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狼教案

合集下载

语文《狼》教案一等奖3篇

语文《狼》教案一等奖3篇

语文《狼》教案7【教学目的】1、熟读课文,理解文义,体会文章的情味。

2、积累一定的文言虚词(如“其”“而”“之”“以”的用法及意义)和实词。

3、理解作者的议论,寻求生活的启示。

【教学设想】1、本文篇幅短小,情节生动,脉络清晰,易于熟读成诵,应把朗读作为本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2、让学生借助注释自行领悟文章的意义,教师作必要的提示或简要的讲解。

3、本文叙事简洁而又情节曲折紧张,引人入胜,可因势利导,将学生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对生动的情节有深切的感受。

4、理解本文的主旨主要抓住两点:一是故事的“奇”,一是作者的议论。

抓住这两点,也就抓住了故事和寓意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一读,重读音学生读课文,注意读准加线的字的音:缀行甚远。

屠大窘积薪其中苫蔽成丘眈眈相向目似暝意暇甚止露尻尾前狼假寐狼亦黠矣二、二读,重翻译1、注意加线的词在句中的含义:止有剩骨止增笑耳一狼得骨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问其故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顾野有麦场弛担持刀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一狼洞其中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翻译下列语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3、积累虚词的用法:虚词意义以及用法举例:虚词意义及用法举例其之以而4、翻译课文。

5、依照原文复述故事。

三、三读,重理解1、名结构:课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叙事,写屠夫和狼争斗的故事。

第二部分:议论,点名文章的主旨。

第一部分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可以分为四层:遇狼──惧狼──御狼──杀狼2、析形象:①找出文章中表现狼的'语句。

②找出文章表现屠夫的语句。

③概括屠夫和狼的形象特点。

四、四读,重想象本文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夫和狼的形象的。

请你根据文章的故事,试补充屠夫和狼的语言、心理描写使故事的内容更加丰富。

根据你的想象,编写白话故事《狼》。

五、五读,重创造将课文改写为课本剧。

《狼》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狼》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狼》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课文《狼》的主要内容、人物、情节和寓意。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对小说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道德观念。

1.2 教学内容课文《狼》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探讨小说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引入:介绍小说《狼》的作者、背景和文学地位。

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狼》,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

讲解: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情节、人物和主题。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小说的理解和感悟。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强调小说的文学价值和道德观念。

2.2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小说情节和人物。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小说的理解和感悟,培养批判性思维。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小说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课文《狼》原文。

作者相关资料和文学评论。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材料。

3.2 教学材料课文《狼》打印稿。

笔记本和笔。

相关的小说或文学作品供拓展阅读。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课后测试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4.2 教学反馈课堂讨论:教师在课堂上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的思考方向。

课后辅导:教师在课后提供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作文和测试成绩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拓展与延伸5.1 教学拓展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相关的小说或文学作品,拓宽文学视野。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如写一篇以“狼”为主题的故事或诗歌。

5.2 教学延伸邀请作家或文学评论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学创作和欣赏。

组织学生参加文学社团或比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狼》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第六章:教学活动与互动6.1 教学活动引入活动:通过展示与“狼”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七年级语文《狼》教案

七年级语文《狼》教案

七年级语文《狼》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狼》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1.2 教学内容学习《狼》这篇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析狼的形象,理解作者对狼的态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狼》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狼的形象,理解作者对狼的态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分析狼的形象,理解作者对狼的态度。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新课,简介狼的特点Step 2: 阅读课文,理解大意Step 3: 分析狼的形象,理解作者对狼的态度Step 4: 课堂讨论,分享学习心得Step 5: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4.2 时间安排本节课安排40分钟时间,具体分配如下:Step 1: 5分钟Step 2: 10分钟Step 3: 10分钟Step 4: 10分钟Step 5: 5分钟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5.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课文,总结狼的形象,思考作者对狼的态度,准备下次课堂讨论。

5.2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期中期末考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活动6.1 教学拓展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狼的特点和生存状态,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与狼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如《狼图腾》、《荒野传说》等。

6.2 教学活动第七章:教学反思与改进7.1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7.2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如在讲解课文时,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三篇《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

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一〈一〉、教学目标、重难点。

1、熟读文章,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解释。

2、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复述故事3、正确认识人和动物的关系,多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过程本课的学习分2个课时完成。

程序一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疏通文意。

程序二课堂教学一、情境导入二、作者作品简介三、自学成果展示学习文言文必须重视朗读,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针对初一学生的特点,朗读竞赛的形式效果较为显著。

