了。

2. 财务报表编制:会计部门负责每月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汇总工作,确保报表真实可靠。

3. 成本核算:成本部门负责对企业各项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4. 税务申报:税务部门负责企业各项税收的申报和缴纳工作,确保税收合规。

四、内部控制财会核算中心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管理的稳定和有序进行。

具体内部控制措施包括:1. 凭证管理:建立健全的凭证管理制度,确保凭证的真实、完整。

2. 资金管理:建立资金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的资金运作,避免资金挪用和浪费。

3. 内部审计:定期进行内部审计,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以上是财会核算中心各项规章制度的详细阐述,只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财会核算中心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提高财务管理质量,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

财会核算中心的工作不仅是企业管理的中枢,更是企业发展的保障。

希望财会核算中心各部门能够积极遵守规章制度,不断完善自身工作,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税局上传的企业财务制度

税局上传的企业财务制度

税局上传的企业财务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提高企业的财务运作效率,特制定本财务制度。

二、组织架构1.设立财务部门,负责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2.财务部门应设立会计岗位,负责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3.财务部门应设立税务岗位,负责企业的税收管理工作;4.财务部门应设立财务分析岗位,负责企业的财务数据分析工作;5.财务部门应设立成本控制岗位,负责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6.财务部门应设立内部审计岗位,负责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

三、会计核算1.企业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2.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明确财务业务流程和会计核算流程;3.企业应及时进行会计凭证的填制、审核和归档;4.企业应严格执行财务凭证的记账、审核和复核制度;5.企业应定期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审计和报送。

四、财务报表1.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2.企业应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并对外部报送;3.企业应将财务报表报送给税务机关,以备查验。

五、税收管理1.企业应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纳税申报和缴纳;2.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税务管理制度,确保纳税合规;3.企业应积极配合税务机关进行税务核查和稽查。

六、财务风险管理1.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识别、评估和控制财务风险;2.企业应保障财务数据的安全性,防范数据泄露和损坏。

七、违规处理1.对违反财务制度的员工和相关责任人,将按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2.对违反税收管理制度的员工和相关责任人,将按税法规定进行处理。

八、附则1.本财务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2.企业应定期对财务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财务制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3.对财务制度的解释权归财务部门所有。

以上是税局上传的企业财务制度范文,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规范和完善。

财务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希望企业能够认真执行财务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成本的税务管理制度

企业成本的税务管理制度

企业成本的税务管理制度一、前言税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对于企业成本的税务管理更是至关重要。

成本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税务管理制度是企业在遵守税法法规、规范税务管理、降低税收成本等方面的重要工具和保障。

本文将围绕企业成本的税务管理制度展开论述,旨在为企业税务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思路和指导。

二、企业成本的概念及分类企业成本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是参与生产或销售产品所耗费的经济资源的总称。

按照用途和特点,企业成本可以分为生产成本、经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等。

生产成本是指用于生产产品的各项费用,包括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经营成本是指用于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和销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房租、折旧等;变动成本是随产量和销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费、人工费等。

三、企业成本的税务管理要点1. 成本的合理性企业成本的税务管理首先要注重成本的合理性。

合理的成本分配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合法地降低税负,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因此,企业在进行成本税务管理时,应注重合理成本的确认、核算和报告,严格遵守税法的规定,合理分配成本,合理安排税务筹划。

2. 成本的可控性企业成本的税务管理要注重成本的可控性。

企业应该重视成本管控,加强成本核算、成本控制,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税收压力。

企业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来合法地减少税负,提高盈利水平。

3. 成本的合规性企业成本的税务管理要注重成本的合规性。

企业应严格遵守税法法规,规范成本的确认、核算和报告,合法合规地降低税收成本,防范税收风险。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税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税务管理,提高企业对税收的合规性管理水平。

4. 成本的透明性企业成本的税务管理要注重成本的透明性。

企业应该加强成本的披露与公示,积极参与税收监督和信息公开,主动与税务机关沟通合作,提高税务管理的透明度,增强企业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与协调,增加税务管理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

