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答题模版汇总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最全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最全答题模板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2)列出“模板”。

(见下面的常见模板)(3)仔细“筛选”。

根据限定词筛选;根据所在地区筛选;根据地理事物特性筛选;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筛选。

(4)酝酿“语言”。

“先自然,后社会经济”;“先主要,后次要”;“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5)书写答案。

“地理语言(避免大白话)”、“套装语言(不用自造语句)”、“逻辑语言(不得互相矛盾)”、“精炼语言(不要同样意思,反复罗嗦诉说)”、“一语中的(语言不绕弯子)”。

二.综合题的常见答题模板地形地势1、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相对位置①海陆位置;②经纬度位置;③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④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⑤经济和军事位置;⑥相邻地区(经济发达区)2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①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类地形)②地势起伏(大、小)③地势特征(哪里高哪里低)3描述某地的地势特点:哪里高,哪里低。

或地势起伏大或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4某地地形分布特点:描述哪个方位是什么地形即可。

(注意和第1种问题的区别)5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①等高线的分布②河流流向③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放射状即山地)6我国一些地形区的地貌(地形)特征:①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②云贵高原:崎岖不平③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④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⑤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7、沼泽湿地的成因分析:三江平原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②河流较多,植被茂密;③地势低平,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聚过多;④地下冻土层,形成不透水层青藏高原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②冰川积雪融水较多;③低洼地易积水,土壤中水分积聚多;④地下冻土层,形成不透水层长江中下游平原①降水丰富;②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③地势低平,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聚过多各专题常见答题模板气候1.纬度高低(决定因素)。

具体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地势。

(完整版)高中地理答题模板

(完整版)高中地理答题模板

农业1、分析某地的农业区位(或农业发展条件):(1)自然因素:①地形平坦。

②气候暖湿(或光热水充足,或雨热同期)。

③土壤肥沃。

④灌溉水源充足。

(2)社会因素:⑤市场。

⑥交通。

⑦政策扶持。

⑧劳力。

⑨技术2、某地农业区位远离市场的原因(如海南是我国冬季瓜果供应、美国南部阳光地形种植花卉和蔬菜供应北方市场等):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②农产品保鲜、冷藏术的发展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①地形平坦。

②土壤肥沃。

③雨热同期。

④灌溉水源充足。

⑤劳动力丰富。

⑥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⑦大米是这里人的主食4、温带发达国家乳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如西欧、美国、新西兰):①土地贫瘠、气温较低,不适合种植谷物,但适应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人口稠密,城市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

③交通发达。

5、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①水稻种植业。

②大牧场放牧业。

③商品谷物农业。

④混合农业。

⑤种植园农业。

⑥乳畜业。

⑦(粗放)畜牧业⑧园艺业。

⑨灌溉农业。

⑩河谷农业。

绿洲农业。

传统旱作农业。

还有①基塘农业。

②立体农业。

③坝子农业6、各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①东亚(不含中国):水稻种植业。

②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业和种植园农业。

③中亚:灌溉农业和畜牧业。

④西亚和北非:河谷农业,灌溉农业和畜牧业。

⑤地中海沿岸:园艺业。

⑥欧洲: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园艺业。

⑦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灌溉农业等。

⑧南美:大牧场放牧业、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⑨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7、中国各地的农业地域类型:①东北:商品谷物农业。

②(内蒙古等四大牧区):牧区畜牧业。

③华北:传统旱作农业。

④南方(含西南):水绿洲农业(也可以说是灌溉农业)。

⑦青藏高原的湟水和雅鲁藏布江谷地:河谷农业。

⑧横断山区及南方丘陵:立体农业。

⑨云贵高原:坝子农业。

⑩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混合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方向(1)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绿化,有计划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商品农业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收入工业1、分析某地工业区位因素:①近原料产地。