1.朗读①2分钟自由大声朗读,准备小组流水读比赛;②小组流水读比赛,看哪个小组用最少的人数读完全文。

流水朗读指的是各小组同学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语句通畅,不漏字,不添字,不读破句子,不读错字音,一旦有误,由下一个同学跟上继续读。

2、难词难句交流,学生翻译课文①交流自学时遇到的难词难句,讨论。

②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教师进行指导。

③教师出示字词的有关投影片,进一步落实字词。

四、创造性复述故事1、概括故事内容。

这一问题,旨在帮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为后面的环节做铺垫。

学生很快就可以概括出主要情节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以上讲的是从屠夫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又提供了另一个考虑角度即狼的角度来复述故事:“狼”眼看世界。

主要情节是遇屠――追屠――诱屠――被杀。

2、实践要求:用第一人称复述故事。

用第一人称,能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地进入想象,更好揣摩语言的精妙,体会情节的起伏。

方法指导:为展开铺叙,可用对课文“添枝加叶”的方法来展开想象。

如:设置环境、添加动静、加上声色、安排远近、配上衬景、表现心理。

《狼》的教学设计精选3篇

《狼》的教学设计精选3篇

《狼》的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准备1、生字和词语卡片。

2、挂图。

狼和小羊的图片。

3、幻灯片。

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贴狼图)认识它吗?认识生字“狼”,读一读。

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贴羊图)谁能告诉老师,羊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一只凶恶的狼和一只温顺的小羊碰到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呢?(板书:和)结果怎样?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习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二、学习课文1、课件演示,范读全文要求学生认真听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初步熟悉课文的内容。

说说你在看录像和听老师范读课文的基础上,懂得了什么?2、自读课文,标出小节号,目视双行,读谁字音。

碰到不理解的词句画上记号。

3、出示生字词。

弄脏吃惊温和倒流经常争辩扑去亲爱可怜坏蛋找碴儿背地里气冲冲骂你觉得哪些词语难读,或容易读错,提醒大家。

指名读,跟读,齐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

4、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不好读?5、指名分段读。

注意不读破句。

6让学生简单说说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三、学习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一课(学生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现在我来考考大家,看你们会认了没有,读准了没有。

二、精读课文。

1、师范读,生思考:想想狼到底想干什么?(范读课文,读出角色的不同性格)学生交流。

(狼想吃掉小羊)(出示狼和小羊的图片)2、学习二、三自然段。

师:狼想吃小羊,想到什么程度呢?找出课文中的话读一读。

(指名读)师:我发现你把“狼很想吃小羊”的“很”读得重,为什么这么读啊?狼这么想吃小羊,心里会想些什么?狼心里是这样想的,他的外表是什么样呢?(课件演示)狼是个专做坏事、非常残忍的家伙,他打算怎样吃掉小羊?他对小羊说了什么?自己读读第二、三自然段。

生自读。

师:狼对小羊说了些什么,小羊是怎样反驳他的?谁来读读。

蒲松龄《狼》教学设计(优秀4篇)

蒲松龄《狼》教学设计(优秀4篇)

蒲松龄《狼》教学设计〔优秀4篇〕蒲松龄《狼》教学设计篇一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故事情节,理解文章的主旨。

3、能联系生活,多角度理解本文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诵读,更好地理解文意。

2、能借助注释自行疏通文意,积累词汇。

3、通过语言的揣摩,认识本文狼和屠户的形象以及描写方法。

4、通过故事之“奇〞和作者的议论,把握本文的主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敢于和蔼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正义和勇气。

一、重点1、疏通文意,了解故事情节和内容。

2、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理解主旨。

二、难点:通过故事之“奇〞和作者的议论,把握本文的主旨。

诵读,教师点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一、导入前面我们学了几篇课文,了解了几种动物,有活泼可爱的猫,视死如归的斑羚,勇于抗争的华南虎等,它们都令我们喜爱或敬佩。

但自然界也有令我们讨厌憎恶的动物,比方说狼,一说起它,人们就把它和贪婪凶狠联系在一起;带“狼〞字的成语也往往带有贬义,如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等;而“东郭先生与狼〞、“狼来了〞等故事更是家喻户晓,现在还有一心想吃喜羊羊的“灰太狼〞。

但如果狼与人斗争,结果又会怎么样呢?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在他的名著《聊斋志异》中为我们做了一个精彩的描述和精辟的见解,让我们共同欣赏。

二、作者简介学生简介,教师适当补充。

〔PPT〕三、诵读〔检查预习〕1、请一位学生背诵。

2、请学生读以下字音(PPT)缀行甚远屠大窘苫蔽成丘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眈眈相向少时目似瞑止露尻尾假寐狼亦黠矣3、请学生划分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PPT)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屠自后断其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4、全体学生诵读一遍。