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

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第一条为了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耗费,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社会财富,保障企业合法的经济权益,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所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国营企业,包括工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施工企业,农业企业,商业、外贸和物资供销企业,金融、投资和保险企业,文教企业,城市公用企业以及其他企业,都必须依照本条例管理成本;第三条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努力降低成本;第四条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必须遵守财经法律、法规,并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第五条企业实行成本管理责任制;厂长包括经理、矿长、场长和其他企业领导人,下同对本企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效果负完全责任;总会计师或行使总会计师职权的副厂长,协助厂长组织领导本企业的成本管理,正确执行成本计划,准确核算成本,并对企业的经济效果负责;总工程师协助厂长在生产技术方面采取有效的降低成本措施,并对其经济效果负责;大中型企业要在财务会计部门内设置专门机构负责成本管理工作;小型企业必须指定专业人员管理成本;第六条财政部按照本条例,负责全国国营企业的成本管理;地方各级财政机关按照本条例和财政部制定、批准的规章,负责所属地方国营企业的成本管理;各级企业主管部门按照本条例和财政部制定、批准的规章,负责所属国营企业的成本管理;第二章成本开支范围第七条工业企业的下列费用开支,列入成本:一、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原价和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二、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按产量提取的更新改造资金、租赁费和修理费;三、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新产品试制所发生的不构成固定资产的费用,购置样品样机和一般测试仪器的费用;四、按国家规定列入成本的职工工资、福利费、吨煤奖、特定原材料节约奖、技术改进和合理化建议奖;注解:一九八六年一月十八日财政部、劳动人事部、国家经委联合发布的国营工业、交通企业原材料、燃料节约奖试行办法将“特定原材料节约奖”改为“原材料、燃料节约奖”;五、按规定比例计算提取的工会经费和按规定列入成本的职工教育经费;六、产品包修、包换、包退的费用,废品的修复费用或报废损失,停工期间支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设备维护费和管理费,削价损失和经同级财政机关批准核销的坏帐损失;七、财产和运输保险费,契约、合同公证费和鉴证费,咨询费,专有技术使用费以及应列入成本的排污费;八、流动资金贷款利息;九、销售商品发生的运输费、包装费、广告费和销售机构的管理费;十、办公费、旅差费、会议费、劳动保护用品费、冬季取暖费、消防费、检验费、仓库经费、商标注册费、展览费等管理费;十一、经财政部审查批准列入成本的其他费用;第八条交通运输企业的下列费用开支,列入成本:一、生产营运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原料、润料、材料、轮胎、轮箍、垫仓材料、备品配件、燃料、动力、装卸工器具、低值易耗品的原价和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二、装卸费、港口费、代理费、养路河费、营运业务费;三、本条例第七条第二至八项和第十、十一项所列有关的费用;第九条施工企业的下列费用开支,列入成本:一、施工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各种主要材料、结构件、机械配件、其他材料、燃料、动力、低值易耗品的原价和运输、装卸、整理、保管等费用;二、本条例第七条第二至十一项所列有关的费用;第十条农业企业的下列费用开支,列入成本:一、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种子、种苗、幼畜、饲料、肥料、农药、兽药、燃料、动力、修理用零件、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的原价和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二、农业机械作业费、畜力作业费、运输费、灌溉费;三、固定资产和经济林木的折旧费、租赁费、保养修理费和产、役畜摊销费;四、本条例第七条第三至十一项所列有关的费用;第十一条商业、外贸和物资供销企业的下列费用开支,列入商品流通费:一、购进、储存、销售商品和物资的过程中发生的运杂费、广告费和保管、养护、检验、整理、转库的费用,包装、改装或组装商品的费用,以及定额内和经过企业主管部门批准的超定额商品损耗的损失;二、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保养修理费、租赁费和家具用具摊销费;三、委托代购、代销、代储、代运、代办的手续费;四、本条例第七条第三至五项和第七至十一项所列有关的费用;第十二条本条例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没有规定的其他行业,由国务院有关企业主管部门参照上述各条的规定制定成本开支范围,经财政部审查同意后执行;第十三条下列各项费用开支,不得列入生产、销售成本:一、应在基本建设资金、各种专项基金和专项经费中开支的费用;二、应在企业留用利润中开支的奖金;三、超出国家规定开支标准部分的各项费用支出;四、基本建设借款和专项借款的利息,以及流动资金贷款的罚息;五、应在企业留用利润中开支的各项赔偿金、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款;六、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其他费用;第十四条企业对于未经国务院批准收费的各种摊派款项,有权拒绝支付;第十五条国家统一制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除财政部有权作必要的个别调整外,任何单位都无权改变;第十六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和国务院各企业主管部门,应按照本条例规定,结合地区和部门的特点,制定成本开支范围的补充规定,经财政部审查同意后在所属企业中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企业主管部门,应按照本条例规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补充规定,结合行业特点,制定成本开支范围的具体规定,经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审查同意后在所属企业中执行;第三章成本核算第十七条工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施工企业和农业企业的成本,除销售费用外,必须根据计算期内完工产品或工程,下同的统计产量或工作量、完成工程量、实际消耗和实际价格,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核算;商业、外贸和物资供销企业的商品流通费,原则上应按实际发生额进行核算;企业不得以计划成本、估计成本、定额成本代替实际成本;计算过程中对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和劳务,按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进行核算的,要按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的成本计算期,及时调整为实际成本;企业内部对原材料按计划价格进行核算的,与实际价格的差异,应按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的成本计算期,及时进行调整分配;第十八条一次支付、分期摊销的费用,应按照费用项目的受益期限确定分摊数额;分摊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年;第十九条在费用尚未发生以前,需要从成本中预提的费用项目和标准,应报企业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并报同级财政机关备案;预提期短、年底应结清的,年终决算时,不留余额 ;预提期长、跨年度使用、需要保留余额的,应在年度会计决算中说明,由企业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第二十条低值易耗品应在领用和报废时各分摊百分之五十;价值较大的可分期摊入成本;价值较小的可列举品名,经过企业主管部门同意,在领用时一次列入成本;第二十一条产成品和在产品的成本核算,除种植和养殖业按生产季节,施工企业按季进行外,一律以月为成本计算期;同一个计算期内核算的产量、收入和消耗,起讫日期必须一致;第二十二条成本核算必须划清下列界限,不得相互混淆,影响成本的准确性:一、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二、在产品成本与产成品成本;三、可比产品成本与不可比产品成本;第二十三条成本核算的程序和方法确定后,非经企业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变动;第四章成本管理责任制第二十四条企业在厂长领导下按级按分工职责实行成本管理责任制;第二十五条企业必须编制成本、费用计划,并按计划控制和管理成本;企业的成本计划,由企业主管部门按照上级下达的指标审批;企业必须采取具体措施,保证完成;第二十六条国家对工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施工企业、农业企业考核全部产品的计划成本和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对商业、外贸和物资供销企业考核商品流通费降低率;第二十七条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的特点和企业主管部门的规定,按平均先进原则制定本企业的产量定额、工时定额、消耗定额和费用定额;各种定额必须认真执行,并定期修订 ; 企业应建立健全物资收发领退的计量、计价、检验和定期盘点的制度;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原始记录必须准确完整,责任清楚;第二十八条企业财务会计部门的成本管理责任是:制定本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组织成本核算;编制、落实成本计划和预算;监督、考核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对企业的成本进行预测、控制和分析;第二十九条企业在设计新产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提高产品设计质量,改变产品结构时,必须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经厂长、总工程师、总会计师审定签署后,才能作为编制和审批计划的依据;第三十条企业和各职能部门的领导人,应组织有关人员分别做好以下工作,并对本单位的成本管理负责:一、制定和落实生产计划,组织均衡生产,减少停工、窝工损失,并保证生产统计准确;二、合理组织生产,采用先进工艺、先进技术和科学的技术组织措施,降低物资消耗,节约能源;三、做好产品设计工作,加强产品检验,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不合格产品和废品损失;四、编制商品销售计划和物资采购计划,降低采购和销售成本;五、制定机械设备运转、维修、保养计划,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减少维修费用;六、改进劳动组织,提高劳动效率;七、制定劳动保护费用计划,组织安全生产,改善劳动条件;八、检查、分析成本计划和各种定额的执行情况,填报各种原始记录和报表,并进行与成本的预测、控制、监督、核算和分析有关的工作;第五章监督与制裁第三十一条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对本系统企业的成本管理进行监督检查;第三十二条审计机关和财政、税务机关按各自的职权范围负责对所辖区内企业的成本管理进行监督检查;第三十三条企业接受监督检查时,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资料,不得弄虚作假或刁难、阻挠;第三十四条对于违反本条例,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企业,应按照税收、财务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一、擅自提高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的;二、随意摊提成本费用,挤占国家收入的;三、弄虚作假,成本严重不实的;四、经营管理不善,造成大量废品或其他严重损失浪费,以致成本升高的;五、损公肥私,挥霍国家资财,增加成本开支的;第三十五条对违反本条例,并有第三十四条所列行为之一的企业,审计机关或财政机关还可以通知企业主管部门,给予下列行政处罚:一、警告;二、处以相当于侵占国家收入金额一倍以下的罚款;上列行政处罚,可以单独采用,也可以合并采用;第三十六条对违反本条例,并有第三十四条所列行为之一的个人,审计机关或财政机关可以建议企业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对企业有关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还可以处以不超过本人三个月工资的罚款;第三十七条总会计师、财会人员,对已经知道的违法行为,不抵制又不揭发的,应与违反本条例的直接责任人负同等责任;第三十八条对强迫或指使他人违反本条例的,执法犯法的,以及打击报复检举、揭发人的,应从重处罚;第三十九条企业主管部门计划不周,指挥失误,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区别不同情况,给直接责任人以行政处分;第四十条企业或个人对审计机关或财政机关给予的行政处罚有异议,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申请上一级审计机关或财政机关复议;上一级机关接到申请后,应在一个月内进行复查,并作出裁定;逾期不申请的,即按审计机关或财政机关的通知执行;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条例并构成犯罪的,由审计机关或财政机关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第四十二条国家保护揭发、检举人,并根据情况分别给予表扬或奖励;第六章附则第四十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和港澳地区开办的国营企业,实施本条例的有关事项,由财政部另行规定;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经济特区,其所属国营企业的成本管理办法,由特区所在地的省人民政府按照本条例制定专门规定;第四十四条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参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四十五条财政部可以制定本条例的实施细则和规章;第四十六条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过去有关各类国营企业成本开支范围的规定, 同时作废;其他成本法规与本条例有抵触的,以本条例为准;颁布单位: 国务院。