高中地理(新课标版)大题答题模板及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知识

高中地理(新课标版)大题答题模板及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知识

高中地理(新课标版)大题答题模板及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知识高中地理(新课标版)大题答题模板及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知识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思路第一版块基础概览自然地理部分☆如何叙述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主要地形原产(多种地形条件下)4.关键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极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相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例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边线:海洋性高低引发气温年极差变化4.洋流:暖流:吸热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吸热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全面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发生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没有断流(依赖于降水特征、雨水给养、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依赖于流域的植被状况3.结冰期:有没有、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高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叙述河流的水系特征:1.长度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4.高差大小(水能)5.河道曲直情况6.支流多少17.河流支流排序形状:扇形、树枝状等☆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同意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4.空气密度☆影响雪线多寡的因素: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影响山地垂直带五音的因素: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拎五音可能将越繁杂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社会人文地理部分☆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土地:地形、土壤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3.水源(灌溉水源)「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2.交通3.国家政策4.劳动力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6.工业基础☆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地理位置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3.农业因素4.交通因素(包含交通方便快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易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5.市场因素6.科技因素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8.历史因素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植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须要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eg.归国华侨投资办厂)☆城市区位因素分析:2「自然因素」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原产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影响当地供水和交通运输4.资源条件(代表城市:大同、大庆、鞍山、克拉玛依、英国伯明翰、美国芝加哥、南非约翰内斯堡)「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代表城市:株洲、石家庄、日本弘前)2.政治因素(代表城市:合肥,美国华盛顿,巴西巴西利亚)3.军事因素(代表城市:美国波士顿)4.宗教因素(代表城市:耶路撒冷)5.科技因素(代表城市:日本筑波)6.旅游因素(代表城市:黄山、泰安)☆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自然方面」1.地形:a.平缓:对挑选管制太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2.地质:a.喀斯特地貌:严防坍塌、渗水;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3.气候:a.公路、铁路:严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4.土地:太少占到耕地,尤其就是良田「社会经济方面」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

地理答题模板高中

地理答题模板高中

地理答题模板高中高中地理答题模板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你组织思路并更好地回答各种地理问题。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高中地理答题模板,以及一些常见的地理问题及其解答思路。

一、基本答题模板1. 确定问题类型:是关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资源、人口、城市等等的什么问题。

2. 确定分析要素:需要从哪些方面来回答问题,例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文特征、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等。

3. 结合所学知识:根据问题的类型和分析要素,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4. 总结答案: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并尽可能地使用地理术语进行表述。

二、常见地理问题及解答思路1. 地理位置问题:地理位置是一个地区的基本特征之一,对于该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回答地理位置相关问题时,需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

2. 气候问题:气候是影响一个地区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该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回答气候相关问题时,需要从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气候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3. 地形地貌问题:地形地貌是一个地区的基本特征之一,对于该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回答地形地貌相关问题时,需要从地形类型、地势特点、地貌景观等方面进行分析。

4. 水文特征问题:水文特征是一个地区的重要特征之一,对于该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回答水文特征相关问题时,需要从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方面进行分析。

5. 自然资源问题:自然资源是一个地区的重要财富之一,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回答自然资源相关问题时,需要从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

高中地理超全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超全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超全答题模板一、自然地理特征分析1. 描述某地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与周边地区的相邻关系等。

2. 判断气候类型:看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从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分配以及空间分布来分析。

3. 判断地形类型: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分析,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形态闭合的区域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为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为山地;(2)根据海拔与相对高度分析;(3)根据特殊地貌分析。

如喀斯特地貌。

4. 河流流向判定:主要考虑地势高低及地势起伏状况。

5. 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从流量、水位(含汛期、枯水期、断流)、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

二、人文地理特征分析1. 农业地域类型分析:根据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因素考虑。

2.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根据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运输、土地租金等因素考虑。

3. 交通线路布局:考虑自然因素(地形、气候等)、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基础)、军事因素(国防需要)等因素。