四、疏通文意1、请学生就预习中遇到的不能疏通的词句提问,师生共同解答。

2、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PPT)3、小组合作,疏通文意分五组,每组一段。

教师点评。

狼《狼》教案(优秀10篇)

狼《狼》教案(优秀10篇)

狼《狼》教案(优秀10篇)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狼字的成语非常之多,如下是可爱的小编为家人们分享的《狼》教案【优秀10篇】,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狼》教案篇一[创新设计]一、创新角度意在创新一种文言文教学的“说读课”。

二、教学内容1.落实字词;2.朗读课文;3.品读课文。

三、预习要求1.理解注释,理解课文,熟读课文。

2.就课文内容,每人用“……写出了……”“……表现了……”这样的句式准备说一句话。

四、教学结构三读:读准、读顺、读美。

三说:说译文、说描叙文、说评析文。

五、教学环节(一)教学铺垫。

(3分钟左右)1.导入。

2.抢答(检查预习):作者,体裁,形象,层次……(二)读——读准;说——说译文。

(15分钟左右)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老师听音。

2.请同学们注意如下字词的读音:缀苫倚薪暇黠3.同学们读课文、读注释。

4.同学们向老师自由提问,看还有哪些字词不认识,哪些字词的意思弄不懂。

5.教师强调如下字词。

(重点在第四段)①指出用法:止( ) 犬( ) 洞( ) 隧( )②理解词意:去( ) 股( ) 盖( ) 耳( )③理解词意:少时( ) 顷刻( ) 变诈( ) 几何( )④辨析词意:目似暝意暇甚意将隧人以攻其后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6‘老师读课文,每读一段,学生说一遍译文,说完之后老师检查。

(三)读——读顺;说——说描叙文。

(约12分钟)1.同学们习读课文,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不多字、不“哽”字。

2.教师教给朗读的方法——“分层背读法”。

所谓“分层背读法”就是用语音停顿来表现段中句子所表达的一层层的意思,从而清晰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脉络,进而达到流畅地背诵。

《狼》这一课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写人必写狼,写狼必写人,二者相互交织,构成段内层次。

如开头“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其远”这一段,由两层构成,飞层写人,——层写狼,朗读时须在“剩骨”后小停一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狼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狼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狼课文原文及教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狼》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课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zhuì)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jiǒng),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

屠乃奔(bēn)倚其下,弛(chí)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dān)眈相向。

少(shǎo)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míng),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shù)刀毙(bì)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suì)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xiá)矣,而顷(qǐng)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教案学习目标:一、掌握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文学常识。

二、背诵翻译全文,掌握重点文言词语。

三、理清情节,分析形象,理解主旨。

四、正确认识狼的品格。

第一课时一、成语积累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引狼入室)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前怕狼,后怕虎)比喻坏人当权。

(豺狼当道)形容心肠象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

(狼心狗肺)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

(狼烟四起)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鬼哭狼嚎)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

(狼子野心)二、文学常识蒲松龄,明末清初人,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

创作出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是的书房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相传蒲松龄曾摆过一个茶摊,为过往路人提供休息解渴之地,但是路人需要留下一个故事,久而久之,蒲松龄搜集了如此丰富的资料,写成了此书。

蒲松龄《狼》教学设计9篇

蒲松龄《狼》教学设计9篇

蒲松龄《狼》教学设计9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蒲松龄《狼》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蒲松龄《狼》教学设计1以一篇《狼》的学习来领略《聊斋志异》的特色。

教学目标1.理解文意。

2.通过把握狼之狡黠来理解《聊斋志异》内容上“异”的特点。

3.通过朗读体会《聊斋志异》“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手法,即本文叙事的委曲,情节的曲折。

教学整体思路初读——读通文意再读——读出情景三读——读懂作者教学过程一、初读——读通文意1.自由朗读、展示读(纠正错误),齐读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提出质疑,学生释疑(难者,教师释疑)3.出示文意,齐读。

二、再读——读出情景1.教师范读第二段,分析“仍”、“前狼”,强调重音。

学生体会朗读其他段落。

展示朗读,分析重音。

教师适时点拨。

2.教师范读第三段,强调缓急,并分析。

学生跟读。

学生体会朗读第四段。

展示朗读,分析缓急。

教师适时点拨(最后强调“目似瞑”的拖音。

)3.提示:2、5段各有一个音需要拖音。

学生朗读展示。

4.注意重音、缓急和拖音,自由朗读,齐读(或一生展示)。

点拨:一个屠户杀狼的小故事,作者却写得波澜起伏,生动曲折,扣人心弦,这也正是《聊斋志异》在叙述上的一大特色,鲁迅评之为“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三、三读——读懂作者解释聊斋、志、异,那么蒲松龄为何要写这么一个故事呢?或者说,这则故事有什么奇异之处呢?小结:作者也正是要通过这样一个奇异的故事来告诉人们:狼,或者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怎样狡诈,最终是要失败的。