企业财务管理规定

企业财务管理规定

企业财务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中国11发展总公司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推行所有者、管理者、经营者三者分开又相对统一的集团化管理模式的需要,合理规范11系统各所属企业(不包括参股公司,以下简称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管理,保证企业沿着健康和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各企业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财务体制。

各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和规模,按照会讨“法的有关规定设立独立的会计机构,配备必要的财会人员,负责本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第三条总公司设立财务本部,代表总公司行使对各企业的财务领导权,为各企业财务部门业务归口管理部门,各企业财务部门在本企业总经理直接领导下工作,同时接受总公司财务本部的业务领导。

第四条总公司财务本部会同投资管理部对总公司重大项目实行资金的筹措、调拨和管理,以及重大项目的投资改造、财务预决算、利润考核与收益分配等实行直接控制。

第五条各所属企业因所属行业和经营范围不同,应根据国家《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以及10个分行业的企业财斧制度和13个分行业的企业会计制度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本单位具体的财务制度和办法。

凡总公司财务本部制订的明确规定运用各企业的财务制度和办法,各所属企业必须遵照执行。

各所属企业制订的财务制度和办法不得与总公司规章制度相抵触,并须报总公司财务本部批准或备案后方可实行,财务本部对其制度和办法的执行情况有监督检查权。

第六条各企业财务部门应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在办理各种财会业务时,严格遵守国家的财务制度、财经纪律以及总公司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

企业各项财务制度、规定和办法的变更与修改,须经财务本部批准或报财务本部各案。

第七条各企业领导应注意发挥财会人员的作用,努力为财会人员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企业重要的经济合同、贸易合同的谈判及投资、融资或其它重大经营管理决策,应有财务部门的经理(负责人)参与,决策者应认真听取其意见。