4.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考虑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等)、经济因素(农业、工业基础、市场、交通等)、社会因素(科技、军事、宗教、政府政策等)等因素。

三、区域地理特征评价1.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评价:包括产生的原因和产生的危害性及解决措施等。

2.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从区位条件、资源状况、工业发展状况、农业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四、地图类题目答题模板1. 经纬网地图方向定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南北方判断:在北半球,纬度值向北增大为高纬度;在南半球纬度值向南增大为高纬度。

根据极点判断南北极。

根据特殊的经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180°经线可判断半球位置。

特殊点法可快速定位经纬网地图上的重要点(如城市、港口、矿产等)的位置。

2. 等值线地图估算:山谷相反凸高降低大小一致闭合必守(山谷线规律)(河流平原)中等高线图陡崖不可攀根据局部地区出现等高线闭合判断地形类型(山顶、鞍部、山谷)。

高中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必修3)

高中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必修3)

高中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必修3:区域地理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如何描述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1)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相对位置;(2)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位置、气候、地貌、植被、水文、土壤、自然资源;(3)人文地理环境特征: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商业、科技、旅游等。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①整体描述:分布是否均匀(平衡),总体变化趋势。

②局部描述:哪里多,哪里少;哪里最多,哪里最少。

③描述该地理事物与其他地理事物在空间分布上的对应关系。

区域特征及实践意义:特征含义实践意义举例图解(A、B为两个不同的区域)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们必须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导致整体环境的恶化青藏高寒区的整体性、西北干旱区的整体性表现为A内部、B内部各自的地理要素组成一个统一整体差异性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区域内的一致性只是相对的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本区优势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新疆长绒棉基地;陕西苹果基地表现为A、B内部分别具有相对一致性,但A、B之间有差异性开区域不是孤立存在加强区域合作,实现我国的“西气东放性的,而是与其他区域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输”“西电东送”工程;经济全球化表现为A、B之间的联系性,能提供彼此所需区域差异比较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也包括人文地理要素的差异,在进行区域差异比较时可从下表所示方面加以分析:要素主要内容自然地理要素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温度带、气候的光热条件的差异海陆位置(沿海、内陆、岛国等)→气候的大陆性与海洋性的差异板块位置→地壳稳定性的差异气候气候类型及分布、特征、成因、光照、气象灾害等地形组成、地势、山脉及走向等水文河湖类型、河流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流域面积、长度、流速等地质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地层稳定性等植被植被类型、覆盖率等土壤土壤类型、肥力状况等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种类、数量、组合、状况等人文地理要素人口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及人口变化等科技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交通、通讯交通、通讯的通达度、速度政策政策的合理性、对外开放程度城市城市的数量、规模、布局及发展、影响农业农业发展水平、农业结构、农业地域类型、农产品种类、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工业工业发展水平、工业部门、工业地域、工业布局及工业结构调整方向等区域发展特点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区域的发展中随着资源开发规模的扩大,城市和工业区不断向外扩展,人地关系越来越复杂,从而形成不同的发展阶段。

高中地理必备核心答题模板(自然地理部分)

高中地理必备核心答题模板(自然地理部分)

高中地理必备核心答题模板(自然地理部分)自然地理:包括宇宙环境、地球运动、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被、自然资源等方面。