应该说,这个教案我没有涉及“文笔简练”,因为我没有真正对此理解透彻,更不知如何让学生理解透彻。

第三步:上课前的准备。

6月10日我需要上组内的研讨课,正好上《狼》,让大家提提意见。

于是,我对上面那个简案进行精加工。

2022狼教案_38

2022狼教案_38
三、分段观赏音乐,带领幼儿将故事与音乐对应起来,并尝试分段随音乐嬉戏(1)观赏第一段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创编熬炼身体的详细动作指导语:下面我们来听听绿色调色笔画的这段音乐,请你结合老师刚讲的故事说一说这部分音乐讲的是什么?(幼儿自由发言)我们听木偶娃娃讲讲发生了什么吧,(随音乐讲故事在B部分"啦——当"音乐按节奏出示范举重动作)听清晰了吗?刚刚木偶娃娃在做什么运动呀?他是怎么做的的请你学一学,做了有几次呀?(4次)请你想想还可以做其他什么运动?请你做做看。(激励幼儿大胆发言试做)我们一起用你刚刚想到的运动跟着音乐来讲讲故事好吗?
二、初读,了解课文大意。
1、要求学生看汉字轻声自由读课文,不相识的字看拼音。
2、分自然段,标出。
3、找6个人,开火车式读。思: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同时课件演示。回答:告知我们什么。
2、自由读2——6自然段,想想狼和小羊有几次对话,用笔画出。
3、看第一次对话课件演示,指名回答:是第几自然段?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能够抓住当前流行的元素发挥自己的想象开展活动,从孩子的爱好点动身设计出有新意的活动,是孩子们的主动性和活动的参加度大幅度上升。活动的教学形式较为开放,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也显得师生间的关系无比的亲近和谐,活动氛围营造的很具有亲和力。在活动中采纳新奇的教法让教学活动时刻保持簇新和活力,使幼儿在体验音乐美的同时,达到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德 和谐统一。
(2)观赏其次段音乐,表现狼、羊相撞时吓一跳、幽默诙谐的场景指导语:我们再来听听蓝色笔画的这段音乐,音乐中有几次"啦——当"你觉得音乐讲的是什么?(幼儿自由猜想)我们看看木偶娃娃表演一下发生了什么。(随音乐再现故事场景)我们跟着音乐学一学他们的样子。

七年级上册语文《狼》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狼》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狼》教案【三篇】《狼》教案一〈一〉、教学目标、重难点。

1、熟读文章,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解释。

2、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复述故事3、准确理解人和动物的关系,多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过程本课的学习分2个课时完成。

程序一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疏通文意。

程序二课堂教学一、情境导入二、作者作品简介三、自学成果展示学习文言文必须重视朗读,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针对初一学生的特点,朗读竞赛的形式效果较为显著。

1.朗读①2分钟自由大声朗读,准备小组流水读比赛;②小组流水读比赛,看哪个小组用最少的人数读完全文。

流水朗读指的是各小组同学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语句通畅,不漏字,不添字,不读破句子,不读错字音,一旦有误,由下一个同学跟上继续读。

2、难词难句交流,学生翻译课文①交流自学时遇到的难词难句,讨论。

②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教师实行指导。

③教师出示字词的相关投影片,进一步落实字词。

四、创造性复述故事1、概括故事内容。

这个问题,旨在协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为后面的环节做铺垫。

学生很快就能够概括出主要情节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以上讲的是从屠夫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又提供了另一个考虑角度即狼的角度来复述故事:“狼”眼看世界。

主要情节是遇屠――追屠――诱屠――被杀。

2、实践要求:用第一人称复述故事。

用第一人称,能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地进入想象,更好揣摩语言的精妙,体会情节的起伏。

方法指导:为展开铺叙,可用对课文“添枝加叶”的方法来展开想象。

如:设置环境、添加动静、加上声色、安排远近、配上衬景、表现心理。

比如开头一句话,能够加上对夜色的描写,还可加上风声的描写。

步骤:1、小组讨论,选择角度,试着复述;3、小组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准备了一个视频动画,根据学生的需要,他们复述故事时能够播放,让学生一边看动画一边讲。

五、多角度谈启发1.从屠夫的角度谈启发;2.从狼的角度谈启发;3.从原文角度谈启发六、课外延伸,辩思狼性“引发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是本单元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课文《狼》教案一等奖设计3篇