财务与成本管理制度

财务与成本管理制度

财务与本钱管理制度一、概述本公司的财务与本钱管理制度是为了有效管理和监控公司的财务活动及本钱开支,以确保公司的财务健康和营运效率。

该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含但不限于财务部门、管理部门及员工。

以下是关于财务和本钱管理的相关规定。

二、财务管理1.财务责任1.1 公司的财务部门负责订立和执行财务制度,并监督全公司的财务活动。

1.2 公司全体员工都应遵守公司的财务制度,确保遵守法律法规,保证财务操作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2.财务报表2.1 公司财务部门负责编制财务报表,包含但不限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附注。

2.2 财务报表应遵从相关会计准则和规范,确保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

2.3 财务报表应及时提交给相关部门和主管机构,并确保信息的保密性。

3.收入管理3.1 公司的收入来源应明确,应采取合法合规的方式进行收入确实认和核实。

3.2 公司的销售、合同和其他收入活动应有明确的文件和凭证支持,以便于收入的核算和审计。

3.3 公司的收入和款项应及时入账,确保账户的准确性和全都性。

4.支出管理4.1 公司的支出包含但不限于采购、费用报销和合同支出等,应遵从相关程序和规定。

4.2 支出活动应有明确的事先批准流程和预算掌控,并记录相关流程和凭证。

4.3 支出款项应依据合同或授权文件进行支出,并确保支出凭证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5.资金管理5.1 公司的资金应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包含但不限于资金需求、资金投资和资金调配等方面。

5.2 公司应建立健全的资金流动计划,并依据需要进行适时的融资和借贷。

5.3 公司的资金应依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遵从风险掌控和合规审计的原则。

6.资产管理6.1 公司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应进行登记、资产清查和更改管理。

6.2 资产清查应定期进行,记录资产的数量、规格、价值和使用情形,并订立相应的修理和更换计划。

6.3 公司的资产应进行合理和安全的使用,防止损失和挥霍。

7.税务管理7.1 公司应遵守国家相关税法和法规,定时申报和缴纳各项税费。

财税公司经营管理制度

财税公司经营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公司的财税管理,提高经营效益,确保公司合规经营,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员工,包括但不限于财务部门、业务部门、行政部门等。

第三条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财政政策、税务规定以及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章财务管理第四条财务管理应以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合规经营为宗旨。

第五条财务部门负责公司的财务核算、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税务筹划等工作。

第六条财务部门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财务核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第七条财务部门应加强财务核算,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第八条财务部门应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执行预算,控制成本费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九条财务部门应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合规、高效运作。

第十条财务部门应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费用,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第十一条财务部门应加强税务筹划,合理规避税务风险,确保公司合规经营。

第三章税务管理第十二条税务管理应以遵守国家税收法律法规、降低税务风险、提高公司盈利能力为宗旨。

第十三条税务部门负责公司的税务申报、税务筹划、税务合规等工作。

第十四条税务部门应建立健全税务管理制度,确保税务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第十五条税务部门应加强税务申报管理,及时、准确、全面地完成税务申报工作。

第十六条税务部门应加强税务筹划,合理规避税务风险,降低公司税务负担。

第十七条税务部门应加强税务合规管理,确保公司合规经营。

第四章内部控制第十八条本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防范经营风险。

第十九条各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公司合规经营。

第二十条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第五章奖励与惩罚第二十一条对在财税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员工,公司给予奖励。

第二十二条对违反财税管理制度、造成公司经济损失的员工,公司给予相应处罚。

税务代征点财务管理制度

税务代征点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税务代征点的财务管理工作,确保税收政策的正确执行,防范财务风险,维护国家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代征点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税务代征点及其工作人员。

第三条税务代征点财务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税收政策的正确执行。

(二)诚实守信:诚实守信,公正无私,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

(三)权责明确: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确保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四)成本控制:合理控制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章财务组织架构第四条税务代征点财务部门应设立财务主管、会计、出纳等岗位,明确各岗位职责。

第五条财务主管负责全面负责财务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本制度,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