(一)影响温度的因素(11个)1.纬度:(太阳辐射、太阳高度角):纬度越低,温度越高;2.地形:海拔越低,温度越高(经常用于谷地);3.山脉阻挡:冬季北侧有山脉阻挡冷空气,温度高;4.洋流:暖流増温,寒流减温;5.锋面:冷锋后最冷,暖锋后最暖;6.下垫面:城市>郊区(城市热岛效应);荒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含水越多,温差越小)7.海陆位置: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内陆;8.天气情况:白天晴天>阴天(原因是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夜晚阴天>晴天(原因是阴天大气保温作用强),整体来看,晴天多温度更高;9.海陆风:冬季海风増强海洋性,増温(如盛行西风);10.山地阴阳坡:北半球南阳北阴,南半球北阳南阴;11.下沉气流:谷地下沉气流可以増温,也可以降温,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増温(导致雪崩)(二)影响降水或水分的因素(12个)1.风:吹海风多雨(如盛行西风、东南季风),吹陆风少;2.雨:如信风、西北季风;3.气压:低压上升气流多雨,高压下沉气流少雨;4.洋流:暖流増湿,寒流减湿;5.锋面:冷锋峰后降水,暖锋锋前降水;6.下垫面:湖泊降水>森林>荒地,城市雨岛效应,雾岛效应;7.海陆位置:临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8.山地迎背风坡: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焚风效应少雨9.谷地上升与下沉气流:下沉増加蒸发,降低湿度;上升气流遇冷凝结多降水10.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厄尔尼诺中国少雨旱灾,拉尼娜洪灾11.蒸发:纬度高温度低蒸发弱纬度低温度高蒸发强12.下渗(土质疏松、西北沙土、西南喀斯特地貌易下渗,东北青藏冻土、城市地面硬化不易下渗)(三)影响气候的因素(4个)1.纬度:决定太阳辐射强度,影响温度和季节变化;2.气压与风带:控制降水分布及气候类型,如风从海洋带来水汽形成降雨,高压系统则常伴晴热干燥天气;3.洋流:调节沿岸气温湿度,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4.地形:改变风向、风速,影响气温、降水分布,如山脉阻挡或抬升气流导致降雨差异,海拔高度直接影响气温。

高中地理大题万能答题模板——自然地理部分、人文地理部分、区域地理、旅游地理、环境保护

高中地理大题万能答题模板——自然地理部分、人文地理部分、区域地理、旅游地理、环境保护

地理高考万能答题模板(全套)一、自然地理部分1.航天发射基地选址因素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因素(1)纬度因素:纬度越低,地球线速度越大,可以加大发射的推动力,节省燃料。

(2)天气因素:尽量选择多晴天,降水少、风速小、大气污染轻、透明度高的地区,便于航天发射和跟踪测控(3)地形因素:要选择在地形平坦开阔地区(4)交通因素:交通条件要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5)人口你因素:要选择人口稀少的地区(6)其他因素:科技、国防安全等等例题:海南文昌成为我国除甘肃酒泉、山西太原、四川西昌外第四大航天发射基地,其建设的有利条件是什么?答案:纬度低,自传线速度大,可以加大发射的推动力;交通便利(海运大大方便运输),可以发射大吨位火箭;可以多方位发射,直接面向大海,安全系数高。

2、太阳辐射的因素影响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1)太阳高度角(纬度):太阳辐射高度角越大,等量的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越小,则太阳辐射强度越大(2)天气状况:晴天多,降水少,云层薄,削弱太阳辐射作用越弱,则太阳辐射强度越大(3)地势高低:海拔越高,大气越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越小,太阳辐射强度越大(4)昼夜长多:白昼时间越长,日照时数越长,太阳辐射强度越大年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青藏高原原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地势高,空气稀薄且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虚弱作用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年太阳辐射最少的地区——四川盆地原因:盆地地形,地形封闭;云量大、雾日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高考真题: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

甲图为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乙图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下表为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5分)(1)比较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8分)答案:冬季①城市比②城市日照时数少。

原因:①城市比②城市纬度高,冬季昼长更短;①城市较②城市更靠近沿海,冬季受西风影响较强,阴雨天气较多;①城市处于迎风坡,多阴雨;①城市比②城市海拔低,日出较晚。

2024年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样本(3篇)

2024年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样本(3篇)

2024年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样本能源分类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与非可再生能源两大类。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而非可再生能源则涵盖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及核能。

就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而言,具备以下优势:煤炭资源总量丰富,开采条件优越,储量巨大,分布广泛,煤种多样,煤质优良。