课文《狼》教案一等奖设计3篇

1、课文《狼》教案一等奖设计一、教学目的1、学习文言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二、大体安排一课时三、课型结构板块式。

四、预习要求自读、熟读、正音读懂注释。

五、教学设计1、导入:由有关“狼”字的一些成语说起(让学生说),然后谈起狼的本性顺势导入。

析书课题后,让学生简介作者。

师稍作补充。

2、板块一:正读。

学生先读课文,要求:动口、动手。

自读第一遍,要求读准字音,师注意纠正读音中的误处。

老师纠正后,学生读第二遍。

课文中有下列字音需要读准、掌握:担缀窘薪苫眈瞑暇隧寐黠学生再读,老师强调语调与节奏。

3、板块二:点读。

老师指出课文中下列这些字义要认读、掌握:止缀从并驱故敌顾犬暇方洞意股盖黠几何学生再读这些字、词的注释。

学生再自读课文。

4、板块三:译读。

学生再读课文,要求再读得顺畅。

学生自读自译。

老师读课文,学生说译文。

男生读课文,女生说译文。

女生读课文,男生说译文。

学生再大声读课文。

老师顺势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板书:第1--4段是叙述故事,第5段是作者的议论。

每1--4段又分别写了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5、板块四:理读。

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得快而流利。

读书时思考用“课文中有两个词是同义词”、“课文中有两个词是多义词”的'句子说话。

要求每个学生都能从课文中有所发展。

学生可能涉及到以下的词:止以之敌意其前而等等。

6、板块五:品读。

请学生以“……写(用)得妙,我们可以看出……”“读了此文后,我认识到……”这样的句式说话,对课文内容进行品析。

学生发言,老师和其他学生点评。

课文的主题主要从如何学习屠户面对恶势力时做法去理解。

7、板块六:背读。

要求学生背诵故事的高潮部分:第四段。

先自背,再指名试背,最后全班齐背。

2、课文《狼》教案一等奖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朗诵文言课文。

3、积累文言词汇。

4、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狼》优质课教案6篇

《狼》优质课教案6篇

《狼》优质课教案6篇一份优质的教案必然是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有秩序的,通过一个系统的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下是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狼》优质课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狼》优质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道蟋蟀、青蛙和蝉都是不用嗓子唱歌的奇妙歌手,指导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有关动物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蟋蟀用翅膀发声,小青蛙用声囊发声,蝉靠响板震动发声。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有关动物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 (出示黄莺的图画)学生唱歌你们真是一群金嗓子歌手,(板书:歌手)动物王国里也有一群小歌手,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看一看,快听!它们唱得多好听呀!现在的金嗓子歌手小黄莺(出示“黄莺”在树林里飞的课件要找几名金嗓子歌手成立一个合唱队。

在寻找过程中,它发现了几位奇妙的歌手。

读课题引导学生质疑:看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预设)小黄莺在哪儿找到这些奇妙的歌手?2)奇妙的歌手是谁?3 ) 为什么说它是奇妙的歌手?或这些歌手怎么奇妙?答案都在书里,请大家打开书,自己小声读读课文,看谁能发现答案!读书的时候注意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好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二、初读课文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反馈字音掌握情况,出示生: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2)同桌互相读3)个人读。

随机重点指导:1) 金嗓子,咱们班谁称得上是金嗓子歌手?怎样记“嗓”?追问:为什么这个字是口字旁?说一说,在桌面上写一写。

2) 悦耳,你的嗓音真悦耳,听你读词老师心里觉得真舒服,秦你再读一遍,让我们再听一听你这悦耳的嗓音吧。

追问:怎样记“悦”?与“说”区分,提示偏旁的表意功能。

众生体会读“悦耳”3) 课文里说歌声好像悦耳的什么声?出示:歌声好像悦耳的琴声。

七年级语文《狼》教案【三篇】

七年级语文《狼》教案【三篇】

【导语】教育要使⼈愉快,要让⼀切的教育带有乐趣。

⼩编整理了七年级语⽂《狼》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狼》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在《聊斋志异》⾥有《狼三则》,都表现了狼的*诈狡猾这⼀主题,本⽂是其中⼀篇,蒲松龄⽤简洁凝练的语⾔叙述了⼀个机智的屠夫战胜两只狡猾*诈的狼的故事,表明了⾯对以狼为代表的恶势⼒时,我们要敢于⽃争,善于⽃争,这样才能取得最终胜利的主题。