第六条会计负责编制财务报表、进行账务处理、审核报销单据等日常工作。

第七条出纳负责现金收付、银行结算、票据管理等工作。

第三章财务核算第八条财务核算应遵循以下规定:(一)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

(二)建立完善的会计科目体系,合理设置会计科目,便于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

(三)加强内部控制,确保财务核算的合规性。

第九条财务核算应包括以下内容:(一)税务收入核算: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准确核算各项税款收入。

(二)支出核算:合理控制支出,确保支出合规、合理。

(三)成本核算:对各项成本进行核算,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第四章税收申报与缴纳第十条税务代征点应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及时、准确地向税务机关申报税款。

第十一条税务代征点应确保税款及时、足额缴纳,不得欠缴、漏缴税款。

第十二条税务代征点应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及时提供相关财务资料。

第五章财务报告与审计第十三条税务代征点应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第十四条财务报告应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税务代征点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第十五条税务代征点应接受税务机关的审计,配合审计工作,确保审计结果的公正、客观。

财税管理制度

财税管理制度

财税管理制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财税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企业的财务健康与持续发展。

建立健全的财税管理制度能够规范企业的财务活动,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减少税负,确保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和风险挑战。

一、财税管理制度的必要性1. 规范财务管理行为。

通过建立财税管理制度,明确财务管理的目标、职责和权限,规范企业内部财务活动的进行,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防止内部舞弊和失职失控情况的发生。

2. 减少税负。

健全的财税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合理规避税收风险,降低税负,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3. 保障企业合法合规。

财税管理制度能够确保企业依法合规经营,遵守相关税法法规规定,避免发生税收违规行为,保证企业在合法、稳健的轨道上发展。

4. 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健全的财税管理制度能够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提高财务数据处理的效率,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支持。

三、建立细化的财税管理制度内容1. 资产负债管理。

包括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分析,资金运作、资本结构、长短期债务比例等方面的管理。

2. 成本管理。

包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效益分析等,为企业提供合理的成本管理方案。

3. 预算管理。

包括年度预算、季度预算、月度预算的制定和执行,为企业提供财务决策的依据。

4. 税收管理。

包括税收政策的研究和分析、税收筹划、税收申报和缴纳等,确保企业遵守税法法规,降低税收负担。

5. 会计管理。

包括会计准则的遵守、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审计、会计政策的确定等,为企业提供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

6. 风险管理。

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汇率风险等的管理,帮助企业应对外部风险挑战。

7. 审计管理。

建立内部审计机制,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审计监督,确保财务活动合法合规、完整、真实。

四、落实财税管理制度的重要措施1. 加强财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重视培养和引进专业财税管理人才,完善员工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的财税管理水平。

财务岗位成本管理控制

财务岗位成本管理控制

财务岗位的成本管理和控制财务部门一直是公司的核心部门之一,负责管理公司的财政预算、支出、会计记录、税务以及成本管理等。

成本管理和控制是财务岗位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下面将介绍一些财务岗位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方法和技巧。

1. 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是产品或服务所需的所有费用,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利润和现金流量。

因此,正确地计算和分析成本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费用可能包括原材料、人工、运输、设备、能源等。

了解这些成本并跟踪它们的变动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经营情况以及了解公司的利润率。

成本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哪些成本是可变的,哪些是固定的,这将有助于管理层决定如何最大化利润。

例如,企业可以用成本-利润-销售分析来了解卖家的利润率,并决定是否降低价格以增加销量或提高价格以增加利润。

2. 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财务岗位上最基础的工作之一。

预算是一种计划,其中包括在特定时间内需要的所有收入和支出。

预算的制定帮助企业规划未来,并为公司提供一个行动计划,以便在发生意外情况时及时调整。

预算管理有助于企业追踪公司的现金流量,了解资金的进出和可用性。

在预算管理中,企业需要定期地评估和更新预算,以确保其仍然符合实际需求。

此外,需要识别和跟踪预算偏差,这样才能及时采取行动,防止其对公司业务产生负面影响。

3. 税务管理税务管理是财务岗位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税法和税收规定。

财务部门必须确保所要缴纳的税金按时支付,并精确地计算税收。

为了避免税收问题,财务部门需要建立良好的报税流程,并严格遵守相关的税务规定。

除了税收纳税之外,企业还需要了解其他税务问题,比如税收优惠政策和税收逃漏等。

企业需要了解这些问题,并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4. 资产管理资产是任何企业的成本和投资。