市场需求广阔,一方面,我国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较长时期内难以改变。

山西省地理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较短,交通相对便利,北部、中部、南部三条主要运煤铁路分别为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在能源基地建设方面,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人均资源量较少,人均能源消耗量低,单位产值能耗较高,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以及能源安全面临的威胁。

为应对这些挑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如建设坑口电站实现输煤变输电,以及发展炼焦业。

关于能源的综合利用,变革的原因在于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和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为推动变革,山西省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了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

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表现为: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主要措施包括: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针对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同时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加强“三废”治理,对废渣进行回收再利用,对废气进行消烟除尘并营造防风林带,对废水进行沉淀净化处理。

2024年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样本(二)本课程单元是探讨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最后一部分,继岩石圈与大气圈相关内容之后,深入解析水圈的重要性。

地理高中万能答题模板

地理高中万能答题模板

地理高中万能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的答题模板可以因不同的知识点和题型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通用的答题模板,供您参考:
1. 分析自然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
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分析。

考虑地球运动、地质作用、大气环流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2. 描述某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描述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特征。

分析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3. 分析某地区的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描述该地区的人类活动,如农业、工业、城市发展等。

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土地利用、资源开发、环境污染等。

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4. 比较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
从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进行比较。

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如地球运动、地质作用、大气环流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5. 分析某地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描述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如温度、降水、风向等。

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特征成因,如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地貌等。

6. 解释某地区的地貌形成原因:
分析该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如山地、河流、湖泊等。

考虑地质作用、气候、生物等因素对该地区地貌形成的影响。

7. 分析某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
分析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等。

考虑市场需求、农业技术、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地理高考万能答题模板(优质5篇)

地理高考万能答题模板(优质5篇)

地理高考万能答题模板(优质5篇)1.地理高考万能答题模板第1篇我国西南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②地处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变式:三峡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②地处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地势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高考地理语言表达时要落实三要领(1)条理性:一个问题答一段,这样条理清楚,脉络分明,也可分点叙述;不要自始至终一个段落,连标点符号也点不全。

(2)层次性:把最精彩最重要的放在前面,以免给阅卷教师造成不分主次、不着边际的不良印象。

尽量少而精,问什么答什么。

但如果没把握,怕漏答知识点,根据目前的评分标准,则不如适当多答。

(3)完整性:答题时要求将地理原理与题目设问之间串以一个个地理链,使之巧妙相接,尽量具体详细,但如果没把握,可适度模糊处理,否则可能会自露马脚。

(4)注意“死”的采点、“活”的采点(必答点和选答点)。

2.地理高考万能答题模板第2篇河流水系特征:①流向与长度②流域面积③支流多少及形态④河网形态、密度⑤河道深浅、弯曲、宽窄⑥落差或峡谷分布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3.地理高考万能答题模板第3篇选修试题中,旅游地理试题相对难度小,但是对地理术语要求高,因此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用旅游地理教材中的专用地理术语和关键词回答问题是重中之重。

旅游地理专题总结⑴ 欣赏黄山云海,最佳季节是夏季,最佳天气是雨过天晴。

⑵ 黄山四绝中的“怪石”在游览时,应选择特定的观赏位置才能欣赏到这些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

⑶ 庐山黄山比较:① 游览价值:黄山大,庐山小; ② 市场距离:黄山较短,庐山较长;③ 地区接待能力:黄山较小,庐山较大; ④ 交通通达性:黄山道路较少,交通不便;庐山有京九铁路和长江航线,通达度较好;⑤ 环境承载量:黄山缺少较大平台,环境承载量较小庐山有较大平台,生活、服务设施齐全,环境承载量大。