⼆教学⽬标 1.通过使⽤⼯具书和课⽂注释能理解⽂章基本内容。

2.理解并掌握“苫蔽,顾,假寐,眈眈,洞,遂,黠,⽝坐”等⽂⾔实词的含义,并了解古今异义以及词类活⽤的⽂⾔现象。

3.能结合⾃⼰的⽣活体验,多⾓度的阐释⾃⼰对⽂本寓意的理解与感受。

教学重点:2 教学难点:3 课时:⼀课时 三教法,学法 情景导⼊法,诵读教学法(学⽣⾃读,教师范读,听课⽂录⾳),⼩组探究法(我主要⽤在探究并阐明⽂本寓意) 学法:⼩组合作法朗读法提问法 四教学过程 (⼀)导⼊ 课堂开始时在PPT上播放狼的图⽚,边看边请学⽣回答对狼的印象如何?(*诈,狡猾,团队合作,聪明,若有学⽣回答出聪明等词,教师可以引导说,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下狼这篇⽂章,看看到底是狼聪明还是⼈聪明) (⼆)检查学⽣预习情况 1.给下列汉字注⾳ 缀,窘,苫蔽,眈眈,瞑,尻尾,假寐,黠 2,解释下列⽂⾔词的含义 缀,并驱如故,顾野有麦场,苫蔽,弛担持⼑,眈眈,⽝坐,意暇甚,暴起,洞其中,隧⼊,尻,盖,黠,禽兽之变诈⼏何哉(重点在于解释词类活⽤的⽂⾔现象) (三)朗读课⽂,整体感知 要求:语⾳正确,节奏合理,有感情朗读 学⽣⾃读(每组派⼀个代表朗读)教师课⽂评价并指导,然后⽼师范读,最后听录⾳。

(四)⽂本研习 1.熟读课⽂,梳理故事情节 在前⾯多次朗读课⽂的基础上请学⽣概括⼀下这个故事(要求语⾔简练,概括全⾯)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在此基础上,请学⽣提问不懂的字词,让其他学⽣进⾏解答,发挥⼤家的积极性,遇到学⽣回答不出来的,教师再进⾏讲解。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狼(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狼(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狼(教案)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狼》(教案):
1.知识与技能:
-学习生字词:谨慎、畏惧、犬坐、隧、嗥、黠等。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对狼的描绘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狼的形象特点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本节课将围绕以上内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其语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阅读与鉴赏:通过分析课文《狼》,提高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字中提炼主旨,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增强古文阅读能力。
-鉴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表达的艺术特色。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狼的敬畏之情,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关爱自然。
-培养学生勇敢、机智的品质,面对困难敢于挑战。
4.课文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2):描述狼的习性及形象。
-第二部分(3-5):讲述屠户与狼的故事,展现狼的狡猾与勇敢。
-第三部分(6):总结课文,表达对狼的敬畏之情。
-情感态度的把握:学生需要从文字中体会作者对狼的敬畏之情,这对于理解力有限的初中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举例解释: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狼”不仅仅是指动物本身,还象征着狡猾、勇敢等特质。如“狼行千里,改其道”中的狼,象征的是一种不屈不挠、善于变通的生存智慧。
-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探讨狼的象征意义,帮助学生理解狼在文中的深层含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狼教案模板推荐3篇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狼教案模板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狼教案模板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狼教案模板第【1】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准确翻译,积累文言词汇。

3、把握主旨,背诵精彩段落。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翻译课文,积累词汇。

难点:当堂背诵。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忆作者。

1、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文《狼》,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蒲松龄笔下的狼。

2、简单回忆作者情况:清朝《聊斋志异》(二)明确目标,指导学法。

1、引导学生回忆文言文应该学习哪些内容?从而确立本堂课学习目标。

2、引导学生从学习文言文的经验中得出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方法:认读→译读→品读(三)认读1、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和节奏。

2、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四)译读1、译法回顾2、自由结组,结合注释,译读课文。

3、检测译读效果。

4、看来,通过译读这个环节,大家积累了一些词汇,做到了准确翻译课文,完成了第二个学习目标。

那么,谁能用一句话?(2……)(五)品读1、概括文章内容,梳理情节。

2、分析狼和屠户特点。

3、理解寓意。

(六)精彩背读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精彩之处,你认为这篇文章的精彩之处在哪儿?能不能试着背下来?(七)拓展延伸1、谈一点学习收获。

2、送一句人生箴言。

(八)推荐阅读:1.黄山《感恩狼》2.姜戎《狼图腾》3.毕淑敏《母狼的智慧》《狼》教后总结反思广泰中学王利霞《狼》作为一节公开课已经上完了,我觉得这节课有一些让我欣慰的地方:一、学法指导比较到位。

这节课,在我的教学思想中比较注重学法指导。

首先,确立了学习目标之后,并没有急于开展新课的学习,而是和学生一起来探讨学法,明确文言文三步读书法:认读→译读→品读。

这样,学生明确了学法,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其次,在译读环节中,引导学生回顾翻译方法,并给出例句。