对资产的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其资产状况,并有效地计算利润。

资产管理可以包括以下方面:•资产购置:财务部门需要根据公司的预算计划购置资产,并确保价格合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会税务成本管理规定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成本管理制度原料、产成品、物料的请购、订购、领用、保管、退料、盘盈(亏)及废料的处理,悉依本成本管理办法办理。

原材料的管理
(1)生产人员根据生产部每月的生产计划填写原材料申购单,交由厂长审批。

厂长不在,由厂长授权人审批。

(2)采购人员购回原材料后,由仓库保管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一起,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数量和质量的检验(原材料如果不符合规定,仓库保管员有权拒收)。

检验合格后,仓库保管人员办理入库手续,填写入库单,仓库保管人员及质量检验人员均需在入库单上签字。

入库单一式三联,第一联仓库保管员留存,第二联财务记帐,第三联采购人员报帐(或用于供货商结帐)。

(3)每日生产车间人员根据次日的生产计划,填开“领用单”,注明领料单位、品名、规格、用途,并经厂长或授权人签章后,方得向仓库领料。

仓库根据领用单开具“出库单”发料,原料数量不得超过核准的数量(若发生质变、损毁,生产车间人员有权拒收)。

(4)原料如系不可分割或不便分割的,应办理退料或注明结转。

领用时暂不开具“出库单”,当日生产完毕后,生产车间人员应将剩余原材料退库,仓库保管员对所退原材料的数量进行核对后入库,同时根据原材料的实际出库数量,办理原材
料的出库手续,填写“出库单”。

仓库保管人员及领用人员均在出库单上签字。

出库单一式二联,一联仓库留存,一联财务记帐。

财务根据“出库单”统计汇编“原料领用汇总表”,并编制凭证(将出库单、领用单及称斤退库说明附在凭证后),据以登录“原料明细分类账”各该账户的发生数量栏。

产成品的管理
(5)车间将产品包装后,库管人员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填写“产成品入库单”,一式两联,第一联库管留存,第二联财务记帐。

(6)仓库保管人员根据外地销售人员电话通知的发货数量,填写“产成品调拨单”,据实发货。

调拨单一式两联,第一联库管留存,第二联财务记帐。

(7)仓库保管人员根据本地销售人员的配送单,据实发货。

当日发货完毕后,仓库保管人员应与本地销售人员进行货品的核对,填写产成品出库汇总表,仓库保管人员及销售人员均在汇总表上签字,单据一式三联,一联销售人员留存,一联仓库留存,一联财务人员记帐。

物料的管理
(8)物料包括包装材料、办公用品等其他财产。

(9)仓库保管员根据包装材料存货量,填写包装材料申购单,由厂长审批后由采购人员购货。

办公用品由各部门定期申购,办公室统一购入。

(10)购回物料,仓库保管员对质量、数量进行验收(包装材料如不合格,仓库保管员有权拒收),签字确认后办理入库,同时登记造册。

入库单一式三联,第一联库管留存,第二联财务记帐,第三联采购人员报帐。

(11)生产车间(包装)人员根据生产数量,填写包装材料出库单,一式二联,第一联库管发货登帐,第二联财务记帐,由厂长及授权人审批后领用。

包装材料打码、包装完成后,包装人员根据实际包装数量,填写包装材料耗用单,交由财务记帐。

(12)仓库保管员根据出库单,据实发货,并在出库单上签字确认。

办公用品部门集中领用(不对个人零散),领时用当事人需签字后方能领走。

注: 1仓库保管人员应与每日五点之前,将所有单据(包括:产成品入库单,原材料入库单,外地采购入库单,外地调拔单,出库单)交与财务,武汉本地发货单应于次日早上九点之前交与财务。

2以上所提单据必须连号,文字填写工整、数字清晰、计量单位一致,所填列数字不得涂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