高中地理(大题)万能 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大题)万能 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大题)万能答题模板一、自然地理(答题模板)1、描述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纬度带、热量带、半球)、海陆位置(沿海、内陆)、相对位置(邻国、临省、方位)、交通位置(交通要道)2、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以xx为主(地形)(2)地势x高x低(地势)(3)地势低平,起伏较小;地表崎岖,起伏较大(起伏)特殊:(1)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冰川地貌(地貌)(2)主要地形区分布(3)海岸线平直/曲折(海岸线)3、如何描述气候特征(1)全年高温;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冬冷夏热(年气温)(2)气温年较差大/小(气温年较差)(3)年降水总量大/小(年降水)(4)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夏秋(降水季节变化)特殊:(1)大陆性/海洋性强(2)雨热同期;(3)高原区/沙漠区(气温日较差大)(4)季风区(降水年际变化)456、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3)结冰期:有无、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7、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1)长度(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4)河道曲直情况(5)支流多少(6)河流支流形态(扇形、树枝状、向心状、放射状)8、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9、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10、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西北地区)(4)空气密度如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②晴天多;③地势高;④空气稀薄,大气洁净。

区域地理(必修3为主)答题模板

区域地理(必修3为主)答题模板

必修三常见地理大题模板1、水土流失成因分析模式:[分析模式的应用] 中国主要水土流失成因的比较:2、土地荒漠化成因分析模式:3、区域(或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成因分析模式:4、干旱发生的一般机制及防御:[分析模式的应用] 中国干旱多发地区成因的异同比较:5、洪涝灾害成因分析模式:[分析模式的应用] 黄河、淮河、长江洪涝成因的比较:6、江河咸潮成因分析模式:8、农业区位分析模式:[中国主要农业地区气候条件的对比分析]9、工业区位分析模式:10、铁路区位分析模式:[青藏铁路、南昆铁路的制约因素]11、环境污染成因分析模式:[分析模式的应用] 墨西哥湾污染事件12、沼泽的成因分析模式:[分析模式的应用] 几个区域的沼泽成因的比较;13、水利工程(水库)利弊的评价模式:14、自然资源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模式:(以某地资源为例)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1、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效益评价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自然方面: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矿产等◆人文方面:人口、聚落、交通、文化、农业、工业等如:上中游河道特征——河谷狭窄,比降较大,多急流,水力资源丰富,下游河道特征——河谷较开阔,通航便利。

2、生物资源开发——旅游、教育等。

土地资源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农业。

矿产资源开发——建立矿产开发基地,建立相应的工业部门(利用廉价电力)。

旅游资源开发——做好旅游规划,发展交通,发展旅游业。

◆生态(恢复)建设:矿产资源开发:①矿产资源开发导致植被破坏,产生的废石、废渣占用大量土地;②不合理的开采引发地面沉降、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③矿产资源开发形成的废渣、废水中的有毒元素污染环境。

3、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根据“存在的问题”确定流域的治理措施◆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①调整农业结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生物措施;②工程护坡、打坝淤泥等工程措施;③进行小流域治理。

[101]地理答题模板必修三

[101]地理答题模板必修三

[101]地理答题模板必修三地理答题模板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㈠自然条件⑴地理位置⑵地形⑶气候⑷水源⑸土壤⑹⑺生态环境㈡社会经济条件⑴农业⑵工业⑶商业⑷交通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1.荒漠化的原因㈠气候干旱⑴基本: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⑵物质: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⑶动力: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季节;㈡气候异常,气温降水变率大,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调,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㈢人为因素:⑴人口增长过快;⑵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2.荒漠化防治的措施⑴控制人口增长;⑵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⑶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⑷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⑸合理利用水资源第二节森林的开发与保护1.雨林的全球效应:“地球之肺”“巨型水库”“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人类医学宝库”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⑴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贫瘠。

⑵雨林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植物体内,而又是雨林中最容易遭到破坏的部分。

3.雨林被毁的原因⑴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⑵过度的迁移农业;⑶开辟大型农牧场;⑷商业性伐木;⑸采矿修路及城镇建设。

