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教材编写的建议,体现了新时期教材编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教材编写的建议,体现了新时期教材编写的新理念,成为语文教材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其中关于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应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教材内容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过程方法、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为教师和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等建议,概括总结了我国和国外母语教材编写的经验教训,对编写课标新教材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为配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目前我国已出现了多套义务教育初中段语文实验教材,这些新课标实验教材,在体现课程改革精神,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和目标方面,初步实现了几个转变:
1 、由以学科为本,向以学生为本转变。
新教材一改过去以传授学科知识、训练基础能力为主的传统,转为立足于学生的有个性发展、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首先是突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综合性,在设计教材单元时凸现人文主题。
2 、教材由“教本”向“学本”转化,关注学生的言语实践。
新教材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使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向本体回归。新教材在认真编选范文的同时,致力于设计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言语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在自己的言语实践中得以形成和发展。
3 、从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转变为以程序性知识为主。
新教材注重安排程序性知识,而程序性知识主要是一种步骤性或曰过程性知识,它具有动态性质,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在新教材百花齐放的今天,其中以三套教材最早且最有具影响力:分别简称为“人教版语文”、“苏教版语文”和“语社版语文”,
过去的语文教学,仅仅把语文课程限定在教科书,老师也只是用语文教材作为“例子”来教学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老师只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老师的语文教学也只是限定在课堂教学一隅,语文教学完全与学生的生活隔绝。新的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的内涵应是丰富多彩的,其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老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三套初中语文教材都比较好地演绎了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的理念,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构筑了一个开放而又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态”环境。
新课程标准颁布后,对语文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它强调必须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强调必须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于教师来说,语文教学是“师生平等对话”的一个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简而言之,教材只是师生对话的话语文本,是一个中介,师生在共同作用于话语文本的过程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三套实验教材都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新型的教学观,它们没有像以往的教材那样,在“预习(自读)提示”中就端出结论,或者在课后的“思考与练习”中编排大量的连教师也难以弄懂的习题或者思考题,框住教师和学生的思路。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力图体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目标、新要求,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并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实现课内外结合,沟通平行学科,具有开放性,留给学生自主选择
的空间,达成“教本”和“学本”的有机统一。