这样,既起到了温故知新的作用,又可以让学生在翻译时有据可循。

二、教师示范效果较好。

蒲松龄狼的教案范文

蒲松龄狼的教案范文

蒲松龄《狼》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能够分析并欣赏蒲松龄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3)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成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和心理。

(3)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和评价文学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思考。

(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2. 蒲松龄写作风格和技巧的鉴赏。

3.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成语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次含义的解读。

2. 蒲松龄写作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3. 学生对传统文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分析和欣赏课文的写作技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蒲松龄及其作品《聊斋志异》。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分析讨论: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

4. 写作技巧讲解:分析并欣赏课文的写作技巧,如人物描写、情节安排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6. 总结提升: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和评价作品。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写作技巧评价:通过课后练习或者小作文,评价学生对课文写作技巧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七、课后作业:1. 请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总结狼的特点和作者对狼的态度。

狼教学设计优秀8篇

狼教学设计优秀8篇

狼教学设计优秀8篇《狼》教学设计篇一30.狼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2)积累文言词汇:止、敌、顾、前、去、犬、意、洞、隧等(3)理清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4)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进入课文。

(2)通过讨论探究,自己解决生难字词,自己感悟课文,教师适时点拨。

(3)通过学生表演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屠户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

(2)学会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词汇,理解文意,体会道理。

难点:怎样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课型及课时:阅读探究型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布置学生做好充分预习:读准字音,读顺句读,发现疑难问题,回忆巩固作者及作品。

五、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由学生说带“狼”字的成语。

然后谈起狼的本性顺势导入。

(二)回忆巩固作者。

蒲松龄(1640-一qi壹五)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

山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人。

清代著名文学家。

代表作《聊斋志异》“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三)检查预习1、检查朗读情况:学生齐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准句读)2、检查字词句疏通情况:(以考查的形式进行)3、让学生口译进一步发现疑难问题。

(小组解决或向老师提出)(四)自由朗读,整体感知: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叙述怎样的一个故事,并能说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矛盾双方、故事的开端。

(准备抢答)2、理清情节(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毙狼(五)变换角度,读评故事。

1、揣摩屠夫当时的心理和狼当时的心态。

屠夫天晚回家,从遇狼到最后把狼杀掉,他当时心理是如何变化的,而狼当时的心态又是如何?请同学们展开丰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然后自选角色(四人小组,其中一人用客观叙述的语气旁白屠夫的行动)作形象表演。

《狼》教案设计一等奖4篇

《狼》教案设计一等奖4篇

《狼》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习边唱边表演。

2、根据故事情节,在集体讨论中选择、填充歌词。

3、体验接纳与被接纳的乐趣。

活动准备:任贤齐的歌曲《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的伴奏带、大灰狼的头饰、小白兔的头饰等。

活动过程:一、通过倾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授故事:“有一天晚上,我听见我家楼下的一只狼和一只兔子在说话,狼说‘对面的兔子看过来,看过来,我是一只很好的狼,我不吃兔子也不吃羊,别看我长得很可怕,其实我也很可爱,我们做个朋友吧?’兔子说‘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前看后看,正看反看,看来看去你都是一个大坏蛋,我要想一想,我要看一看,做朋友的问题还真难办’。

”2、通过提问,回忆、熟悉故事内容。

教师:“你听到狼和兔子说了什么吗?”二、通过倾听旋律,提炼歌词,学习词曲匹配。

1、幼儿倾听琴声第一句,了解歌曲的旋律。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编一首我们小孩子自己的流行歌曲,编一首歌需要歌词和曲调,曲子我们刚才已经听过了,歌词就藏在我刚才说的故事里面,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好吗?”2、幼儿听琴随完整的音乐尝试自己提炼歌词。

3、师生共同提炼歌词。

教师:“我们一起来把这一首歌的词给编出来,我来唱第一句,你们接着唱。

”4、集体演唱编好的歌曲。

三、师生共同表演。

1、幼儿唱歌,老师表演。

(教师动作表演的幅度,可以随活动时幼儿的情绪状态来调整大小。

)2、幼儿学习动作。

教师:“你喜欢哪个动作,我们来学一学”3、师生共同表演,边唱边跳。

四、分角色表演,体验接纳与被接纳的好处。

1、教师扮演狼,幼儿扮演兔子,歌曲演唱完,狼去兔子面前请求兔子的原谅。

教师:“原谅我好吗?”“我们做个朋友好吗?”2、共同讨论兔子要不要原谅狼的过去,给狼一个改正的机会。

3、教师帮助幼儿总结:“相互接纳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快乐,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拥有更多的朋友。