4.雨林的保护与开发㈠开发⑴鼓励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保护性开发;⑵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㈡保护⑴加强雨林管理与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⑵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的机会;⑶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⑷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1.山西煤炭开发的条件⑴资源丰富:储量丰富,分布较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

“大广齐优好”⑵市场广阔:①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②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还会不断增长;③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必修三答题方向与注意事项荒漠化一、荒漠化的成因自然原因: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②动力条件:大风频繁③物质基础:地表物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缺乏植被保护。

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具体表现在①过度放牧②过度樵采③过度农垦④水资源利用不当⑤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二、荒漠化的危害1. 生态环境恶化,威胁基础设施2.为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3.使农牧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下降,引发饥荒,造成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4.严重影响荒漠化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已经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三、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控制人口增长(2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3)解决生活能源问题(4)发展节水农业(5)植树种草,防风固沙(6)设置草沙障一、湿地的成因①气候:多雨、蒸发弱②地形:平缓、低洼、排水不畅。

③土质、土层:冻土层或透水性差。

(或多滩涂)④水文、水系:河网密布、经常发生凌汛、河流泛滥。

二、湿地的作用1、生态效益:①调节气候②维持生物多样性③调蓄洪水④降解污染物。

2、经济效益①提供丰富的农产品。

②提供矿物资源。

③航运。

3、社会效益①旅游观光。

②教育与科研价值。

三、湿地资源问题数量减少,质量下降造成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

四、湿地资源的保护①退田还湿地;②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③防治水污染;④禁止滥捕滥猎保护野生动植物;⑤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⑥建立湿地保护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一、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条件自然地理条件:①位置②气候③地形④水文水系⑤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①工农业、②人口、城市③经济基础等二、田纳西河综合开发的经验的启示是什么?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不断加大开发力度。

1、3、2、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一、评价区域优势资源开发的条件:资源的丰富程度与优劣、市场开发前景、交通状况、 水资源状况、资金、技术等二、分析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单一、市场地位下降、生产成本上升、 环境污染等三、分析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主要有两大途径: ①调整产业结构, 对能源、 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发展高新技术 产业和第三产业;②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

四、德国鲁尔区兴起的区位优势: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比较近3、充沛的水源4、便利的水陆交通5、广阔的市场五、德国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1 生产结构单一2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 世界性钢铁过剩4 新技术革命冲击六、 德国鲁尔区整治措施: 1、调整整产业结构 2、调整工业布局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 网 4、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七、 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 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八、山西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① 煤炭运输量大: 由于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 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出省外, 目 前山西每年外运煤炭约 5 亿吨。

② 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 向西有黄河, 向东是太行山, 向南是黄河, 向北有干旱的荒漠, 不利于晋煤外运。

(2)水资源短缺①原因: 山西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 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区域农业发展一、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1 地形:高原、山地、平原地形多样,利于农业多种经营地区) 热量条件满足一年一熟的要求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高有冻土和沼泽 4、植被:以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西部有牧草分布降水较少; 随着人口的增加、 灌溉②解决措施:实施引黄入晋等调水工程,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九、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措施:1、扩大煤炭开采量2、提高晋煤处运能力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十、山西省应采取什么对策实现煤炭工业的持续发展?(1) (2) 争;(3)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降低开采成本;加强煤炭的深加工和转换,变成电能、煤气、液化产品等,增强市场的适应性和竞 加强煤炭为原料的其他化工产品开发,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2 气候:雨热同季(但有半干旱3 土壤: 黑土、 黑钙土广布, 有机质二、 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基础良好、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国家政策的支持三、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1 平原:商品粮基地2 山区:林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基地3 牧区:畜牧业基地四、 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黑土流失、森林资源不断减少,覆盖率日益下降、草地退化、比重下降、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需求对策: 1、加强黑土培肥,防止黑土流失2、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 牧业3、合理采伐,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4、退耕还湿,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5、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培育良种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一、区域发展条件思路分析 区域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一般需要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 (地形、气候、水源、矿产资源等 )、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和城市、交通、工农业基础、历史背景、经济腹地、技术、政策、 地区的开放度、生产协作关系等 )方面考虑,分析其优势和劣势条件,发挥优势,克服劣势, 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出现的问题、原因及措施 问题: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出现问题原因:产业基础薄弱、市场腹地小、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措施: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旅游地理答题模版一、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方法 :① 要考虑资源的质量,即考虑其“非凡性”的特点、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其评价性 语言为审美价值高 (低)、历史文化价值高 (低 )、非凡性强 (弱)。

② 要考虑资源的集群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资源集群状况是否优良。

③ 考虑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地域组合状况是否优良二、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景区旅游环境承载能力 基础设施和地区接待能力 客源市场条件其他:政策条件、服务质量、治安等(获取信息) 三、 旅游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禾①增加地区的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②增加就业机会、 促进文化交流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弊:①带来环境污染②对动植物的破坏③对背景环境的破坏④对文物古迹的破坏⑤对正常 社会秩序的冲击四、 旅游开发对区域发展出现问题解决的措施:1、 2、 2、 1、 2、 3、4、5、1 立法和政策 2建立保护区 3排污处理 4加强环境保护教育 5对环境破坏的禁止 6 保护规 划自然灾害答题模版一、 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灾害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 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形成直接经济损失)二、 防治自然灾害采取的对策: 健全各种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意识。

4.实施自然灾害保险制度但也应注意, 对于人为造成的自然灾害, 应针对人类不合理活动加以治理。

如:洪涝灾害 ——恢复植被 ;沙尘暴——恢复植被, (控制载畜量,退耕还林,还牧) ;赤潮——控制污染 等。

环境保护答题思路一、 某地有什么生态环境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荒漠化(干旱地区) 。

③土壤盐碱化(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

④滥砍乱伐森林。

⑤草场退化。

⑥物种减少(或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⑦湖泊萎缩。

⑧湿地减少。

⑨ 滑坡、泥石流二、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①人口压力大(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对自然环境认识不足, 生态意识淡薄、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③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传统的经济模式,损害环境为代价) ; ④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三、 减轻环境问题的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

②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③清洁生产。

④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⑤ 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四、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角度分析问题: 要从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社会可持续三方面展开,即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

例如: 生态持续发展: 利用秸秆、 粪便制造沼气; 沼渣、 沼液为稻田、 果园菜地提供肥料; 地热供暖;经济持续发展:利用地热温泉、农产品等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服务、旅游等相关 产业;社会持续发展:客房、餐厅、酒厂等部门的开发增加了就业机会 产业转移:1、产业转移的原因 ---选择最佳区位(资源原料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 境容量、国家政策) ,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

发达国家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工业 区环境压力日益沉重,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2、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 展。

①对于转移国来说,可以实现产业升级,但也可能会导致失业人口的增加;② 对于接受国来说,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3、促使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设分厂的原因是: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低廉的地价。

如跨国公司在中国建芯片生产厂、 汽车厂, 是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 (不是因为中国的廉价 劳动力和土地) 。

、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1.加强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预警系同。

2.建立 3.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以及减灾 5.针对各种灾害具体的工程措施14、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①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②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③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台,靠近东南亚的优越位置;④劳动力丰富廉价的优势条件;⑤侨乡15、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问题:对外资吸引力下降,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发展后劲不足。

①珠三角地区产业基础(轻工业为主)先天不足;②科研实力比不上长三角地区;③市场腹地不够广阔;④工资和地价水平提高;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16、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重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电子信息产业升级。

②加强各城市的分工与合作,构筑大珠三角洲城市群;③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④加强规划和管理,改善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

注意:答题时一定要注意规范,用凝练的语言,总结出所考到的知识点,做到全面答题,不漏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