”《狼》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揣摩语言,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把握狼与屠户的形象。

20.《狼》(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2024版)

20.《狼》(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2024版)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与和句式,活学活用。

3.学习本文语言简炼生动、在记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和句式,活学活用。

2.教学难点:把握文章主旨,懂得人类富有智慧,一定能战胜任何狡猾凶残的动物。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与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疏通文意。

2.梳理故事情节,概括文章中心。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激情导入教师: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好心救它,却险些被它吃掉,幸亏得到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

今日屠夫又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又会怎样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篇发生在屠户和狼之间的故事,相信它会给你带来独特的感受。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本文的作者、作品介绍及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教师: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作者,补充学生预习中的不足。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

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

工诗文,善作俚曲。

尤其以集毕生精力写成的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成就最高。

今人辑有《蒲松龄全集》。

(2)作品介绍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介绍《聊斋志异》,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

它们或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3)写作背景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狼教案
课文狼精选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诵文言课文。

2.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3.积累文言词汇。

4.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5.理解句意、文意。

教学重点:目标35
教学难点:目标4
预习指导:
1.熟读课文,尽量背诵
2.看注释,试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创设情境
要求学生讲一则狼的故事
教师讲解,狼可怕吗,表面上看,狼凶恶、狡诈,贪婪,但狼却没有人所具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只要动脑筋就一定会战胜像狼一样的恶人,下面就看《狼》这篇课文是怎么描述的。

二、作家作品简介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着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据说,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文思枯竭,难以下笔。

他知道自己缺乏写作素材,便变卖家产,在路口摆下席子,煮绿豆汤、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

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讲一则故事。

之后,他把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写成小说。

三、朗读课文
1.检查学生预习朗读情况:
抽查三个朗读,后学生评价
2.教师作较高水平的示范朗读。

3.学生们自由高声诵读一次
4.抽查三个朗读,与刚才对比。

四、疏通字词句篇的意思
1.教师投影下列问题学生合作解决:
一词多义:
止同只止有剩骨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神情意暇甚想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攻击恐前后受其敌敌方盖以诱敌
前前面恐前后受其敌向前狼不敢前
2.讲解词性活用
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其一犬坐于前。

3.讲解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

4.学生自己试疏通课文,有不明白的提出来,由明白的学生或老师解决
5.抽查四人分段译课文。

学生评价后教师纠正。

五、大意理解:
请学生谈谈初学课文对狼的本性的认识和屠户的胜利说明了什么问题。

六、练习背诵
分段,抓住屠户与狼斗争的过程由事情发展的先后结合关键词的方法练习背诵,自己先背,教师再组织男女生分别背最后齐背。

七、教师小结:
1.虚词的用法:
(1)之
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助词,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以
介词,把投以骨介词,用以刀劈狼首
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连词,用来盖以诱敌
(3)其的含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

(指狼)②场主积薪其中。

(指打麦场)
③屠乃奔倚其下。

(指柴草堆)④一狼洞其中。

(拾柴草堆)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指屠户)③屠自后断其股。

(指狼)
八、作业
[说课精要]本节的内容主要是疏通文意,进一步的理解留到下一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1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
二、导入
老师讲述另一则狼的故事,(见课后)让学生对比,创设情境。

教师过度:这则故事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狼具有相似处,狼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本性,这一节课我们将进行详细分析
三、分析课文
1.独立思考: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故事情节,归纳第
一至四段的意思。

提问后交流评价归纳:
(l)开端:遇狼。

(2)发展:俱狼、御狼。

(3)高潮和结局:杀狼。

2.独立思考: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狼的什么本性?
提问后归纳:
(1)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狠止而前狼又
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遂入
以攻其后也。

3.讨论:文章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
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并找出课文中的例句并就例句进行分析交流后归纳:
(l)心理描写
惧投骨避狼。

/大窘骨尽狼仍从。

/恐前后受其敌。

/悟刀劈两狼。

一开始,屠户采用投骨之法,试图摆脱狼的跟从,说明他对狼的贪婪凶恶的本性缺乏认识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结果失败。

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敌。

发现麦场积薪后,急忙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抢占有利地形保护自己。

后来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

由被动转为主动。

他警惕性高,又转视积薪后,杀死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里打洞的狼,这才悟出狼的狡诈阴险。

(2)动作描写
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结果无效。

顾奔倚弛持五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卫自己,准备反击。

暴起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

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警惕,果断出击,再获全胜。

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4.自由发言: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归纳: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

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

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5.片断写作练习:《狼》一文给我们什么启示(
100字左右,抽查三人)
要点: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四、作业
[说课精要]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
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结合说写讲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